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精选5篇)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精选5篇)



当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资料:学生的基本状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个班级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资料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群众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用心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职责,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落实xx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完美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目标任务针对我班30多名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职责,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二)工作资料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1、留守儿童家长教育潜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妇联、团委、镇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个性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状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4、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带给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带给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初一开始,直至18岁之前,重点是初中阶段。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意见,以便构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

1、调查摸底阶段4月上旬

2、征求意见阶段4月下旬

3、召开座谈会5月中旬

4、拟定活动方案5月下旬

5、实施活动计划6月

群团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凝聚广大群众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活动的开展,要使广大群众认清形势,正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村家庭用心投身到富民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大潮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六、考核及奖励。

考核奖励分为两块。一块为牵手扶助志愿者、班主任。以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习成绩总分名次为考核基数,到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每上升1个名次,被考核人加10分,持续在班级前5名的加10分。学生无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以学校处分为依据),另加20分,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称号的加10分。

依据上述加分的办法,每一学年累计得出的加分总分即为牵手扶助志愿者及班主任老师的考核得分,考核分是多少就奖多少元。牵手扶助人员所得总分等于包保留守、单亲儿童各自所得考核分的总和。学校班主任按本班相关学生所得考核均分为实际考核得分。

第二学年的考核就以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为依据,加分办法不变。

另一块是奖励学生(不含学校正常奖励)。设有班级优秀奖和越位进步奖。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在班级前第一名的奖100元,2—5名的即为优秀奖,奖学生30元。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或上一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总分名次进步达5名的即为进步奖,奖学生15元。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帮扶措施

××市第七中学,地处××西郊城乡结合部,周边为有色单位和纺织单位,企业分流导致的离岗、下岗家庭比较多,“留守儿童”【提供内容】 现象比较严重。现有“留守儿童”59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均有分布。59人中,由(外)祖父母监护者23人,由叔叔(舅舅、姨夫)之类监护者27人,委托他人监护者8人;59人中,学习优良者8人,占13.56%,学习一般者10人,占16.95%,学习有困难者41人,占69.49%。值得注意的是,5名成绩优良的留守儿童,只有一名监护人是祖(来自公文有约)父母,其余4人监护人均为有文化知识的叔叔(舅舅、姨夫)之类的人,而成绩一般或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其监护人只能承担孩子的衣食住宿,难以承担或不能承担孩子的学业辅导。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长期的留守, “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地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

孩子的(外)祖父母相对年龄较大,大都喜欢安静,照看孩子不能出去运动,大多时候在家中与孩子交往,由于其思维的模式已经成型和固定,缺乏了灵活性,加上老人抚养孩子,常常缺乏教育孩子的心理知识,又因父母不在身旁,过分的溺爱,为孩子承担起一切,应该孩子的承担责任,又转移到了别人身上。所以,留守在老人身边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寡言少语,不活泼,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进取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敢顽强的斗志。

叔叔(舅舅、姨夫)都有各自的工作,一般还有自己的.家庭、孩子,抚养留守儿童很难像抚养自己的孩子那样尽心尽力,教育时偏向方法单一化,要么走向管得紧,简单粗暴,要么管不了,放任自流,长期这样,留守儿童感觉缺少父母关爱和温暖,负性情绪情感体验不断积累、深刻,逐渐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其往往表现为:性格过于内向,孤独离群,难于适应集体的生活,交往困难;情绪低落,没有开心的感觉,爱发脾气,自尊心强,一旦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容易转化为攻击行为。

他人,是指非留守儿童亲属。此类人监护留守儿童,往往出于情面或经济利益,因此,抚养留守儿童通常流于表面,即关注留守儿童是否吃饱穿暖,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性格、人品任其发展,造成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由于缺乏父母学习上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长时间学习成绩不好,又会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感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自己经常暗示自己较差,就会引起不良地的情绪反应,认为自己不美满、不得志,命运不好灰心丧气,情绪低沉,抑郁寡欢;由于缺乏父母生活上的关爱和指导帮助,留守儿童又往往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不讲究卫生,待人接物也有差距,人际交往不良,世界观和是非观念存在偏差,办事情不讲准则和规范,逃学、打架之类的事常有发生。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每学期开学,学校就对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帮扶的三级管理制度和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交流制度。学校详细登记本校各班留守学生后,将学校留守学生按年级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五个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分片负责,明确各级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督促教师与监护人定期交流,要求教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成长情况,通过定期的电话沟通或家访,积极交流意见,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是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教师,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定期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促进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广泛开展运动会、朗诵比赛、演讲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他们的“温馨之家”。

五是开展“一帮一”活动。学校行政干部与13位留守学生一一结对,与他们经常联系,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积极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努力为他们营造家庭式的温暖,时时鼓励他们在家里做一名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好少年,力求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按照市委组织部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要求和团市委2013年工作安排,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团委共同联系岳池县乔家镇廖坝村,开展留守学生关爱活动并进行课题研究。现将主题帮扶活动实施方案呈报单位领导,请予审定:

根据实地调研,乔家镇廖坝村辖19个村民小组(由原3个村合并而成),912户,3786人,廖坝村共有留守学生500多人,除部分学生在兴旺小学、朝阳小学上学外,多数学生在乔家小学上学。

为做好该项工作,我委机关团委会同财政、地税机关团委一起,拟定于2013年8月在乔家镇乔家小学举办以“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学生成长”为主题的`关爱慰问留守学生帮扶活动,旨在号召和倡议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帮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主要帮助乔家镇乔家小学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建立留守学生台账、为留守学生捐赠学习用具、书籍、体育用品等,机关团委干部和志愿者结对帮扶困难留守学生,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教育,与留守学生交心谈心,进行学习辅导,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活动拟由三个单位领导带队、机关团委组织部分机关青年志愿者,乔家镇乔家小学进行关爱慰问留守学生活动,委机关团委负责日常联系及相关工作。“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划:

1.在乔家小学内建立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悬挂“乔家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标牌,配备电脑1——2台、打印机1台、液晶电视1台,桌凳若干,书刊100册,报纸2——3种,羽毛球拍、乒乓球拍各2套、象棋、军棋、跳棋各3副,跳绳、毽子等文化体育学习用品。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建立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教育与管理制度、帮扶制度、资产登记管理制度、留守儿童信息建立与变更登记制度等系列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末有总结,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发挥应有的作用。

3.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详细掌握留守儿童家庭、个人及其监护人相关信息。

4.广泛开展宣传,利用专栏与媒体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工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格局。

建立乔家小学留守学生之家及其他日常帮扶联系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等相关费用初步预算为3.3万元,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市地税局三个单位共同均摊。社区集中帮扶工作汇报材料落实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汇报材料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帮扶措施

××市第七中学,地处××西郊城乡结合部,周边为有色单位和纺织单位,企业分流导致的离岗、下岗家庭比较多,“留守儿童”【提供内容】现象比较严重。现有“留守儿童”59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均有分布。59人中,由(外)祖父母监护者23人,由叔叔(舅舅、姨夫)之类监护者27人,委托他人监护者8人;59人中,学习优良者8人,占13.56%,学习一般者10人,占16.95%,学习有困难者41人,占69.49%。值得注意的是,5名成绩优良的留守儿童,只有一名监护人是祖(来自公文有约)父母,其余4人监护人均为有文化知识的叔叔(舅舅、姨夫)之类的人,而成绩一般或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其监护人只能承担孩子的衣食住宿,难以承担或不能承担孩子的学业辅导。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长期的留守,“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地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

孩子的(外)祖父母相对年龄较大,大都喜欢安静,照看孩子不能出去运动,大多时候在家中与孩子交往,由于其思维的模式已经成型和固定,缺乏了灵活性,加上老人抚养孩子,常常缺乏教育孩子的心理知识,又因父母不在身旁,过分的溺爱,为孩子承担起一切,应该孩子的承担责任,又转移到了别人身上。所以,留守在老人身边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寡言少语,不活泼,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进取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敢顽强的斗志。

叔叔(舅舅、姨夫)都有各自的工作,一般还有自己的家庭、孩子,抚养留守儿童很难像抚养自己的孩子那样尽心尽力,教育时偏向方法单一化,要么走向管得紧,简单粗暴,要么管不了,放任自流,长期这样,留守儿童感觉缺少父母关爱和温暖,负性情绪情感体验不断积累、深刻,逐渐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其往往表现为:性格过于内向,孤独离群,难于适应集体的生活,交往困难;情绪低落,没有开心的`感觉,爱发脾气,自尊心强,一旦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容易转化为攻击行为。

他人,是指非留守儿童亲属。此类人监护留守儿童,往往出于情面或经济利益,因此,抚养留守儿童通常流于表面,即关注留守儿童是否吃饱穿暖,对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性格、人品任其发展,造成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由于缺乏父母学习上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长时间学习成绩不好,又会造成孩子破罐破摔,感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自己经常暗示自己较差,就会引起不良地的情绪反应,认为自己不美满、不得志,命运不好灰心丧气,情绪低沉,抑郁寡欢;由于缺乏父母生活上的关爱和指导帮助,留守儿童又往往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不讲究卫生,待人接物也有差距,人际交往不良,世界观和是非观念存在偏差,办事情不讲准则和规范,逃学、打架之类的事常有发生。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每学期开学,学校就对留守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帮扶的三级管理制度和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交流制度。学校详细登记本校各班留守学生后,将学校留守学生按年级分为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五个片,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班主任分片负责,明确各级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督促教师与监护人定期交流,要求教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成长情况,通过定期的电话沟通或家访,积极交流意见,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三是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教师,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定期开展健康心理辅导和讲座,促进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广泛开展运动会、朗诵比赛、演讲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学生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他们的“温馨之家”。

五是开展“一帮一”活动。学校行政干部与13位留守学生一一结对,与他们经常联系,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积极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努力为他们营造家庭式的温暖,时时鼓励他们在家里做一名好孩子,在学校做一名好学生,在社会做一名好少年,力求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