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一种客观分析的工具,它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和研究,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报告案例供您参考。
从整体来说:服装行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强大的产业配套优势,在纺织服装业中傲视群雄。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服装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巩固现有市场,维护出口秩序;共享潜在市场;创新的市场;实行标准化战略。出口企业更应做好后配额时代的应对良方:首先是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二是积极开展实业化建设,促进贸易向上下游的延伸,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益;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开发自有品牌;四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通过中国专业服装项目市场调查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有效客户和潜在客户提供了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20xx整个系列主要为单一色调,当中黑和白代表了双重特色,如硬和软、历史和现代,也代表了品牌的风格。
1、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2、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5日。
3、调查地点:技术学院。
4、调查目的。
(1)、以学生为对象,了解他们在服装方面的购买动机、过程和事实。(2)、了解他们的媒体接触情况及习惯,了解本产品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形式的效果。(3)、分析目标市场中的销售良机与潜在性。
5、调查的范围和内容。
(1)、了解学生经常购买的服装品牌。(2)、了解学生购买频率。(3)、了解学生对品牌的认知情况。(4)、了解学生的消费价格段。(5)、对本产品品牌的认知。(6)、了解本产品的包装及卖场有无影响消费者购买。
6、调查份数:100份。
二、正文:
1.对象的基本情况。
消费结构逐渐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装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穿衣取热的阶段,而开始注意工作、生活和社交的需求,因此,选择更能表现经济实力和自身品味的产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追求。信息交流速度的快捷,使品牌服饰的追随者与流行时尚需求步调接近。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整体不均衡的现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将会逐渐缩短。
2.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
a.现代人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3.04的男性和65.59的女性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性分别只占16.3和21.51。
b.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性各占33.59%和43.12%。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意新奇,以迎合现代人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c.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100元左右的服装价位。
d.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性和47.37%的男性选择在专卖店购买。
e.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服装批发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品档次不全、产品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表明,采购者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他们希望在一个产品档次全、产品质量高、金融设施健全、环境舒适的服装批发市场采购服装。
要了解当前服装市场的全貌,提供先进的市场发展经验和理念,让市场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从而逐渐改变、淘汰落后的营销与管理方式。并且在实现指导市场发展、控制过度开发、为行业和企业提供商业决策参考、促入国际国内贸易平台交流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加,在其进行服饰购买时已不再单纯考虑产品的基本功能,在达到一定经济收入的前提下为了满意工作需求、心理需求、生活需求以及社交需之求时,选择购买更能够表现经济实力、自身品味的品牌产品则是必然。伴随着信息交流速度更为快捷,品牌消费的消费群体与流行时尚需求的步伐几乎一致。服装消费市场正沿着:需求消费》时髦消费》时尚消费》个性消费,这样一个由低到高的品牌消费需求轨迹进行着变革。虽然在现阶段内因地区经济的差异、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服装消费市场还存在整体不均衡的表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量将会快速持平。
青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
中年: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老年:该年龄段人口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收渗透水平、地理区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同时与个体的年龄层次、教育程度、审美趣味、消费目的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
三、总体的结论及建议:
年轻人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有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四、附件:关于服装市场问的卷调查:
为了了解黄州市场服装销售情况,我们特制定如此消费问答题,希望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入行交流与沟通。谢谢您们的支持与合作!
文档为doc格式。
。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此刻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个性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超多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必须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职责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思考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宜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此刻: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贴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贴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资料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证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个性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仅能够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阿,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此刻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用心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用心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透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透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透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构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
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超多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就应和校园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透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带给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潜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能够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经过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分析,当前社会比较需要以下几种人才:
一:是具有设计才能,擅长室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人才。他们的设计作品能为企业或公司带来巨大财富。
二: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具有较深的文章功底,学识全面,善于沟通,会使用电脑,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熟谙人情世故的公关、策划人才。
三:是熟悉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善于应诉和答辩,会打官司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关于经济纠纷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经济上产生的纠纷也就会越来越多。
四:是具有外资经验,擅长商贸会话,商业策划和翻译技巧的外语人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对于这样的人需求量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
五:是具有较强的人才资源管理能力,能为企业物色和选拔、培训人才的“伯乐”型人才,每个企业只有首先打理好自己的内部,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并强壮自己,所以说每个企业都会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
六:是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特别是具有企业危机管理经验的人才。
七:是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耐劳,具有某一项或多项特殊技能的人才。如熟练技工、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某一行业的工程师等。
八:是具有市场调查、时常预测、市场分析能力的调研人才。这类人才越来越受民营企业的青睐,未来市场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是市场信息的竞争,因此市场调研人才成为民营老板们不可缺少的助手。
而现在就对于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是发展中城市,这些地区的企业也大多是属于中小型的,科技相对于那些发达城市也就落后一些。所以,就目前而言,西部地区更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以及服务性质的人,相对于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就少一些。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对高水平的人才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1世纪的社会,也挺需要创新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就是指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比如随着it技术完全融入银行、保险、证券之中,那么,通晓金融、it两大领域的金融业人才就是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将在未来几年内十分抢手。
复合型人才就是多功能人才,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
网络新闻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对人文社会科学内各学科的融会贯通。再其次,复合型的人才还体现在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而“21世纪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这样说。贼都是需要有技术,而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更是需要有技术有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经济进步。具有一项专业技能,并在另外领域有特长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市场上最缺乏,而企业又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市场调查显示,各行业各地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企业偏爱复合型人才,而且“钱景”喜人。
由此可见,复合型人才也挺受青睐的。
人才并不只需要技术,也需要以下几种能力:
乐观向上者——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把握挫折与失败给你带来的机会,从挫折与失败中学习,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上网调查的时候,看见了以下一篇报导。
天士力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张良说优秀人才具备七项职业素养。
张良总监表示,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一般基于两个方面的考核:专业化+职业化。所谓“专业化”是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的实践能力。而“职业化”是指基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其中,基本的职业素养是所有企业考核人才的重中之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如果想得到步入企业的第一张门票,具备以下七项职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素养一:做事先做人。道德品性是一个企业考核人才最为看重的一项,道德操守好的人才即使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求职。进入一个企业,一定要分清什么是企业的,什么是个人的,在企业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在任何时候道德的底线都不能突破。
职业素养二:心态归零。现在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有很多人暴富,大学期间高额的学费,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态非常浮躁,不务实,总是再想下一个要“跳槽”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学生即使学历再高,企业也是不会录用的。而一个优秀的人才心态是平和的,这样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在学习中提高自己。
职业素养三: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不断进步。把心打开,学会去听取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人身上学习优点,这样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职业素养四:积极主动。做事主动积极,不是被动完成。这样遇到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回避。领导一般都会喜欢主观能动性强的职员。
职业素养五:敢负责任。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遇到事情很少有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是不可取的。犯错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之母,敢于在失误面前承担责任的职员,才是企业垂青的对象。
职业素养六:敢于承诺。这一点是考核人才的执行力。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下属的执行力强,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领导的意图。因此,一名优秀人才就是要敢于把事情承担下来,愿意主动地承担下来,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职业素养七:创新意识。每个企业的高管都希望自己的职员能在自己分配任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这就要求职员具有创新意识。优秀的人才就要做到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墨守成规、不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
大学生如果具备了以上七项职业素养,再掌握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那么就能很快很顺利地得到进入企业的首张入场券。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除了李开复先生提出的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兼高外,优秀人才还应具备其他四商:高mq(德商)、高aq(逆商)、高mq(心商)和高wq(志商)。
1、德商(mor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是指一个人的德性水平或道德人格品质。我们常说的“德智体”中是把德放在首位的,品格胜于知识。一个有高德商的人,一定会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现实中的大量事实说明,很多人的失败,不是能力的失败,而是做人的失败、道德的失败。
2、逆商(adversity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aq),是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在智商(iq)和情商(eq)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心商(menta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mq),就是维持心理健康,调试心理压力,保持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有的大学生虽然天资聪慧,但是心理不健康,因不堪重压或经不起生命的一次挫折患上心理障碍,最终也难以成就自己的事业。
4、志商(willintelligencequotient,简写成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水平,包括坚韧性、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如能为学习和工作具有不怕苦和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就是高志商。“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志商对一个人的智慧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路上不顺利,不是因为没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发展目标。
可见,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拥有什么,而是你能给这个社会(具体地说就是你应聘的单位)提供些什么。社会需要的可能你没有,也可能你虽然有,但你无法或不肯提供出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再说那些招聘者、用人者。虽然用人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至少以下几条是共通的:
一看形象。形象不是指俊男靓女,而是看上去让人觉得可亲可敬,信得过,靠得住。
二看信息整合能力。你跟他说了一堆话,看他能不能立即“领会精神”。
三看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反映头脑是否逻辑清楚,逻辑清楚的人值得培养。
一切营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对方的需求点是什么。求职者作为劳动力的“卖方”必须明白,同时,用人单位作为“买方”也是一样。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由此看来,现在需要的人才不紧要有专长,也要有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所以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观察和应聘。
此次招聘会主要是综合性招聘会。参与的企业有服务行业、制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行业,和一些技术型企业。还设有一个临安专场招聘会。没有房地产行业企业参加。
现场氛围比较不错,60%的岗位前面是有两三个人左右在应聘,这些企业吸引人的地方我调查了下,岗位是行政类,技术类等行业。40%的企业摊位前的应聘人员聊聊无几,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一些比较针对性强的工厂特殊岗位,要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岗位和金融保险行业。金融保险或者其他主要招聘销售客服类岗位的企业为了提高应聘人员关注,企业都有安排人员在摊位前发传单进行游说。
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学历70%左右是应届生,30%有社会工作经验.学历大多是大专以上,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高中学历,很少一部分是初中学历。
岗位最多的是销售类岗位,我以应聘者的身份去采访了几家销售公司,都是对学历没有太大要求.但是对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都有要求.这几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是一定要招大专以上的学历,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人且是小资以上的收入.
销售的方式都有点相同,打电话,和跑业务.渠道销售等等。对比下我们公司的销售优势是不用应酬客户,资源可以从空白就开始做,而且提成点高,做的好的话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次人才市场的探访,让我对以后的招聘充满了信心,对公司的行业也充满了信心。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发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忱。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但是知识积累的进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习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以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进社会当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现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究竟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仗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抓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取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偏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进wto后,人才题目引发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和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上风逐渐丧失,而新的人才上风还没有培养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均匀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剧烈的人才争取战中,假如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末,在现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题目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熟悉人才工作情势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进步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时间看来,固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获得了举世注视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题目。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斟酌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适合的工作,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依然遭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活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情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活动职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同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收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员与管理职员的解雇、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解雇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职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往的人出不往,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致使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理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干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如火如荼。长假正好成为那些预备跳槽者的尽好机会,不但可以事前在网上搜索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口试的技能,既省却了奔走之苦,又能取得很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均匀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或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情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进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弄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前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特别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20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干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是积极弄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分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情势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展开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最近几年展开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构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分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进步,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进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各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于劳动力市场。因此,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如何被劳动力市场所接受,是各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然而,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同的,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
本次调查对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的信息进行了调查了解,对近百家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进行了调查了解,得出了分析结果。
1.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更有针对性。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东莞大多数企业通过裁员来规避风险,同时在招聘人才方面也更加谨慎。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企业具有集中的、针对性很强的选人条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导致招聘效果不理想,专业技术人才是很难找到的有针对性的人才。
2.制造企业有更多的阶段性人才选择。
随着东莞的产业转型和金融风暴后许多工厂/企业的迁移或关闭,人才的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本次调查中,超过50%的制造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阶段性,尤其是一些外贸工厂对普通人才的需求在假期前的一段时间大幅增加,但到今年年底,对一些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了很多。
3.目前,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在谈及当今社会的人才状况时,很多企业的hr人员都表示:社会上流动的所谓人才还处于底层操作层面,稍高的技术岗位很难满足。而且社会上的流动学生占据主流,由于缺乏实际操作,停留在一些纯粹的理论基础上,更难以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
4.大多数企业对定向人才的培养感兴趣。
对于企业所需人才的定向培养,绝大多数企业代表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固定的技术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工厂特殊岗位的人才需求。但很多企业觉得短期内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因为人才要求在短时间内到位,培训需要时间和成本。只有部分大型企业表示愿意接受人才定向培养,前提是自身人才需求规划提前完善,有完整的人才梯队。
5.社会企业对传统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缺乏兴趣。
谈到社会常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一半的企业代表表现平平。最大的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要求。而且部分毕业生学习内容已经滞后,不符合工厂最新需求。
根据从人才市场获得的信息,结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关模式的比较,从专业、师资、内容等方面得出一些结论。
1.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滞后,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都是多年前设置的,长期以来没有及时更新升级,使得专业落后,与当今社会企业的最新需求错位,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错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因此,应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沟通,进一步调和对接双方的需求,使职业学校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2.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单一,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不理想。
从了解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比较单一,基本没有双师型讲师,更多的侧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的技术操作,即使所谓“运营经验”也停留在多年前的经验上,所以缺少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讲师。
双师型讲师的培养已成为制约东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比如教师如果可行,可以定期去工厂培训深造,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
3.大多数高职院校更注重商业运作,对社会关注较少。
当今的高职院校在成立之初就以商业利润为目标,因此招生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讲师培训等方面的努力相对不足。,所以大多数职业学校在整体人才培养效果上相对不足。
因此,要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激励和引导职业学校从政策导向的角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讲师素质,提高专业内容,要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向讲师收费,给学生实践机会,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实用性。
后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之都,技术人才是支撑整个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建立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东莞制造业的顺利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人才现状。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常德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三、对策及建议。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大力强化企业主人才意识。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2、大力推动企业引进人才。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3、创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4、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市场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人员以书面形式,反映市场调查内容及工作过程,并提供调查结论和建议的报告。下面是一份人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近期,我部组成专题调研组,对xx年以来全市31家规模以上企业人才队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通过多层次、多角度调研,基本掌握了规模企业人才队伍情况,对如何加强全市企业人才工作,为“工业强市”提供人才支撑进行了一些思考。
1、引进人才呈上升趋势,人才总量有所增加。xx年国有企业改制时,全市人才总量一度呈下滑趋势,随着各企业逐步走上正轨,企业人才也稳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规模企业人才总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达到17%,增长了1.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发展来势足、效益好的企业引才力度较大,人才总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鸿鹰祥、金湘猪鬃、鑫源缸套等企业近两年分别引进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调查的64名人才中,对单位人才引进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8.8%。从引进人才的方式来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一般专业技术人才则通过人才市场招聘。如自来水公司从益阳城建学院引进了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大学生,鸿鹰祥从湘潭大学引进一名外贸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2、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培养措施得到增强。问卷表明,一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如湘澧盐矿用于人才培养的年均费用达20万元,金湘猪鬃去年投入15万元加强企业人才的培养,另有7家企业人才培养费用在1万元以上。石化仪还对单位干部职工参加学历教育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人才培养的措施明显增强。问卷表明,各企业培训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专家授课、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选派外出进修、播放光碟、订阅专业书籍等。如湘澧盐矿依托机电学院请湖南省干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定期给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上课,金湘猪鬃与长沙集成人才培训公司达成协议,分期分批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送到长沙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比较明显。受调问卷表明,认为企业培训活动开展得较多的占51.6%。
3、人才收入稳步增长,分配机制有所改善。调查表明,目前规模企业的分配标准与人才的市场价位及其工作实绩逐步靠拢,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实行了中高层管理人才年薪制、技术人才岗位工资制,并大幅提高新引进人才的待遇。如湘澧盐矿对去年新引进的大学生实行提前定级,其工资标准按正式职工同等待遇执行。调查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其中年薪2.5万元至3万元的有雪丽造纸、石化仪、鑫源缸套、嘉诚气配、湘澧盐矿等5家企业,年薪5万元的有帮乐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规模企业之首。
1、企业人才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比例偏小。受经济环境、区位条件、资源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市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较差,直接导致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技能人才的缺乏。据统计,全市规模企业职工总人数7108人,而其中各类企业人才仅有1257人,占比重还不到17%,比全市企业人才比例低7个百分点。二是人才构成失衡。全市企业人才中,初级工498人,中级工332人,高级工6人,其人才梯次构成比为83:55:1,与合理的金字塔型比6:3:1有较大差距。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帮扶提升能力与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另外人才的老龄化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作为我市三大工业板块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技术人才就表现出了年龄老化的趋势,如嘉城汽部所有技术人才均为湖桥返聘人员,虽能满足现在生产需要,但基本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人才分布不均。全市规模企业人才行业、岗位分布不均。从岗位分布看,企业人才大多数集中在行政管理、财会、简单手工技术等方面,如雪丽造纸115名企业人才中,有63名在行政管理岗位。从行业分布看,企业人才多集中在汽车制造、盐化工、造纸等行业,其它发展中的企业高新科技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尚需改进。一是企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缺乏。这在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多数企业管理层没有培养职业经理人及新产品研发带头人的想法和措施,对人才的使用只看眼前,不重长远,能用一时则用一时,不愿花钱培养人才,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理念的缺失导致了人才环境的不优。调查中,64%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情况是“一般”,69%的企业人才对自己目前的薪金感觉“一般”或“不满意”。二是企业用人“近亲繁殖”现象普遍。民营企业大多采取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和族群式的人才聚集,特别是企业管理层基本是“自己人”,对外聘技术人才也是顾虑重重,不敢放手使用,怕他们跳槽或者自己办公司,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这就导致部分企业人才没有归属感而一走了之,长此以往,企业缺乏人才支撑,缺乏发展后劲。三是企业用人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一些企业虽然也表现出了对某些岗位人才的渴求,但也存在急功近利思想,表现在对人才的“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只把人才当“蜡烛”,而不是“可充电电池”,不少企业都认为人才就要来即能用,企业可以不承担人才培养和培训义务。如邦乐公司负责人就表示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汽车改造行业人才队伍比较成熟的株州,基本不用公司培训。对企业培训情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大多数企业虽然也对员工开展比较经常的培训,但多是一些基本的公司章程或操作流程等应知应会教育,少有涉及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或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岗位技能培训采取最为广泛的形式就是“师傅传带式”,少有正式的理论培训班或产品研发班。调查中,54.9%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近两年“培训活动开展较多”、60%的企业人才反映企业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内部专长员工授课”、65.5%的企业人才认为企业目前比较注重“一线生产技能培训”。
3、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亟待健全。一是企业人才人事管理不规范。有的企业与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不鉴证,不实行人事代理,不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导致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多年没有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现有职称还是从原来的公有制单位带进去的;大部分企业人才引进后没有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劳动保障,各类应由企业负担的保险都没有;“个体户式”经营与“家庭式”管理对企业人才只有月薪或年薪,没有正常的薪酬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种种管理上的不规范,导致了本地企业人才引力的缺乏。雪丽造纸年初准备从长沙电力学校引进两个大专生,上午确定的初步意向下午就收到了辞呈。石化仪近两年从机电学院引进的6名大中专生也只留下了2个。二是企业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全市没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对企业人才市场(如针对本市一些支柱产业)的现状、未来和对策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在发展方向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人才市场管理混乱,操作欠规范,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市场管理较混乱,出现了无序竞争、主管部门不明确等问题;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人才开发服务与人员就业服务混淆在一起,人才市场仅停留在介绍人员就业的“职业介绍”层次上;缺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库,由于人才市场体系不完善,本就数量有限的经营管理人才又难以整合,企业往往只能盲目分散地自寻人才,因此,用一用,看一看,今天用,明天走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企业人才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在原来国有管理模式下,企业人才的管理全由企业负担,包括企业人才的各种后勤保障服务,有人曾笑谈像湘澧盐矿这样的企业,除了“火葬厂”外,其它食堂、学校、医院、市场一应俱全。企业改制后,各种后勤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走向社会化,企业不再负担职工的“生老病死”,员工与企业间只存在最基本的用工关系。在企业“一步到位”甩开包袱的同时,社会化的服务却未跟进,必然导致企业人才的利益丧失。我们调查的很多规模企业连职工宿舍、食堂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都不具备,又怎能谈及引才留才。
津市实行“工业强市”,需要有一支能够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人才队伍。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当前,建设适应津市工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企业人才队伍,应是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做好企业人才工作,关键要提高企业主素质,强化人才强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训。要通过党校调训、建立企业主协会开展活动、企业主论坛等方式,帮助他们确立“企业要腾飞,必须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经济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软指标的误区,提高企业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其次,要将引导与提高结合起来,在引导中提高企业主素质。如实行市级领导与企业主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制度。要明确规定,凡是今后市级领导外出从事与经济工作相关的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时,要带领企业主一道外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第三,要将工商联纳入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中来,充分发挥其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作用。
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零门槛制度,凡是企业引进的人才,在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一律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等待遇。设立“人才突出贡献奖”和“企业引进人才奖”,由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人才引进和奖励基金,对年度内引进人才最多,且人才签署劳动合同年限在2年以上的企业,由政府给予该企业5千至1万元的专项奖励。另一方面,要协助企业招贤纳才。要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的中介作用,采取组团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政府网页、党建网、电视台代为发布招聘信息等措施,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此外,要更新人才引进的思维,实行企业顾问制度,与一些高校、研究院所的专家教授长期挂钩联系,聘请他们担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采取每月发一定数额的报酬,平时不到企业上班,只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攻关或遇到难题的关键时刻请他们来解决问题。实行借“智”生“才”,让相关专家来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强化培训,手把手地帮、教、带,让企业员工学会学精关键技术,从而培育出本企业既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
一是同等规格培训育人才。要实行企业人才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各种培训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将企业人才培训纳入到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规划,每年至少举办2期。同时,通过培训,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通报省市有关人才培训信息,引导企业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训。二是拓展党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寻求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人才工作的链接点,在企业中广泛开展以“把共产党员培养成企业人才、把企业人才培养成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工程。同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兼任企业人才工作的联络员,这样既可以强化企业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三是制定规划育人才。劳动、人事部门要分别根据企业人才特点制定人才培养工作规划,适时进行培养,并帮助人才与省相关院校专业的教授之间牵线搭桥,建立联系,促进成长。
行企业高层次人才市管制度,对企业主和企业高层次优秀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政治待遇问题对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聘为市委、政府经济顾问,推荐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
制度。
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
办法。
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
规定。
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
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03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技巧。
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
意见。
》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
。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日前,某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20xx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春节后的第一波招聘高峰值得期待,延续各项经济指标在20xx年四季度好转的态势,大多数雇主将在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后增加招聘规模。预计到员工流动带来的一线(基层)岗位的空缺,七成雇主表示一季度招聘的主要对象是“经验不足两年”的初级人才。与此同时,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有起色,相比20xx年第一季度,74.4%的雇主将在20xx年同期增加或者保持大学毕业生的招聘量。
此次雇主招聘意愿调查历时3个月,共计收到24254份反馈问卷。负责此次调查的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介绍,与参加20xx年第四季度调查的雇主规模结果几乎一致,充分显示民营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重要性。20xx年1-12月中,中小企业提供的空缺职位占到了60%以上。
冯丽娟认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开始,与此同时库存持续减少,企业又开始采购,生产订单在增加。更令人乐观的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正在快速增长,而且不用担心产能过剩。
人群更频繁地外出就餐、旅游和娱乐,这使得餐饮、旅游服务、保健休闲,还有培训教育行业等都在不断扩容,只是苦于人手不足。20xx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和酒店/旅游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大的用人需求,而房地产开发、汽车及零配件和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在20xx年第一季度的招聘量将快速上升,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暖,对家居/室内设计/装潢和家具/家电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刺激作用明显,为20xx的人才市场走向带来一些积极乐观的信号。而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有望成为20xx年雇主用人的一个新的方向,90%以上的影视/媒体/文化传播和媒体/出版行业的雇主计划在20xx年一季度增加招聘量。
销售岗位需求量最大。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科锐国际”)研究中心于1月15日发布《20xx年中国企业招聘趋势调研》,本次调研,超过1000家企业向科锐国际提供了20xx年人员变动趋势,其中,58.8%受访企业计划增编,26.1%受访企业计划减员。在计划增编的企业中,需求量最大的三个岗位依次是销售、研发、生产制造。
从行业看,两份调研报告的结论相当接近汽车、地产企业的招聘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20xx年5月24日上午10:30。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方式。
观察和应聘。
此次招聘会主要是综合性招聘会。参与的企业有服务行业、制药业、金融保险业,教育行业,和一些技术型企业。还设有一个临安专场招聘会。没有房地产行业企业参加。
现场氛围比较不错,60%的岗位前面是有两三个人左右在应聘,这些企业吸引人的地方我调查了下,岗位是行政类,技术类等行业。40%的企业摊位前的应聘人员聊聊无几,这些行业主要集中于一些比较针对性强的工厂特殊岗位,要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一些岗位和金融保险行业。金融保险或者其他主要招聘销售客服类岗位的企业为了提高应聘人员关注,企业都有安排人员在摊位前发传单进行游说。
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学历70%左右是应届生,30%有社会工作经验.学历大多是大专以上,但是也有少部分是高中学历,很少一部分是初中学历。
岗位最多的是销售类岗位,我以应聘者的身份去采访了几家销售公司,都是对学历没有太大要求.但是对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都有要求.这几家公司有一家公司是一定要招大专以上的学历,因为他们的客户群体都是年轻人且是小资以上的收入.
销售的方式都有点相同,打电话,和跑业务.渠道销售等等。对比下我们公司的销售优势是不用应酬客户,资源可以从空白就开始做,而且提成点高,做的好的话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次人才市场的探访,让我对以后的招聘充满了信心,对公司的行业也充满了信心。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九五”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九五”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人才市场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内容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
本文目录。
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职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因此,为了了解和熟悉人才市场的现状,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特此做出一份人才市场实践报告,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当今和未来的国际国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争夺人才的重要战场,而且现在有急剧蔓延到欠发达地区的倾向,这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加入wto后,人才问题引起各地普遍重视,从欠发达地区看,人才资源特别是高中级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大量外流,以及现有人才的年龄老化、素质滑坡,已使传统的人才优势逐步丧失,而新的人才优势尚未培育起来,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作为欠发达地区,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如果不加大力度做好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工作,那么,在当今和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就将处处被动挨打,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在人才问题上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人才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战略高度上来研究和部署。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报告统计分析表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特别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一、招聘单位和求职人数大幅增加。上周进场招聘单位是948个,进场求职人数达45868人,仅10月8日和9日平均进场人数就在万人以上,招聘单位和进场人数分别比前周增长64·9%和40·2%。
二、招聘岗位超过1·8万。上周到深圳人才大市场投放的招聘位岗位有18169个,比前周增加98·8%,是市场同期投放招聘岗位较多的一周。但招聘岗位需求有所侧重,各岗位需求增加的幅度也不一样。需求量比较大的岗位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工程等岗位。
三、高科技和经济类专业受青睐。在众多的招聘专业中最受欢迎的专业是电子专业,占岗位需求的48%,比前一周增加22%。其次是经济管理岗位,此岗位需求量也比较大,占岗位需求的20%。
在人才市场,你也许会听到:“找工作,我痛苦!”的呻吟,但事事兴衰沉浮,喜忧参半。作为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如履薄冰啊,根据自己的亲身社会实践,也结合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是经济形势,我们青年要把丰富的只是武装自己,把自己融入于社会潮流,从而锻炼自己。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了积极的人才政策。徐州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先后出台了40多项人才政策,尤其是“”以来,分别制定了《徐州市“”期间人才工程规划》、《徐州市1996-xx年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政策,并建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指导和保证了人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是积极搞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市以来,人事部门共引进各类高层欢和急需人才5000多名,引进国外智力70余项,通过各种形式培养高中等人才4000多名,并开展了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工作;近年开展的各类培训达3万人次。
三是加强了人才市场建设。现初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人事部门为主,行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为辅的人才市场体系.市场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97年以来,到人才市场求职人数达3.3万人次;入场招聘单位2400家次,有5000多人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就业。
四是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人才分类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整个人才市场中,大概有一千余人吧。应届的占60%以上,企业以中小型为主,行业医药,保健类需求量较大,职位以销售为主。上午9:00——11:30算是求职的高峰期,各个摊位面前都有人员的拥挤。11:00以后求职者陆续离开了现场。作为一个观望者,询问了几家公司,多数对现场招聘不满意,反映人杂,层次低,应届毕业生较多。而问求职者呢,则说知名单位太少,公司的规模较小,高不成低不就。缘份就这样的擦肩而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而每一个发展中的单位却在渴求人才。我想这应该和学校的教育有关,和社会整体发展有关,和我们这个城市安逸的文化氛围有关,而重要的是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有关。每个人都在高喊压力大,竞争激烈。可谁又为能够在这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做好了足够的准备,而谁又为此付出了努力。我想能做出这些的就不会再在这个社会上不停的流浪或是停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积累了经验,获取了各方面比较全面真实的材料,对以后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素材,.可见选人用人机制已开始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返回目录。
为了搞好人才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措施有:
这次活动培养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充实假期生活。很高兴能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可以说自己真真正正学到了社会经验,相信这次社会实践将在我的人生中六下深刻的印象,也将印象我一生的足迹.。
。
考生类别:理工类。
就业前景:主要到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
就业行业或部门百分率。
其他事业单位2.57%。
高等学校2.33%。
科研设计单位9.12%。
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0.79%。
录取研究生5.47%。
国有企业44.85%。
机关2.46%。
民营及私营企业9.40%。
部队2.65%。
金融单位0.50%。
三资企业0.87%。
出国0.27%。
其它0.07%。
注:本专业的各方向及就业率分别是:建筑工程84.36%、城镇建设73.65%、交通土建工程90.01%、工业设备安装工程86.75%、涉外建筑工程61.40%、土木工程91.96%。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问题是事关我市经济社会提高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构筑我市人才高地,促进人才强市,我们提出如下提议意见:
人才是兴业之本、发展之源、富民之策,是一个地方最可宝贵的资源。当今社会的各项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很多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优势,把握主动权。所以,做好人才工作,政府、用人单位甚至普通大众,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牢固树立人人都能够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本事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努力构成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实践,谁就能获得发挥聪明才智的机遇,就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社会氛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各得其所的动局面。要不断加强对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的宣传,市级领导要利用各种会议各类场合大力呼吁,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优秀人才还可研究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重视二次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离退休人才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投入少、产出多,对缓解我市人才缺乏的矛盾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要对不一样专业的离退休人才进行梳理、分类,为离退休人才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加强他们与年轻优秀人才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建立人才结对帮扶制度,为离退休人员供给用武之地,让他们金秋再创业,夕阳更辉煌。
从我市的人才需求情景看,单靠自我挖掘和自我培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引进外地人才或智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跨地域的人才观,经过借脑财来不断壮大我市人才队伍实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供给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刚性与柔性并用。刚性引进要放开准入限制,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可不受编制和人才结构比例的限制。柔性引进能够采取兼职聘用、项目招聘、短期聘用、学术交流等形式,使人才虽身在彼地而智为我所用;二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顾数量和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在当前应着重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问题,确保引进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应有的价值;三是实用与创新并举。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所以,对具有创新技术的人才要给予政策倾斜,重点引进。另外,要加快区域性信息网络建设,主动融入上海人才流动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工作网站和数据库建设,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运用到人才工作中去。
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我们要在竞争中取得人才优势,就必须大力进行人才体制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制订各类人才不一样的培训规划,以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培训资料,创新培训方式,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提高相结合,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识人是正确用人的前提,要逐步建立以本事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按照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分别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本事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努力做到客观看人、公正评人、准确识人。三要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传统习惯,建立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上,要依据成果、贡献和本事,确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健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废除职称终身制,使确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四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和实行有效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分配政策,使人才价值在拉开分配档次中得到体现。对专业技术人才,要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以此激发各类人才的潜能,促进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
水深才能养大鱼,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政府部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担负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等重要职能,应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
4、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能激励人才的情感,提议定期开展人才宣传周活动,经过宣传优秀人才,树立典型人才等手段,在整个社会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构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五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对于人才工作,事业是感召力、环境是吸引力、服务就是凝聚力。我们应把人才工作的重点更多地放到搞好服务上来,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政府人事部门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把供给优质的服务放到人才引进的首位,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坚持一切从有利于引进优秀人才的实际出发,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让人才顺心、舒心、安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6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