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热门13篇)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热门13篇)



在制定教学计划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接下来是一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教学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

自由读六组词语。

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

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习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

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

自由读。

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

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理解诗歌的内容。

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

全班朗读比赛。

集体评议、交流。

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

三、写好钢笔字。

本次练习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

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

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

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

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

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学生评议。

5、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

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平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

学生练写。

教学后记:

第十二册《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文档为doc格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无数文人墨客都歌颂过春天,表达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之情、留恋之情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咏春的诗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2、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

2、学生自读,培养语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3、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4、学生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思考:(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

(2)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三、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明学生描述诗歌景象。

3、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四、三读课文,品味探究:

1、齐读诗歌。

讨论:(1)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2、本诗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4、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六、课堂训练。

1、朗诵诗歌。

2、以本首诗为例说说律诗的特点。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

2、用自己的话对《钱塘湖春行》进行描述,写在作业本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第十二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由书法作品《使至塞上》导入。教师配乐朗读。

二、作者介绍: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大屏展示)。

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二)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1、教师范读;2、学生试读;3、学生个读;4、学生齐读。

(三)释义。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四)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在何处。

(大屏展示)。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五、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六、作业布置。

在周记本上把本诗改编成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并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在周基本上。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养花》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因此,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从优化教学方法抓起。在教学《养花》这课时,我设计了语文实践活动。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自学了课文,并且分别以老舍先生和记者先生及观众朋友的身。

份准备了一期《艺术与人生》的现场节目,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跃跃欲试,齐答)准备好了。

(任选4名准备好的老舍先生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

师:我们今天说的主要话题是关于老舍先生养花,下面请记者朋友、观众朋友们与老舍先生自由交流。

(生1——生4为老舍先生扮演者,其它为观众及记者)。

生:我是厦门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您养些什么花?

生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比如菊花、昙花、桂花等。

生:您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

生3:(看同伴一时接不上,抢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北京的气候,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下大雨,秋天喜欢闹霜冻,这些对养花来说不太好。

生:老舍先生,早上好。我是中央台记者,请问您为什么要养花?

生1:因为我很爱花,而且我觉得养花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生:我是明珠台记者,请问老舍先生,你对养花有些什么感受?

生3:我觉得养花有益身心。我有腿病,不能长期行走,也不能长久地坐,但因为有花草,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浇浇这棵,搬搬这盆,然后再写,然后再出去,就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

师:(问其它老舍)还有吗?

生4:我觉得养花能增长知识。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4:(想了会儿)比如:有的花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花喜干,就别多浇水。

师:您不觉得辛苦吗?

生2:不辛苦。

生3:辛苦,但有乐趣。

生:有什么乐趣?

生2:花分根后送给朋友们一些,觉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其他人也享受了,也觉得很高兴。

生1:昙花开放的时候,约朋友来观赏,自己觉得很骄傲。

生:请问老舍先生,您在养花中有伤心事吗?

生4:有,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下了一场暴雨,隔壁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根。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生:您有什么感受呢?

生4:唉,我非常伤心。

师:既然很伤心,还觉得有乐趣吗?

生1:有,因为毕竟高兴的时候多,伤心的时候少。

师:那么,大家觉得伤心事有一种什么乐趣呢?(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3:有一种遇到困难再奋斗的乐趣。

生:有关切朋友的乐趣。

生:有“有笑有泪”的乐趣。

师:是的,有喜有忧更有乐趣。

师:看来,老舍先生今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老舍先生,感谢观众记者朋友。(掌声)。

]

总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落实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这节课中根据教材特点安排了《艺术与人生》的活动实践,使学生在尝试扮演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人都乐于参与学习,参与倾听表达。

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组织与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丝毫包办代替,机械控制,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既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又因势利导,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理解感悟上的难点、疑点、误点进行了点拨。

三、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学。教师从一进入课堂便与学生平等而坐,面对面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谈。学生不感到压力与紧张,只觉得有自我表现的轻松与自由,使课堂时时充满着活力,即使在后半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始终以鼓励的语言对待每个孩子,所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

球的教学设计《现代小学数学》第十二册

本课课文通过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刚建立初期,陈赓将军领导的八路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维护集体纪律的故事,说明了纪律的重要性。

本课贯彻《大纲》高年级教学要点第六条关于“知道纪律和秩序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证,在学校要自觉遵守纪律、维护集体纪律,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可结合《小学生守则》第七条进行教育。

第十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

1、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3、成语积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2、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3、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字,外形上呈三角形。)。

3、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教师范写:夹。

5、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成语积累,初步它们的了解意思。

2、读背古今贤文。

教学重点:

学会成语和贤文,并且能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反复读,加深理解。

(4)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三、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 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8、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学习“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运笔写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学生书空笔画。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笔画的书写要点。

(1)横折斜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2)横折弯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细,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转势向下行笔,略粗,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至钩处缩笔回左稍驻蓄势,再提笔向上挑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个笔画。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反馈笔画的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笔画的汉字。

(1)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帖,练写字:风、九。

(4)指名书写字,集体评议。

(5)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论语》十二章是经典名篇,我在执教完毕后,发现自己仍然没有很好把握文言文教学要领,现在反思如下,《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环节说起,我设计的环节有:导入—检查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点评—理解性检测—应用性检测—齐读课文,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但在上课过程中,我感觉仍是先松后紧。因对学生能力估价过高,对课前的预习检查过细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边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很粗糙,这是我经常犯的毛病。经过同事们的议课和帮助,我认识了如下问题: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教学环节要精简,提前对学生的预习要深入检查。2、适当降低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初一学生刚学古文要培养学习兴趣。3、幻灯片制作要精细,去掉有关六章翻译的幻灯,保留七张即可。4、对学生翻译再做精细指导,比如词性活用的字——时、日、传、乐,“而”的转折、承接关系的用法。5、学生翻译展示之后的`指导应有重点,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应给示范。

结合“339”大循环教学模式的精髓来谈,我这节课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习特点,但是仍然不够完美,先做如下反思:1、检查预习环节设置太多,可以把个人展示——抽学生上黑板板书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和四人小组组长检查课下注释录入课文中的自学情况并通报以及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放到课前进行,教学反思《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节约一些时间来进行翻译指导。2、小组展示翻译之后,除了学生评价,教师也要及时强调重点并做细致指导。例如,第三则和第五则的翻译理解。3、小组代表展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的字之外,教师要做示范归纳,让学生有路可循。4、可以把理解性检测和应用性检测同时布置给学生,简化教学环节,待学生讨论后交流展示。这样可以节约一点时间,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堂环节设置成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论语》常识知多少(抢答赛)—《论语》翻译pk赛—文言词汇积累袋—《论语》格言大派送—《论语》格言积累赛。

针对文言文教学,我得到的感悟有:1、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2、文言文字词积累要有方法,先让学生去理解,再去积累,不能死记硬背。3、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笔记要具体指导,不要让学生乱写一起,把书挤满浑然一体,建议用双色笔做笔记。4、这次意外的收获是课堂上四人学习小组展示交流都很积极,以后我要经常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展示,并及时表扬鼓励。5、文言文的背诵指导要及时,不能让学生感觉文言文的背诵太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养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领悟作者是怎样围绕养花的乐趣安排材料的,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考察:出示老舍先生写的课文中的几句话,让学生说出课题。

2、引入:今天再学习一篇他的文章——《养花》(板书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吗?

(老舍先生爱花,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2、讲读“为什么养花”(第1、7自然段):

1)板书:爱花、乐趣。

2)你怎么理解“乐趣”这个词语?课文几次提到养花是一种乐趣?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3)出示句子,读一读:

*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4)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为什么养花,第七自然段总结养花有什么乐趣;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

5)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体现“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a.指名回答:

b.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自读第7自然段:

a.思考:是怎样总结出养花的乐趣的?

b.指名回答:

c.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3、过渡:中间这几部分会写什么呢?(具体写养花的乐趣)。

4、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都写了什么?

1)学生自读思考,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句子。

2)指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理解句子: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与“养花的乐趣”有什么联系?

4)思考:本段中其他句子与“好种易活”的关系?

5)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6)归纳概括自然段内容的方法:

5、自主研读第3—6自然段:

1)自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围绕着养花的乐趣写了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后汇报。

3)第3自然段:

a.我的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理解“关切”

b.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获得知识之乐)。

4)第4自然段:

a.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b.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是乐趣吗?为什么?你体会到什么?

c.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付出劳动之乐)。

d.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写句子。

5)第5自然段:

a.与“乐趣”的联系,你体会到什么?(分享成果之乐)。

b.欣赏昙花的图片。

6)第6自然段:

这部分写了什么?与“乐趣”有什么联系?

6、完善提纲: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按自然段编写提纲。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三)小结:

1、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把这几方面的内容顺序颠倒一下?为什么?

2、从老舍先生对养花乐趣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第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2、生活中还有许多事能给我们带来乐趣,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仿照课文的写法,

从几个方面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板书:养花。

爱花爱生活乐趣获得知识。

付出劳动。

分享成果。

也有忧伤。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每个人的童年都不同。

在高尔基的名着《童年》的第十二章中,他讲述了一段“我”在野蛮的俄罗斯生活中的丑事,描写了一段“我”黑暗而悲惨的童年时光。“我”的母亲给我找了一个继父和祖母,他们对全家人很不好,大家都厌恶他们。为了生计和母亲的婚礼,“我们”不得不卖掉原来的房子,买了两间小黑屋,过上了痛苦的生活。后来,“我”上了学,但却好几次因为不守纪律,差点被开除。“我”还经常与别人打架,偷家里的钱。这些丑事让“我”感到后悔和痛苦。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会做丑事。有些人敢于面对它们,战胜它们;有些人则不敢面对,不愿提起。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我们要想从人的记忆、从灵魂、从生活中将它们连根拔起,就必须从头了解事实,用心灵和意志去战胜它们。虽然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充满种种坏事,但在这个世界中生长着无数善良,我相信,善良终将战胜邪恶。

第十二册《练习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2、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

一、第5题。

学生独立参照例句改写句子,然后相互检查,引导生自己订正。

二、第6题。

告诉学生这几句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7题。

明确题意后,读读练习题中的5个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写母亲再嫁和再嫁后的生活,写“我”的这个“伤心事件”对自己心灵造成的创伤,写这两年里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产,搬家不断,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几乎真的要上街讨饭了。

“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母亲再嫁的事实。可以说,家庭矛盾主要表现在“我”和母亲之间。也重点写了上学读书,特别写到一位热爱儿童、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第十二块纱布》教学设计

1。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和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段。

3。认识多音字“担”和“大”,会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指名读和分角色读,并指导学生进行勾画笔记,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年轻护士坚持原则,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格。从她出于对病人的健康负责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行为中受到启迪。

体会年轻护士坚持原则,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格。从她出于对病人的健康负责而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行为中受到启迪。

激趣引入:

这是发生的医院手术室里的一个故事,我们来读一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不需要太花哨的语言,给学生制造一种严肃、认真的气氛。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本课生字及两个多音字。遇到困难小组内交流解决。

2。小组内检查认字情况,并奖励认字星。

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年轻的护士和有名的专家在争论什么?

他们在争论第十二块纱布到底在哪。

2。同学们,这个护士和专家的地位是怎么样的,读读课文中的句子。(第2段)

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

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

3。面对这么有名的专家,护士还是勇敢地指出了他的错误,让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看看护士是怎样坚持原则的。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3~7段)

重点理解:严肃地盯着、高声抗议、记得清清楚楚、毫不示弱

4。面对权威年轻护士却是如此的坚持原则,你觉得护士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的健康负责,勇于向权威挑战的人。

5。直到读到最后一段,我们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指名读一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专家的意图。

自主识字,合作交流,适当的评价奖励。

整体感知,了解到本文是主要围绕这第十二块纱布来作文章的。

让学生体会到护士与专家地位的悬殊,为下文了解护士的向权威挑战做铺垫。

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及读法,让学生从同学和自己的个性化朗读中体会护士的坚定和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

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体会到护士的出色,让学生对护士产生敬佩,并像他学习。

使学生了解前面只是虚惊一场,是教授在检验他的助手是否合格,体验教授的良苦用心。

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你们,应该怎样做呢?(还记得为大教授指出错误的华罗庚吗?)

在学习上也要认真仔细,不马虎,要对自己负责任,并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总结不足,确定目标,争取进步。

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型,了解间架结构。

2。注意个别的字的写法,注重体现汉字的对称美及错落有致的韵律美。

3。描红写字,小组互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