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是研究项目的基础,是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提供者。以下是一些出色的开题报告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所有的上层建筑都是以基本的理论为基础的。因此,要建立一个全新而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首先,也必须要从基础的理论建设开始。目前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就是那么简单的几条,对于会计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具体复杂的实务不具有概括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重塑会计道德伦理体系,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习会计伦理理论以及对会计伦理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只有这样追根溯源的探究,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2。健全的会计督查体系的.建立。
“伦理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执业人员不具备完整的独立性,总是从属和依附于受雇的企业,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会计督查体系,可以分别对会计执业人员,企业领导者两个方面进行督查,确保会计人员的地位总是独立而不依附的存在。(1)咨询与建议:职业道德准则发布后,会计执业人员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总会各式各样的问题。职业道德准则本身的确会为执业人员提供一套框架,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仍然会存在着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要的咨询和建议就不可或缺。(2)监督与检查:监督与检查是督促会计执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得遵守的必要手段。对于会计执业人员,以及企业的领导人员,都应该适时的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进行不断督查,防止出现“伦理困境”的情况。
会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职业道德是我们会计人员的重要职业操守,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会计职业道德探讨论文吧!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人际关系冷漠和不正之风蔓延,使得一些会计人员在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下,其职业道德观产生了偏差,只顾及个人私利而不考虑社会影响,使会计行业不断遭到社会质疑。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由于会计工作处于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前沿,会计人员又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信息失真,弄虚作假的情况严重。会计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原则、不做假账,保证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近年来,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银广夏、蓝田股份、郑白文等一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这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暴露出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的问题。国际上美国爆发的“安然事件”以及后来的世界通信公司、施乐公司的会计造假案,都引发了一切严重的会计信任危机,会计行业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与会计的诚信有关系。导致这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原因很多,但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主动或被动地参与造假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会计人员缺乏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会计人员要具有认真踏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敢于坚持原则和各项规章制度,熟悉财务操作规程和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活动,敢于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认真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但从有关方面的会计职业道德调查中看到,存在很多违法操作的现象,使会计信息不真实,相当多数量的会计人员不能熟悉财会和经济法规,从而导致违法违纪操作,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会计人员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会计人员也是单位的职工,与单位领导之间属于上下级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在单位领导直接授意下,就放弃了实事求是,完全按照领导的意图反映经济业务,不能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对违规违纪行为不加以抵制,为了利益的关系反而配合领导弄虚作假,所以不少会计人员很难做到恪守职业道德。
3.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会计人员要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视配比性原则,经常认为操纵单位的利润和业绩情况;不重视明晰原则,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在国有企业会计人员不重视谨慎性原则,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持续经营的长远利益,形成“寅吃卯粮”的长期潜亏局面,造成单位资产不实;有的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不钻研会计业务,从事一些与会计工作无关的事情,在业务上似懂非懂、似通非通,道德操守不够,业务水平不精,缺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完全丧失了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水准。
4.缺乏必要的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要忠实履行社会监督职责,不与当事人合伙掩盖和篡改事实真相,不出具不实和不当的会计报告。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只“对下不对上”,对单位重大的经济事项和单位负责人的经济活动,从内容到形式几乎都不存在监督,也反对有人监督,有的甚至出谋划策串通作弊,完全失去了会计监督职能,虚列或隐瞒收入推迟或提前确认,随意改变费用和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方法和分配方法,编造虚假或隐瞒利润等。内外监督执法不严,违法违纪有单位领导挡着,是无忌惮地作假造假,会计人员的这种行为是会计职业道德欠缺的重要表现。
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会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经济工作的基础工作,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合法,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预测、决策,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矛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规范和提高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会计道德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会计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因此,修订的《会计法》把职业道德条款写进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中。《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国各级财政部门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加强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监督,将会计职业道德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人员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1.净化会计工作环境,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会计人员工作在经济领域中,但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要营造出诚信的会计职业道德,不能只靠会计行业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推动,“覆巢无完卵”就是这个道理,社会都没有了诚信的话会计行业也好不了,各级财政部门、职业团体、单位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诚信原则,社会环境净化了会计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从业环境,从而促进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为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
2.加强会计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为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或标准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制度的形式建立监督机制,把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制度化,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监督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它主要通过审核、记账、核算等形式对单位的经济业务的合法、合理、合规性进行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客观、公正地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社会监督由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经常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通过社会监督既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又可以帮助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责任追究是对会计监督结果的跟踪落实。对于、违法乱纪和同流合污等现象,除按规定予以一定的行政处罚外,情节严重的要交由司法机关处理,使其充分认识到若不遵守职业道德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同时,对那些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依法处理单位经济业务的财务人员给予表彰,在晋升、加薪等方面给予考虑。
3.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财会人员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会计工作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会计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会计人员只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才会有经济秩序,会计人员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就知道:“要学会计,先学做人”。应该看到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初级阶段,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不可能是自发形成的,要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抓好基础服务,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自觉提高专业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和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4.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是会计职业道德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进行奖惩,也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纪律,职业责任,职业能力和职业自律的一种全面监督检查。应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准确判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所处的阶段,及时发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状况的动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和处理。
参考文献: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关系到各种会计行为的规范。因此,会计人员应拥有高水准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职业纪律。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的原则性、责任感对搞好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财政部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原则要求。
主要是:
1.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要求。
2.熟悉法规: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会计工作进行广泛宣传。
3.依法办事:即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4.客观公正:即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6.保守秘密:即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以上几条明确提出了会计人员在从业中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规范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那么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呢?笔者有几点浅薄之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种新闻媒体对此也屡有披露,这也折射出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严重滑坡.正因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完善,所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个:
(一)加快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当前虚假的会计信息已严重干扰了经济决策,扰乱了市场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市场经济依赖于规则,但仅有规则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道德诚信教育才能不使道德天平倾斜。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现象,也充分证明单纯依靠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范不可能杜绝一切弊端的发生,提高会计从业者的素质,必须辅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补充,制定和出台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已迫在眉睫。
会计行业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诚信行业。如果会计行业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坍塌,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亦会就此完结。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构建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道德水平是不做假账、根除假账、彻底规范我国会计市场秩序、从源头上根治腐败的根本性措施。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高峰期:一是19中注协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后;二是xx年我国“银广厦”、美国“安然”事件以后。
在这两个阶段都涌现了一大批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98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陈汉文博士论文《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作者在书中比较了美国、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香港会计师联合会、我国cpa职业道德规范,并提出了我国cpa行为准则的基本框架。
北大出版社xx年出版的王立彦等人所著的《会计师职业道德与责任》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及会计职业的演变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xx年4月东北财大出版社出版的陈刚的《会计道德研究》系统阐述了会计道德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包括会计道德原则、会计道德规范和会计道德范畴在内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
于增彪在《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一文中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他先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历史性、内容及其意义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进行了论述,然后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作了具有深刻性的表述,最后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重整战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韩洪灵等在《会计职业道德之性质与实施:契约理论视角下的解说》()一文中在契约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会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实施需要在自我履行和强制履行之间取得一种恰当的平衡。
吴水澎在《会计事项、准则公共领域与会计信息真实性》()一文中从动因意义、影响因素和基本内容及现状分析等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研究,但只注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评价体系研究重规范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从而在操作性和现实性上有一定的缺陷。
齐向阳、吴冬梅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会计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约束会计行为的两大规范,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随着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日益健全、完善,研究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已成为当前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认为,在构建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达成共识。因为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就会计职业道德的各个方面作出有效的规范,才能有一个评价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王书林在《试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文中指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约束和监督机制,实行会计职业道德与健全法律法规相结合。
这些著作都对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构建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国外研究现状。
从学术研究来看,国外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研究成果。迈克尼尔(1939)提出了真实性概念,并对真实性进行了解释,指出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是会计存在的价值所在,从而使真实性作为会计的一个信条,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在此以后,仍然有许多会计学者致力于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这其中,进行比较全面研究的是阿姆德(1992)的研究。他提出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五个条例:公允、道德责任、诚实、社会责任和真实。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及时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很必要的。不仅企业本身需要,市场一特别是投资群体更是依赖于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及披露的信息必须可靠,并能保证公司及其他的信息使用者相信会计人员是以很高的道德标准执业的。”这些学术研究对西方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制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一些公认的条目也为我国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从成文的规范和条例来看,国外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很丰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是1977年成立的,在国际范围内协调会计师行业的团体。在理事会下设职业道德委员会,专门负责对职业道德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其于1980年7月公布的《国际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了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原则:正直、客观、独立、保密、技术标准、业务能力以及道德自律。
美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也十分丰富,针对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制定了不同的会计职业道德。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业品行规范”适用于会计公司、政府与工商企业的注册会计师以及协会成员,主要原则有为公众利益、诚实、客观、独立和谨慎。“管理会计师道德品行标准”是由美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评价体系研究会计师协会制定的,适用于工商企业中会计师以及协会成员,主要内容包括胜任、保守秘密、客观等。
美国还制定了些针对其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如针对财务经理,美国则务经理协会制定了“财务经理道德规则”,适用于工商企业的财务经理及协会成员,主要原则包括真诚与正直,以客观方式提供充分、相关的信息,遵守各项法规,尽力履行其责任,资料保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避免失信行为等。针对注册内部审计师以及协会成员,美国内部审计协会于1992制定了“道德规范”其主要原则主要有:正直、诚实、客观、认真、忠诚和慎重等。另外针对大学会计教师,也提出了专门的制定大学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议。
二、论文提纲。
一、绪论。
(一)会计信息失真。
(二)财会人员监守自盗。
(三)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二)会计从业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会计职业道德。
(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现建设落后。
3、塑造诚信环境,健全自律机制。
1、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2、法律制度机制。
3、财经审计监督机制。
4、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5、会计监督机制。
6、教育机制。
五、结论。
(一)结论。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三)未来态势分析。
三、参考文献。
1、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年4月;。
9、王书林:《试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当代经济》,xx年,第5期。
10、冯卫东、郑海英:《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机制与制度创新》,会计研究,xx年第9期.
摘要:古人云:德之不存,“会”将焉附。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应尊崇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体现出来的,会计工作的质量,服务单位的经济状况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前途都是受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调整会计人员与国家、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它既是会计人员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
近年来职业道德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1.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反腐倡廉从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诸多不正之风,例如贿赂、公款旅游、公款吃喝都要经过会计人员之手。
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人可能不在会计人员,只是迫于领导压力不得不从之,但与会计人员不坚持原则有很大关系。
会计人员一定要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履行会计义务,坚持原则办事,更好地用《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
一方面及时学习国家制定的各项财经法规、方针、政策,严格贯彻执行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还应掌握时事政策知识、财政税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从会计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
我们都知道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能使会计人员逐步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分清正确和错误的道德观念,明辨是非在工作中忠于职守,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
会计人员按常规应该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登记帐簿及出具报告等诸如此类的工作,但如果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自身素质不高或屈从于压力等,不能正确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上述的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那么势必直接影响到整个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服务的单位的经济质量。
2.1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立场不坚定、道德意识观念淡薄。
有的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够坚持原则,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
一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这些行为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假账大量盛行。
有调查显示:曾对千名会计人员进行调查,小部分人认为应按原则办事,但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应当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事,做好会计技术上的处理。
这揭示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程度。
2.2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使会计人员不能依法办事。
现阶段,会计人员是在单位领导下进行工作的,不听从领导的安排或与领导发生冲突时仍坚持原则,很可能丢掉饭碗。
一些会计人员按领导授意以身试法,感觉给谁打工就得听谁的.,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和基本的会计职业道德。
我曾经跟随检查团到基层检查工作时,要求该单位出示年末报表,财务负责人明确告诉我们,看那年报表也没什么实际意义,那是年底为完成任务而凑的数字,此话令人发指。
有的注册会计师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有重大造假行为,却不予指明,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这也反映了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2.3一些会计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追求精益求精。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只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认为会计工作整天就是算账,既繁琐又复杂,看到业务人员的各种社会应酬,更是心态不平衡,从而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随便应付,不再进行深层次研究学习,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2.4法律的完备性存在一些漏洞。
现行的各种财经法律、规章、制度中,有着某些不完备的条款,这就会给会计人员投机、钻空子的机会。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目的是促进会计人员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道德境界、锻炼出更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从而工作中廉洁奉公、勤俭理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会计人员的自律是以会计职业良心为核心的,从本质上看不是会计人员个体的事情,而是职业整体的自律。
因此要实现这种团体自律,首要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会计人员自律的基本组织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组织,这对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对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的影响。
3.1强化会计人员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会计道德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也很快,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会计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加强后续教育。
会计的专业性、技术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变得更加复杂,会计人员要按会计职业道德去规范和管理自己的职业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伦理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主要是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约束。
当人们精神境界进一步提高时,这两种约束都将转化成为自觉的行为。
通过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衡量会计人员的从业行为,并把衡量的结果反馈给行为人本身,使其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指数是否符合会计道德规范,从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如果没有会计人员在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仅仅依靠法律、规章、制度等外在力量去强制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3.3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特殊宣传约束力量,对违法违纪,腐朽现象进行揭露剖析,有力地震撼了铤而走险的违法犯罪分子。
在今后的会计道德实践中,各部门更应注意有意识地利用舆论力量,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对未明确处罚条款的法规及时进行修改,因有关人员造假产生的损失,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评和奖惩机制,对重大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又构不成刑事犯罪,并且考评记录屡屡不良的会计人员,主管部门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书。
对每年检查中,职业道德优良者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以激励会计人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5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制定一个比较规范的体系,明确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应该怎么做,应当以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态度和作风去接人、待物、处事,去完成本职工作。
3.6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上述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道德是有力量的,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道德;甚至法律的有效实施还要以道德为基础。
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用道德规范武装会计人员的头脑,才能杜绝不正之风,才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转变。
会计人员应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原则办事,同时,用适当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将会渐渐走出两难的境地。
会计职业道德的树立不能仅靠会计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多方面来共同提高,使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从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杨雄胜会计研究.2。
会计行业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诚信行业。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如果会计行业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骗隐瞒,那么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失去了最有利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也是衡量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尺。对于当今社会出现的信誉危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导致对会计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并且它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苦工作和智慧成果。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何更好地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非常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日益关注,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和探讨也越来越丰富。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学者都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国家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等形式从事务上制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2002年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会计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广大的学者也以专着、论文的形式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2002年4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叶陈刚的《会计道德研究》系统阐述了会计道德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包括会计道德原则、会计道德规范和会计道德范畴在内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可见,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在我国是越来越受关注。
20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给很多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件事情之后,美国立刻针对这件事出台了《sarbanes-oxleyact》,这是针对所有美国上市公司的强制性要求。美国还制定了针对其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对财务经理,指定了“财务经理道德规则”;美国内部审计协会于1992年制定了“道德规范”.另外针对大学会计教师,也提出了专门的指定大学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议。
上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表明: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势在必行。总理曾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现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对策,从而更好的规范我国会计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消除贪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绪论。
1、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道德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3、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1、会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偏低。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加强会计道德教育。
五、结论。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根据本课题的具体需求和实现情况,为了对课题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握,大体上做如下计划安排:
(1)20xx年5月底前,拟定论文题目。
(2)20xx年7月份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12月前,根据所列提纲进行具体设计,完成论文初稿。
(4)与导师沟通,修改论文。
(5)论文格式和文字检查,校对。
(6)打印,装订。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陈汉文、徐梦秋.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
[2]于增彪.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4,(3)。
[3]齐向阳、吴冬梅.嘉庆跨级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6)。
[5]何光军.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因素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4,(4)。
[6]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4)。
[7]叶成刚.会计道德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
[8]王小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之我见[j]现代会计,2006.
[9]陈科成.当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07。
[11]肖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j]中国农业会计,2009。
[12]杨建华.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时代经贸。
《会计法》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作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
二、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
会计职业组织: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等。
应当借鉴国外通过会计职业组织实施职业道德约束的做法和经验,除注册会计师协会外,应在总会计师协会等职业组织中设立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和实施之职,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制度。
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首先,要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充分和完善,在对会计人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采用现代社会发生的会计信息造假等有关方面的典型事件、重大事件来剖析其中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将枯燥无味的会计法条变成一道道美味的案例大餐摆放在会计人员面前,这样不仅仅可以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增加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的理性和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强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目的,使会计人员做到“不能做、不敢做、不想做”的目的;其次,应当建立起企业,会计人员,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诚信评估体系,充分发挥诚信体系的监督作用,如果有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会被计入会计人员诚信评估体系中,这样,用人单位以及大部分企业将会重新考虑会计人员的录用情况,从而进一步达到规范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最后,应当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宣传作用,利用社会舆论这把利剑监督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并合时宜的披露和检举出典型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对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进行大力宣传,使得会计行业乃至全社会都认识到了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且应当树立诚实守信的标杆,在会计行业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应当在企业中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在企业中应当首先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良好的管理模式,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应当尽量避免一岗多人,多岗一人的现象出现,应当从源头上控制单位负责人以及会计主管人员对会计人员的指使以致扰乱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达到优化会计环境的作用,要控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改革开放以后,内部控制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可以控制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可以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监控,防止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它是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标杆,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完善的、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建设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方式就是要建立健全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人员的聘用和会计工作上,企业应当让员工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并制定属于企业自身的.一套明确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以及会计工作审查分开,会计工作与出纳工作分开等内容,这样的话既不影响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有利与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领域分工,可以极大地减少舞弊的可能性。
3加大对会计人员违规的打击力度。
要使会计人员更加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我们还应当加大对不诚信、不真实的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企业在内部管理过程中应当对会计人员的弄虚作假行为严肃处理,应当采取及时发现,从重处理的措施。相关主管部门以及执法机构应当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出现的恶劣的经济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应当严肃惩处,进一步加大对会计人员违规的打击力度,使会计行业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更加清朗,从而达到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目的。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从立法层面上建立健全的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法律制度,进一步的促进相关法律的完善,更加明确并且加重对会计人员违背相关法律制度的处罚,严肃处理会计人员以及相关责任人,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使会计人员对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事做到“不敢做、不愿做、不能做”,还应当强化会计行业的自律监督,使会计人员更加遵纪守法,由社会组织对违犯规定者进行除名等严厉的处罚措施,并加强社会化监督的频率及强度。
会计行业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诚信行业。诚信,是会计行业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如果会计行业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骗隐瞒,那么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失去了最有利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渗透于社会经济活动各个方面,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它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也是衡量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尺。对于当今社会出现的信誉危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导致对会计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变成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并且它对于会计行业自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地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苦工作和智慧成果。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何更好地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成为了一个非常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日益关注,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和探讨也越来越丰富。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学者都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国家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等形式从事务上制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会计职业道德与自律机制研究》分析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广大的学者也以专着、论文的形式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204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叶陈刚的《会计道德研究》系统阐述了会计道德理论基础并构建了包括会计道德原则、会计道德规范和会计道德范畴在内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可见,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在我国是越来越受关注。
发生在美国的安然事件给很多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件事情之后,美国立刻针对这件事出台了《sarbanes-oxleyact》,这是针对所有美国上市公司的强制性要求。美国还制定了针对其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如对财务经理,指定了“财务经理道德规则”;美国内部审计协会于1992年制定了“道德规范”.另外针对大学会计教师,也提出了专门的指定大学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议。
上述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表明: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不容乐观,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势在必行。曾给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现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对策,从而更好的规范我国会计市场秩序,从根本上消除!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绪论。
1、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道德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3、会计法制观念淡薄。
1、会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偏低。
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加强会计道德教育。
五、结论。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根据本课题的具体需求和实现情况,为了对课题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握,大体上做如下计划安排:
(1)20xx年5月底前,拟定论文题目。
(2)20xx年7月份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xx年12月前,根据所列提纲进行具体设计,完成论文初稿。
(4)与导师沟通,修改论文。
(5)论文格式和文字检查,校对。
(6)打印,装订。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陈汉文、徐梦秋。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经济科学出版社,,(4)。
[2]于增彪。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影响[j].会计研究,,(3)。
[3]齐向阳、吴冬梅。嘉庆跨级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16)。
[5]何光军。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因素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4,(4)。
[6]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4)。
[7]叶成刚。会计道德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
[8]王小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之我见[j]现代会计,.
[9]陈科成。当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
[11]肖静。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j]中国农业会计,2009。
[12]杨建华。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时代经贸。
1,课题来源:。
2,课题类型:。
二,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根据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决定其投资和信贷活动,并进而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表现和资金成本,保证资金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流动,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和效果.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相关的决策必然缺乏可靠的基础,资源分配的效率就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同时,会计信息还直接参与价值分配活动,如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直接影响到当期的盈利水平和相应的股利分配.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无论是对公司本身而言,还是对投资者,债权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使命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便进行科学决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股市的国际化,规范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我国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股市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晚的,而且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揭示会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寻找治理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研究会计信息披露的展趋势,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仍然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强烈的依赖,所有的信息用户对其均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但会计信息披露并非至善至美,其中存在着许多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及其对各方面(对公司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等等)的影响,指出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需要改正和完善的地方.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不足和需改进完善之处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指出其缺陷与不足,从而做出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的难点在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中所存在的不足来预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四,课题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市场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课题的研究进度(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小四宋体,1.5倍行距)。
打算用五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初步形成论文的大体模式.用三周的时间整理思路并形成初稿.用三周的时间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定稿.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论文装订:200x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日期
签名。
把电子计算机用于会计数据的处理,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在国际上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经济管理比较先进的国家已经相当普遍。
目前,美国各企业的会计处理已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例如材料系统、成本核算系统等都实现了计算机化,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沟通了产、供、销各个环节。由于微机的广泛应用和软件信息产业市场的形成,众多的小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编程人员,而是从计算机公司购买应用软件包,例如:总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明细账,工资计算,时务报表等软件包。
如今,在日本已普遍建立了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处理系统。除了开发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外,日本的有些计算中心开发了代理中、小企业记账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形成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计算站和计算中心四个层次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会计凭证送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终端机上录入,再通过联网系统传送到计算站。计算站利用计算中心提供的会计应用软件,处理数据,一方面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传送给计算中心,作进一步深度加工,为宏观经济和企业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将打印出的各种报表送给会计师事务所,由会计师事务所再将报表送至企业。
西欧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大量把计算机用于商业、时务领城。在原西德,计算机工业是各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而软件和数据处理服务则是最活跃的市场;在英国已开发了一些应用于财会领域的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在法国,很多公司开发了代理客户记账、税务咨询等系统。
计算机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首先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开展起来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基层企业单位把瞬息万变的商品经济活动尽快反映出来,为国家宏观调控及时提供科学依据。虽然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了计算机。但目前发展很不平衡,沿海省市所属企业单位比内地发展快,大中型企业单位比小型企业单位应用效果好,原中央直属企业单位比地方企业单位应用水平高,工业企业比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的单位多。从总体来说,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单位组建了会计信息系统,并甩开了手工账本,如何组织财会人员加强会计管理,搞好预测、决策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些单位虽然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了计算机,但手工账本还不能甩掉,而手工与计算机处理长期双轨并行又有困难,问题急待解决,众多的中小企业单位,想把计算机应用起来,但在资金、人才和软件开发等方面遇到一定的困难,还需要组织推动,协助解决。纵观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现状,我国处于会计软件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逐步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
就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开展的面还不大。
第二、发展不平衡。
第三、相当多的单位还处于计算机与手工记账并行的状态。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文献综述。
摘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xx.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xx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英国教授罗宾—库珀(robin g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来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写论文提纲 整理资料 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 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 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 论文答辩
[1] 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xx,(05)。
[2] 于婕。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销成本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xx。
[3] 张智洪。战略成本会计在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xx。
[4] 韦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j]。会计之友(下),20xx,(01)。
[5] 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xx,(01)
我国会计电算化经过近3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重点对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会计实行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职能划分、责任关系、稽核关系及会计文档的管理形式等会计专业关系放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成绩与问题并存。随着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决策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企业的信息意识差,信息管理技术落后,从事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软件水平参差不齐、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差是企业国际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因此,客观地分析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不仅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而且对整个会计系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选题意义:分析研究并解决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面临新的挑战,安全性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如何保障重要会计信息的安全,是顺利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安全可靠,而且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它促使会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会计人员更好地工作,加快信息传递,使企业资料更有保障,促进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我国会计软件正从简单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形成以会计软件为核心,融管理、计划、分析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软件的范围广泛。会计软件的开发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易学易用,并且只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会计软件正从dos平台迅速向windows平台转变。后台数据库正逐渐由xbase数据库向大型网络数据库转变。
国外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已经逐步进入了会计或者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根据有关调查统计,美国在1983年时,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会计电算化新软件程序是针对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控制、计算和分析。面向核算的程序所占份额逐步缩小。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分为面向市场类、面向现金管理类、面向采购管理类、面向财务管理类、面向生产类等。
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其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现阶段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只是简单思维应用于信息核算,来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支持不够,认识不够,没有基本的软硬件投入,不能提供会计人员先进的工作环境。会计电算化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加快普及率。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认真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将以往对核算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财务工作上来,重视专业人才的财务管理作用,人才是现代会计工作的核心因素。同时国家社会应该加大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力度,通过宣传使得企业真正的认知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和作用,营造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让企业知道会计电算化能够极大地提高单位效益。
目 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
(二)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
(三)缺乏配套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四)没有充分发挥电算化对强化财务管理的功能
(五)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
(六)会计软件开发疏漏了审计因素,不能满足审计要求
(七)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完善
(一)要重视电算化工作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
(三)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模式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五)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六)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工作
(一)全国普及会计电算化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化
(三)成本核算软件的通用化
(四)会计电算化发展网络化
(五)信息处理智能化
参考文献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主要通过探索性研究法,信息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主要特色:
工作进度:
一、在20xx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期间确定选题
20日之前提交论文选题汇总表、任务书、带老师指导意见的开题报告给任老师)
3月15日前提交带指导意见的初稿和中期检查表给任老师)
四、在20xx年3月1日至5月9日期间修改论文
五、在20xx年5月10日至5月18日完成论文审评
六、在20xx年5月19日至5月25日完成论文答辩
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对企业并购这个专业知识点的学习,了解到企业并购是对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经济活动的产生,使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受到挑战。为了寻求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界不断探索,从而又促进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近几年世界各国企业并购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也到处弥漫着企业并购的气息。据调查显示,从并购规模上看,中国大陆成为日本、中国香港之后的亚洲第三大并购市场。 但由此带来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问题却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因此,就企业并购在新会计准则下的方法,以及方法选择后产生的不同税务效应进行分析进行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合并不论采用什么性质的合并,必然要涉及到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而会计方法的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各国对会计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的界定对于在实务中应用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使用范围。
我国已经在20xx年3月颁布了新的《企业合并准则》,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其中有许多规定和原来的施用方法发生了变化,我国选择合并会计方法应分阶段进行。现阶段:两种合并方法同时存在,并对权益联合法的应用条件做出限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及资产评估市场及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将购买法作为处理我国企业合并的唯一方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 1998年修订的ias22规定,企业合并可以运用购买法或权益联合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权益联合法的使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但随着美国的改变,iasb也取消了权益联合法。英国:根据英国asb颁布的frs6,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兼并与购买两类,属于兼并类的合并用兼并会计处理,而除此之外的合并都用购买会计。但是,运用兼并会计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frs第5段规定,一项合并要运用兼并会计加以核算,应满足两个条件:
(1)兼并会计的使用是《公司法》所允许的;
(2)合并必须符合兼并的定义并提出了五项判别标准。
通过对企业并购会计处理问题这一开题报告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对企业并购会计处理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及比较,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企业合并准则》,这个准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颁布的,所以按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应该把这个准则当做过渡准则,如权益联合法的应用,对公允价值的规定等,不能完全按照立即与国际接轨的想法来要求这部准则。不可否认国际趋同的价值和各国的愿望,但是就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而言,对于这些发达国家站在他们特定阶段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我们要在充分考虑自身国情的前提下与其协调,从而逐步的趋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6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