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优秀19篇)



教学计划是指教学者为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所进行的有机安排和组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创新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介定,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如一般认为:磁铁对铁有吸引力,铁对磁铁则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不逐步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科学意义的“熟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解读〉〉指出: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把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代科学教育观则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等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的科学观。在这些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制定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可明确,本节课应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的概念;

(2)认识力的相互性;

(3)认识力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1)掌握对各种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

们的相关性和共性进行科学概括、归纳的基本方法;

(2)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

身体验和分析、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

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1、新课引入: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光的传播现象和规律,除了声、光现象以外,力、电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力”。

[演示]:a、提起一桶水;b、请同学拉健身弹簧。

[提问]:平时我们说“努力学习”、“用力提水”这两句话,哪句是描述力的现象呢?

[启发]:我们能否举出一些力的现象?

2、力的产生。

[引入]:(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列表:

人对球踢。

马对车拉。

[启发]:有生命的物体能出力,没有生命的物体是否也能出力?

(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车对地压。

磁铁对磁铁吸引、排斥。

[小结]:物体对物体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加深理解提问]:相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能否有力的作用?

[演示]:a、大u形磁铁吸引一堆大头针;

b、通电导线相吸引/排斥(用锡薄做导体)。

3、力的相互性。

[启发]:两食指相扣,有什么感觉?如果松开其中一个,会怎样?

[学生活动]??

[引导]:手指钩手指,感觉力是相互的;一个手指不出力另一个也没法出力。

[实验探究]:(后附分组实验提示)。

[提供仪器]:弹簧测力计两个、水槽一个、泡沫块两个(在其。

中一块泡沫的两头固定两颗螺母、在另一块的两头固定两小磁铁,然后把外观包装成一模一样)。

[学生活动与交流]:??学生借助实物投影仪上讲台介绍自己。

设计的实验,总结结论??

[引导]:a、使用两把弹簧测力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等大的,且同时变化;b、浮在水面的泡沫小船,能判断出哪条是带磁铁吗?不行:若两个同时放手,则向中间靠拢;若固定一个,另一个将被吸引过来;说明磁铁吸引螺母的同时,螺母也吸引磁铁。

[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另一个叫受力物;但要注意其实它们既是施力,同时也受力,只是研究时侧重点不同。

4、力的作用效果。

[引入]:怎样才知道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实验演示]:磁铁改变钢球运动方向、弹簧挂重物后发生形变。

[学生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提供仪器]:大玻璃板一块、象棋子三只、一胶袋水。

[学生活动]:a、弹棋子b、把水袋放在不同接触面上,观察。

接触面的形变。

[小结]:力能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5、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实验丰富,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抽象的力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继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在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习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分组活动、参与式交流等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手、眼、脑全方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是较难深刻理解的,所以它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启蒙阶段,切不可包办代替。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实验。本节课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验丰富,设计巧妙到位,使课堂丰满紧凑,兴趣盎然。以下对个别实验进行简单介绍:

1、关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探究实验:

[制作方法]:取一泡沫板,从中切割出两块长5cm、高1cm、宽1cm的长方体,把两块小磁铁(可从挂图磁贴中撬出)固定于泡沫条两端,把两个与磁铁质量相当的螺母固定于另一个泡沫条两端,然后用防水胶布将两者外观包装成一样,这样,两艘“泡沫小船”就制作完毕。提供水槽和水。

[问题设计]:请同学们试一试能否用实验的方法分辨出两者?

2、关于“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方向”的演示实验。

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钢球在水平桌面上的直线滚动(如让一颗钢球从一个斜槽中滚到桌面上后自由滚动)。然后,在钢球滚动的轨道附近放一磁力较强的磁铁(可多条条形磁铁并拢在一起)。再让钢珠从斜槽上滚下,就可看到钢珠偏离原来的直线、改变运动方向作曲线运动。实验时要注意调整钢珠滚动的速度(即释放钢珠的高度)。如果速度太快,轨道改变就很不明显;如果速度太慢,则钢珠可能被磁铁吸住。同时还应调整安放磁铁的位置,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好位置后可做下记号,提高实验成功率)。

附1:分组实验提要。

一科学探究:力的相互性1提出问题:手指扣手指。

(1)同时向外拉时,手有什么感觉?

(2)能不能做到只有一只手出力而另一只不出力?(3)为什么?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1选择实验仪器2实验方法与步骤。

5交流与合作6得出结论。

二力的效果。

实验2:用玻璃板与棋子,实验探究:力的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3、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1、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雪景、雾凇、霜景,并思考问题。

1、雪是怎样形成的?雾是怎样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2、复习物态变化“三角形”,引入新课。

3、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知。

(一)升华和凝华现象。

1、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解释现象。

北方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固态冰变成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

2、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答案:内侧。并解释: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晶。

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樟脑丸越来越小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升华。

(2)铁丝网上的霜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凝华。

4、总结:升华是物质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凝华是物质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1、观看实验视频: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总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分析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3、从分子角度来看,吸放热使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发生变化,分子间距发生变化,从而使物质实现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

(三)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解释雪、霜、雾凇的物态变化过程。

2、解释烧黑的灯泡的物态变化过程。

3、解释飞机播撒干冰降雨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4、解释舞台上“雾”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四)达标训练。

1、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2、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五)课堂小结。

(六)基础试题。

三、课堂测试。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

2、基础训练。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摘要: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以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新课程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伴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思想的进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本质不同,可以说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在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养成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习惯,久而久之教学就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忽视学生的发展,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结果与新课程理念中的教学设计理念相悖。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是新课程对于教学设计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摆脱旧的教学理念的束缚,主动更新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

1.教材第一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

负担。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无法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理念关注的是教学的结论,以及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这些结论,而不在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有没有经历应有的学习过程。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应该体验的学习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教知识的内涵,否则即使让学习记住教学的结论,学生也不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原因。只能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传统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企图通过让学生记住教学结论达到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这种教学设计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针对教学提出新的观念,其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1.教学设计应是有机的生态系统。

四个因素。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沟通以平等为基础,以真诚为纽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题因素,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从教师和课程的设置出发,忽视学生的因素,导致课程本末倒置,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而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应成为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3.学生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强调。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以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而是保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突破。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并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今物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应用地位;其次,重点培养好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和理解并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社会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求知态度,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辩证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教学要因材施教,分析好学生的主体区域特色,用当地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教育,并且还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全面突出教学的主体。

初中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全面的素质而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和纪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的主体,需要我们从教学主体发展资源和处理好教学主体学习环境两方面问题上出发进行教学条件设计。对教学主体发展资源进行处理,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教师,应该添加与物理现象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要保证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做好实验教学设计,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补充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学主体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我们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多样的教学情境。

误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保证教学设计能够充分的展现其应有的作用。

学习评价设计要求我们不单单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程中,应该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标准出发,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从而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能够认清自我,并建立良好的学习信心。学习评价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发现性的原则,不间断的对评价方法进行改变,在评价方式上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能够全面提高。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3、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三、

教学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雪景、雾凇、霜景,并思考问题。

1、雪是怎样形成的?雾是怎样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2、复习物态变化“三角形”,引入新课。

3、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知。

(一)升华和凝华现象。

1、根据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出问题,解释现象。

北方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为什么?

这是固态冰变成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

2、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答案:内侧。并解释: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凝华成固态冰晶。

3、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樟脑丸越来越小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升华。

(2)铁丝网上的霜是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学生答:凝华。

4、

总结。

:升华是物质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凝华是物质有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1、观看实验视频: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总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2、分析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3、从分子角度来看,吸放热使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发生变化,分子间距发生变化,从而使物质实现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

(三)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解释雪、霜、雾凇的物态变化过程。

2、解释烧黑的灯泡的物态变化过程。

3、解释飞机播撒干冰降雨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4、解释舞台上“雾”的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

(四)达标训练。

1、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2、请指出下列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五)课堂小结。

(六)基础试题。

三、课堂测试。

四、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

2、基础训练。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3)(4)(5)。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电功率。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

八年级学生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多,两极分化突出,上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的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做好随堂探究实验,尽量进行直观教学。

2、加强概念规律教学,训练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能力。

3、注重“辅优转差”工作。

4、渗透目的教育,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

5、结合教学实际狠抓“双基”,全面提高,重点辅优,全面发展。

五、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周数日期内容

第1周2.28----3.3电压(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

第2周3.4----3.10电阻(1)变阻器(1。

第3周3.11----3.17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欧姆定律及应用(1)。

第4周3.18----3.24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5周3.25----3.31电能(1)电功率(1)。

第6周4.1----4.7电功率(1)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1)。

第7周4.8----4.11电与热(1)电功率与安全用电(1)。

第8周4.15----4.21生活用电常识(2)。

第9周4.22----4.28磁现象(1)磁场(1)。

第10周4.29----5.4电生磁(1)电磁铁(1)。

第11周5.6----5.12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电动机(1)。

第12周5.13----5.19磁生电(2)。

第13周5.20----5.26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滋波的海洋(1)。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1.教材第一的思想左右着教师的教学。

负担。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无法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2.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习过程。

传统教学理念关注的是教学的结论,以及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记住这些结论,而不在乎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有没有经历应有的学习过程。而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学生应该体验的学习过程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师所教知识的内涵,否则即使让学习记住教学的结论,学生也不明白和理解其中的原因。只能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传统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企图通过让学生记住教学结论达到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这种教学设计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带来的变化。

新课程针对教学提出新的观念,其中明确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1.教学设计应是有机的生态系统。

四个因素。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沟通以平等为基础,以真诚为纽带。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题因素,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都是从教师和课程的设置出发,忽视学生的因素,导致课程本末倒置,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因素。而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学生应成为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3.学生的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课程打破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强调。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看,已取得非常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关键在于教师,老师的观念不更新,很难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以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从自我做起,更新观念,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1课时。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母舰。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2、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实验。

现象:沙子被提起。

2、纸托水。

现象:水不流。

3、瓶吞鸡蛋实验。

现象:鸡蛋会掉入瓶中。

4、试管上升实验。

现象:水流出小试管上升。

三、小结本课。

四、作业:课后完成学习活动卡第三页a、b、c、d、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

(1)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互相排斥。

(2)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两个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却互相吸引。

(4)使起电机的大金属球带上电,用一个不带电的绝缘金属球与之接触,结果绝缘金属球上的箔片张开。

(5)把带正电荷的大金属球c移近(不接触)彼此接触的金属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三、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

第二节,《探究静电力》教学反思。

二、我们不可能重复库仑的实验,不可能做的精准,演示实验只是定性分析,无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对定律的理解。

三、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实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给学生,很有必要。

四,此课很难有什么特色,教学思路与别人大同小异。

第三节,《电场强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类比的方法解决了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的问题。

某点的场强只能与场源电荷以及该点到场源的距离有关。这好比火炉旁边各处的温度,这一点的温度是火炉本身有关,也与这点到火炉的距离有关。

试探电荷就好比是温度表,这点的温度是40度,用温度表测量,温度为40度,不用温度表测量,它还是40度。用这个表量得是40度,那个表量也是40度。场源电荷产生的电场也是这样,这点的场强用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不用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用小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是这个值,用大点的试探电荷来试探,它也是这个值,与试探电荷完全无关。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2.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3.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4.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磁铁的一些特征。

学生独立探究,发现磁铁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各种形状的磁铁、回形针、针、线、水彩笔、卡纸。

研究磁铁。

一、各种形状的磁铁。

二、磁铁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反思。

一开始,我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科学学习活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直接教给学生实验步骤,让他们主动去实验,引导他们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作用,调动他们的思维,保持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课堂呈现出这样几点问题:

1、学生探究的意识不浓烈,在“玩”磁铁的时候很不关注现象,没有从现象有意识的去思考磁铁有可能存在的性质。2、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多,只有部分科学素养较高的学生会想着用多种方法去探究性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应用了一种方法后就不去思考别的方法。有的学生方法应用也不妥当,拿着磁铁在做拼图游戏,一点也没考虑到这种方法是否能探究出磁铁的性质。3、以小组的形式在探究,但小组成员间真正的交流很少。

身为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悉心地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动态。争取让每节课成为成功课,不留有遗憾。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三、教学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试讲或讲课高分原则】。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7.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2.了解骨传导。

3.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2.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2.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

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

“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

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3.双耳效应。

由学生自习完成。

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噪声的来源。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p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五)布置作业。

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光的传播。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5.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四)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媒体。

激光手电、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杯、空烧杯、激光演示器。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

教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二)进行新课。

1.光源。

思考、讨论列举例子。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物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古希腊的教学家阿基米德首先提出比重概念并发现了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规律,并写了浮体论正因如此,才发明了潜水艇和母舰。此外,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滑轮等机械的'工作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他说一句名言世”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移动地球。

2、电磁波: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于是各种各样的电器才应运而生。电磁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跑得跟光一样快的物质。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了这一发现,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变化,并制造出各种航天器。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

1、筷子提沙子实验。

现象:沙子被提起。

2、纸托水。

现象:水不流。

3、瓶吞鸡蛋实验。

现象:鸡蛋会掉入瓶中。

4、试管上升实验。

现象:水流出小试管上升。

三、小结本课。

四、作业:课后完成学习活动卡第三页a、b、c、d、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2)(3)(4)(5)。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本章是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2、会使用电压表;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年级学生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多,两极分化突出,上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的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做好随堂探究实验,尽量进行直观教学。

2、加强概念规律教学,训练学生对知识概括整理能力。

3、注重“辅优转差”工作。

4、渗透目的教育,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

5、结合教学实际狠抓“双基”,全面提高,重点辅优,全面发展。

周数日期内容

第1周2.28----3.3电压(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

第2周3.4----3.10电阻(1)变阻器(1。

第3周3.11----3.17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欧姆定律及应用(1)。

第4周3.18----3.24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5周3.25----3.31电能(1)电功率(1)。

第6周4.1----4.7电功率(1)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1)。

第7周4.8----4.11电与热(1)电功率与安全用电(1)。

第8周4.15----4.21生活用电常识(2)。

第9周4.22----4.28磁现象(1)磁场(1)。

第10周4.29----5.4电生磁(1)电磁铁(1)。

第11周5.6----5.12电磁继电器扬声器(1)电动机(1)。

第12周5.13----5.19磁生电(2)。

第13周5.20----5.26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滋波的海洋(1)。

第14周5.27----6.2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

第15周6.3----6.9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

第16周6.10----6.16复习和总结(2)。

第17周6.17----6.23复习和总结(2)。

第18周6.24----6.26复习和总结(2)。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学习时间】。

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评价设计】。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出示斜面、小车演示:

(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

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

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

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们的观点)。

(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

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

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

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

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

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

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

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

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

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

(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五、小结。

【板书设计】:

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根据新教材对物理概念叙述通俗、简洁、浅显的特点,在教学上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为了使学生的自学目标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自学的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规律比较抽象,要求物理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趣、求新、求活。

所谓求趣,即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增强趣味性,把学生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对物理学科持久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刻苦学习,物理论文《依据教材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所谓求新,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使学习方法及教学手段都赋予新意。并不失时机地介绍新科技,运用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手段使课堂活动不断变换形式、力求出新。

所谓求活,就是在教学中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给学生说话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努力创设和谐、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新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实验项目和数量都有所增加。教师要精心设计小实验、小制作及课外小实验,直观、形象、有趣的小实验能收到比任何语言描述都好的效果。

教师设计小实验要考虑到课外小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难度稍大的实验制作,在布置学生时要提示学生怎样做,以及注意事项,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制作过程中,应有目的地让学生独立设计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成败的原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推理的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教学中充分运用每节教材后面的“想想议议”提出的信息、精心设计“想想议议”活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