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的撰写可以帮助提高个人对所实习岗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你还对实习报告的写作有些迷茫,可以先参考一下以下实习报告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路和灵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学期末,每学期的实习还是正常进行,今年由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实践要在学校完成,拍摄一部校园短剧,这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毕竟以前也拍摄过校园的短剧。但是老师要求说这次的拍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我们要比以前做的更好,做的更专业。有幸和我们组的其他几位同学分在一组,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很顺利。
先说前期剧本的创作,老师要求我们要不落俗套,宣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由于以前拍摄的时候,大都是爱情的题材,所以这次我们几个决定宣扬一下大学友情,大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友情的剧本,可是几都看着不行,于是,张冬和天骄把剧本给给的面目全非,可我们看来发现,她们改过的剧本才是我们正是生活的反应,所以我们的剧本也算是原创了。当把剧本发送个老师之后,老师说,我们的写的不符合要求,要有分镜头脚本,于是又一次大的改动,这也让我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轻松了不少。
剧本终于定了,我们几个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演员怎么办,还好,大家一起都拍过,在我们这个剧组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把演员给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最辛苦的还是张冬了,既要导演,又要摄像,还得客串。终于开始拍摄了,才发现每次拍东西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摸索,去前进,每天上周早早的起来,还有几天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在餐厅看着饭不能去吃,因为要拍摄画面,大冷的天,要穿着毛衣进行拍摄,一个个都冻的不行,可我们快乐着,总是自己的事情感觉成就会更大,伴随着我们的剧本,走遍了学校的餐厅,图书馆,自习室,走进了女生宿舍,同样也让我们的导演第一次进了男生宿舍,走出来学校,去国际城,去我们曾经经常去的后街,为了一个不到几分钟的镜头,我们组的人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去郑州拍摄那不到三分钟的镜头。不管别人说我们敬业还好,说我们追求完美还好,我们自己是快乐的,为了那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有时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了事情,有些是预料不到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困难,我们都能齐心协力的克服,总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拍摄出来《火花》这个短剧,也让我们几个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通过这次摄影摄像实训,让我们更多了解了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很快就将进入大四了,进入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年了,还庆幸我们还有机会在学校进行这样的实习,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只是短短20多分钟的短片,但其中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知识,下面简谈下我对摄像的一些心得体会,虽然我们组的主摄像师是张冬同学,但是我还是帮了不少忙呢,就简单的说点吧。第一:拍摄一个短剧首先要有的是一个鲜明的主题,那样才能吸引人,才能让我们的东西最后欣赏的不是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人会被我们拍摄的东西所吸引;第二:拍摄时画面的处理,由于前几次拍摄都是小dv,有时候用相机直接代替了,所以也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次我们才意识到稳定的重要性,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如果能用三角架的情况下,优先用三角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拍摄的画面稳定清晰;第三:拍摄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用固定的镜头,要学会镜头的推拉摇移,这样才能使我们拍摄出更优秀的画面。
总之,通过这三个星期的实践,让我们对摄影这个行业,甚至对演员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就像那些电影明星,那些著名导演一样,他们的背后也肯定付出了很多,才有今天的成就的,也许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最后不会充实摄影这个专业,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所留下经历以及其中的经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将令我们终身难忘。
最后,感谢和我一起走过这三个周的五位好朋友,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我们的工作,也感谢聂伟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使我们在迷惑的时候有根可寻,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那我们就会得到回报的,我们都会成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加油,我的朋友们!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
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就在回忆老师讲过的关于专题新闻摄影的图片拍摄要求、技巧及文字说明的写作要求等等,但是,因为没有实战经验,所以有些担心自己做不好。因此,在出去拍摄专题新闻照片的前一天,我花了一下午时间,阅读《摄影教程》及百度收索专题摄影相关信息,力求更深入了解专题新闻图片的拍摄,争取更好完成此次实习任务。
次日清晨,我带上相机等各种装备出发。原定今天在阜新市到处采风,希望能拍到有价值的专题新闻照片。虽然学校离市中心有很长的距离,但是我毅然决定步行。我顺着马路走,很快十字路口的警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心想:平时这路口没有执勤的警务人员,今天为什么这么多。出于自觉,我从很远处拍下了整个十字路口四方警察列队的场景。当我再往前走时,我发现整条整条的街道两旁都站着警察,路边还停着警车、消防车,心理预感着可能有重要事情发生。故而我就认为可以以此为题材拍摄一组专题新闻照片。
于是我开始行动,先从路边警察口中得知此次如此多站岗警察的原因,然后开始拍摄工作。我想从不同的拍摄侧面反应此次出动的人员数量多、种类多,然后记录此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如此大规模的街道站岗活动会给市民造成影响之类。
我以为大街上可以随便拍照,但是,我刚沿着一条街道准备拍第二张时就被一位警察叫住了。他让我赶紧离开,说这里不准拍摄,但是非常幸运的是我已经拍到了一张心仪的照片。为了完成任务,我就转向另一条街,开始选择另一个场景。但是无论我到哪里拍摄,只要我向马路靠近时,就有警察向我走来,示意让我离开。很多时候我拍完一张立刻就撤离,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因为不带相机我就可以像看热闹的市民一样站在马路边,因此我常常把相机藏在两手之间,暗暗的寻找拍摄点,并趁警察不注意时就拍一张。我来回游走在交差路口的两头,只为寻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而在预演结束时,为了拍到一张好的警务人员离开时的场景,我一路上追着他们跑。甚至直到整个活动结束,我才结束我的拍摄工作。
刚拍完的那一刹那,我心理特别兴奋。因为自己记录了一场壮观的活动,独立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新闻拍摄任务,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佩服。想到自己那么倔,即使被警察叫了好几次,还是在想尽办法拍摄;摸到自己额头的汗水,想到自己也在烈日下“站岗执勤”,心理特别充实。种种的这些让我由内生出一种自豪感。
但是我发现在摄影照片拍摄的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采访,造成采访不深入的错误,希望在以后的实践中吸取教训考虑周全。
至于收获,我觉得这让我明白。作为一个记者,只要合法、道德的事,即使有人阻挠,我们也有职责记录真相。同时,我还感悟到记者是一个特别幸苦的职业,做一名好记者不光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还应有耐心、恒心、胆识以及强健的体魄。由于新闻事件的发生时未知的,所以记者的工作是不定时的,我们随时整装待发。而在新闻现场,事情也不是如想象般发展,它充满了变数,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阻碍,因此他要求记者有较强的应变力,面对问题灵活机变。此外,在此次拍摄过程中,我常常有意识的使用老师讲过的一些拍摄技巧、构图方法等。通过这次使用过我感觉我对它们的认识更深一步了。这也应了那句话,知识学了但不一定是自己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而且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完善。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多实践,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尽可能多的消化知识,为我所用,并争取在实践中有所突破。
实习内容:拍摄短剧《火花》,完成后期制作。
孩童的时候,看着电视和电影里精彩的节目和演员的表演,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那么小的电视机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精彩的场面呢?到底里面的人和物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确实在我的脑海了盘踞了好长的一段时间。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开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每次看电视看电影都会看到一些工作人员肩上扛着一个机器,我知道那是拍摄用的仪器。看着工作人员扛着它转一圈就后就把所需要的东西拍下来了。看的时候挺容易的,也挺羡慕的,什么时候我也有机会过一下瘾呢。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原本计划的学期末的校外实习,因为甲流的流行,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校内的实习的内容,就是我们这次的摄影摄像实训,在我们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也进入了后期的制作过程,很开心,很高兴,又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即将面世了,虽然它比不上那些大导演拍摄的,比不上那些获奖的校园短剧,但是我们还是很欣慰,因为里面是我们成员的心血,我们为之付出很多,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创作还是很满意的,即完成了学校留给的实践任务,又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下面就先简单谈谈我们电影的创作已经拍摄内容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学期末,每学期的实习还是正常进行,今年由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实践要在学校完成,拍摄一部校园短剧,这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毕竟以前也拍摄过校园的短剧。但是老师要求说这次的拍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我们要比以前做的更好,做的更专业。有幸和我们组的其他几位同学分在一组,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很顺利。
先说前期剧本的创作,老师要求我们要不落俗套,宣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由于以前拍摄的时候,大都是爱情的题材,所以这次我们几个决定宣扬一下大学友情,大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友情的剧本,可是几都看着不行,于是,张冬和天骄把剧本给给的面目全非,可我们看来发现,她们改过的剧本才是我们正是生活的反应,所以我们的剧本也算是原创了。当把剧本发送个老师之后,老师说,我们的写的不符合要求,要有分镜头脚本,于是又一次大的改动,这也让我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轻松了不少。
剧本终于定了,我们几个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演员怎么办,还好,大家一起都拍过,在我们这个剧组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把演员给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最辛苦的还是张冬了,既要导演,又要摄像,还得客串。终于开始拍摄了,才发现每次拍东西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摸索,去前进,每天上周早早的起来,还有几天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在餐厅看着饭不能去吃,因为要拍摄画面,大冷的天,要穿着毛衣进行拍摄,一个个都冻的不行,可我们快乐着,总是自己的事情感觉成就会更大,伴随着我们的剧本,走遍了学校的餐厅,图书馆,自习室,走进了女生宿舍,同样也让我们的导演第一次进了男生宿舍,走出来学校,去国际城,去我们曾经经常去的后街,为了一个不到几分钟的镜头,我们组的人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去郑州拍摄那不到三分钟的镜头。不管别人说我们敬业还好,说我们追求完美还好,我们自己是快乐的,为了那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有时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了事情,有些是预料不到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困难,我们都能齐心协力的克服,总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拍摄出来《火花》这个短剧,也让我们几个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
通过这次摄影摄像实训,让我们更多了解了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很快就将进入大四了,进入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年了,还庆幸我们还有机会在学校进行这样的实习,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让我总结真正的一线的采访过程,我不得不说,摄影记者这个行业真的是一个辛苦、劳累、独行的职业,而且我深刻的理解到摄影记者是一个不易胜任的职业。回顾我的三个月的实习经历,也许真正的采访并没有占据我多大的时间,但是我学会了怎样去发掘新闻线索,自己独立完成新闻报导,而不用依附于文字记者;怎样去为采访做事先的准备;怎样去使用手中有限的器材完成新闻报道,还有重要的一个,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新闻记者,当别人觉得不可能的时候,你就应该觉得我能够做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我的真正采访经历: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摄影记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就是相机,要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技术参数,了解自己在利用自己的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自己能够接受的最恶劣的拍摄条件是什么,如果超出了这个允许范围,必须要想办法进行补救顺利完成采访拍摄,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
我在海南实习的前半个月,基本上就是在部里面的记者指导下,在闲暇时间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性能,摄影记者的相机如同是文字本和笔,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时时刻刻让相机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才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采访拍摄。
二、谈谈“扫街”。
几乎所有爱好摄影的人都知道“扫街”的意思,而我在上网的时候查阅一些摄影部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写到了初到报社的时候都将扫街作为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是,经过了这三个月的实习,我觉得扫街并非是一个好的方法。
在我所有发表的照片中,有一张配图和一组照片专题中的一张照片是我在扫街的时候拍到的,而我上传回报社的扫街照片有将近300多张,成功率不到1%,并非不赞同扫街,因为扫街可以锻炼一个人寻找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的能力,许多的摄影记者也将扫街作为自己观察生活,保持感觉,锻炼结构画面能力的一种方式,只是各个媒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定位,作为海南日报,它的新闻照片的选择更多的是带有事件性的,尤其是单幅的新闻照片,而作为文字配发的照片,它更有着明显的主题性,不是随便的扫街就能够获取的。
在海南的三个月,扫街给我的最大的帮助是在我以后的采访的时候,我能够清晰的知道某个地方在什么位置,附近有什么建筑,什么车能够经过那里,这些对我了解海南,进行采访提供了许多的便利。
三、寻找新闻线索。
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不同,摄影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平时发生的新闻事件,一个摄影记者足可以应付,而且文字的合作性强,而一张新闻照片很少存在协作的问题,是你拍的就是你拍的,“记者某某,实习生某某摄”的字样,我觉得其实对实习生来说什么都代表不了。
那么作为实习生,想要发表自己的独立新闻照片就要养成自己寻找新闻线索,发掘新闻源的能力。非常遗憾的是,虽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摄影部的主任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特别的好。
说起寻找新闻线索,其实有很多的途径,将其说成是投机取巧也可以,但作为新闻记者,寻找新闻线索是一个必须要具备的基本功,而这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因为不管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归根结底都是记者,都要学会找寻线索,有一个新闻鼻。
1、就是和编辑沟通,他可能会有一些文字需要配发图片,但是这种机会几乎很少,因为他们也要考虑摄影记者的关系问题,毕竟我只是在这里实习三个月的时间。
4、多与带自己的记者联系,他会有一些额外的新闻资源让你去采访;
四、摄影记者的苦与乐。
总结写到这部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与体验,众所周知,摄影记者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职业,大部分的摄影记者也都是这样工作着的(当然,可能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的记者们不用),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有苦有乐,“苦”是真的苦,而“乐”很多时候也是“苦中作乐”。
摄影记者苦,在我参加的各项采访活动中,我们摄影部的记者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的,而且如果有一些大的活动,摄影记者要提前选择角度,踩点,跟你需要利用的位置的人打好招呼,方便第二天的拍摄。即使是这些都搞好了,你还不得不面对着老天爷的时阴时晴的脸,因为在海南,热带气候下,说不准什么时候上来一阵就会下起雨来。
xx年11月16日,恰逢海南岛第七届欢乐节开幕和花车巡游,我和我们部门的一位摄影记者在海口万绿园蹲点拍摄,xx年的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将在这里进行演出,因此还没有到开幕,这里就挤满了许许多多的市民,当然,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手里面拿着李宇春的大幅招贴画的“玉米”。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整天,天气阴沉,临近开幕,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几个摄影记者还有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几个都市报的摄影记者挤在一个伞下面,用身体护住自己的相机,任凭雨水淋在自己身上。而且,我们还要不时地冲出去拍一些照片,几趟下来,全身已经全部湿透,我身上唯一干的地方是背上,因为背上还有一个书包,里面还装着我一只镜头。而“玉米”们则是相互鼓励,大声高喊:“玉米不怕累,小雨最珍贵。”
最后终于等到了开幕、李宇春登台表演的时候,雨稍微停了一段时间,我们抓紧进行拍摄,而我的裤子因为淋了雨,再来回跑动的过程中挣破,这也是我这次实习过程当中,最大的一次物质损失。回到报社顾不得吃饭和换衣服鞋子,就赶紧处理照片,赶去发稿,回来之后才泡上一包泡面,然后将湿透的衣服、鞋子换下,将破掉的裤子放到一边。
虽然第二天感冒了,但是回想这一段拍摄的经历还是十分的兴奋,以前憧憬的摄影记者的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自己也切切实实的经历过了。
三个月的摄影部实习,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认识到了许多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对摄影的认识从一种单纯的爱好变成了摄影是用来记录社会变迁,亲历重大事件,关注人民生活的一种工具,而在这几个简简单单的词语当中,蕴含着的更是新闻摄影的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媒体第一线的实习经历,让我对于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不再是大学校园里那种想当然的年少轻狂似的满腔热血,而是有了更为理性的思考,摄影记者究竟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这几个问题是在我的实习前和实习的过程当中一直心存疑问的,而在摄影部的实习中和与几个记者的聊天中,我也对开始这个问题有着越来越深刻地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有苦有甜。甜的是又认识了很多朋友,经过进一步探讨,聊天,从中了解了很多有关摄影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也对今后玩摄影这一专业有了很大的帮助。苦的是每天都在不停地徒步中,面对的并不是平坦的道路,而是曲折的山区甚至山脚、山腰、山顶。我们在15天的实践学习中,曾获得的心得总是少不了一个字“累”。不过累中总是有一份甘甜存在。
还记得第一天我们从学校兴奋而又期待的坐上去往安阳林州实训大巴车,一路歌唱,对大山生活以及风景颇有期待。在路上我们不停地狂谈着林州的神奇之处,也聆听着老师曾经的经历、经验。听起来都是那么的美。
当车接近林州山景时,我们彻底惊讶了,或许我们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山美景,或许我们见过的只是不堪雄伟的山景。我们不敢再妄谈,而是一声声中吐露出惊讶的赞美之语。有的伙伴儿却已经情不自禁的拿起相机沉入拍摄大山美景之中。一次次的逼近,一步步的深入,我们终归在惊讶的话语中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卸下了自己携带大山生活所需的包袱,走进山中农家小院,对小院住处多了好多的疑问以及顾虑,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华丽弹簧,而是简陋又简洁的山中素雅间。
实训在近半月的生活中,落下尾声。我们一个个依依不舍的眼神最终还是远离了大山,十五天对我们来说并不仅仅是十五天,而是我们从未经历的短途艰辛实践生活。俗话说:越让我们做难以启齿的事我们记得越深刻。或许就是这样,但这并不难以启齿而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转折财富。我们从中不仅得到了锻炼,学习了我们从未学到过的一样东西———毅力、坚持。
回到学校后,再回过头看看自己一路的收获,拍摄的成果。我们深深感叹。并对我们的成果感到惋惜。出色的照片少之甚少,张张照片打开后并不是丧失自信,并不是摧毁我们在摄影道路上的意志,而是再一次激励了我们。这一次实训让我们真正了解了自己,见证了自己的能力,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最大的收获,最为成功的地方。就在假期中,自己为自己制定了真正而且较为实际的奋斗目标,之前富有奶气的我已经变成了心有准备的自己了,并不一天天虚度光阴,这一点或许也让老师以及家长最欣慰的地方。
安静的再想一想,在校时间约不到六个月,就要面临毕业,也就将意味着人生中第一次的自由,这个自由更意味着我们将要远离学校,其实毕业的滋味想想都那么让自己揪心,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些迷茫,迷茫中带有一丝丝担忧,这时的我们不再说大话,不再妄谈将来,而是现在很实际的面对现实。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别人怎么做,多听别人怎么说,多想自己应该怎么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实训已经结束,我又要开始学习生活了,在两年的大学生活里,我还需要做很多事情,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必定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期接近三周的暑期实习结束了,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这三周的实习生活,时间虽短,收获颇多。这一段实习给我带来的收获,基本可以用勤劳吃苦真诚沟通思考来概括,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能自己平时太安于学校安逸的生活了,对于初到栏目组抗摄像机的活计,有些许的`不适应,因为栏目组资金的问题,摄像所用的三脚架支脚有问题,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整个摄像机的重量都压在我的肩膀上,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这对几乎没怎么吃过苦的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单单只是体力上的辛苦,对于镜头的捕捉,更是对我脑力的考验,再没接触摄像之前,我把拍摄想的很简单,单一的认为镜头的好坏仅仅只是与摄像师的技术有关,其实不然,拍摄方法的好坏当然和摄像师的技术有关系,但是画面所交代的内容不仅需要摄像师具有较好的拍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现场构思画面和捕捉镜头的能力,这对于我所拍摄的游戏环节更是如此,当专注去做这件事的时候,之前所感受的辛苦也随之消失不见,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真诚,其实是我在其他实习生身上看出来的,栏目组实习的不止我一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脾气,但是对待其他人,最起码的真诚是不能少的,对我来说,比我去实习早的就是我的前辈,我会很尊重他们,比我来实习晚的,也是专业的广院学生,不像我这样的半吊子,所以也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会放低自己的姿态,用最谦逊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对于沟通,在电视台,在栏目组,没什么比沟通显得更重要了,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与现场的负责人员需要沟通,与观众们需要沟通,与那些我的同事们更是需要沟通,所幸的是我最自豪的就是我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这三周时间里,自夸的说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
对于思考,广告界有这么一种说法:“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栏目组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等等。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
除了以上四点,我更多的意识到是我专业知识的不足,这就给我未来的大学生活敲了一个警钟,这些是我吃饭的本事,是我求生存的技巧,这也坚定了我未来大学生活的目标,总的来说,这一次实习,对我感受颇多,收获不小。
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在艺术上获得一些认识。
二、实习要求。
1、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摄影实习和采风调研工作。
2、每天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摄影技术状况和心得体会。
3、对组织的`风光采风光线情况和内容、实习报告都要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对政治思想和业务收获进行全面总结。
5、对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摄影作业要及时完成并写出报告。
三、实习地点。
皇氏婚纱摄影。
20xx.1.12-----20xx.1.16。
五、实习内容。
摄影采风实习,首先要掌握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训练构图能力和对光线的控制能力以及各种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拍摄技巧。特别是明确主题。
1、相机:分辨各种镜头,能熟练拆装各种镜头。
2、摄影辅助器材:灯架、背景架、摄影灯、反光板、背景布、独脚架等。
(二)摄影技巧1、室内摄影。
2、户外摄影。
(三)后期处理。
1、后期处理器材:电脑(配置不能太低)、软件(photoshop就可以了)。
2、处理技巧。
a、照片处理。
b、相册编。
六、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一、改变相对注重婚纱摄影,而忽视个人写真。
通过实际参与和以及翻阅以前婚纱相册和写真相册,总体上看,婚纱摄影每个细节都做了完善的处理,而个人写真就显得粗略。
二、改变形象设计和摄影比较程式化,不敢大胆创新。化妆的时候比较单一,大多采用烟熏妆。虽然摄影师技术比较好,但指导造型比较少,动作变化相似。
三、清洗、增加和更新道具七、对实习的感悟。
实习是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让我们实现了从理论到时间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相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相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相片多了,选择相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相片和实际见报的相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相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相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相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相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相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相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相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相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相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相片,因为这些相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相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相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相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相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大的“效益”。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相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相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相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相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相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简述。
lps工程管理器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综合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包,可以对来自不同类型的航空遥感相机及卫星传感器的图像进行快速和精确地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与传统的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相比,可以极大的减少费用和时间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图像数据,诸如来自不同的摄影相机、不同的卫星传感器、不同的航空gps数据等,处理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几何模型。
二、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过程。
1创建lps工程文件。
2向lps工程加载图像。
3刺点。
4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
5执行航空三角测量。
dtm+等高线dtm+等高线。
6图像正摄校正处理。
处理前。
处理后。
控制点坐标。
三、l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
四、实习基本情况。
统实验室由于我们在航空摄影测量时采用的是cannod450数码相机,所以在图像处理的时候稍不同于摄影图像。而且,因为在课程设计的前期阶段,由于测控制点的小组还没有完成控制点的量测和刺点工作,还有编程小组也还没有编程计算出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所以我们lps图像处理小组暂时也还不能用我们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所以我们目前只是用erdasimagine自带的练习数据进行练习,然后将练习数据相片的信息给编程小组的成员检验他们的程序是否正确。并且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图像处理小组要根据使用练习数据得到的信息指导整个小组的工作。
五、实习体会。
这次实习在一次次失败后经过总结与坚持后成功的,可谓累并快乐着,让我记忆深刻,对外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类似方面的实习。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结合点,实现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决定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
20xx年1月我开始大学毕业前的实习工作。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应用所学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体验销售的基本技能。丰富个人的社会阅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的融入社会,投入到工作当中。
对于刚踏出校园的我们一切显得那么单薄,总觉得学市场营销最差也就是做销售,总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好。可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经过无数次找工作失败的挫折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唯一视觉,并下定决心要好好干。
唯一视觉新派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婚纱店,是一家全国连锁店,成立于xx年由唯一视觉工作室演变而来,公司经营项目有最初的艺术婚纱摄影发展到集主题开发,人员培训,管理策划,后期输出制作等项目为一体的摄影集团,集团拥有顶级团队,至今在全国已拥有多家直营店和加盟店。
我所在的延安唯一视觉新派摄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中心中延国际十一楼,规模属于中小级,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我们店主要针对的是婚纱、写真、孕妇照、全家福等。我们的经营理念是:把最好的给最爱的。本公司主要有化妆部、礼服部、数码部、摄影部、门市部、人事部和财务部组成。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是很严格的,比如我们的仪容仪表要符合标准,工作服必须整洁干净,女生必须化淡妆,穿高跟。每天早上先开晨会跳晨操唱晨歌,我们的奖罚制度也是很严格的采用打卡制,迟到都是按每分钟来计算扣钱的。也相应的有全勤奖,这样才有纪律性,才能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我属于门市部为门市顾问,对于初来咋到的我要从认识相框尺寸开始,了解一般的相框采用什么样的材质,大概是要进行几个步骤可以完成。我的工作内容是每天负责联系接待顾客,给顾客讲单,达成协议促成订单成功。还需要负责自己顾客的前期照片选样后期取件的整个流程的顺利完成。看似很简单,但实际操作的学问很大。最为重要的是在讲单时与顾客沟通时说话的方式很重要,能不能成功订单全靠一张嘴的功夫。我们需要了解影楼的各大优势、专业知识、产品知识、摄影风格等,才能有专业的表达能力。并且在推销过程中要时时揣摩顾客消费心理、消费需求,尽多的使用描绘性语言,使顾客听起来舒服、愉快。激起顾客的消费需求与欲望。门市仅仅博得顾客的欲望、好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赢得顾客的信任,那就要多了解各部门的情况,了解礼服部是怎么给客人推介选适合的婚纱晚礼服等,多了解摄影师为什么用不同的拍摄手法是想表现客人突出客人的哪些优点。只有你自己很清楚的了解你才能一一的解释给客人去听,才会让客人觉得你很专业很在行,就会产生信任感。使其最终向我们下订单。影楼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服务行业,每个部门都是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门市顾问也起着一定的协调作用,比如我们接单成功会把客人和相应的企划书移交给化妆部,化妆部给客人化好妆做好造型会转交给摄影部,摄影部拍好照片最后给数码部,数码部做好片子又会回到我们门市手里。这其中有什么细节上的小变动都是需要我们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商定。而在整个环节里,每个部门都必须配合好才能让顾客满意,让顾客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们的热情服务,这样才会为我们公司做免费的宣传员。
在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士。比如医生、军人、老师、农民、公务员。而年龄最多的是集中到了八零九零后,在给顾客讲单时我们都是与顾客先进行聊天,了解他们在哪工作,消费能力如何,根据他们对美的不同欣赏,及他们自己婚房的实际需求给予推荐最合适最经济的套餐。对于八零后主要是简洁大方唯美为主而对于九零后重在时尚个性的追求,我们会推荐非常个性时尚又符合现在九零后的风格把最清纯、可爱、最有创意的片子展示给他们。我们的服饰也是最流行的新款,比如我们的喜庆古装、可爱清纯的情侣服、时尚的晚礼服、让少女迷醉的婚纱服,还有个性的军装等等。只有让他们对我们的服装及拍摄手法满意才有机会讨论价格,在达成订单时最大的问题是有的客人看好产品套系,但又不付钱,有的客人只是想和其他店做一下对比。这样的情况就很危险。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不知道,所以想留住顾客是最难得一步,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客人足够相信我们,就认为我们这里是最好的才会很爽快的支付全款或者定金。在很多个顾客中总是难免会有客诉客怨的情况发生,所以对于一些很难缠的客人我们会在各个部门做好最细致最个性化最优质的服务是顾客的得意满足他们的需求。
实习目的:学会并熟练运用摄影机拍摄动态,静态的画面并完成后期的制作。
实习内容:拍摄短剧《火花》,完成后期制作。
孩童的时候,看着电视和电影里精彩的节目和演员的表演,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那么小的电视机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精彩的场面呢?到底里面的人和物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确实在我的脑海了盘踞了好长的一段时间。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开始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每次看电视看电影都会看到一些工作人员肩上扛着一个机器,我知道那是拍摄用的仪器。看着工作人员扛着它转一圈就后就把所需要的东西拍下来了。看的时候挺容易的,也挺羡慕的,什么时候我也有机会过一下瘾呢。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原本计划的学期末的校外实习,因为甲流的流行,学校给我们安排了校内的实习的内容,就是我们这次的摄影摄像实训,在我们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也进入了后期的制作过程,很开心,很高兴,又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即将面世了,虽然它比不上那些大导演拍摄的,比不上那些获奖的校园短剧,但是我们还是很欣慰,因为里面是我们成员的心血,我们为之付出很多,所以我们对我们的创作还是很满意的,即完成了学校留给的实践任务,又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我们没有理由不高兴,下面就先简单谈谈我们电影的创作已经拍摄内容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了学期末,每学期的实习还是正常进行,今年由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的实践要在学校完成,拍摄一部校园短剧,这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难的事情,毕竟以前也拍摄过校园的短剧。但是老师要求说这次的拍摄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要求我们要比以前做的更好,做的更专业。有幸和我们组的其他几位同学分在一组,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的任务也完成的很顺利。
先说前期剧本的创作,老师要求我们要不落俗套,宣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活,由于以前拍摄的时候,大都是爱情的题材,所以这次我们几个决定宣扬一下大学友情,大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在网上找了一个关于友情的剧本,可是几都看着不行,于是,张冬和天骄把剧本给给的面目全非,可我们看来发现,她们改过的剧本才是我们正是生活的反应,所以我们的剧本也算是原创了。当把剧本发送个老师之后,老师说,我们的写的不符合要求,要有分镜头脚本,于是又一次大的改动,这也让我们后期的拍摄和制作轻松了不少。
剧本终于定了,我们几个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演员怎么办,还好,大家一起都拍过,在我们这个剧组第一次聚餐的时候就把演员给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最辛苦的还是张冬了,既要导演,又要摄像,还得客串。终于开始拍摄了,才发现每次拍东西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我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摸索,去前进,每天上周早早的起来,还有几天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在餐厅看着饭不能去吃,因为要拍摄画面,大冷的天,要穿着毛衣进行拍摄,一个个都冻的不行,可我们快乐着,总是自己的事情感觉成就会更大,伴随着我们的剧本,走遍了学校的餐厅,图书馆,自习室,走进了女生宿舍,同样也让我们的导演第一次进了男生宿舍,走出来学校,去国际城,去我们曾经经常去的后街,为了一个不到几分钟的镜头,我们组的人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去郑州拍摄那不到三分钟的镜头。不管别人说我们敬业还好,说我们追求完美还好,我们自己是快乐的,为了那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有时候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拍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了事情,有些是预料不到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困难,我们都能齐心协力的克服,总能顺利的进行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拍摄出来《火花》这个短剧,也让我们几个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通过这次摄影摄像实训,让我们更多了解了关于摄影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职业,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很快就将进入大四了,进入我们大学的最后一年了,还庆幸我们还有机会在学校进行这样的实习,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让我们同学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只是短短20多分钟的短片,但其中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知识,下面简谈下我对摄像的一些心得体会,虽然我们组的主摄像师是张冬同学,但是我还是帮了不少忙呢,就简单的说点吧。第一:拍摄一个短剧首先要有的是一个鲜明的主题,那样才能吸引人,才能让我们的东西最后欣赏的不是我们自己,还有其他人会被我们拍摄的东西所吸引;第二:拍摄时画面的处理,由于前几次拍摄都是小dv,有时候用相机直接代替了,所以也没有考虑那么多,这次我们才意识到稳定的重要性,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何时,如果能用三角架的情况下,优先用三角架,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拍摄的画面稳定清晰;第三:拍摄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用固定的镜头,要学会镜头的推拉摇移,这样才能使我们拍摄出更优秀的画面。
总之,通过这三个星期的实践,让我们对摄影这个行业,甚至对演员这个行业充满了敬意,因为我们知道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就像那些电影明星,那些著名导演一样,他们的背后也肯定付出了很多,才有今天的成就的,也许我们中间的很多人最后不会充实摄影这个专业,但是这样的实践机会所留下经历以及其中的经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将令我们终身难忘。
最后,感谢和我一起走过这三个周的五位好朋友,使我们顺利完成了我们的工作,也感谢聂伟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使我们在迷惑的时候有根可寻,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付出,那我们就会得到回报的,我们都会成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加油,我的朋友们!!!
七月流火。随着炎夏的热浪刚刚翻过,我们也进入了新的学期,大学时光过半。不舍又兴奋,两年来的磨砺和学习,得失对半开。大二第一个学期时候开了摄影课,学习了一年,经过对相机的认识,黑白人像临摹,彩色临摹,黑白胶卷的冲洗……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暑期摄影实习的时候,我以为,终于可以摆脱了枯燥的临摹学习可以大展一把自己的对世界感官认知的宏图。
我的摄影实习是在家进行的。恰好友有一台旧式的单反机,就拿过来拍了一个暑假。第一卷胶卷我是去“扫街”的,像一个行脚僧一样穿梭在大街小巷,破败的老房子,富豪新买的漂亮跑车,城市改建下的残垣断壁,卖水果的,修自行车的,打台球穿背心的年轻人。我以为,我可以像哲学家一样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起落,可以像大师那样用自己的双眼和胶卷记录别人悲苦和自己的情绪,可是相片洗出来后,大失所望——全然不是我想的那样,甚至要糟糕很多。大大出乎所料。
我原以为,摄影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光圈,景深,快门速度,曝光率,感光度,只要正确运用,只要掌握得当,轻轻一按快门,剩下也就是胶卷和相机电池的工作。真的是我以为,也真的仅是我以为。
面对自己拍出来的一大堆相片,本以为是很漂亮城市风景的,在那五寸大小的世界里完全没有重点,我预想中饱满的人物表情在那五寸的无言世界里,也都是那么平淡。我精心调对的焦距和景深完全没有达到我自以为可以的水平,一摞三十五张的相片,全部都跟我印象中傻瓜相机拍出来的一样。之前所有要展“宏图”的雄心,那满的要溢出来的信心全部都烟消云散。
接下来,我并没有那么着急地再去“扫街”,寻找找我心中可以表现的城市画面。我在朋友的介绍下去关注摄影论坛,去蜂鸟,去色影无忌看,也去寻找大师的作品看,去了解世界摄影师——原来世界那么大。那些颗粒粗大的黑白老相片,写满了人性的渴望,战争的残酷,各种诱惑,各种不同的命运,也让我认识了一大串名字——克拉克,梅普拉索普,布拉沃,比阿德,细江公英,鲍德里亚,布勒松,杰夫-沃尔。
我似乎更迷茫了,我只是明白了一点,摄影不只是快门和光圈的故事,也不是胶卷的五色生涯。之后的之后,我更加小心的,更加谨慎也更加谦虚地去拍一些小东西,拍一些更能表现光与影的东西。画面越来越接近我现阶段差强人意的结果。但是我仍旧不知道我在拍什么,学校让挑五张自己的相片做实习成果,我挑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挑出来的是什么。每次我似乎要摸着摄影之门的门环的时候,又感觉什么都是那么飘渺。但是,慢慢地我开始习惯在摄影中沉静自己,开始习惯地审视自己的看待周围的态度。摄影,一个假期让我明白了很多,不只是快门,也不只是光圈。摄影,不是哲学却胜似哲学。
知道现在,我不知道我在一个长达四十天的暑假拍出了什么东西,拍出了那些自认为的好相片,但是我学到了一句话,荒木经惟讲过的——“比起很多人,我的情欲也许比较弱,但我的镜头永远勃起。”
如此坚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45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