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指导大班教学,我们需要编写一份详细的教案了。大家都知道撰写一份好的大班教案并不容易,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范文,供大家借鉴。
1、了解、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
2、学习在生活中关心,照顾爷爷奶奶。
3、懂得关心、尊重老人。
调查爷爷奶奶的工作和爱好。
了解、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
审美元素: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做一个关心老人的好孩子。
师:你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他们做过什么工作?大家可以相互介绍一下。幼儿自由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
2、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爷爷奶奶的爱好等。
师:前几天我们都在家里做了一个调查,现在你来告诉大家,爷爷奶奶有什么爱好?
师:谁来说一说爷爷奶奶关心自己的事情。
3、引导幼儿自己应该怎样关心和帮助爷爷奶奶,同时也请爷爷奶奶说说孙子孙女是如何爱爷爷奶奶的?(可以让家长在家里记录下来)。
师:我们都是爷爷奶奶的好孩子,我们来听爷爷奶奶会对我们说什么?(教师读调查表)。
4、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师:我们也要爱爷爷奶奶。我们回家后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好吗?
5、教师评价:
师总结幼儿讲述的情况,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主动去关心照顾爷爷奶奶。
1、知道自己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并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布置一个家庭场景。
1、请幼儿讨论自己爷爷奶奶是什么样子的,平时是怎么关心自己的。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自己是怎么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谈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长辈,听长辈的话,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情景表演。
请老师扮演奶奶,幼儿扮演小孙子。
奶奶要看电视了,奶奶做腰酸背痛状,小孙子请扶着奶奶坐到沙发上。
爷爷扫地时腰痛,幼儿接过扫把扫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个尊敬老人的好宝宝。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组教学。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让幼儿观察和讨论爷爷奶奶的日常活动。
收集有关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图画、文字记录)。
一.出示爷爷奶奶图片,自然引入主题。
师: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得什么样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讲述。
师:我们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来帮忙。
二.我为爷爷奶奶来帮忙(角色扮演)。
师:想一想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们可以帮他们做什么,两人结伴试做一下。
(幼儿自由结伴扮演)。
师:我们小朋友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事情,爷爷奶奶有什么反应呢?
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个尊敬老人的好宝宝。
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动延伸:
画画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表现他们的特征和活动。画完后和伙伴们交流一下,画上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如:给花浇水、擦桌子、缝衣服)。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整个活动分为了三个环节,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孩子与爷爷奶奶浓浓的感情。在活动中老师注重孩子情感的转换,从接受烨烨奶奶的关爱到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与尊敬,这其中在这三个环节应该说很好的帮助了孩子进行转换,但是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们能否将这种行为继续,那还是需要家庭与老师不断地进行教育引导的。
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活动目标: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环境和材料创设: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一、分享交流。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幼小衔接是关系幼儿入学适应的大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三方合作。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积极吸纳多方信息,如来自家长的信息;来自小学教师的信息;来自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等,结合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身边的多种资源来为孩子的需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他们提供材料、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选择材料、选择玩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使幼儿保持愉悦的情绪,提高把握自己活动、与同伴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本次活动幼儿是主动地、积极的、快乐的,他们在真实地交流、操作和实践中扩展了经验、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我就简单说这些,请各位老师提出真诚的建议,以便于我以后更好的工作。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一、分享交流。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观察大班小朋友交友过程中有何典型行为或特殊行为,并加以引导。例如:大班幼儿食品自己吃、玩具自己玩,或带弟弟妹妹做出不合规则的事。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感受老人对他们的爱。
2.激发幼儿尊敬和关心爷爷奶奶的情感,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与一名幼儿的爷爷奶奶联系,并邀请其父母,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
准备几张与爷爷奶奶的合影照片。
(1)爷爷接送小朋友入园,离园。
(2)奶奶在摘菜,准备晚饭。
(3)爷爷生病了,躺在床上休息。
准备皱纸、笔、信封等材料。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
九月九日是一个传统节日,称重阳节。在这一天,老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谈谈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他们将感到非常快乐。因此,重阳节亦称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2.请一幼儿家长谈谈自己的经历,让幼儿感受祖辈的辛苦。
(1)请爷爷奶奶谈自己年轻时辛勤工作、养育子女的艰辛。请父母谈上一辈对自己的关心、照料。
讨论:爷爷奶奶辛苦吗?为什么?
(2)请爷爷奶奶谈谈对小朋友的爱,平时是怎样关心小朋友的。请幼儿借助照片边看边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
讨论:你喜欢你的'爷爷奶奶吗?他们是怎样关心你的?
3观看情景表演,激发幼儿愿意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讨论;这时你可以做什么?
小结;我们也要关心爷爷奶奶,听他们的话,让他们开心。
4.每位幼儿自制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活动目标:
1、分享各自采访获得的感受,阅读相关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爷爷(奶奶)童年的故事,体验其中的艰难。
2、运用实物比较感知发现两个时代生活条件的不同(吃、穿),初步体验今天生活的幸福。
环境和材料创设:
1、带补丁的衣服、黄面粉、蛋糕,绳子、ppt等。
2、幼儿事先采访过爷爷奶奶,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
3、爷爷奶奶讲了什么使你要流泪?
a、谁来说说以前的人穿怎样的衣服?
什么叫补丁?
订衣服的布是补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们来看看哪里有补丁?谁来穿穿看?(请一个幼儿上来穿)。
当时有件衣服穿已经很好了,穿这样的破衣服一定会别人笑,爷爷为什么还要穿呢?
b、说了穿就说一些吃的?
我也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两份东西比较一下,爷爷吃的和我们吃的有什么不同?谁来尝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阅读体验。
1、我也采访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们猜是谁?他也跟我讲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出示ppt观察图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样的苦难同年,你们谁能看懂?(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同时感知个别情景)。
我这里有绳子来试一试(请幼儿上来)为什么把肚子这样?
3、你感觉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样的?
三、比较感知。
1、这里有一张我们小朋友的采访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童年和爷爷奶奶的童年比,我们的童年是怎么样的?(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寒冷的、饥饿的、残酷的)。
2、请你用一个颜色来表示你的童年,爷爷的童年。
3、在重阳节那一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关爱他们呢?
活动反思:
幼小衔接是关系幼儿入学适应的大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三方合作。我们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时积极吸纳多方信息,如来自家长的信息;来自小学教师的信息;来自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等,结合过去幼小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身边的多种资源来为孩子的需要提供机会和条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为他们提供材料、满足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做想做的事情,自主选择材料、选择玩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使幼儿保持愉悦的情绪,提高把握自己活动、与同伴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本次活动幼儿是主动地、积极的、快乐的,他们在真实地交流、操作和实践中扩展了经验、在快乐中得到了发展。我就简单说这些,请各位老师提出真诚的建议,以便于我以后更好的工作。设计思路: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无法体会和感受祖辈的艰难。同时,他们也缺少关爱周围人的意识,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一次采访活动,孩子们能主动地去采访爷爷奶奶,聆听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本次活动是幼儿采访后的一次交流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归纳和提升他们的经验和体会,提高他们对两个时代不同的生活条件的认识,从而发现人们的变化,感受我们的生活正越过越好。
1、知道并了解爷爷奶奶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2、能积极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1、相关幻灯片、录像;音乐;
3、泡好的'茶。
一、歌表演《画爷爷》、《画奶奶》,引出主题。
1、让幼儿请爷爷奶奶入座,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招待爷爷奶奶,请的时候要说什么。
2、给爷爷奶奶端茶,送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之心。
四、观看相关幻灯片、录像,了解爷爷奶奶的付出。
1、播放幼儿成长的幻灯片、录像,了解爷爷奶奶为了抚育宝宝成长付出的辛苦劳动。(弯腰扶宝宝走路、洗澡、烧饭等)。
2、迁移经验,回忆生活中爷爷奶奶为我们的付出。
3、教师总结:小朋友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爷爷奶奶对小朋友的悉心呵护和关爱,爷爷奶奶为了抚育我们也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劳动。我们也要像爱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的爷爷奶奶。
五、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热爱。
1、师:老师也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爱是要说出来的。我先来说一句祝福的话,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鼓励幼儿大胆用祝福的话语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邀请爷爷奶奶对小朋友提出希望。
3、师:除了用语言表达,也可以用我们的身体表达对我们爷爷奶奶的爱。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向爷爷奶奶表达感谢之情六、游戏环节,结束幼儿给爷爷奶奶捶捶背,说说悄悄话。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整个活动分为了三个环节,整个活动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孩子与爷爷奶奶浓浓的感情。在活动中老师注重孩子情感的转换,从接受烨烨奶奶的关爱到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与尊敬,这其中在这三个环节应该说很好的帮助了孩子进行转换,但是至于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们能否将这种行为继续,那还是需要家庭与老师不断地进行教育引导的。
1、熟悉旋律,尝试随音乐邀请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参与创编、表演等活动。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幼儿会跳《找朋友》舞,音乐《找朋友》。
一、引题。
指导语:"爷爷奶奶干活累了,要休息一下了,你可以为他做什么?(揉揉肩、捶捶背)请几个孩子来做做看。"。
二、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1、听音乐《找朋友》,邀请同伴跳邀请舞。
2、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1)学习歌曲《找爷爷(奶奶)》。
歌词:找呀找呀找爷爷(奶奶),找到一个好爷爷(奶奶)。揉揉肩,敲敲背,你是我的好爷爷(奶奶)。
(2)学习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表演,找到爷爷或奶奶后做捶背、揉肩等动作。
三、师生共同演唱和表演。
歌曲:《找朋友》。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主题来源: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我们的周围有农田、有橘园、有菜地……,可以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性活动,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植物中的蔬菜产生了兴趣,提出了蔬菜的种植、蔬菜的买卖等,可活动刚开始就产生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利用家长、周边的资源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爷爷奶奶的菜地》的主题活动。通过带孩子们参观菜地,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绿色菜篮子,从中知道蔬菜的知识和统计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自助配菜,使孩子们了解样样食物都有营养,帮助孩子们改掉挑食的坏习惯,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往,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饪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知道农民伯伯种菜的辛劳,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探究的兴趣。
2、让幼儿通过看看、做做、尝尝等亲自经历过程中,萌发喜欢蔬菜的情感,让幼儿懂得蔬菜是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的好朋友。
环境创设:1、师幼共同创设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朋友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蔬菜的品种及价格;幼儿带来的各种蔬菜的图片等。
2、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进行发芽的实验;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
家园联系:1、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范围及意义。
2、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了解在主题活动中可能需要配合的活动。如:带幼儿到超市去看蔬菜、选购蔬菜、拓宽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等。
3、书写通知,告诉家长孩子们的探究进程,求得家长的协助。
4、每位幼儿带蔬菜的种子或秧苗来丰富自然角。
主题小结:“爷爷奶奶的菜地”这一主题以幼儿天天食用的蔬菜为核心,通过参观菜地,看爷爷奶奶种菜、与爷爷奶奶一起收菜卖菜并亲手实践做蔬菜沙拉、蔬菜造型、榨菜汁等活动,以及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饪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知道农民伯伯种菜的'辛劳,从而喜欢吃蔬菜,与蔬菜成为好朋友。
在实施主题过程中,首先我们带幼儿到的蔬菜特征进行了记录;第二天又去参观了菜场,鼓励孩子通过询问卖菜的阿姨、奶奶,知道一些他们不认识的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食用部位、以及蔬菜的价格等等;从而认识了更多的蔬菜宝宝。
在教室里,我们创设了一个给予幼儿自由观察认识蔬菜的环境,如:师幼共同布置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朋友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记录和一些常见蔬菜的图片等;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种子发芽的实验,另外还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然后在区角中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如:蔬菜拓印、蔬菜变变变、奶奶的菜篮子、什么部位能吃?健康宝塔等;还自制了蔬菜玩具投放于蔬菜超市,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蔬菜进一步接触、认识。与此同时我们还抓住小朋友午餐时机随机教育,如:由老师或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当天吃的蔬菜名称、烹饪方法、营养价值等,提醒小朋友爱吃各种蔬菜。当然,我们更围绕“蔬菜”这一主题源层层展开线索,开展了“蔬菜变变变”、“蔬菜沙拉”、“蔬菜品尝会”、“配菜”、“运菜忙”、“菜地里的歌”、“彩色点心”等主题式教学活动。
通过本主题的实施,小朋友认识了许多蔬菜,了解了蔬菜的不同烹饪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知道了菜农种菜的辛劳,并通过做做吃吃“彩色点心”,进一步了解了蔬菜的广泛用途,发展了幼儿实践操作能力,逐步纠正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幼儿喜欢吃蔬菜,与蔬菜成为好朋友。活动开展以后,小朋友的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欢吃蔬菜了,还嚷着要自己做冷菜,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说:孩子最近的话题总离不开蔬菜,而且问题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积极性,因为他们都喜欢,都有话可说。
对于“爷爷奶奶的菜地”这个主题,由于比较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而且随处能捕捉到,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顺手,孩子的投入也比较积极,通过带孩子到野外去亲自感受、通过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包括语言的表达、思维的碰撞、以及各种问题的产生,所以说,离开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是枯燥乏味的。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让幼儿观察和讨论爷爷奶奶的日常活动。
收集有关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图画、文字记录)。
一、出示爷爷奶奶图片,自然引入主题。
师: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得什么样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讲述。
师:我们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来帮忙。
师:想一想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们可以帮他们做什么,两人结伴试做一下。
(幼儿自由结伴扮演)。
师:我们小朋友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事情,爷爷奶奶有什么反应呢?
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个尊敬老人的好宝宝。
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活动延伸:
画画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表现他们的特征和活动。画完后和伙伴们交流一下,画上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如:给花浇水、擦桌子、缝衣服)。
中国儿童教育网致力于提供给广大幼儿教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提供的当天参考教案和各种教育相关资源,让广大老师轻松备课。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
“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
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
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
“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
1、讲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了什么,用感恩的心情去体会、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
2、了解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3、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感谢和爱。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1、自编小故事:奶奶和小孙女。|
2、画笔、纸。
3、歌曲《感恩的心》。
1、导入: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奶奶和小孙女”
2、讲故事:“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漂亮又聪明的小孙女,名字叫娇娇,娇娇的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很少回来,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奶奶都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然后送她去幼儿园,娇娇已经上中班了,可是她不想自己走路,总是让奶奶抱着,奶奶说:“我老了,抱不动你了”,娇娇不听,又哭又闹不去幼儿园,奶奶只好抱她去。
送下娇娇,奶奶赶快回家,因为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 有一天,娇娇在幼儿园等奶奶来接她,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小朋友都接走了,奶奶还没来,后来,邻居的阿姨来接娇娇,告诉她奶奶病了。娇娇回到家,看见奶奶躺在床上,不能陪她玩了,也不能给她做好吃的了,娇娇很伤心、她特别希望奶奶快点好起来。后来,奶奶病好了,娇娇也被爸爸妈妈接回去了,爸爸妈妈告诉她,奶奶太累了,年龄大了,不能再照顾娇娇了。可是娇娇非常想奶奶,她经常哭着要找奶奶,她说:我听话,我再也不让奶奶抱了。
3、引导幼儿讨论:娇娇的奶奶是怎样疼爱小孙女的?
娇娇做得对吗?
4、谈话: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么爱自己的,都为自己做了什么?(重点说一说生日、节日,老人是怎样帮自己庆祝的)
你是怎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
他们非常疼爱我们,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们应该怎么感谢他们呢?
6、讨论并启发:送礼物、唱歌、跳舞、陪他们玩、买好吃的、说一句感恩的话等等
7、引导:老师有一个主意,我们现在来画一幅画,把你想送的礼物画下来,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8、指导幼儿绘画(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9、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庆祝节日,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适当提醒孩子。
以重阳节为主线,(即平时由老人接送孩子人数居多,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体谅和关心老人等),设计了这个活动。本活动旨在通过听故事、讲述、绘画、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体会和感受老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知道感恩,知道怎样关心和爱他们,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活动中,利用了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结合幼儿自身经验自编小故事,幼儿听得非常入神,因为故事里讲的好像就是他自己。听完故事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怎么爱自己的,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在老师引导下,能够知道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他们也需要照顾,需要我们为他们做点事情,应该心疼他们,不要象娇娇一样,把奶奶累病了。最后,孩子们用画笔画下了最想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有花、水果、玩具、漂亮的`衣服、汽车等等。晚上,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陪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活动后,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纷纷反映,通过这次活动,孩子懂事了很多,有的改掉了一些任性、娇气的习惯,知道心疼人了,这对孩子今后发展也将是一个很好的影响。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课件。
一、说说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
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二、发表感言师提问:
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三、学习儿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四、爷爷奶奶我们爱你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整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孩子的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孩子不仅能了解一些节日的习俗,体验节日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整个活动的过程感受着浓浓的祖孙亲情。应该说达到了较好的引导与教育作用。
活动目标:
1、讲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了什么,用感恩的心情去体会、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
2、了解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
3、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感谢和爱。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自编小故事:奶奶和小孙女。|。
2、画笔、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导入: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奶奶和小孙女”
2、讲故事:“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个漂亮又聪明的小孙女,名字叫娇娇,娇娇的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很少回来,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奶奶都会给娇娇扎上漂亮的辫子,穿上干净又好看的衣服,然后送她去幼儿园,娇娇已经上中班了,可是她不想自己走路,总是让奶奶抱着,奶奶说:“我老了,抱不动你了”,娇娇不听,又哭又闹不去幼儿园,奶奶只好抱她去。
送下娇娇,奶奶赶快回家,因为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给娇娇洗衣服;打扫房间的卫生,收拾被娇娇扔的到处都是的玩具;去市场买娇娇最爱吃的菜;天冷了,给娇娇缝一床暖和的小被子…有一天,娇娇在幼儿园等奶奶来接她,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小朋友都接走了,奶奶还没来,后来,邻居的阿姨来接娇娇,告诉她奶奶病了。娇娇回到家,看见奶奶躺在床上,不能陪她玩了,也不能给她做好吃的了,娇娇很伤心、她特别希望奶奶快点好起来。后来,奶奶病好了,娇娇也被爸爸妈妈接回去了,爸爸妈妈告诉她,奶奶太累了,年龄大了,不能再照顾娇娇了。可是娇娇非常想奶奶,她经常哭着要找奶奶,她说:我听话,我再也不让奶奶抱了。
3、引导幼儿讨论:娇娇的奶奶是怎样疼爱小孙女的?
娇娇做得对吗?
4、谈话: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么爱自己的,都为自己做了什么?(重点说一说生日、节日,老人是怎样帮自己庆祝的)。
你是怎么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呢?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
他们非常疼爱我们,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我们应该怎么感谢他们呢?
6、讨论并启发:送礼物、唱歌、跳舞、陪他们玩、买好吃的、说一句感恩的话等等。
7、引导:老师有一个主意,我们现在来画一幅画,把你想送的礼物画下来,回家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8、指导幼儿绘画(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9、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庆祝节日,利用接孩子的时间,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适当提醒孩子。
活动反思:
以重阳节为主线,(即平时由老人接送孩子人数居多,老人比较溺爱孩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体谅和关心老人等),设计了这个活动。本活动旨在通过听故事、讲述、绘画、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体会和感受老人对自己的爱和付出,知道感恩,知道怎样关心和爱他们,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活动中,利用了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结合幼儿自身经验自编小故事,幼儿听得非常入神,因为故事里讲的好像就是他自己。听完故事后,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怎么爱自己的,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在老师引导下,能够知道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他们也需要照顾,需要我们为他们做点事情,应该心疼他们,不要象娇娇一样,把奶奶累病了。最后,孩子们用画笔画下了最想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有花、水果、玩具、漂亮的衣服、汽车等等。晚上,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陪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活动后,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纷纷反映,通过这次活动,孩子懂事了很多,有的改掉了一些任性、娇气的习惯,知道心疼人了,这对孩子今后发展也将是一个很好的影响。
蔬菜、水果是幼儿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到物品,有的蔬果形象比较特殊,容易让幼儿产生一些列联想,开展此次活动,提供幼儿创作想象的机会,通过蔬果的搭配摆放,感受蔬果形象与颜色之美。
(一)活动目标:
1、选用蔬菜进行创意造型。
2、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创意小玩家”:《蔬果爷爷奶奶》。
2、晾干数天的青椒、洋葱、葱、萝卜、玉米等蔬菜。
3、各种豆类、各种绳子、纸、天空棉、毛线、白色胶带、包装材料、即时贴、小刻刀、彩笔等。
4、制作完成的蔬菜偶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晾干数天的蔬菜,请幼儿说说它们外形上的特点。
这些蔬菜和你们平时见到的蔬菜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幼儿用手来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
讨论:蔬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评析:通过观察、触摸、感觉蔬菜的外形结构及特征。)。
2、请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形状特点,想一想可以做成什么?
带领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蔬菜的爷爷奶奶》。
幼儿自由讨论:你会选择什么材料来制作蔬菜偶,为什么?
3、幼儿尝试制作蔬菜偶。
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
幼儿进行制作,教师给予适当的协助。
请幼儿展示制作好的蔬菜偶。
农村小学生大多从出生就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有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小学生,更是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他们对家里的老人往往有着一定的感情,但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还难以深入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要,还不能站在老人的角度去体会老人的需求,所以他们生活在一个被爱的世界里,却不一定能感受到,当长辈需要他们付出时,他们也不一定意识得到。所以这堂课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冲突,利用生动直观的图片,课前收集的学生爷爷奶奶的照片和音乐的力量触碰其心灵,引导其发现爱、感受爱,去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刚好重阳将至,利用这个资源让他们表达爱,将关爱老人的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1.在活动中体会老人对自己的爱,萌发尊老、爱老的情感,培养学生尊老、爱老、助老的意识。
3、做孝心卡。
(学生做孝敬卡)。
(2)谁愿分享这颗感恩的心,让感恩树常绿呢?
师:家里的爷爷奶奶因你而幸福,但是,你们知道吗?老年人的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他们都行动起来关爱老人,你们瞧(出示图介绍社会上关爱老人的活动)。
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尊重老人其实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让爷爷奶奶高兴,让全天下的爷爷奶奶高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纲要》第三部分中有一条内容与要求:“有同情心,乐于关心和帮助老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指南》中也要求老师拓展了孩子学习的空间,为孩子的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创造了条件。于是我预设了此次活动,注重情感的培养,并运用已有的数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组织形式上,尝试孩子小组合作的学习,旨在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并注重营造宽松的人际环境,使孩子有时间、空间去感受、表达表现。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主表达、积极思索,给予他们完整的情感体验,我想这对他们终生发展是有利的。
1、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
2、积极运用已有的数经验,尝试小组学习,体验合作的快乐。
1、幻灯片: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2、和爸爸妈妈一起为爷爷奶奶准备的礼物(每人至少买了一样吃的一样用的东西);
3、本次活动中幼儿分发礼物用的盒子20只。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2、教师表扬幼儿后说:这么多礼物让我们来分一分吧!可以怎么分呢?(分类)。
二、分组讨论,操作实践:
1、提出问题:怎么样每个爷爷奶奶都拿到礼物呢?(幼儿讨论,制定规则,教师记录)。
2、礼物怎么送去呢,分在哪里呢?(幼儿语言表达)师:我已经打电话问过敬老院的人了,他们那里有20位老人,这里正好有20个盒子。现在把他们分给你们四个小组,可以怎么分?(其他幼儿说,个别幼儿实践)。
3、分礼物(按照规则进行,教师观察,如有情况随机解决)。
三、打扮礼物盒:
1、礼物都放进去了,可这些礼物盒------?(转向幼儿,听孩子的想法)那怎么样来包装这些礼物盒呢?(幼儿讨论)。
2、幼儿操作,并互相欣赏包装好的礼物盒。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3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