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范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讨论的主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这些报告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内容,从市场调研到社会问题,从科学实验到经济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范文进行参考,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使报告更加贴合实际和个人需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
这是一篇对我帮助极大的文章,使我的报告有质的飞跃。
原文中有一段: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受此启发,报告是要因人而异的。有时,无须用会计术语来表达。
必须遵循基本格式:“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个人认为,报告页数在5页以上就应该有个目录了,(我第一次加目录后,效果远大于我的预期)。
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这一点有时用不着,可以忽略。个人认为,如果有什么报告范围内和前提性的东西可作为重要提示,把它放在封面上,一表示审慎的态度,二使封面更美观(通常封面就xxxx报告几个字,显得单薄)。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你文章的第一段文字里那么多数字,领导看了不心烦才怪。列表表示,可参考上市公司的主要会计数据摘要(当然可以加一些你认为非常重要的)。
“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具体分析时,我的经验先按财务状况、再按计划执行情况(你文章中提到有年度计划,那么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比财务状况更为重要)。
财务状况先分类:一、资产状况(1、资产构成;2、资产质量)二、负债状况(1、负债构成;2、财务风险)三、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别写,额度小的没必要写,变动原因是针对去年同期写,因为计划执行在后面单写)。
然后是计划执行情况(计划多半和考核挂钩),是对年初计划合理性的验证,最能分析出经营者、决策者所关心的信息。这一部分应按计划的组成来写。对其中与计划差异大的、同时额度高的、非常重要的项目,就成为“重点问题综述”的内容,在这部分可以直接以“详见重点问题综述**”。你文中的“业务招待费超支严重”应成为一个重点问题。
关于财务指标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财务指标多用在外部分析上,内部分析时,除非决策者们非常懂财务管理而注重这些指标,或这些指标对企业的管理有重要意义,否则应大大简化(不要认为那些指标有多大实际意义,不结合实际情况适当修正而简单套用公式,很容易偏差,比如周转率应按月加权平均余额计算才更合理)。
在你的问题综述及相应措施里,个人认为太简要,而且四到八条根本就不是财务角度分析的东西。问题综述是领导最后聚焦的地方,是对“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点个人意见:措施二字改为建议为好,财务部门不是决策机构,对经营管理多是提出建议,而非制定措施。
“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核算还不规范,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核算的时滞差,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个人认为在报告中应用中性词,你文中“萎缩”、“归功”等词语有感情色彩。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则需要撰稿人熟悉企业状况,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还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报告阅读的对象。
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经营管理者尤其是法人(领导),同时要把握住报告分析的重点和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必须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是写好报告的前提。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熟悉企业状况,生产过程和管理体系”。同时要多与领导勾通,包括业务部门领导。财会人员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是花了不少心思。遗憾的是领导们并不满意。问题在于他不需要的信息你写了一大堆,而真正想要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企业服务的,可事实上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写好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想“真正了解的财务信息”是什么。
三、谋划好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报告写作前,一定要认真谋划,力争达到框架清晰和思路准确。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
1、企业总体经营情况概述。主要将企业本期经营成果及取得的主要经验重点描述出来,侧重点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概述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力争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2、按当期和累计两大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最好能将主要财务指标本期、累计数据,以专门的一览的形式与上年同期和计划对比分析出来升降额度和幅度。
3、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高度,财务管理角度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漏洞。这部分不能空乏,要有理有据,以数据、事实说话。
4、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意见。就是针对分析研究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向领导指出企业下一步具体应该抓好什么,如何抓。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熟悉业务,了解企业经营过程和明察数据变动的内涵,从对财务数据敏感性里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如果只是单纯地以财务数据为对象,就数据论数据,财务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及相关性必将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相关因素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财务指标异常及效率。采用相关因素分析法从量、单位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影响总利润的程度上揭示我们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使用在对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则是要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的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4)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
从事实务工作的财会人员常常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感到棘手。笔者认为,只要掌握要领,平时多关心公司的运作,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就能得心应手。
1、财务分析报告的分类。财务分析报告从编写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两种:一是定期分析报告,二是非定期分析报告。定期分析报告又可以分为每日、每周、每旬、每月、每季、每年报告,具体根据公司管理要求而定,有的公司还要进行特定时点分析。从编写的内容可划分为三种,一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二是专项分析报告,三是项目分析报告。综合性分析报告是对公司整体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分析评价;专项分析报告是针对公司运营的一部分,如资金流量、销售收入变量的分析;项目分析报告是对公司的局部或一个独立运作项目的分析。
2、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严格的讲,财务分析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体裁,但要求能够反映要点、分析透彻、有实有据、观点鲜明、符合报送对象的要求。一般来说,财务分析报告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提要段、说明段、分析段、评价段和建议段,即通常说的五段论式。但在实际编写分析时要根据具体的目的和要求有所取舍,不一定要囊括这五部分内容。
此外,财务分析报告在表达方式上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法,如可采用文字处理与图表表达相结合的方法,使其易懂、生动、形象。
3、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上所述,财务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现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部分提要段,即概括公司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接受者对财务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
第三部分分析段,是对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还要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因为有些报表的数据是比较含糊和笼统的,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公司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第五部分建议段。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最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尽管没有固定格式,表现手法也不一致,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建立分析工作指引,将常规分析项目文字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诸如现金流量、销售回款、生产成本、采购成本变动等一系列的分析说明指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位做过并给领导汇报过财务分析的财务人士心里都有一道难以言说的殇。因为他们会发现,不管是懂财务的经理,还是不懂财务的经理,他们心里其实都有一本关于企业的帐。有些经理只需要知道,你做的财务分析和他心里的帐是不是一样,若不一样,差异是什么?有些经理心里的帐和你是一样的,他只需要你补充他不知道的信息。所以,看到没,领导心里都有一本帐,而财务,他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与这本帐沟通。很多人烦恼和领导沟通无效,就是因为还深陷在财务的思维里。那么有效的财务分析应该怎样做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又适用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撰写财务报告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
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财务状况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分析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预测企业发展走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我们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标背后隐藏着个别严重的缺点、漏洞和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偶然现象中的必然规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先入为主”的思想。通过对现有大量详细资料的反复推敲、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仅指标的对比口径上,就要深入调查核实,换算其计价、标准、时间、构成、内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会误导报告使用者。
年度、季度、月度分析固然重要,但随着财务决策对信息及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地分析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甚至要求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注重定期分析的同时,同样也要重视日常分析。
企业的状况财务分析主要从三大报表着手,对企业各期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编制财务情况。
说明书。
从效果上看,难以面面俱到,实际作用有限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分析往往缺乏与阅读对象的沟通,缺乏对主要经营事项进行有的放矢的专题分析因此,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应围绕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来展开,传递对领导决策有用的信息,真正起到参谋作用。
。
财务分析不是一种有固定程序的工作,也不存在惟一的通用分析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有医院财务状况分析和经营成果分析。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分析,经营成果分析主要包括收入能力、盈余能力、设备利用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另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分析如人力资源利用能力分析、社会效益分析以及一些专题分析等。医院财务分析是指以医院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方法,对医院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进行的分析、总结和评价。它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目的,就会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个好的医院财务分析,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要有明确的分析目的。
确定分析目的很重要,因为它统领全局,所有信息的收集、分析方法的采用以及结果的解释,都要围绕分析目的来完成,它是财务分析的核心和灵魂。财务分析目的的确定方法一般是根据医院管理者的需要,或者根据财务高管的分析和判断。
2、要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根据财务分析目的,将收集来的信息资料,运用专门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探求事物本质,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是财务分析的主要过程和内容。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来揭示矛盾和差异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分析时具体应采用哪种,要视情况而定。分析顺序一般采用倒查法,即依据结果去追溯原因,在追溯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规律。
财务分析能否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取决于分析人员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取决于分析人员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在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要对医院管理有帮助。
财务分析所提供的数据和结论,对于加强医院管理、改善经营决策能够切实起到指导或帮助作用。对医院管理有效,是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和要求,也是衡量财务分析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更是决定财务分析能否被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医院管理这个中心。
4、要符合医院管理者的思路和爱好。
一个财务分析能否被医院管理者理解和接受,一方面取决于分析质量,同时也要看其是否符合医院管理者的思路和爱好。如果符合了,被采用的可能性就大,否则,即使你写得再好,分析得再透彻,建议再合理,恐怕也不会被采用。因为医院管理者根本不想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就不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为院长提供无用信息,就象是在冬天里送羽扇,夏天里送火炉,礼物虽然贵重,但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在写财务分析报告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院长的管理思路和爱好,要一切围着院长或管理者的思路转。因为,只有院长或管理者才是最终决策人,院长的管理思路和爱好,就代表着医院今后的管理重点和发展方向。把握住院长的管理思路,就等于正确确定了财务分析方向。这时你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院长或管理者已经做出的决策能起到验证作用,对于将要做出的决策能提供可行依据。
5、要有恰当准确的文字表达。
财务分析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分析透彻,有理有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观点鲜明,前后照应。财务分析写作的一般格式是:
标题部分:如“某医院财务分析与评价”;。
开头部分:概述医院总的财务状况及成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存在的问题;分析部分:围绕开头部分所提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也可以对重点问题作重点分析。如果数据较多或需作对比时,最好以表格方式来体现。同时,对于重点数据还要进行说明。
结论部分: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结论,肯定成绩,提出问题。
意见和建议部分: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
(一)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必须首先做好统计分析。
(二)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特色是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是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这一巨大的“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写统计分析报告就应充分运用这个资料源,而且要用好、用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这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没有统计数字的运用,就不成其为统计分析报告。
既要遵循一般文章写作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同时,在写作格式、写作方法、数据运用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一)运用一整套统计特有的科学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统计推断等),结合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深刻地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二)运用数字语言(包括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情况,让统计数字来说话,通过确凿、详实的数字和简练、生动的文字进行说明和分析。
(三)注重定量分析。利用统计部门的优势,从数量方面来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构成、速度、质量、效益等情况,并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五)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写得再好,也成了无效劳动。要保证统计分析报告的时效性,统计人员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敏感,要有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要有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争取“雪中送炭”,避免“雨后送伞”,把统计分析报告提供在领导决策之前和社会各界需要之时。
(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它不但包含了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进行分析研究,能进行预测,能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能提出有益于今后工作的措施和建议,从而直接满足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在了解形势、制定政策、编制计划,经营管理、检查监督、评比、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撰写财务报告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
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2.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3.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d重要提示d报告摘要d具体分析d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d集团总部情况分析d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d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d销售情况分析d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4.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大批从事软件、生物技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其以互联网的应用和电子商务为特征,创造了新的经济模式,同时大量传统的`产业也在借助信息化和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这种不断创新的经济形态的到来,必然使会计的基础环境受到冲击,从而导致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内容及要求不断提高。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改进财务报告应遵循的原则财务会计改革先导原则。财务报告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我国的财务报表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尽可能满足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成本效益原则。财务报告的成本是指企业在提高或扩大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或数量中,付出的劳动代价和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人们在确定财务报告内容、披露方式和披露频率等问题时,应对成本与效益因素进行衡量和判断。拓展财务报告信息内容现行财务报告既不反映无形资产及商誉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在现行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的财务报告很大程度上只满足了企业的会计信息需要,以及稳定的经济运行,对于企业的正确据决策和发展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因此企业在改革财务报告制度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出发。
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撰写财务报告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
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
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2.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3.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d集团总部情况分析d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d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d销售情况分析d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为突破制约提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编制水平的瓶颈,提高质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提出应分三个层次做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
1.全面对比,显现差异,做好会计报表分析。
“全面”:一是做到范围全。就是要把全部会计报表以主要生产经验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损益、生产经营费用和现金流量这五大报表为核心分类,将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生产经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其辅助报表全部纳入会计报表分析范围。二是做到层次全。每个层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完成对本层次全部报表的对比分析,并将对比结果逐级上报,使各层次的负责人能全面掌握全部会计报表情况。
“对比”:一是与实际与预算比。二是实际数表内比。三是本期与前期(如上月、前几个月、上年比。四是同一类型单位比。五是不同类型单位比。
“显现差异”:一是计算出增减绝对额。二是计算出增减相对额。三是计算出结构性比例。四是计算出趋势变化量和比例。五是按照计算结果进行排序,选定差异大的项目作为重点分析的对象。计算的结果就是支持分析结论的定量指标。
对正向差异要鼓励、奖励,要经验、推广经验,要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对负向差异要控制、消除,并加以分析,进而防范、转化。只有显现出差异,分析透差异,控制好差异,才能避免经营大起大落,才能保证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通过会计报表对比反映出来差异存在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按照重要性原则,根据对比排序结果确定目标,选取差异大、影响大的项目进行重点分析。
这一层次的关键在于设计好报表内部、不同报表之间的对比公式。这是一项难度不大,但是初始化工作巨大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会计报表分析的质量高低。要夯实这项基础工作,必须设计一个能够自动选取报表数据、完成对比的软件,并确保其运行可靠,来承担日常的、海量的、简单的.对比计算任务,使人力解放出来,专注于重点工作。
按常规的分类方法把财务指标分成四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在财务管理权集中的情况下,不同管理级次的分析主体都要对这四类指标进行分析,所不同的是下级分析的目的在于印证管理行为的科学性,上级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和控制。因此,在分析时要对所有已确定的财务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基准指标相比较,得出相应的结果和判断。
对每类指标中的每项指标都要确定一个基准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实际指标的偏向。要把财务指标计算结果按月计算,连续描述,形成财务指标变化趋势,反映工作成果,预测未来走势。
财务指标计算要按照报表数计算,不宜人为调整。有人提出要考虑按现值计价、剔除虚资产、剔除帐面数与实际状况的差异等不客观因素来计算财务指标。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看似客观,实际上是对会计、财务分析基础的否定,在实务中并不可取。因为受个人主观想象合理的因素和管理思路等因素影响时期不同,理解不同必将削弱同一分析指标的可比性。
3.把握重点,提出对策,做好经济活动分析。
做好前两个层次的分析工作的目的是全面覆盖、显现差异、突出重点,为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奠定可信的基础,提供分析、决策的抓手;而经济活动分析就是集中分析在经济活动的常规业务中出现的重大差异和非常规业务中的重点工作。要集中70%以上的人力、精力、时间关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差异和重点工作,做到分析透彻,同时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供领导决策。经济活动分析这个层次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析报告结构千篇一律、分析内容面面俱到、常规问题长篇大论、重点问题蜻蜓点水的状况,要抓住重点、关注要害、解决关键、务实求效。
从事实务工作的财会人员常常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感到棘手。笔者认为,只要掌握要领,平时多关心公司的运作,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就能得心应手。下面介绍几点注意事项:
(4)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避免口语化、冗长化。
根据xxxx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xxxx系统和xxx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xxxx本期财务状况比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二)公司分项绩效水平。
(一)资产负债表。
1、企业自身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化说明:
公司本期的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xx%。资产的变化中固定资产增长最多,为xx万元。企业将资金的重点向固定资产方向转移。应该随时注意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但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能力和发展潜力,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与研究。
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的比重最大,占xx%,信用资产的比重次之,占xx%。
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为xx%。在流动资产各项目变化中,货币类资产和短期投资类资产的增长幅度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将增强。信用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的货款的回收不够理想,企业受第三者的制约增强,企业应该加强货款的回收工作。存货类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长,说明企业存货增长占用资金过多,市场风险将增大,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和销售工作。总之,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付市场的变化能力一般。
2、企业自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说明: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为xx%,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率为xx%。说明企业资金结构位于正常的水平。
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中,流动负债减少xx%,长期负债减少xx%,股东权益增长xx%。
流动负债的下降幅度为xx%,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变化引起流动负债的.下降,主要是应付帐款的降低引起营业环节的流动负债的降低。
本期和上期的长期负债占结构性负债的比率分别为xx%,xx%,该项数据比去年有所降低,说明企业的长期负债结构比例有所降低。盈余公积比重提高,说明企业有强烈的留利增强经营实力的愿望。未分配利润比去年增长了xx%,表明企业当年增加了一定的盈余。未分配利润所占结构性负债的比重比去年也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筹资和应付风险的能力比去年有所提高。总体上,企业长期和短期的融资活动比去年有所减弱。企业是以所有者权益资金为主来开展经营性活动,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1、利润分析。
(1)利润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xx万元。其中,经营性利润xx万元,占利润总额xx%;营业外收支业务净额xx万元,占利润总额xx%。
(2)利润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xx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其中,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xx%,增加利润总额xx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去年同期降低xx%,减少营业外收支净额xx万元。
2、收入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xx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xx%,说明公司业务规模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力强,市场推广工作成绩很大,公司业务规模很快扩大。
3、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本期公司发生成本费用共计xx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x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x;营业费用x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x%;管理费用x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x%;财务费用xx万元,占成本费用总额xx%。
(2)成本费用增长情况。
本期公司成本费用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长xx%;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长xx%;营业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xx万元,降低xx%;管理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xx万元,增长xx%;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xxx万元,降低xx%。
4、利润增长因素分析。
本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xx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x万元,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x万元,营业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x万元,管理费用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x万元,财务费用比上年同期增加利润xx万元,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x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利润xx万元。
本期公司利润总额增长率为xx%,公司在产品与服务的获利能力和公司整体的成本费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提请分析者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公司利润积累的极大提高为公司壮大自身实力,将来迅速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经营成果总体评价。
(1)产品综合获利能力评价。
(2)收益质量评价。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反映企业收益质量,衡量风险的指标。本期公司净收益营运指数为,比上年同期提高了xx%,说明公司收益质量变化不大,只有经营性收益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因此未来公司应尽可能提高经营性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
(3)利润协调性评价。
公司与上年同期相比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为xx%,其中,主营收入增长率为xx%,说明公司综合成本费用率有所下降,收入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水平。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xx%,说明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所下降,毛利贡献率有所提高,成本与收入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成本的控制水平。营业费用增长率为xx%。说明公司营业费用率有所下降,营业费用与收入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营业费用的控制水平。管理费用增长率为xx%。说明公司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管理费用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管理费用的控制水平。财务费用增长率为xx%。说明公司财务费用率有所下降,财务费用与利润协调性很好,未来公司应尽可能保持对企业财务费用的控制水平。
(三)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入xx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x%,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x%,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入的比例为xx%。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本期公司实现现金总流出xx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x%,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x%,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为xx万元,占总现金流出的比例为xx%。
2、现金流动性分析。
(1)现金流入负债比。
现金流入负债比是反映企业由主业经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大,偿债能力越强。本期公司现金流入负债比为,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说明公司现金流动性大幅增强,现金支付能力快速提高,债权人权益的现金保障程度大幅提高,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反映企业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本期公司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xx%,较上年同期小幅提高,说明公司将全部资产以现金形式收回的能力稳步提高,现金流动性的小幅增强,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一)积累素材,为撰写报告做好准备。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经营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得到。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性质、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计划、预算、责任人及发生变化的各影响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人员应尽可能争取多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各类情况。参加会议,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利于财务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些数据之外,还应要求公司各相关部门(生产、采购、市场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来完成,但报告注材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书写报告前先分析两个前提条件:
一、分析报告的阅读和汇报对象,写有针对性的报告。
必须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因此要考虑阅读者的层次和财务知识水平。
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应该专业化一些,可以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做到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分析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和理解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写有针对性内容的报告。
财务人员经常犯如下的错误:分析报告内容写了很多,写得也很长很深入,花了不少的心思和时间;但遗憾的是不是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或者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领导想真正关注的信息却太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就这样被领导否决和驳回,本以为可以邀功却变成了软肋,出力又不讨好。这种鸡肋报告,真正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自己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改。原本是要为公司管理、效益提升服务的,可事实上却连领导要求都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写好财务分析报告要求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理解领导的需求,去写有针对性内容的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
。
一般来说,分析财务报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应就单张表进行相关分析,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分析财务报告常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本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从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通过连续数期的趋势变动分析,评价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与行业指标比较,判断该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同类先进企业比较,找到差距,达到吸收先进经验的目的;通过与预算或者计划指标比较,分析企业完成预算的程度,揭示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
(一)单表分析。
单表分析就是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打开资产负债表后,首先浏览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统计指标中的从业人数,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单从资产总额方面考虑,4亿元以上为大型,4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型(资产总额作为企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再看一下资产的来源即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高低,把握企业债务规模和净资产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进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2)了解了总体情况后,再对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判断企业类型。长期资产比重大的企业一般都是传统企业,而高新技术其企业一般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资产。
(3)通过计算流动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资产质量。一般情况下,存货占50%,应收账款占30%,现金占20%,但先进的管理行业不执行该标准。
(4)计算长期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和潜能。长期投资的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和比重的大小,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进而反映其获利能力,如果净额接近原值,说明企业要么是新的,要么是老企业的旧资产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优质资产,如果净额很小,说明企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无形资产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的技术含量。
(5)负债方面,计算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如果流动负债比重大反映出企业偿债压力大,如果长期负债比重大说明企业财务负担重。此外,还需计算负债总额中信用性债务和结算性债务的比重与流动负债中临时性负债与自发性负债的比重,判断债务结构是否合理;计算长期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分析总资本对长期负债的保障程度,计算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分析债权人风险的'大小。
(6)所有者权益方面,实收资本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利益要求权的大小,资本公积反映投入资本本身的增值,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增值。如果留存收益大,则意味着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7)最后对资产的期末期初金额进行差额分析。
资产总额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说明资产发生了增值,结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资产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资金、投资者投入还是自我积累转入。如果借入资金和投资者投入金额较大,自我积累转入少,可能是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如果自我积累转入金额大,说明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8)把握了总体变化情况后,再结合账簿和科目汇总表针对资产和权益各项目的期末期初差额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
2、利润表分析。
分析利润表首先应分析当期的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其次再就企业本期的利润率与目标值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随后再将本报表最近几期的相关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
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分别计算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判断营业利润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处理资产的收益和投资收益比重过高,或者其他业务利润比重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正常,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2)分析企业本期的利润率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
利润率作为相对量指标,可以对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常用的利润率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分析销售毛利率是利润表分析的头等大事。如果毛利率过低,就要考虑是价格低还是成本高。如果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对价格调整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再作决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没有挖掘潜力。如果售价和成本都没有调整余地,最好还是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增加销售量。对于销售利润率也要进行分析,对于销售利润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还是费用高,如果费用过高,则应在费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气。
(3)针对利润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纵向分析。
就利润表中项目进行纵向比较,是报表分析中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企业经营轨迹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列举数期的利润金额,在历史数据中选择正常年份的指标作为基期,计算出经营成果各项目(按利润表的项目顺序列示)本期实现额与基期相比的增减变动额和增减变动率,分析本期的完成情况是否正常、业绩是增长还是下降。
将本期的营业收入构成和营业成本费用结构与合理的基期指标相比计算出项目结构的增减变动,分析结构变动的原因,判断结构变动是否正常,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的增减变动,分析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自从《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利润表附表—销售利润明细表已不再对外报送,但对此表更应进行仔细分析,通过分析此表,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把握其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的销量及营业额,掌握各产品的营业利润及其弹性空间,在摸清市场的基础上,作出最佳经营结构决策。
财务分析报告(本文主要指内部管理报告)是对企业经营状况、资金运作的综合概括和高度反映。然而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并非易事。笔者认为,撰写财务报告以下六点值得注意: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
“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最完整透明的体现,它类似于一份企业的说明书,对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安排及使用情况、以及利润产生情况有一个清晰的反映,因而这份总结性和说明性功能俱全的书面材料是十分有价值的。企业务必要充分做好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工作,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强调及时性,充分收集各种有效的全面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最后再加上会计人员的报表分析工作,最终完成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试对企业内部管理情况的一个全面化的梳理,包括企业日常经营状况、资金安排情况、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等的一个综合性的概括和说明。企业财务分析报告务必要做到及时、高质量,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用心对待这份报告,才能够提交上一份让所有股东以及企业合伙人满意的书面报告。
对照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报表数据,比较各项目前后期的增减方向和幅度,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发展趋向。
通过计算会计报表上相关项目之间的比率,借以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揭露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达到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身份对企业的关心也各有侧重,企业的债权人最关心的是给企业的贷款能否按期收回,因此往往以企业偿债能力作为分析重点;企业的投资人,通常更关注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分析。因此财务分析报告是他们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考核评价企业领导人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财务分析报告的数字分析和文字分析,还可以检查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据此对财务计划进行评价,为制定下一步的财务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等项目:
(一)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与危机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向来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企业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债权人都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十分关注。具体来说,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包括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类。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了企业流动资产情况、流动负债情况以及现有资产变现这些显现的方面,而在后者则更强调企业在长期发展规划方面的情况,包括资本结构安排、获利能力分析以及一些主要的长期财务安排情况。
(二)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项目,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然不可小觑。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具体包括的指标包括了资产负债情况、利润情况以及具体的利润分配情况,然后将这些数据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成一整台指标体系,计算出各项的利润率和报酬率,从而了解到企业的盈利情况,也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进而更好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体现的是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就好像一架机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企业的资产,包括资金、技术以及人力资源进行运作,实现最大化的资本增值。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点。
企业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了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首先来分析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对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是财务分析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比较,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极为注重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评价指标数值的优劣情况。趋势分析法是通过连续若干期财务报表中相同指标的对比,来揭示各期的增减变化,据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总之,企业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应该综合各个方法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局限性的问题。要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从而使报告的结论更为客观和可靠,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务必要保证质量和时效性。
财务分析报告的编撰务必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注重时效性,只有及时准确的收集到完备的财务信息,才能够编撰出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上去,从而最大程度上的表现出其价值。如果一份半年期的财务分析报告拖到下半年10月份才提交,那也就失去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参考意义,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和意义,即使分析如何透彻也是废纸一份。
(二)要核实和正确使用数字。
财务工作离不开各种数字和统计,因此反复调查核实数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要杜绝那种随意变造或者虚假的数字。要对各项数据有一个清晰具体的界定,杜绝平均数、片面的绝对数等问题,要住区那些总指标数据、相对数据等,尤其是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平均数则需要强调反映一类现象的一般水平指标,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错用的情况,减少各类失误。最后,在数字的使用上也应该强调规范要求,如一些重要数据一律要用大写的形式,在财务金额前面要注明货币种类,要有分隔符等等。
(三)语言要简明、准确。
在做财务分析报告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体现出最直截了当同时又确切的含义。通常一份报告包括了引言、主要论点、主要论据以及最后的论据这几项,如果行文繁冗拖沓,废话连篇,半天看不到重点,就会使阅读者丧失兴趣,降低报告的价值。另外,由于财务分析报告本身的性质特征,设计到财务数据的报告本身就应该精确再精确,严谨再严谨,这就需要财务分析报告编写者拿出充分的责任心和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才能够提交一份用心的、高质量、负责任的财务分析报告。
书写报告前先分析两个前提条件:
一、分析报告的阅读和汇报对象,写有针对性的报告。
必须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因此要考虑阅读者的层次和财务知识水平。
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应该专业化一些,可以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做到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分析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和理解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写有针对性内容的报告。
财务人员经常犯如下的错误:分析报告内容写了很多,写得也很长很深入,花了不少的心思和时间;但遗憾的是不是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或者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领导想真正关注的信息却太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就这样被领导否决和驳回,本以为可以邀功却变成了软肋,出力又不讨好。这种鸡肋报告,真正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自己心有不甘但又不得不改。原本是要为公司管理、效益提升服务的,可事实上却连领导要求都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写好财务分析报告要求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理解领导的需求,去写有针对性内容的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8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