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所具备的杰出特点可以成为我们自己写作时的借鉴和参考。通过参考范本,我们可以拓宽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养。
为了有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尽快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特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三、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权利王良峰。
副组长:赵刚、刘寻贝。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赵刚、刘寻贝。
四、重点环节。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高桥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6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五、实施方法与步骤。
1、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5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6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__年6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6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6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5、强化检测和评价工作。“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的检测和课后的练习要求“精”,要求“有效”,特别对学困生要分层布置作业。把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落实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6、及时推出样本或者典型课型。课堂改革,是我校的一项战略和战术性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将长期、渐进式推进和发展。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得好的教师、课堂将及时推介,充分发挥样板的引导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年度,我们将以《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与规划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构建“阅读、体验、互动、巩固”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以“导学案”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校长的执行力和教师的执教力,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不断增强教科研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使全乡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
二、工作目标。
1、力争使95%以上的课堂能够体现“阅读、体验、互动、巩固”的特点;打造40%以上的优质课;课堂测试合格率在85%以上;打造15%的典型示范课。
2、力争在区教学评估中有二所学校进入第三序列先进行列。
3、每所学校都能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导学案教学操作模式,并能推广运用。
4、力争使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化、规范化的水平有所提高,打造1所教学管理优质示范校。
三、整体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二个突破:课堂教学效率有新突破,教学质量有新突破。
强化三支队伍:校长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
突出四项重点:一是教师备课;二是课堂测试;三是模式运用;四是课题研究。
抓好五项活动:一是教师课堂达标活动;二是导学案设计评比活动;三是校长、骨干送教活动;四是优质课评选活动;五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与管理。联校要加强对学校教学管理、档案建设、教师教学考核制度的建设与落实、学校领导深入一线等的监控力度。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负责人。各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环节检查落在实处,建立月通报制度、月考核制度,教学环节检查绝不能走过场、走马观花、敷衍了事,对执行差的领导和教师要提出严肃批评,并在联校通报批评。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与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做到日清月结,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切实加强教师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三个作业环节的监管,全面提高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继续实施“三清”措施,组织好不同类型的考试(单元测试、月考、期中中期末)和竞赛活动,建立月考制度、月质量分析制度、月成绩报告制度和教学质量问责制度,对教学成绩严重下滑的学科教师和学校,要在全体教师会上作分析解剖。
2、继续构建以“阅读、体验、互动、巩固”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点,全面深化以“导学案”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根据个小学各班级学生少的特点,积极探索小班化的“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围绕导学环节的优化与整合,加强研究实践,鼓励学校和教师有效借鉴与创新,构建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各学校要不断总结经验与做法,逐步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切实落实好辅差措施。各学校、各班级、各学科教师要认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现状,针对学科中出现的差生,要制定好辅差计划。从校长到教师都要认真落实差生承包制,做到辅导教师落实、学生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辅导效果落实。
4、以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优质课。一是普听课:开学的第2、3周进行全体任课教师普听课,促教师、学生及早进入新学期教学状态;二是推门课:随机进行听课,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学生常态下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努力打造常态下的精品课;三是示范课:通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送教活动,为同事之间互学习、共切磋、同提高搭建了交流平台;四是评优课:开展学校校内评优课,评选校级优秀课,进行表彰;五是达标课:各校要普遍开展达标课的基础上,联校成立“课堂达标验收组”,采取听课、说课、课堂反馈、当堂测试的形式,对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进行新一轮的达标验收。六是研究课:利用每月联片教研,组织学科教学研究课,人人参与互动,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模式。(主要语、数、英、科、思五科);七是开放课:进行学校家长开放日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人人参与。学校要请一些年轻的、素质较好的家长分年级参与听课,对家校共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七是复习课:认真上好周复习、月复习、期中、期末复习课,探索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方法。
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横向联合的办法,搭建校际间交流平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请进来”就是请专家、名师到我校传经送宝。“走出去”就是到兄弟学校学习好的经验做法。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校际交流。通过校际间交流,达到了共同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真正为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共谋教育发展双赢架起了桥梁。
6、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做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管理、以管理促提高。以“有效科研”促“有效教学”为策略,深入开展联片教研、网络教研、校本教研、学科教研、年级教研、班级教研等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将研修重点放在课标、教材、学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导读提示、练习设计)等方面,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加务实地实施教研员蹲点制度,继续实行联校领导包校制度,教研员要更加明确地树立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的思想,强化指导,狠抓效果。要求联校教研员要做好“三包”(包校、包年级、包学科)、“三深入”(深入学校、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学校教研组要以课题为抓手,针对性地开展教科研活动,要将科研与教研做到有机整合,增强实效性。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竞赛、赛讲、评选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每校人均获奖篇数不少于2篇。
7、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联校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依据课堂改革的要求,精心组织导学案设计评比活动、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校长、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及示范课观摩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8、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检测和组织好不同类型的考试。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教师对课堂检测重要性的认识,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实际,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检测,并通过课堂检测结果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检测真正成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安排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及时统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检测合格率,力求做到每课合格率在90%以上。同时,各学科要组织好单元章节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时对每个阶段的成绩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并做好卷面和教学质量的分析。
本人从事小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十七年。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恳,尽职尽责,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个人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师德目标: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
2、教学方面:
a、积极探究教育教学规律,让课堂的喜悦之花绽放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b、常跟本组老师进行教学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从而更有效的把握课堂。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的变化,同时不断激励学生的自信。
c、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流畅,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信息的处理和优化。
d、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教育目标。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经过长期陶冶的思想情操,磨炼的精神气质,积累的知识能力而形成的个人修养,无疑是教学魅力的基础。所以,只有长期勤奋好学,不断日积月累,认真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才会有其魅力的丰富底蕴。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教学中对教材的烂熟于心,对知识的旁征博引,上挂下联,纵横捭阖,以其谈笑风生的教态,充分调动起学生高昂的情绪,浓厚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进行“自我充电”。变原来的“一桶水”为“长流水”,继而升华为适合学生需要的“甘甜水”。将学生的“知识杯”与教师的“专业桶”都汇集到知识的大江大河上。变由师到生的知识单频振动为师生共振,变“教学”为“学教”,确信教学不仅相长,而且互补,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从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欢悦,同时长进。
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外,我还将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以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
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不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发展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3、坚持写“教育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4、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为此,我会持之以恒地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练习。
5、利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备课的同时,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连贯性,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泰戈尔在诗中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现在的我就正如一颗鹅卵石,我需要滴水石穿的毅力来让自己臻于完美。我需要不断的磨练来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信赖的教学佼佼者,让我可以实现由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的完美转身。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局决定,在全县用二至三年的时间,以学习推广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先导,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将今年三月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现对“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的启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为契机,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习推广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学习中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
“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中学成功的教育理念。中学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实实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显著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4、学习中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中学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中学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必然结果,是中学教师汗水、智慧的凝聚和结晶。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抓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科骨干。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组织教师认真观看课堂教学案例,认真研讨案例,明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育局将在近期组织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到江苏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领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
1、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科学谋划、精心制订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拿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抓试点,以点带面,以面促片,总结经验,全县推广。
2、各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1、各地各学校要借鉴县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的经验,迅速启动本地本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借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创出自身的课堂教学特色,切实做到轻负高效。要积极开展区域性协作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多数教师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我县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为启动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县教育局将总结推广城区三所初中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并于三月下旬在城区举行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活动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以分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以各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专家指导小组。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实施策略。
(一)导学案设计。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目标及重难点。
2、多从学生角度思考,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知识的生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3、教师语言要以引导点拨评价为主。引导点拨要把握好深浅,组织教学要机制科学,评价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4、程序设计要符合课型特点,形成科学的模式。新授课:情境-问题-策略研究-达标检测;练习课:回忆总结-练习巩固-达标检测;复习课:构建知识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题目训练-达标检测。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积极的发言中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四常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平台。
3、明确小组分工,发挥好行政组长和科任组长的火车头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充分认识到倾听、提问、争辩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有交流,有示范,有竞争,有帮扶的小组协作学习机制。
4、评价小结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小组的整体发展。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生的听、说、思、辩、讲、评、做入手,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小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2、实行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在校情况进行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3、发挥好小组评价总结作用,每组每周要进行小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4、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性互评、师评。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5、家长参与评价。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行进行评价。
三、方法与措施。
1、备好导学案,客观,适用,坚持课后反思。
2、积极参加研训,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3、加强业务学习,从教育类书刊杂志、网络媒体中了解课改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协助班主任做好小组建设工作。科学划分小组,组织各小组制定组名、口号,进行小组分工,定期进行组长培训。
5、配合班主任,开好班会、家长会,齐心协力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
6、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高质高效课堂发展。
7、加强学生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本学年我校课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县局的工作要求,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作师生情况调查,为课程设置作准备。
2、作专题报告,了解课改理念和精神。
3、着手培养一支课改的教师队伍。
4、构建一套适合我校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1、成立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信息组和课题攻关组,以便统筹、指导、调控、评价、指导课改工作、保证课改工作高效、有序、规范地进行。
2、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校课改向纵深发展。
3、实施和完善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课堂教学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推门听课制度、计划与总结的制度、教师与学生培训制度以及考核与奖励制度等等。
4、建立行政蹲点制度,每个行政组成员都有一个蹲点教研组,以及时指导课改实验工作。
5、对学校的课改实验情况及时向宣传媒体投递信息,搞好课改的宣传报道工作。作师生情况调查,为课程设置作准备。作专题报告,了解课改理念和精神。
(二)、抓备课,促进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提高。
我们从备课入手,着手培养一支课改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好教材,设计好学案。要求教师上完课后,对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出教学过程中的有益的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积累素材。
(三)、抓课堂,改变方式,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认为课改核心是聚焦教学,聚焦课堂。因此我们把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四)、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一支观念新、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自觉实践与热情参与。因此,本学年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实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发动和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中,为学校教育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1、领导每周听课、评课、指导不少于两次,并及时给予点评、指导,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监控课改实验发展情况,一方面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探讨,共同熟悉教材、检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课改工作出谋划策,促使全校的课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和预定目标发展。
2、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随机互评。在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随机进行听课、评课活动。能促进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将县市级立项课题研究与学校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开展好课题研讨课、听课、评课活动,为课题研究的老师开辟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其成为课改路上的先锋。
4、养成反思的习惯。课改实验老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成功和教训进行理性思考,写成教育日记。
四、保障措施。
首先成立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要求和职责。加强领导小组成员对课改理论的学习;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教师群体、深入课堂,关注并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及时掌握课程改革在课堂中的动态和进展情况,要求每个教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写好总结和体会。信息组的课改实验情况及时向宣传媒体投递信息,搞好课改的宣传报道工作。攻关组着重对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攻坚克难,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
树理中学。
附:树理中学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宋春珍。
副组长:赵小鱼牛晓笳。
成员:田钧占杨丽霞豆鹏牛海沁郭振东王阿妮车向东。
主要职责为:全面领导学校课改的推进工作;制定学校计划;建立学校科研、实施、检查、考评、总结等工作机制;组织校本培训等。
附二:树理中学课题攻关小组。
组长:赵小鱼。
组员:杨丽霞田钧占王阿妮牛海沁豆鹏郭振东。
主要工作职责为:协调各学科的课改推进;落实老师的具体操作;组织以教研组为主的课改研讨活动等。
附三:树理中学课改信息组。
组长:牛晓笳。
组员:王阿妮豆鹏郭振东田钧占。
主要工作职责为:大力宣传课改,营造有利于课程改革实施的社会舆论环境,争取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本学年,我校将把学习小组的建设和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以进一步完善对学习小组评价机制,保持学习小组活力为突破口,推进课改的深入。小组活动的积极作用非常突出,如何让小组长期充满活力就变得至关重要,对小组科学的评价机制则是推动小组活动的润滑剂。
1、小组科学的建构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各地对小组的构建原则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是在进行大量小组活动实践之后,利于各组积极竞争的一个构建小组的基本要求。需要专门指出的一点是,各小组由于在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变化,当组间不能符合“同质”的时候,应适时调整。
2、评价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科学。经调查发现,各班小组活动的评价都是经过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发展,也就是一开始对各小组的评价仅限于课堂表现,后逐渐延伸到作业完成、生活习惯、日常规范等。对此,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小组能掌控的才能纳入小组评价内容之中,不能把那些和小组活动不相干的校园甚至校外的学生个体生活都纳入小组评价之中。
3、评价对象既面对小组,又要落实到学生个人。在课堂中对小组的评价,哪个小组活动进行最好,首先要明确是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然后明确给本小组加多少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具体同学,又激励了小组整体。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关注到优秀生的出色表现,更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进步。
4、评价既要注重课堂知识又要注重整体规范。评价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尽管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没有完成目标,但是落落大方,语言得体,也要进行肯定。
小组活动评价机制是小组保持长期活力的关键,是小组活动的推动力,是小组活动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作为小组活动的重中之重来抓。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决定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继续在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方案如下: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
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
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二、组织形式和改革范围:
在董事长、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并会同教研组长一起负责改革方案的落实。除音体美学科外,其余学科均参与这次改革。
三、课堂改革的基本模式: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突出主体。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1、教研组下设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改革方案的实施。
(2)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每课训练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2、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改革方案的督促、协调和管理。
(1)、负责“自测题”设计的检查、指导;
(2)、组织组内的研讨课和研讨会;
(3)、今后学校定期举办校级的研讨课和观摩课,组织形式每大周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单周四、第二次为双周三,每次一人;参与人员为本大组的所有本学科老师,参与办法为定期举行但不定人、不固定教研组和不定年级组的办法提前一天通知相关的教研组、年级组及相关老师。这样的目的是让老师把功夫花在平时,始终如一的专心备课、钻研教材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的教研氛围。
(5)、评课的标准:其他老师先评,主评老师后评;以提出该任课老师在本节课中存在问题为主,提出优点为次;坚决杜绝以往的那种蜻蜓点水、碍于情面和全是好话,套话;要讲真话提真问题和真缺点;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我校升学率和社会知名度!办成真正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全县名校!
五、课堂改革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知识点的规律性;
5、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分给各科。教师在自习课只许答疑或个别辅导,不许把自习课当成讲读课。
7、备课组长填写备课记录。
8、自测题格式:由教研组长和教研组成员讨论决定。
3、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骨干教师到古城中心小学学习,借鉴兄弟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4、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县教科所领导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1、推选各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确立学科实验班级,联校跟踪指导。
2、开展教学方法、策略、模式等专题研究。
3、召开研讨会。
4、联校视导课改工作。
5、案例研究: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磨课”活动。
2、骨干教师培训。
3、联校积极视导课改工作;全面检查课改工作。
1、开展区域性教学研究与展示。由联校组织,让优秀实验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开展评课、反馈交流活动,分享阶段成果。
2、迎接县教育局课改验收。
1、收集课改的原始材料,总结经验。
2、实验教师培训。
1、再进行课改实验,反思教学方式,总结经验,形成课堂教学模式。
3、进行课改阶段性总结。
1、教学展示观摩活动。
2、形成理论体系,在全镇进行成果交流。
大力开展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教师方面:
1、对学情了解不够。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学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造成学生难学、畏学、厌学。
2、重教轻学。主要表现在: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教师侧重考虑如何教,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不敢放手或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3、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态度的培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只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
4、缺乏教学后的再思考,对教学中的得失没有及时总结,为日后教学制定有效措施。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的依赖性强。等、靠、拿思想严重。
2、畏难、厌学情绪突出。怕动脑,随意性强。
3、学习习惯差。不会预习、不会自学。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新课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研究与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1、生生达标。使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生生有所学成,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4、授课体现精讲精练。最少用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运用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1)学期末,70%以上的课达到要求。
(2)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培养出优生,保持优生数量,或优生人数增加,或优生成绩有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有所提高或人数有所减少。
1、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开展组间竞赛、评比等活动。
2、充分预习原则。对学生的预习做详细的要求,没预习不开讲,先学后教。
3、当堂达标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避免花俏环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生生过关。
4、评价导向原则。让学生在中肯的评价中得到鼓励、改进、反省。各教研组制度相关评价量规。
5、德育渗透原则。教学中利用课程内容、过程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熏陶。
6、信息技术辅助原则。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的量与感悟。
新春伊始,雪花还在飞舞,瑞雪兆丰年,新的学期定是充满丰收的一学期。本学期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刻我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识字与写字:
学习本册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能够积累运用。继续练习钢笔楷书,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1、小说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内通读1500字的小说类文本;2、能复述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6、能找出小说在谋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或者透过细节描述再现人物的性格;。
7、能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
2散文教学目标:
1、能在3分钟以内通读1500字左右的散文类文章;。
2、能依据上下文语境推断出陌生词语/多义词语/关键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能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决定散文的基本类型;。
4能说出叙事散文所叙之事,文章的结构线索以及作者是如何借所叙之事来传递感情的;。
5、能说出写景散文的一般特点,并决定作者是借景言志,还是借景抒情;。
6、能说出文章是写实之作,还是虚构之笔;。
7、能依据文章的一般特点及表达方式,区分文章所使用的主要表达方式;。
8、能根据不同散文类型,说出文章所定的基本资料;。
9能用概念图的形式画出文章的结构,并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标出文章的思路;。
10能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依据中心句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1能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所写的资料,用2―4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12能够针对文章的关键地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13能整合文章有争议的地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能用文章中的相关词语或有关细节来证明观点的合理。
3、写作:结合本册教材6个单元的主题(成长、祖国、名人、文艺、探险、动物)分别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潜力。
4、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潜力、探究潜力和表达潜力等。
(二)过程与方法透过课内阅读教学、课外自主阅读、写作训练指导及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来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透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活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生活、亲人和祖国的情感;学习名人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共30课及综合性学习。此外,还有两个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背诵等资料。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阅读和写作。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等。
三、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方法还不得当,阅读和写作的潜力还不高,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比较浓厚。本学期,我决心加大教学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潜力,提高语文考试的及格率,力争优秀成绩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设计。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高效整合的方法;多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用心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引导,组织好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潜力,还要实施读写结合的策略;依据单元的主题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培养写作潜力,尽力提高作文的档次。
通过认真的分析和反思,我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二是课堂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忽视知识中凝结的人类文化和智慧;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四是课堂教学模式陈旧,仍沿用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等等。一句话,我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已不符合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要求,不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改革势在必行!
以《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20__-20__教育振兴计划》、《_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指针,从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加强教学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深化与改革,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知识的应运,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讲究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优化教学内容:熟悉课程标准,切实落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充分挖掘与利用现行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7、优化教学时间:要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的时间。
8、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三、课堂教学的任务。
现代教学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培养和教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和智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所以,教学的任务应是:
1、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把学生教“活”,教聪明。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学好四种理论,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处理好五个关系。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新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新课程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优先考虑解决的。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对于落实课程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当人们认识到改革的意义之后,使其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使课堂教学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校本研究是一种创新,是一种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学校内部一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它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积极营造务实、民主、活跃的教研环境,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水平,要把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评课”和“议课”活动开展起来,把教学反思、教育得失原因分析、作业设计、批改、评价的有效性等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2、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新课程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需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3、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教学。即“面向全班的讲授;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动笔练习。”要求教师要精讲;要把讲问压缩到最低限度,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同学间多讨论,多交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千方百计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天赋才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要认识到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是教师的错处。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及能力有无提高,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如果学生学无所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是无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进一步建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老师们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关爱、理解、激励、宽容每位学生,注重辅导补差,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扎实抓好各科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同时,关注优秀学生的渴求,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广阔更灵活的学习空间,培养一批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能力的学生。、要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确保我校各科均能完成预定的质量目标。
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仅就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工作而言,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从直线型、单一化的转化为非直线型、弹性化的。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环节服务。与此相适应的事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往往是非常详细的。如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这就必须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因为“以学论教”的课堂相对于“以教论学”的课堂,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4、教案撰写方式。
教案的撰写方式也需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有所改进。从只注重教学过程的具体描述转变为把课前设想、课中实践、课后反思融为一体的教学案例。长期以来,教师撰写的教案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几部分组成,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无视教学对象的存在,如果有学生活动的话,也是“师问生答式”。这样的教案未能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显然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要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并在课堂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其中的手段之一就是规范教师的备课程序,改变原有的只重教学流程的教案撰写形式,把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先进理念体现在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写进教案,包括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分析和课堂上学生在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应留有空白写上课后的体会。这样将有助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便于把课前分析思考、课中实践体验和课后总结补充融为一体,也让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改革,从而促使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5、教研活动。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小、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及学校的省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心理优化策略”和“多元智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确定研究任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各种研讨活动,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并加强学科组建设,发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发现、指导、培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从单一、被动转变为自主、合作、分享。教学研究往往以活动为中心,以往的教研活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群体意识,对于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常常是上课教师在忙,广大听课教师只需带着耳朵当陪客。但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即使是一些优秀的课例,在广大教师看来觉得距自己的日常教学距离遥远,也就很难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学校状况依然如旧,教师的行为也依然故我。为此,开展教研活动应该由听课教师自愿参与评课的“参与式”评课方式,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而激发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减轻教师负担。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为此,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日常教学活动里的问题,往往忙碌于重复的、烦琐的低效的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提炼。而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教师成长最直接的资源之一,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间的合作、研讨搭桥铺路,如备课这一项工作,就可以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备课”,即把一些优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浏览、调用,从而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提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要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把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把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课程改革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能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带动全校质量提升。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下面是本站小编带来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实施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师中形成教改的研究氛围,针对我校特点,特制定本计划。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新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新课程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优先考虑解决的。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对于落实课程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当人们认识到改革的意义之后,使其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使课堂教学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校本研究是一种创新,是一种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学校内部一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它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积极营造务实、民主、活跃的教研环境,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水平,要把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评课”和“议课”活动开展起来,把教学反思、教育得失原因分析、作业设计、批改、评价的有效性等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2、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新课程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需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3、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教学。即“面向全班的讲授;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动笔练习。”要求教师要精讲;要把讲问压缩到最低限度,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同学间多讨论,多交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建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千方百计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天赋才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要认识到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是教师的错处。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及能力有无提高,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如果学生学无所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是无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进一步建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老师们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关爱、理解、激励、宽容每位学生,注重辅导补差,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扎实抓好各科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同时,关注优秀学生的渴求,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广阔更灵活的学习空间,培养一批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能力的学生。.要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确保我校各科均能完成预定的质量目标。
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仅就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工作而言,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
教案。
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3、课堂教学进程:
从直线型、单一化的转化为非直线型、弹性化的。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环节服务。与此相适应的事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往往是非常详细的。如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这就必须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因为“以学论教”的课堂相对于“以教论学”的课堂,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4、教案撰写方式:
教案的撰写方式也需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有所改进。从只注重教学过程的具体描述转变为把课前设想、课中实践、课后反思融为一体的教学案例。长期以来,教师撰写的教案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几部分组成,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无视教学对象的存在,如果有学生活动的话,也是“师问生答式”。这样的教案未能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显然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要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并在课堂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其中的手段之一就是规范教师的备课程序,改变原有的只重教学流程的教案撰写形式,把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先进理念体现在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写进教案,包括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分析和课堂上学生在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应留有空白写上课后的体会。这样将有助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便于把课前分析思考、课中实践体验和课后总结补充融为一体,也让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改革,从而促使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5、教研活动: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小、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及学校的省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心理优化策略”和“多元智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确定研究任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各种研讨活动,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并加强学科组建设,发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发现、指导、培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从单一、被动转变为自主、合作、分享。教学研究往往以活动为中心,以往的教研活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群体意识,对于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常常是上课教师在忙,广大听课教师只需带着耳朵当陪客。但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即使是一些优秀的课例,在广大教师看来觉得距自己的日常教学距离遥远,也就很难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学校状况依然如旧,教师的行为也依然故我。为此,开展教研活动应该由听课教师自愿参与评课的“参与式”评课方式,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而激发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减轻教师负担。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为此,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日常教学活动里的问题,往往忙碌于重复的、烦琐的低效的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提炼。而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教师成长最直接的资源之一,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间的合作、研讨搭桥铺路,如备课这一项工作,就可以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备课”,即把一些优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浏览、调用,从而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提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要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把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把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课程改革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能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带动全校质量提升。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局决定,在全县用二至三年的时间,以学习推广中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先导,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将今年三月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现对“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的启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抓学习,进一步提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1、各学校要以“课堂教学改革启动月”为契机,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学习推广经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引领,以规范办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学习中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
“每个学生都能合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中学成功的教育理念。中学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学习基础最差的学生抓起,不放过每一个学生的弱点,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实实在在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学习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进而把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显著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4、学习中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中学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常规的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中学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必然结果,是中学教师汗水、智慧的凝聚和结晶。学习,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孜孜以求,诲人不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二、抓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学科骨干。
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课程改革的精神。组织教师认真观看课堂教学案例,认真研讨案例,明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2、教育局将在近期组织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到江苏中学实地考察学习,进一步领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
三、抓指导,健康有序地推进全县课堂教学改革。
1、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指导作用,科学谋划、精心制订全县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拿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课堂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各学科教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抓试点,以点带面,以面促片,总结经验,全县推广。
2、各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各地各学校要借鉴县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的经验,迅速启动本地本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学习借鉴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创出自身的课堂教学特色,切实做到轻负高效。要积极开展区域性协作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引导多数教师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我县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为启动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县教育局将总结推广城区三所初中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并于三月下旬在城区举行课堂教学研究展示活动。活动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抓构建,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以分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以各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专家指导小组。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2、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校本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学评价机制。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师中形成教改的研究氛围,针对我校特点,特制定本计划。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依据课改精神,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和课堂这块主阵地,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那么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新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新课程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优先考虑解决的。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对于落实课程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当人们认识到改革的意义之后,使其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使课堂教学的实验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校本研究是一种创新,是一种融学习、工作、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学校内部一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它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积极营造务实、民主、活跃的教研环境,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不断提高学校教学研究的水平,要把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评课”和“议课”活动开展起来,把教学反思、教育得失原因分析、作业设计、批改、评价的有效性等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2、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专业素养是上好课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新课程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需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3、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教学。即“面向全班的讲授;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动笔练习。”要求教师要精讲;要把讲问压缩到最低限度,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同学间多讨论,多交流。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千方百计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学生有了主动精神,才能充分发掘天赋才能,才能驱动后天的积极因素。要认识到学生不愿学习、不会学习,是教师的错处。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行愉快教学,让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说,动手写、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展。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十分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这显然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教学价值观不相符合。既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为学生学的效果,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就该看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及能力有无提高,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如果学生学无所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再认真,也是无效教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1、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进一步建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老师们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关爱、理解、激励、宽容每位学生,注重辅导补差,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扎实抓好各科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同时,关注优秀学生的渴求,为这部分学生提供更广阔更灵活的学习空间,培养一批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能力的学生。.要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确保我校各科均能完成预定的质量目标。
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课堂教学评价视角的转变直接给教师的教学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仅就教师的一系列教学基本工作而言,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以往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么教,而不是首先考虑学生怎么学,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所以,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所以教师的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从直线型、单一化的转化为非直线型、弹性化的。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大多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环节服务。与此相适应的事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案,往往是非常详细的。如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甚至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这就必须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因为“以学论教”的课堂相对于“以教论学”的课堂,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4、教案撰写方式:
教案的撰写方式也需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有所改进。从只注重教学过程的具体描述转变为把课前设想、课中实践、课后反思融为一体的教学案例。长期以来,教师撰写的教案基本上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几部分组成,用大量的篇幅仅仅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详尽地描写教学过程,无视教学对象的存在,如果有学生活动的话,也是“师问生答式”。这样的教案未能反映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显然已不能满足“以学论教”的评价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要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并在课堂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其中的手段之一就是规范教师的备课程序,改变原有的只重教学流程的教案撰写形式,把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先进理念体现在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中。教师应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写进教案,包括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分析和课堂上学生在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应留有空白写上课后的体会。这样将有助于教师同时并重教与学,便于把课前分析思考、课中实践体验和课后总结补充融为一体,也让教师能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改革,从而促使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5、教研活动: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小、多样、高效的教研活动。围绕各科教研课题及学校的省市级课题“小学生学习心理优化策略”和“多元智力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确定研究任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加强各种研讨活动,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并加强学科组建设,发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发现、指导、培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从单一、被动转变为自主、合作、分享。教学研究往往以活动为中心,以往的教研活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群体意识,对于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从活动的准备到结束,常常是上课教师在忙,广大听课教师只需带着耳朵当陪客。但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即使是一些优秀的课例,在广大教师看来觉得距自己的日常教学距离遥远,也就很难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活动虽然开展了,但学校状况依然如旧,教师的行为也依然故我。为此,开展教研活动应该由听课教师自愿参与评课的“参与式”评课方式,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而激发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减轻教师负担。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为此,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日常教学活动里的问题,往往忙碌于重复的、烦琐的低效的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提炼。而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教师成长最直接的资源之一,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间的合作、研讨搭桥铺路,如备课这一项工作,就可以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备课”,即把一些优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浏览、调用,从而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提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要确保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只有把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把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课程改革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能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带动全校质量提升。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真正把课堂教改模式抓到实处,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学生素质,提升自我教育科研水平,制定。
工作计划。
一、理论依据。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学习捷径。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教、学、做合一。促进学校管理的和谐发展。
二、实践归纳。
在不断学习实践的探讨过程中,我校以邱学华尝试教育理论为支撑,通过学习借鉴外地教学经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引领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具有我校特色的适应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四二六”课堂管理模式。使我校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先进经验与本地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发挥小组的作用,真正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实、活、趣”,实现教、学、做合一。
"四"指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自主尝试-互动交流-汇报展示-应用提升。
以上两个环节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合作学习在个体冥思苦想后还得不出答案时进行才能更好地体现它的价值,以往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学生往往不怎么思考就发言,讨论时,也是有的小组大家都抢着说,但不善于认真倾听,有的小组是总是那一两个学生说,每组里总有同学跟在后面不去学。所以我们利用这两个环节先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这也有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3)汇报展示指每个小组主动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或对文本的不同理解。此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学生自己活动,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小组与小组相互联动。教师是其中平等的一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不定变化,灵活的作好调整,各小组把预习好的任务在展示课上一一亮相,其他小组分享他人的成果。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完成或同一任务的不同完成及展现提升,又受到了一定的启发。
(4)应用提升指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分享他人的成果,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检测题目进行达标检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应用中使知识得到巩固提升,拓展延伸。
“二”即“两个五分钟”
因为是小学生,我们在试行“四环节”的过程中,也要适时科学处理好“两个五分钟”。
前五分钟: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确定学习明标。
一分钟引入学习情境。
一分钟提示学习目标。
一分钟共议问题。
一分钟记录自学收获。
一分钟质疑问难。
后五分钟:对知识的回顾、总结与巩固。
一分钟小结。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
一分钟朗读本课重点。
一分钟对学困生的辅导。
一分钟书面练习。不能忽视学生的写。
一分钟的布置作业。作业一定要有层次性。
这两个五分钟的运用不是一层不变,面面俱到的,要根据学科和学生年级特点而灵活运用。
“六”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课堂上践行他提出的“六个解放”,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合作自主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给学生搭建交流探讨的平台;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做中感悟。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敏锐观察;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深入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由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
三、实施方案。
1、学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学生基础进行有机的变动和修改,灵活运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争先发言的好习惯。
2、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围绕所学的问题,尽情的表达与展示。
3、教学模式的变化。打破教师只管讲学生被动听陈旧的教学模式,学校规定,每堂课延长学生自学和小组探讨问题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进行引导和点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组内发挥长处,延长学生的讨论、发言的时间。这样既活跃了孩子们的思维,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把小集体的小智慧依次汇集成大集体的大智慧。而教师以点播、提示、调控为主,并在学生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把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精讲清楚。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预习任务,拓宽学生的视野。
4、多样化的展示模式。提倡课堂形式多种多样,争取做到“台上”学生可围绕主题或表演、或辩论、或讲解、或朗诵,舞蹈、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在不影响主讲的前提下,不做特别要求,只要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课堂发言无须举手,只求学生的参与度高。再有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了身边的材料。
5、有效的鼓励模式。提倡“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还有点头、微笑、拥抱、鼓掌等激发快乐情绪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就要从传统的“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变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主科先从中高年级入手,小学科试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实施策略。
(一)导学案设计。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了解学情。钻研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目标及重难点。
2、多从学生角度思考,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知识的生成,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3、教师语言要以引导点拨评价为主。引导点拨要把握好深浅,组织教学要机制科学,评价更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4、程序设计要符合课型特点,形成科学的模式。新授课:情境-问题-策略研究-达标检测;练习课:回忆总结-练习巩固-达标检测;复习课:构建知识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题目训练-达标检测。
(二)课堂教学。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积极的发言中了解学情,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2、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四常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平台。
3、明确小组分工,发挥好行政组长和科任组长的火车头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充分认识到倾听、提问、争辩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形成有交流,有示范,有竞争,有帮扶的小组协作学习机制。
4、评价小结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小组的整体发展。
(三)评价机制。
1、评价要从学生的听、说、思、辩、讲、评、做入手,从课前准备、课上表现、小组协作、课内外及家庭作业的完成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
2、实行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在校情况进行回顾,并填写反思记录。
3、发挥好小组评价总结作用,每组每周要进行小结评价,每位组员客观的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4、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性互评、师评。同时与作业评价、个别辅导评价相结合。
5、家长参与评价。坚持家校联系,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劳动、品行进行评价。
三、方法与措施。
1、备好导学案,客观,适用,坚持课后反思。
2、积极参加研训,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课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3、加强业务学习,从教育类书刊杂志、网络媒体中了解课改动态,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协助班主任做好小组建设工作。科学划分小组,组织各小组制定组名、
口号。
进行小组分工定期进行组长培训。
5、配合班主任,开好班会、家长会,齐心协力抓好班级管理,加强家校联系。
6、制定培优辅差计划,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高质高效课堂发展。
7、加强学生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
20xx-20xx第一学期英语组的整体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初三居全县9初二居全县第10最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初一年级进入了全县8强,与2012-2013初三15初二12初一10相比进步是惊人的,这证明了我校英语教师的实力,也让领导和同志们对英语组刮目相看。
根据英语组目前的发展基础,和学校所给与的机遇和保障,本组提出2014第二学年度的奋斗目标是全县排名初一力争进入全县前6初二力争进入全县前8初三力争进入全县前7。
继续使用英语组“一六八”英语教学模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时代的要求。
2、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抓好早读,摸清学生的基础,以分层要求为中心,以快读为基本训练形式,以教师的陪读为契机,使学生习惯于早读能读出彩。
3、培优补差,学风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根本保证。
由于英语组全体教师,工作扎实,英语成绩逐年攀升,所剩的空间也很小,所以培优补差成了英语组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按月对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尤其要重视潜能生的开发很重要,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谈话有记载,效果有反馈。
4、强化名师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力争每年有一个县级以上名师产生,人人有一篇论文获得县级或县级以上表彰,力争在市、县、片区各级比赛中,有3-5个教师获奖。
5、潜心备课。
教案要体现英语组168教学模式,重点检查分层设计和学生主动性的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
6、精心上课。
课堂重点考察教师的分层要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的精神面貌、民主和谐氛围,学生的主体意识。
7、细心批改。
重点考察等级评价、激励性语言,方法指导,错误提示,作业实行月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展评。
8、静心反思。
教学反思每月一篇,要求围绕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反思,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教学反思实行月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展评。
9、用心检测。
每月要组织一次质量检测,检测结束及时分析试卷,重点考察教存在问题的真实性,原因分析的理性,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每位教师月末提供成绩单和分析整改材料接受教研组检查和教务处抽查。
10、强化教研活动的规范性。
教研组对每次活动进行有效的记载,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会人员、活动主题、教师的发言和活动总结。凡是教研组活动有意抵触,不参加,发表消极言论,实行一票否决制,当月考核只能进入最低档。本学期活动内容,见附表。
11、强化听课评课的实效性。
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要求听课时间,内容,评价的真实性,课后要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并取得授课教师的签字认可,方位有效。听课记录学期末集中检查并展评,一旦发现作弊,听课人和授课人本学期末考核只能进最低档。
12、强化业务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的业务学习主要包括新课标学习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也可以是有关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的其他内容。每学期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学习心得不少于2000字,重点考察学习内容是否合适,学习心得是否有效,学期末集中进行检查并展评,应付了事,该项不得分。
13、强化研修结果的实用性。
按照校本研修设计的时间,一定要按时推进,按时结题,上交研修成果(论文)参加县级评选;已申报县级小课题的教师要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并深入开展研究,力争2014年末能够结题。凡应付了事,未能按时完成,学末考核只能进最低档。未能获奖的,该项不得分。
以_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_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为突破口,以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改进教师教学策略和方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力争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办出具有实验性示范的课改特色学校。
二、工作任务。
1、继续研究课程改革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2、继续研究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发利用。
3、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实验教师和中心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改实验工作小组。实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为搞好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到三个有数:对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做到心中有数,对课改每一阶段做些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对学校实施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身先士卒,带头实践,给老师做几次课改讲座,上几堂课改研究课,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领一个课改科研课题。
2、把年轻骨干教师推上课改岗位。我们慎重选择实验人员,把年轻的骨干教师推上课改第一线。
3、切实开展推动新课程实验的教学研究活动。
为使实验能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我们将开展全校各年级全员参与、联动展开的教学研究活动,为课程改革启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1)强化校本培训。实施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关键,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同时,我们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通过请专家指导加领导和骨干教师的辅导报告,引导老师学习进一步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讨论学习成功为案例,引导老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推荐一些理论书籍、课改信息引导教师撰写课改论文。
(2)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一人执教,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先行,教研组在安排计划时要做到定人定时定内容。
(3)抓好业务学习。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并规定除学校的集体活动外每两周一次集中学习。要求教研组之间要加强联系,通过经验介绍、座谈、听课等形式,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探索学生在不同年段的发展特征,特别要加强实验起动年级与非起动年级间的交流,为非实验教师做好思想与方法上的准备,保证实验的持续实施。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学常规三位一体的展示活动。每学期的全校性教研活动必须以教学常规为保证,课题研究为方向,课堂教学为载体,体现一种理念,展示一种方式,导向高远,方法实在,确保实验的扎实、实效。
(5)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新手的骨干作用。除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题研究外,还要求他们有计划有指向地开设讲座,以此推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4、建立适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
对老师的教学评价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订三小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使之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起到正确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2)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作自我反思性评价,要求每次教学后记好教学后记,计时反思教学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3)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学生及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的成效,问卷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情感倾向。
(4)采取成果展示、展览的方式向社会、家长、学校作出汇报。(5)建立研究课与展示课的过程性检查机制。
(6)采用教师自我评价与主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每月、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最后进行量化考核。
对学生发展的评价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学生档案收录反映学生发展的资料:各科考试成绩、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及报告、各种活动的物化成果,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
(2)采取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3)完善书面考试的机制、内容和方法。
(4)在完善对学生综合评价的同时,扩大、强化对学生单项发展的评价。
5、有课题组的同志和实验小组的全体成员负责研究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具体由课改领导小组负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jihua/39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