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汇报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工作并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展望未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精彩的工作汇报范文,相信能给你带来启发和灵感。
恭敬的孙理事长及各位领导:
孙理事长一行别辞辛劳莅临××调研指导工作,我们深受鼓励和鞭策。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大伙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赋予××残疾人事业的关怀、支持表示衷心的谢谢!借此机会,简要将我县“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作个简要汇报,别当之处,敬请批判指正。
××县共有人口41.2万,其中残疾人口2.4万,约占总人口的5.6%,其中贫困残疾人口约8000人。县残联1989年成立,20xx年升格为正科级群团组织,机构单列,经费全额预算,编制7人,下辖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全面执行残疾人保障政策,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脚进步。
(一)进展环境别断优化。县委、县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专题研究部署。逐年递增残疾人事业相关经费,从20xx年的30万元至20xx年的120万元,三年增长400%。切实加大了宣传力度,先后制作专题电视宣传片,印发宣传手册,使残疾人工作政策深入人心。积极开展自强榜样、助残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和“1+1”帮扶、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等助残活动,使扶残助残蔚然成风。
(二)残疾人康复成效较好。20xx年以来,全县有3000余名残疾人得到别同程度的康复,其中,12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贫困低视力残疾人免费配用助视器88人,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普及型假肢36人,聋儿语训27人。并且,对贫困重度下肢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拐杖,盲人免费发放盲杖、盲表,共计供应各类残疾人辅助用具1430件。
(三)残疾人素养普遍提高。残疾儿童青年教育纳入“普九”义务教育规划,义务教育时期在读残疾学生237人,其中在上级特教学校就读21人,入学率达80%以上。全面降实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人“两免一补”。建立助学金制度,资助残疾中小学生142人次,资助金额9万余元,实行残疾大学新生一次性资助,资助残疾大学生2人。
(四)残疾人就业保障有力。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新增盲人按摩机构2家,县内福利企业达到6家。积极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全面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代扣、地税代征,三年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50余万元。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800余人,推举残疾人就业72人,残疾人劳务输出达3000多人。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有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400余人次。
(五)残疾人扶贫成效明显。持续开展助残日、春节慰咨询活动,走访慰咨询贫困残疾人家庭1697户,发放慰咨询金29万元。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制度,增列特困残疾人救助经费财政预算,发放救助金18万元。启动彩票公益金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投入危改资金35万元,为50户贫困残疾人改造了住房。全县有6300多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五保、城乡低保,210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六)残联组织进展壮大。县残联自身建设得以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增大,20xx年以来,投资109万元(其中省发改委20万元、省残联8万元、市财政26万元、县财政35万元,残联自筹20万元),建成集办公、康复服务、就业培训于一体的残疾人综合服务楼,购置工作用车,改善工作环境。残联组织迅速进展,县级成立残疾人就业服务所,乡镇成立残联组织,配备兼职理事长。20xx年,县残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并且,成立肢体残疾人协会、盲人协会、聋哑人协会、智力残疾人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等五个特意协会,加强组织联系,提升服务功能。
但面对成绩,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比较,与兄弟县市比较,我县残疾人事业进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要紧表现为:
一是残联组织有待健全。尚未形成县、乡、村三级残联组织络,乡镇残联未配备专职理事长,村级未普遍建立残协组织。残疾人工作信息渠道别畅,治理欠到位,服务别及时。
二是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县内无康复训练指导机构、康复医学科室、特教学校。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康复技术人才、特教师资接近空白状态。
三是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服务别到位,离政策要求和残疾人的需要还有一定距离。康复服务业务面别宽。精神病防治、聋儿语训、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盲人定向行走、社区康复服务等业务起步艰苦。就业服务有限。职业技术和有用技术培训数量别多且与市场需求结合别紧;引进和建设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疗机构、庇护性工场等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项目别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有差距,尤其是企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率偏低;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别大,安置渠道别广。残疾人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服务贫乏。
四是保障体系仍别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进展步伐别协调,与残疾人需求别习惯,贫困残疾人看病难、住房难、工作难、学习难等咨询题还是突出。城乡低保水平低,城镇60-170元/月,农村30-50元/月,且低保、五保仍然无法解决特困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农村残疾人参合参保率较低。
导致上述咨询题的要紧原因有:
一是经费投入有待加大。我县是一具农业县,财政规模小,残疾人事业面临县财政投入别脚,上级财政投入无力的窘境。以20xx年为例,按残疾人口人均100元的标准计算,全县共需投入残疾人事业费240万元。而同期县财政总收入仅2.7亿元,财政供养人员1.2万人,以我县目前的财力,仅牵强保障行政机构运转和干部工资,财政负荷较大。虽然这样,我县20xx年残疾人事业经费支出仍达120万,但距事业实际需求缺口较大。经费短缺严峻制约着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全面、持续进展。
二是工作方式优待改进。残疾人工作进展别平衡,整体水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救济层面。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发展艰苦;争取中央、省级残疾人工作项目和康复扶贫贷款、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资金少;解决残疾人咨询题的办法别多、手段有限、成效别显。
三是协调配合有待加强。残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别够充分,在对残疾人的日子、康复、就业、教育、文化保障方面,与民政、教育、卫生、劳动、建设、文化、体育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别够,缺少联动,所以别能将残疾人事业进展规划彻底融合、降实到相关部门的工作打算和项目建设中去。
下时期,我们将扬长避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执行和降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进展纲要》,以普及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进展残疾人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改善残疾人一辈子活状况。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努力制造条件建立残疾人康复机构,县级医院建立康复医学科室,引进和培养康复专业人才。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推动“白内障无障碍区”建设,推广普及型假肢安装,免费发放精神病防治药物。建立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站,组织供应各类辅助器具。
(二)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开辟城镇残疾人就业岗位,提高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服务行业残疾人就业比例。组织和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进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和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降实。完善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福利企业、工疗机构、庇护性工场稳定健康进展。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残疾人有用技术培训,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别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用好用活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研究、探究残疾人就业岗位补助、残疾人个体创业小额贷款等就业扶持方法,激发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个体创业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进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充分利用省、市特教资源,基本普及残疾儿童青年义务教育。全面降实残疾学生“两免一补”。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实现贫困残疾学生人人享受政府资助的目标。努力制造条件开办特教学校、特教班,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推广中国手语、盲文符号。
(四)进一步构建残疾人保障体系。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城镇残疾职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降实和完善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鼓舞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按规定赋予医疗救助。及时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最低日子保障,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城乡“三无”重度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五)进一步加大扶贫开辟投入。积极争取康复扶贫项目支持,向贫困残疾人发放小额贴息扶贫贷款。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鼓舞农村安居工程、都市廉租房向贫困残疾人倾歪,基本解决贫困残疾人住房难咨询题。
(六)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建立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村委会和企事业单位的残疾人组织,完善残联组织络。健全残疾人特意协会,紧密联系广阔残疾人,活跃基层残疾人一辈子活。积极培养、培训残疾人工作者,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并且,在文化体育、社会环境、维权等方面,进一步降实政策,完善治理,强化措施,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进展。
恭敬的孙理事长及各位领导,借今天那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依照这几年工作的实际,就残疾人工作提几点别成熟的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是建议加大上级财政的投入,保障残疾人事业经费。近年来,中央财政大幅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在民政、卫生、教育、农业、水利、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相关行业的经费压力,促进了相关事业的健康、快速进展。残疾人事业是一具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巨额的经费投入,尤其离别开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中央政府提高残疾人事业预算,加大对残疾人事业转移支付力度,是基层政府和广阔残疾人的共同心声。
二是建议建立政府补助制度,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日子的积极性。建立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政府补助制度,降实补助经费。如在就业方面,可参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零就业家庭援助、下岗职工就业扶持等方面的经验,向企业购买残疾人就业岗位,激发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在康复方面,按一定比例补偿残疾人的康复费用,或将康复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在教育方面,扩大特教补助发放范围,保障非特教学校的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三是建议研究制定残疾人分类救助方法,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的日子。研究制定残疾人分类救助方法、专项救助制度,制定重度残疾、特困残疾人、一户多残等残疾人家庭的五保、低保特惠标准;研究制定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补助制度,提高参合参保率。
四是建议加快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残疾人事业的科学治理。当前,残疾人事业的业务治理、事业统计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极别协调,与其他领域、其他行业的差距明显。指望上级残联早日建立基层信息化工作平台、开辟综合业务数据治理系统,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提高残疾人工作治理水平、效率,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治理和可持续进展。
各位领导,××残疾工作能取得成绩,得益于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借此机会,衷心希翼孙理事长及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关怀、支持××的残疾人工作,关怀、支持××的县域经济社会进展。衷心祝愿大伙儿工作顺利、躯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胜意。
冯庄社区现常住人口近万人,有各类残疾人50名。其中视力残疾1人;智力残疾7人;听力语言残疾6人;肢体残疾25人;精神残疾6人;综合残疾5人。康复需求的2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0%,现已得到基本康复的有2人,占有康复需求的4%。
近年来,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市、区残联的指导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改善和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为己任,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社区在市、区及街道各级残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成立了社区康复工作小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小组,负责辖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服务和管理。建立了康复服务及精神病人监护服务网络。完善了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度、职责及康复员职责。配备一名兼职康复员,聘请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为社区康复指导员,对他们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使他们能更好地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利用社区资源成立了由4人组成的助残志愿者队伍和助残义工队伍,对社区残疾人进行了康复需求调查、精神病线索调查,进行规范化的动态管理,更多地调动了社区各方资源力量,积极地开展康复服务工作。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在康复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制定社区康复计划和做好工作记录,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指导社区康复工作,负责指导康复室的训练服务工作及康复员的培训,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通过宣传手段激发社区居民、志愿者、特别是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参与意识,以社区为纽带、以家庭为基础,开展多种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为残疾人提供健康服务。
(三)、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康复工作,在区康复办和街道残联的组织指导下,根据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深入居民家庭,开展摸底调查,分类归档,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计划,促进康复目标的实现。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基本情况,积累残疾人社区康复资料,整理和保管社区康复有关档案。
(四)积极开展康复服务工作。
依托本社区内的现有机构和设施,整合社区资源,建立面积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室,配备了便于社区使用、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及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一是开展社区康复服务。我们针对社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康复需求情况,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先后对社区居民有针对性地组织了“糖尿病预防、脑瘫患儿的'家庭护理”等康复知识讲座5次,参加人次30人。在开展“彭年光明行动”调查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做好此项工作,在社区和居民之间建立了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康复的联系网,社区工作者在走访中发现患者,做到有专人负责,。另外社区康复员及康复指导员指导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室进行有效训练。共有25人在康复室进行康复训练。
二是开展家庭康复服务。在社区康复指导员及家庭康复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为了方便残疾人在家庭进行康复训练,为他们配备了轮椅、助行器、腋拐等残疾人辅助器具,鼓励他们在家中坚持康复训练,如居住在润扬广场的郑宇因患脑瘫行动不便,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其联系,除了在康复室训练外,还为她准备了轮椅等辅助器具进行康复,目前郑宇情况已有所好转。
三是提供转介服务。对于社区内无法进行康复的,及时提供转介服务,如在“三助一给”助残活动中,社区为特困截肢的残疾人安装了假肢,为4名下肢残疾人免费配发了轮椅;为2名符合给药条件的精神病患者免费发放药品。几年来接受过转介服务的残疾人共有2人。
(五)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目前,在册的精神病患者6人,100%的病人由家人在家监护,重病人住院治疗。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社区残协组织残疾人志愿者宣传队及部分残疾朋友开展走访、咨询宣传活动,内容包括精神卫生书籍阅览及精神卫生与康复知识等多方位的宣传活动,向社会人员发放有关宣传资料100份。我们希望通过组织社区残疾人志愿者共同走访、参与宣传的方式,使更多的残疾朋友和社会群体能够对精神残疾人有更深的了解,在日常活动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接纳精神残疾人,也使康复的精神残疾人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人群,融入社会,为做好社区精神残疾人康复和预防精神残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我社区的康复和训练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创出了自己的特色,与社区医院、家政服务、建立了广泛联系,不但随时关注社区内残疾人群体的工作与生活,而且更加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定期为残疾朋友举办健康讲座,力求更多地采取携带康复器材上门,为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服务和指导的康复形式,并且将直接面对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扩大到面向残疾人亲属,使残疾人康复工作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和配合,实现就近康复和贴身康复。
**县位居浙江省中**,东临**,南连**,西接**,北靠**,总面积1503.52平方公里,分16个乡镇,2个农管处,642个行政村,总人口44万,其中残疾人数28000多人,持证人数6300多人。“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要求,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为抓手,从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热点、难点入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了分工协作的组织管理网络,完善实用的社区康复训练网络,基本形成了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水平。现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府重视,目标明确。
(一)统筹兼顾,把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为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县委县政府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县“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
(二)突出重点,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我县被确定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培育候选县后,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并将创建工作列入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将创建活动摆上县委、县政府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县政府还及时出台《关于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的实施意见》(缙政办发[]30号),并召开了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动员大会和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创建要求。
(三)健全组织,专门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民政、卫生、残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卫生、民政、残联工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四)配套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县委县政府在相继出台《**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缙政令43号)、《**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缙政发[]64号)、《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委[]52号)等文件基础上,出台一系列关于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及康复保障体系、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等细化配套政策,在全力推进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保障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全力推进。
(五)落实经费,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近年来县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三类地区工作标准,县财政一次性拨出23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建设,每年按照我县覆盖人口安排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为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购置康复器材、人员培训、组织宣传、专职委员和康复协调员的工作补贴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部门配合,措施得力。
(一)抓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管理者队伍建设。在健全康复工作管理网络的基础上,我县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专业的培训。对各乡镇分管领导进行康复工作有关政策要求、原则、内容的培训,对各乡镇残联理事长和人民医院分管康复工作院长进行康复工作业务培训。
二是强化康复员队伍建设。为做到残疾人社区康复全覆盖,我们整合资源,聘请56名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为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聘请642名村医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员,在明确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职责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康复理论和实务集中培训,培训后考核发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
三是强化康复协调员队伍建设。实行康复协调员上岗资格证制度,去年7月份,我们请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领导和专家对67名乡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村康复协调员的培训由各乡镇组织。采取分期分批的办法,利用农闲、晚上时间学习,保证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时间,并按规定组织考试。
三支不同层次的康复工作者队伍保证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正常运作。
(二)抓制度建设。
为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全面推行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制度化管理。
一是统一县六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乡镇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站和村(社区)康复室建设标准。乡镇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村康复室按照“九个一”标准建设,即:有一块牌子、一个工作室、一批康复指导医生、一套工作制度、一张康复服务指导网络图、一套康复设备、一套康复知识普及读物、一套康复工作登记表、一套康复档案资料。
二是建立常态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年度考核和奖惩机制。县残联和卫生局明确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目标任务、服务要求并召开会议部署落实,定期不定期组织考核检查。各乡镇根据要求开展规范化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三)抓网络建设。
一是抓管理网络建设。各乡镇设专人分管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成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领导小组,全县642个行政村配备了社区康复协调员。
二是抓社区康复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成立县康复技术专家组和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依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康复中心开展技术示范、人员培训、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均成立社区康复技术服务领导小组,明确两名专(兼)职康复指导员和多名社区康复员;在有条件的50个行政村设置康复室,并配置了康复器材;全县安排残疾人康复活动场所50处,其中有两个康复站开展农疗、日间照料等康复活动。此外,根据**地处山区、村落分散等特点,我们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家庭配置康复器材和无障碍设施,开展个性化服务。
(四)抓设施建设。
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按县级康复中心标准建设,开展专业的康复门诊治疗。康复中心配有康复治疗师、医师、针灸理疗师及护士等医护人员;开设了住院部、门诊、针灸、理疗、推拿等服务项目,拥有病床18张,专门设置了tt、ot功能训练场,对中风偏瘫、截瘫、脑瘫病人进行全面康复训练。整个康复中心总营业面积近1000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成立将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县残疾人的康复服务带来便利和实惠。全县16个乡镇、2个农管处的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实行标准化建设,配备了适用的残疾人康复器材,康复指导站设置率达到100%。建立了50个村残疾人康复室,每个康复室均配备残疾人康复器材。根据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的不同,政府免费为适配有需求的残疾人配备基本康复辅助设备。
(五)抓基础建设。
一是开康复需求调查。为了把社区康复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让残疾人得到贴心、实惠的康复服务,首先,我们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发挥全县642名村康复协调员熟悉各行政村基本情况的优势,调查填写了9285份残疾人基本情况表和康复需求表,康复需求筛出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1%。再由各片村医、康复医生根据残疾人康复需求分别进行康复治疗和指导。据统计,全县共建立了7855份康复服务档案,对残疾人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规范档案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量、面广,涉及的部门、单位相当多,档案整理任务非常繁重。县、乡(镇)两级残联牵头,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检查验收评分表》内容要求,划分总目录,以政府重视、管理网络、经费保障、服务网络为主要内容,对各部分进行对照,按要求将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分门别类装入档案盒,在每个档案盒里专门配有目录清单,使人一目了然,便于查阅。
三是开展业务培训。我们在邀请省残联领导和专家对乡镇残疾人康复协调员进行培训的同时,由县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实施对社区康复技术人员即乡**复技术人员、康复指导员和各康复点村医的培训,负责制订培训计划,确保乡**复技术人员、康复指导员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由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村医的培训,每年不少于40学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三、宣传到位,服务到家。
(一)开展媒体宣传。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而社会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又不甚了解,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康复意识不强。为此,加强宣传,利用各种媒体打造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宣传平台至关重要。我们首先召开各类会议,大力表彰各类优秀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及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其次,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结合“爱耳日”、“全国助残日”、“聋人节”等残疾人重大节日,向社会宣传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和残疾人亲属对残疾人康复知识的知晓率。
(二)编发宣传资料。
目前为止,县残联已编印《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3000多本(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扶助残疾人实施办法》等内容),《残疾人康复知识手册》10000多册,印发《**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知识手册》3余份,编发《**残联》简报十四期;发行《**残联》报两期;在《今日**》报上报道宣传我县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工作的消息10多篇,广泛宣传扶残助残社会风尚和残疾人社区康工作相关内容,努力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主动上门服务。
为高标准高质量提供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我县建立了康复指导员与康复员一对一指导、康复员与残疾人一对一服务,康复协调员与残疾人一对一服务制度,全程指导、全程服务、全程跟踪。县康复技术指导员深入基层,组织社区康复指导员、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动态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掌握基本情况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制定各类残疾人康复方案,开展康复治疗、护理、心理咨询、功能训练,并深入残疾人家庭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和培训,普及康复知识;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为各类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及转介记录档案,进行分类管理、跟踪服务。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员,负责残疾人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鉴定训练效果,康复员在康复指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工作。对轻度残疾人及其亲属进行一年不少于六次康复训练指导,对重度残疾人进行每月一次入户、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康复训练指导与服务,每次服务后及时做好服务指导记录。
(四)康复器材进家庭。
残疾人最大的愿望是能用最少的钱,以最方便的方式享受到最多最好的康复服务,有尊严地生活。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要长效推进,最关键的是要有能满足广大残疾人需求的优质服务。为此,针对我县地处山区、村落分散等特点,因地制宜条取各种措施,多种康复服务形式齐头并进,确保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保证康复效果。除统一在村康复室安装康复器材外,对偏远自然村的残疾人,我们送部分适用的康复器材到残疾人家中安装,同时进行相应培训和跟踪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舒洪镇舒洪村的洪新艳,由于三岁时患脑膜炎,留下后遗症,导致右手、右腿功能障碍,肌肉萎缩。针对此种残疾情况,县残联专门为洪新艳家安装了一套p-dhq-a滑轮吊环训练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洪新艳感觉手臂和腿的肌肉比以前有力多了,效果非常好。
四、几点体会。
(一)党政重视,是做好康复工作的前提。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从一开始,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强化保障,全力推进,使康复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政策、有资金、有队伍、有网络、有平台,为创建工作常态化,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良性运行提供了充分而全面的保障。()同时,根据我县农村残疾人占绝大多数,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面临更多困难的实际,将康复工作重心下移,镇村联动,夯实工作基础,形成主体在乡镇,重点在社区(村),基础在家庭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格局。
(二)部门协作,是做好康复工作的基础。
社区康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必须既重视部门职责分工,充分发挥部门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又强化部门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政府公共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快捷运行。如我县卫生局主要做好乡**复指导员和村康复协调员的师资培训工作;县残联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创建工作,进行各项业务培训,指导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台帐的建立;各乡镇政府在县相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统筹协调辖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基础坚实,均衡发展,全县所有乡镇都轰轰烈烈地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三)统筹规划,是做好康复工作的保证。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要长效推进,最关键的是要有能满足广大残疾人需求的优质社区康复服务。为此,我县特别重视康复资源布局和整合的科学规划,特别重视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特别重视建立健全县、乡镇、社区(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特别重视康复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规范化服务,建设一支素质过硬、高效务实、乐于奉献的康复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广大残疾人人人享有真正就地就近、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康复服务。与此同时,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康复工作年度考核和奖惩机制,使全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走上高效长效运行的轨道。
今后,我们将按照省里、市里的要求,在全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保障全县残疾人特别是广大农村残疾人人人享有优质的康复服务,努力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全面了解当前我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让残疾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3月下旬,区人大法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建华的带领下,对我区近三年来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召开了由区残联、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相关单位及部分福利企业和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区残联关于我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的汇报,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实地察看了黄岩万事发工疗站、西城街道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在建的黄岩康复托养中心等地,在此基础上,法工委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我区户籍人口60余万人,各类残疾人3.82万人,约占总人口总数的6.4%,其中有持证残疾人9575人。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着力在提升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服务、社会保障等权益保障水平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力地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区先后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区残联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西城街道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被评为“十一五”期间先进集体,受到了省委、省级政府的表彰。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残疾人事业保障政策逐步落实。区政府始终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黄岩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20xx年起调整残保金征收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88元。城镇残疾人职工按规定全部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农村残疾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二是组织建设逐步健全。全区各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理事长、专职委员,并进行专项考核。各村居(社区)均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并设立了肢残人协会等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共建盲道60多公里,设置残疾人免费停车位60个,部分红绿灯添置了语音提示功能。积极开展辅助器具适配和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家庭活动,平均每年为20户家庭改造了无障碍设施。
(二)残疾人救助力度不断加大。自年以来,我区有2368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重度残疾人补助政策,有1742人享受康复工程和“三残”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有632名残疾人享受精神病免费服药,有1497人次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托(安)养服务,有9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危住房救助,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以各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居(社区)卫生室为平台,设立了86个康复训练活动室,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到95%以上,共有9000多人次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或功能补偿。2010年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八项指标已经达到20全国一类地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标准。
(三)残疾人就业范围不断扩大。近三年来全区共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达到了750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3882名,其中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1862名。建立帮扶种养示范户112多户,残疾人扶贫基地11个,创办省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2个。
(四)残疾人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实行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助学政策,扶持黄岩启智学校和三残儿童康复教育基地,推进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每年有350名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人子女得到助学和生活补助。我区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达97.4%。同时借助残疾人运动、文化艺术周等各类载体,广泛开展书画、羽毛球等各类群体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日常生活。
二、当前我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更加突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
(一)扶残助残意识需继续增强。一是对《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社会上歧视、慢待残疾人,不重视残疾人现象还时有发生。二是对残疾人优惠政策和优惠渠道宣传缺乏广度和深度,一些残疾人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残疾人,对有关残疾人的法律和政策了解不够。三是一些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没有很好落实。如个别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对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还不够重视,未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或按规定缴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残疾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我区持证残疾人文盲和小学有6712人,占70.1%,初中2428人,占25.36%,高中311人,占3.25%,大专以上103人,仅占1.1%。素质低下是残疾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疲软及福利企业优惠政策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区福利企业从的82家锐减至58家,导致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会也锐减,部分残疾人职工不得不离岗、下岗。同时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构相对缺乏,尚不能满足残疾人开展就业服务的实际需要。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救助整体水平偏低。一是救助对象单一。目前我区的救助对象仅限持证残疾人,而持证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5%。虽然我区实施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安居等民生工程,但对残疾人的救助和保障主要以低保划线,导致一些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难获得有效的救助,他们的家庭生活往往比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还要困难得多。二是救助标准偏低。现行的低保救助标准,是根据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设定的,但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除了日常基本开支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仅靠低保根本无法维持。三是存在漏救和重救的矛盾现象。我区社会救助工作主体有教育、卫生、红十字会、残联、慈善总会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救助的标准、时机不一致,不可避免的造成漏救和重复救助现象,导致有些需要真正救助的残疾人游离在救助之外。
(四)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区尚有较多建筑物以及公共场所没有设计、安装、建设无障碍设施,如黄岩百货、国美电器商场等残疾人常去的地方根本没有坡道,一些宾馆电梯上没有无障碍设施按钮。并且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没有得到很好地管理,未能有效地真正发挥作用,有些街道两旁的盲道成为停车和存放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场地,个别甚至遭到破坏;有的无障碍设施被摊位侵占或被改为它用等,形同虚设。此外,受农转用报批缓慢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进展较慢。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残疾人社会保障能力。要严格落实中央坚持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切实纳入城乡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一是整合救助资源。建议区政府统筹使用各种救助资金,进一步明确救助范围,统一救助标准,建立救助网络体系,避免出现重救、漏救现象。二是扩大救助范围。将目前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并且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给予适度救助,确保此类残疾人能过上相对体面生活。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残疾人救助也实行动态增长机制。三是加强专项救助。区财政、民政、残联要积极探索建立重度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即给重度残疾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金。尤其是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要予以特别保障。
(二)进一步抓好残疾人就业指导工作,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要根据残疾人的特定情况,建立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在劳动部门指导下,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方针,开展残疾人培训、能力评估、就业登记、就业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工作。政府要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要出台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严格执行《黄岩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实施意见》,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依法足额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议政府借鉴西城街道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的创办模式,充分利用全区各废旧的校舍等现有资源,创建残疾人的专门服务机构。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筑时应对无障碍设施按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规划部门在审批时就要把好关,使无障碍设施应配尽配。要切实加强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为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有计划地兴办并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兴办福利院和其他收养机构,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中来。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力争早日投入使用。
(四)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区残联、区教育局和社会各界应当努力创造条件,拓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渠道,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教育,特别要在盲、聋和弱智儿童的义务教育方面下大力气,推进高中以上特殊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残疾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加大残疾人专业技能培训救助力度,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努力使其自食其力。
(五)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营造全民扶残助残的氛围。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等平台,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在全社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加强残疾人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增强扶残助残的自觉性。开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农户,促进全社会共同关爱残疾人。结合计生优生优育知识,倡导优生优育,从源头上减少新的残疾人产生。加强典型宣传,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鼓励引导广大残疾人自立自强。积极宣传为残疾人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爱心人士,形成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1、年初残联走访慰问了社区重度残疾人张紹明,并送去300元慰问金。对社区其他特困残疾人,社区阳光超市不定期为他们开放,发放衣物,为他们的子女发放学习用品,我们社区还搞了党员一对一结对子活动。帮助那些比较困难的残疾人,不定期接济他们。
2、在爱耳日到来之际,社区门前挂起了佩带助听器,享受新生活的标语。走访了听力残疾人张立会,董长发。为他们送去专项康复择卡和宣传单,并留下照片,为以后残疾人工作打下基础。
3、3月6号是妇女同胞最高兴的日子,大家又聚到一起,在活动室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欢度自己的节日。残联领导和市委领导亲临现场和大家欢聚一堂。社区杨春丽、孟昭华、王忠海等参加此次活动。
4、今年5月16日,我们社区举办了首届残疾人才艺展,展出作品100余件。刘宝华和吕强国现场书写他们的作品,博得了残联领导的一致好评。
5、在第19个助残日来临之际,创业社区联合其他几个社区在活动室门前,挂起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标语。为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并播放脑瘫康复影像资料。
7、9月27日集中为姜玉、张永义、李宇新、刘宝华等人送去铝合金腋拐和手杖等康复器械。
8、为了迎接建国xx周年即残疾人联合会成立xx周年,社区积极配合市残疾人五大协会举办的祝福祖国、感恩祖国残疾人大型广场演出,社区肢体残疾人刘宝华为大家演奏了一曲《二泉映月》博得在场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王忠海负责全场演出音响调试。
综上所诉是创业社区一年来残疾人的工作情况,我会加倍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多向其他社区的同仁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己工作水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区残疾人事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及全区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深化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紧紧围绕以残疾人“四个人人享有,两个普遍参与、两个体系建设”(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安全的住房、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基本满足十五年基础教育、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残疾人普遍参与社区活动,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取得了成效。我区先后荣获“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区”,区残联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西城街道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被评为“十一五”期间先进集体,受到了省委、省级政府的表彰。
随着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残疾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更加突出,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残疾人社会救助和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下面我就以下三方面汇报。
目前,我区各类残疾人3.82万人,占总人口的6.4%,其中经鉴定的持证残疾人9575人。3年来,我区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着力在提升残疾人教育就业、康复服务、社会保障等能力上下功夫。
1、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一是残疾人劳动就业门路更宽。3年来,全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达到了750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3882名(其中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1862名),帮扶种养示范户112户,建成残疾人扶贫基地11个,创办省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2个,其中西城街道残疾人庇护中心获省级先进集体,受省委、省级政府表彰。二是残疾人小康工程覆盖面更广。自来,我区有2368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重度残疾人补助政策,有1742人享受康复工程和“三残”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有632名残疾人享受精神病免费服药,有1497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托(安)养服务,有9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危住房救助。三是残疾人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实行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助学政策,扶持黄岩启智学校和三残儿童康复教育基地,推进安安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每年有350名残疾学生或贫困残疾人子女得到助学和生活补助,我区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达97.4%。四是残疾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残疾人职工按规定全部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农村残疾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2、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残疾人事业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区政府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位置,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下半年调整了残保金征收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88元,使覆盖率和标准率分别达100%、53.06%,出台《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黄岩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为我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二是扶残助残社会环境进一步形成。以创建“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区”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心乡镇(街道)、爱心社区(村)、爱心单位、爱心家庭”、“助残爱心企业”、“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营造扶残助残亲残的浓厚氛围。我区台州市新霸动力有限公司荣获省级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有12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市级扶残助残爱心乡镇”,全区创建率达63.2%。三是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王义生、任春红等4名优秀残疾人被推选为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踊跃参政议政。会同区司法部门开通残疾人网上法律援助平台,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共建盲道60多公里,设置残疾人免费停车位60个,部分红绿灯添置了语音提示功能,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无障碍设施改造进家庭活动。
3、为残疾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康复成效更加显著。20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八项指标已经达到全国一类地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标准。建立康复训练活动室,使每个残疾人在15分钟之内都能进入到康复训练室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康复协调员配备率达到95%以上。共有9000多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或功能补偿。会同台一医协办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提升我区康复服务水平。二是组织建设更加夯实。全区19个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理事长。各乡镇(街道)也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569个村居(社区)都成立了残疾人协会,配有残疾人专职委员。设立肢残人协会等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开展全区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与需求实名制调查与登记工作。完善和及时更新小康工程数据库、第二代残疾人证数据库和持证残疾人实名制登记和调查数据库。为19个乡镇(街道)残联配备专用电脑,并实现联网服务。
4、残疾人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我区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省、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周等活动,开展书画、象棋、羽毛球、游泳、演讲等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组织各类残疾人到各地开展学习交流。同时,建立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特殊艺术培训基地、盲人读书室等文化助残设施。黄岩电视台开播电视手语新闻节目,黄岩广播电台开设“残疾人风采”专栏,《今日黄岩》报开设“创建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区”专版。努力提高残疾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
二、当前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1、残疾人社会救助和保障能力水平仍较低。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残疾人社会救助资金仍然不足,保障全覆盖工作难度较大。一是保障资金仍然不能满足。目前,我区由地税部门代收缴的残保基金,远不能满足对残疾人保障救助的需求。二是救助范围偏窄。我区目前救助对象仅限持证残疾人,而持证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5%。我区虽已实施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居家安养等民生工程,但对残疾人的救助和保障主要以低保划线,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三是救助标准偏低。现行的低保救助标准,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随着物价因素以及残疾人一些特殊的开支,仅靠低保是远远不够的。如北洋镇的蒋媛患罕见的多发性肌炎,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平时的治疗费对她家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2、残疾人就业、教育环境有待改善。一是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由于受客观条件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残疾人受教育的机会比健全人少,受教育的程度比健全人低,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数据显示,我区持证残疾人文盲和小学有6712人,占70.1%,初中2428人,占25.36%,高中311人,占3.25%,大专以上103人,仅占1.1%。)二是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残疾人没有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没有职业安全感。三是我区福利企业逐年减少,安置残疾人就业艰难。由于福利企业退税政策吸引力减弱,我区福利企业从原来的80多家下降到现在的50多家,部分福利企业出现清退或裁减残疾职工现象。
3、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中心建设进展较慢。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经相关部门通过立项,但土地规划农转用报批较慢,严重影响建设进度。二是目前城区部分建筑物以及公共场所没有设计、安装、建设无障碍设施。一些商业场所缺少无障碍通道。三是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没有得到很好地管理、有效地发挥作用。部分道路两旁的盲道被机动车、摊位侵占、挤占,有的盲道甚至遭到破坏,导致这些无障碍设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形同虚设。
1、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让残疾人生活无忧。要严格落实中央坚持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出台相关政策,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切实纳入城乡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体系。一是集中各种救助资金,建立和完善救助网络,避免出现重救、漏救现象。建立统一救助标准,实现公平公正。二是要求相关部门对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处于低保标准边缘、生活存在严重困难的`残疾人家庭一律纳入低保,并给予专项救助,使低保边缘户摆脱生活困境,实行动态增长机制。三是完善和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规定参加“五险”。充分发挥残疾人保障金作用,帮助农村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0元)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使城乡残疾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四是积极探索残疾人生活保障新路子。建立无固定收入残疾人月生活津贴制度和特困残疾人家庭救助等长效机制。如媒体播报上郑乡干坑村傅学鹏的“山寨呼吸机”新闻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建立特困残疾人家庭“一对一”联系卡制度,筹建特困家庭救助基金等举措,保障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生活。
2、加大教育就业工作力度,让残疾人“学业有成”。教育、就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渠道,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教育,特别要在盲、聋和弱智儿童的义务教育方面下大力气,推进高中以上特殊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残疾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同时,加大残疾人技能培训救助力度。建立由政府补助一定的启动资金培训服务机制,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努力使其自食其力。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出台激励措施,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此外,以“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辟公益性岗位(如社区工作者等),招收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对残疾人劳动权益保障的监察,及时纠正用人单位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违法行为。
3、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为残疾人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原租村留地因种种原因中止建设后,区政府十分重视新地块选址,李昌道区长实地踏看,落实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25亩的建设用地。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力争康复托养中心早日建成,让广大残疾人康复、生活有更好的保障。二是加强无障碍设施监管。相关部门在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筑时应对无障碍设施按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使无障碍设施应配尽配,为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爱护的意识。此外,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对自然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对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和处理,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安全实效。
尊敬的市督查组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根据文件要求,由我代表县政府就我县残联工作做一个情况汇报。
一、贯彻落实中央、及文件精神的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市政府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我县残联工作实际,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16个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实施,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县政府出台了《中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对于落实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对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了进一步推动。目前,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正在朝着一个不断巩固、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的健康方向发展。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落实情况
的目标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残疾人两个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据统计,三年来我县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268例,免费安装假肢52例,免费安装助听器40例,免费发放残疾人用品用具315件套,11名0-6岁的残疾儿童得到了免费抢救康复治疗。资助残疾人学生残疾人子女入学67人,资助危房改造48户,扶持15个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创业,种养21人,救助特殊困难残疾人413人次。县政府出资为737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购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67名精神患者得到了救助,今年全县4996名残疾人纳入低保。
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动员、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三年来,我们通过社会各界热心于残疾人事业工作的人士筹集60多万元。赠送残疾人用品用具108件套。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62万元。将这资源更好地帮助和服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和康复使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二是积极探索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我县共有两个康复工疗站和一个康复农疗站,共有37名残疾人参与其中。实践证明,一些轻度残疾人通过手工劳动,身体得到明显的康复效果。更主要的是体现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的人生尊严,从需要家人抚养到能自食其力参与社会活动。三是注重宣传,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五个一工程”建设情况和特殊教育建设情况
为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 2
水平,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发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及托养等多项服务,不断扩大残疾人服务覆盖面。县政府高度重视“五个一工程”建设,今年,我县已完成了**镇两个工疗康复中心、**镇一个农疗康复中心和**镇一个残疾人扶贫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13户残疾人家庭参与种养。同时我县康复中心大楼已完成了规划、设计、立项、预算审核等相关工作,预计投资960万元。大楼计划九月动工,明年九月可交付使用。康复中心大楼的建成,将会成为我县学龄前残疾儿童教育和残疾人康复创造更好、更有利的环境。
另外,去年来,我县投资100多万元,对**镇**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特殊学校从**镇得以顺利搬迁。特殊学校现有残疾学生45人,特殊教师6人。
四、地方政府经费配套及福彩公益基金使用情况
我县每年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去今两年,每年18万。福彩公益金按20%提取用于残疾人事业,我们对这些资金严格管理、严格使用,将每一份钱都用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救助等残疾人事业上。
五、基层组织建设及班子配套情况
目前,我县残联有专职工作人员24人,1名理事长及2名副理事长,内设办公室(3人),综合股(2人),就业服务所(10人),学龄前启智学校(6人)。
21个乡镇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有专职或兼职理事长1名、专职委员1名。村级在**镇搞了试点,成立了残疾人协会(3个村),计划年底前在20%的行政村成立残疾人协会,设立专职协调员1名。
六、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及下一步措施
几年来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目前事业的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从我县残疾人生存现状而言,他们的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参与社会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现阶段生活福利和事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距,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二是按上级要求乡镇残联要有一名理事长(可兼职),一名专职委员,村级一名协调员。想要解决他们的误工补贴、工资待遇,根据我们的财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努力研究解决好。主要是: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督促落实,确保市政府提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年,我镇残疾人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及时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使全镇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好残疾人机构组织,镇上配备了残疾人专委一名,在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桌椅、柜架和各类标牌,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和阵地建设。全镇20各村也设置了专职残疾人联络员,为搞好全镇残疾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科技助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树立典范。在全镇残疾人中开展了向李永刚、王晓鹤等2名创业残疾人典范学习活动,通过他们的事迹带动其他残疾人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共同发展。
三是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活动。活动中助残志愿者通过走访慰问残疾户,发放康复教材,讲解康复知识等形式,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日常工作中镇残联要求村农家书屋优先向残疾人借阅图书,供残疾人阅读学习,以此增强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及维权意识。
四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亨社会发展成果。将他们优先纳入农村低保给予救助,20**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保贫困残疾人共计103人,全镇残疾人5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100%。
五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在西白村、箫史宫等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好的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0**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距,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不够大胆,不能结合实际抓特色。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典型,让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围绕《武隆府发〔2011〕47号》文件下达的目标任务,我镇自我加压,多措并举,序时完成了城乡建设的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于后:
一、认真调研,高起点规划
我镇年初请相关设计部门对长坝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工业园区发展,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思路,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修编的过程中邀请了县人大主任刘武华和政法委书记余建华到我镇进行调研,对场镇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我镇科学定位为“新兴工业重镇、区域商贸重镇”,精心塑造长坝片的门户和窗口。到今,已圆满完成了长坝镇总体规划修编,并经县政府2011年第五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同时县设计院也对红光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红光村规划正在进行中,预计12月初全面完成。
二、强力推进危房改造,农村面貌大改观
我镇认真组织实施了农村d级危房的改造,通过拆建和加固等方式,圆满完成了130户改造任务。对拆建农户由政府按风貌建设的有关图纸进行指导,完成巴渝新居建设40户,占年初下达任务的80%。此项工程的实施,不但有力提高了农民的安全幸福指数,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大改观。
三、加大投入,完善场镇功能
一是总投资100万元新修长坝公墓和搬迁烈士墓,现已投入60万元,目前,烈士墓已全面完工,占总工程量的80%。此项目属车站调整项目,因无新的用地指标,导致车站无法开工新建,经请示县政府批准,同意我镇调整项目。二是加大市政、环卫设施投入。投入10余万元,购买果皮箱60个、维修和更换路灯一批、维修和新修建垃圾池4个,场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变。
四、狠抓关键,亮点工程显现
我镇多次向县水务局申请治理石梁河东岸(场镇段)防洪堤建设。于今年5月份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530万元,现已全面完工,防洪堤的建设为场镇建设新增加用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准备再次投入资金对新增地块进行改造绿化,完工后将成为场镇一道靓丽工程。
附:相关图片
县人大主任刘武华、马奇柯副到长坝调研工作。
农房风貌、路灯、防洪堤工程建设。
峪泉镇地处嘉峪关市近郊,辖嘉峪关、黄草营和断山口3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人口924户,2999人,耕地6031亩。是甘肃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毗邻市区,地域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旅游资源丰富,镇区内有关城文化旅游景区、悬壁长城、黑山石刻等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目前已形成旅游餐饮、交通运输、劳务经济、绿色蔬菜种植、现代养殖业等优势产业。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甘肃省文明乡镇”、“甘肃省明星乡镇”、“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甘肃省双拥模范先进乡镇”、“甘肃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乡镇”。2017年,嘉峪关村被评为甘肃省新农村试点建设先进村。2017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87元,比2017年的6756元增加1231元,年均增幅8.8%。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及“四带动一加强”发展战略,立足我镇地处城市近郊、交通便利、镇区旅游资源丰富、毗邻工业园区等有利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城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水库建设作为生产建设项目之一,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建设期间须进行水土保持设计,控制水土流失,单纯的水土保持设计方法已小能满足人们对水库多功能的需求,而现代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刚好能对其功能进行大幅度提升,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有湘l结介,能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1工程概况。
刘湾水库位于郑州市东南约9km处,水库南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绿化带,北接郑州市十八里河治理工程,地理位置}一分显要。水库建于1958年,总库容280万m2,大坝为均质土坝,自以来水库基本断流、干涸,一自闲置,南水北调和配套工程建设给刘湾水库重新带来了生机,根据水源保护要求及郑州市总体规划,本次工程对水库清淤和改造后,将其按生态型水库采取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弥补郑州市南郊水域资源c乏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使其更好地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2环境状况分析。
2.1水土流失情况。
项目区位于平原区,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300c,平均降水量640mm。项目区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库区以林地为主,分布有少量耕地、荒草,林草覆盖率约25%。项目区无溶洞、黄土崩塌等小良地质,属北方土石山区,土层较厚,土壤肥力较好,土壤以壤土为主,土质结构松散,抗侵蚀能力弱,易造成水土流失。
2.2景观潜质。
自然景观:南水北调优质水源充库后,围介成宽广的水而水域成为库区景观的主景,水域依周边的地形在库中形成了湖区,在库尾则形成浅滩湿地,逐渐形成从水而一草湿地一灌木湿地一乔木的几种景观层次。
人文景观:刘湾水库规划了南水北调文化展示区,一些工程挖掘的文物将在水库迁建和保护,使得历史文化和现代建设相映成趣。
动植物景观:水库周边野生植被较为丰富,一些乡土树种,多是城市公园无法见到的,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素材应尽量借用和借鉴自然的动植物资源。
3设计理念。
设计时将库区清淤弃渣与库中生态岛建设结介,库区总体采用大而积保护绿地、少量硬质铺装和部分生态护坡有机结介的手法,植物环境配置上采用对比统一的艺术处理手法,追求春华秋实、夏荫冬青的绿化效果,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讲究女全、美观、和谐、自然。
4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设计。
4.1总体布局。
按照工程分区与环境结构分析,将水库进行了区域划分:北侧接i一八里河治理区域规划处自然湿地展示区,既是对现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也增加了库区的科普、展示功能;西侧入日管理区域规划为南水北调文化展示区,通过文化墙、主题雕塑、文化柱等形式集中展现南水北调的水文化;库区中央区结介清淤弃渣利用,规划3座生态岛,既为库区生物提供了自然栖息地,又暗介了中国传统园林中“一池三山”的规划理念;另外库内设置多处观景平台、临水场地和栈道,库四周设置防护林带。
4.2水土保持生态景观措施体系。
措施体系按照工程与植物结介、生态与景观结介原则,包括微地形堆塑、生态护坡、植物防护、环库道路与栈道、临水场地、景观建筑及小品、灯光照明、给排水工程等。
4.3设计要点。
4.3.1微地形堆塑。
水库清淤扩容,产生了大量的弃土弃渣,设计在库中间堆置3处人工生态岛,高出正常蓄水位2一3m,方便景观布设的同时又利用了多余的土方,可以减少弃渣场的占地及因其产生的水土流失,另外清淤施工期间,尽量进行土方的就地“卜衡,结介景观设计进行介理利用,创造更丰富的立而景观,形成丰富的自然空间。
4.3.2生态护坡。
刘湾水库大坝现状坝坡植被覆盖较差,部分堤坡出现浅沟侵蚀,山于筑坝时夯填碾压,大坝土壤结构紧实,自接种草成活率低或难以达到景观绿化效果,为更好地防治坝坡水土流失,在水库下游坝坡和上游坝坡水而线以上区域采用铺种草皮绿化防护,草皮品种选用狗牙根草,铺设方法按照相关规范规程进行,注意定期养护。
库中3处人工岛,堆置时采用边填筑边碾压的方式,边坡根据景观需要和地形要求,坡比缓于1:1.50蓄水后,水而线以下部分长期浸泡在水中,难免出现失稳坍塌的情况,可能影响到水库的水质和生态岛的整体美观,为防患于未然,在人工生态岛四周水而线以下采用铺设生态砖进行防护。生态砖采用预制混凝土材质,铺设时在修整好的边坡坡而上从下至上码放,上下相邻两块砖体的相应孔眼对齐,采用钢钎连接固定,铺填种植土后在生态砖内种植水生植物、沉水植物,品种可选用芦苇、浮萍、苦草等。
4.3.3植物防护设计。
依据景观结构与功能将本项目分为四大类型种植区域,即生活游憩区、文化展示区、自然原生区、绿色防护区,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规划相应的植物种类。生活休憩区,以林荫空间和滨水步道为主景,突出生态功能,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为骨架,搭建林荫广场、步道,为游人提供运动健身、生态友好的功能空间,种植以景观特色鲜明的植物为主;文化展示区,结介南水北调文化,种植色叶及观花植物,结介常绿树种及宿根花卉的种植,形成色彩亮丽、特点鲜明的植被景观,突出其观赏功能;自然原生区,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适当补植部分观赏乔灌木,实现乔、灌、草、藤的植物多样性,在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同时,增添景观的丰富性,对原有生境尽量少十涉;绿色防护区,充分考虑其功能性,介理配置植物,既体现地方景观特色,又发挥植被的生态作用,主要设计方式采用乔灌草相结介的植物防护带配置模式,形成垂自方向上幽闭的植物景观,空间围介较好,增大水库四周绿化量。
4.3.4环库道路与栈道。
坝顶设计5m宽交通主线路,与水库进日道路连接,满足巡库功能需求及电瓶车观光需求,环库道路贯穿各个景观节点,满足景观亲水和市民休闲要求,局部节点处设置1.50一5m的二级园路及滨水栈道。道路及栈道的铺装材料和铺装形式根据周围环境要求,做到协调统一,朴素典雅,在主要景观节点及道路转弯处设置指示牌,便于交通组织。道路类型采用路堤型块料路而和透水砖,而层采用整体路而或各种预制块料铺装,尽量减少施工对原有地貌的扰动。
4.3.5临水场地。
工程中结介水库水而形态,布置了5处临水场地,采用台式构筑,其中2处与滨水栈道连接,另外3处分别为观光码头、观景环廊和休憩平台,临水场地供群众集散、健身、娱乐、观景等活动之用。
4.3.6景观建筑及小品。
各类景观建筑与小品设计结介南水北调和郑州文化特色,造型宜简洁雅致,并与环境充分协调,起到u龙点睛的作用。沿环库道路设计多处特色廊架、凉亭等景观建筑,分布于各个景观节点处,平面形态多样式变化,采用防腐木十钢架结构及张拉膜结构,独立成景,形成休憩、赏景的佳境;雕塑及文化墙等展示南水北调概况、历史沿革、郑州历史文化、现代农业文化,水利文化及区域特色文化等。
4.3.7灯光照明。
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庭园灯、路灯、草坪灯等,灯光的方向和颜色的选择以能增加树木、灌木、花卉的美观为主要前提,除要满足夜晚的照明效果外,同时也要考虑自天的景观协调性。
4.3.8给排水工程。
植物灌溉与道路广场喷洒可利用水库提水,幽水排放采用生态排水沟,沟内植草防护,汇集的幽水可有控制地排入植被绿化区域、湿地等,利用地表植被对fij水进行净化同时防水径流对表土的冲蚀。
5结语。
通过水库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设计与生态景观设计的结介,提升了刘湾水库单一的水利功能,使水库形成了生态保护、景观、旅游等新的复介功能,预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水土资源和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燕,梁文流.复合生态型水库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2]王治国,张云龙,刘徐师,等.林业生态工程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3]王若盯,赵凯.水库景观设计的方法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12).
河口村水库自20开工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服务重点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优化施工环境,广大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大力支持水库建设,保证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促进了前期工程的进展顺利。
一、加强领导,全力支持。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强对前期工程的服务协调,成立了服务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事机构,抽调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吃住在工地,蹲点负责协调工程前期建设。党委政府定期听取服务河口水库工程工作汇报,研究服务协调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镇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拿出近50万元用于群众附属物、赔青等先期赔偿垫付,群众得到了赔偿,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主动出击,强化服务。
前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方方面面,直接牵扯到一家一户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到位,必将影响工程建设。为此,我们把群众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教育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使得工程局与村、群众建立良好的邻居关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建立矛盾排查制度,积极与建管局和施工单位沟通,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每周排查一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矛盾隐患提前介入,主动参与,有的放矢,提前协调,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凡是涉及占用群众土地、树木的,深入到群众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讲赔偿政策,讲工程大局,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取得群众谅解和支持,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工程建设。
三、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镇党委将村服务重点工程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奖惩序列,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四定”办法,即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定措施,与干部工资挂钩,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奖优罚劣,确保任务落实。
四、组织务工,增加收入。
报告。
由于一系列有效的协调服务,工程在五龙口镇辖区内施工环境良好,工程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前期工程2号、3号、4号、5号施工道路、金滩大桥、业主和工程局营地等协调任务,受到了水库建管局、市协调办、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协调任务还很重,要以此次刘省长视察为契机,贯彻落实好省长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为工程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好服务协调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强化服务力度,保证不出现因环境问题影响工程施工。配合建管局月底前完成2号渣场附属物登记核实和协议工作,九月上旬完成定界、附属物清理等工作,交付使用。
二是做好遗留问题善后处理工作。对于前期出现的个别遗留问题(地界纠纷、林坡赔偿等),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做好处理工作。
三是加快里河村发展步伐。聘请规划设计人员,结合水库后期开发整体规划,结合牛王滩景区整体开发,对里河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服务工程,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把旅游服务业作为里河村的发展产业,做好规划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发展意识,进而把里河村打造成为以吃、住为主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以避暑度假为主的休闲旅游中心。
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工作。
村委会年终工作总结。
村官年终工作总结。
选调生工作总结。
村委会林业工作总结。
年末村委会工作总结。
2010年终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现将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教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全县共有总人口427701人。根据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中有残疾人26445人,目前有持第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5601人。残疾人中54.3%的重度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32%的残疾人没有自理能力,靠亲属和家属供养的残疾人占48%,靠民政救济和社会救助的占36.8%,享受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的占10.2%。
通过努力,我县从2002年至2017年及2017年获临沧市残疾人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残疾人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一五”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以“强化政府主导、强化残疾人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重点工程”为主线,狠抓残疾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着力推动我县残疾人各项工作的发展。
(一)残疾人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1、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改善残疾人就业状况。一是切实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领导,政府专门召开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协调会议,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残疾人就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档案,每年对各乡镇、单位残疾人就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随时掌握全县残疾人就业情况,2017年末共有167名残疾人在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就业,157名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三是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采取集中、依托社会机构等方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2、“十一五”以来,我县共开展农村残疾人及家属种、养殖和泡核桃种植等科技培训5344人次;完成残疾人摩托车修理、平菇种植等职业技能培训243名;选送盲人到省华夏中专参加医疗保健按摩培训123名;累计安排城镇残疾人当年就业164名;累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10万元,共有盲人按摩店5个,扶持残疾人杨正云创办黄牛奶牛养殖场,扶持残疾人徐正荣创办太阳能热水器销售安装点。
(二)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县残联努力为残疾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改善残疾人接受教育的环境,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进一步优化残疾人教育环境。一是县人民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之中,特殊照顾,同步实施,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率达到86%以上。二是大力实施“春雨行动”扶残助学和“彩票公益金助学”工程。2017年,有31名残疾学生享受“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救助,给予11名大中专学生1000元到3000元的一次性补助,选送16残疾学生到市特教学校就读。据统计,2017年全县有161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二免一补”得到较好落实。充分依托市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县有94名听力、言语、智力、视力等残疾儿童少年集中在市特校学习。
(三) 残疾人扶贫工作扎实有效
认真实施中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年—2017年)和云县残疾人十一五计划发展纲要。全县各级政府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大扶贫范围,统筹安排、重点倾斜、同步实施。
1、部门扶持,重点救助。
通过项目扶持、就业扶持、结对帮扶等各种渠道扶持贫困残疾人2457名,其中解决温饱731名。民政部门将511名“三无”残疾人优先纳入五保供养;对符合城低保的513名残疾人实行应保尽保;对3170名农村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对528名残疾人进行了各类临时性救助,有力保障了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争取扶贫贷款6万元,开发两个残疾人扶贫项目,扶持5个残疾人户发展生产。认真实施危房改造项目,2017年起,我县对146户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其中2017年实施60户,除中国残联和省残联下拔20万项目资金外,共投入配套资金24万元,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146户残疾人危房已全部按期喜迁新房。
源建设,帮助残疾人家庭选好经济支撑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残疾人家庭经济全面发展。残健致富联合体培养残疾人致富能手10人,共完成泡核桃种植5620亩,完成残疾人家庭泡核桃高标准管护600亩,残疾人家庭建成沼气池50口,残疾人家庭庭院改造硬化、亮化40户。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7年的1226元增长到2017年的2190元。
3、“阳光家园”计划正在顺利开展。
2017年,我县的残疾人工作重心是着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将残疾人托养服务纳入民政、社区服务中,多方位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根据临沧市残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沧市阳光家园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将在下步工作中,围绕市残联的实施方案,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困难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要求,着力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制定出符合我县县情的实施方案,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目前,市分配我县50名居家托养名额已全部分解到12个乡镇,正在按要求落实托养对象。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环节繁杂,征收成本高,建议省残联进一步完善残保金的代征代扣办法。
(二)我县重度残疾人口多,群体大,且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在农村,生活极度贫困,只靠零星救济、帮助已无法解决其生活困难。建议上级部门出台有关政策,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每年提供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并将农村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三)建议对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个人交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四)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占残疾人的比例较大,目前每年50人的名额无法满足我县残疾人的基本需求,请省残联加大对我县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工作支持力度。
(五)针对残疾人的特惠政策不够具体,建议省残联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发201718号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可操作性更强,残疾人能等到更多实惠的政策文件。
(六)请省残联给予解决10万元农村残疾人生产发展扶持资金。
(七)请省残联给予项目扶持云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帮助指导下,县残联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切实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工作。经过努力,我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残疾人融入四位一体的康复工作架构,全县有康复要求的残疾人在社区内得到了就地就近的康复服务,改善了生活质量。
全县辖5镇3乡,109个村委会(社区),792个村民小组,残疾人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其中视力残疾4932人,听力残疾5728人,言语残疾522人,智力残疾993人,肢体残疾6548人,精神残疾1921人,多重残疾5356人。截止2016年6月,符合残疾等级标准,办理残疾人证有7372人,按类别分,视力残疾510人,听力残疾667人,言语残疾142人,肢体残疾5106人,智力残疾500人,精神残疾267人,多重残疾180人。按等级分,一级1001人,二级1086人,三级1884人,四级3401人。
自开展社区康复以来,筛查出康复需求残疾人7924人,康复需求筛出率达2%;康复服务建档人数达6734人,建档率为85%。已组织527例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率达%;组织171名盲人开展了定向行走训练,训练率达90%;完成聋儿康复训练74人,训练率达82%;完成假肢安装89例,装配率达90%;完成肢体康复训练1825例,训练率达87%;完成智残儿童康复训练51例,训练率达77%;低视力康复配镜245例,配镜率达36%;完成用品用具供应1072件,配置率达92%。
(一)建立健全组织管理网络
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残疾人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残联,由县残联理事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各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并报县残联备案。同时,组建了一支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康复服务队伍。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都挂牌成立了康复指导站,并聘请了一位医生为康复指导员,专门负责指导全乡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全县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也依托村(社区)卫生室成立了康复室,并由残疾人联络员兼任康复员,为所辖地区的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医疗和训练指导服务,做到“有训练场所、有康复器材、有专(兼)职康复指导员、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帐”。为了使这支队伍能够长期运转,有效运作,对乡(镇)康复指导员,按每月600元给予生活补贴,村组康复员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助。我们还定期对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实施分级培训。2016年以来,共编印培训资料300余份,开设培训班2期,培训康复员109人次。
(二)明确部门职责
制定了《xx县残疾人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党委重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三)完善服务网络体系
以县残联康复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康复指导站和村委会(社区)康复站为基础,以家庭康复为依托,充分发挥村(社区)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福利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资源共享,形成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
(四)强化经费保障机制
根据《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工作标准》,我县属于二类地区,县级财政需按全县总人口数每人每年不少于元投入配套经费,两年中县级财政投入经费16万元,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康复指导员及康复员工作补贴。县残联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康复服务经费的投入,县残联协调资金8万元用于购置下肢功率车、偏瘫康复器、双轮助行器、液压式踏步机等康复训练器材,供进入社区的残疾人使用,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3 / 6康复器材服务。
(五)全力普及康复知识
针对社会、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康复观念缺失的现状。康复意识的提升、康复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县利用各种媒体打造我们的宣传平台。首先是利用好公共媒体。从2016年开始,在电视、广播、报纸上报道各类优秀残疾人典型,宣传残疾人事业,普及残疾人康复知识。加强阅读资料的制作和发行,印制、发放各种宣传手册5500册,宣传单12,000份。通过康复知识的普及,让广大残疾人了解了自己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方法,也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获得康复理念,使卫生部门了解并拓展了康复业务。
(六)健全管理制度
在工作管理上完善了“四项制度”。
一是完善康复需求登记制。各村委会康复员入户走访,调查摸底了解残疾人康复需求,及时填写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建立每人一档,因人而异落实康复措施,实行动态管理。
二是完善分类管理制。通过需求调查,对各类康复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而后实行分类指导,提供相应服务,并填写服务记录。
三是完善医生评估鉴定制。残疾人康复训练有医生指导,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效果由医生进行效果评估。
四是建立奖惩机制。
对社区康复中一些重点康复项目按标准定期进行考核评估,按考核评估结果,对社区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给予奖惩。目前,我县已为7372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了康复需求档案。档案由村(社区)、乡(镇)、县三级存档,同时各乡(镇)、村委会(社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别细化了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康复员与残疾人保持随时沟通,增强了与残疾人的互动。通过定期入户随访,了解残疾人的需求。
一是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二是指导偏瘫、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康复训练。
三是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低视力者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定点眼镜店配用助视器,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对有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开展盲人导向行走训练。
四是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适时配用助听器,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五是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家长培训。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
六是进行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七是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八是进行转介5 / 6服务,实现全面康复目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难以诊断治疗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同时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还有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康复技术力量薄弱,康复技术人才短缺;二是康复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康复经费缺口较大,还需多方积极争取;四是培训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各位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将在巩固提高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把康复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让更多的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更好地、平等地享受康复服务。
河口村水库自开工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服务重点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优化施工环境,广大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大力支持水库建设,保证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促进了前期工程的进展顺利。
一、加强领导,全力支持。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强对前期工程的服务协调,成立了服务河口村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事机构,抽调有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机关干部吃住在工地,蹲点负责协调工程前期建设。党委政府定期听取服务河口水库工程工作汇报,研究服务协调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镇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拿出近50万元用于群众附属物、赔青等先期赔偿垫付,群众得到了赔偿,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主动出击,强化服务。
前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方方面面,直接牵扯到一家一户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到位,必将影响工程建设。为此,我们把群众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教育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使得工程局与村、群众建立良好的邻居关系,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建立矛盾排查制度,积极与建管局和施工单位沟通,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每周排查一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矛盾隐患提前介入,主动参与,有的放矢,提前协调,在不影响工程施工的前提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凡是涉及占用群众土地、树木的,深入到群众家中,一户一户做工作,讲赔偿政策,讲工程大局,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取得群众谅解和支持,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工程建设。
三、明确责任,健全机制。
镇党委将村服务重点工程情况纳入年度目标奖惩序列,建立工作台帐,实行“四定”办法,即定任务,定时间,定标准,定措施,与干部工资挂钩,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奖优罚劣,确保任务落实。
四、组织务工,增加收入。
本着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服务的原则,我们当好红娘积极与施工单位协调,村里成立劳务输出组织,有组织的参与到工程中去,有近百人常年在工地上务工和从事运输,极大的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从而有力的支援了工程建设,实现了业主、施工企业、群众三满意。
由于一系列有效的协调服务,工程在五龙口镇辖区内施工环境良好,工程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前期工程2号、3号、4号、5号施工道路、金滩大桥、业主和工程局营地等协调任务,受到了水库建管局、市协调办、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协调任务还很重,要以此次刘省长视察为契机,贯彻落实好省长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为工程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是持之以恒的抓好服务协调工作。加大协调力度,强化服务力度,保证不出现因环境问题影响工程施工。配合建管局月底前完成2号渣场附属物登记核实和协议工作,九月上旬完成定界、附属物清理等工作,交付使用。
二是做好遗留问题善后处理工作。对于前期出现的个别遗留问题(地界纠纷、林坡赔偿等),配合相关部门积极主动的做好处理工作。
三是加快里河村发展步伐。聘请规划设计人员,结合水库后期开发整体规划,结合牛王滩景区整体开发,对里河村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通过服务工程,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把旅游服务业作为里河村的发展产业,做好规划建设,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发展意识,进而把里河村打造成为以吃、住为主的游客服务中心和以避暑度假为主的休闲旅游中心。
伊宁县是实施国家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县之一。县畜牧兽医站办公楼搬迁于20xx年x月,总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其中化验室面积208平方米。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化验室建有独立的细菌室(含无菌间)、血清室、寄生虫室、洗涤消毒室及病理解剖室,配置化验器械、设备39种55件,20xx年县财政拨经费15万元,购入全套共6件瘦肉精检测设备,今年4—5月国家二期项目已到位26件设备,目前正安装调试。试验试剂由县站自己购买和州站供应。化验室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各种仪器设备均按其使用功能放置于相应的工作室,对常规器械、器皿、化学试剂、消毒液及生物诊断试剂,按照相关要求分别采取了相应保存方式,对剧毒试剂和易燃、易爆试剂采取了专门管理措施。
时,全县1370户养禽户,只查出5户零抗体户、36户不合格户,起到了以检促监、以检促防的良好作用。20xx年对秋季口蹄疫免疫工作实行化验室效价检测考核制度,在全县146个村中,共查处11名不合格的村级防疫员。20xx年11—12月份开展了瘦肉精监测工作,共检测出6户阳性户、10头牛,并对其依法进行了处理。今年根据上级下达的检测任务,到目前我县站化验室已完成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428户,有6户不合格。完成新城疫免疫抗体检测500份、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200份、猪瘟免疫抗体检测150份。完成牛结核检测1400头、布病检测500头只、监测结果均为阴性。牛羊育肥户、屠宰场、活畜市场、运输等环节进行瘦肉精检测1581头牛,共检测出阳性户7户、14头牛,并依法进行了处理。县下达牛口蹄疫检测任务1000头,现已完成采血,正在化验检测。
通过实施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续建项目,一是进一步完善化验室设施,增强其化验功能,满足当前疫情监测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动物防疫工作。二是开辟肉、蛋、奶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业务,确保上市动物食品质量安全。三是结合动物疫病诊疗,开展常规化验、检测工作,更好地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生产服务。
伊宁县畜牧兽医站。
20xx年x月x日。
xxxxxx信息系统于20xx年x月x日正式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自筹建xxxx信息系统以来,我中心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升级经办中心专线网络,改善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现将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总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费紧张,信息化建设前期投入还存在资金缺口。业务办公软、硬件设备配置相对落后,未达到使用标准。临时租用的adsl+vpn专线网络带宽不足,严重影响经办操作,并且此专线属于外网网络,业务数据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2、自xxxx系统上线试运行至今,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仍未完成,截止目前已进入数据核对的第二阶段,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并不准确,还不能投入正常使用。xx公司的配合工作不够及时有效,工作周期长,中间环节多,回复、解决问题速度慢,并且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及时解决我区信息系统中的问题,造成我区本地化信息数据迁移工作停滞不前。
加之没有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实践演练,我中心工作人员以及镇、办事处社保所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的各环节操作仍不够熟练。
二、建议意见。
由于我单位经费困难,希望市局能给与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帮助,以及相关软硬件、专线网络的支持。尽快督促协调长天公司与我单位工作配合等相关问题,组织提供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
**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的出土地,现辖4个县(区),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7个街道办事处、63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1.5万人,其中残疾人13.64万,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7.2%。城镇残疾人1.58万人,占11.6%;农村残疾人12.06万人,占88.4%。按所在地域划分:***6.93万人,**县2.86万人,**县1.71万人,**县2.14万人。近年来,**市各级政府和残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紧密围绕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努力完善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模式,推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较快发展。
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均依法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政府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残联理事长任副主任,财政、民政、卫生等31个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全市残疾人工作格局。
(二)认真履行职能,完善协会组织。
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工作机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组织开展“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主题活动,精心做好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亲友、智力残疾人亲友5个专门协会,分类开展各类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培训、就业等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甘肃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市残联暨**、**县残联在2008年换届时各充实了一名残疾人担任副理事长,**县于今年3月份又调整了残疾人副理事长,加强了力量。全市103个乡镇(街道)、63个社区和112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乡镇(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配备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县、**县抓住县上扶持“四零五零”人员就业的有利时机,将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纳入政府公益性岗位安置,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享受岗位补贴。**、**县、**县一次性落实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误工补助,**县将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采用低保加补贴的方式,按照2011年每人每月50元、2012年每人每月80元,2013年每人每月100元标准发放专职委员误工补助。所需资金全部列入县(区)财政预算,每半年拨付一次,形成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强乡镇残联标准化建设,按照规范化、民主化程序调整充实了残联组成人员,明确了乡镇民政干部兼任残联理事长。
(四)加强部门联系,强化协配合调。
加强了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与市委组织部门请示协调,于2010年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残联发„2010‟47号)的有利政策,解决了基层残疾人组织所必须的人员、经费和场所问题。
(五)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市共组织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内容紧扣残疾人工作实际,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基层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为了确保残疾人工作落到实处,市、县残联建立了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百分制目标考核制度,评定等次,奖优罚劣,调动了基层残联干部的积极性。年初都确定工作任务指标,年底对各项残疾人工作进行评比考核。对那些落实残疾人工作较好、评定等次靠前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一些落实残疾人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不够及时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每年的评比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明确把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作为基层残联的重点工作,重点考核,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和要求,完成了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县通过与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既加强了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增强了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责任意识,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残联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参与支持、合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完成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2012年任务的目标、与推进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缺乏后续支撑。组织机构建立以后,随之涉及到的办公场所、办公经费、残联专干编制、人员身份、干部经费预算等问题。如:乡镇残联虽然有人做事,但理事长仍由乡镇民政助理员兼任,影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的选聘及待遇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履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残疾人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残疾人工作者大都属于兼职,其政策理论水平、综合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较低,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需要。
(三)为残疾人服务意识参差不齐。
从市残联年度考核检查情况来看,凡是党政领导重视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区),从乡镇残联到村级残协,都能够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服务意识很浓,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真正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基层农村残疾人工作者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工作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充分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各种优势。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紧紧抓住残疾人工作日益完善的政策优势,深刻领会政策精神,用足用活政策规定,全面发掘政策潜力,努力为加快基层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层残联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政府管理、服务残疾人的组织。积极发挥基层残联组织的特殊地位优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引导发挥社会各层面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迅速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各种能力。一是提高善于工作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残疾人法规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仅要与残疾人联系,而且要与社会各界密切交往。因此,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坚决执行残疾人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品德,以对残疾人的爱心、真心和实心,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作风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着抓落实的力度,抓落实的力度直接决定着工作的效率。要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推行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措施,切实增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务实能力。三是提高勇于创新的能力。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努力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坚定的创新精神、高超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残疾人事业服务突破发展,阔步向前。
(三)建立健全各种发展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乡镇残联经费力争统一安排,列入财政预算。村级残协经费由村委会统一安排,残疾人专职委员补助要明确标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稳定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三是规范工作运行机制。紧紧围绕服务残疾人这个中心,全面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基本需求调查等基础性工作,规范流程,制定细则,健全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广泛深入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农村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嘉善县辖6个镇,3个街道,104个行政村,43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共有各类残疾人万(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持证残疾人6690人,占总人口的%。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本文结合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践,作一些思考。
近年来,嘉善县十分重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国务院、省、市残工委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实干,为做好全县残疾人工作,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基层组织网络日益健全。
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的建立,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目前,全县11个镇都建立残联,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全县104个行政村、42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力残疾人亲友会和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也相继成立。xx年,我县以镇残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镇残联机构设置,镇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规格与当地内设机构规格相同,理事长不再由主席团主席(分管领导)兼任。同时,在主席团成员中选聘一名残疾人委员作为专职委员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是做好残疾人工作,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3、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推进。
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表册齐全,建立了培训、信访、台帐资料收集等一系列制度,有的基层组织还并把相关制度、职责及扶助残疾人的有关规定上墙公布。建立了考核机制,残联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加强了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各镇残联都配备了电脑和档案橱,建立了“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法律援助站”等服务机构,基层组织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4、专职委员选聘工作逐步推开。
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是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嘉善县残联认真学习领会中残联、省、市残联关于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的文件精神,把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根据省、市残联要求,残疾人数量达到50人以上的,应选聘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根据择优录用原则,各镇(街道)残联进行了认真筛选和考察,目前,共选聘了49名残疾人担任专职委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疾人工作力量,密切了与残疾人的联系。
5、基层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近几年来,全县基层残疾人组织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切实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文体等各项工作,关心残疾人群体,改善残疾人生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促进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是基层组织规范化程度还需提高。对照中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还较滞后。镇残联理事长专职不专干现象普遍,个别镇残联办公、服务场所还缺少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设施,部分村(社区)残协职责、服务项目还没有上墙公开,开展活动和服务不够平衡。
二是残疾人专职委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这支队伍刚刚建立,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不一,素质参差不齐,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很有必要。而目前,这方面工作未能有效跟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加强。
三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还需加强。有的基层残疾人组织对所辖区域的残疾人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及时、全面,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活动载体不多,工作创新不够,基层残疾人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基层残疾人组织是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既是为残疾人解难,又是为政府分忧,这与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一致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特别是xx年以来,残疾人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残奥会成功举办,中国残联“五代会”胜利闭幕,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已经到来。今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也相继下发了省委3号、市委26号文件,对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基层残疾人组织提出了新挑战。因此,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委的文件精神,学习中残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重要性的认识,把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基层残疾人组织要主动向同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积极主动做好残疾人工作,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以作为赢得地位,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抓住龙头,充分发挥镇(街道)残联的主体作用。镇(街道)残联是农村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龙头,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更是整个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领头雁”,只有充分发挥镇残联理事长的作用,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除要落实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外,镇(街道)专职残联干部要尽可能专职专用。作为理事长要正确认真处理好“专职残联干部”与“镇(街道)干部”二种身份的关系,寻找有机结合点,把残疾人工作自觉纳入到党政中心工作的大局之中,使残疾人满意,使党委政府满意。同时要切实加强镇(街道)残联理事会建设,注重调动残联各位理事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要培养扶持几个规范化基层残协组织,以点带面,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促进残疾人工作的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3、注重培训,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残疾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培训,教育引导残疾人工作者增强三种意识:一是学习意识,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注意研究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二是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残疾人工作;三是服务意识,深入基层,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残疾人呼声,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愿望,做到思想上重视、感情上贴近、工作上落实,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4、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逐条进行对照,未达标的,及时抓好整改。一是县残联应抓紧启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改造工作。根据省残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对现有xx平方米的房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集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就业服务、辅助器具服务、专门协会活动、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二是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和服务项目上墙。同时,要进一步畅通与残疾人的联系渠道,方便残疾人办事。三是要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要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充实工作力量的新举措。应根据残疾人专职委员任职条件,进一步选拔优秀残疾人担任专职委员,并解决好他们的工作补贴等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好广大残疾人。要强化这支专职委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确实不胜任的要进行调整。四是加强专门协会建设。要为专门协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保证工作经费,安排专门的办公场所,使专门协会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责,更好地代表本类别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本类别残疾人服务。
5、强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要以服务残疾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多深入残疾人中间,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要求,建议政府出台更多的扶助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全面落实已有各项扶助政策措施。要把政策宣传到位,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优惠,切实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三是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网络,构筑二十分钟康复服务圈,方便残疾人就近就便开展康复训练,促进残疾人改善补偿功能,促进康复,进而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四是要加强残疾人就业。大力宣传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做好残疾人集中安置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五是要加强残疾人文体宣传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大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区位于市中心,辖19个乡镇、街道(景区)办事处,其中:4个乡,8个镇,7个街道(景区)办事处,共有291个行政村,53个社区,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人。
撤市设区后,升格为副科级单位,由区民政局代管。1996年,区残联由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区残联建立党组,由区委、区政府直接管理。由于多年来,残联基层组织建设不健全,工作开展不顺畅,一度曾是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落后县市。如何迎难向上,赶超先进,让区残疾人事业与全区的经济发展同步前进,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决定从基层残疾人组织、基础资料台账建立入手,全力推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建立健全了各级残疾人组织,并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全国特奥家庭联络网社区活动;成功创建了“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残疾人整体工作被授予“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连续被评为“全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分不开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我区有7万多残疾人,残疾人生活在基层,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各级残联下达的任务要靠基层去落实,基层残联是联系广大残疾人的纽带,是开展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立基层残联组织,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是前提。长期以来,基层残疾人组织岗位不明,职责不清,人员不定或更换频繁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三个环节:一是调整充实区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为切实强化区直各部门服务残疾人事业的协调联动功能,区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区残工委成员单位,明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全区的残疾人工作的格局。二是健全乡镇、街道残联。区残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和市残联的要求,把“健全乡镇、村组、社区残疾人组织机构,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作为“十一五”期间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主动争取乡镇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加强乡镇残联标准化建设,按照规范化、民主化程序调整充实了残联组成人员,明确了乡镇残联专(兼)职干部。区委办、政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宛龙办()12号],重新明确了各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专职,设一名专职人员承办残联日常工作。专职人员选拔、配备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进行,要特别重视选拔配备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从事残疾人工作,要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奉献精神,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要发扬“团结、实干、开拓、高效”的工作作风,要善于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经过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半个月的推荐、考察,全区19个乡镇、街道的残联专干全部配备到位,全部是党员和大专以上学历。三是健全村级残疾人协会。进一步加大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力度,逐级固定场所,明确职责,完善制度,配备人员,配齐办公设施。设立一名专职残协委员,选拔有责任心的优秀残疾人担任,与民政部门协调,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按照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的要求,为乡镇残联、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制度要求,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组织管理,真正实现了残疾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为推进全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加强残联基础资料台帐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为此,我区在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残联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根据扶贫解困、劳动就业、康复服务等方面要求设计了1套表格,安排全区19个乡镇街道残联和291个村(社区)残协全面组织力量,落实专人,深入到村、组,逐一对全区所有残疾人进行调查登记,分类统计,为开展残疾人工作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各项活动,着力提升服务职能。
助,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村残疾人协会、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助残志愿者联络站、残疾人各节日活动得到有序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工作正逐步迈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2012年,我镇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凤翔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残疾人各项政策,及时为残疾群众排忧解难,使全镇残疾人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好残疾人机构组织,镇上配备了残疾人专委一名,在镇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置了办公桌椅、柜架和各类标牌,加强了残疾人组织和阵地建设。全镇20各村也设置了专职残疾人联络员,为搞好全镇残疾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科技助残。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为残疾人开展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树立典范。在全镇残疾人中开展了向李永刚、王晓鹤等2名创业残疾人典范学习活动,通过他们的事迹带动其他残疾人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共同发展。
三是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全国助残日”活动。活动中助残志愿者通过走访慰问残疾户,发放康复教材,讲解康复知识等形式,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日常工作中镇残联要求村农家书屋优先向残疾人借阅图书,供残疾人阅读学习,以此增强残疾人的自身素质及维权意识。
四是切实关心残疾人生活困难,让他们共亨社会发展成果。将他们优先纳入农村低保给予救助,2012年全镇享受农村低保贫困残疾人共计103人,全镇残疾人57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到100%。
五是搭建活动平台,组织残疾人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在西白村、箫史宫等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更好的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2012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残疾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工作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距,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主要表现在工作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不够大胆,不能结合实际抓特色。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各种典型,让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共同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嘉善县辖6个镇,3个街道,104个行政村,43个社区,户籍人口38万,共有各类残疾人2.4万(第二次抽调口径),占全县总人口的6.36%,持证残疾人6690人,占总人口的1.76%。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织保证。本文结合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实践,作一些思考。
近年来,嘉善县十分重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国务院、省、市残工委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组织网络健全,队伍稳定实干,为做好全县残疾人工作,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基层组织网络日益健全。
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的建立,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网络。目前,全县11个镇都建立残联,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全县104个行政村、42个社区、27个残疾人相对集中(20人以上)的福利企业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县肢残人协会、县聋人协会、县盲人协会、县智力残疾人亲友会和县精神残疾人亲友会也相继成立。xx年,我县以镇残联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明确镇残联机构设置,镇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规格与当地内设机构规格相同,理事长不再由主席团主席(分管领导)兼任。同时,在主席团成员中选聘一名残疾人委员作为专职委员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
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是做好残疾人工作,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分级分层组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和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3、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推进。
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表册齐全,建立了培训、信访、台帐资料收集等一系列制度,有的基层组织还并把相关制度、职责及扶助残疾人的有关规定上墙公布。建立了考核机制,残联工作纳入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加强了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建设,各镇残联都配备了电脑和档案橱,建立了“志愿者助残联络站”、“残疾人法律援助站”等服务机构,基层组织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4、专职委员选聘工作逐步推开。
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是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嘉善县残联认真学习领会中残联、省、市残联关于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的文件精神,把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工作。根据省、市残联要求,残疾人数量达到50人以上的,应选聘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根据择优录用原则,各镇(街道)残联进行了认真筛选和考察,目前,共选聘了49名残疾人担任专职委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疾人工作力量,密切了与残疾人的联系。
5、基层组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近几年来,全县基层残疾人组织认真贯彻《残疾人保障法》,切实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文体等各项工作,关心残疾人群体,改善残疾人生活,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力促进了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4、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逐条进行对照,未达标的,及时抓好整改。一是县残联应抓紧启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改造工作。根据省残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对现有xx平方米的房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集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就业服务、辅助器具服务、专门协会活动、法律援助、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二是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和服务项目上墙。同时,要进一步畅通与残疾人的联系渠道,方便残疾人办事。三是要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配备残疾人专职委员要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充实工作力量的新举措。应根据残疾人专职委员任职条件,进一步选拔优秀残疾人担任专职委员,并解决好他们的工作补贴等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好广大残疾人。要强化这支专职委员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确实不胜任的要进行调整。四是加强专门协会建设。要为专门协会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保证工作经费,安排专门的办公场所,使专门协会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维权”职责,更好地代表本类别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本类别残疾人服务。
5、强化服务,进一步发挥基层残疾人组织作用。要以服务残疾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残疾人工作长效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多深入基层、多深入残疾人中间,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要求,建议政府出台更多的扶助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二是要全面落实已有各项扶助政策措施。要把政策宣传到位,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优惠,切实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三是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网络,构筑二十分钟康复服务圈,方便残疾人就近就便开展康复训练,促进残疾人改善补偿功能,促进康复,进而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四是要加强残疾人就业。大力宣传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做好残疾人集中安置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五是要加强残疾人文体宣传工作,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大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白银市南端,总面积643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58.13万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县共有残疾人4.09万,占总人口的7﹪。他们大多分布在山区及偏远农村,生活非常困难。近年来,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级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紧密围绕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努力完善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模式,推进了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的较快发展。
一、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工作职责
县人民政府依法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席,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残联理事长任副主席,财政、民政、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并明确了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司其职的全县残疾人工作格局。
(二)认真履行职能,完善协会组织
各级残联组织作为工作机构,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组织开展“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主题活动,精心做好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县残联成立了盲人、聋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亲友、智力残疾人亲友5个专门协会,分类开展各类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培训、就业等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待遇
(四)增加经费投入,健全组织网络
联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自筹资金10多万元,为28个乡镇统一定制了乡镇残联的牌子、乡镇残联、理事长及专职委员工作职责,为284个行政村,11个社区统一定制了村(社区)残协牌子、村(社区)残协主席、村残协、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职责。各村协建立健全了“七表一录一记”等基础性资料,这些措施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城镇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残疾人工作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县级残联为主导,乡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为基础的“机构健全规范,制度明确完善,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全面”的残疾人组织服务网络,彻底解决了我县各乡镇残疾人的事情有人管、残疾人的工作有人干的问题。
(五)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能力
为了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进行了业务培训。近年来,全县共组织乡镇的残联理事长暨专职委员培训班10余次,培训内容紧扣残疾人工作实际,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基层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建立考核机制,明确规范化建设达标任务
比考核。对落实残疾人工作较好、评定等次靠前的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残疾人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不够及时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通过每年的评比考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残联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明确把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作为基层残联的重点工作,重点考核,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标准和要求,100%完成了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
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完成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目标、与推进贫困地区残疾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2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