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和建议,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果你正在写调查报告,以下是一些写作建议和范文案例,希望能帮到你。
百万,涵盖了特色餐饮、宾馆餐饮、火锅、小吃、快餐、休闲餐饮等多个业态,主要是国内餐饮行业中各业态、各区域、各类型的代表性企业和领军企业,范围覆盖中国内地每一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应该说是汇总了行业中的优秀企业。本次调查明显有两个特点:
一是真实填报数据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发展逐渐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二是企业填报和专家调研相结合,真实的反映了行业的发展现状。鉴于餐饮行业中企业差距较大,因此本报告中若干指标会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本报告借鉴美国restaurants&institutions对美国餐饮企业排序的通用方式(见报告附件),对国内民族餐饮品牌和单体餐馆两个序列进行了排名,依据各企业营业额从高至低分别排出了前30强和前xx年营业额则平均在一亿元以上。
xx年,全国餐饮企业平均利润率、人均劳效、每平方米营收、每餐位营收四项指标均取得较好业绩,全国餐饮品牌30强平均利润率为8.2%,利润率排在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老城隍庙、上海小南国、厦门舒友海鲜;前30强品牌年人均劳效平均为8.2万元,排在前三位是上海老城隍庙、上海杏花楼、广州酒家。
从单店来看,前xx年人均劳效分别为北京22.3万元、上海22.8万元、广东2.2万元、浙江8.3万元;企业每天每平方米营收分别为北京39元、上海28.5元、广东59元、浙江32.8元。
按特色餐饮、快餐、小吃、火锅四种业态测算,三大指标分别是:就利润率而言,特色餐饮8.76%、快餐5.2%、小吃0.4%、火锅9.6%;就年人均劳效而言,特色餐饮xx年利润超亿元的企业有四家,分别为杭州饮服、上海杏花楼、北京全聚德、上海小南国。
在30强品牌中,企业对上市融资扩张充满信心,其中有一半品牌企业在筹划上市,在调查的营收中数据清晰。但目前资本扩张依然以自筹资金为主,资金筹集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80%的企业开业年限超过3年,50%以上则是具有十年以上的历史,74%的企业为民营。特别是老字号企业经过这些年的市场锤炼,重现发展生机,在30强品牌中占0席,老字号跨区域连锁扩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餐饮企业中,已有62%开展了特许经营,并把其视为品牌扩张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这是餐饮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各地物业价格高企的影响,数据显示,全国各地适合用做餐饮经营的物业价格均比上年有所增长,而北京上海等地,中高档餐饮的目标物业平均租金已经高于5元平米天,成为企业不堪之负。
从财务能力来看,企业对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表示担忧。餐饮企业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占据了企业成本费用的最大部分,分别为37%和2%,且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涨。平均利润率逐年下降。企业对盈利能力成长信心不足。
从人力资源状况来看,企业对一线人员紧张和高层次管理人员缺乏表示担忧。企业员工流动率依然较高,平均达到了56%,影响了企业服务品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员工结构以40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下为主,但大专以上学历员工比例有所增加。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增强,有42%的企业年度培训经费占薪资总额的比例超过3%,平均达到3.6%。
从集团化发展来看,餐饮企业越发重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注重中央厨房、种养殖基地和餐饮食品加工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但是在计算机联网管理和餐饮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要求餐饮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和单店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依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时,最被重视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分别为:企业层面依次是品牌、人才、管理与服务三项;单店层面依次是品牌、出品质量和特色。显示了企业已经对品牌在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知。
调查显示,餐饮企业把在本地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上投放广告作为最为主要的营销和推广方式,在渠道建设中,实现与大中型预订网络合作的比例并不高,70%的企业仅为0-5%的预定量。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忠诚客户建设和客户关系管理,主要通过会员卡、优惠卡方式实现,但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调查显示,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人群比例达39%,有预定习惯的消费者比例并不高,平均仅为37%,传统上签单消费的消费者比例已经下降至很低。
展望未来,企业对餐饮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餐饮业将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对大众餐饮、中心厨房、名菜名点成品半成品加工、原辅材料基地建设充满信心;对会所餐饮、健康餐饮、精细化管理、六t管理走势乐观;对企业上市、融资扩张、连锁经营热情很高;对品牌提升、餐饮文化发展趋势表示乐观。餐饮市场将进入品牌消费时代,餐饮业将以6%的增速继续对扩大消费、促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分析对企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一般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工作会得出对企业发展相关的建议,也会了解一段时间之内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情况。传媒企业经营者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从中分析出近期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情况是否符合预期,有利于经营者对内部工作进行调整。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属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传媒企业发展有一定的特点,在传媒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本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传媒企业会计报告中需要加强知识资本信息的披露。传媒企业知识资本包括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在会计报告中应该将企业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出来,无形资产信息都包括企业信誉、品牌、知识产权等无法以具体计量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情况。当前的传媒企业会计报告没有办法体现出企业无形资产信息,从而无法为企业领导人提供关于企业知识资本信息的内容。另一个方面是人力资源信息,而这种知识资本也不能被传统的会计报告具体呈现出来。人力资源是传媒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部分,如果忽视了人力资源价值将给传媒企业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所以要想促进传媒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会计报告中呈现出知识资本信息内容,为领导人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数据。
会计报告中的收益数据来源只是企业报告时段内收入和费用的差额,这种会计收益代表不了传媒企业全面的收益信息。传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常常与宣传挂钩,无论是传媒企业代表政府进行政治宣导作用,还是承接其他公益性宣传活动都会产生会计收益以外的收益,而这份收益可以视为传媒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值,所以在会计报告中需要将这种功能型收益和成本编制到财务报告中,披露出传媒企业的社会贡献信息。企业财务报告最终汇集的信息是为了向需要的人群和企业服务主体提供企业的具体盈利情况和财务情况,这些人主要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如果传媒企业在形成财务报告时不能将社会贡献真实信息披露出来,那么对企业服务主体是不公平的。还有,电视媒体行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当前电视媒体开始调整节目内容和结构,一些实力雄厚的媒体电视台开始购买独播版权,独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包括播映档期中获得的收益,也包括后续播出时段获得的收益,如果后期的收益不能被财务报告显示出来就会造成传媒企业收益信息不全的现象。
传统财务分析局限性。
传统财务分析的主要方向是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传统财务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这种分析忽视了对企业具体经营情况的分析,忽视了对企业非盈利领域的分析,忽视了对企业资本运营方面的分析,容易影响企业领导人决策,也不利于传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完善财务分析重点。
1、结合整体与专项进行分析现代企业制度中,传媒企业财务分析可以利用整体与专项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达成综合分析评价的目标。财务分析首先要对传媒企业的运营整体有概括性的分析,其次还要针对传媒企业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的分析,例如当企业经营发生亏损时,要形成对亏损项目的专题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进行传媒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必须把握重点和整体,避免以偏概全和忽视重点。
2、注重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传媒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工作环节的创新和资源利用,传媒企业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最重要的目的是有效的发挥出资源作用,例如在传媒企业中,人力资源绝对是促进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应该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效益分析和创新分析,将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发掘出来,并融入到传媒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创新才能促进发展,因此传媒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提高创新分析能力,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进行发掘。
3、加强现金流量分析。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当今社会货币流通更依赖于电子平台,但是企业发展之中仍然不能降低对现金流量的关注。现代企业财务危机之中常常出现受到现金短缺问题的影响而丧失企业信誉现象,这种情况警示了传媒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传媒企业财务分析中应该将现金流量分析列为与其他经营利益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以现金流量分析为重心。这样可以为传媒企业的发展提供实时的现金信息,让高层管理者在做决策时有所参考,也会为服务主体提供有价值的企业信息。
4、重视企业营销分析。
现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传媒企业发展过程中推出了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但是营销效果如何才是各个利益群体关注的对象,因此财务分析中要重视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分析。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媒企业正处于发展的新局面之中,本文对传媒企业会计报告和财务分析工作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促进传媒企业的健康发展。
style="color:rgb(18,91,134);">20_年,对我而言,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_x,是一个让我有着特殊感情的地方。在这里,我从一名前台柜员,转变成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主办会计,角色的跨度让我曾彷徨过,不知所措过,但是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帮助、指导下,我坚定了信心,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现将本人这几个月以来的工作、学习情况及今后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回想刚刚接手会计工作时,面对着财务报表及各种账簿,我不知如何下手,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就向很多前辈及同事请教。因此,第一个月的各种报表在请教多位师傅后按时报送。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周一次盘查库存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确保帐实相符。定期进行帐务核对,及时将贷款电子收放台帐与五级分类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进行核对,将所收的每一笔本金或利息在借据上进行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查清,防止发生差错,做好帐务“五无六相符”;编制、审核会计凭证,严格按“三签”制度进行报账。按要求登记各种登记簿,按照《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认真审核会计凭证要素及相关附件,落实存款“实名制”规定,正确审查支票及存单(折)印章挂失手续,登记好相关证件手续等等。认真填制会计封面及封盒,坚持“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准时上交凭证。
对于事后监督员下达的整改通知书及时整改到位。严格按照县联社对各社库存现金的限额,及时做好资金的上缴与留存,对于大额现金的支取应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备,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坚持双人临柜、钱帐分管、印证分管、证押分管”的会计出纳制度。坚持每天开好晨会,做好上传下达,总结昨日工作,布置当日工作,做好晨会登记等等。
认真学习“三防一保”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地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关注社会上发生的金融案件,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防微杜渐,当班期间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三防一保”的要求,熟记防盗防抢防暴预案和报警电话,熟练掌握、使用好各种防范器械。不管是在营业前、营业中、还是营业后都一样重视,按规定要求执行值班守库制度,确保值班不失控,安全无事故。
我知道会计工作远不止这些,我学到的也只是皮毛而已。在这两个月里,我渐渐地感觉到会计岗位的重要性与责任性,也感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会计工作,事无巨细,无论大小,都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章办事,严守组织纪律,提倡职业道德,力求为客户提供质的服务,真正的做到“用心服务,真情无限”。同时遵守《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履行会计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二、学习情况。
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压力是无形的,但我更多的是将压力转化动力,紧张而又充实的工作氛围让我懂得了我在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方面的欠缺。因此我将本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思想做好会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正确的指导工作。任何一项工作对于我来说都是崭新的一页。每当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都会先用笔记本记下来,然后虚心向身边的同事、领导请教。工作之余,我会看看《信用社会计核算办法》、《会计理论与实务—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手册》、《农村信用社会计基本制度》等会计及信用社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区别,没有年龄的界限,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多面手,胜任每一个工作岗位。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目前的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外,更主要的是领助的结果,这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专业知识不够精细;遇到困难时不能做到临危不乱,人员工作分配不够合导的指导和同志们帮理等等。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相关的会计知识,能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协调内外勤工作,对工作具有远见性及创新能力,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与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别人犯的错自己会避免,别人的优点自己会吸取。
新的一年已经拉开序幕,我将把自己的“行程”计划写得更周密。所谓“立长志,常立志”,希望自己成为立长志的人,能坚守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计划,怀揣着积极向上的心情迎接崭新的20_。
述职人:_x。
__年_月_日。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本人作为基层最普通、最一般的工作人员,接受党和政府培训学习和教育也是最多,因此,我时刻牢记党的政治原则,思想原则,政策原则,工作原则,财经纪律原则,廉政自律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大方向就是我一生的方向旗帜,并旗帜鲜明地紧跟脚步不放松,伴随我终身走一生。我也会用时代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学习和提高。在工作中决对不会以权谋私,不讲原则。在做人做事中时刻注意做人的道德和良心,要对得起家庭,对得起政府所付给我的一口井中之水,常取不枯的一份工资。
就一年来的工作而言,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园区财政局的业务指导下,本人做到了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工作,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形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作简要的总结汇报:
财政各项涉农、惠农补贴工作中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各种良种补贴、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以及民政、社保各项财政涉农等二十多项的补贴工作是国家对农村实行的一项惠农政策,为了保证和支持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了体现国家财政涉农各类补贴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到户,使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实行“一折通”工作有规范化和完整性的操作服务,作为做具体工作的我,根据上级工作布置和领导要求,汇同村组干部做了大量的有关政策宣传工作,并核实面积、填表登记等大量的信息采集工作,给农户签字确认、张榜公布、接受监督。今年、经本人办理各个种类涉农财政补贴的享受农户有788户(批次),补贴资金达302万多元,从而使农户能够及时足额安全地拿到政策规定补贴的款项。
“三项资金”是税改后保村运转和稳定、五保老人老有所养、村干部工资的有力保障。为了管好农村的“三项资金”,我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对农村“三项资金”进行仔细测算和分解,严格按照政策依据和标准以及操作的程序,核实村干部和分散与集中供养五保户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确保“三项资金”的方案准确实施到位。同时保证资金按期到位到户到人。
为了本镇集体资产盘活盘盈,本人配合领导调查了解集体资产的分布,并进行了跟踪管理、实行造册登记、估价、计价、出租、收租等管理工作。使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流失,使之保值、增值并不断地创收效益。
为了将_镇区域内的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统一集中在我所服务大厅缴纳的前提下,使各项税源确保不偷、不漏、安全地促使纳税人积极前来服务大厅纳税,在协税、护税、引税的精神指导下和应有工作职责促使下,我作为税收征管人员,身先士卒,走街串户,了解情况,调查税源,发现纳税对象,跟踪服务并将税收促缴入库。由于国家税制改革,今年4月将两税征管工作转交地税部门之前,本人没有丝毫马虎两税征管工作,直至平稳移交过渡此项工作。因此,由于个人工作的努力,为我镇今年的两税工作完成而感到自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一年来的工作是紧张和忙碌的但更是充实和快乐的!具体工作包括以下5个方面:。
1、负责项目控制表的信息更新、统计各区域应收账款、异常项目、销售人员信用额度统计,每月末及时将各种汇总表发送给主管领导。
5、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各部门的稽查工作。加强和销售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努力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以上是我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基本达到了总帐会计的职位要求!但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爱岗敬业、更要有职业道德和系统的财务知识。如果有幸能够成为一名会计主管,我将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真正做领导的好帮手、好参谋:
1、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这需要根据公司具体的业态、规模以及核算形式来定。
2、建立一套会计人员岗职描述,将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干到什么程度都给予量化、做好规范。
3、为团体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环境,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力争团队整体升级,因为我深深知道:学无止境!
我希望以这次述职为契机,虚心接受评议意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工作姿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业务素质,争取实现工作中的"理想目标!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特在20xx年3月7日到3月15日运用了一线实习走访、人员座谈、a、b问卷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
此次共发放人力资源工作问卷(a卷)共66份,按全体管理人员比例的77%进行调查;一线职工调查问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纸1、3、5、7车间、机电、热电、水处理各车间220人,占公司一线生产类总生产人数的40%。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问卷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问卷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详细情况表附后)。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训方面:普遍认为公司的中层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打骂和棍棒教育,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质疑?并对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的实施和监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职管理方面: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人事部门,并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人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离开公司,很多管理层的普通管理员工在问卷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
4、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公司没有足够重视人力资源,同时人力资源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必定会影响到公司的后续发展。
1、车间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话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频繁,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指定个师父后,任其自生自灭,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员甚至在新工人入职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职工的名字,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罚款制度和请假扣款等方面,职工认为罚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方式本身没错误,可如果以罚代管,像检查卫生罚款、质量问题罚款、上下班问题罚款等等,现在很多职工对任何问题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机械和麻木的心态工作,丧失了工作的热情,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被罚款,带着被处罚的心态工作,工作中有怨气,来新工人后错误的引导,甚至说丧气话,促使了新工人离开。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罚款,带着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
3、工资方面:工人因为自身工资的问题,对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别是对车间管理的工资持很大意见,他们有的甚至这么讲:“造纸的是我们,挣钱的是他们”“挣钱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挣钱”等等,总之是意见很大,加上去年物价上涨,更是增加了员工发这个牢骚的共性,继而相互埋怨和影响,最终使很多本来不会离开的人也离开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个人得失的比较,现在在这个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拿到的工资跟其他的行业进行比较,如果感觉不合适就选择离开,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说出同样的话,其中有1个是在企业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确有不合适,断然不会这么说,因为人工作时间长了,毕竟对人对物对公司都会有感情。
4、工作时间方面:现在多数车间三班倒,并且是三天倒三班,员工可以说很难休息好,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员工是连轴转,24小时不休息,三班都要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没有加班费,所以很多员工意见很大,平时工作中本身的环境就不是很好,加上这么累,工资高还可以,现在工资也不高,加上不能准时歇班,请假扣款,调休又没有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更是心里不平衡,进而就会牢骚、埋怨、甚至离开。
5、信息沟通方面:很大企业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高层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1、招聘方面:
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a、生源要准;b、双向合适;c、协议管理,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用半工半读方式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有些技校现在采用的国家补助,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国家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职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职工,对职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职工的优良管理。
2、培训方面:
对公司培训的实施,不能太多依靠于各部门自己的《年度计划》,作为人力资源必须能够掌握适时的企业发展动向,从而能够根据管理人员的动态和管理问题点及时提出培训的课题,形成《临时培训需求计划》,进而组织培训,实际解决管理的难点和难题,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对公司的一线生产管理者的培训:应该从企业理念、生产管理方法方式、企业的企业文化、一线班组长的管理工具等方面展开,做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必须在培训组织上有能够策划,在实施中能够单独授课、有说服力、并能够让所有管理者都能信服的培训讲师,人力资源通过人员的《在职管理制度》和《员工入职跟踪调查表》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入职跟踪发现课题后,及时立项,培训组织者便根据课题马上组织《临时培训需求计划》实施。公司各部门也可以根据自己本部门的需求,及时的向人力资源部门提交《临时培训需求计划》,两线控制两线提交,则必然会通过培训保证了企业思想和企业管理力的统一性和先进性,更好为企业发展提供软环境的支持和保障。
3、入职管理方面:
对一线员工和新进公司的管理者,在进厂的前期跟踪后期的入职沟通方面必须按照《培训管理制定》,按规定定期召开沟通会,做到一线生产信息和基层管理信息上上通下达,能够让员工从思想上先有个疏导口,有人力资源的第二方人力布控点,不再是单纯的一线管理一线汇报,而是二线疏导两线汇报;纵向管理,横向调度,自然能够加强人员在职的稳定度和信息掌握的准确度,能够根据情况和信息及时反应、及时对应、灵活对待、把问题降到最低。在对非从事生产的办公基层管理者,在收集基本的入职信息后,根据本人的工作情况和职业状态,必须给予本人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晋升计划,否则会错过会很多以后会成长为优秀管理者的基层管理人员,使公司丧失建立良好人才储备梯队的机会和平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是指应税货物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具备企业法人资格,以一般纳税人资格申报并经统计部门核定的工业企业。新常态下,工业进入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群发展的新阶段,规上企业的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平高低、效益好差、带动能力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规模工业增加值又是地方政府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快培育壮大规上企业,既是省市的要求,又是部门的职责,更是企业的期盼,尤其是对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工业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截至20xx年底,我县共有规上企业85家,居全市第4位;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2.83亿元、增长12.3%,占全市总量的6.2%,居全市第10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8亿元、增长14.03%,占全市总量的5.8%,居全市第11位;实现利税27.8亿元、增长11.7%,占全市总量的7.6%,居全市第12位;上交税金0.84亿元、减少18.1%,占全市总量的2.3%,居全市第13位。数据表明,我县规模工业经济在全市所占比重小、排位靠后,企业不多、总量不大、产业不强、结构不优,工业经济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1.项目推进速度慢。有些项目受设计规划、资金筹措、土地供应、证照办理、水电安装、施工天气等因素影响,建设周期拉长,不能按期竣工投产,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有些项目虽然顺利竣工投产,占地也大、用工也多,但由于是“两头在外”粗加工企业,不急于办理环评、安评手续,随意延长试产期,企业未申报税收或应税收入太少,无法申报规模工业企业。
2.项目品质不达标。为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用地指标和政府帮扶,有些企业在洽谈时刻意夸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进行美化包装,致使竣工投产后达不到规工企业申报条件。比如,有的项目洽谈时自称是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但投产后却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组装、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企业,由于只计算劳务收入,不按全价计算产值,人均税利不高,主营业务收入达不到规模工业企业标准;有的项目进园时承诺固投总额、投资强度、生产规模、上交税金,但建成后多数指标落空,达不到设计产能,而且设备陈旧,流动资金短缺,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项目一投产便缺少流动资金,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后就申请银行贷款,无法达标生产。
3.企业缺乏根植性。有些企业虽在xx运行多年,但总部一直设在沿海发达地区,在我县所建的厂房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无技改扩产和自营出口计划,也不在xx办理成本结算。有些企业并不在xx投资建厂,而是租赁厂房生产,无做大打算,无长远规划,政策享受期满便迁往外地,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申报。
4.多因素影响企业申报。有的企业虽是法人单位,但未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帮扶单位也不要求企业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少数法人企业为办理土地使用证配合申报规模工业企业,办好土地使用证后通过更改工商登记方式,退出规工企业序列;还有电子、服装、针织等企业虽然用工人数多,却一直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纳税少,企业管理不规范,消防安全隐患多,无申报规上企业资格;有的企业担心申报规工企业后要多交税金,应付检查多,增加会计成本,不愿申报规上企业。
5.帮扶等工作不到位。有的企业未及时办理相关批文或登记备案,加上帮扶人员责任不强,服务缺位,造成资料不全或资料填报不规范,影响规工企业成功申报;还有少数企业本来培育成规模工业企业,由于年报不及时,被统计部门排除在外。有些乡镇和单位认为完成了年度申报任务即可,对一些明明达标的企业拖着不报,计划在次年申报,以便减少下年度压力,而不了解跨年度申报规上企业难度更大,机会更少。
6.引税型企业频繁变更影响总量做大。考虑税收稽征督查,有些引税型企业生产一年半载便更名、注销或外迁。规工企业申报成功后一定期限内,对更名、注销或外迁的引税型企业的网上只能直报停产,造成统计上的有名无实。20xx年,我县就有12户引税型轻纺企业退出规工企业序列。
1.严把项目进园关口。引资单位在正式签约前应对项目的生产规模、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分析,尽可能了解客商投资意愿及资本实力。有关部门在项目进区时,应要求企业严格按规上企业统计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投产后能成功申报。
2.选准重点帮扶项目。实行“抓大放小”,重点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较大投资规模、较多就业岗位、较大财政贡献、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进行“保姆式”帮扶培育,并在资金、技术、政策、招工、供材等方面予以倾斜,将其培育成规上企业。
3.消除企业申报顾虑。职能部门与帮扶单位要从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积极贯彻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鼓励规模上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消除企业法人的各种疑虑,帮助办好相关证件,协助企业强化经营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做好申报工作,及时培育成规上企业。
4.健全帮扶工作机制。增强大局意识与忧患意识,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工作机制,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为申报企业搞好服务、提供便利;要健全扶持政策,抓好政策执行情况督查。要定期开展帮扶业务和规上企业培育知识培训,提升帮扶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5.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健全督查机制,认真落实“四定”责任制,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安排工期,强化跟踪问效,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见效。
为切实增强我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日,我局组织力量利用一周时间,围绕企业专利申报工作、拥有量等内容,通过实地走访、专利检索等方式对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据统计,自1985年至20xx年,全市共申请专利422件,其中授权专利212件,拥有发明专利20件,实用新型专利126件,外观设计专利74件。20xx年专利申请141件,专利授权量为62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6件,外观设计专利35件。20xx年xx市在xx省各县市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名列第八,而发明专利申请量只有16件,在前二十名中只能名列十五名。外观设计专利多发明专利少,这反映出我市从事技术研发、发明创造的企业个人较少。
我市专利内容涉及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农业、玻璃等行业。近年来专利拥有量位居前列的企业是xxxxx有限公司(专利量2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5件)、xxxx(专利量13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xxxx有限公司(专利量20件,均为外观设计专利)、xxxxx(专利量6件,均为实用新型专利)。
机械制造业在我市虽有坚实基础,但规模不大,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处于中下等水平,专利拥有量集中在xxxxx有限公司和xxxxxx等几家注重研发的企业。如xxxxxx, 20xx年就申请专利2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获得授权专利10件。而xxxxx有限公司虽拥有6件专利,但目前已有5件专利失效。
作为化工产业龙头的xxxxx虽有13件专利,但拥有核心生产技术的专利只有2件,与其生产规模、知名度极不相符。
而作为我市主导产业的矿山产业没有1件专利。传统产业的农业,xxxx集团拥有1件专利,与其在xxxx省饲料产业第二的称号极不匹配。xxxxxxxx共申请55件专利,其中20xx年申请53件,目前还没有授权,20xx年申请2件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授权。
1、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我市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具有了规模生产能力、产业集群的优势,但企业管理者仍未走出小农生产管理意识,缺乏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和战略眼光,导致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仍然有着模仿生产的习惯,摆脱不掉被人牵着走的怪圈,有的虽然口头上十分重视,但在实际行动上没有具体的措施和办法,调动不起来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不了企业创新能力。
2、企业专利战略实施水平低
大多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以企业知识产权作为核心,充分维护企业的自身合法权益和竞争优势,同时遏制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专利策略与手段还很陌生,运用的水平很低。
3、企业专利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为研发人员提供的资源太少,能做到人员、经费、机构和制度“四落实”的企业太少。
深入加强宣传培训,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知识产权知识,依然是切实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主要举措。邀请知识产权专家,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更大规模、更深入的宣传培训,从而全面普及知识产权意识,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的进一步重视,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在抓好宣传培训增强企业管理者知识产权意识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行为开展专利进企业活动。一方面帮助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发掘专利、申请专利,再一方面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可以通过“抓试点、作示范”的方式,引导企业学习知识产权先进企业的经验。比如对于创新能力强的高科技企业,可选取若干家企业作为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对象,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并协助企业外请专家,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辅导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运作、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划企业专利战略。通过示范和典型,以点带面,以一带多,必将对提高同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并在推广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营造一个良性、健康的知识产权环境,推动更多的企业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企业品牌创建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一个艰难的自我创新过程,而且很难有特定的模式给企业进行参考。但是企业又必须在充分审视自身的战略经营规划、资源产品、核心技能和市场环境的条件下,给企业品牌确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的理性心态,对于那种脱离企业战略实际的做法,刻意追求所谓的“国家品牌”、“行业第一品牌”等那些“想当然”的品牌目标,本质上就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使得企业摸不着头脑,因此讲,企业创建品牌首要关键之一就是要有正确的健康、理性心态,通过心态的调整来确立品牌创建的实际发展方向。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所在行业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要分析评估本行业己发展到什么阶段,当在对行业环境有所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企业的产品呈现的特色和“含金量”有更为深刻的创意,而这个创意也必须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之上,要知道企业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性有多大潜力,以及替代品会在什么时间出现等等,通过思考,从企业的产品结构系统中描绘出品牌的应有价值,从而实现产品到品牌之间的转化过程。现实中,不少企业对产品和项目只知道尽快“上马”,却不知道适时“马下”工作的开展,导致产品结构混乱,使企业的整体品牌价值大大减弱。这就是说创建品牌的成功之道还在于对产品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状态紧密把握,以品牌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宝宝”的做法值得一鉴。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核心技能也是关键之一。在明确品牌发展方向的同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推动发展方向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讲,只有技能才会使品牌战略规划轻松出世,确保战略规划得以实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的领导都属于智慧型的领头人,对企业发展具备清晰而明智的指引思路,但企业的发展历程总是跌跌撞撞,甚至失去很多大好机会。很大原是因为企业本身的核心技能较差,企业内各个部门成员的素质很难和企业的战略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合拍,所以企业本应以良好的态势健康发展,而如今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艰难。可见素质技能是品牌创建的基础,企业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摆在创建品牌考虑的核心内容之内,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高部门成员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巴大”的实践值得借鉴。
创建品牌还有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这就是市场环境。品牌创建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此,在企业创建品牌过程中,应从市场环境当中分析出利于品牌竞争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企业实力、发展策略、战略规划、品牌定位、关键目标、客户群体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析,制定出差异化的品牌竞争策略。一般而言,企业的竞争战略可以归纳为:人才竞争、成本竞争、差异化竞争和专一化竞争,而品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可以使企业结合自身产品、技能、产品结构,准确从目标消费群体出发,勾画出鲜明的品牌发展方向,这是确保创建品牌成功的关键,也是品牌战略规划的基础工作。“金太阳”与“巴大”的经验值得总结。
上述对品牌创建因素的分析,遵循最大的原则就是实效原则,所谓实效原则就是不要只是把品牌创建看作“形象工程”,而要实实在在的把品牌创建当作企业市场竞争的一把“利剑”,要理性看待品牌创建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经营管理之间的关联,理清品牌发展目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推动企业品牌的发展。方向明确了,风险自然会降低,但涉及到品牌创建的路径仍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战略、管理、经营、组织、绩效全面衡量创建品牌的标准,使品牌成为推动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员工满意度然而指员工对所在公司中扮演主角的感受或情感体验,然而员工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态度反映。透过员工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分析员工满意度(es)、客户满意度(cs)和公司业绩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品牌公司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了解员工如何看待公司、评价公司,诊断品牌公司潜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增强管理者的职责意识,使品牌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有明确认识,强化公司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xx日,人力资源部前往某公司开展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经后期调查数据的录入、整理、统计与分析。现将本次某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汇报:
某公司车间二楼培训室
xxxx
公司各部门员工
抽样匿名调查
本次员工满意度抽取42个样本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41份。
本次员工满意度问卷从总体满意度、管理环境、工作环境、绩效考核、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和协作沟通等七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较为全面地包含了员工满意度的各项资料,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员工在现阶段对品牌公司的满意度。
1、整体满意度分析
从上图能够看出,十分满意的员工占抽样调查员工的56%;满意的员工占抽样调查员工的34%;员工感觉“还能够,有部分地方不满意”的占调查员工的10%。从中能够看出,某公司员工满意度整体较高,满意以上为90%。其中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被调查员工提到的部分不满意的具体方面。
2、管理环境维度分析
其中,在了解员工对“管理制度然而否合理”的看法时,有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司的制度常与实际脱离,管理还然而得靠自我的经验,2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司制度基本能为管理带给帮忙,76%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司制度很完善,我们工作生活都很有序。
推荐管理者在管理中精益求精,用心听取员工的推荐。同时,了解少部分员工对管理制度不满的原因。
在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激励奖励制度”的满意度时,有76%(即图中1、2之和)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司的激励制度基本公平,能满足管理需要;有1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司制度惩罚多于奖励,需要激励员工还然而得靠自我掏钱包;有5%的员工认为公司激励制度形同虚设,员工得过且过。(说明:本题实际做作答员工为40人。)
推荐管理者在达成公司经营目标的基础上,思考调整现有的激励奖励制度,或了解个别部门的激励奖励措施,找出部分员工的不满之处,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用心性。具体比例请见下表:
在了解员工对“上司的承诺兑现状况”的满意度时,总体满意度较高,78%的被调查员工认为上司的承诺总然而能够实现,只有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上司的承诺从不实现。
说明品牌的大部分管理者言行一致,得到员工的信赖。推荐管理者掌握丰富的管理知识和技巧。
3、工作环境维度分析
其中,在了解员工“哪些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热情”时,具体比例如下:
有41%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公平、及时、恰当的激励”有助于提高工作热情,有44%的被调查员工认为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有10%的被调查员工认为不断参加培训,获得与岗位相关的知识。被调查员工没有员工选取“加强内部竞争,实行员工的优胜劣汰”。
从中能够看出,被调查员工更加注重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其次然而注重公平、及时、恰当的激励。相比其他品牌,某公司员工整体凝聚力较强,注重团队协作。推荐品牌管理者能够从以上几个方面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绩效考核维度分析
在了解员工对“考核然而否公正、客观、有说服力”的满意度时,有56%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完全贴合,39%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基本贴合,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不相符。
推荐管理者透过员工访谈的方式,了解该部分员工对考核方法不满意的深层次原因,识别该部分员工在团队中的作用。详细比例请见下图:
在了解员工对“考核过后上司的反应与关注”的满意度时,有63%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对于做得好的表示赞扬,并与你分析考核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并协助你改善。有24%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告诉你考核结果,对做得不足的给予指出。有10%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只告诉考核结果,不做出任何行动。同样,也有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考核只然而为了应付,上司无任何作为。
推荐各层级管理者对下属的绩效考核给予合理的关注,以了解下属的想法,并做出绩效辅导和工作帮忙。
5、职业发展维度分析
在了解员工对“对自我的晋升渠道然而否清晰”的满意度时,有3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自我十分清晰并清楚方法;有3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基本明白,但具体方法不清楚;有1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只明白做得好就有机会,上司没有给到明确指导”;也有7%的员工认为“不明白也没有想过要升职。”
从此项调查资料发现,只有一部分被调查员工对自我的职业发展明晰明确,有54%的被调查员工认为明白,但不明白具体方法,也得不到上司的明确指导。推荐管理者对下属更加明确的工作指导,重视人才培养;同时,推荐各级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兴趣,鉴别员工的潜力优势,规划员工的技术,或管理职业发展路径。
6、薪酬福利维度分析
在调查员工“对自我工资待遇的满意程度”时,1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此刻公司的工资在同行业来说然而稍高的,56%的被调查员工认为此刻公司的工资在同行业来说然而差不多,2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偏低,5%的员工认为差远了。
综合分析,认为73%的被调查员工认为此刻公司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内中等偏上,内部员工认为较为适宜;但也不能否认,27%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偏低。推荐管理者透过多种渠道了解行业内薪酬水平,同时了解不满意员工所代表的岗位,具体了解不满意薪酬水平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比例请见下表:
在调查员工“对哪种文体活动最感兴趣”时,5%的被调查者选取卡拉ok;37%的被调查者选取户外运动;54%的被调查者选取旅游。具体比例请见下表:
本项调查资料能够为综合部组织员工活动带给依据,推荐综合部首先思考户外运动和旅游这两种形式,进而增加员工的满意度,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7、协作与沟通维度分析
在调查员工“遇到困难时,所选取的倾诉对象”时,39%的被调查员工选取直接主管作为倾诉对象;7%的被调查员工选取人力资源部,,24%的被调查员工选取同事;24%的被调查员工选取家人、朋友。
从本次调查资料能够得出,39%的员工在遇到困难时,会选取直接主管,说明品牌部分管理者值得员工信赖和肯定,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当然,被调查员工中仅有7%的员工选取人力资源部,说明人力资源部和综合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华为自行研制和生产的产品覆盖交换、传输、接入网、移动通信及无线通信、atm、数据通信、智能网、支撑网、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会议电视、图像监控、catv等主要通信领域.
(二)销售收入
立了33个办事处和35个用户服务中心.为了拓宽发展空间,华为准备于年底将总部搬到坂田,华为坂田基地一期已完工,是目前全天下集中生产通信设备最大的基地(工程分为四期完工,总投资60亿元币).
同时,为了拓展海外柿场,华为在美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产品已广泛进入美国、香港、、立陶宛、保加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在、巴西建立了合资生产企业,并在印度和美国建立研发中心.
华为现有职工11000余人,其中8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60%具有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历,职员平均年领是27岁.从人员结构看;科研人员占40%,柿场营销和服务人员占35%,生产人员占10%,管理及其它人员占15%.
(一)战略
"华为将捅过二次创业,保证持续高速发展,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管理水泙达到国际标准:柿场营销国际化,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坚持以产品经营为主,在关键成功偠素上集中配置资源,以局部尤势讯速增强的技术实利、柿场定位和管理能力.华为的战略为10年规划,属于纵向式的发展模式,但横向的战略仍需完膳,赀金、技术、柿场等一系列问题只怕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开袥属于自己企业的空间和柿场才有只怕占令柿场先机,赢得消费者.顾客的满义才能使企业财源滚滚.华为发展的思路任然须走向更广阔、更长远少许.
(二)产权与经营机制
华为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民营机制是高科技取得成功的关键茵素.高科技产业的本制是变化快,它必须信息灵、决策快、行动讯速.民营机制的核心是自主决策,自己承担所有责任.
华为需要自己探嗦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比如;对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适度的奖励,优秀的职员可以适度得到奖金、职权的提昇、加工资、分到股权、红利、福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这是一种价值分配的方式.可以最大也许的调动职员的积极性,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是需要有活力的职员和令活的经营理念.华为在产权与经营机制上无疑走在了前列.
(三)高层管理
华为在高层管理上遵循决策,权崴管理的原则.这避免了权力的浪用,更保证了的战略可以凿凿无误的传达和贯彻.民营企业的高层处于“金字塔"的顶层,对于全盘系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为华为是属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企业,权力的正确使用成为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式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管理上华为强化基层执行,使责任落在实处.企业要保证信息传达畅通无阻就必须约束好自己的职工,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各项章程正嫦执行.
(四)组织创新
1、华为贴近柿场,捕捉柿场信息,网络的使用使企业的触角伸的更广,空间也不在成为信息获取的璋碍.职工能自由飞快获取企业的有关信息,就能购把握企业的脉搏,他们能购获得思考的素材和依剧.如此企业才能变得更加智慧.
2、企业的中间层作用变为充当信息的中转站.在信息能购自由流动之后,中间层就可以被削减,这使组织的扁平化成为也许.数据库的建立,使信息的采集、归档、管理更加方便,检索查阅非常讯速.便捷的信息收集和传播题高了华为的组织反应能力.
1、产品开发、销售系统不完膳.
中间研发、柿场、中间调试试、生产、采购等部门没有一同真正地投身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华为并没有将全盘的产品开发过程作为一种投资管理过程,研发出来的不是一个可以规模销售的产品而是一个科研成果.这导致了产品的高开发成本.新产品设计方案不凿凿,新产品的价格定位有问题.产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过程早期缺伐可生产性、可采购性和可维护性的拷虑.
产品开发赀金郎費.
究其源因是;
a、开发的早期阶段没有在关键检察点进行充分的取舌决策.
b、极少的智力资产被重用,新产品的开发从项目经理到设计人员多以薪人为主,精英、骨干们"英雄无用武之地".产品软件开发、软实利、技术等核心层面缺伐新鲜血液.
c、新产品柿场营销不畅通.新产品的分销渠道建立方面缺伐足够的技巧和经验.产品开发过程中投入不足,没有题出足够供研发用的产品发展策略(如柿场需求,柿场定位及投放柿场的时间等),也没有确保柿场及营销已精准备好去接手新的产品.
2、人才选用方式仍需完膳和加强.在新产品及策略产品的推广时,缺少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法.柿场营销方面,因产品的复杂性,一方面要陪养团队作战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关注销售人员的激励问题,尤其是对新产品的销售要有相应的激励方法发挥其最大的潜能,否则很容易忽视产品与产品的紧蜜关系,无法经济变成对客户的一至,慥成只重收庄家不愿去松土的情况.
3、企业思路任然须走向更广阔、更长远一般.发展战略仍需更为具体,柿场应走向多元化、多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化层面.
4、对华为管理及发展的建义;
建义一;建立符合柿场规律的经营机制.让企业在讯速发展的柿场中占令先机并拥有镪大的营销能力.
建义二;保持技术常青是企业永远不败的法宝.明确产权关系和令活经营机制、核心技术的领先及管理研发的独特姓.
建义三;保持企业内部沟通网络的畅通无阻:高效的团队和高效率的网络连系平台:确保组织内部创新机制可以有用的发挥作用.
建义四;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人力赀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人力赀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偠素,是企业未来持续成长和发展的源泉.仅有真正令活行使人力资源管理,汲取了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果企业既不重视人才,不珍惜人才,闲置人才,压抑人才,不给人才施展才能的机会,变会使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目光要远大,"聚天下贤才,得天下之精英,创天下之精品.五湖四海皆兄弟,商贾云汇满宾朋.""英雄不问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材.能者为师,任人为贤."
建义五;教育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华为应该利用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出精品,为社会其他企业做出榜样.
20xx年11月选煤总厂正试实施公务用车改革。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选煤总厂车改究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感到选煤总厂的车改是一项成功的举措,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和深化“砍掉成本”、降低费用、转变干部作风等问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选煤总厂车改主要是采用了“三化”式运作方案,即:一是职工通勤市场化。上交原5台通勤客车,改为租用公交汽车公司大客跑通勤,每趟按线路远近交纳费用,保证职工通勤和上下班安全。二是公务用车补贴化。取消副处级以下公务用车,改为发放通勤补助费,副处级领导每人每月1000元,副总级每人每月800元,各职能科室根据业务量大小每月50-300元不等,节约归已,超支自付,解决公务用车问题。三是保留车量包干化。为了便于工作,选煤总厂保留了3台正处级领导公务用车、1台值班车和1台货车,制定严格的费用标准,由司机对油耗、修理费和其它各种费用进行包干,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选煤总厂通过实施车改达到了预期目标,彰显了“五大效果”:
1、节省了资金支出。车改前,选煤总厂车队原有各种车辆16台,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共发生各种费用143万元,其中租赁费31.9万元,工资27.7万元,养路费、证照费等17.1万元,修理费21.2万元,汽柴油、润滑油、配件费等40.5万元,差旅费等4.6万元。车改后,选煤总厂仅余车辆5台,各项费用大幅减少,20xx年11月至今,保留车量发生费用52.9万元,其中租赁费13万元,工资12.5万元,养路费等费用4.2万元,修理费7.8万元,汽柴油等13.6万元,差旅费等1.8万元;再加上为方便工作而新增的公务用车补贴19.2万元、交纳汽车公司通勤费29.7万元,总计费用101.8万元,比车改前减少了41.2万元,实现了节约资金的目的。
2、精简了辅助机构。选煤总厂车队原为独立的行政部门,原有43名职工,其中9名管理人员(7名副科级以上干部,2名干事),34名工人,车改后,车队机构撤销,其中33名干部职工重新分配工作,支援了生产建设;10名干部、职工并入办公室管理,达到精简了辅助机构的目的。3、提高了工作效率。车改前,有这样一句话,叫“管车的不好管、要车的不好要、配车的难调配”,生动地形容了选煤厂公务用车状况。各部门一有外出任务就要车,没有车就等靠,影响正常工作,为此各部门与车队经常因车辆分配问题发生争执。如今,副处级以下厂领导和各部门都有了通勤补贴费,发生外出任务不等不靠了,厂领导也与职工一同出入,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了领导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4、保障了通勤安全。过去由厂通勤车接送职工上下班,由于北方冬季路滑,再加上车辆状况不好,通勤车经常中途发生故障,既影响正常工作,又威胁职工安全,企业承担了较高的风险,如今,与汽车公司签订严格的服务合同,车辆途中发生故障将由公交公司包赔损失,降低了企业风险,保障了职工上下班安全。
5、积累了改革经验。选煤总厂通过车改,走出了一条以转换经营机制促进企业降低成本之路,既为该厂其它部门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同时也为集团公司探索“以转变经营机制,‘砍掉成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内部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牵一发而动全身,思想不统一不能改革,时机不成熟也不能改革,条件不具备更不能改革。选煤总厂的车改,同样需要注意这些问题。为保证车改顺利实施,减少矛盾激化,选煤总厂针对各阶段特点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1、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
一是统一领导的思想。车改作为一件涉及职工乘车安全和领导集体自身利益的大事,它的重头戏就是统一思想认识,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当前,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公务用车不单纯是一种代步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正因为存在这种特权思想,无形中增加了车改的阻力。选煤总厂主要领导看到这一情况,认识到车改要想得到职工拥护,首先就要统一领导集体的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消除这种特权思想。为此,他们通过开会讨论、个别谈心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领导集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一名领导干部认识到车改对企业的现实意义,教育个别领导干部要端正思想、树立改革意识、发挥表率作用,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保证车改顺利推进。二是细致的调查论证。制定车改方案是实施车改的关键。为保证车改方案科学合理,选煤总厂由厂经营办牵头、工会参与坚持内查、外调相结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论证。内查,就是详细调查原车队运行状况,各种费用组成,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各种方案的模拟和测算,分析不同情况的利弊,找出适合企业车改的运作方案。外调,就是到其它车改成功的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集团公司内部重点考察了热电厂,外部到了大庆等地实施车改的企事业单位,求取真经,借鉴成功经验。通过大量的调查论证,最后形成了两套六种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案的利弊得失,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和可靠的参考依据。
2、组织严密的实施过程。
厂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从不影响工作、保证职工通勤安全、确定利益分配方案、保持企业稳定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细致的研讨、认证,最后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效益分析确定了最佳方案。同时,严格履行改革程序,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尊重职工的选择,为车改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积极稳妥的善后处理。
一是妥善安置闲置人员。车改过程中,矛盾最集中和最棘手的问题是人员再分配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好,将形成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为此,他们一方面针对原车队人员的特点和企业各单位缺员情况,按照保一线生产的方针进行了合理的再分配;另一方面要求接收单位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再分配人员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保持企业和谐稳定。二是不断调整利益分配。在车改方案实施后,他们坚持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并以企业利益为主原则,不断调整通勤补贴方案,针对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增补,如为荣工科、保卫科增设通勤费等,保证正常工作需要;同时,也不断完善车改配套措施,针对保留车辆进行了配套改革,实行包干费用的作法,防止了公车私用和车改后照样作公车等问题出现。通过不断的调整,保证企业车改始终处于高起点推进、低成本动作,促进了节支降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37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