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范文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和格式,以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下面是一些经过认真整理和筛选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浏览。
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文档为doc格式。
室外。
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实验人实验时间。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五年级教室。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室外。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温度计、黑色纸袋。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人实验时间。
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实验室。
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仪器管理员签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3.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
4.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左侧距离×左侧质量=右侧距离×右侧质量。
【实验目的】感受热空气的能量,体验风的成因。
【实验器材】风的形成实验材料火柴。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观察风的形成实验材料。
3.点燃蜡烛,罩上实验材料,观察。
4.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
【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注意事项】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4、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尺钩码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3、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
4、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左侧距离×左侧质量=右侧距离×右侧质量
实验室。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蚯蚓、泥土、水、盒子。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
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
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实验现象。
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
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人。
试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实验地点室外。
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和吸热。
实验器材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
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
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备注:
实验人。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
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观察风的形成实验材料。
3.点燃蜡烛,罩上实验材料,观察。
4.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名称】探究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
【实验目的】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结论】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注意事项】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意在从宏观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学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它与人的认识过程有较高的一致性,最适用于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实验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培养与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组推出的四环节实验课教学模式,以其较完美的操作性、开放性、优效性和灵活性形成了自然实验课的基本框架,较好地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现就模式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几点体会。
(一)提出问题阶段。
提出问题阶段是当研究一个问题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并调动他们积极性的阶段。教师可结合要研究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提问,让学生在观察和思维中发现问题。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先进行演示实验,在铁架台上放一平底烧瓶,瓶中装满水,用酒精灯加热,水还没烧开,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师接着问大家,你们看了这个现象有什么想法?学生一下子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水加热后往上溢呢?”“水难道会变多吗?”
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应千方百计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做游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出示挂图、运用幻灯等。引起学生要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设阶段。
学生提出了问题,但在还没有学习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假设的回答。教师再从学生假设中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要研究的问题中去。
例如,《水蒸气的凝结》,教师将还在冒白气的温水杯加盖,过一会儿再揭开盖,请同学们看盖上的水珠,水蒸气碰到什么样的物体在上面结成水珠呢?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发表不同意见。有的同学说:“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结成水珠。”有的说:“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结成水珠。”教师接着说:“那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这样就逐渐地把学生引入要研究的课题。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
(三)设计实验阶段。
让学生自己设计或选择实验来证明自己假设的正确性。当然实验方法也可以和书本上提供的方法相同,但要让学生自己动脑,而不要一下子把整个实验的过程介绍给学生。
例如,《电磁铁》一课,研究线圈缠绕的铁钉通电是否能产生磁性,教师问:“我们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证实线圈缠绕的铁钉通电能产生磁性?”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设计了许多实验,如:“让铁钉接近大头针,看是否吸引。”“让指南针靠近铁钉,看指南针是否发生偏转”等。教师让学生按次序都实验一下。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启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又能逐步训练他们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师在备课中要多方面考虑到学生可能在设计实验中运用的器材,并要提前做一做。
(四)验证结论阶段。
学生设计实验后,就让他们自己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假设的正确性。
再如,《电磁铁》一课,课前每一个实验桌上放一些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然后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线圈缠绕的铁钉通电带有磁性。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要使学生注意不要将实验结果轻易认为是实验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肯定正确的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得出结论,有实验结果与实验结论相矛盾的实验,要引导学生查找原因。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
运用此模式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教学中的1、2阶段,是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学生为了尽可能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而积极开动脑筋。教学中的3、4阶段是培养学生集中思维能力。
教师在学生扩散思维阶段(在教学时间许可范围内),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要积极地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集中思维阶段,则应积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2.运用此模式教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在课上主要是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不要用言语或表情去干扰他们的思考。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善于捕捉矛盾,引导他们开展讨论或争论,必要时也需做适当的启发。
3.运用此模式,教学中的每个阶段不一定分得很清楚。在一课中,有时可把两个阶段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时可用一两句话把两个阶段教学衔接起来。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发展、完善,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作用。在四环节自然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正确指导下,必将实现整个教改过程科学化、高效化,必将大面积提高自然实验课教学质量。
让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
1、检查实验材料是否齐全。
2、观察材料的特点。
3、把电池、开关、小灯泡依次用导线连接起来。
4、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5、断开开关,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材料。
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小灯泡)四部分。
实验时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操作:
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
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
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
3.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
4.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左侧距离×左侧质量=右侧距离×右侧质量。
实验地点室外。
实验目的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温度计、黑色纸袋。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
x年级x班x组组长: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磁铁能吸引那些物体
实验目的: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装置)钉子、纸、橡皮、别针、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针、水槽、磁铁。
实验步骤:
1、用磁铁分别吸钉子、回形针、大头针,观祭现象;
2、用磁铁分别吸橡皮、纸、铜线、铝线、泡沫塑料、尺子、水槽,观察现象;
3、给上述材料分类。
实验结果:磁铁能吸引铁质东西最多。
认识与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质物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96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