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优秀14篇)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优秀14篇)



调查报告需要明确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以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和评价。在下面,我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调查报告样本,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年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报告

根据省工商联开展“进万家民企,促跨越发展”活动的要求,县工商联于今年4月初,利用半个月时间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对20家小微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广泛地走访座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基本摸清了全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在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和对策。

据初步统计,截止xx年底,远安县共有小微企业198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5%;小微企业职工人数5878人,占全部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的22.4%;完成销售收入66260万元,占全部工业企业的2.8%;实现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左右。

分行业看,全县198家小微企业中有:煤炭开采58家,磷矿开采15家,铜矿开采1家,煤磷矿开采占小微企业的比重为37.4%;磷化工9家,新型建材18家,机械制造8家,塑料制品4家,小水电18家,农产品加工28家。

调查情况表明,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创新、吸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衡量县域经济活力的.主要标志。

我县小微企业运行状况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良好,表现为三个“进一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调查表明,我县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线基本全部运行,企业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只有个别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有设备闲置现象,没有停工停产和破产倒闭企业,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小微企业逐步由小生产走向大生产,从小产业走向大产业,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1、依托自然资源,配套、服务支柱企业。我县小微企业既参与资源开发,又服务配套支柱企业发展,与大企业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一方面我县小微企业无一不是发挥比较优势、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90%以上的小微企业都是资源型企业。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都是围绕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配套发展,成为支柱企业和龙头企业的有益补充和重要配套,在服务支柱产业过程中,实现小微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比如河口木器厂为盼盼安居门业公司提供木方等配套产品,金祥塑料制品公司为全县食用菌产业提供食用菌袋和为东圣集团生产包装袋,一些小磷肥企业利用大企业富余的中低品位的磷矿石生产复合肥料等等,既延伸了产业链,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2、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全县小微企业分布广、市场前景广阔,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比如磷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以食用菌产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张,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力和品牌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成长快、活力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核心战略,推动矿山开采企业“二次创业”,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远安创业,使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

我县始终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立县”核心战略地位不动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民营工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为我县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壮大支柱产业和食用菌、鹿苑茶、冲菜、鸣凤米等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支持创业者依托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协作配套的加工业、服务业、物流业,形成支柱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助推支柱企业格局。二是在网站、电视台开辟“创业直通车”栏目,开设“全民创业网”,广泛宣传创业模范典型,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创业高潮。三是大力实施“资金回归”工程,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在外投资兴业的远安人回归家乡创业。四是深入开展自主创业培训服务。

一是提高服务效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服务承诺,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二是为企业用工开展定单培训,提供用工供求信息,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加强协调,着力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开展银企合作,促使银行和企业成功对接,增加贷款投放量,同时积极推动财政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增资扩股,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靠谱的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先天弱势,融资困难等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温州作为浙江南部开放城市之一,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新路。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1月上旬,我们对xx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温州经济与金融业发展概况。

(一)温州的经济发展模式。

温州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典型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据统计,xx市20xx年工业生产总值258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达2450亿元,占95%。

1、民营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支柱。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包括私营企业、自然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目前,xx市个体工商户20多万户,非公有制企业13万多家,企业的数量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98.8%,中小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创造的外贸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80%左右。

2、轻工业是主要产业。目前,温州轻工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配套体系、技术含量、品牌形象、营销网络上,都已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温州已经建成了“中国鞋都”、“中国印刷城”等18个“国”字号基地,拥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36个国家免检产品。全国现有100多类轻工产品,温州有50多类,轻工产品在国内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3、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据统计,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3万多家,累计投资额超千亿元,年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创造了600多亿元的gdp,相当于温州本市gdp的60%。温州人还在全国各地建起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构筑了庞大的市场网络,不仅推销了上千亿元的温州产品,还及时反馈了各类信息,架起了温州与国内外合作的桥梁,带动了温州本土经济的发展。

(二)温州的金融业发展概况。

xx市金融业比较发达,全市共有金融机构1300多家,其中,银行机构670多家,保险机构约60家,证券机构20家,农村信用社530多家。

1、金融组织机构比较健全。温州拥有比较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除人民银行、银监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外,商业性金融机构纷纷在当地设立了营业网点,此外还有不少担保公司及典当行也已成为融资的一种补充手段。目前,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有8家落户温州,光大和民生银行也正在积极争取进入市场,这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2、金融业务快速增长。xx市本外币存款增加331.52亿元,年末余额为1876.71亿元,增长21.5%;贷款增加402.28亿元,余额1343.15亿元,增长42.8%,当年贷款增加额超过存款增加70多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756.33亿元,比年初增加342.21亿元,增长24.2%;人民币贷款余额1312.94亿元,比年初增加380.86亿元,同比增长40.84%。

3、金融业资产质量高、盈利能力强。温州金融业在业务规模扩大较快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全市不良贷款率从的近12%下降到20末的2.39%,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的平均水平。20xx年,xx市银行、信用社账面利润26.81亿元,同比增加10.03亿元,增长59.77%,远高于存贷款规模增长幅度。全市商业银行年资产利润率约1.4%,人均年利润超过20万元,比上年均有明显提高。四大国有银行在温州的分支机构的资产利润率和人均利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倍。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温州也不例外。但从对温州的考察中,我们了解到温州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在于企业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而在企业的创业初期、以及企业规模发展后的繁荣阶段,往往能够通过相对充裕的原始资本的集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来解决融资问题。

1、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积极支持。

第一,提供宽松的企业用地环境。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用地,浙江省和xx市相继出台《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规定了通过土地整理等途径获取的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支持重点企业用地;对因历史原因未办理用地手续,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采用调剂、整理、置换等方法,优先解决工业园区的企业用地。这些政策的落实,,有效地缓解了温州中小企业的土地紧缺状况。

第二,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xx市政府大力倡导政府的服务意识,坚持不干预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由银行自主决定发放贷款,并从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第三,支持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按照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xx市积极探索通过建立信用担保基金的方式,除政府拨出专项资金补助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引导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担保公司外,还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设立担保公司,同时落实信用担保企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信用担保企业稳定发展。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精选_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一些刚刚经历金融危机正处于恢复中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历来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文章,此次调研,使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渐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力量。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经营特点。

和职员鼓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此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力。当有些至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不紧缩生产范围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剂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取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上风小企业由于本身范围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没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范围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此,常常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疏忽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精益求精产品质量,进步生产效力,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进而取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本身上风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剧烈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情势。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但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增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本钱较高,进步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散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上风,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贸易领域,居民平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很多中小企业的开创人常常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职员、或大学教授,他们常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由于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很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著名于世的至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质量的进步和本钱的下降所带来的价值增加究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穷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本钱劳动力的传统上风正面临愈来愈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延续的竞争上风已成为中小企业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说,中小企业应从本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动身,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上风,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增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留意取长补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采、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进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到达下降本钱、改善质量、进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养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但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上风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公道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份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利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常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便性太强;随着企业范围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出来。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往,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型企业文化,能够增进企业构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可延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在具体作战略选择时,要遵守一条原则:适者为优的原则,即中小企业要根据本身特点,适时、适度、合适企情、合适环境的战略选择才是最优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存还会碰到更多的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中小企业根据本身状态,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控制经营风险,化不利因素为有益条件,就可以为本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在已展开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进,即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愈来愈遭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被调查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已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进程中的资金题目,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应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依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获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本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保存利润灵活地应用自有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进步工作效力、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这需要有中小企业专属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而不能采用粗放型管理或延续以往传统的大型企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成熟,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加进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附送: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由国营改制为民营的中型企业。由于国企改制历来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此类文章,此次赣州之行,使我对国企改制后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一般情况下,国企改制都是以双退制的形式进行的,即国有资产和国有身份双双退出。改制后的企业采用了全新的内部机制,企业经营按照公司法的框架进行,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新三会”的同时,还保留了国有企业原有的“旧三会”,如工会、党委会等。新的体制加上保留原有机制下的精华,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已经是以精干高效的机制为特征的全新的民营企业。改制前的企业资不抵债,但是改制后的企业却在不断地发挥着潜能,不仅利润年年增长,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员工的观念在转变,他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改制前的国营企业是职工的铁饭碗,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改制后,员工是以打工者的身份与企业建立合同关系,企业的绩效与员工的工作挂钩,并且对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新的体制和优秀的企业家的带领下,企业的员工正在以积极的心态为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效益。在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的同时,我们还以调查报告以及座谈会的方式与企业直接接触,对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现状赣州市虽然是全国者比较了解,所以一般的小额贷款比如5-10万元,只要贷款者出示身份证就能获得信用贷款。由于从农村信用社获得的贷款一般都为短期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因此稀土的采矿主(多为个体经营者)常常用此方式获得贷款。虽然其贷款年利率高达10%左右,但是其简便、快捷,在赣州网点相对也较多,仍为多数中小企业主所青睐。由于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的时间还不长,我们所调查的企业大部分对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持保留态度,认为它的建立不能很好地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首先,通过信用担保机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提供反担保等,其费用不会比向银行提供抵押品获得抵押贷款低;其次,企业还存在着要贷款就要提供超额的抵押品的意识,认为只有通过手续齐全、超额的抵押品才能获得贷款,没有想到利用资产的杠杆作用——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放大抵押品,获得比抵押品价值大得多的贷款。由于以上原因加上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时间较短,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一家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获得了贷款,其他均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并且对于以后是否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贷款持保留态度。但信用担保机构对处于扩张期的企业的融资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其资金需求量大,但能提供的抵押品有限,通过其提供的担保,对抵押品有放大作用,一般为1:

5——即100万的抵押品能获得500万的贷款,而据调查,信用担保机构仅收取5%左右的担保费,这与企业抵押品的评估、抵押登记手续等的费用差不多。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企业对其认识存在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完)。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精选_

通讯器材商行是一家主要经营手机对讲机、各类通讯器材等通讯器材的小型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将专业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带给广大用户,并使公司逐渐壮大。

现金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通讯器材商行是一家民营企业,是由一家小作坊,小商店起步,公司领导并没有进过系统的财务知识学习,所以领导者文化水平并不高,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对财务会计管理的要求和作用不重视。而且,与很多民营企业的领导者一样,痴迷于自己的经验,错误地认为企业效益是靠营业额做出来的,而不是由财务管理管出来的。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民营企业的领导者认为现金管理制度可有可无。该企业由老板娘担任出纳,掌握财政大权,只聘一个记账员记记账,这也是很多民营企业存在的弊端。

由于现金的诱惑力,现金使用的随意性、盲目性往往使现金管理不到位,缺乏控制,领导意志代替了计划,情感代替了制度,把有计划、专款专用、统筹兼顾抛在脑后,不愿意用完善的现金管理制度约束自己的手脚,以满足自己需要为管理意图,导致现金管理失控,民主理财成了形式,缺乏公开透明。

现金管理盲目失控。

超限额、超范围支取现金较为普遍。从该单位现金支取情况看,超过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限额支取现金的现象常见。而且为了能支取现金,在现金支票用途栏中,连续以备用金、工资等名义取现,并且金额较大,有的甚至以营业款作为支取现金的用途。

逃避银行监管。该单位使用账户秩序混乱,多头开户;经常通过非基本存款账户大额提取现金,并编造用现名目套取资金;大量的现金交易增加了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现金管理的难度,对大量体外循环的现金难以有效监督,潜在风险较大。、民营企业财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如同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一样,该企业自身的固有缺陷如一人说了算,人事政策上重忠诚、轻才能,经营管理不规范,在财会人员的任用上任人唯亲,致使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会人员对各种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知之甚少,财经纪律性很差,对财务管理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财务人员对现金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应负的职责,对领导的违规行为,没有及时提出意见及阻止,一味地以领导意志办事。现金的随意使用,造成企业现金闲置,或因管理不善,需要资金时却因缺乏周转资金而陷入困境,更严重的是使会计信息失真。现金管理意识的淡漠,造成了现金管理制度的缺位。

现金管理内控制度虚设。

由于上述问题的发生,导致制度虚设。负责审批的主管领导一心为公,内控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则正人正己;私心重的领导,自身就不受制度约束,视制度为枷锁,何谈执行和健全制度。上行下效,问题成堆。此类问题在国有企业也尤为突出。“我们通过调研访谈发现,还大部分企业并非依靠内部会计控制来进行授权审批,而主要依靠‘一支笔’进行审批。企业经理人拥有较大的审批自主权,对大额资金的审批可以越过集体商议的程序。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更相信人的作用,而忽视制度的作用。

滥用权力是现金管理失控的根本原因。

由于领导不懂管理,也不学管理,目光短浅,使之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统筹兼顾,长远打算。不了解现金管理的实际情况,不从单位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入手,而是想当然地靠经验,靠主观意志进行资金管理,使资金管理带有一种极端情绪化的倾向。不是视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现金的使用,而是根据个人好恶使用现金,导致该用的地方用不上,不该用的地方胡乱投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

在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单位一把手是唯一说了算的人,他集人权,财权等多种权利于一身,形成了明显的“一把手经济”。单位副职被表面现象和形式所迷惑,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也不便插手过问财务管理问题。在名利诱惑下,为利益所动,领导班子内部争权夺利,围绕财务审批权闹不团结。甚至有的领导不懂管理,也不学管理,对成本核算知之甚少,却死死抓住单位的财权不放,致使有的企业竟把收入当成利润支配享用。“虚假利润”导致数字出政绩,数字升官,然后出现钱能通神的“神奇效应”,于是钱就成了某些人捞取好处的媒介和桥梁。

监督乏力导致现金管理漏洞百出。

一些人遵循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权的为官之道,置财经法规制度不顾,老子天下第一,把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经营成家天下,巧取豪夺,不择手段,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利益。对别人严,对自己宽,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占了上风,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源给自己兴业办厂,盈了是自己的,亏了是企业的,企业的钱对自己是咋花都有理。有了制度不落实,甚至就没制度,对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扎实,监督不力等情况普遍存在;惟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按我意图办,就让你分流下岗。为了工作,为了生存,一些人不得不在权力面前、制度面前低头,甚至同流合污;很少有人对一言九鼎的人说“不”;再加上“官官相护”封建残余思想的存在,使得许多官员造成巨额损失后无人追究其责任,可以顺理成章地异地继续做官。更有甚者,一些贪官携巨款外逃,用公款进出赌场豪赌、用公款做生意、炒股,移居国外才真相大白。这些都充分说明财务管理制度缺失,监控乏力,让失职的人轻易逃脱道德的谴责、制度的处罚和法律的制裁。

(一)强化银行现金管理,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现金管理工作。

在管理方式上,变过去被动的、机构的“卡”和“堵”为主动的、灵活的“引”和“疏”,并摸索出一套以管理带动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的有效做法。加强账户管理,实施重点监督,组织辖内金融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账户使用情况大检查,核销一部分不合理使用的账户。.提高储蓄账户大额取现的使用成本。对储蓄账户大额现金支取实行收费制度,提高我国大额现金使用成本。规定大额取现收费标准,取现量越大收费越高,从而积极引导企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转账结算,减少大额现金的需求量,降低金融机构一线人员的工作量,使金融机构人员的精力转移到规范现金支付上来。调整结算起点现金限额,限制以备用金用途取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结算起点现金限额为1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1000元的取现金额已无法满足实际的需要,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目前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个体户之间的贸易交易,多采用现金支付。而开户单位以备用金名义取现,掩盖了现金的真正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金融机构现金收支月统计表的真实性,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金融分析。

(二)企业要多方面多渠道地加强现金管理。

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现金管理。民营企业一般受业主一个人支配或几人支配,从对管理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讲,都不愿意建立严格的控制或不遵守业主自己建立的控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的固有缺陷如一人说了算,人事政策上重忠诚、轻才能,现金管理不规范。企业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授予各层次管理人员相应的批准权限,赋予相应的责任。不经合法授权,任何人不能审批;有批准权的人,只能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事,不得越权批准。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流量。很多民营企业都有一个比较片面的资金成本观念,就是认为钱放在账户上不生钱。为了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水平,企业一旦账户上有点多余的钱,就想到处投资,实现钱生钱的目标。实际上,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讲,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储备(包括合理比例的股票、短期债券等类现金资产),对于维护企业总体效益目标及财务安全性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因此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储备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还要注意处理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源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追求目标(指生产经营类企业)。一个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产生正常的现金流量,而是依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来支持成长和发展的企业,其最终将会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抛弃。

3.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保持良性现金流量。近年来,很多民营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现在有些企业对流通资金和营运资金(包括存货、应收账款或者现金流量)的管理很弱,企业所设定的目标多是资产总额、营业额、没有关注到良性现金流量问题,没有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企业比较强调财务方面的指标,所追求的是资产总额(总资产),或者是销售额,没有从企业管理方面设立一些目标,比如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存货、应收账款总体的回收期到底要多久,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现金流量的管理方面有一个缺口,没有很好地管理好现金流量,最终导致了不良现金流量。

4.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民营企业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是现金管理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企业新聘的会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执行《会计法》,要求企业新聘的会计工作者必须持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2)根据规模,规定民营企业必须聘请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的下限。(3)企业新聘的会计人员应报市财政局进行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严禁上岗,合格者的资料存档管理。另外可依托会计师事务所、高校或继续教育培训机构,面向民营企业会计人员定期举办会计培训班,提高其业务能力。

(三)尽快完善现金管理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现行的会计法律规范,没有专门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很多财务法规本身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对民营企业会计行为而言,缺少针对性强的、统一的法律依据,导致民营企业会计行为随意性大。立法机关应该在新《会计法》的基础上,通过修订《统计法》、《审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财务法规,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台专门适用于我国民营企业的、统一会计行为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民营企业法人会计资料不实、不合法所对应的法律责任,从而减少会计行为的随意性。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对我国社会现金流转的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清理和完善相关制度,其中核心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财经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有法可依。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精选_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一些刚刚经历金融危机正处于恢复中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历来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文章,此次调研,使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渐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力量。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经营特点。

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力。当有些至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不紧缩生产范围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剂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取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上风小企业由于本身范围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没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范围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此,常常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疏忽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精益求精产品质量,进步生产效力,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进而取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本身上风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剧烈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情势。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但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增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本钱较高,进步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散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上风,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贸易领域,居民平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很多中小企业的开创人常常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职员、或大学教授,他们常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由于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很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著名于世的至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质量的进步和本钱的下降所带来的价值增加究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穷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本钱劳动力的传统上风正面临愈来愈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延续的竞争上风已成为中小企业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说,中小企业应从本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动身,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上风,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增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留意取长补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采、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进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到达下降本钱、改善质量、进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养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但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上风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公道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份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利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常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便性太强;随着企业范围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出来。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往,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型企业文化,能够增进企业构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可延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在具体作战略选择时,要遵守一条原则:适者为优的原则,即中小企业要根据本身特点,适时、适度、合适企情、合适环境的战略选择才是最优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存还会碰到更多的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中小企业根据本身状态,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控制经营风险,化不利因素为有益条件,就可以为本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在已展开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进,即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愈来愈遭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被调查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已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进程中的资金题目,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应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依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获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本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保存利润灵活地应用自有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进步工作效力、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这需要有中小企业专属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而不能采用粗放型管理或延续以往传统的大型企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成熟,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加进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附送: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一些刚刚经历金融危机正处于恢复中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历来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文章,此次调研,使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渐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力量。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经营特点。

和职员鼓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此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力。当有些至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不紧缩生产范围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剂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取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上风小企业由于本身范围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没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范围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此,常常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疏忽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精益求精产品质量,进步生产效力,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进而取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本身上风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剧烈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另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愈来愈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情势。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但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增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本钱较高,进步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散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上风,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贸易领域,居民平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很多中小企业的开创人常常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职员、或大学教授,他们常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由于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很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著名于世的至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质量的进步和本钱的下降所带来的价值增加究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穷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本钱劳动力的传统上风正面临愈来愈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延续的竞争上风已成为中小企业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说,中小企业应从本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动身,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上风,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增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少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留意取长补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条件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采、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进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到达下降本钱、改善质量、进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养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但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上风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公道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份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利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常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便性太强;随着企业范围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出来。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往,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型企业文化,能够增进企业构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可延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在具体作战略选择时,要遵守一条原则:适者为优的原则,即中小企业要根据本身特点,适时、适度、合适企情、合适环境的战略选择才是最优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存还会碰到更多的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中小企业根据本身状态,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控制经营风险,化不利因素为有益条件,就可以为本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在已展开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进,即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愈来愈遭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被调查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已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进程中的资金题目,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应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依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获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本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保存利润灵活地应用自有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进步工作效力、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这需要有中小企业专属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而不能采用粗放型管理或延续以往传统的大型企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成熟,相信会有愈来愈多的中小企业加进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针对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2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20**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涵盖中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互联网基础条件发展状况、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等三方面内容。

中小企业互联网基础建设水平较高,信息化、网络化办公水平尚待提升。

《报告》显示,87.5%的受访中小企业在办公中使用了计算机、82.9%使用了互联网,经常使用计算机工作的雇员比例平均为39.0%、经常使用互联网办公的雇员比例平均为36.4%。另外,有47.7%的受访中小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网店。从企业互联网的接入方式上看,97.7%的企业通过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

《报告》显示,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联系、提供服务,财务管理、资金流转和支付,营销或销售是受访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的三个主要目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外部沟通的同时,正在通过互联网提升自身内部管理效率。同时,中小企业使用多种互联网应用,其中信息沟通类、商务服务类应用多有涉及,但内部支撑类应用普及率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小企业逐步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

《报告》显示,36.5%的受访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曾开展过在线销售活动,31.9%的受访企业过去一年曾有过在线采购活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已经成为国内企业互联网应用中的重要一环,其市场反应快、渠道多样化的特点已经逐步被中小企业接受。

中国中小企业调查报告中国中小企业调解中心官网

赣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章江和贡江的环绕下,这里处处显示出山的秀气和水的灵气。与带队老师和其他队员一起,我们对赣州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对于长期待在课堂中学习理论的我来说,此次调研给我提供了一个走进企业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由国营改制为民营的中型企业。由于国企改制历来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此类文章,此次赣州之行,使我对国企改制后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首先,一般情况下,国企改制都是以双退制的形式进行的,即国有资产和国有身份双双退出。改制后的企业采用了全新的内部机制,企业经营按照公司法的框架进行,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等“新三会”的同时,还保留了国有企业原有的“旧三会”,如工会、党委会等。新的体制加上保留原有机制下的精华,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已经是以精干高效的机制为特征的全新的民营企业。改制前的企业资不抵债,但是改制后的企业却在不断地发挥着潜能,不仅利润年年增长,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其次,员工的观念在转变,他们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改制前的国营企业是职工的铁饭碗,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改制后,员工是以打工者的身份与企业建立合同关系,企业的绩效与员工的工作挂钩,并且对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在新的体制和优秀的企业家的带领下,企业的员工正在以积极的心态为企业创造越来越多的效益。

在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的同时,我们还以调查报告以及座谈会的方式与企业直接接触,对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赣州市虽然是全国第二大设区市,但城市规模比较小,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赣州市没有设立办事机构,主要的金融机构有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访谈中,我们对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对这些金融机构的选择情况做了了解。

一般情况下,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仍然是民营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虽然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将四大国有银行做为贷款的选择之一,但是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对从四大银行进行贷款的前景仍然不太乐观。此次调研的民营企业普遍认为,就四大国有银行而言,随着银行的改制和银行业风险的加大,四大银行受地方政府的行政影响将会越来越少,虽然国家积极提倡和鼓励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然而,从一系列的财务指标要求到抵押品等等严格的条件,民营企业仍然感到从四大国有银行贷款的门槛过高。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同样占很大的比重,这说明商业银行在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虽然其贷款利率较高,但被调查的企业普遍认为商业银行贷款方式更加灵活、贷款手续更加简便,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门槛较低;此外,地方政府对于地方商业银行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贷不到款,由政府出面,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对于机械加工等微利经营的传统制造业而言,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农村信用社是最容易获得贷款的机构,由于信贷员扎根于民间,对贷款者比较了解,所以一般的小额贷款比如5-10万元,只要贷款者出示身份证就能获得信用贷款。由于从农村信用社获得的贷款一般都为短期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一年,因此稀土的采矿主(多为个体经营者)常常用此方式获得贷款。虽然其贷款年利率高达10%左右,但是其简便、快捷,在赣州网点相对也较多,仍为多数中小企业主所青睐。

由于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立的时间还不长,我们所调查的企业大部分对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持保留态度,认为它的建立不能很好地缓解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首先,通过信用担保机构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提供反担保等,其费用不会比向银行提供抵押品获得抵押贷款低;其次,企业还存在着要贷款就要提供超额的抵押品的意识,认为只有通过手续齐全、超额的抵押品才能获得贷款,没有想到利用资产的杠杆作用——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放大抵押品,获得比抵押品价值大得多的贷款。由于以上原因加上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时间较短,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一家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获得了贷款,其他均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并且对于以后是否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贷款持保留态度。但信用担保机构对处于扩张期的企业的中小企业融资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处于此阶段的企业,其资金需求量大,但能提供的抵押品有限,通过其提供的担保,对抵押品有放大作用,一般为1:5——即100万的抵押品能获得500万的贷款,而据调查,信用担保机构仅收取5%左右的担保费,这与企业抵押品的评估、抵押登记手续等的费用差不多。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企业对其认识存在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另外,根据企业所反映的情况,我们发现政府在企业获得贷款中所起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虽然政府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但是各银行仍然会首先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相应的贷款政策,因此,如何将政府政策与银行风险进行适当地协调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政策得以贯彻将会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2、企业开始积极寻找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被调查的国营企业经过改制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了仍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取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自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留存利润灵活地运用自有资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很注重自有资金的积累和运用,无论是在日常流动资本的运用还是在长期项目的投资上,企业都越来越多地运用自有积累资金。赣南水轮机厂投资一亿元的80千瓦技改项目所需资金就是采取自筹为主、借贷为辅的方式。可以预计,企业将会越来越看重内部留存利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此外,企业已经将筹措资金的视野从企业自身和银行向外扩展,他们正在积极地尝试从多方筹集资金。他们通过资本运营、吸引其他资本进入,不仅拓宽了筹资渠道,也增强了对外竞争的能力。但是在吸引外国资本的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忧虑,一方面经验不足,初期的评估认证等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费用支出,而且很可能只能被外国投资方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由于外部投资者更倾向投资收效高、见效快的产业,对于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而言,这种方式所起的作用很小。

3、在上市融资问题上,企业更加理性。

与前几年企业蜂拥上市的情况相比,我们所调查的中小企业对于上市融资的态度变得更为理性和客观。虽然他们的发展水平还达不到上市的条件,但我们所调查的企业都能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上市以及目前存在的各种包装上市问题。他们从自身的发展状况出发,权衡利弊,将精力主要放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质量、将企业做强、做大上;在积极利用行业协会提供的平台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并与其他企业互相交流的同时,主动与科研院所进行技术上的合作。这些不仅意味着企业观念的改变,更说明了国企经过改制以后,通过精干高效的全新机制,正在不断地发挥潜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将提高企业对外融资的能力,拓宽对外融资的渠道,并且改善与银行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融资环境,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虽然我的专业是会计学,但是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了解国家和各个地方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导向,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走进企业与其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是我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此次赣州之行带给我的不仅是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让我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财富将会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对受益匪浅。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感谢带队老师和队长的辛苦工作以及其他队员默契配合和互相帮助。我相信,在苦与乐的背后,是我们对此次调研活动永远的怀念。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

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所调查的企业都是一些刚刚经历金融危机正处于恢复中的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历来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大量褒贬不一的文章,此次调研,使我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

2、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经营特点。

(一)生产规模中等或微小,因而投资较省,建设周期短,收效较快。

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非凡是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例如,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还可以在不根本改变产品性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改良。例如,变化其外形、包装,色彩、附属物件等,对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改变、革新,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目的。

培育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发展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还必须通过合理产权结构和制度设计,引导企业走向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人或家族私营性质,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的工作经常是命令代替计划,随意性太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参与型”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形成高度的团队精神,减少决策失误,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在具体作战略选择时,要遵循一条原则:“适者为优”的原则,即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适时、适度、适合企情、适合环境的战略选择才是最优的战略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生存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状况,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控制经营风险,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就能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被调查的企业经过改制后,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待政府的拨款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它们在新的体制、新的经营理念下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积极筹集资金。

除了仍然积极主动地与银行进行沟通取得其支持外,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自身的发展和内部资金的积累上,通过内部留存利润灵活地运用自有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在信息化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基本的管理规范,这需要有中小企业专属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支持,而不能采用粗放型管理或者延续以往传统的大型企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信息化的行列中来。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x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影响发展的各种困难,坚持把各项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有效推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19年,全县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1.6亿元,同比增长22.2%;实现增加值154.5亿元,同比增长21.6%;上缴税金20.7亿元,同比增长4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4亿元,同比增长22.6%。截至目前中小企业已发展到2641户,从业人员达7.78万人。

自2019年初以来,各金融机构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全县中小企业融资占比持续上升。据统计,截至2019年3月末,全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0.5亿元,占全县贷款总量的70%,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摸清全县优质中小企业的底子,作为金融机构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县人民银行与经信等部门联合,筛选了以山东利发煤业集团公司、x县春蕾贸易有限公司、山东容商实业发展集团公司等55户中小民营企业作为金融部门信贷工作支持的重点。二是加强银企对接合作。通过举办大型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银企项目对接效率,实现企业信贷需求信息全覆盖,推动政府以网站为载体,开辟了银企网上对接平台,建立了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辖区全部8家银行业机构相关信息、150个中小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需求情况已公布在网站上。三是引导银行创新服务手段。目前,全县各金融机构均建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授信、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缩短受理时间。工行推出了“网贷通”业务,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贷款业务,中行推出了“煤贷通宝”煤炭质押融资产品。一年来中行向中小企业累计办理“煤贷通宝”质押融资1.8亿元。农信社在辖内积极探索开展了信用联盟贷款方式,先后组建了x县龙腾船舶业商户信用联盟、赵庙乡中小企业信用联盟和付村镇中小企业信用联明。目前对中小企业授信额达1.5亿元,已用信1.3亿元。四是充分利用保理、国内贸易融资、应收账款托管及动产质押等多渠道融资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19年为新能源企业—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发放股权收益权理财产品2亿元,该笔理财产品为山东省第一单成功运作的股权收益权类理财产品。

(一)银行贷款仍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主要渠道,但各项成本偏高。

被调查的20户企业中仅有6户未取得银行贷款,70%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了资金。在出现融资需求的时候,8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考虑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解决问题。但企业普遍认为当前银行贷款成本偏高。据调查,多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30%-40%,如农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农村信用社利率一般较基准利率上浮100%。75%的企业认为偏高的贷款利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财务负担。此外,除了传统的利息支出外,个别企业反映,部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还会收取和贷款相关的各种服务费,如“财务顾问费”、“财务咨询费”或“账户管理费”等项目。而这些支出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贷款成本。

(二)流动资金贷款易满足,项目贷款规模较小。

调查显示,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中,流动资金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80%,用于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日常流动性资金需求。65%的企业表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流动资金类贷款比较容易,资金满足度高,而想要获得项目贷款的难度较大。能够获得中长期贷款的多为规模大、实力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如山东润峰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企业资金占用量增加、流动性资金需求强烈,流动性贷款占比大虽然较为符合这一现实情况,但难以获得项目贷款制约了企业进行设备引进和厂房扩建,进而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三)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有融资需求,但满足度较低。据统计,全县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有贷款关系的有530户,仅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20%,这说明有80%的企业未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贷款难度大,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项目资金或流动资金缺少无法达产,影响了中小企业产出的增长。

(四)“私贷企用”现象普遍。

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度的增加,使得目前“私贷企用”现象较为普遍。“私贷企用”就是将以企业负责人名义取得的银行贷款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类贷款具有门槛较低、贷款手续简便、银行放贷风险较低的优势,同时“私贷企用”亦可以避开银行信贷政策对部分行业,如房地产、“两高一低”等行业的信贷资金限制。据统计,仅农村信用社2019年“私贷企用”贷款累计发生85笔,金额1.6亿元,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量的的5.4%。

在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加大的前提下,民间借贷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来源。由于民间借贷资具有融资速度快、信息费用低、利率富有弹性、渠道广、回收快、资金利用率高等优点,较好地发挥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拾遗补缺作用。20户被调查企业中,发生民间借贷业务的企业有15户,占比高达75%。当前民间融资利率也随着融资难度的加大和银行的加息大幅提高,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民间借贷月利率多在一分五到二分之间。而在资金需求较为急迫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民间借贷利率甚至达到三分。

(一)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风险抵御能力弱。我县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经营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易受市场影响,开拓新的市场难度大。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技术设备落后,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很难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等。

2、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一般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极少向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我县中小企业多从事煤炭加工、运销和商贸业,绝大多数企业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问题,一般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押或担保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大降低。调查问卷显示,60%的企业表示曾经因为无有效抵押、质押资产而被银行拒绝贷款。

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财会信息存在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不但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其管理者也大多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和理念。金融机构普遍反映由于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者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虚假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没有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使得金融机构无法从企业的账务处理上辨别出其经营活动的真实性,难以通过财务审核评价其资信水平、还款能力,自然不愿放贷。

(二)银行方面。

1、银行贷款规模紧张。一方面,2019年为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前六个月一直保持着“一月一上调”的提升节奏,存款准备率上调到21.5%,同时又进行了三次加息,使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至6.56%。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辖区各家银行存款增幅趋缓,存款外流情况严重,仅2019年x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就少增2.58亿元。在银根收紧和存款增长乏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辖区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节奏明显放缓,信贷增量锐减。2019年x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少增8.26亿元,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量同比持平。贷款规模紧张使得部分银行存在“惜贷”心理,更偏好于一些实力雄厚、资质良好的大企业客户。

2、银行贷款审批繁琐,附加条件多。县域金融机构作为其上级行的分支机构,其信贷权限受到一定的制约,存在贷款审批时间长、审批效率低、手续繁琐等服务效率相对不高的问题。被调查中个别企业反映,有的项目已经整理并递交完所有材料,并与银行磋商完毕,最后却被告知没有额度,造成企业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另外,部分企业反映,银行放贷往往会要求企业预存保证金,如申请一笔50万元的贷款,银行为企业授信40万元,要求留存10万元,企业最后实际获得的贷款只有30万元。还有部分银行还会向企业提出在贷款行开办结算账户、购买理财产品、或者为银行拉存款等附加条件。这些附件条件的存在,不仅使企业获得的实际贷款数额减少,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3、银行信贷政策制约。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会制定本行信贷管理和信贷投放政策,使得部分企业因政策原因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如2019年建行上级部门提高船舶制造产业的信贷投放要求,使得我县发展较好的航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难以获得建行的信贷支持。再如由于农行对贷款实行收回责任追究并严格考核奖罚,使得信贷人员对营销管理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贷款的投放。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实行税收优惠等,但是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而且政府的很多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协调和链接,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配合。另外,目前下发的一些要求银行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支持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的指导性文件,对银行机构既缺乏束缚力,也没有体现对银行的优惠,不利于增强银行的积极性。

2、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担保体系,信贷支持辅助体系有待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我县而言,目前仍未构建以政府牵头成立的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融资担保体制,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因无有效的担保而无法取得银行信贷支持,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一)企业层面。

1、要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加强财务核算和日常核算,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2、企业要积极吸纳专业人才,加强管理水平,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3、要强化信用意识,注重自身信用的积累和维护,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企业形象,为获得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4、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所处的内外环境,利用不同的融资渠道,根据不同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与获得资金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融资组合,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

(二)银行层面。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切实加强对利率定价和服务收费行为的和规性管理,规范利率定价,提高收费透明度,降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利率和其他服务费用,为企业“减负”。

(三)政府层面。

1、要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目前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措施,涉及财政、金融等多方面,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实的力度和效果。地方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可通过召开中小企业座谈会,了解中小企业在资金、用工、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认真梳理解决,清理各类针对中小企业的违规收费,加大对企业的扶持。

3、应积极推动担保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设立,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加快推动我县信贷担保机制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

针对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

最新发布的“xx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75%的人使用网络音视频内容。中学生最关心的音视频网站内容是音乐和影视。

这份调查显示,被调查中学生最喜欢浏览的音视频网站是土豆网(80.6%)和优酷网(76.3%)。此外,除问卷列出的音视频网站外,答题者提到较多的音视频网站还包括酷狗、56网、迅雷看看及百度视频。

这份调查还显示,从被调查中学生对音视频网站关心的内容分布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音乐,57.7%的`中学生通过音视频网站收听音乐,其次是影视,49.8%的中学生利用音视频网站观看影视作品,再次是动画,比例为40.5%,之后依次是时尚娱乐资讯、搞笑内容、体育、视频新闻、视频课程和语音视频聊天。多数中学生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度不高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中学生大多对网上信息的真实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其中,认为网上信息大部分或绝大部分真实可信的只占26.6%。

这份调查显示,更多的人对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存有疑问,其中,36.0%的人认为网上信息只有一半是真实可信的,19.0%的人认为网上信息大部分不真实可信,还有10.7%的人认为网上信息绝大部分不真实可信。

参与此次调查的专家表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是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并非全盘相信网上的信息。此外,这份调查也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调查家长对网上信息的真实可信度也持怀疑态度。

“xx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是由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和有关专家参与开展的针对我国中学生互联网运用状况以及与校园暴力有关问题的专题调研。

此次调查于xx年4月至9月实施,主要针对11岁至18岁之间的初中、高中各年级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在天津、内蒙古、江苏等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7个市、县进行实地调查。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

当前,随着xx区“建设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发展定位及“一河五区”发展空间布局的确立,非公中小企业经济作为社会就业的重要承载者、发展经济的重要活力来源、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联结者,在实现“创新求突破、提升促发展”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益重要。xx区总工会结合xx年上海市职工队伍状况调查,通过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企业(园区)、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信息沟通等方式,就新形势下xx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及职工权益维护情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xx区非公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

1、总量大、分布广。从数量上看,xx区呈现中小企业多、非公经济占比大的特点。根据工商登记资料显示,截至xx年底,全区各类企业共26991户,私营企业21364户,其中注册资本小于500万元的中小企业17894户,占全区法人企业总数的86%。中小企业覆盖的行业范围广泛,涉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商务服务、信息传输、科研和技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

2、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引导下,xx区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科技孵化园谈家28园区形成“创业苗圃、科技孵化、科技加速器”的完整服务链。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与科研开发投入,积极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xx年底,xx区在册民营科技企业1433户,比xx年增加了11.7%。

3、社会贡献逐步加大。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非公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缴纳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显着提高。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xx年,xx区中小企业缴纳税收75.53亿余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39.15%,新增就业岗位22440个。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xx区非公中小企业及其工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服务政策。

近年来,xx区在对中小企业实施产业引导、财政扶持、科技扶持、金融扶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首次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区“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了《xx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明确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和转型提升。建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区领导与成长性企业定点联系制度、区政府职能部门跟踪服务企业联动制度的“三联”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制定和实施了《xx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实施办法》、《关于开展本区小微企业专项信用贷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金融扶持政策,推出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代偿等优惠政策。同时,积极构建中小企业服务载体和体系,初步形成了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商会等在内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服务支持力度,有效推进了中小企业长足发展。

(二)工会组织建设和维权机制建设逐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两个普遍”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区各级工会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在工业园区、劳务派遣企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等非公中小企业集中的区域和行业,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工会组织覆盖面和职工入会率。积极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通过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和聘用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实现对小型非公企业建会与维权工作的再覆盖。积极推进集体协商和职代会等机制建设,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实载体,并通过职工之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创建活动,推动非公企业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充分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激发了非公企业工会的活力,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全区各级工会还充分整合政府与工会各项资源,广泛开展了“我与企业共命运、同舟共济谋发展”等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题活动。依托职工优秀人才发展促进会和职工技协,举办“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新高地论坛,引导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创新增效”、“争创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等包括非公企业职工在内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技能大练兵。依托“青工e坊”网络平台,开展“我为企业发展献一计”等合理化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非公企业职工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托职工技能培训中心,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素质;搭建企业与职工信息互通平台,举办非公企业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工与职工就业搭建平台。依托“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主题活动,开展了“走访百家中小企业、服务百佳基层工会”活动,了解企业和职工实际诉求,切实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三、当前非公中小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维护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企业生存压力大。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压力明显增大。调查显示,xx区的中小企业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未大量出现资金链断裂和经营难以为继的“倒闭潮”现象。但由于全球经济发展趋缓、通货膨胀风险不减、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等因素,使企业在成本压力增大的同时,产品出口市场和利润空间受到很大挤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当前xx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密集型、低端企业面临着关停并转,对中小企业发展也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虽然政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但政策落地情况与预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对“没有享受到政策扶持的原因”调查中,56.5%的企业主表示根本不知道相关政策,43.5%的企业主认为政策的吸引力不足、办理手续繁琐、享受政策准入门槛和成本太高等。由于政策发布的渠道、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不够通畅等原因,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和对政策的理解不全面、不平衡。并且很多政策都是针对科技型或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粗放、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的中小企业则很难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祉。

(二)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

调查中,企业主普遍反映,税费偏高、土地供应紧张、用工成本增加、通胀预期强化等因素,使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宽松的环境约束等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在问及企业用工成本时,60%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较去年有所上涨。除企业正常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项目外,各类杂费负担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规范企业用工、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招聘管理成本、薪酬福利成本等用工成本。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和社会保障基数上调是目前用工成本上升的主因。外来务工人员综保转城保制度的实施,使企业和个人的实际费用缴纳负担都有较大幅度增加,逐年提高的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也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

(三)职工非理性维权和跳槽现象突出,队伍流动性较大。

企业用工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企业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的高低与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往往呈正比关系,低端岗位吸引力有限,非公企业一线员工大多为外来农民工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本地人员,这些员工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有限,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清晰,更加关注企业的物质环境,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容易因情绪波动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动辄进行非理性劳动议价等维权行为。调查显示,46.6%、45.6%、32.7%的职工跳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不满意原单位的报酬”和“不满意原单位的工作环境”。此外,继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返乡潮之后,在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中部地区表现出较强的吸纳返乡者就业能力,部分民工选择逃离北上广,也使得“用工荒”再次成为非公企业经营的难题。

(四)职工技能培训力度不足,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紧缺。

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差与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形成了恶性循环,非公企业留住人才的能力有限,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稀缺。调查中,企业主认为提高职工素质方面的困难主要在于职工流动太快(53.2%)、职工培训参与热情不高(46.7%)、缺乏专门培训机构(36.7%)等原因。由于企业和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企业组织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加大投入,大多寄希望于政府开展公益性培训或协助企业开展培训。而现有的企业培训主要采取“大锅饭”式的课堂培训、“免费午餐式”的企业内训、“自助餐”式的在线学习,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效果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导致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却供给不足的局面。

(五)职工权益维护工作遭遇瓶颈,实效性有待增强。

在企业运营遭遇发展困境的同时,职工权益维护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非公中小企业职工数少、组织架构简单,因此往往以联合工会或工会小组的形式建立工会组织,所签订的集体合同多为区域性集体合同,往往照搬“样板文本”,只能保障最低要求和标准。调查发现,扣除加班工资、岗位津贴,不少非公企业一线员工的基本工资仅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线,不少非公企业的集体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不向职工公开,有54%的职工不知道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影响了集体合同制度推行的实效。

此外,企业经营者与求职者对工资涨幅预期差异较大,在企业主苦于用工成本太高的同时,职工对工资收入与福利并不满意。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不健全,或因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使职工在工资收入方面水平较低,且不够稳定。还有个别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或有故意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现象。xx年,xx区劳动仲裁案件共受理2783件,比xx年增加了11.6%,其中涉及劳动报酬991件,保险福利674件,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920件。调查中,职工普遍反映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普通职工工资太低、增长太慢、与经营者差距太大、由经营者说了算、职工没有发言权等方面。

四、关于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职工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职能,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努力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认真研究国家和上海市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把握区情,把现有政策与区域实际进行有效对接,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就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缺乏支撑、社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研究出台有力度、有突破性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向规模经济发展。根据全区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中小企业与产业配套,做大优势行业,促进产业升级。多引进一些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加快优化提升。推动非公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管理上实现质的飞跃。鼓励中小企业改进落后的技术、装备,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中小企业搭建全方位沟通交流的平台,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以出口创汇、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二)深化工会组建,夯实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组织基础。

继续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非公中小企业的工会组建为重点,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服务党建为原则,全面提高工会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努力实现工会组建与不断发展变化的非公企业状况相适应,会员发展与不断壮大的职工队伍相统一,工会组织体制延伸与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加强企业工会的达标管理和运作指导,使企业工会真正“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积极推进“双措并举、二次覆盖”模式,探索加强行业联合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实现对企业工会工作的双重覆盖。加强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探索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社会化招聘的模式,尝试企业工会主席的工资从企业工会经费中列支,由区总工会统筹发放,从根本上解决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端人饭碗、受人管理、为职工维权难”的问题。切实加强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增强工会对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号召力。

(三)优化收入分配环境,用合理薪酬留人。

在没有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工资分配的环境呈现出由企业单方主导并单独决定的资强劳弱格局,主要特征是只承认资方产权不承认劳方产权,忽视了劳方正当的物质利益诉求,企业收入分配环境存在不公平、不合理、劳动与所得不匹配等诸多弊端,挫伤了职工积极性,诱发了用工荒和跳槽事件。这样的分配环境只有通过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后才能得到改善。要建立并推行以共决制为标志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民主、法治、科学的精神和和谐理念优化收入分配环境,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工资分配环境,以实现职工工资收入的合理增长,用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吸引职工、留住职工,也用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感染职工。

(四)源头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建立健全职工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充分表达职工意愿和工会主张,拓展和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从源头上协调劳动关系和利益关系。建立工会干部联系班组制度,完善劳动合同监督保障机制,指导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督促企业履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保障职代会中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落实,畅通维权信息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从职工最关注、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着手,通过平等协商和职代会制度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谈判和共决,充分运用工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督促企业履行劳动法律法规,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决事项的落实。将职代会代表吸纳到执法检查的队伍中,使他们成为执法检查的主体之一,共同监督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将平等协商的结果、集体合同条款和职代会审议共决的事项纳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督促企业规范用工。

(五)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和职工双赢。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职工,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组织中小企业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和政策,了解企业发展形势,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岗位技能水平。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转型升级献计献策。围绕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从制度上保证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权利的落实,确保教育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并按规定使用。贴近职工实际需求开展培训,通过“赛训结合、以赛促训”,“建立培训基地”、“岗位练兵比武”、“名师带高徒”和“送培训到基层”等方式,切实提升职工从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六)建立企情信息通报制度,加强劳动争议预警预防。

畅通工会收集职工舆情的信息渠道,将产业集中度高、职工集聚性强的工业园区,系统、街镇等工会作为直接观测点,对影响职工生产生活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及早报告,使工会成为党和政府把握企情和职工队伍情况的重要渠道;积极配合党政做好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联动,对有可能引发重大劳动争议的问题,做好预警工作,研究应对措施。一旦发现企业倒闭、搬迁、欠薪等情况,工会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听取职工意见,安抚职工情绪,并与上级工会一起帮助和引导职工依法、理性维权。要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针对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的实际,向广大企业经营者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应对挑战的决策部署,增强企业家克服困难的信心,及时总结、宣传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工会的宣传阵地,发挥工会组织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发展全景调查报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安排,9月8日至29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政府都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县政府围绕“两基地一胜地”这一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宏观调控、要素制约等不利因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在建设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加大扶持力度、破解要素制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至2008年底,全县工商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组织10296家,按国民经济产业分,有工业企业1100家,个体工业2970家,建筑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2家,服务业企业和个体户6000多家。2008年,全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8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6亿元,二、三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总量的92.81%,地方所得工商税收入库39575万元,占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的82.4%。

(一)总体发展目标明确,发展速度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中加快。县委、县政府提出把仙居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长三角地区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全县上下围绕这一目标,出台政策,落实措施,优化服务,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末,全县中小工业企业数,是改革开放初(1978年)的37倍,是2005年的1.29倍,其中规模上工业企业是2005年的1.49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18.27亿元,是1978年的228.76倍,2005年的1.50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0.87亿,是1978年的195.63倍,是2005年的1.54倍。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66亿,是1978年的1500倍,是2005年的1.63倍。

(二)产业特色鲜明,区域比较优势明显。我县的中小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工业形成了以医药化工、工艺美术、橡塑机械、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主导行业,甾体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及非离子造影剂、脾氨肽生化药物、“三唑磷”等高效低毒农药、高压加氢系列合成产品,观赏型工艺礼品、杨梅系列深加工产品等具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已获“全国工艺美术之都”称号,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国家级甾体药物产业基地”正在申报中。农业形成了以杨梅、仙居三黄鸡、茶叶、高山蔬菜、绿色稻米等为主的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系列,市场供不应求。以山、水、林、古、月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享誉长三角,并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

(三)结构调整在艰难中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主动性增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全县上下忍住阵痛,克服困难,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以增量、整合促调整;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跨行业转型和管理模式、营销模式改革促提升;通过推进农林地流转促进基地建设,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农业转型升级正在兴起;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超市、连锁专卖等经业态提升后的商贸业快速发展。

(四)与企业生存发展共患难,政府扶持力度空前。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县政府积极开展“两年”活动和服务企业“百日行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融资等具体困难,切实缓解要素制约,认真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通过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创新,受到全县企业界的赞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县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和当代产业分化重组新格局角度来考察,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少,横向发展差距继续拉大。2008年全县规模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的1.32%,比2004年减少0.5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的3.30%。2005-2008年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为12.7%,比2003-2004年平均增幅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增幅低0.6个百分点,分别比天台、三门同期平均增幅低1.1个、4.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上,我县与全市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二是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突出,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县中小企业的行业结构比较单调,医药化工和工艺美术两在支柱行业2008年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受环境容量和外贸依存度影响,行业风险较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两高一资”产品、初级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200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只有282家。三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存在着招商引资土地严重短缺,另一方面闲置企业厂房、土地多,投入产出比低的矛盾。

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从历史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变化来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产生上述问题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主自身素质跟不上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县的企业主多数出身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改革开放前期为摆脱贫困,跳出土地,敢冒敢闯,取得成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部分企业主的小农经济、家族利益的传统观念并非随着创业的初步成功而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法制的健全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原先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逐步形成了以下情形:

1、新的发展机遇抓不住,企业做不大、做不强,一旦遇到宏观紧缩和经济危机,没有多大应对能力和应对实力,只能降价保市场,导致同行业之间无序竞争,自相残杀。

2、管理落后,运作方式过时,人才缺乏,逐步导致效益低下,区域竞争力弱化;

3、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同行协作,抱团作战理念,导致企业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行业经济难以做强。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培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重中之重抓工业的抓法被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就工业论工业,忽视了在资源要素市场化条件下,主动运用市场机制,利用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建设的互动互促关系,从影响企业运作的外围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招商引资的着眼点仅局限在增量调整上,不是放在围绕产业链完善及优势、朝阳产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的培育上,从而从产业体系有机配套上降低行业运作成本,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三是对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信心不足,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措施。

(三)体制机制与现代产业发展要求不够适应。体制上,一是部门乡镇街道发展经济、服务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上急下不急,少数干部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二是计划经济时代以守土管人为出发点的小区域管理机构设置方式,与当前以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为目的经济功能区发展要求明显不适应。在机制上,一是部门职能细化、多头管理与政府统筹协调难度加大的矛盾比较明显,制约了政府服务效能;二是部门内部审批与监督合一的现象比较普遍,政企合一问题在少数部门单位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在财政分配不能完全公平,部门职能配置不可能均等的条件下,一些部门衙门作风的弊端难以根本消除;三是服务经济、服务企业的政策还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四是产业发展规划虽已制订,但缺乏严谨性和实施刚性,与产业发展规划配套的经济开发区功能区规划尚未编制,支撑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导向目录、企业准入标准不够透明,操作性有待增强。产业发展规划体系的缺陷,影响了传统支柱产业的整合提升,影响了引资项目的整体质量,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制定与之对接的自身发展规划。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从根本上解决,使县域经济较快地摆脱困境,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今后的仙居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好准备,既需要胆魄勇气,又需要科学方法。建议:

(一)完善扶持政策,发挥导向作用。一要坚持“重中之重抓工业”的既定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工业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骨架”,是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解决民生的基础,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农业发展的后盾。抓住工业,有效推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就是抓住仙居经济发展的主体。要进一步突出工业重点,认真研究解决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抓紧完善扶持工业政策,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二要在重中之重抓工业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建筑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订相应激励政策,帮助解决企业用地、资质升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三要在完善招商引资企业扶持政策的同时,高度重视本地现有企业的发展,研究出台相应的用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减少企业外流。四要整合各项扶工、支农资金,突出奖励重点,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激励作用。

一、两个新兴朝阳产业为目标,以产业链环节连接和延伸、配套产业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为手段,有选择地引进企业,达到经济增量、结构改善、区域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多赢目的。三要加快出台工艺品、医化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从县级层面上整体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巩固工艺、医化行业的支柱地位,有效避免行业风险。

(三)破解要素制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要针对要素制约破解难的实际,扎扎实实从融资、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物流配送等服务平台建设入手,提升资源要素市场配置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一要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在当前信贷政策宽松的有利时机,要鼓励各商业银行转变营销观念,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金融产品,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重视帮助解决担保机构运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担保公司做大做强,发挥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二要着力缓解企业“用地难”。重点抓好经济开发区建设,切实做好开发区的扩容工作;加大土地资源整合力度,依法处理闲置土地,探索建立正常的工业用地退出机制,引导企业用好用活现有土地存量,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三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家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家的素质,努力培养一支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家队伍。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人才制度,建立灵活的薪酬制度和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创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体制改革方面,一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从大农业、大工业、行政许可、效能监察、预算融资等方面建立协调机构,进一步提升政府统筹能力,协调能力,有效解决政策冲突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二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实行有偿服务机构与机关分离、审批与监管分离,形成责任明确、权力制约、权力利益脱离的机制,从体制层面解决行政执行力不强和行政无作为及作风建设的问题;三是适应经济功能区建设,增强中心镇功能,调动乡镇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在机制创新方面,一要修订完善主要行业的发展规划、经济开发区功能规划、产业导向目录和入园标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刚性,增强导向约束;二要抓好预算分配公平和财政资源、国有资产整合,建立大融资平台体系,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提供融资保障。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xx]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样本的行业分类。以xx年国家统计局等三部委对中小企业的分类为基础,增加了“农业”、“信息与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和“其他”。

七)问卷回收。数据汇总采取远程电子化汇总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9200多份,回收率达35.35%。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测算。从对样本回收情况和问卷质量的分析表明,回收的有效问卷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要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一)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信息化投资能力不断增强。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调查显示,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情况持续好转,对信息化的投资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小企业最优先的需求是市场与营销。调查中了解到,52.7%的企业首先关注市场与营销(销售)方面的问题。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和无形效益,更加关注战略、管理控制问题的大企业。此外,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将上述四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需求特点表现为:

第一,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和扩大销售能力。59.6%的企业把了解市场信息作为市场与营销方面最主要的具体需求;46.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扩大销售区域;36.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产品的推广;28.5%的企业强调控制销售成本。其它需求还包括管好销售渠道(21.9%),改善售后服务等(16.9%)。

第二,在客户管理方面,与大企业普遍把如何保留优质客户看得更重要相比,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是如何发现更多的客户。48.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发现更多客户;4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满意度;3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管好现有客户资料;3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的购买行为;30.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对产品改进的需求;18.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客户信用信息。

第三,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与大企业更多关心创新等长期发展要素相比,中小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信息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50.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49.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控制、降低生产成本;41.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信息;40.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15.5%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

第四,在企业管理方面,与大企业重视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和提高决策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列在首位的是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51%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48.3%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29.8%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财务管理;26.6%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改善进销存管理;22.7%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22.4%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2%的企业希望通过信息化支持领导决策。

中小企业调查报告

我们将企业的财务人员设置、帐册设置、核算状况等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具体包括1、财务人员设置情况,包括:

1、岗位设置状况,是否设有总账、出纳、保管.

2、人员素质情况,包括是否有专业证书、是否专职等。

3、账册设置情况,包括设置是否齐全,记载是否及时,账账、账证、账实是否相符。

4、成本核算是否准确、真实。5、抽查主要原材料、产成品、现金是否与账面相一致。

(二)调查的结果。

在调查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0户中小企业中,

1、岗位设置不全,或不规范的40户,占调查户数的80%。

3、成本核算准确、真实的15户,占调查户数的30%。

4、盘存主要原材料、成产品、现金与账面相不一致45户,占调查户数的90%.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纳税人在财务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的?

一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部分纳税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少数纳税人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征管法》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太大,收支无发票,收入随意报,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机关。

二是财务人员、办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新办企业不断增加财务人员紧缺,老会计有一定水平,但一人代几个单位的帐,时间上不能保证;新会计不是缺理论知识,就是少实践经验;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是老板,工资由老板发,不听老板的就被炒鱿鱼,所以会计只能根据老板提供的'票据“做账”、“圆账”。

三是税务部门管理不到位。税务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由于工作的千头万绪,疏于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不能按照征管法的要求加强税收征管,部分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是很好地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整改,而是回避矛盾,将纳税人存在的问题私自消化。在系统内部,对税务人员的执法责任追究重于书面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税务人员思想上产生麻痹,得过且过的观点左右了少数人的执法行为。

四是现行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较轻。对纳税人未按规定建账的处罚,征管法第六十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设置账簿、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如纳税人偷税数额较大,而故意销毁或隐慝账簿凭证的,税务机关最多也只能给予纳税人罚款一万元。

五是现行财税法规对财务不健全缺少切实的、有效的、统一的界定方法。有的条文只是把“账证不全”、“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笼统的称作财务不健全,但具体的什么叫做“账证不全”、什么叫“不能准确的核算销项税金、进项税金、应纳税金”没有完整的、清楚的、统一的,操作性强的量化的标准,计算的规范尺度,“不全”、“不能准确”应达到的程度是什么,让人感到模糊不清,财务状况是否健全难以界定且费时费力,税务管理人员无法把握财务不健全的“度”,客观上造成税务人员疏于对这类问题的管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