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最新劳动力调研报告(案例15篇)

最新劳动力调研报告(案例15篇)



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可以清晰地阐明研究的问题和目的,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辞职报告范文,它们包含了真实的离职原因和丰富的个人发展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1、进一步了解2012年河南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

2、对河南劳动力市场相关的 信息和制度及相关福利待遇进行摸底;

二、调查地点:

河南省郑州市区、河南省人才市场

三、调查时间:

2012年4月

四、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直接观察法、口头询问法、网络资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河南劳动力市场现存的优势及不足有以下几点:

优势:1、总的来说,河南省的劳动力用工量在持续增加。

河南省全省经济形势向好的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持续增长,加之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全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强了吸纳就业的能力,预期用工需求增加强劲。

2、总的来说,河南省劳动力供给数量充足。

不足:1、市场机制的作用仍然较小

目前在我省城镇劳动就业中,劳动力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起到根本性作用。从劳动力增量上看,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总量中的很大比重仍是以行政方式配置的,真正通过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就业人员所占比重偏低,相当多的职工或受多种限制不能进入市场,或依赖企业不愿进入市场。

2、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不能满足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

河南省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对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大市场有很大程度上的制约。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积压,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便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就业服务网络。

总体来说,虽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全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任务依然繁重。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本文目录。

受国际金融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量减少,大量外出农民工返乡,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为积极应对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我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重新再就业或创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力保全县就业形势的稳定。

我县现有农业人口76.38万人,农村劳动力48.2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26.1万人,输出到县外13.8万人。主要的外出务工地区为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地区,占总劳务输出人数的77%。据本次在全县范围内对外出务工返乡的调查结果,截止xx年1月底,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共返乡36156人,其中因此次金融危机导致裁员返乡13190人,占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的9.6%。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已经影响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返乡农民工的数量仍将有扩大的趋势。

二、采取措施,提前应对新形势下的就业压力。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

为切实做好稳定就业工作,我们成立了**县返乡民工就业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掌握我县农民工返乡动态情况、人力资源供需变动情况,制订应急措施,帮助返乡民工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

(二)建立报告制度,实行动态监控。

为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管理,我们建立了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返乡的长期监测制度。通过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对本辖区的返乡民工随时进行摸底、登记,定期上报。随时掌握全县的农民工返乡状况。对一次性返乡超过100人、一天内返乡超过1000人的,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县政府和市劳动保障局。

(三)主动搜集本地企业的用工岗位。

采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细致的掌握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困难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供求监测分析和用工调控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的优势和信息发布宣传栏、电子大屏、手机短信发布等方式多渠道发布信息优势。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等新闻媒体发布单位招聘信息、个人求职信息和招聘会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能有更多机会和途径了解就业信息,使返乡的农民工能与用工企业及时对接。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多、服务态度好、服务水平高、服务质量优、服务效果实的大中型招聘会,春节前,我们召开了2次返乡民工的专项招聘会,共召集了86个企业,提供xx余个岗位,当场匹配成功800余人。xx年2月24日,我们联合无锡、徐州市的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了xx年春季返乡农民工招聘暨南北劳动力交流大会,此次招聘大会,182家用人单位提供了11211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吸引了1.5万名求职务工人员,现场达成就业意向4612人,有效地促进了我县返乡民工的就业,得到了省、市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全面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一是对返乡民工和本地企业失业人员开展基本素质的培训。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聘请教师、发放教材,对现阶段企业经营困难而被裁减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讲解择业知识和必备的务工常识、法律法规。二是以创业培训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培训,应该把金融风暴引发的民工返乡的不利影响看成是培训人员、提升素质的有利契机,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出击。从营造创业培训氛围、保证创业培训质量、强化创业培训服务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水平和创业成功率。通过培训返乡民工促进就业升级。

(五)搭建创业孵化园,引导创业,促进返乡民工就近就地再就业。

为提高创业者的成功率,我们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优先选择手中有一定资金或门路的失业人员作为突破口,在经济条件相对好的镇建立农民创业园。在园内设立办公室,成立劳动服务站,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优化创业环境,简化创业手续,搭建创业促进就业平台,努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一人创业带动一片就业,形成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互动格局。柳新镇机械加工创业园、马坡镇玻璃制品创业园和黄集镇家禽孵化、养殖创业园已经初具规模,共吸引39家企业进入,带动就业xx余人。

通过多方努力,全县因受金融危机冲击返乡的农民工目前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重新就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实现“保就业、保增收、保稳定”的目标。

三、几点建议。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县带来的冲击,“率先达小康、建设新”,关键在农村,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3、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门槛,简化手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4、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特别是加大创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有创业愿望的人进行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扶持,使更多的人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并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增加收入,拉动内需。

5、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助力度,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

返回目录。

根据xx市人大关于组织省、xx市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20xx年7月30日,xx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部分建瓯的省、xx市人大代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情况调研组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昌泰带队,走访了成茂食品、明良食品、圣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察看了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和福建省建瓯职业中专学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听取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办等单位的专题工作汇报,并就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情况进行座谈,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市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面,全市土地面积4233.13平方公里,农村人口42.3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1.0%,其中劳动力21.3万人,富余劳动力11.5万人。截止到7月30日,全市历年累计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9.9万人,占富余劳动力的86.1%。从近年统计情况看,建瓯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以下特点:

在各种转移方式中,依靠亲友转移的占44%,自谋出路的占转移总数的37%,用人企业招聘的占6%,依靠中介组织转移的占3%,其它方式转移的占10%由此可见,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

从转移的区域分布看,在本市范围内转移的占51.9%,转移到本省其它县市的占33.9%,转移到省外的占13.2%,转移到境外的占1%,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我市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耕山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离土不离乡的亦工亦商亦农型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在本市范围内转移的,40%都为兼业性转移。

从去向看,转移到工业的占30.3%,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占16.9%,转移到建筑业的占13.4%,转移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的占8.5%,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的占30.9%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一些人员积极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从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中解放出来,成为具有一定经验、掌握一定技能、积累一定资金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些已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

xx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专门成立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在市委农办,专门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工作xx年以来,市委农办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明确目标任务,宣传落实政策,组织开展了三期“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累计培训3800人,转移就业率达98%市劳动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全市范围内有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监管和维权服务。

在基地建设方面,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设立了“xx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并赋予市劳动就业中心、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建州高级中学四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及有培训能力的农村科技服务团、行业协会及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一定的培训职能和培训任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大大增强了全市的培训力量,提高了培训的广度和质量在培训方式上,注重从实际出发,在以往城里办班培训的基础上,采取“送班下乡”的方式,在乡镇、村、企业设立培训点,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既减少了开支,又节约了宝贵时间,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在培训实效上,从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在具有代表性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让学员获得宝贵的实岗锻炼机会;二是通过校企联合,实行“订单式”或“定向式”培训,由用工企业按用工需求委托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并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性培训,结业后输往用工企业;三是突出本地适用人才的培养,如根据根艺城发展的需要和建瓯饮食文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根艺技工和烹饪师的培训规模。

精心构筑信息网络平台,建立覆盖全市乡镇、街道的劳动信息网,对企业空岗信息、城乡人力资源信息和劳动力供求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准确的市场劳务供求信息,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举办“劳务对接现场会”活动,实行劳务协作,统筹全市资源,主动与沿海、省内、外等地劳动就业部门和用人企业联系,开通网上用工与求职服务,开展以“进城求职,帮您解难”为主题的“春风行动”,认真做好“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工作,利用农村墟期举办农村劳动力供需见面会,今年上半年已促成3000名农民工与用人单位达成求职意向,1225人成功应聘加强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鉴定—派遣就业的新机制,使劳务派遣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平台半年来已有223名农村劳动力通过这一方式被推荐福州、泉州、石狮和本地企业就业。

认真开展《。

劳动合同。

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检查、督促工作,指导企业正确签订劳动合同,提供相应劳动保护,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现象。印发《农民外出务工知识手册》,设立维权举报箱、举报电话,提高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做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帮助农村劳动力解决求职、培训、就业和拖欠工资等方面的问题,严厉打击以欺诈手段坑害农村劳动力的行为,在建筑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顺利领到工资,确保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9%,初中占55.4%,高中以上的仅占7.7%加上思想守旧,观念落后,相当一部分农民温饱问题解决后,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怕冒风险,不愿吃苦,缺乏敢闯敢拼的创业热情。

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涉及农业、劳动、人事、教育、科协、妇联等多家单位,存在多头投入、多头管理、项目重复、标准不一的问题,而且培训工作不稳定,有经费就培训,没经费就不培训,多经费就多培训,缺经费就少培训的歇歇停停状态在培训方式上,没有固定的依托学校,缺少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师资,特别是劳动纪律、法规方面培训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培训的效果。

xx年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68期11798人次中,农业科技培训占近70%,以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培训单位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只占30%,农村劳动力转移亟需的职业技能培训明显存在量的不足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建瓯是个农业大市,但农业经济不发达,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后,在各个时段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力,劳动力富余和不富余没有明显的界限目前较多的兼业转移一方面容易让农村转移就业者“遇难而退”,另一方面,不稳定的转移就业在时间和技能上也很难适xx市产业的发展需要,加上全国各地劳务输出的规模日益扩大,且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相互竞争激烈,无形中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的难度。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就业方面,只能从事工资较低、劳动强度大脏活、累活、险活;在劳动报酬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护,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企业付出少,劳动要求高,农村劳动力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明显低于城市职工,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也不高;在社会生活方面,子女教育、住房压力、社会岐视等都成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加强连接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及村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同时,要完善政策配套,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实行土地承包权与耕作经营权的分离;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和就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劳动者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首先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群众认识到除了考大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按照市场需求,加大重点职业学校扶持力度,扩大社会办学的范围,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电视教育、函授教育等多样化的继续教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村劳动力学习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农村劳动力培训涉及方方面面,名目繁多,标准不一,形成一种“宏观效果明显,微观效果不明显”的局面,不仅影响财政投入的效益,还让农民群众无所适从因此,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应该在投入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加强部门利益的协调,打破条条块块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项目资金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使用,以节约组织、协调、管理成本,增强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把握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支持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以繁荣地方经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加强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农村劳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就业推介和服务工作力度,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上岗水平做好维权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设立服务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返回目录。

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性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月——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党的xx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天性障碍。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思考。

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年6月——7月,清水县农广校组织调查小组,深入5乡15村镇调查了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通过对中部永清镇苏屲村,东部白沙乡马沟,北部黄门乡王店,西部郭川乡宋川村,南部丰旺乡柏树村195户农户的抽样调查。了解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及其培训实施情况,基本摸清了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

清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均耕地面积1.88亩。近年来,按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的工作思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清水县现有6镇12乡,260个村民委员会,1118个村民小组,71901户,总人口达3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8.0316万人,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男性7.8885万人,女性7.010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10.3251万人,占69.3.00%,从事工业的劳动力2695人,占6.54%,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9286人,占6.23%,从事批发、商业的劳动力2234万人,占1.8%,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劳动力2228人,占1.5%,从事其他的劳动力6559人,占4.4%。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

1.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底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14.8986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仍有3.7013人,小学文化程度5.6361万人,占62.6%,初中文化程度3.9802万人,占26.7%,高中以上学历的1.5670万人,占10.6%。大专以上138人,仅占1%。而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的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生;德国农民有67%是大学毕业生,53.2%接受过2~3年的职业教育;日本农民中大学生占59%以上。

2.科技素质差。目前,全县实有劳动力中,真正受过系统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3.2%。大多数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

3.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参加培训的占38%,今后打算参加培训的占27%,因不愿耽误劳动原因不参加培训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我县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据统计,全县实有劳动力总量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90.85%,其中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7.04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49.79%。

2.从业时间不足,隐形失业严重。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有30%的人常年从业时间在8个月以下。主要从事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在8个月以下的占34%;主要从事非农业的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时间不足8个月的占28%,隐性失业现象较为明显。

3.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差,盲目性强。全县实际常年外出务工农民仅占实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2.9%。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集中在年初是群体外出,有明显去向的只占30%左右,70%没有目标,且收入极不稳定。这些人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但多数是靠出体力、卖苦力换取收入,从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季节性和风险性。经培训有组织输出的农民仅0.716万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比未参加培训的月平均收入高300元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成因分析。

制约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受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基层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总的可概括有以下几点:。

1.历史因素的影响。年龄在45~55岁的劳动力大多就读在十年动乱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育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尽管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完全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一是部分青年劳动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从而过早辍学打工;二是壮年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差,培训机会少;三是相当多的农民从众心态严重,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四是接受培训的兴趣不高,主观上不求进取,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延续过去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和技术。

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基层政府应有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镇政府没有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

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构主要是县农广校、天水农校。这些培训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培训条件差别很大,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外,有些镇的领导对培训的认识不够,不配合培训单位,一年几乎不怎么开展工作。其次,能够开展培训的也大多集中在县或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况且许多培训是大杂烩式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一般停留在农业技术、机械加工等几个工种,与真正意义上的技能培训和农民需求差距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培训资源进行合理地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

返回目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xx年就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因其具有多种优势,经济发展特别迅速,与此相伴随的是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扩张。由于城乡、工农收入差距特别巨大,农村劳动力普遍离乡背井,前往上述地区打工、经商,或从事其它职业,以挣取比家乡更高的收入,寄回来养家糊口、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这是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大量劳动力外出给他们留在家本文来源于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乡的子女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这不仅是一个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根据湖南省衡阳市老干局的安排,最近一段时间衡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海清带领工作人员以多种形式,就此开展了一次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众多、声势浩大,世人皆知。衡山县历来是农业大县,虽然工商业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农业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总人口41.1万,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为36.18万人。衡山县劳动力输出地主要是广东,其次是江浙、北京、上海、长沙、衡阳等地。输出的劳动力大多是在外打工,或进厂,或搞装修,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活。也有一些人开出租车。还有一些人做生意,其中当前又以做钢材生意的居多。农村劳动力外流后,把子女留在家乡,大多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照看,少数让子女独立生活。留在家乡的子女有如下特点:

1、与父母分离的子女人数众多。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众多,相应的他们留在家乡的年幼子女同样众多。每年春节刚过,农村地区就有滚滚人潮带上简单行囊源源不断外出,汽车站、火车站这时是最忙碌的时候,旅客大多是打工者。每年农历年底,即使是最偏僻的乡镇,平时很少有客车通达,这时哪怕到了深夜也会有自县城和地级城市送返乡者的客车到来。在偏远、经济较为落后的乡村,平时留在家乡务农的青壮年劳动力人数几乎为零,农活基本留给了老、弱、病、残和少年儿童。只是在县级以上城市和交通方便、经济状况较好的乡镇,留在家乡的青壮年劳动力才相对较多。偏远乡镇村民反映,现在农村红白喜事很难找齐帮忙的人,死了人更难找齐抬灵柩的劳力。衡山县望峰乡望峰村8组有15户,71人,构成情况是:青壮年劳动力(18-45岁)29人,其中常年外出的27人,很少外出的2人;未成年人17人,其中由祖辈在家乡代为照看的14人,父母自己照看的3人;中老年人(46岁以上)24人,残疾1人。永和一中一位原校长反映,两年前该校一初三毕业班50几名学生,其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的就有40几人,以致该班原计划主要应当由父母参加的家长会不得不取消。据反映,地处衡山县城范围内的金龙完小有430名学生,其中近40%的学生家长长期在外。衡山县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近年输出的劳动力将近6万人/年,20xx年还可能突破6万。依据这一数字,假设按照农村每对夫妻平均生育2个小孩计算,衡山县常年在外打工父母留在家乡的小孩则有6万多人。

2、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很少。很多子女反映,从年头到年尾难得见上父母一面,要和父母联系主要通过电话。在外打工、经商的农民,一般年初外出,此后便难得回家一趟,只有等到年终才回家过年。过完年,又匆匆外出了。有的人或由于没有赚到足够的钱,或由于路途太远等原因,连过年也没有回来。望峰乡望峰村8组一青年长期在广东打工,已有10多年没有回过家了。这些长期在外的农民,别说管教儿女,就连看望儿女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

3、与父母联系的纽带主要是金钱。越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情况越普遍。外出劳动力不只为劳务输入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从总体上看,他们个人挣得的收入数目相对于家乡农村来说也是较为可观的。这些资金寄回来后,既解决了子女的学费、生活费及家庭的其它各项开支问题,也拉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衡山县委、县政府提出20xx年全县劳务输出收入的目标是超过2.5亿元,占全县农民全年可支配收入13亿元的19%以上。

4、与父母的感情较为疏远。外出劳动力长期远离家乡和亲人,对家乡和亲人有太多的思念和牵挂。每年春节过后,在很多农村家庭可以看到无数母亲肝肠寸断、泪别儿女的伤心场面。一些父母因和年幼子女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等到好不容易回家看望子女时,子女却甚至不认识自己的亲生父母。骨肉分离、不能日夜守护儿女,是离家父母心头永远的痛。

好攀比、摆阔,不知节约;有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或祖辈照顾不周,导致发育不良、身体素质欠佳;少数小孩连生伤病也得不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有的学生本来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少家务落到自己头上,甚至还要照看弟妹、照顾老人,哪还有很多心思用于学习。店门二中59名父母长期外出学生中,自认为在生活上存在困难,吃不好的学生有15人,占总数的25%;有11人独自生活,占18.6%。**中学高二年级第七班就有2个学生需要照顾年幼的弟妹。据一些长期在中小学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反映,父母管教少的学生不诚实的问题特别突出。他们最先大多是在向老师请假、向家长要钱时撒谎,后来就逐步养成随意撒谎的习惯。今年3月某完全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欺骗祖父、祖母要交100多元钱给学校,实际上却是自己用于请客、买零食、上街玩耍。

2、学习成绩大多不太理想。教师普遍反映,学习成绩稳定、较好的学生,一般父母都在家,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学生成绩大多不稳定、较差。据对**中学高二年级普遍成绩较好的一个班(高七班)的调查,该班6名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有5名学生父母长期不在家,另1名也是父亲不在家。根据对店门二中59名父母长期外出学生的调查,学习态度端正的只有6人,占总数的10%,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30名以外)有26人,占总数的44%。金龙中学父母长期外出学生有60多人,成绩大多较差,达到中等及其以上水平的不足50%,达到优秀的不到10%。有的刚进校时成绩较好,进校后受其他有不良习气同学的影响而变坏,成绩下降。

3、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不少。父母外出子女往往容易随波逐流,沾染社会上和同学中一些不良习气,如沉湎上网,结成小团体、讲究哥们义气、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早恋、缺课逃课、不按时按质完成老师和班集体交给的任务。其中以沉湎上网、结成小团体打架斗殴危害最大、影响最坏。很多教师反映,缺乏父母管教的学生在学校的违纪现象大大多于有父母管教的学生。店门二中近几年处理的违纪学生,有近60%是父母长期外出的学生。**中学高七班8名平时表现较差学生中,父母双双长期在外的有4人,父母有一方长期在外的有4人。**中学20xx年下学期至20xx年上学期,共处分违纪学生17人,其中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11人,占总数的67%。金龙中学反映,父母长期在外的学生也有近60%的人遵守校纪校规较差,20xx年上学期通报批评的10名违纪学生中有4名是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们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父母在家学生所占的比例。

4、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增多。据衡山县政法、公安部门反映,现在违法犯罪的低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县公安局预审股反映,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犯罪数的80%以上,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总犯罪数的20%左右。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违法犯罪以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形式居多。永和乡永田村一曹姓少年,今年15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孙子。他初中未毕业即辍学回家;家长把他送到县城学摩托车维修,他盗窃了师母的耳环、手机变卖;被辞退后,他又在外婆家盗窃了外婆的玉镯变卖,在邻居朋友家盗窃了抽水机的潜水泵变卖;经人报案后,现被派出所刑拘。

任何小孩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父母长期外出小孩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社会环境欠佳,学校未能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有效抵御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1、父母没能履行自己的职责。直接的血缘联系,使得父母成为子女最可亲近的人。父母的亲情和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博大、最可珍贵的亲情和爱。父母严格的管教和细心的关照,对于子女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父母是子女最初、最好的老师,无论从性格、做人、处事、学业等方面莫不如此。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与父母之间缺乏良性沟通,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没有父母这对最好的老师可以模仿,没有父母的及时指导、引导、辅导和督促,子女的性格和生理发展容易畸形,给以后的成长埋下祸根,智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学业大多受到了消极影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逐步演变成不良习惯。店门二中59名父母长期外出的学生中,不能和父母很好沟通的有21人,占35.6%;自认为父母不在家中,没人管束,没有压力,造成放松学习、成绩下降的有42人,占71%;坚决反对父母外出的有15人,占26%,希望父母有一方留在家里的有14人,占24%。有的学生竟然说:“父母现在不管我,将来我不务正业,就不要怪我”。

2、祖辈与孙辈的代沟太大。由于隔代抚养,年龄差距太大,代沟明显,祖辈身体一般欠佳、精力不济,见识、经历与孙辈有太多不同,也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较为陈旧,教育方法不太适应新形势,他们难以照看和管教好孙辈,或不能与孙辈很好沟通,或过于溺爱孙辈,给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现在的小孩自小学开始学业负担就比较重,需要家长的辅导,祖辈无能力和精力进行辅导,造成小孩学习跟不上,基础不好,以后努力也难得赶上。教师还反映,随祖辈生活的小孩普遍在见识、眼界、胆量等方面都不如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教师反映较多的部分学生花钱习惯不好,大手大脚的问题,也与隔代抚养有关。父母把钱交给爷爷、奶奶等代为保管,小孩需要时问爷爷、奶奶要,爷爷、奶奶把关不紧、管教不严,小孩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知珍惜钱财,久而久之养成大手花钱的习惯。

3、媒体不当宣传和社会不良风气起到了教唆作用。因特网、电视、电影、录象、影碟、书刊等传播媒体中,有太多的黄、赌、毒、暴力、凶杀镜头。少年儿童对是非的鉴别力较差,对假、丑、恶的免疫力不强,极易因模仿而学坏。成年人的不良言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给少年儿童不好影响。当前对于农村小孩健康成长危害最大的主要有三类媒体问题:一是影视中的不健康镜头。特别是在电视中那些不健康镜头的耳濡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目染下,使小孩学会了早恋、赌博、打群架、讲哥们义气、争当团伙老大。二是电子游戏的暴力、凶杀场面。电子游戏软件随处可买,网吧遍布城乡,打电子游戏非常方便,其中的暴力情境,轻而易举地熏陶了小孩的暴力倾向。三是网上的不良信息。网上信息浩如烟海,大量健康信息小孩可能没能接受,对于不健康信息却接受很快。店门二中前述59名学生中,有37人平时上网,占62.8%。这37人中,12人上网是为了寻求刺激,15人是为了消磨时间,10人是因为无聊。不管哪一种上网动机,不良信息都会给他们以心灵的摧残。

4、学校的吸引力不强。农村中小学校普遍基础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电脑配备少,一般没有上网,运动场地不多,图书资料匮乏。农村教师队伍稳定面临危机,人才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一些教师不安心在农村工作,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关心、体贴、照顾学生不够。学习和校园生活单调,娱乐活动少。在这样的情形下,学校对于学生当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学生年纪小,自制力较差,又没有父母的管教,在大量不良信息的诱导下,极容易将兴趣、爱好转移,价值观发生偏向,追求不能为家长、学校和社会所接受的乐趣。如不爱学习,热衷上网,沉迷于虚幻的网上世界,或热衷电子游戏的打打杀杀,寻求另类的心理满足。

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发展大势下,寄希望于父母都不外出打工、经商,都来天天守护着自己的小孩,是不现实的。因此,要解决农村大量外出劳动力子女的教育问题,除父母应当履行更多义务外,更重要的是应当依靠学校、政府、社会和国家的力量,帮助他们的子女健康成长。

1、父母加强与小孩的感情联系。父母应当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和健康成长问题,倾注更多心血,承担更多责任。有的家庭只需要一位成年人外出打工即可以解决家庭经济问题的,就应当留下一人来照看小孩。有的父母不需要长期在外的,就应该尽量多地留在家里守护小孩。即使非外出打工不可,父母亲也应当尽可能克服困难、抽出时间,多回家看望、陪伴小孩。即使不能回家也应多通过电话、书信等途径,及时、全面了解小孩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加强与小孩的感情沟通,督促小孩学习和守纪。如果条件允许,应当把子女带在身边,以便随时关照他们。

2、学校给以特别关注。首先,应当全面掌握情况。对学生家长外出情况、学生散学后的表现情况、学生思想和生活状况等要了如指掌。其次,要有关爱之心。学校及其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有教育、关心的责任和义务,尽量帮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材是其职责。如果大量学生不能成材,即使与缺乏家长的有效配合有关,那也是学校及其教师的失职。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使包括父母长期外出子女在内的全体学生共同成材。况且,父母长期外出子女属于弱势群体,具有特殊困难,理当得到特别关照。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待这些父母长期外出的学生。再次,要有关爱的行动。老师对于这些学生要给予更多指导、引导和督促。在校时,多给以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精神鼓励和安慰;散学后多走访、联络,督促他们搞好学习、尊敬长辈、多做家务、遵纪守法。通过这些措施,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以弥补家庭亲情的不足。对于那些无合适亲人照看的学生,学校可以考虑代为照看,应当克服困难,安排合适人员负责照看,安排合适食宿地点,帮助解决学生食宿问题。对于比较突出的学生成湎上网问题,学校应当采取“疏”的办法,而非采取“堵”的办法,应当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完善的电脑室,组织学生上网,加强对学生上网内容和时间的管理与监督。

3、地方政府承担更多责任。劳务输出地政府和输入地政府都应当本着为民工流动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的思想,切实研究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措施。劳务输出地政府应当倡导、帮助当地建立一些民工子女照看、抚育机构,代父母履行教育、辅导义务;应当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对学校及其教师的管理,督促教师增强责任心,重视对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照看;应当发动、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支持、帮助外出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衡山县在这方面就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县委、县政府把全县身体好、素质高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组织起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社区)三级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让他们担任学生的校外、社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文化知识辅导,重点辅导、帮教父母外出和有其它特殊困难的学生;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安排、督促家长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走访不太负责任的家长,劝说这样的家长改正。这些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劳务输入地政府也应当扩大当地招生能力,以便接受民工子女入学;应当消除一切歧视性政策,降低民工子女就学的收费,方便民工子女入学;应当着力改善民工食宿条件,为民工携带子女在打工地生活、学习提供方便。

抓起:一是各电视台严格把好节目审查关。凡有不健康内容和镜头的节目,一律不得播放。二是各地真正严格落实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要经常对网吧进行突击检查,只要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行为,一律予以取缔。三是严格整治影碟、软件、书刊市场。对于制作、销售有不健康内容的影碟、软件、书刊的个人、企业,一律给予严厉处罚。

5、加快缩小城乡、工农、地区差距速度。大量农民工外流引发他们子女教育方面问题的经济根源,是城乡、工农、地区收入差距过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尽快想方设法缩小这些差距。国家要从政策上,多支持农业,给农村更多的政策性扶持,真正尽快落实“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在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等方面,扶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鼓励外资、内资投往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在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方面,多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尽快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农田水利条件,改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条件。农村发展了,农村劳动力就不需要远赴他乡打工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就彻底消失了。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

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02),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02),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01)。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

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

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

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

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x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

第一组,20公里以内;

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

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01)。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02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然而,笔者的忧虑是,西部很多地方的政府自上而下硬性贯彻的小城镇建设,不仅没有很好地缩小城乡差别(只是缩小了城与镇的差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城乡之间人为地构筑一道屏障,这道人为的小城镇建设屏障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甚至可能延缓西部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本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探索新的模式。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和了解__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按安人社发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__3人,占总人口的77、7%。其中男20185人,占51、6%;女18898人,占48、4%;16-30周岁167__人,30-45周岁__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2653人。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1000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近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慢慢的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技能脱贫致富的务工能人,从而带动其它就业人员从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从高、危、苦的行业脱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促进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1、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20xx年以前,除了高考、招考等所谓正规转移就业进城的农村劳动者外,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21世纪以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这促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事实证明兼业农户的出现,他们既从事其他产业活动,也不放弃农业生产。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农民进城落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3、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改变了就业观念,从所谓的“正式固定工”、“计划合同工”转向就地就近临时工、外出农民工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应该尽快解除各种观念的束缚和限制条件,敞开城市的大门迎接他们。

4、自20xx年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人数就突破万人,在方式上从曾经盲目性慢慢趋向有组织性,20__年至20__年劳务输出趋于稳定上升趋势,常年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地有1、3万人以上,转移时间为1年以上,最短的3-6个月。对于一个只有5万人小县来说劳务输出处于良好状态,因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农民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外出和进城落户,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客观性、必然性。

5、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虽都以现金形式补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业的新型富余劳动力,在经济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产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发展,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投身于产业之中,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无生活忧虑。此类劳动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体系,是典型的转业型农民。

6、我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力度。五年来,县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0__至20__五年间,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3万人,市内转移就业0、8万人,每年新增转移就业1000人左右,劳务收入逐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创劳务收入1、3亿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大众型向特色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的良好局面。

7、近年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收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劳务收入是我们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主要工作内容。__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38期5987人,其中旅游培训320,计生子女培训219人,再就业培训1317人;创业培训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5期5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并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173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鼓励全面创业促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服务等各个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培训、产业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两后生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健全横向、纵向劳务信息网络,加大和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渠道,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就业创业环境和条件,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8、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自20__年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总述情况看,影响__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__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其二,农村人口增长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其三,城乡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排挤、限制和制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以及僵化的思想意识观念,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与贫困;其四,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总之__农村非农产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发展水平不高,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本县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尚不成熟,政府部门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今后仍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就业岗位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调查100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386个岗位中,对技能有要求的岗位就有900多个,约占65%,而我县农村劳动力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的人员不超过10%,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具有专业技能的比例低,致使出现技能人才短缺与富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

我县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90%,在加快全县全面提升技能培训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的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培训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通过技能培训达到就业目的的长远打算,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组织难、开展难的局面。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培训转移率不高。因此,加强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

虽然近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县将加大组织培训力度,畅通转移渠道,扩大转移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力争到20xx年,每年平均培训20xx人,新增转移就业600人,全县累计培训8000人,累计转移就业突破1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实现近万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

(三)维持较高的农村经济增长率带动就业,扩大规模扩大城市,增加大容量的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切实把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和完善劳务经济服务体系。坚持本地服务与异地服务相配合,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相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架设培训与转移的“连心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和稳定性。政府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

(二)多业并举,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按照县上“一县一业”的总体战略,采取以生猪发展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积极构建二、三产业的发展路子,尤其是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建设农村工业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和出台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从培训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农村培育出更多的养殖、种植大户,同时发挥能人和典型作用,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我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对农民工采取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电、网络普及农村实用性技术,培育农民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按照“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带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同时政府加大农村农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水电、路、通讯、广电、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各类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劳动力调研报告

自全省大学生村官“六个一”走访活动开展以来,我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镇党委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走访调研。根据走访了解情况,针对xx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及转移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本报告阐述了xx村农村劳动力用工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概况。

xx村位于xx县西南,距县城约48公里,处于边远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地面无任何工矿企业,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是典型的山区乡村。全村共有农户379户,786口人,其中男384人,女402人,耕地1155亩,18——50周岁的劳动力共计443人,其中男230人,女213人。据走访调查,全村约53.2%(236人)的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生,其中男性168人,占外出总数的71%。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多因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欠缺,多数分散于煤矿、建筑工地、铁厂、家政公司等,只能从事一些艰苦的体力劳动或者家政服务,且收入较别劳动者遇到麻烦甚至纠纷时,也难以进行维权。

虽然劳动力的转移能改变产业结构,能统筹城乡发展,能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寻求对策。经过分析,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一)外出劳动力数量大、素质低、竞争力弱。经过调查,就整个劳动力市场来看,本地流向城镇的劳动力较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仍不占竞争优势,多数进城之后,只能靠出卖体力,从事高强度劳动,往往工资水平低并且劳动危险系数大。甚至在劳动过程中受到工伤也不懂的理赔,同时也遭到用工单位的漠视和欺诈。

(二)就业环境相对较差,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业权利不平等、就业无保障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由于历史及其他社会因素,完全平等的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当前尚未建成,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实际上难以立足。许多地方政府为了优先解决城市就业压力,对待进城务工人员仍然不公平,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宏观环境中,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缺乏组织化,所以他们无法形成与企业主平等议价的博弈能力。所以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

(三)政府相关政策、配套设施不到位,使得自发性和盲目性问题突出。显而易见,当前劳动力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组织的就业体系,由于劳动者对市场需求信息了解不全面,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配套设施不到位,致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无序性和自发性问题突出。然而,这种盲目和无序,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大量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乡村流入到城市,使得农村的人口主要以老人、儿童和妇女为主。这种情况下,大量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流出农业,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最终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化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并且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使得农村中的下一代面对农村的落后面貌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外持续转移的现状,对农业生产失去信心,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对我村劳动力就业情况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可以看出,促进山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劳动力个体同心协力,把发展经济与解决村民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本地实际,主要提几点建议:

(一)加大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集中财力重点扩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基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扩大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以保证农村人口基本素质提高。其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短期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有超前意识,要突出实用性、应用性。要根据农民个人特长,培训他们相应的技术,使他们取得必要的技术资格证书。以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就业的门槛和成本,不仅为农民到城市创业、就业创造条件,也为农民在农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就地安置部分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既能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范围,又能降低农村劳动力因长距离转移而带来的转移费用的增加,还能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大中城市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培育壮大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乡镇企业同时也要以此为契机,加快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农业为原料的工业或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实行产销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第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制度条件的制约。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一)理论分析。

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

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

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

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

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

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

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

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xx)。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然而,笔者的忧虑是,西部很多地方的政府自上而下硬性贯彻的小城镇建设,不仅没有很好地缩小城乡差别(只是缩小了城与镇的差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城乡之间人为地构筑一道屏障,这道人为的小城镇建设屏障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甚至可能延缓西部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本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探索新的模式。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社会对“农民工”一词早已不陌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这个群体的内部也进行着更新换代,作为当代社会的青年力量之一,“农民工”群体中的80、90后,这个农民工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关系着农村的未来,寒假期间,记者走访了我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辖内的盐亭、××、梓潼三县的部分农村地区。对80、90后青年农民工的情况做了部分调查。

出门打工这一说法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农民种田除了缴纳农业税外还需缴纳提留款以及各种集资(包括村社集资、乡镇集资以及市县集资)。各种税费加在一起,农民辛苦一季下来没有什么剩余。

××县××镇的一位农户这样告诉记者:“我清楚地记得97年我家油菜籽卖完后除去各种必交的款项,剩下的钱就只给我们娃儿买了个‘冷狗’(当地一种冰激凌,当时售价为一元钱)。

“在那个年代,农民手里也真是没什么钱”梓潼县交泰乡政府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们下村社收农业税、提留款的时候也闹心,再动员也没用啊,有些农业搞得差的农户手里就确实就拿不出来。大多数农民交上税费后就没什么结余了。”

从那时开始,农村很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就出门打了,不愿在家干有苦又累还没什么出路的农业了,打工潮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便是国家后来陆续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从由费改税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大部分打工仔任然不愿回家务农了,出门打工还是现在很多农村青年的首选。

当代青年农民工的成长经历大多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家乡成长,初中毕业或职中毕业后便进入社会远走他乡开始了打工的生涯,另一种是跟随父母,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上学,由于不能在当地上学或是其他原因,大多也初中毕业便和父母一起上班了,不过这类情况较少,由于之前严格的户口受限,大多数的青年农民工是在家乡长大成人的。

记者抽样采访的一百个青年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只有初中学历,占百分之九十一,高中学历的仅为百分之六,剩下三人初中没有毕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完成高中学业的六人中有五人是90后。

面对这样的结果,××县塔山中学的龚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孩子读初中后一般都要接着读高中准备考大学的。但是这在以前很少有读完初中再接着读的了,一般都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去了。”

比起父母辈的农民工,80,90后青年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多在外从事一些带有技术性含量的工作,有的经过培训后,甚至登上了数控车床的操作台。从事工作较多的行业多为服务业以及各种工厂。

而父母辈农民工曾经很火热的建筑工,家政服务业则少有青年农民工问津。追其原因,曾在北京当建筑力工的老农民工何友聪告诉记者“建筑工、矿工太累,还每天都是一身土一身泥的,这一代的年青人根本吃不消。大多数小伙子都原意进厂,工作轻松而且还干干净净的。”

另一位在成都当了多年保姆的农民工史素华则告诉记者家政服务的活挺麻烦的,煮饭、带孩子、打扫卫生,很多年亲姑娘险麻烦都不愿意来,只有我们这些上年纪的人将就干了,当然她们在厂里的做的那些细活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也搞不懂。

和其他8090后一样,8090后农民工对时代和潮流也格外关注和了解。

他们也会没事叫同伴“你妈回家吃饭”,也会闲着了谈谈哪家专卖店的衣服更好看更实惠,也会闲暇时间去逛逛阿迪耐克,女生去看看完美、欧莱雅,尽管他们很少花钱买。

下班后打扑克、上网、逛街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比起在家忙时面朝黄土背朝天,闲时又里里外外忙家务的日子,城市里这样的生活对于月薪通常只有两千左右的他们来说格外惬意与满足。“唯一的渴望可能就是希望工资能再高一点哦!”现在在上海打工的盐亭籍女孩邢晓芳这样告诉记者。

谈起对未来的打算,年龄稍大已结婚成家的青年农民工(主要是部分80后)的普遍想法是现在只管努力挣钱,其他的到时再考虑了,正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黄绢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想那么细,只想趁年轻多挣些钱。问到是否有在上海买房安家的打算时,她笑着对记者说:“我这一代就算了,还是继续蜗居了,我们也当不起上海的房奴。如果可能,就得看我儿子这一代了。

也有一部分年轻农民工准备未来能够留在城市,有钱后在外安家立业。梓潼县交泰乡后山村的史龙飞就是其中之一。才初中毕业的他,打工生涯已走遍了全国好几个省,两年前在浙江打工时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家住浙江萧山的吴珍珍,两人情投意合,最终喜结良缘,夫妻俩现在安家在浙江。谈及未来,史高兴地告诉记者“那边可比我们这山沟里好多了,工作也好找。”

对于农村青年的未来,最着急的可能还是他们的父母。修起楼房给儿子娶上媳妇是他们骨子里的观点,而能够让子女跳出农门、过上舒坦日子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在城里打拼多年的何东升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哪能不着急吗?这都那么大了,还没成家呢!”何母焦急的说。而何的回答是“不着急,好的都在后面呢!以后我还不愿回你这沟里呢!”

一代代青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直接影响便是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又会对未来农村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说到外出务工对劳动力流失的影响,在当地农村从事生猪收购多年的何旭东生有感触。“以前下乡收猪一群人围着看,现在去了想找个帮忙抬秤捆猪的人都找不到了。”

外出务工让农村劳动力流失,而这个现象在80、90后青年农民工身上又体现得格外强烈,因为80、90后出生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后,不少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目前的情况是这仅有的一个孩子一般也都外出打工了。那么以后的土地究竟又由谁来种,农村未来的走向又在哪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四川省人大代表、亭县安家镇梓盐村支部书记赵铁军。

作为一名在基层当了20多年村支书的农村基层干部,赵铁军对未来农村走以及青年农民工的发展问题有更贴切的认识。

他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市场化经济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外出务工是目前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手段。”他说,“现在的好多青年农民工对农业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外出打工是现在农村青年的一个很好出路”。

关于以后的农村走向,赵认为我国的农业将来肯定要走集约化、模化的道路,同时通过机械化来弥补劳动力不足。“农村以后要不了那么多劳动力”赵说,“青年农民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出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出门打工的路会很好走,但是以后农村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

劳动力调研报告

1.对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需求脱节。大多数农民外出就业前基本上没有参加专业性的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早已供大于求的服务专业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的初级人才为主,而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却很少,重学历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还很重,基本上没有针对外来人员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培训部门在对农民工的培训上为培训而培训,很少与企业生产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很难调动农民工的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

2.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时间过短。有识之士指出,要真正使一个农村劳动力摆脱传统的思维,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至少得培训一个月,而现实是,培训单位在实施免费培训时一般把培训压缩在3-5天内,由于培训经费有限,许多地方通常选择3天讲授理论知识,删除了实际操作的实习培训,造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不到位,要想使这些农民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实现技术、知识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实际培训效果较差,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很难实现相应的收入预期,转移出去又返乡务农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农民参加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许多农民缺乏主体意识,把培训当作是“要我做”的事情。由于农民的收入在培训期间得不到保障,热门的实用技术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导致农民参与免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培训上要使农民真正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观念转变,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宣传教育。

如何做到“就业与市场互动,培训与增收双赢”,是培训工作需要实践的课题。

1、转变就业观念。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预算指导农民工树立培训观念,做好先培训后上岗的工作,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大力培养“蓝领”人才,鼓励年轻的农业人口发展成为技术操作型为主的蓝领人才,解决全社会的用工矛盾。

2、抓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存量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训提高存量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要想增加农民收入,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主要手段,对存量农民的教育要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编写农业科普教材,录制专题节目,在广播和电视上播放,进行农业普及教育和宣传,向农民提供信息,帮助农民学习新知识和应用新技术。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群体素质,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建立政府、用人单位、进城民工共同分担费用的培训机制。政府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劳动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职业中学、技校、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承担进城务工者的职业培训。积极推行“订单式”培训机制,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劳动部门提供技工需求信息,劳动部门把这些信息加以整合,职业培训机构根据“订单”要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并进行培训,然后整体输送给用工单位。

4.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实习基地。在劳动技能的培训上实现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相结合,建立实习基地,把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和现代服务技能在实习基地内展示,学员有针对性的对培训知识现场示范操作,让学员不仅有理论知识,懂得科学原理,更能实际动手操作,促进培训技术成果的转化。

5.积极借鉴吸收国外农业人口的培训、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工作,推行“双元制”教学,让孩子从小既学文化课也学实用技术。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并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为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我们在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桃源县,走访了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农委等职能部门,并选择了100户有劳动力转移的农户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农业生产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且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桃源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和人口大县。20xx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41.1%;截至20xx年末,全县耕地面积12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4%;农业人口8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9%。全县转移劳动力22.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8%。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六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总数较为稳定。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桃源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力22.2万人、22.1万人和22.3万人,分别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46.1%和46.8%,从总量和占比来看,变化都不大。临时性外出务工人员减少,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从100户问卷调查结果看,20xx年转移的201名劳动力中,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占99%,临时性在外务工的仅2人。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近几年来,政府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旨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但受各方面条件制约,不能充分满足庞大的劳动力输出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亲友帮带和自闯为主,有组织的外出务工比例不高。据统计,20xx年、20xx年、20xx年,桃源县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的农民工分别为3370人、3710人和4327人,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均不到2%。20xx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通过劳务机构介绍的仅占14.6%,亲友帮带的占39.2%,自闯的占41.8%,其他形式的占4.4%。

三是从产业分布看,以二、三产业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22.3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一、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为0.2万人、12.5万人和9.6万人,分别占0.9%、56.1%和43.0%。

四是从转移流向看,以东部沿海为主。据农委和劳动部门统计,20xx年,桃源县转移的22.3万农村劳动力中,省内、省外和境外的比例分别为21.3%、78.6和0.1%,到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占76.9%,到西部和其他地区仅占1.7%。东部沿海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强大需求,西部开发大战略的实施也对内陆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仍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集中地。

五是从年龄结构看,以青壮年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18岁以下、18—35岁、35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5%、67.8%和24.7%。而从问卷调查结果看,201名转移劳动力中,没有18岁以下的外出务工人员,94%的为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六是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为主。20xx年,桃源县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分别占13.1%、70.5%、15.6%和0.8%。问卷调查的201名农村转移劳动力中,没有小学以下文化的外出务工人员,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52.7%、38.8%。

(一)正面影响:

1、转移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一方面,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据统计,近三年来,桃源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劳务收入总额均在15亿元以上。据对100户样本家庭的调查,20xx年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13234元,是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以上。另一方面,增加了留守农民的生产收入。由于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闲置的土地一般都会被留守农民耕种。调查的100户样本家庭中有33户对耕地采取“转包给他人”的方式进行耕种。

2、返乡创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个财富积累和技术学习的过程,部分外出务工者在打下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拥有一定管理或技术水平后,尝试回乡自主创业。据桃源县劳动保障部门统计,截至20xx年末,全县返乡创业成功的有240人,兴办企业128家,解决了3293人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如桃源县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某,九十年代初到深圳打工,20xx年6月返乡创业,利用自己在打工期间学习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投资100万元成立金固力油墨涂料有限公司,20xx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上缴税金153万元。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污染少、效益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xx年公司再投资88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5年内实现产值过亿,上缴税金上千万元的目标。

3、开阔视野,促进了农民观念转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农民工在打工创业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也得到一定的转变。据调查中一位村支书反映,以前基层选举很多村民都不愿参加,即使参加也是随便投票,现在换届选举时有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特意赶回来参与投票,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外,在维权意识、经济效益观念、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等方面,现在的农民相比过去都明显增强。思想观念的积极转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负面影响:

1、造成土地实际利用率下降。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耕地面积并未明显减少,但农村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所下降。一方面,部分面积小、位置偏、灌溉不便的劣质田被荒芜。从桃源县深水港、八字路、青林和车湖垸4个乡镇的调查情况来看,荒芜比例低的有1%,高的达10%,被抛荒的主要是不便耕种的劣质田。如八字路乡海家溶村何某,家有5.3亩水田,夫妻俩长期在外务工,4亩田无偿转让给他人耕作,余下的1.3亩田由于面积小、位置偏不好耕种而荒芜。另一方面,粗放式经营使部分耕地实际上处于半荒芜状态。由于外出务工家庭的耕地大部分由家中留守的老人耕种,而家中留守老人体力不足、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不广,粮食单产水平得不到提高,并且多为单季播种,耕地处于一种实际上的半荒芜状态。据对100户样本家庭调查显示,57%的耕地由家中留守人员耕种,双季稻的播种比例在50%以下。

2、延缓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和文化水平稍高者大部分外出务工,懂经营会生产的农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大部分留守农民只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不能形成,农产品科技含量得不到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不快。据统计,近两年来桃源县农民粮食收入占农产品收入的比例均在65%左右,远高于全市40%左右的平均水平,是全市9个区县市中占比最高的,与该县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无关系。

3、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老化是一个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水库和灌溉沟渠损毁严重,灌溉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和饮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集资的难度较大。

4、衍生众多社会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的现状是,夫妻二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耕地种田,带着孙子(女)上学。由此导致的两个社会问题:老人精神空虚、倍感寂寞、生老病死缺乏关怀;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缺乏亲情的关爱,受到爷爷奶奶的过度骄纵,不良习惯容易形成,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成长成材。在调查中了解到,车湖垸乡有一老人,老伴早逝,儿媳和孙子均在外务工,去年冰雪灾害期间冻死在家中,3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据桃源县公安部门一次网吧清理结果显示,长期出入网吧的农村少年占6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少年。

1、提高认识,重视劳务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乏力,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等问题已十分突出,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劳动力就业水平,是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强职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吸纳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2、加强立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是农民宝贵的资源,是农民的生存之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变单一的土地经营权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统一的农户承包权,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出租、入股或抵押。国家可考虑加强土地流转立法,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加快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创造条件,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创造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而忽视了对本地民营企业的扶持。在调查中了解到,有很多在外发财致富的务工者都有回乡创业的强烈欲望,但因内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佳而不能如愿。建议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把招商引资的土地、税收等优惠条件同等给予返乡创业者,让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本领带回家乡,在本地创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密切关注返乡创业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给予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他们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农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完善社会保障,关注农村留守人群。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父母务工地就近上学,但由于费用过高等多方面原因,落实得并不理想,国家应进一步采取优惠措施,让农民工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国家应加强农村养老院、老年人活动室等公益设施建设,给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环境,让他们生活上得到照顾、精神上有所寄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5、搞好就地转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的外出务工不是实质上的劳动力转移,而是一种简单的务工方式转变。要想实现本质上的、更为经济的、更为人性化的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社会成本方面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能缓解当下由于大量劳务输出带来的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社会治安等多种社会问题,降低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从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讲,就地转移劳动力既能有效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又大量节约劳动力转移成本,减缓转移中的交通运输和转移前后的社会管理等压力。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农民就业能力得到提高。我区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全区对15080名农民进行了引导性培训,比上年增加50%;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2.6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1.36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11.92万人,比上年增加2.8%,劳务总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7.7%,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2.6万名农民外,还有12.9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维权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经济发展滞后,就地转移劳动力较难。尽管近几年我区经济发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内主城区及市外经济发达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为主,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一是培训管理上,由劳动局统筹协调。长期培训(毕业时发两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由教委负责;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短期培训由劳动局负责。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市场运作,强化订单培训,实行农民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除长期培训的以外,少讲理论课,多上实践课,中短期培训的至少应做到“半耕半读”;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政府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农民工维权机制。一是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学法守法的意识;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由公安、劳动、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维权组,每年开展1—2次联合执法检查;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八)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考评奖惩机制。一是区政府向已成规模的劳务基地派驻办事处,负责招商引资、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反馈、农民工的维权及相关协调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是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管部门加大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争取培训指标的力度;再次是区级财政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对培训质量高、转移输出稳定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6342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2.1%。按年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65243人,35周岁至55周岁68022人,55周岁以上23077人;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63814人,初中75300人,高中(中专、中技)17035人,大专以上193人。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专业技能的有23740人,占总数的15.2%,其中:高级工100人,中级工2100人,初级工21540人。

1、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受自身素质限制,加之政府对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2、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理想。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人群情况复杂、流动加剧,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农村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加之对市场需求预测手段落后,培训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完整的协调运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劳动部门一家的力量难以实现,为加强此项工作,亟待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4、资金筹措难度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但目前培训所需相关费用筹措难度较大,影响了转移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职业技能开发专栏,印刷发送宣传标语、宣传材料,开展职业技能宣传周、宣传日,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国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鼓励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以宣传各行业技能人才的突出事迹为重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职业培训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明确责任,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首先,要成立以主管县领导为组长,劳动、计划、财政、教育、林业、农业、科技及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县乡劳动服务站、村劳动服务所为依托,成立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与管理,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绘制以乡镇为主体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图,同时制定详细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为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培训工作开展。

一是取消岗位和户籍限制,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用工单位在使用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时要一视同仁。二是积极探索用工单位招用农民工要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保证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在办理农民工进城务工手续时,除国务院、省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四是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扶持,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五是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四)扩大输出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的招聘信息和用工渠道,使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减轻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转。

(五)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以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创造整体效应。加强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专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以“绿色证书”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搞好就地就近转移前的职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果、食用菌、时差大棚蔬菜等种植技术和水产、畜牧、家禽等养殖技术的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

稳步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凡是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新增劳动力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县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用工备案、合同鉴证和各种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拟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开业、登记手续;拟从事汽车驾驶、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的,交警、运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急需招用的,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先招收再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七)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把企业用工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并及时纠正违反就业准入控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和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良性健康开展。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近年来,__县把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__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达5.__万人,其中,劳务输出4.46万人,创经济收入2.31亿元。据20__年7月对全县10个镇20个村40个组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__县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

1、近九成劳动力有初中以上文化。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__.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4%,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5%。

3、建筑煤矿业吸纳劳动力多。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建筑煤矿业占转移人数的89.1%,住宿、餐饮业占4.4%,交通运输、仓储业占2.2%,批零贸易业占4.3%。

4、跨省转移就业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在省外就业的人数占1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5、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者增多。近年来,__加大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力度,使一批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的返乡农民走出了一条快速创业、成功致富、带动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涌现出了刘显应、樊兴国等一批成功创业带头人。

6、劳务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县政府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支持农民参与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初步形成了支持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投入增长长效机制及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体系和跨省劳务合作体系,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

1、农村生产力提高,剩余劳动力增多。随着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带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供大于求。目前,__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1.6%。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近九成拥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只有10%左右的受过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用工需求,在技术就业市场显然缺乏竞争力,导致出现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旺,容纳劳动力能力低。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发展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之大多数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等因素,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一定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加大。

4、城镇化水平不高,就业岗位紧缺。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__县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矛盾突出。

5、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群体小,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县、部门、镇、村四级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服务平台已经设立,但在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用工市场、市场营销等一条龙服务上有待加强,需要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6、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劳务输出力度弱。目前,__县拥有赴疆拾棉农民工等一批劳动力转移品牌渠道,但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程度低。据调查,20__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81.9%,有组织的转移仅占18.1%。

1、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劳务市场知名度。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承担社会就业培训主要任务;二是建立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为培养出富有特长、符合岗位条件的技术人员提供保障;三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让更多受到培训的求职务工人员扩大就业,提高劳务收益;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严格培训,规范外派劳务人员行为,树立__的良好劳务形象,稳占已经取得的国内外市场。

输、餐饮等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__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城郊乡村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延长更多游客在柞逗留的时间,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提高农家乐经营服务水平,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拓宽服务渠道,增加就业容量。

4、进一步健全劳动力转移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劳务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稳步发展。一是培育壮大中间组织,密切剩余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做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场地、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加强与用工市场联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平衡供求数量,保障劳务质量,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广播电台、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

5、完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体制机制,继续实施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市场营销、提供项目贷款、减免税费等一条龙服务,对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建立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动态数据库,全面掌握农民创业意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持返乡人员创业。

劳动力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选取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的xx县界头镇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界头村黄家窝村民小组为调查对象,其中,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共有57户居民,264人,劳动力138人,有水田300亩左右,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每家都有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年收入4-5万元的占80%,4万元以下的占20%,其中最多的可达10万元(有2-3户),最低的3万元,经济发展状况可代表界头的中等水平,农户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例如,家庭人员共6人(初中以上1人,初中2人,初中以下2人,幼儿1人),劳动力4人,读书1人;共有水田9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4头,鸡30只;每年外出打工4个月,主要从事泥工,每天收入100元,条件成熟时还是想外出务工;目前也想租别人的田地发展种植业,但附近无人出租。家庭人员共6人,其中在外工作1人,劳动力4人(初中以上2人);有水田5亩,长期租种2.5亩,种烟季节租1.5亩,山地1亩种树,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1头,鸡10余只;每年收入4-5万元,目前想租田但是租不到。去年夫妻两人外出广东10个月从事电线加工工作,纯收入3万元,因妻子分娩回家。家庭成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2人,劳动力3人,有田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收入2万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年纯收入5万,田地已出租一半,自种一半;养猪19头,鸡30多只。

黄家窝村民小组共有25户,110人,劳动力75人,田地200亩,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外出打工50多人,年收入3-4万元;按户来计算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两户,4-5万的有15户,4万以下的有3-4户。例如,家庭成员4人,劳动力2人,有田地5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总收入4万多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主从事建筑和餐饮,田地有流转的意向,但无人接手。该户认为在目前种田只能保证家庭的粮油需要,无法创造更多的现金收入;出租田地每亩可收入700元左右,租田来种每亩需500-600元,也想将土地流转来自己种,但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不撑握,不敢偿试。

两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人,共有劳动力213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0岁以上占60%左右,30岁以下的占40%左右;男性劳动力占54%左右,女性劳动力占46%左右;初中以上的占37%左右,初中以下的占63%左右。

两个村民小组共有155人外出打工,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有占66人,占43%左右,季节性外出打工的89人,占57%左右;长期外出务工主要是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事电器生产、鞋类生产和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餐饮、其他服务业;季节性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伐木、运输等行业;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收入可达每年4万元左右,季节性外出务工收入可达每年3万元左右,最高的务工收入可达每年10万元左右。

从调研结果来看两个村民小组劳动力及劳动力务工情况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在逐年增多。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人员有155人,占总人口的41.4%,占劳动力总数的72.8%,较前几年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个和30个百分点。

二是外出务工地点有明显变化。在前几年外出务工绝大部分还局限于县内和周边的一地区,外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的很少,从本次调研来看,仅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就有共有50多人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

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家庭现金的主要来源。当前农业虽然在向前发展,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民从事种养业所获得的收入还是不高,以界头为例,一亩田一年可以种两季,收入3-4千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仅有1千元左右,单纯靠种养业收入来维持一个家庭的运转是非常困难的。从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收入来看,最高收入已达10万元,最低的也达3万多,平均可达4万左右,这些现金收入入用于维持一户农村家庭一年的运转从目前生活水平来看是绰绰有余了。

四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

五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县内和周边一些地区,随着腾冲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增加趋势。

六是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七是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八是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由于农村受地域、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人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反正是打工,晚不如早,读了大学一样要自己找工作。因此40%左右初中毕业生就大规模外出务工,他们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低。我县约有90%以上的务工人员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体力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措施。

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其它地区民工的竞争压力。

我县只有社保局、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和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培训资金,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受条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约,培训很单一,尤其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型务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训设施、培训手段等落后造成务工人员技能较差,制约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现乡镇虽然成立了劳动服务站,但存在着有机构人员少(或无专职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和维权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外出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

因有些外出务工人员法制观念不强,不主动或不坚决要求签订用工合同;有些个体老板、私企不遵纪守法,不愿意甚至强烈拒绝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劳务人员在医疗保障、劳动保护、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一是有部分村寨形成了季节性或长期性的空巢村;二是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田地撂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一是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乡镇、学校培训机构的协调,逐步构建起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等各类城乡劳动力的培训格局。三是要以征地农转非人员、农村劳动力中的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培训专业与当地和外地用工信息的相互吻合,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选择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就业前景好的岗位,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五是特别要重视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对农村创业人员的培训。

当前,农业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民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收入单纯依靠单打独斗的个体行为是已经行不通,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政府层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二是鼓励农民自我创业,并解决农民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的困难,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从政府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

__位于__省__走廊最西端,地处__、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18-45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女性3万余人。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种好自家土地基础上,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的共识。为了引导更多的农村妇女安全稳妥的迈出家门闯市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输转工作,__妇联对全市农村女性劳动力输出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的思考。

20__年,全市外出务工劳动力24068人,其中农村女性7981人,占输出总数的33%。__妇联把输出的农村女性各方面情况放在全市大局中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输出概况。

从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6380人,占80%左右;36-46岁的1601人,占20%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980人,占10%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991人,占90%左右。从是否掌握技能来看,有技能的2474人,占31%,没有技能的5507人,占69%。从务工地域分布来看,乡外县内6543人,占82%,县外省内558人,占7%,全国其它地方879人,占11%。

从输转渠道看,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三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四是自己外出自主择业。从输出人员从事的工种来看,多从事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和一些工厂的简单劳动。目前,通过妇联系统输出的人员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市妇联自20__年以来,每年都与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联合,输出培训农村未婚女青年,免费培训3个月以后,推荐到北京、上海等地从事美容美发、餐饮等工作,到目前已培训输出有技能人员200余人。

外出务工的妇女,不仅给家庭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社会阅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家庭地位。同时接受了更多的现代文明的熏陶,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女性在外打工,不仅带动了一个家庭,同时也逐步影响了村镇的发展,进而加快了__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就地转移多。据统计,外出务工女性82%在乡外县内打工。究其原因,一是__乡镇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家庭方便照顾;二是__旅游业的发展,服务行业人员需求多,就业、务工、选择较为容易;三是特殊的地域特征。__农村与城区亲属关系较密、务工工资有保障、不存在拖欠,便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二)、年龄在35岁以下及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人员多。外出务工女性多年龄轻、文化程度不高,有技能及专业等级的人员少。多从事简单劳动,报酬一般。

(一)、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小农意识在__农村还很普遍。小富既安,温饱既满,怕担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担心妇女外出的安全问题,致使女性劳动力输出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已婚农村女性,受家庭束缚较重,顾及家中老小、生活和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输出难度大。

(二)、农村女性文化素质较低,可供选择的工种有限。在输出的农村富余女性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0%,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到5%,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没有其它专业技能,在工种选择上不好定位,只能从事一般服务和体力劳动,导致酬劳低,外出积极性不高。

(三)、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__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为企业和个人搭线牵桥的组织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农村外出务工妇女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采取举办外出技能培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外出务工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谋富路;二是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典型,以点带面,扩大典型的辐射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外出务工女能人报告会等,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村妇女切身感受到劳动力转移的好处。引导她们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创业技能,打消顾虑,谋求自身的发展。三是大力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教育,提高妇女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群体意识和责任观念。

一是加强外出务工妇女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力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必备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服务、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及城市生活的常识,使她们懂得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谋求发展,增收致富;二是加强对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妇女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对就地务农妇女,要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对外出妇女,要进行多门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输出妇女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工伤保险条例》、《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她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前,__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增收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有效地加大农村劳动力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一半,有效促进农村妇女转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动力输出当作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为农村妇女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保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__妇联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再上新台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