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是团队协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交流合作,可以实现工作目标的共同达成。想要写一份优秀的工作汇报?不妨看看下面这些精彩的范例。
2012年4月,溧水县(区)供销合作总社与县(区)商务局合署运转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社的领导下,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和“盘存量、做增量,找回根据地,拓展新阵地”的工作思路,全面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着力实施“1+5工程”,大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为农服务内涵,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把区供销合作总社建设成为全区性为农服务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争先越位三年三大步,在省市由后进变成先进。
今年是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社的领导支持下,区供销合作总社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区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成为城乡物资交流、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在保障供应,服务城乡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和服务创新,着力健全组织体系,积极构建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引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力大量转移,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变革,全区农民、农村和农业迫切需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的立体式、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具有为农服务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的供销合作社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繁重。但是,区供销合作系统多年来积累的深厚基础独特优势基本没有发挥出来,所属企业“小、弱、散”,与总社“貌合神离”,“守摊子,收租子”成了总社的“主业”;尚未摸索到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同时社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少,利益链接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内部运作不规范,存在缺经费、少信息,经营经验不足等问题。至2011年,区供销合作总社经营状况和综合实力在南京市县区供销系统排名倒数第一,在全省供销系统县区排名中是第67位。
2012年4月,区委区政府果断决定县供销合作总社与县商务局合署运行,旨在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实力。自此区供销合作总社坚持市场化运作与行政推动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发展与开放办社多方合作相结合、做好传统经营服务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与有效延伸相结合、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始终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始终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根据全系统的实际确立了“盘存量,做增量,找回根据地,拓展新阵地”的总体工作思路,持续深入推进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和龙头的“1+5”工程建设,激发全系统内生动力,激活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和深厚基础,迅速提升社有企业发展实力和总社综合经济实力,突出并拓展为农服务内涵和能力,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总社综合排名在全市供销系统由2011年的倒数第一到2012年提升到的第三位;在全省供销系统80多个县区社综合排名由2011年的第67位跃升到46位,进位幅度全省第一;实现了“一年一大变的阶段性目标,为“三年大翻身”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区供销社系统销售额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实现销售额10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1%;新建专业合作社19家,完成市目标的271.4%;新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家(省、市、区级各一家),完成市目标的100%;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完成市目标的100%;完成新增、改造再生资源回收站点18个,完成市下达目标的100%。综合效益在全市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县区社排名跃升至26位,进位20名次。
今年1—10月份,区供销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8.3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1%,同比增长47.1%;实现利润2175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1.46%,同比增长64.77%;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5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3.3%,同比增长56.8%;农副产品收购额21.8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9.7%,同比增长26.9%;再生资源回收额2.3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同比增长56.1%;连锁销售额18.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3.8%,同比增长37.2%;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2.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6.9%,同比增长9%。2014年全年预计可实现商品销售总计16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9.94%,同比增长36.65%;预计实现利润总额27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9.76%。同比增长42.68%;其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省市供销社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供销系统继续保持领先、领跑地位,进入全省供销社系统区县综合排名前20强几成定局。2014年溧水区社排名全国百强县(区)级社第23位。
深入实施“1+5工程”推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根据“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和“盘存量、做增量,找回根据地,拓展新阵地”的工作思路,区供销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深入实施“1+5工程”战略。不断加快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步伐,“1”指明确一个目标,即通过实施综合改革,促使供销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真正把供销社建成为为农服务的新型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5”即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立足品位提升,积极打造主城特色街区惠民工程。该工程的重点项目无想夜市项目已经启动实施。项目占地40.13亩,润立公司以6020万元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今年4月领取土地证;项目规划建筑面积5.68万平方米,分三部分构成,大排档烧烤区7000平方米,可容纳200个经户入场经营,仅此一项就可解决近600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可彻底解决原露天大排档占道经营、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等问题;沿街休闲及特色餐饮连锁区将通过招商引进全国各地特色餐饮连锁或加盟经营,并配以音乐茶社、主题咖啡馆、ktv、美容美发、西餐简餐等休闲项目;第三部分是近1.5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其中有11层的精品商务酒店,目前已经启动酒店、影视、超市等主力大店的招商工作。
二是立足载体建设,积极打造流通现代化建设强基工程。以重建、恢复基层社为抓手,通过资产置换等改革举措逐步实现镇镇有5000至10000平方米的镇级商贸综合体(供销大厦),并启动白马镇商贸综合体的调研规划工作。
三是立足便民服务,积极打造中心村服务体系覆盖工程。该工程的重点示范项目洪蓝镇陈卞村便民服务中心今年被南京市政府列为“村镇服务与发展一体化保障试点项目”,明确由区政府和市供销社共同承办,并于今年12月1日建成开业。该中心集生产资料供应(农资配送、农业技术指导等)生活消费(菜市场、理发、小吃)、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烟花爆竹零售、文化娱乐(卫生室、阅览室、社员之家、健身广场等)、及中介性服务(代办邮政、金融、保险、招工及村级社保、救助服务等)以及一站式服务(救济民政、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为一体的新型便民服务;按照统一功能布局、服务标准、店招标识、管理考核的原则,把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便捷的消费市场、增收致富的桥梁、幸福创业的家园,并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两年内建设5—10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4至5年内对60多保留中心村形成80%的覆盖率。目前已经着手启动石山下和丰安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立足助农增收,积极打造专业合作联合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优质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合作联合社,通过对特色农副产品的包装、品牌创建,进入宁供集团和淘宝网“中国特色之南京馆”链接,实现直销和网购,帮助农民增收增效。
五是立足服务百姓,积极打造农贸市场升级创新工程。重点是规划管理好镇村农贸市场,打造功能综合化、服务优质化、环境整洁化的上下贯通的新型农贸市场。
2012年4月,县供销社融入全县大商务圈运作后,在较短时间内,就根据“改革深化一批,扶优扶强一批,资产盘活一批,农村市场健全一批,广泛吸纳各种资源,产生集聚效应,使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县社工作走向全市前列,全省第一方阵”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明确了一个主题(发展),完善两项工作(资产管理和托管中心),深化三项改革(关、停、重组)工作措施,果断决策:成立了县供销社资产管理中心,统一监管社有资产,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立县供销社托管中心,统一管理系统企业改制后的协退人员、离退休人员和特殊群体人员,使托管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成立县供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供销系统社有资产盘活、银行陈年债务化解、基层供销社“三位一体”改革和供销社主业发展职责。具体来说,首先是理顺了“四个关系”,推动了公司经营发展:一是理顺人员关系,统一了薪酬标准和缴费基数;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政,无章可循的局面,将原系统企业人员按岗位定薪酬标准,统一养老金缴费基数,顺利地实现人员划转。二是理顺资产关系,在确保托管中心的正常支出,实行收支两条线,改变以往苦乐不均的局面,将原分属各企业的资产统归公司调度使用,并首先用于托管中心800多人员的正常支出,保证了系统的稳定。三是理顺债务关系,对银行的陈年旧帐予以清理,开展基层社审计,对历年所欠人员工资进行确认,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四是理顺产权关系,按《公司法》完成了由公司替代县供销总社工会在相关公司的股权的工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其次是制定各项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分别建立了“一公司两中心”的人、财、物和管理制度;以及包括基层供销社在内的考核办法。再次是摸家底,突出发展主题,明确发展方向。组织精干人员,实地拍照、丈量盘清了200多处社有实物资产,弄清资产归属情况,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并落实责任人。同时开展资产盘活工作,对东屏供销合作社近900立方米二层老营业楼进行修缮改造,对外公开出售,一举增加收入200多万元,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对城区大排档调研,提出了夜市大排档管理经营方案,当年,按基层供销社“三位一体”的改革要求,完成了孔镇中心供销合作社的改造,新增改造网点18个,常力公司的蜂产品等通过了“新网工程”项目批准并获补助,新增连锁网点近百家。
2013年,区供销合作社在上年度发展的基础上拓展工程内涵和外延,着力狠抓“六个环节”力争加快发展进位:一是持续狠抓社有存量资产盘活,分步实施存量资产的开发利用,重点调研开发利用白马中心供销社茧站、县城秦淮路等地块;二是持续狠抓项目与市场建设,继续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三是持续狠抓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四是持续狠抓社有企业管理,深化基层供销社“三位一体”改革,打牢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根基。五是持续狠抓债务化解,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切实加大债务化解力度,轻装上阵加快发展步伐。六是持续狠抓队伍建设,为实现综合效益在全市全省系统排名进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第一个完整年度的努力,区供销社的年度综合排名在全市、全省供销系统的区县排名得到了显著发展和提升。
今年,区供销合作社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以超额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和挺进全省20强为目标。一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城区特色街区惠民工程重点项目无想夜市,目前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年底即将全面开工,计划2015年底完成一期建设工程并开业;12月1日,南京市政府交由我区政府和南京市供销社共同承办的村镇服务与发展一体化保障体系试点项目、洪蓝镇陈卞村新型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开业,南京市供销社主任带领系统七个区的供销社领导到场观摩并召开南京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和系统业务工作现场会。二是社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属企业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把2012年7月创建的溧水县供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两轮增资,组建了“南京润立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当初的100万元,增加到4600万元,再增加到7000万元,并拥有净资产1亿多元,具备了较强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投融资实力。三是为农服务水平逐步优化提升,完成了全区17家为农服务社的提档升级,全年领办参办专业合作社10个,领办参办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84个,完成2个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建设,总数达到8个,全区177个农资连锁网点进一步拓展庄稼医院、测土施肥、开方配药服务,着力实施全市供销系统开展的“四十示范工程”,完成创建并申报了1名全国百强经纪人、1家2014年全国百强县级社、1家2014年基层社标杆社、3家五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3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完成了“新网工程”两个项目的申报工作。
今年四季度,区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的力度和成效再次引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高度关注,先后派全国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和合作指导部部长在省供销社主要领导陪同下来溧进行供销社综合改革调研、考察和指导,溧水区社主任还在10月份代表全省县级供销社出席了全国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交流发言。
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系,加快深化改革创新步伐。
区供销合作社与区商务局合署运作以来的三年不到时间里,由当初的“守摊子、收租子”的后进局面所逼自主自发提出以改革为抓手和“盘存量、做增量,找回根据地,拓展新阵地”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到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提出的不谋而合的“深入实施供销社综合改革,建设为农服务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体现出区供销社从实际出发发展实体经济和服务农民的主动意识、迫切意识和超前意识。
区供销系统经过三年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及综合效益和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市、省乃至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的关注和关心。今年,区供销合作总社被列为全省供销社13个、南京市唯一的综合改革的试点区(县),被南京市政府列为镇村发展与服务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区,同时成为省、市供销社主要领导的联系点,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对供销社提出的综合改革的要求,成立了“溧水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两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发改、住建、财政、人社、国土、审计、监察、规划和商务及一区七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区供销合作总社主要负责人为办公室主任,负责区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7月22日,区委、区政府在全省供销合作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区县中率先制订、批准并印发了《溧水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既充分肯定了区供销合作社近两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举措和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又明确了深化实施综合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既给予了扶持政策,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方案明确:区供销合作社要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镇村一体化、合作多元化、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建设,从2014年起,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城区建有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镇(区)建有商贸综合体、农贸市场,新社区建有便民服务中心,基本形成以配送中心为龙头,商贸综合体为骨干、便民服务中心为终端、区镇村三级连锁、双向流通、便民惠民、利农富农的网络服务体系。新建商贸服务综合体5家、便民服务中心60家以上,主办专业合作社联社5家,领办各类示范专业合作社15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6家,把供销社建设成为农业现代化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综合实力进入全省一流区县级强社。
区供销社近三年来持续不断深化实施今后几年仍将深入的综合改革概括起来核心是实施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一是创新组织体系。突出供销合作经济组织的特质,组建集团公司,构建“区供销合作社(供销集团公司、农合联)+镇级基层社(集团子公司)+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建立起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供销社特有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体制。根据区委区政府批准的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底前,将在确保供销合作组织体系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根据开放办社的原则,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新一轮重组改造,构建“区供销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的合作组织体系;润立集团参与供销合作社系统相关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同时在乡镇设立子公司,负责村级服务载体建设,构建“润立集团+子公司+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组织体系;区供销社与润立集团、基层社与子公司分别融合运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此项工作现已全面完成,并正常运行。二是创新服务体系。依照“供销社主办、镇村联建”的思路,全面融入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按照“根据规划定功能、根据功能定项目、根据项目抓考核”的要求,加快全区镇村发展与服务一体化保障体系工程建设。在洪蓝陈卞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镇村规划明确的保留村实现全覆盖;同时用信息链、物流链贯穿区、镇、村三级并形成网络,逐步实现区有信息集成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中心镇有5000至10000平方米的综合商贸体和信息平台,中心村有2000平方米左右的新型为农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购销信息采集点,构建成信息化程度高、综合配套完善、便捷优质高效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和体制。根据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将继续实施城区特色惠民工程的重点项目,确保无想夜市明年底一期主体完工;同时启动中心镇基层社重建工程和中心村服务体系覆盖工程,恢复重建石湫、晶桥和永阳基层社并成立集团子公司,在白马集镇建设商贸综合体,并已经着手调研制订方案,在陈卞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开工新建2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三是创新经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构建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三会”领导管理体制,全面负责供销合作事业建设发展。区社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与集团公司融合运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做优做活做久供销集团。此项工作已经在今年8月12日起付诸实施,成立了南京供销润立集团,区社和集团公司通过改革整合融合全面实行企业化管理运营,设立了“1室1中心5个部”,即办公室、托管中心、财务审计部、资产运营部、投资发展部、合作经济部、企业管理部;同时由集团公司聘任了公司经理层、管理中层,制定实施了集团公司各个部室工作职责、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至今已经运行三个月,集团呈现出员工积极性高涨、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运行高效、活力倍增、职责清晰、考核严格的新气象。
区供销合作总社(润立集团公司)现有集团公司1个、基层社5个,各类门店网点500多个(其中农资177个、生活资料近100个,烟花爆竹200多个,农副产品10个、再生资源30多个。根据综合改革方案,从2015年的3至4年内:一是将对上述门店网点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外,并进行扩张,引导农民就地创业;二是对各镇(区)基层社进行恢复和改造,成立润立集团的子公司,分别就地参与所在地中心镇商贸服务综合体的建设经营;三是开展探索我区供销合作社金融服务业务;四是建设两个中心一个市场,即信息中心和配送中心、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五是通过改革措施盘活存量,做强做大所属企业,进一步增强润立公司资本运作实力和投融资实力,在建设完成无想夜市的同时,根据综合改革方案的目标选择项目进行建设,努力尽快把供销合作总社(润立集团)建设成为为农服务的新型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跻身全国供销系统县区级一流强社行列,切实担负起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职责。
随着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兴起与深入,朝阳县供销社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社的指导下,乘着全省唯一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东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在管理体制、组织体系、经营模式和服务功能等方面身先士卒,勇于实践,谱写着重整供销、服务三农、富裕农民壮丽篇章。
一、创新管理体制,提高资产运营效益。
建立社有资产运营新体制是本轮供销社综合改革重点。朝阳县供销社利用成立集团公司、组建社区服务中心、成立资产维权大队和资产信息化管理等办法,实现了“社企、社基一体化”管理,取得了资产运营板块化效益。
一是成立供销集团总公司,对直属企业实施集团化管理。为解决直属企业管理松散,特别是已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未改制企业资产质量差效率低的实际情况,县社依据国务院及中组部与全国总社相关文件规定,报请县政府批准,组建了朝阳县供销集团总公司。将直属企业、参股企业改组为分公司统一纳入集团总公司麾下,实行集团化管理。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集团公司和各分公司的责、权、利,进而形成上下贯通,张弛有度,有效制衡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集团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社有资产监管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资产运营板块效益。
二是成立供销社区服务中心,对基层社实施一体化管控。为将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的基层社集中统一管理,改变过去疏于管理、各自为战的局面,适应当下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三农工作对供销社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全县资产统一管理,经营服务适地适情、灵活机动的新机制,经县政府同意组建成立了朝阳县供销社区服务中心。基层社公章、土地房产证照和财务账证集中保管,统一管理,所有收益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一社一帐,费用支出统一核算,票据由社区服务中心董事长、总经理、基层社主任联签。以社区服务中心为管控主体,一县一社的一体化资产运营模式,确保了社有资产收益最大化。
三是成立资产清理整顿大队,维护集体权益。成立社有资产清理整顿大队,对非法侵占和私吞社有资产行为进行清理整顿。截止目前,共清理收回被非法占用社有土地36亩,房屋5500平方米,纠正理顺问题合同逾百份,集体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现在资产清理整顿工作已转入资产运营阶段,资产清理整顿大队也顺势调整为资产运营办公室,资产管理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常态化。
四是建立资产合同电子档案,实现社属资源信息化管理。新建社有资产电子动态网络管理体系,以模拟图的形式将社有资产的数量、质量及合同文本等重要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借助专业软件,通过“一拍二录三提醒”的方式,实现社有资产信息化管理。资产租赁情况电脑操控,承租物租赁到期前15日电脑自动提示,资产运营办公室启动程序,展开工作。实践证明,资产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资产运营的工作效率。
二、健全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打造为农服务平台。
新改扩建基层供销社,筑牢基层服务根基。基层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为将基层社打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综合服务的前沿平台,分四种类型具体运作。一是改造破旧社。以“借鸡生蛋”融资办法,由具备资质、符合条件的建筑商垫付工程款开发改造破旧基层社。以这种方式,全县已完成了10个基层社的改造工作,改造总面积70000平方米,总投资7900万元,兑现了518名职工的敏感性债务1000余万元。通过改造,基层社集体经营“阵地”得到保留,为农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二是完善基础较好社。对原有资产较好,有恢复经营潜质的基层社,坚持社有资产完整性的同时,按着“三站一社”标准完善其服务组织架构。截止目前,全县以基层社为领办主体,共建设专业合作社36个,农资站32个,农副产品收购站20个,日用品超市28个。年销售额达70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三是重组薄弱社。对薄弱社吸收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合作,进行重组,把原本薄弱的基层社做大做强,真正办成当地的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共有5个社吸收社会资本210万元,提升了实力,闯出了多元化办社新路。四是激活空白社。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契机,充分利用这类社的院落,协调商业部门、乡镇之间的关系,把当地农贸市场引入供销社院内。利用农贸市场的拉动、辐射功能激活基层社。以这种方式全县已有8个大规模农贸市场引入基层社院内。
完善现代流通网络,打造服务平台。服务三农是供销社的宗旨,根据省、市社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以朝阳县西北片相关基层社为载体培育壮大流通主体、改善流通基础设施、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创新流通服务方式为重点,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待西北片基层社的先试先行取得经验后全县复制,低成本高效率将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力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基层社中心社和分销店的门市、网点作为农村流通的基础设施,其质量高低决定了服务质量的好坏。为此,县社制定了不大拆大建,以重构室内格局、更换门窗、粉刷外墙、房顶防水、门前铺砌彩砖为主要内容,选择贾家店和波罗赤供销社为试点,对基础设施予以改造。通过改造中心社和分销店形象得到改善,服务功能得以提升,成为展现供销社综合改革成果的新亮点。积极创建供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社。近期,我们已在全县西北片的波罗赤、乌兰河硕、大平房、台子等乡镇,择址新创建了10个供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18个村级服务社,强化完善了基层现代化流通网络。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农资配送、农副产品物流、物资回收、粮油收购业务上发挥载体支撑作用,拉动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村级服务社做好日常消费品供应的同时配合县社参股企业做好社企对接,留出足够的柜台面积展示、销售县社参股企业的蜂蜜、食用菌、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社企携手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占据市场份额,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围绕县域支柱产业,领办一批市场带动能力强,组织化程度高,服务范围辐射广的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县社已牵头组建成立了朝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朝阳县再生资源利用行业协会。并在基层社相应成立了农合会分会。农合联利用供销社自身优势负责拓展涉农行业协会和各种经营网络终端。积极发展了农资、日用品、再生资源、果品、农产品等涉农行业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话语权,加强与行业组织、政府间的联系。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以全县主导产业为基础,骨干品种为依托建设专业合作社,完成从单一种养向产供销一体化推进。目前,全县已成立由供销社领办和参股创办的蔬菜、食用菌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大枣深加工等专业合作社36个,实现产值1.5亿元,利润3000万元,为农增收2500万元。大力培植发展参股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打造为农服务链条的关键环节。县社依据相关规定大力发展参、控股龙头企业,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和群众的高度好评。朝阳众德食品有限公司、鑫源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盈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信蔬菜专业合作社、惠农农副产品物流市场是县社参、控股领办的一批龙头企业,为当地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强劲的牵引、带动作用。加入辽宁省供销商务网络,带动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省社办理供销e通网的契机,县社为全体机关干部、30位基层社主任、参控股企业及各专业社法人都报名申请加入供销e通网,充分利用好e通网手机提供的贴身信息化服务,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发展自己,带动农民,更好的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
按照达市农领〔2014〕17号、开江委办〔2014〕199号文件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我县实施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开江县委办公室12月25日《紧急通知》要求,现将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展情况。
为全面落实开江委办〔2014〕199号规定的“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专题方案,”制定并实施了《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目标任务,12月底完成了10个新型基层社组建,其中讲治供销社示范点按省级标杆基层社创建,创建资料已上报省、市供销社;任市供销社示范点新型农资经营平台建设,已完成宣传发动、调研对接工作,示范方案正研究制定,直供、联采服务对象部分已确定;天师供销社示范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已建成基层供销社,确定了部分专合社联合社社员,正拟草示范方案,筹备依法制定章程、完成工商登记等事宜。
二、主要做法。
一是恢复重建新型基层社。依托供销社社有企业自建、与经济合作组织联建、吸纳社会能人带资带项目共建等形式,联合“新网工程”、社区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及专合社社员等成员,依照《公司法》、《章程》及加盟协议组建,实行“自主经营、分级核算、自负盈亏”。2014年底完成讲治、普安、新宁、任市、永兴、回龙、天师、甘棠、拔妙、沙坝等10个乡镇基层社组建工作,讲治供销社争创为省级标杆基层社。
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产权结合、牵头领办、业务连接、项目扶持等方式,推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引导合作社开展跨区域,跨产品再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动合作社示范建设,争创国家、省、市级示范社。
三是大力发展社区综合服务社。按照“政府引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乡(镇)政府、村支两委与供销社联合合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建设,重点在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新农村示范片、连片扶贫开发等地区规划建设。
四是塔建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依托基层供销社农资连锁企业、网点、庄稼医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村委“团购”、种田大户等各种规模农户提供农资直供配送、区域联采服务,同时开展统防统治、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等技物结合的农资经营服务,解决农资技术进村入户难题。2015年6月底前,完成任市基层供销社试点工作。
三、改革的效果。
一是健全了供销社组织体系:结束了开江供销社14年基层组织“空白”县历史,使新型基层供销再次成为政府和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是增强了供销社服务“三农”能力。建立完善基层供销社网络点,大力发展合作社、专业协会、庄稼医院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等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县100%的中心场镇、60%以上村社,就近为当地农民、居民提供了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有效的方便了农民,推进了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实现供销社为农服务组织构架,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上重大突破;采取直供、联采等方式供应肥料,按照深入田间、地头等模式,实现统防统治,大大降低农民种地成本,能直接实现农民增收。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动员不深入,部门参与意识不强;二是职能责任未明确。供销社基层组织如何实现公益性服务,县委、政府没明确职能职责。
五、下步工作思路。
在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坚定不移推动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通过改革,全县基本建成经营组织完整、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形象良好、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新型供销社。自2014年起,用三年时间组建新型基层供销社20个;成立开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江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恢复建立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在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实现庄稼医院、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协会等供销社基层服务组织、网点全覆盖;探索建立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使供销社在为农服务组织构架、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取得成效。
4月7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财政所出纳李某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将公款转入个人股票账户用于股票交易,被通州区监委报经区委同意后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5月5日,李某被通州区检察院执行逮捕。
“对留置措施的使用和解除,都是由区委书记杨斌审批的。在留置调查期间,他也多次听取情况汇报。”通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郑宇介绍说。
纵观数月来的北京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论是从成立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到选举产生市监察委员会,还是从转隶组建和设置内设机构,到采取多种措施履行监委职责,处处彰显着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日益强化。
把主体责任扛起来。
2016年11月13日至14日,北京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其间,市委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小组职责等5个制度文件,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市委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对试点工作负总责,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谋划,全面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市委成立了由郭金龙任组长的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将市人大、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编办、市财政局等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统筹与服务。仅在去年11和12月,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就召开3次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北京市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前分析思考、主动深入谋划,狠抓关键主体、关键节点、关键环节,以重点带动全局,多次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意见征集、问题会商、方案设计等,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推进。
监察体制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合力。在市委的统筹协调下,市人大常委会保障试点工作依法推进,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确保按时依法产生监察委员会、任命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市委政法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指导检察机关配合做好职能划转工作,深入开展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调动改革积极性,做好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衔接;市委组织部以及市编办、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主动配合,深入研究解决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干部配备、经费保障等问题;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推进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对建立案件移送受理衔接机制、案件审查办理衔接机制、线索相互移送机制等进行研究部署。
今年1月刚到北京任职的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硕辅,1月20日当选市监委主任。记者4月底在采访时看到,来京工作不到110天的时间里,他的批文编号已经超过了2500。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反腐败工作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改革试点工作的所有具体设计和实施都必须朝着更有利于强化党的领导这个方向开展。”张硕辅说,“全力以赴做好改革试点工作,正是践行‘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对每一个改革参与者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锻炼。”
市区联动推进。
3月29日,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昌平等4个区陆续召开监察委员会成立大会,拉开了北京市区级监委成立的序幕。
坚持以上率下、市区联动推进,是北京市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早在去年12月28日,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便召开会议,对区级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初步安排:4月各区监委正式成立,同时启动转隶工作;6月各区监委完成组建工作。
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1月21日召开的北京市监察委员会成立暨区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市委对区级改革试点工作作出部署。
各区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组建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区纪委牵头落实各项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实施。
就在北京市监委成立大会第二天,海淀区委书记崔述强便在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上传达了中央和市委的精神,并对区里改革试点工作提出要求:“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更应发挥创新优势,敢为人先,先行先试,在改革试点工作中走在全市前列。”
市纪委、市监委还研究制定了督导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分工方案,市监委每位领导成员通过日常联系、调研指导、听取汇报等形式,分别督导两个区,了解掌握所联系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和意见建议。
改革试点中人事工作要注意哪些问题?监委机关与检察机关工作如何衔接?西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田迪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后的2月7日,市里专门给各区举办了区级改革试点工作指导专题培训班,市纪委、市监委和市检察院领导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改革小组办公室先后梳理各区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30余个,着手研究、详尽解答,并两次以工作小组办公室文件形式印发各区指导落实。
4月18日,在各区级监委全部成立并完成转隶工作当天,北京市召开区级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听取16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进一步研究解决各区遇到的具体问题。
“成立监察委员会,仅仅是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始,后面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张硕辅在这次会议上说,“各区监委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快办理几件留置案件,通过工作实践,才能发现纪法衔接、纪委与检察院工作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为改革提供实践依据和试点经验。”
向着“1+1>2”的目标努力。
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试点地区的监察厅(局)、预防腐败局及人民检察院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整合至监察委员会。
看似简单的“整合”,要真正达到“融合”的效果,绝非易事。
由于指定管辖案件较多,北京市检察院下辖四个分院。在试点三省市中,北京市监委机关转隶干部的数量是最多的。
干部队伍思想稳定,是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工作高度契合、机构顺畅运转、高效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
北京市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试点工作全过程,在转隶过程中,市委责成政法委牵头、市检察院具体负责,全面深入了解干部的思想状况,针对转隶干部思想波动,主动开展谈心谈话,确保干部队伍思想稳定。
3月21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召开全体干部大会,宣布内设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方案,标志着市监委转隶组建工作顺利完成。在宣布人员配备方案时,400多名机关干部的名字被逐一宣读。
在此之前,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在组建关键阶段,分成6个组,逐一听取机关、派驻机构全体干部和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共740多人的意见建议,张硕辅还专门与机关各部门负责人谈话。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市纪委常委会逐条进行梳理研究,并向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专题汇报。
市纪委、市监委结合每名干部的特长和意愿,对干部岗位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激发每名干部在改革舞台上显身手、长才干、作贡献。
“要实现队伍融合、人员优化的改革目标,绝不是简单相加就能得到的结果。”市纪委、市监委组织部负责人李洁说,“不管是纪检监察室还是综合部门,各室都是既有纪委干部也有检察院转隶的干部,充分考虑了每一个人的性格、专业和特长等因素。”
各区同样也是如此。海淀区纪委对53名转隶干部逐一谈话,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性格特点、工作意愿等情况,为合署办公后的深度融合打下基础。
鉴于改革的特殊性,《北京市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保持转隶干部原有工资待遇不变,检察官员额制继续执行,解决了转隶干部的后顾之忧。
——北京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纪实(下)二月十三日,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干部第二期培训班开班。图为第四组讨论现场。(郭毅摄)。
5月30日,端午节这一天,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刘永强的办公室里依然一片忙碌景象,前来商量汇报工作的同事接二连三,电话铃声亦不时响起,没有丝毫节日的“气氛”。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后,各纪检监察室、干部监督室、信访室等部门发现或受理的相关问题线索,都要移送到案件监督管理室,由其按程序办理。案件监督管理室还负责对这些问题线索的集中管理、动态更新、定期汇总核对。
这是北京市在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中,坚持将监察体制改革与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同步部署推进的一个缩影。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北京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新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要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严格按照中央确定的改革试点‘蓝图’,精心组织‘施工’,积极稳妥、依法有序推进北京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改革创新的优异成绩,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优化机构职能配置,实现“监督”“审查”分设。
“17”,是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改革后纪检监察室的数量。
市纪委机关原有23个内设机构,在市级检察院划转10个机构后,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撤并重组为29个内设机构,机构总数比改革前减少4个。
一、效能原则,整合资源、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硕辅说,通过统筹安排、整体谋划,做到机构不增加、人员不扩编、级别不提升,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向主责主业集中。
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明确提出“市地级以上纪委可以探索执纪监督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
按照监督、审查分设的思路,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设立17个纪检监察室。其中,8个室负责执纪监督,8个室负责执纪审查。
“8个执纪监督室负责联系地区和部门的日常监督工作;8个执纪审查室则负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不再确定分管联系的固定地区和部门。”刘永强告诉记者。
除了这16个室外,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还有一个特殊的纪检监察室——负责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第十七纪检监察室。
据介绍,在转隶前,北京市检察机关作为市追逃办成员单位,承担着涉嫌职务犯罪和行贿犯罪外逃人员的追逃追赃任务,并负责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对外提出、检务合作,以及外方司法协助请求处理工作。
“北京作为首都,各类国际交往很多。”第十七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宋斌告诉记者,“市检察机关承担的上述职能转隶到市监委后,市监委除了要继续做好市追逃办承担的统筹协调、服务督促工作外,还要承担具体案件调查、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追逃追赃和防逃衔接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加重大。”
为此,在改革过程中,除保留原来从事追逃追赃的工作人员外,还专门调配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法律专业背景和追逃追赃工作经验的转隶人员,充实到第十七纪检监察室。
在机构编制配置向监督执纪一线部门倾斜的同时,市纪委、市监委还注重加强信息化建设,设立了专门的信息技术保障室,进一步提高科技反腐能力。
和市纪委、市监委一样,各区着力配强主业部门力量,增设纪检监察室并实现监督、审查分设。
“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部门职能,把监察权力从一开始就关进制度笼子。通过设置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管理、案件审理、干部监督等部门,确保内部流程运转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张硕辅说,执纪监督部门和执纪审查部门分设,解决了“权力过于集中”这个关键问题,从制度设计上构建“防火墙”,严防“灯下黑”。
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2月6日,正月初十。尽管春寒料峭,房山区委党校报告厅里却是暖意融融。上午9时,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干部第一期培训班在此开班。
“你也在这儿啊!”开班式前,市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窦晓涛和市检察院原反贪局侦查二处处长舒强在报告厅来了次“偶遇”。两人虽然曾经分属不同单位,但因为办案已经合作多次。转隶后,舒强被安排在第十纪检监察室。
在课后举行的分组讨论中,窦晓涛刚进小组会场门,一抬头又看见了舒强——两人又被分在了同一小组。“以前我们是两方合作,以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从市里到区里,类似的“偶遇”经常发生。
“纪检工作尤其是其中的纪律审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本来就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有交集。一个案子要办好,原本就需要双方齐心协力。”窦晓涛说,“改革后,大伙儿成了一家人,更是要心往一处靠、劲儿往一处使了。”
为尽快推进队伍融合,北京市监委甫一成立,全员培训的方案就上了市纪委常委会。常委会定下了“第一时间”“全员参与”“脱产培训”的工作方案。
从检察机关转隶的刘壮是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后来成为市纪委、市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这次集中学习让我对监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纪检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要高于一般党员干部,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标准,严格自律。”
“这次培训不单单是一次业务学习,更是为了确保改革精神落到实处,不断强化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两种责任意识,促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全面提升,更快实现两支队伍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的转变。”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杨逸铮说。
西城区纪委在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伊始,便从区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职务犯罪预防处三个部门分批次抽调部分人员到区纪委相关部室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作对接和人员融合。
“我们通过采取‘边转边融’的方式,着重在人的问题上下功夫,先想一步、先行一着,加强业务交流与培养,为合理安排人员和队伍整体建设创造条件。”西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田迪告诉记者,在对前期线索梳理的基础上,还专门挑选一些参考性强的重点线索,交由纪委干部与转隶干部一起查办,在实战中检验工作能力,加强工作磨合。
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改革试点全过程。
监督、调查、处置,是监察委员会的三项主要职责。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年底表决通过的《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了监察委员会可以采取的12项措施。
北京市、区两级监委自成立以来,积极稳妥适用相关措施,除勘验检查外,12项措施中的11项均已付诸实践。截至目前,已对9个案件的9名涉嫌严重违纪的公职人员采取了留置措施,其中1名涉嫌挪用公款罪的涉案人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衔接非常顺畅,此案已经进入审判程序。
改革的要求,要用制度来体现和巩固。监委如何依法履行职责,是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要把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贯穿到监察体制改革的全过程。”试点工作刚启动,北京市委就明确提出,抓紧完善监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对监督、调查、处置等配套规定、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要加大研究力度,特别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后留下的空白,既做好先期设计,又加强实践探索,使监察工作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
这部2000余字的规则,明确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责权限,从决策程序、审批事项、督察督办等方面规范了监察委员会议事决策和工作方式。
市纪委、市监委还制定了《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调查措施使用规范》《监督执纪工作常用文书》《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执纪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逐一规范了监察委员会12项措施的审批流程,为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履行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审查(调查)”;“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对局级或相当于局级的监察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还需报市委主要领导批准”;“区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处级或相当于处级的监察对象采取留置措施的,还需报区委主要领导批准”……从这些文件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在改革试点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北京市在改革试点中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实际,抓住转隶、组建、融合、对接等关键环节,着力研究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改革试点扩大了监察范围,丰富了监察手段,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对此,北京市在原有行政执法机关向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规定的基础上,还研究制定《关于北京市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在查办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两个文件,将所有公职人员全部纳入线索移送的范围,明确规定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以及司法机关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违犯党纪政纪、职务违法等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记者王少伟)。
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市人民政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精神,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要求,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总原则以及打造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总目标,把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与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工作抓手。现将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购物、线上商品体验、网络销售、社区配送和农村电商五位一体,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新供销电商广场,成为目前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网上超市体验店,现入会会员10万多人,月均上线1万多次,网页月点击量100多万次,提供200多人就业;2016年1-11月,新供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实现销售总额6797万元,是同期的3倍;利润190万元。
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为农服务,如镇田江村综合服务社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合作,积极开展农产品上行服务,通过供销社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的蔬菜、无花果、黄皮、红糖、生姜等农产品;市茶叶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均以合作共享电商平台的方式,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上行网销服务,以农村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电商服务。
70多家。
以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为抓手,建立和完善为农综合服务体系。
1、积极领办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社评为“广东省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年度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五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转变职能、理顺机制,构建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1、完善了联合社组织体系,召开了市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设置,强化了市供销合作社管理、监督、指导、服务职能。
2、组建成立了市新供销尚业商贸服务有限公司,在全市供销系统内推进以“统一核算、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统一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县基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对市直企业和基层社的资产、资金、人事、业务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3、设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实施了《市供销社系统企业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细则》、《“县基一体化”改革的企业人员统一管理办法》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实施“项目兴社”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1、构建三农经营服务平台。由市供销社负责建设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已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项目。也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广清一体化战略,加快融入珠三角,承接广州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广州市白云区与我市对接帮扶项目,并且已申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环境评价、立项审批,首期宝石洞地块已征用土地约800亩,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市供销社以广州市白云区对口帮扶我市为契机,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推进我市供销社与广州市白云区供销社洽谈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合作,促进资源互补。
障。
3、依托资源优势,推动红茶产城融合项目。
市供销社依托红茶产业资源优势,利用市农批市场迎宾大道宝石洞地块约500亩土地,拟兴建红茶产城融合项目。2016年11月,注册登记成立了“天成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开展红茶产城融合项目。红茶产城融合项目是省供销社巩固和发展涉农产业的重要项目,项目总投资18亿元。天成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建设国际标准的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茶农种植达到20万亩的高标准红茶,并将该基地打造成为生态茶园特色旅游小镇,引导周边农户开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面促进红茶品牌推广、文化传播和产品营销。
合改革试点创造宽松的环境。市供销社抓住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编办批复,自2017年1月份起市供销社重新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关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实行全额财政供养,今后将有效保障供销社机关人员的经费来源渠道。
致富的民心工程,充分展示了供销社的新形象。
提升了供销社的社会影响力。中华合作时报、南方日报、清远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均专题深入报道了市供销社“网”电商发展经验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成效,在省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给予充分肯定。此外,由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指导,中华合作时报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供销金融杯”2015-2016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中,付尚波同志作为市供销社代表荣获了“十大改革人物”荣誉称号。
三、
主要存在问题。
前上下联接的经营服务平台对接层次、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业务经营上没有做到联结成真正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难以做强做大;三是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不完善,不配套,农产品大多没有注册商标和实施qs认证,没有建立起有影响力的品牌,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和效益仍有待提高;四是市社机关以及下属企业干部队伍断层、人员老化、专业人才匮乏,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农村经济主体缺乏资本上的合作共赢;为农服务的基础仍显薄弱,一些基层组织发展乏力、服务功能弱化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接下来,市供销社将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通过上下联动、集聚资源、共享要素、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成为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骨干力量,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
我们也有信心,在上级供销社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通过深入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供销社将在推动我市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做出更大贡献。
---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区人民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城管局长、编办主任、农工委书记、法制办主任、发改委书记、公安分局政委、民政局长、财政局长、国土规划局长、建设局长、人社局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编办办公,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街也相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任组长,办事处主任任副组长,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任责任副组长,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的**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总体要求。
…………。
书记,派驻的中队长兼任**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实行**地区集中统一执法管理。**街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暂时由工委书记兼任,副主任由1名分管政务服务的同志兼任。
明确服务事项---标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现代物流产业的建成投产,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跨越式发展。预计城建建成区面积将由2015年的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80%。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果。
自**实施试点以来,**街提供的改革成果体现在:
1、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
2、产业新城建设持续加快,体现在**新城建设稳步推进。**新城建设是市政府对**绩效考核的第一项指标。行政范围包括**街、aa新区、bb农场,用地总面积25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30万,定位为“山水新城”。新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板块约17平方公里、工业板块约11平方公里、农业板约12平方公里。当前,我们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项目推进。---小组、制发了工作方案和机构编制方案。目前**市3个试点街整体工作推进都不理想,主要存在领导班子高配未得到认定,干部积极性不高;下放、委托给试点街的行政许可事项各区均不一致;支持政策不明朗、缺乏专业人员、办公场所限制等因素。
支持政策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国土规划、公安等部门在土地支持政策、户籍支持政策和下放权限上未出台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为区直相关部门提供支持政策依据,致使试点街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工作无法实质性的推进。
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执法职能下放到街道后承接有一定困难。
一是**新城建设,市规划部门正在做规划,规划未确定之前,引进企业也无法落地,因此,行政审批也无法进行。
二是从目前引进的情况来看,都是大企业,由省、市直接洽谈和审批,行----。
(2019年2月14日)。
去年以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以xx镇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通过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科学配置管理职能、加强财政扶持、推进镇域配套建设、破解镇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构建起了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征、特点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子。
一、改革背景。
-3网合一,把多领域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套综合统一、覆盖全域的网格化管理体系,xx镇综合执法队严格实行执法人员分包片区联网责任制,对重点领域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问题与网格管理员及时有效处理。五是统一资源配置。我们以“一张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与信息化网络建设,推进社会治理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建设,中心设在xx镇政府,面积达4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负责统一协调指挥镇域网格管理服务信息工作。
三、主要成效。
(一)行政管理体制更加顺畅。统筹镇党委和政府机构设置,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强化了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行党政合一和大部门体制,提高了服务管理效能。探索镇区合一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xx镇与皮毛园区融合发展。
(二)镇域经济不断壮大。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美国力维、俄罗斯阿列克斯等国际知名品牌落户xx,引进京津转移项目4个;搭建设计研发平台2个,扶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3家,6家企业在石交所、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建成了占地80亩的惠和公园,完成了7条主干道的拓宽及便道、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完成了投资1300万元的人民街改造,实施建筑立面、牌匾、路灯等13项改造工程,打造一条明清风格的商业街,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提升。
铜仁市农业委员会(2017年9月13日)。
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委厅字〔2017〕17号)和《中共铜仁市委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铜党发办〔2017〕50号)精神,按照省委关于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部署,我市上下联动、蹄疾步稳,以“三变”为路径,以“三社融合”、民心党建以及春晖行动为抓手,以“三权”为基础,以“三金”为指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使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以及春晖行动三者达到功能上的融合,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实现高位推进。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黔委厅字〔2017〕17号)精神,印发出台了《铜仁市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铜党发办〔2017〕50号),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委。各试点区(县)相应成立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工作。同时,通过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牵头部门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省“三变”改革精神,研究部署“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工作。二是建立推进机制,确保有序推进。印发了《铜仁市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铜党发办〔2017〕50号),除思南和德江两个省级试点县以外,其余八个区(县)作为市级试点,把农村“三变”改革与民心党建、“三社融合”改革、春晖行动、产业发展在功能上有机结合,丰富了“三变”改革内涵。各区(县)“三变”实施方案均已通过市““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行动”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三是建立督查机制,确保落细落实。按照“三变”实施方案,结合《铜仁市全面深化改革督查工作制度(试行)》,积极开展考评、督查,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2017年4月,市政府督查室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办证以及“三变”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四是建立宣传机制,强化改革氛围。认真开展了改革经验成效的总结工作,对“三变”改革亮点进行宣传推介,展示我市“三变”改革成果,并结合“一报一网一台”市级主流媒体平台,开设“三变”改革宣传专栏,增强社会影响率,扩大群众知晓度,营造“三变”改革氛围。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盘活农村资源为基础,推动资源变资产。一是扎实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截止目前,全市171个乡(镇、街道)已全部部署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162个乡镇,占总数的94.74%;完成权属调查的村有2688个,占总村数的95.9%;完成权属调查户数为80.06万户,占总农户数的93.37%;共完成实测面积578.45万亩,占国土二调面积的83.88%。二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工作步伐。出台了《铜仁市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实施方案》、《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实施方案》,成立了铜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铜仁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流程》、《铜仁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试行)》、《铜仁市农村小型水工程产权交易管理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目前,各区县和100多个乡镇已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体系,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等抵押融资12亿多元。同时,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截止目前,共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1556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积1667.93公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款5.7亿元。(二)以集聚资金为重点,引导资金变股金。出台了《铜仁市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铜仁市精准扶贫“精扶贷”工程实施意见》、《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一是用好专项扶贫资金。通过“三社一中心”模式,在贫困户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将资金集中投入企业进行产业发展,把专项扶贫资金转变为股金,实现利益分红。中央和省财政共下达我市财政扶贫资金7.73亿元,各区县已批复项目2591个,资金3.31亿元,已全部启动实施。二是用活“精扶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积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扶贫开发,营造金融支持大扶贫开发格局。目前,推动小额扶贫信贷创新发展,在率先与国开行合作的基础上,又与信用联社联合开发了“精扶贷”金融产品,破解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融资难的机制障碍。全市注入“精扶贷”工程风险补偿基金6032.84万元,覆盖农户2.73万户,受益贫困人口9.5万人。三是创新扶贫融资模式。总额500亿元的中国铜仁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分别与浦发银行、交通银行、贵州银行、重庆银行、邮储银行设立了子基金共计343亿元,已到位资金127.5亿元。比如,印江县创新开发性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以印江县兴鑫投资有限公司为一级融资管理平台,印江县惠民担保有限公司为二级融资担保平台,县茶业局、畜牧局、食用菌产业办为二级融资管理平台,各乡镇和村按产业成立的贷款信用协会为三级公示平台(即“一会”)的“四台一会”模式,实现对开发性贷款的管理、担保和公示。
(三)以完善机制为保障,推进农民变股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在全市选取16个试点乡镇、17个试点村,围绕“一年见雏形、两年见成效、三年成体系”思路,积极探新路、摸经验、扩成果,为农村改革提供借鉴。截至目前,积极探索了玉屏温氏“企业+村集体经济+贫困农户”生猪代养户模式,打造出思南县青杠坝村整村综合改革、渔溪沟村资金变股金发展模式,德江县荒山绿化建园区助推精准扶贫模式和万山区九丰山地高效农业综合体“1+n”模式、中华山村“622”贫困农户入股分红模式等一系列改革样板。二是明确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把抓“三变”改革试点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破解“城乡差距大、农村三资闲置多、资产利用率低、农村空心化率高,农村机制不活,农民致富不快”等突出问题。三是明确试点内容。市县改革试点方案均明确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试点具体工作内容,确保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四是明确试点工作步骤。按照“抓好资源资产股份量化、开展出资财产公示、确定入股合作对象、建立股份合作关系、签订履行合同合约、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六个步骤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通过“三变”,全市种养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截止8月底,全市流转土地184.91万亩,参与流转土地的农户47.55万户,共实现土地流转收入6.05亿元,实现打工收入18.91万元;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5家、总数达到73家,同比增长34.25%;新增市级家庭农场290家、总数达到640家,同比增长82.86%;增新农民合作社1695个,总数达到6270个,同比增长27.03%;新增猪牛羊代养户700余户,总数达到1400余户,增长55.6%。从养殖业来看,玉屏温氏的231模式得到复制和推广,全年共发展猪牛羊代养户1400余户,同比增长55.6%,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231模式即:农户投资20万元,每批饲养300头猪(年饲养2批,出栏600头),年收入10万元。231模式实现了代养户的市场零风险,成为了股份制的有效平台。从种植业看,全市茶叶基地面积已突破180万亩,拥有“梵净山茶”、“石阡苔茶”两大驰名商标,“梵净山茶”在全国100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第41位、品牌价值达13.57亿元。茶叶年产量达8.21万吨,年产值达81.14亿元,有各类茶叶加工企业526家,专业合作社381家,带动33万人从事茶产业,茶农户均增收1.42万元、人均增收355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试点乡镇存在着对农村“三变”改革方向不明、步骤不解、举措不清等现象。没有认真研读三变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对政策的把握不准确,不清楚“变”什么,怎么“变”;个别地方对“三变”改革认识不够,改革氛围不浓,工作推进较慢。
一是加快推进基础性工作。按照“定时间表、定工作量、定路线图、定责任人”的要求,认真做好“三变”改革基本情况统计调查、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村集体“三资”清理核查和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及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改革工作台帐,切实把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改革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尤其是试点乡镇(村)党政领导、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重点人员的培训,形成“三变”改革一线核心力量,引导农民知晓“三变”、参与“三变”、受益“三变”。不断推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成熟典型,及时总结宣传各行各业的成功案例,提供更多改革样板,推动“三变”改革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三是拓展“三变”改革深度。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试点的同时,强化调研,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力争2017年全市“三变”改革全面推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工作落实机制、业务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构建保障有力、管理规范、考核科学、督查有方的体制机制,确保“三变”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经开区按照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开发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为指导,以“全国一流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重点,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创新,推动我区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变,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转型发展主战场、发展排头兵、经济强引擎、区域增长极。
7月10日全省召开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后,长治经开区认真对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推进会议精神任务分解的通知》,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五项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我区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39亿元;税收收入完成4.3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额预计完成0.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进出口额预计完成575万元。
2.五项区域经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我区1-6月份入区企业数65家;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26亿元;投资强度307.99万元/亩;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0.0722亿元。
二、“三化三制”开展情况。
1.三制方面。整合后的长治经开区管委会实现了“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扩区范围内的国土、规划等市直职能部门已派驻人员开展工作;其它国税、地税、工商、质监、食监、公安、消防、环保等管理权限及有关档案移交工作正在进行中;市直部门经市人大会议授权,已向我区下放9项行政管理权限;社会事务剥离工作已完成;领导班子成员已经市委研究确定,并已全部到位;除领导班子成员外,我区其余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办法已报备。
2.三化方面。根据省编办(晋编办字[2017]275号)文件批复,我区共设置7个内设机构,分别是:综合办公室、发展规划部、招商引资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审批局、综合服务部,各部门的岗位设置已明确;规划、招商、日常维护运营等事务正在委托专业团队和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
三、
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储备情况。
1.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正在引进社会资本,走ppp模式建设。
2.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占地50亩,总投资2亿元。项目一期投资5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1.2万米,主要建设标准化厂房2座,附属办公设施3000平米,道路硬化500平米,绿化1万平米,预计2018年12月完工。
3.土地储备情况。我区依托城区政府、长治县政府及其相关乡镇(街道)、村委,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8宗土地进行了征收,面积共计1136.06亩,共涉及5个村,748户,其中497.9亩土地已具备供地条件。
四、招商引资和项目进展情况1.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上半年,我区加强与市招商局、城区政府、长治县政府沟通对接,开展联合招商;同时,积极与驻各省市的长治商会、驻外办事处联系,着眼强强联合,秉持“以企引企”“以商引商”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抓招商。
2.招商引资成果。
鑫凯越物流园与红楼集团合作国通快递项目;淮海集团军民融合园与臻准生物合作高灵敏数字pcr平台及应用项目;中德集团与荣诚机械合作镁合金轮毂开发项目;高科集团与士兰微公司合作有机发光二极管封装项目;安易电气与abb公司洽谈合作工业机器人项目;日盛达集团与凯盛科技洽谈合作建设2×1000t/d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系统建设合作项目;“中德智能制造(长治)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德(长治)工业4.0智能制造培训基地”在经开区挂牌;多立恒能源有限公司成功入驻“中德智能制造(长治)科技创新中心”。
五、项目建设情况(1)新开工项目。
2018年预计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120.62亿元。其中,产业制造类18个,双创基地类2个、技术平台类1个、基础设施类6个、商贸物流类3个。
已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23.13亿元,分别是中德集团的年产100万台套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产业项目(二期);唯美诺双创科技园二期;山西际安电气技改扩产项目;高科集团前沿发光二极管(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封装项目;鑫凯越军民融合产业园(二期);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一期);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建设项目。
(2)续建重点转型项目。
成功集团总投资12亿元的新建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建设项目,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烟草公司总投资1.63亿元的烟草卷烟物流配送中心项目,今年计划投资0.6亿元。
3.开展服务企业情况。
上半年,通过开展“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实行“全程无偿帮办制”,积极解决企业各种问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积极协调解决高科集团的电压不稳的问题,二是通过延伸公交车线路解决企业员工出行“最后一公里”,三是解决唯美诺二期项目落地土地问题,四是解决中德轻量化项目因规划手续停工的问题,四是全力配合山西高科集团上市准备工作。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着眼全省、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逐项逐条责任细化到岗、到任,用全新发展理念规划定位,用全新思路办法破解难题,用全新体制机制激发活力,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进一步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转型综改工作。
(一)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破冰前行。
继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对干部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继续推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机制,引入社会资本主导、参与开发区或“区中园”的设计、投资、建设、招商、运营和维护,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二)继续抓好定位规划,提档升级。
以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科学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开发区规划建设。《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正在编制,编制工作在系统分析现有产业布局、内外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以优化区域循环经济和资源配置为抓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核心,深度融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最终绘制成经济发展“一张蓝图”,引导企业集中、集约、集群、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三)继续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软实力。
创优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一是要大力提升“硬环境”。继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建设路网、水网等,实现“九通一平”;继续加快建设一期标准化厂房,减轻企业入驻成本及缩短外来投资的建设周期;继续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简化土地收储流程,确保项目快速落地。二是着力优化“软环境”。继续按照长治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行“一次性告知、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办事不出区”。
(四)继续精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我区将紧盯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本着“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的思路,在充分了解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扩张与需求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建链、补链、拓链、强链”和“紧盯龙头、聚焦关键”原则,通过定点招商、参加展会等形式,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信息,按“企”索骥、“一对一”紧盯投资意向明显的重点企业,主动出击,大力精准招商,形成产业集群。
(五)继续抓好质量品牌,培大育强。
我区将以“质量强区、品牌强区”的建设目标为引领,通过创优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清华装备、高科集团、成功集团、中德集团等品牌,通过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吸引和聚集一批知名品牌,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走出“用品牌提升企业”的新路,确保全年净增小升规1家。加大对新兴产业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帮扶园区中小企业,全力配合园区企业挂牌(上市)工作。
着力抓实抓好招商选资。一是整合招商区域。重点关注深圳、北京、福建等区域,将这些城市作为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增强招商选资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二是明确招商重点。加大对食品加工、生物工程、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商贸、电商、物流、城市综合体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落实专人对接提供一站式招商服务,督促项目尽早落户。
(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短板领域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如西部乡镇发展基础设施薄弱,xx湖的保护与开发缺少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滨湖路、四小改扩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慢等,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质量提升。
(二)“千企改造工程”推进速度慢。一是企业对转型升级认识不足,主动推进改造不积极,还停留在是“要我转”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是市场的倒逼,是“我要转”。二是我市大部分企业均属传统产业,且大部分产品还属于初级产品,产品单一、产品层次底,缺乏转型升级需要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同时对实施改造后,其产品的市场前景、效益等持怀疑态度,对实施“一企一策”缺乏信心,转型升难度较大。三是部分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融资能力弱,融资成本高,实施“一企一策”缺乏资金。
(三)旅游产业发展品质不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城市旅游配套功能不完善。2007年xx湖淡出旅游后,由于没有找到保护和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机制,xx湖生态旅游发展滞后,而具发展的潜力的xx河、东风湖等景区由于资金缺乏和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景区可进入性差,目前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同时,景区景点停车场地、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宾馆酒店等相关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尚未完善。二是缺少核心品牌支撑。xx旅游产业目前只有时光xx较成熟,但时光xx体量小、形式单一、吸引力较弱,全市缺乏聚“人气”的旅游核心品牌。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宣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宣传载体不够丰富,宣传推介的效果不佳,xx旅游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高。
(四)商事制度改革不够彻底。一是缺乏法律支撑。目前,对于“一照多址”登记的依据仅仅只有《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 (经营场所)注册登记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6 号)文件,省工商局、xx市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对于“一照多址”、集群注册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规程,导致该项改革工作无法实施。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并未具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定“一照多址”、集群登记的相应规范,各个省份制定的相关文件以及实施细则的时候,标准不一、样式不一,导致改革后的营业执照社会认可度不高。
(五)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强。一是微型企业数量少,产业结构单一,全市微型企业主要分布在种养殖、服务型行业,科技创新类、文化类、工业制造类、生产类微型企业不足。二是部分微型企业长期经营不景气,财政资金补助无法兑现。主要体现在一些微型企业在当年申报扶持资格时是符合条件的,但跨年再次审核并准备兑现补助资金时,企业已出现经营异常或已倒闭,导致财政补助资金无法兑现。三是本级财政负担较大。由于我市财力有限,每月除保障工资外,仅能保证各机构基本运转,再加上政府性债务的还债,故在支出安排上捉襟见肘,无法及时按进度兑现微型企业发展补助资金。
(六)国地税征管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一是大数据综合治税系统所需数据涉及面广、数据量大,部分单因位有关数据涉密等问题,收集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要实现联合委托划缴税款需要各商业银行和金库配合,征管系统也需要相应调整,目前只能是引导纳税人同时在国、地税分别签订三方协议,还不能实现一方代表一方签订的形式。
(七)招商引资成果不丰。一是重点项目引进困难。因基础设施薄弱及区位、市场等原因,我市“一铝四大一高”主导产业方面的重点项目引进不乐观、引进较困难,如汽车铝制零部件、铝制建材、高端厨卫等项目目前还未引进一个重点项目。二是“六规合一”滞后,招商工作效率不高。土规、城规、环规和林规还没有统一,每个招商推介项目都需要分别一一核对,效率不高,同时目前还缺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该类项目推介缺乏布局引导。三是项目包装不扎实、精准、深入。有的乡(镇)和管委会项目包装随意性较大,策划包装的项目落地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很多项目停留在概念上,项目推介不精准、不深入、无特色、无卖点,很难吸引投资者眼球。四是土地指标供给有限,部分招商的重大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导致项目签约后不得不终止合作。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未落实到位。一是专业执法人员缺乏。行政权限下放虽然有利于提高试点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但是由于基层执法人员匮乏出现无人行权的现象,造成执法偏颇和执法不力。二是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一部分行政执法审批权虽因下发到乡镇基层,但至上而下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无法顺畅的开展执法工作,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中,因未有专门的行政处罚票据,导致处罚工作受阻。
(九)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品质还需在提升。一是在产业端,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农特产品还处在“小、散、乱、杂”的阶段,产业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保供不足,导致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今天上线、明天下线”的情况,信誉度大打折扣。二是质量端,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目前全市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仅36家,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只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小面积销售。三是物流端,农产品供应链仓储、冷链配送等环节还不健全,导致上行受阻。
根据《中共xx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省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县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西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建设治理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破解城镇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理顺权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公共服务,加强财政保障,激发基层活力,建立结构扁平、廉洁高效的镇级管理服务体系,加快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步伐。
二、目标要求。
按照“扩权强镇”的要求,坚持“权责一致”和“精简下放”的原则,下放管理权限,创新管理体制,理顺部门及部门的派出机构与镇之间关系,强化镇级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分税制和包干式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和落实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相关配套政策,经过本次改革创新,形成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并通过在改革中探索,在实践中。
总结。
在执行中完善形成成熟的改革推进方案使文化旅游名镇真正成为我县城镇化的示范和模型为建设符合县情的高效、顺畅、精干的行政管理体制积累总结经验。
三、下放管理权限。
按照“权责一致”和“精简下放”的原则,把县政府及各部门承担的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或由镇政府实施更为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尽量交由镇政府组织实施,充分发挥镇政府就近管理、便民服务的优势。采取交办、委托、授权等方式,赋予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一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下放管理权限内容、方式及办结时限具体如下:
县政府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1、城镇规划区外村庄规划审批权;2、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权;3、城镇规划区外村庄房屋原拆原建审批权。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县政府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政府印章的,县政府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政府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3日内向县政府汇报。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6项。
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4项:1、镇规划区内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核发;2、施工许可证的核发;3、建设工程规划竣工验收。以上三项由县规住局部分委托xxx镇实施,报规住局审批,实施责任由县规住局承担。4、项目招标权。
以上12项权限由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建设局印章的,县建设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建设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建设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县交通运输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9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共9项:1、公路用地范围内设置非公路标志许可;2、占用、挖掘公路或使公路改线作业许可;3、跨越、穿越公路作业许可;4、增设公路平面交叉口许可;5、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许可;6、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等设施许可;7、公路用地林木更新、砍伐许可;8、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线等设施许可;9、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害公路路面的机具行驶公路许可。
以上9项权限全部由县交通运输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交通运输局印章的,县交通运输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交通运输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交通运输局报备。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2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2项:1、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2、项目向市的直报权。
以上2项权限由县发改委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发改委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9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2项:1、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举报、投诉;2、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审批权。
以上2项权限由县人社局部分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县人社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人社局审核审批,县人社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
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7项:1、临时聘用高级技术人员或特殊专业人员的薪酬方案核准;2、失业登记;3、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4、非公企业劳动用工备案;5、集体合同审核;6、就业培训管理;7、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审核。
以上7项权限由县人社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人社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国土资源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4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权限共4项:1、建设项目用地预审;2、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编制调整的组织报批工作;3宅基地审批;4、选址意见书的核发。
以上4项权限由县国土资源局部分委托给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建设项目用地由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审意见,县国土资源局3个工作日内出具县级正式预审意见;农用地转用宅基地的审批,由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审意见,县国土资源局在3个工作日内报市国土资源局审批;以上事项承办责任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其他宅基地的审批由县国土资源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审批,县国土资源局须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名镇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农业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5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2项:1、监督检查农业承包合同履行;2、初审、审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申请材料。
以上2项权限全部由县农业局全权委托给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县农业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农业局印章的,县农业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农业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农业局报备。
涉及全部交办的权限共3项:1、家畜、家禽免疫牌发放;2、种子经营者的备案登记;3、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调处。
以上3项权限由县农业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水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全部下放的行政管理权限1项:自行开展本地区内的水利工程项目计划编制工作,并负责项目的申报、管理、监督、检查、验收等;以上1项权限由县水务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
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1项:自行开展xxx镇地区水利工程项目初审。
以上1项权限由县水务局全部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实施过程中,县水务部门从专家和技术力量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水务局印章的,县水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水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水务局报备。
涉及部分委托权限共2项:1、建设项目占用非重要水域初审及审批;2、城乡供水管理与建设。
以上2项权限由县水务局部分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县水务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报县水务局审核审批,县水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林业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的权限共3项:1、林木采伐许可权;2、木材经营加工许可权;3、林地占用及临时占用向市直报权。
以上3项权限由县林业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林业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县财政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7项。其中涉及部分交办权限共4项:1、资金拨付审核;2、城市建设资金管理;3、专项资金管理;4、政府统一采购权。
以上4项权限由财政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财政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涉及全部委托的共3项:1、财政预决算编制;2、债务管理;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财政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财政局印章的,县财政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财政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财政局报备。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财经服务办公室。
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共同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项:项目申报和实施权。
以上1项权限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全部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财经服务办公室。
县民政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3项。其中涉及部分委托的共3项:1、区域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2、临时救助审批权;3、老年证的办理。
以上3项权限全部由县民政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民政局印章的,县民政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民政局印章的,xxx政人民政府2日内向民政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残联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残疾证的办理。
以上1项权限由县残联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残联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教育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共1项:闲置校产处置。
以上1项权限全部由县教育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教育局印章的,县教育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教育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教育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县卫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2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2项:1、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对象申报审核权;2、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受理和现场审核。
以上2项权限全部由县卫计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卫计局印章的,县卫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卫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卫计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文体广电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2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权限12项:1、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2、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经营许可;3、音像制品变更经营许可;4、向设立专门从事名片印刷经营者核发印刷许可证;5、报纸、期刊、图书、电子出版物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6、营业性演出许可;7、个人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境内电视节目设施审批权;8、营业性演出审批;9、娱乐经营许可;10、美术品经营单位设立备案;11、镇、村全民健身工程管理。12、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备案。
以上12项权限全部由县文体广电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和文化市场监管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县文广局印章的,县文体广电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文广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文体广电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社会事务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县市场监管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餐饮单位餐饮服务许可及日常监管。
以上1项权限全部由县市场监管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及监督管理责任全部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承办后需加盖市场监管局印章的,县市场监管局须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不需要加盖县市场监管局印章的,xxx镇人民政府2日内向县市场监管局报备。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市场监管所、综合执法大队。
县司法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镇区域内法律援助审查。
以上1项权限由县司法局部分交给xxx镇人民政府办理。办理责任由县司法局承担。xxx镇人民政府按交办的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办理。
承办部门:xxx镇人民政府维稳办公室。
县城市管理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2项。
其中涉及全权委托的有12项:1、镇域内户外广告设施的审批;2、市容环卫执法权;3、临时占用城市绿化地核准;4、修剪、砍伐城市树木审批;5、车辆带泥运行、运输遗撒污染路面;6、不按规定倾倒垃圾;7、街道两侧建筑物或设施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8、损坏城市绿化;9、流动商贩的占道经营行为;10、镇区保洁人员的调整变更;11、镇区环境卫生整治经费的调整使用;12、镇区环卫设施的购置维修和处置。
以上12项由县城市管理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市容环卫所、财经服务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
县环保局下放行政管理权限共1项。其中涉及全部委托的共1项:夜间施工噪声污染。
以上1项权限由县环保局全权委托xxx镇人民政府承办。承办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全部承担。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市容环卫所、综合执法大队。
xxx区域内的信访维稳工作按照《信访条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xxx镇人民政府负责。
承办单位:xxx镇人民政府维护稳定办公室。
xxx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由xxx镇人民政府负责,县环保局做好配合。
各部门下放权限中涉及行业执法授权和委托执法的,执法主体由xxx镇综合执法大队承担,执法责任由xxx镇人民政府承担。
下放管理权限中的具体未定事宜由xx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决定。
四、改革管理体制。
按照省、市要求,在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遵循“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建立高效便捷、运转协调的运行机制,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治理和服务转变。新设的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与xxx镇实行“合署办公、各有侧重、相互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镇村综合改革规定的机构限额内,结合实际,对镇内设机构名称、职能等进行调整,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规定外,上级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向镇政府派出机构。具有管理职能的驻镇单位除法庭、公安派出所外,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交由镇管理,县直部门实施业务指导和监督。县派驻镇单位主要领导的考核任免应事先征求镇党委的意见。改进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对可由市场提供和社会承担的公共服务,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由政府设立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完成。
xxx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
xxx文化旅游名镇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旅游名镇各项工作的决策、推动、管理和协调,主任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兼任,设副主任3名,分别由县发改委主任、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xxx镇党委书记兼任。xxx文化旅游名镇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x镇镇长兼任,副主任2名。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4个内设机构,分别为综合科、工程科、土地规划科、征迁科。
镇的机构设置。
1.行政机构5个。
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党委、人大、政府各项日常工作,负责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负责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党风廉政建设、劳资、编制及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等工作;负责党委、政府重要文件的起草和材料的撰写、日常公文及材料的审阅和把关;负责党委、政府公章的管理;负责机关公共财物的管理、机关安全、来人接待等日常工作;联系政协有关工作,组织协调各项中心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做好经济发展统计工作;负责统筹城乡发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工作;制定全镇林业、农业、水利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资源调查等工作;负责防汛抗旱、植树造林、造林检查验收、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权档案管理、动植物防疫检疫等工作;负责农业新技术、新机械、畜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综合服务工作;负责为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负责农经统计、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工作。
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计育办、农村公路管理站、民政工作站):负责地质灾害防治、民政优抚、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教文卫等工作;负责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管理和参合费用征收工作;负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的宣传、管理和保险费征收工作;做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服务工作;负责村级公路管理工作,保障农村公路正常运行;协调与社会事务相关的工作。
维护稳定办公室(综治办、司法所):主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防动员教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负责信访、维稳、反邪教、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及法律援助等工作。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和宗教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保证社会公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财经服务办公室(财政所、三资管理办):负责全镇资金的预决算、财政性资金的管理,按时编报各种报表,做好财务分析;负责各项农民补贴调查、核定和兑付;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负责镇辖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负责村级经费、村级账务收支的管理和村干部报酬的审核、发放及集中核算等工作。
2.事业机构3个。
市容环卫所:主要负责镇区市政设施管理、环境保护、供水供电、市容环境卫生、农村保洁人员工资发放、镇区商贸物流秩序整治等工作。
市场监管所(安监所):承担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监管和环境保护工作。承担辖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制剂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做好工商注册登记有关工作,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辖区市容环境、土地及规划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危爆物品排除,配合镇级相关部门组织联合执法等。
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按照文化旅游名镇统一建立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平台要求,设立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镇政府和驻镇机构行使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人员编制。
xxx镇内设机构调整后,领导职数、人员编制仍旧使用《xxx镇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规定》的核定数。xxx镇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所需编制和人员从xxx镇核定编制和现有人员中调整。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机构规格和镇事业机构相当,不单独核定编制,设置相应的业务窗口,日常运行监管工作由镇党政办负责。
五、改革财政体制。
按照本次关于重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为提高基层财政收支管理权限,激发基层在税收征管中的积极性,xxx镇设镇级财政所,机构设在镇财经服务办公室,在税收上实行分税制,按一定比例提留镇级税收返还,在财政支出上实行包干制,实行镇级财政预决算。
六、有关要求。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与新型城镇化、镇村综合改革、县政府机构改革相结合,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和县委、县政府的具体要求,xxx镇、县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细致地做好试点工作。
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后,报市编委审批,12月底前完成方案的报批工作。试点方案经市编委审批并报省编办备案后组织实施。
2011年,我镇被省工信委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示范镇之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把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作为推动安口经济转型跨越,实现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和有力抓手,在省工信委和市、县工信、发改、财政等部门和相关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迅速启动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县上对我镇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讨论写进了县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镇主要领导和华煤集团负责人任副组长,县发改、工信、财政、国土、环保、规划、水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和解决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指导督促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镇上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定一名副镇长具体负责抓落实,在全镇干部中选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6名干部,组建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办公室,挂牌办公,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和班子,并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工作列入本年度“186”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紧开展各项工作。
此项工作。积极为规划编制单位提供全面翔实的基础资料,并和县上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村社开展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就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基础现状、困难问题、目标定位、工作重点、重大项目反复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镇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论证筛选,并及时与规划编制单位进行沟通对接。目前,《循环经济示范镇实施方案》已经省上批复,《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制定,近期将组织评审。
3、积极行动,实施并储备了一批循环经济项目。按照省工信委“边规划、边实施”和“争项目、见行动”的要求,我们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项目论证和落实。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把利用工业废料转化为经济效益作为循环经济的支撑点,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先后实施了新安煤矸石制砖一期、华煤集团安口矿机厂机械设备修造、成秭公司棒型绝缘子生产线、安源公司工艺玻璃和led节能灯生产线、万兴工贸有限公司环保建材厂免烧砖生产线等一批工业项目;关停了华明冶炼等3户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或生产线。今年,我镇确定了努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的发展目标,全镇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有陶瓷文化产业园、新型墙体节能砖生产线、免烧砖生产线、煤矸石制砖生产线二期等循环工业项目10个,论证上报循环经济项目4个。二是狠抓循环农业开发。把农业产业开发、新型能源推广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延伸产业,在镇域内初步形成了西部核桃、养殖、全膜玉米、沼气产业示范区,中部新农村建设、新型能源技术推广示范区,东部商贸物流、生活服务区,达到了以工促农,繁荣三产的目的,农业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目前,全镇核桃种植面积2.8万亩,牛存栏7000头,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沼气600座、农村“三改”1200户,年青贮饲料2万吨。三是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把拓宽延伸城市空间,增强服务功能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招商引资的有力保障,不断营造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采取招商引资和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的办法,初步改造和建设了煤炭、陶瓷、汽车修理等专业市场;采取招商引资新建大型超市两处、餐饮中心两处、客货运中心一处;不断完善市政管理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管理,城市管理日趋人文化。四是论证充实项目库存。我镇在充分考虑资源、区位和工业基础等优势的基础上,论证储备了10万吨二甲醚、高密度秸秆纤维板生产线、禽畜产品综合加工、大中型沼气池建设、安口窑陶瓷文化产业园、供排水工程、污水垃圾处理等一批新循环经济项目。目前已建立循环经济项目库项目40个,其中工业项目16个,农业项目10个,服务业项目6个,循环型社会建设项目8个,循环经济项目库更加充实,为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广泛宣传,营造了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浓厚氛围。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和企业经营者对循环经济发展不了解、不认识,不积极、不参与,不支持、不配合等观念上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我镇把循环经济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培训纳入“六五”普法及干部培训的重要计划,并作为了党员“冬训”的重要内容。镇班子成员人手一册《甘肃循环循环经济知识读本》,编写培训教材10讲,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刷写固定宣传标语12处,同时计划在镇区显眼位置制作“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彩门或标志牌,从而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循环经济发展仅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目前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一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原国有老工矿、企业搬迁改制后遗留的债务问题、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闲置资产的处置问题等至今仍是发展的沉重包袱。二是基础设施欠账大。城镇基础设施普遍陈旧老化,尤其是道路、排污、供水、供暖,不能起到承载工业、带动农业、服务三产的作用。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绝大多数企业和经济实体规模小、资本少,资金运转困难,很难从银行能贷到款,靠自身力量无法满足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的资金需求。四是发展缺少好项目。我镇陶瓷、建材等现有企业和行业工艺落后、产品层次低,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观念陈旧,改造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缺乏积极性,提不出好的项目。
需要请求省上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建议对城镇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支持。
2、建议对干部群众和从业人员循环经济知识和法规培训方面进行支持。
3、建议在中小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项目上加大支持力度。
4、建议能协调农牧、林业、水利、水保、国土、建设、环保、旅游等各行业、各部门整合项目,加大对安口循环经济示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四、下一步打算。
持服务华煤集团,安源、成姊、华煜、陇兴公司等企业上新项目、新技术,积极引进各类大企业、大项目,努力打造陶瓷—煤炭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煤化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煤炭机械等成套设备及其再修造产业链,形成以煤炭产业为龙头,以陶瓷、电瓷、工艺玻璃、机械装备修造、建材为主的循环工业体系。二是加大农业循环产业开发。继续加大肉牛养殖小区、蔬菜(核桃)基地、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力度,把“一池三改”建设同养殖、种菜、种果相结合,逐步实现“沼—果—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优化镇域发展环境。加大街路改造力度,实施集贸市场、卫生公厕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改造,推动城镇环境不断优化。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措施,盘活闲置资产,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努力振兴安口老工业基地,增强小城镇集聚人气、带动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全省循环经济示范镇。
自富民县2018年11月22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议之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在强化领导、宣传发动、规范程序上发力,稳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就我们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xx镇截止目前完成清产核资的村6个,组46个,完成成员身份界定的村6个,组46个。
二、主要做法(一)成立机构,精心组织2018年11月29日,xx镇召开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暨业务培训会。制定下发了《xx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富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调整领导组织,建立了双组长负责制。成立了《xx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添置了办公设备,抽调了3名成员充实镇产改办公室,明确了时间节点,细化了改革任务,制定了操作流程,并指导各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产改方案。
1(三)宣传引导,营造氛围xx镇坚持培训先行,开展集中培训2期,直接培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村会计共计712人次,以会议、研讨、座谈等形式,组织学精吃透改革的目的和操作程序,并通过党员联系户和村民代表联系户的形式带头宣讲渗透,充分统一思想、打消顾虑。此外喷印固定标语41条,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资料等1300余份,产改公告52份,资料汇编18份,云岭先锋手机短信1条,电子标语2条。从而营造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
(四)坚持原则,突出重点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工作在清产核资方面,对村集体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一是发布清产核资公告,组建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各类资产,摸清底数、明确权属;二是“一表决”“一审核”(即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清产核资方案、召开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清产核资结果评议审核),使全体村民参与其中,确保核查结果公开公正;三是结果上报完成系统录入工作。xx镇清理结果情况,有经营性资产的村1个,组8个。全镇资产总计账面数为9876659.85元,核实数100407597元(其中:货币资金账面数5686385.05元,核实数5686385.05元;固定资产账面数合计4190274.8元,核实数94721211.95元);资源性资产集体土地总计123236.09亩(其中农用地120699.59亩,建设用地2536.52亩);共计盘盈90530937.2元,盘盈为固定资产增加。四是不规范合同清理。5月30日,邀请xx镇法律顾问到xx镇开展清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对期限长、租金低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将各类经济合同、争议解决办法等基本情况审核登记,建立台账,清理合同71件,涉及金额372250.9元。
2、多举措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工作在成员身份认定方面,遵循“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按照“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村规民约相参照、以民主决策来兜底”的办法,统筹考虑户籍关系。一是全面培训指导。xx镇采取集中培训与逐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的界定标准、成员身份确认、界定程序等环节进行详细的解读,确保各村干部及工作人员切实弄懂吃透身份界定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明白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镇产改办实行全程指导;二是拟订方案推进。以会计核算账户为单位,落实“一村一策”。结合各自实际,摸底调查形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方案(草案),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程,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修,表决形成工作方案,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好村民的合法利益。三是拉网摸排登记。组织各村以户口簿为基础,安排工作组逐户进行成员摸排登记,尤其针对因务工经商、就学参军、投靠子女、婚姻嫁娶等户籍迁出的原住人员开展重点摸排,并统一采集表格样式,做到3不漏登、错登,确保资料完整无误,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确认公示。召开户主大会确认签字,并进行公示。
(六)打造亮点,示范引领一是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站位,看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围绕xx集镇四位一体建设,着力打造xx村委会摩所营村、xx村二社、xx村三社示范带改革,做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二是私开乱挖,专项整治。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摩所营村侵占集体林地占为已有行为集中整治,多措并举收回林地:政府主导,统筹推进。由镇武装部长牵头,镇林业站、村“三委”、村组干部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摸清底数,分步实施。对“私开乱挖”的林地逐块实量面积,确定坐标,实地对承包林地进行测量,四至界线后,登记造册,涉及24宗,面积102亩;公开透明,严格程序。通过召开各种会议10余次,入户宣传30余次,发放粘贴宣传材料100余份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清理的内容、程序、4方式,按程序由当事人与村集体签订《林地承包合同》和《不再扩大“私开乱挖”林地承诺书》,最后向村集体缴纳承包款,完成林地清理整治。
三、
主要成效1、明晰了产权,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以后,明确了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使农民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资源份额。这有利于加强集体资产运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
2、促进了农村的稳定,进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以后,明确了个人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避免了集体资产被侵占、遭流失的现象,使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练,力量配备不足,工作成效低;二是档案材料不规范、不及时;三是工作摆布不好,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目前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较多,工作开展起来捉襟见肘,力量显得不足。围绕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做如下工作安排:1、组建业务指导工作队。到业务力量薄弱村组指导工作,帮助整理档案,要切实把产改档案管理摆上位,业务工作进展到哪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就服务到哪里,跟踪到哪里。要求各村责成专人,统一管理各村的产改档案资料,从严规范,切实提高档案资料收集归整的真实性、及时性,保证档案资料质量。
2、工作转段落实。前期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及成员身5份认定工作,下一步将做好股权量化和组建集体经济组织,以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为抓手,倒计时挂图作战,实行周通报制度,会同镇目督办对工作进展迟缓,长时间没有起色的村实促,列入重点督办对象,启动督办程序,跟踪问效。确保9月底完成股权量化和组建集体经济组织,到10月底完成回头看。
xx镇农经管理站2019年8月16日。
南京市财政局。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和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一些地方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明显滞后,难以实现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保值增效和提高村集体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与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乡村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时期新阶段对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挖掘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巩固执政基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为探索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省综改办、省农委、省财政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农改办[2016]2号),根据《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通知》(苏农改办[2016]3号)要求,2016年,江苏省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选择12个县(市)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高淳区列入全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确定试点扶持项目30个,分布在30个行政村,其中:10个村重点探索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经营面积不低于800亩;8个村探索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3个村探索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2个村探索以混合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7个村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其它实现形式。
南京市高淳区在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中,着力在构建集体经济发展长效增收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积极试点。认真贯彻试点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构建集体组织领办,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以土地股份合作为主要内容,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相互融合发展,开展综合服务,让全体村民受益的新型集体经济实体。采取市场化运作,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试点中,把握好正确的导向,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集体所有。巩固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守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实践形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实际情况,指导因村施策,采取多种形式,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五是坚持村为主导。“引导不强迫、坚持不包办”,以村集体为主导,自主决策,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和村民的双赢。六是坚持风险可控。准确把握中央和省试点精神要求,稳步推进确保风险可控。2017年12月,经省级考评验收合格,实现试点目标任务。
为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省级财政资金补助30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补助500万元,用于该试点工作的开展。省级财政资金对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试点的每村补助200万元,共10个村,计2000万元;对其他类型试点的,每村补助50万元,共20个村,计1000万元。市级按照比例补助30个村500万元。
专项资金的设立,进一步优化了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也为我市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和支持。
1、专项资金申报扶持情况。2017年,经过区级评审、市级审定等程序,共对30个项目扶持了500万元,对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试点的和其他类型试点的村进行补助。
2、专项资金职能管理情况。农工委负责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入库并组织评审,财政局是专项资金的监管部门,对专项资金实施管理。
3、专项资金申报评审程序。
(1)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试点要求。本次试点以探索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和其他实现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内容。每个确定的试点县(市、区)扶持30个行政村,其中:选择10个村重点探索村集体领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原则上经营面积不低于800亩。其他20个村根据村情可自行选择其他四种形式。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村,每村补助200万元,进行其他类型试点的村,苏南地区每村补助50万元。试点项目申报采取竞争性立项方式确定。
(2)组织专题培训,讲清政策要求。为使镇村能掌握项目申报要求,市、区财政局、农工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镇街分管领导、农经办负责人和项目申报村负责人参加培训,对试点项目内容、试点县村选择要求、补助标准和镇村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将政策要求原原本本交给基层,便于镇村执行。按照省财政厅、省农委要求,组织30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业务培训班。
(3)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质量。相关村结合本村特色和资源优势,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对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按照程序和要求进行申报。市、区委农工委、财政局组织人员对各村申报的项目逐一现场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现场否决,要求镇街重新组织申报,并耐心讲解相关政策,同时,帮助相关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实施方案,剖析项目的市场前景,客观分析项目收益,严把项目入口关,确保所有项目通过省级复核。经村级申报,镇街初审,区级筛选和审核,最终确定了区四种发展类型的项目:一是探索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和经济林果种植为主的农地股份合作社。砖墙镇四园村、漆桥镇茅山村、固城镇义保村、东坝镇和睦涧村和桠溪镇桥李村等10个村是典型的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二是探索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主要是为水产养殖业服务的专业合作社、为粮食生产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和为高效农产品产销服务的专业合作社。三是探索以物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主要是在开发区内建设标准厂房、购置商业门面房和兴建村内标准厂房。四是以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实现形式。阳江镇潦田村、桠溪镇穆家庄村和东坝镇青枫村等结合本村特色和区位优势,引入合作企业,开展混合经营试点,努力增加集体收入。
4、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市财政局、农工委根据项目合建设情况办理拨款手续。高淳区成立由区纪委牵头,区财政局、区委农工委、区审计局、区农业局组成的试点村财政补助资金专项审计督查领导小组,确保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1、为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提供了新模式。高淳区的试点,立足于对本地农业资产资源的分析,因地制宜,紧扣高淳实际和现实需要,试点过程中。
总结。
出合作社带动型、企业带动型、电商带动型、股权+能人等模式,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有较强的可复制和操作性,具体生命力,在试点过程中也得到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企业和能人在社会上的作用和形象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汪贵伢任理事长的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和省劳模,帅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和影响力更大,试点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摸索出了水产饲料研发、推广和水产苗种培育养殖互动的良性发展路径。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试点村基础工作得到加强。高淳区10个土地合作模式试点项目共流转土地9968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4224亩、种植经济作物3306亩、水产及其它2438亩,建设仓储设施651㎡,购农机具203台套。项目投入资金2221.7万元,其中省级项目资金2000万元,自筹221.7万元,10个土地合作试点项目实现收益240万元左右。20个非土地合作经营试点项目共投入资金1958.44万,其中省级资金1000万元,村集体自筹958.44万元。其中物业型项目8个,自建标准厂房4010㎡、门面房800㎡,购置标房1550㎡、门面房533㎡;提供服务型项目3个;混合经营型项目2个;其它类型7个,实现收益120万元左右。通过30个村的试点,试点村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集体资产得到明显增加,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3、为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发展对村干部的依赖性特别大,而村干部又是一个流动性大的岗位,为避免因村级班子调整而对集体经济产生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针对村干部在技术、市场经营和工作时间上的缺陷和不足。在试点中采取“股权+能人”方式,通过设置股份,按股分红,明晰产权关系,构建村集体受益,村民受惠的新型模式。既减轻村干部发展经济的压力和不足,又培养了村干部的市场主体意识;既稳定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发挥了当地种养加能手的作用,为引导和培育职业农民提供了平台。
4、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土地股份合作社实施村级集体统一经营,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入股的土地分成几个片区,由专人分片包干负责管理,包干责任人与实绩挂钩,合作社实行统供、统培、统管、统销、统品牌,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提高了附加值,同时各项目主体相应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用工制度、仓储制度、奖惩机制、规范完善了合作社章程等,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闯市场的自信。
2017年南京市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包括项目设立、项目管理、项目绩效3个一级指标,组织实施、项目效益等9个二级指标,实际完成量、完成及时率等16个三级指标,自评得分96分,情况如下:
1、项目立项。指标权值分数10分,包括项目立项、项目目标2个二级指标,立项规范、目标内容2个三级指标。项目立项符合当地实际,按照报省批复的实施方案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变更及时向省报备。根据村情选择资源有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等实现形式,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此项自评得分满分10分。
2、项目管理。指标权值分数30分,包括项目管理、资金落实、资金分配、财务管理、组织实施5个二级指标,管理制度、资金到位、分配程序、管理制度、组织机构5个三级指标。其中,项目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自评扣1分,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自评扣1分,此项自评得分28分。
3、项目绩效。指标权值分数60分,包括项目产出、项目效益2个二级指标,实际完成量、完成及时率、验收合格率、成本节约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性、服务对象满意度9个三级指标。其中,社会效益自评扣1分,可持续性自评扣1分,此项自评得分58分。
五、进一步发挥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思考建议。
1、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仅靠村级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应当站在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集聚,形成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共赢发展格局。要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通过金融引导基金、整合项目资金等举措,形成帮扶资金向经济薄弱村倾斜。要把政策与区级实际紧密结合,每一项政策都对应财政资金的运用,把握农村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做实目标、做实思路、做实举措,看得准方向、把得住关键,实现政策资金用得活、效率高、效益好。
2、树立典型,引领发展。高淳是传统农业区,产业基础好,兼有生态休闲的资源特色和品牌效应,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其瓶颈主要是传统“统分结合、多层经营”体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应从建立集体领办、建立农业经营代言人的角度寻求突破。这方面,个别村已有了良好的探索,如东坝和睦涧村通过营销、品牌寻求突破;四园村积极拓展市场,与浙江相关企业对接,发展订单农业。
3、考核激励,强化推进。要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加强试点工作落实和扶持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保障资金的使用效应。结合省市财政专项扶持奖励资金,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可复制可推广性等考核内容,落实专项奖励,不搞平均分配,体现正向激励作用。
去年以来,玉门市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贯穿“从严治党”要求,突出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紧密联系实际,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一是突出四个重点,全面布局改革。坚持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目标,紧紧围绕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四个重点,强化问题导向,认真研究制定了《玉门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方案》,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了系统性部署。
二是注重四个结合,统筹推进改革。注重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与紧贴玉门实际相结合、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单项突破与系统配套相结合,针对10个方面55项制度改革任务,全部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责任人和时限要求,逐项分解任务,积极推进改革进程。
三是坚持四个一批,聚焦制度改革。分清轻重缓急和不同要求,分步有序推进制度改革。针对中央和省市委已出台的政策规定,及时配套一批制度,确保无缝对接、落实到位;针对上级较为明确但还需细化的规定,认真调研制定具体措施,分批次研究出台一批制度,确保改革方向正确;针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选择确定一批试点项目,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深化改革;针对已经出台的一批制度,从严抓好落实,确保不打折扣、不缩水走样,不断扩大改革成果。截至目前,已研究出台《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分类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8项,完成制度建设初稿或征求意见稿38项。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制度改革的指导。县市一级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为具体,情况也更为复杂,应加强对县市一级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专题调研,指导基层健全完善制度。比如,目前,在探索对科级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上,县市还缺乏具体的`指导性意见,抽查核实缺乏信息共享渠道。
二是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在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等方面,充分考虑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和制度建设的关联性,既探索完善制度体系,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也应防止制度繁密过多、制度之间相互重复的问题。
三是着力提高党的建设制度的操作性。目前,出台的党的建设各项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程序繁琐复杂、笼统粗疏,执行任务量大,容易造成“制度空转”、机制失灵等现象。建议在加强制度建设中,既考虑理论上的完整性,也应细化简便易行的条款,增强制度的操作性,特别是对一些程序性条款,尽量简化程序,减轻制度执行工作量,对一些适用性的条款,尽量做出明确的规定,避免模糊性语言、大而化之的规定。
四是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的反向约束力。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既考虑正面引导,还应有反向约束性措施,既明确激励措施,还应有问责追究和惩处的详实条规,对违反制度规定怎么办、制度落实不力怎么办作出具体的规定,最大限度压缩制度执行的“弹性空间”,堵塞各种漏洞,防止制度执行不到位、打“擦边球”的情况发生,切实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提高制度的执行效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0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