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基金监管工作汇报(优秀15篇)

基金监管工作汇报(优秀15篇)



工作汇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工作汇报样例,了解不同类型的汇报方式和内容。

市场监管工作汇报

米袋子、菜篮子、火炉子虽是百姓生活中的三件平常事,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液化气价格波动频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消费者承受能力有限,反响很大。价格部门如何有效地对民用液化气价格实施监管,确保液化气价格稳定,维护经营者与消费者正当利益,笔者谈谈个人浅见,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当前液化气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种理念。液化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产品替代性小,涉及千家万户,与民生息息相关。液化气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涨跌幅度大,价格变动频繁,价格不稳定,出现了经营者难经营,价格部门难管理,消费者有怨言的.尴尬局面。

1、经营者进货拿不到厂家价格。省的液化气经营者绝大多数进气地在九江炼油厂,而九江炼油厂是我省唯一的液化气生产厂家。经营者反映厂家液化气供应挂牌价往往是有价无市,根本拿不到厂价液化气,特别是过年或节日期间,气源紧张,迫不得已只有到二道贩子手中购高价液化气,且无正式发票。由于中间环节的增加,提高了液化气进货成本。

2、价格部门价格监管难到位。根据国家价格管理有关规定,民用液化气列入价格管理范畴,而液化气经营模式实行市场经济运作,液化气进货价格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很大,价格变动起伏不定,导致零售价格很不稳定。每当液化气进货价格提高时,经营者就会主动、及时向价格部门申报要求调高销售价格;每当液化气进货成本降低时,经营者却迟迟不愿申报调低销价。我们价格部门在液化气价格监管过程当中,要求经营者每半个月报告一次液化气进货成本情况,以便根据成本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液化气销售价格。经营者往往以未进货、无票据等各种理由为借口(尤其是进货成本降低的时候)拒不报告进货成本情况。有时报上来的成本,因无正式有效票据,难于判断进货价格的真实性。为此,我们只有通过各种渠道,调度周边县市价格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制定管理对策。如此而来,价格部门的有效监管受到了影响。

3、周边县市液化气价格相差悬殊。在同一时期,周边县液化气价格,各不相同,且相差悬殊。以20xx年8月中旬为例,上高每瓶液化气零售价90元(净气13kg,不含接送费,下同),铜鼓105元,万载为100元。邻县之间液化气价格每瓶相差1015元。远远超出了正常的地区差价,为广大消费者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经营者提出:人家为什么能卖这么高的价格而我们不能卖?价格部门反问:有的县低价为什么能正常经营?消费者质疑:县与县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邻县之间经销商进货地基本相同,地域空间相差不远,销售价格的悬殊差异值得深思。

二、加强液化气市场价格监管的建议。

如何有效管好液化气销售价格,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基本稳定,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采取积极措施,切实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加强源头价格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正常供气保障机制。我省唯一的气源地九江炼油厂,在省内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其出厂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省各地液化气销售价格。一是加强源头价格管理尤为重要,确保气源价格的基本稳定。省价格部门要加强液化气出厂价格的管理,给厂家出厂价格一个适当的幅度,当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较大时,出厂价超过上限,政府应当给予厂家民用液化气补贴。二是规范经营,杜绝多环节经营,打击二道贩子价外加价的价格违法行为。三是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正常供气机制。液化气已成为居民生活必须品,为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减少经营环节,必须建立生产厂家与经销企业正常供气机制,防止只看到挂牌价而拿不到货的不正常现象。

2、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及时调控销售价格。省、市、县价格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发挥网络优势,定期与不定期发布液化气出厂价信息、各地销售价格水平。从上到下畅通信息渠道,以利于价格调控监管。

3、税务部门要紧密配合,抓好发票管理。经营者购进液化气一定要有正式税务发票,防止税源流失,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层层加价,从中渔利。严防投机分子扰乱液化气市场价格。

4、建立价格稳定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在有效管理液化气价格手段的前提下,当液化气价格上涨到超过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时,政府应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对消费者进行液化气销售价格补贴,从而保持居民生活的基本稳定,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工作亮点汇报

2011年,医疗保险中心以落实“民生工程”为核心,以把握稳定、推进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任务为主线,夯实医保各项工作基础,大力提高经办机构能力,全县医疗保险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县参保单位356个,参保人员总数达到42556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22%。1-12月基金共征收47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0%,除中央转移支付11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9%。

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年底全县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122524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66000人的142%。

3、生育保险。参保人员总数26044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26000人的111%。基金征收35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8%。

4、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总数41002人,征收269万元,高保经费已全部足额交纳、上缴210万元。

5、书面稽核达85%,完成目标任务25%的226%;实地稽核达54%,完成目标任务36%的112%。

(二)基金结余情况。

3、生育保险基金结余633万元。

(一)挖潜扩面,着力实现“应保尽保”

为认真贯彻上级扩面工作要求,在我们经办和管理的职责范围内,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对单位、职工参保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坚持把扩面工作重点放在原国有改制、破产后的重组企业和单位新增人员,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1、采取多种手段,确保扩面工作稳步开展。通过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扩面重点,积极主动上门宣传,热心为参保单位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截止12月底,新增参保单位22个,新增参保人员18446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7446人,居民基本医疗11000人。

2、强化稽核,确保基金应收尽收。通过电话催收、征收滞纳金、清理和稽核上报数据、欠费封锁医疗待遇等手段,核对缴费数据32551条,书面稽核达100%,实地稽核单位106个,共查处6名农民工超龄参保,少报缴费基数262.13万元,少报参保人员206人,追缴基金31.33万元。电话催收859余次,发放催缴通知书163份,医疗年限退休补缴约992人次,一次性补缴金额402.86万元。

3、完善基础数据,加强信息管理。金保工程运行以来,今年共计修改个人信息5140条,清理居民参保数据77837条,通知居民领卡16692张,为参保居民及时享受待遇提供了保障。

4、按期完成缴费基数调整工作。

(二)全力以赴,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努力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我中心通过不断向局领导汇报,积极与各相关单位部门协调,集中力量广泛进行宣传,克服任务重、人手少的具体困难,各司其职、多管齐下,截止11月底,全县居民参保人数9224人(普通居民41631人、学生54593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31%,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是努力抓好参保、续保工作。通过与乡镇、部门协调配合,保证了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通过不断简化学生续保手续,保证了学生续保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多次召开经办人员业务培训会,及时解决经办中的问题,保证了日常参保及保后报销工作的严格有序。

二是基金市级统筹运行平稳。按照《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圆满实现了基金的平稳运行,无差错运作。

三是全面启动居民联网刷卡结算。经过参保居民的初始数据录入、核对和确认,各联网医疗机构的网络升级实现了联网刷卡结算,方便了参保居民,简化了住院程序。

(三)重视监管,不断强化医疗管理。

医疗、医保、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险的三大要素,三者之间有着互动和制约的关系。为了加强对参保患者就医的管理,我们根据《周口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规范了医、患、保三方行为。

1、加强协议管理。

年初,医保中心与我县12家定点医院和16家定点药店签定了《医疗服务协议书》,还根据本县实际情况签定了《补充协议书》,根据协议内容和《“两定”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在年度中对各家定点医院及定点药店进行日常监管。并不定期对住院病人和有疑问的医疗费用进行实地检查,加强了对异地就医人员的规范管理。今年10月,对我县所有定点药店进行了一次专项检查,通过检查“两定”的医保硬、软件工作来强化管理,以确保参保人员就医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医保基金的安全、合理运用。

2、强化日常监管及稽查。

针对今年居民住院实现刷卡结算、联网上传数据增多的情况,医保中心坚持专人查房制度,对城区住院患者做到人人见面,利用网络适时上传的优势,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定点联网医院药品和诊疗项目收费进行全程事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核对,并按月对各家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网上审核、结算和扣除不合理费用,改革结算办法,将外伤及手工结算交由医院负责,有效的杜绝了医院违规行为及不合理费用的支出,保证了基金的合理使用。按照市级要求,对全县所有定点医院连续抽查两个月病历,对病历中发现的违规费用及时扣除。为加强对县外就医人员的管理,实行了医院身份核对、盖章,坚持及时电话查询,必要时复印病历。对外伤病人做到医院、患者、事发地取证等几结合调查,保证外伤经过的准确性。今年,通过联网、日常监察,共扣除违规400余人次,违规费用4万余元,组织院内、外调查180多起,异地电话查询400多起,共查处违规事件44件(包括挂牌、车祸、工伤等违规事件),拒付金额达33万余元,并按照协议要求对违规医院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相应处罚。

3、坚持做好特病审批工作。

今年5月份,我们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组织了全县参保人员的特殊疾病的申报体检工作,并坚持每月对癌症、肾功衰、结核等病人的药费结算工作。

4、运用基金分析,加强动态管理。

结合日常审核、网络监控和财务支出情况,分季度、半年、全年进行基金统计,动态分析基金的走向,根据发病种类、发病人群、基金支出种类和地域的分析,找出日常监管的重点和控制的方向,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化解基金风险。

(四)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医保政策宣传。

医疗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政策调整变化大,为使群众更加熟悉和理解医保政策,医保中心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

1、通过认真策划和精心组织,充分利用电视台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今年共印制了6万份宣传单散发到各乡镇和社区,针对居民学生参保,通过信息、标语、橱窗展板、联合电视台进行新闻报道等形式,扩展了宣传范围,增强了群众对医保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针对居民实行联网刷卡结算和医院负责外伤调查、结算制度,组织医院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保证今年居民参保工作顺利进行,分别对学校和乡镇、社区经办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和业务指导。通过这些宣传措施,使医保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五)规范内部管理工作。

1、健全内部管理、坚持内部审计。

医疗保险中心明确了岗位职责,规范了操作流程,健全了内部审计和稽核。从制度上防范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并于今年4月和11月对基金管理、个体参保、退休待遇审核、医疗费用报销等业务环节开展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内部审计,各业务股室通过自查和交叉检查的形式,对抽查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审计。

2、建窗口,抓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隔周组织职工进行政治和业务讨论学习,通过学习,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了医疗保险理论业务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进展。对信访、来访工作均及时回复并处理,未造成任何上访事件。

(六)不断加强政策调研,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1、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运行后的调查工作,并根据实际简化续保及住院等手续。

2、完成了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封顶线的调整,对新编《药品目录》的使用。

3、为保证基金安全,结合实际出台加强异地医疗费用管理办法。

4、积极完成我县门诊统筹医院的规划和上报,加强测算和调研,为明年县内主要医院的医疗费用总控结算做足准备。

(一)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扩面工作难度大,缺乏强制性措施。

(二)开展稽核工作面临困难,部分重点稽核单位不配合,对稽核后要求整改督促力度不够。

(三)明年县内医院实行总控结算后,应加强网络监控,坚决杜绝因实行总控后医院降低参保人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合理控制转院率,避免医院违规分解医疗费用。

(四)开展县内医院总控后,异地就医及急诊医疗费用将是明年医疗管理的重点,合理降低转院率、严格急诊住院申报审批、加强异地调查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有效手段,需配备专业的医疗管理人员加强异地调查。

(一)保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计划2012年全面完成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项目标任务,并力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创全市第一。

(二)继续扩大政策宣传。

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方式,让医保政策家喻户晓,通过社区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基层优势,为推动医保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征收、加强实地稽核、清欠。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出台和执行,积极引导企业参保,对重点单位强化征收、清欠和实地稽核,确保基金应收尽收。

(四)全面提高各项医疗保障待遇。

通过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基本解决参保职工、参保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负担;通过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城镇居民支付比例,着力保障参保人员住院医疗待遇;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对身患大病、重病、家庭经济困难的参保人员进行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通过增设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方便患者就医购药。

(五)创新管理手段,加强医疗管理。

一是改变结算办法,通过实现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统筹基金支付总额控制管理,有效遏制医疗费用过渡增涨;二是强化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网络安全管理;三是继续严格费用监控和协议考核,重点加强对异地大额费用和门诊视同住院医疗费用的查对,加大处罚力度以保证基金安全。

(六)加强与异地医保科的合作,强化对异地住院病人的核查工作。

(七)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寻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的办法和措施。

(八)配合人社局做好上访、信访的调查处理工作。

涉农资金监管工作汇报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不断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力度,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纯收入逐年增长,特别对基础设施建设、种粮直补、农产品品种改良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均有很大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确保越来越大的涉农资金板块能更行之有效地应用于推进“三农”发展,各级财政部门加强了对涉农资金使用、分配、管理等方面监督,我县更率先创新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新模式,为涉农资金安全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涉农资金名目种类繁多,来源渠道广泛,资金性质复杂,资金监管往往存在薄弱地带,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予以解决。现结合斑竹园镇涉农资金监管工作实际,就监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形成报告。

一、斑竹园镇涉农资金监管日常工作开展情况xxx年,xxx镇财政补贴惠民资金投入xxx万元,用于保障农民群众基本经济利益,投入涉农项目类资金达xxx万元,主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镇政府及职能部门通过区分资金来源、性质、用途,实施分类监管,从资金流向、到位情况等方面严格把关,多项举措确保涉农资金平稳运行。

标、审计验收、资金直达、公示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大力推进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制度实施。另一方面,利用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横幅标语、电视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并实施不定期抽查巡查,化制度为行动,确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理事,源头防范涉农资金领域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社会监督。结合镇、村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和走访调查,重点对资金拨付、直达、去向情况进行掌握和核实,以村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宣传、公开宣传等方式,引导农户及其他社会人士参与涉农资金监管,并畅通监督渠道,设立群众举报电话,做好群众来访接待,针对其所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核实和反馈。

三是电子平台实时监督反馈。注重运用现代化手段为涉农资金运行保驾护航,在资金支付上,实行账户直达,财政补贴惠民资金利用“一卡通”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到享受对象,项目类资金细化分解到人,通过银行代发系统打卡发放,减少资金传达中间环节;在监督管理上,强化乡镇资金监管系统维护,及时录入项目类、补贴类、“三资”类资金监管信息,落实监管信息通达和反馈机制。

实包村干部主体责任,实行以奖代补,将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纳入干部年终考核内容,按实际情况兑现奖惩,并精简包村干部履行监管职责的对应材料,规范监管信息填报,注重实效严防形式主义,确保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和监督全过程无缝隙连接。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涉农资金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涉农资金使用管理总体运行良好,但主观或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在:

1、部分项目监管主体与申报主体重叠。基层财政部门按职能划分承担监管财政资金流向及安全责任,按照财务原则规定要实行“账钱分管”,因此财政部门本身不应具备补助资金申报造册职能,否则将造成造册、发放合一而不能实现有效的资金监管,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仍有部分补贴清册由财政部门造册(如农资综补、粮食补贴)。

2、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成效不明显。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作为一项监管创新举措,本意将监管关口前移,形成立体化监管模式,但从实际开展结果来看,相当部分包村干部未将监管工作纳入包村常态业务,监管结果流于形式。

与,基层财政无法实施有效监督;另一方面,部分监管浮于表面,未进行监管纵向延伸,如资金最终流向是否到达本人,仅停留在填报监管信息上。

通过调研,造成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1、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申报责任界定认识,主体责任不明确,界限混淆。

2、部分包村干部责任意识缺失,推卸责任,不愿监督。

3、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作为基层财政部门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但基层财政部门与包村干部没有直接管辖关系,难以推动包村干部开展监管工作,只能以协商方式进行,缺乏强制执行力。

4、基层财政部门力量薄弱,业务人员少,除监管工作外,业务人员往往兼任多项其他工作,且许多项目需要专管人员长期深入实地检查,项目多、业务量大、资金分散、多头管理。

三、针对问题谋求解决对策。

1、明确主体责任划分。应明确“账钱分管”基本原则,明确资金发放清册编制主体责任单位,建立起主管职能部门提供、财政部门审核监管业务流程,确保涉农资金有效监管。

2、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要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干部的宗旨教育和法纪教育,用艰苦奋斗、节俭办事、廉洁奉公的典型事迹教育干部职工,真正把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推上台面,兑现经济待遇奖励。

3、政府主导包干监管。转换包村干部涉农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职能部门配合推动的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年终综合考评内容,改变包村干部监管涉农资金被动局面。

4、充实基层财政力量。一方面,精简和规范财政业务工作流程,提升基层财政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基层财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人员结构。

市场监管工作汇报

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产业政策引导、提升审批服务效能为工作重点,助力全区市场主体稳健增长。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万家,同比增长*%,其中,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户,分别同比增长*%和*%。

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打通惠企便民“最后一公里”,持续优化上门驻点办理、绿色通道、延时服务、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等个性化办事举措,有效提升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设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窗口也因其优质服务多次获得“示范服务”五星窗口、“最多跑一次”改革优胜五星窗口、“区巾帼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通过畅通各类咨询通道,加强宣传力度,强化网上审批力量,全力引导企业通过“零见面”方式在网上申请、办理业务。至目前,全程网办企业数已占到办理总量的*%以上,并通过预约办、邮寄办等方式进一步弥补了部分办事群众无法网上、掌上办理的短板。此外,多维简易的企业注销新模式也得到全面推广,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程电子化。

加强法制审核,规范处罚程序,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安全监管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执法检查*户次,作出行政处罚案件*件,其中大要案*件,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和*%,罚没款总额达*万元。

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加强对特种设备监督检查的同时,督促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落实管理机构,落实责任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做到设备、人员双证齐全有证。此外,深入开展特种设备“五进”活动,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的教育宣贯力度。加强特种设备应急演练体系建设,在每年定期开展*—*场专题演练的基础上,*年我局在石化区成功举办了两起大型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压力管道泄漏事故应急演练、罐车侧翻泄露应急演练,其中后一起为全国性的应急演练),较好地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及时发现了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了依据。

扎实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区*台特种设备进行赋码,实现赋码率*%,组织开展电梯维保质量、停用特种设备专项排查清理、医用特种设备安全等专项检查,有效防范和遏制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目前,我区共有*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近*年年均同比增长近*%,其中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家,食品生产企业*家,食品流通主体*家,各类餐饮单位*家(其中大中型餐饮*家,备案小餐饮*家,学校食堂*家,养老机构食堂*家,企业食堂*家),开展网络订餐餐饮单位*家。今年以来,我局在落实好各项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建成全市首个阳光餐饮示范街区。

将宁大步行街及周边餐饮单位列为食品经营数字化智能智治试点,项目投入数字化改造资金*余万,通过应用场景驾驶舱大屏、食安智能可视化看板、数字化应用掌上终端、数字信息公示触屏“四个视点”将信息数据归集赋能并进行展示,实现数字化应用场景可监控、可查视、可点接、可感知。该项工作获得省市场监管局章根明局长批示肯定。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常态监管。通过多部门联动,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运用“浙冷链”系统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全链条追溯管理,全区已有*家经营者激活使用“浙冷链”,累计赋码*个,累计扫码*个,赋码率、扫码率稳定在*%以上;累积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相关从业人员及环境、外包装核酸检测*份,结果均为阴性。创新药品医疗器械数字化监管。全区*个疫苗接种点接入“疫苗冷链数据采集系统”应用,实现疫苗使用环节冷链数据在线管控。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赋码溯源”,纳入第一批试点的*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完成相关设备的采购及调试,正加紧开展设备验证及软件配套工作。

把好市场准入关,做好了全区*家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日常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确保源头产品质量安全。统筹生产、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完成抽检任务*批次,其中生产领域*批次,流通领域*批次,合格率分别为*%和*%。畅通消费投诉渠道,今年共接举报投诉*起,已办结*起,办结率*%。培育放心消费单位*家,放心工厂*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家,放心消费商圈*个,进一步优化了消费环境。

*年,我区商标申请量*件,注册量*件,累计有效商标*件,同比增长*%;发明专利授权*件,同比增长*%。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同比增长*%,全市排名第三。新增“品字标”企业*家,发布“浙江制造”团体标准*项,新增参与对标达标企业数量*家,发放品牌标准战略补助资金*万元,并进一步引导企业发挥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在品牌发展和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

建立全区企业质量奖培育库,制定年度省zf质量奖培育工作方案,并梯队化落实推进。*年,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市人民zf质量奖,*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市人民zf质量创新奖,区内企业质量提升成效显著。*年,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申报浙江省人民zf质量奖。

*年建成绿色石化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年建成磁性材料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人才服务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市镇海区骆驼商会品牌指导服务站、镇海区农技协会品牌指导服务站、中科院*材料所初创园品牌指导服务站三家品牌指导站已完成“一站一品”建设,进一步推进我区基层品牌和知识产权工作平台的建设。

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大卓越绩效管理项目建设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家企业导入国际领先的卓越绩效模式(其中今年*家),助力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升。

一是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全区现有有证农贸市场*家,目前已完成移交*家。我局始终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抓紧抓实,按照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加快实施项目进度,列入zf实事工程的*家农贸市场改造如期完成,市场整体形象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城区二星级及以上市场*%全覆盖,乡村一星级及以上市场*%全覆盖。

落实省zf民生实事工程“送药上山进岛”便民点的建设,全区共建设*个偏僻山区的便民服务点,满足当地村民购药需求;建成*小时“网订店送”药房*家,帮助群众解决就医、用药需求;推进“民生药事服务站”工程建设,全区*个民生药事服务站提前揭牌运行,配备专业的药师人员,设置药事服务台,提供优质的用药用械指导服务。

全区目前共有食品小作坊*家,其中米面加工坊*家、豆腐加工坊*家、卤味加工坊*家、其他*家。除个别名特优小作坊之外,其他普遍存在环境脏乱差、软硬件老旧、日常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为从根本上改善、提升我区食品小作坊的整体水平和档次,今年我局牵头对全区食品小作坊进行集聚化试点。

以宁大步行街为食品安全领域数字化改革落地试点,将餐饮服务食品经营环节全链条、全周期的人员健康、食品采购储存、食品加工操作以及涉及其他zf部门如文明平安、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等和食品经营相关联的基础信息数据在线上进行归集、分析并进行数字化赋能,成功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个“阳光餐饮”街区食品安全数字化应用场景。*年*月*日,全市“阳光餐饮”街区创建现场推进会在镇海召开,标志着*首条高质量“阳光餐饮”街区创建成功并上线运行。

随着省局“浙冷链”、“浙江外卖在线”、“浙江企业在线”、“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浙江公平在线”等十个应用系统的落地,我局积极寻找跑道,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打通zf侧、社会侧、企业侧和个人侧数据,在上半年“宁大步行街阳光餐饮示范街区”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多跨协同,共享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信息,完成“纸质健康证”向“电子健康证”的转变,进而提高监管效能,实现在重点突破上做示范、在实践探索上当领跑。

把守住安全底线作为市场监管的首要职责,努力打造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升级版”。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跟踪监测和风险研判机制,排查药品药械潜在风险,突出重点、加大力度,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竞争环境。积极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预付卡领域及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等,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与价格监管和反垄断监管。

推进质量提升大行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积极指导帮助企业争创驰名商标,不断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注重知识产权、品牌建设、计量帮扶、认证认可、注册登记等多维度跟踪服务,为企业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快“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建设。

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工作亮点汇报

如下:。

为了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保证医疗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业务院长具体掌握的医疗保险领导小组。各临床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护士长为副组长的工作组,负责本科医疗保险的全面管理,重点实施本科医疗保险制度和奖惩制度。

为了使干部职工对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和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我们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一是召开医院职工会议、中层干部会议等,解释新的医疗保险政策,以会议的形式加深对医疗保险工作的理解。二是举办医保知识培训班、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职工日常医保工作能力。三是通过医疗保险软件管理,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更加规范便捷。大大减少了错误的发生。第四,通过电视专辑宣传医疗保险政策,让大多数医疗保险人员、城市居民、学生等朋友真正了解保险的好处,了解医院的经营模式,积极参与医疗保险活动。

为使医保病人“清清楚楚就医,明明白白消费”,我院一是在院外公布了医保就诊流程图,医保病人住院须知,使参保病人一目了然。并在大厅内安排专职导医、负责给相关病人提供医保政策咨询。二是配置了电脑触摸屏、电子显示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公布于众,接受群从监督。三是全面推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并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在清单上签字,并对医保帐目实行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使住院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在领导来院检查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四是为进一步强化责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从入院登记、住院治疗、出院补偿三个环节规范医保服务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从严处理有关责任人。五是医院职工开展星级服务,刷卡制度,以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过硬技术受到病人好评.

并定期进行考评制定改进措施。二是加强病房管理经常巡视病房进行病床边政策宣传征求病友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查有无挂床现象查有无冒名顶替的现象查住院病人有无二证一卡对不符合住院要求的病人医保科一律不予审批。加强对科室收费及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检查及时严肃处理并予以通报和曝光。。

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给我院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正因为对于医保工作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全院干部职工都积极投身于此项工作中,任劳任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我科定期下病房参加晨会,及时传达新政策和反馈医保局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有关医疗质量的内容,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对医保制度的想法,及时沟通协调,并要求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医保政策及业务,规范诊疗过程,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乱检查,大处方,人情方等不规范行为发生,并将不合格的病历及时交给责任医生进行修改。通过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规范运作,净化了医疗不合理的收费行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管理、医保的意识,提高了医疗质量为参保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在办理职工医疗保险手续的过程中,我窗口工作人员积极地向每一位参保职工/居民宣传,讲解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有关政策,各项补助措施,认真解答提出的各种提问,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尽心尽力地提供服务。努力做到不让一位参保患者或家属带着不满和疑惑离开。始终把“为参保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放在重中之重。医保运行过程中,广大参保、参合患者最关心的是医疗费用补偿问题。本着“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我科工作人员严格把关,友情操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当场兑现医疗补助费用,大大提高了参保满意度。

通过我科工作人员及全院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认真工作,诚心为患者服务,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各项任务。20**年我院共收住医保患者2486人次,医疗费用总计2066万元,报销了1160万元,自费59万元,10000元以上的5人次,门诊慢病126人,金额达7.8万元,大大减轻了群众看病负担。

我院医保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医保局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我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全院医务人员的大力配合才使得医保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需严把政策关,从细节入手,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认真处理好内部运行机制与对外窗口服务的关系,规范业务经办流程,简化手续,努力更多更好地为医保人员服务,力争把我院的医保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全县医保工作顺利开展作出贡献。在20**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深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医保局的大力支持下,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把医疗保险这项工作完成的更加出色,造福全县的医疗保险人员。

米易县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米易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医改领导小组的关心帮助和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幸福米易的着力点,稳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米易县幅员面积215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少数民族乡镇5个)、88个村(少数民族村38个)、8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7万人。全县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1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个(县卫生监督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162所(乡村医生202人)、个体诊所40个。

1

二、各项医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诊统筹补偿,补偿金额为51.39万元,参合农民因病有8人次得到门诊重症慢性病补偿,补偿金额为0.41万元,几项共计补偿金额为2589.23万元;2011年1-9月参合农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补偿比69.8%,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51.03%,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63.59%。

三是狠抓源头,加强监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规范诊疗行为,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通知》,对住院病人费用及时在网上进行审核和现场抽查。定点医疗机构始终坚持告知制度,严格控制参合农民自费药品和自费检查项目的使用。同时,组织新农合技术指导小组人员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药费用进行审核,凡属因不合理的诊治费用造成的.损失,一律由该医疗机构负担,并对定点医疗机构处以相同金额的处罚,给予直接责任人相应处分。

基本用药目录、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公示并设立举报箱。经市、县审计部门对我县新农合运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 五是简化程序,规范管理,确保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实现出院即报。我县于2017年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正常运行,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合作医疗的信息网络化管理,门诊和住院费用全部实现了网上监管、网上审核、网上补偿,大大提高了合作医疗的管理水平。2017年实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 2011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出院即时结报,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报销。

六是及时完善补偿方案,确保参合农民得到最大实惠。2011年6月启动了门诊统筹补偿工作,实施门诊总额预付;开展了提高儿童白血病保障水平工作,截至目前有2人享受提高儿童白血病补偿。组织开展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工作,拟为符合手术条件的11名患儿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同时提高了重症精神病患者住院补偿水平,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重症精神病人,住院补偿比例高于同级定点医疗机构5个百分点。今年还将继续开展提高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补偿保障工作。

《米易县新农合基金监管等医改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汇报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局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支持的结果,是技术服务机构热情服务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我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面临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是当前各方面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工作落实效果不理想。有些部门、企业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更多表现为重“伤亡事故”,轻“职业病危害”。有的重视只是停留在书面或口头上,缺少实际行动和措施,没有真正将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加以谋划。

二是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全省各级职业卫生监管队伍总体力量依然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和必要的执法监察装备,技术支撑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导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是部分企业法制观念淡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关注劳动者的健康权益,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防护设施落后,管理不严格,治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严重;部分建设项目,尤其是招商引资项目未认真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程序,存在“先上车、后买票,上了车、不买票”现象。

四是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维权意识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进城务工人员成为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主要接触群体。由于文化水平低,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少,加之用人单位不认真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缺少防护意识和技能,不能依法维护相应权利。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我省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局党组中心工作这两个大局,实施顶层设计,强化基层基础,突出重点领域,深化专项治理,不断开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解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问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正确思想的形成与引导。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继续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的培训,集中组织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职业卫生专题培训,通过宣传教育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要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期间,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大力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普及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扩大宣传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源头预防职业病危害。省局已将职业卫生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纳入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前置,并实现网上统一受理、审查、审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工信、建设等部门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对未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建设项目,不予备案、核准。要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加大考核权重,加强建设项目源头管理。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避免“先上车,后买票或上了车,不买票”现象。要按照省局要求,对安全设施“三同时”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审查。省局将适时对各市(地)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核审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严把准入关。

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同时,做好木质家具制造、工业园区职业病危害治理“回头看”工作。在此基础上,再研究确定2-3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专项治理,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生基础建设工作。各市(地)、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重点企业,通过加强和规范重点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培养树立一批管理有序、控制科学、职业病防治效果明显的先进典型企业,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进一步推动全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各重点企业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学习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及检查方法》,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工作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要围绕建立完善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加强工程防护、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10个方面重点工作做好落实。省局将组织专家对职业健康重点企业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对工作开展好的企业进行表扬,对不达标企业列入“黑名单”在媒体曝光,并依法进行处理。

(五)继续加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力度。省局确定2014年全省新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企业为3188家,同比增幅为15%,并已经将任务分解到各市地。各地要认真研究制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年度计划和工作措施,突出重点治理行业领域申报工作,合理测算各季度申报指标,做好任务分解,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申报工作目标。要结合全省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工作,重新开展一次对水泥制造、石材加工企业排查摸底工作,确保全部申报。要做好新建投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及时跟踪新建项目和园区企业投产情况,确保及时、如实进行申报。要加大对未申报企业的处罚力度,对没有及时、如实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强化执法促进申报工作。省局将继续把申报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进行量化考核,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全省通报。

(六)认真完成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和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试点工作。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今年本地开展《活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层层分解任务,要准确掌握现有相关企业底数和生产经营现状,按照国家总局规定的考核标准,组织企业认真开展自检自评工作,完善各项防治措施,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逐一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本地区木质家具制造等已开展基础建设的十个行业领域及今年重点治理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年底前全部达到标准要求,为实现到2015年全面完成本地区、本系统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目标奠定基础。二是在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实施阶段,国家总局将抽取我省的2个市(地)及所属70家用人单位进行材料核查和现场抽查,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我省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综合评价。各市(地)安全监管局要高度重视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将执法年活动、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等重点工作与评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用人单位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确保评估工作真实反映我省职业病防治水平。

(七)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工作需要。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职业卫生监管队伍至关重要。各市(地)要进一步加大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理顺工作力度,要明确所辖县(市、区)职业卫生职能调整时间表,并纳入当年责任目标考核,争取职业卫生监管机构能够独立设置,不能独立设置的也要明确专人负责。今年,省局还要为县(市、区)安全监管人员配置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仪器和设备,各地要利用好这些仪器设备,开展必要的培训,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提高县(市、区)职业卫生监管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省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014-2015年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市(地)、县(市、区)积极筹建丙级检测评价技术支撑机构,以满足本地区技术服务要求。省局将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考核标准,开展乙级资质延续工作;同时,扶持技术水平高,信誉好的乙级机构晋升甲级。各市(地)要鼓励技术服务机构跨区域服务,打破区域垄断行为,加大检测实验数据和评价报告审查把关力度,不断提高检测评价机构能力和水平建设。要建立检测评价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对不按规范要求从业的机构,严肃查处;问题严重的要责令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消其资质。要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充实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和厂矿企业等领域职业卫生专家,合理调整专家队伍结构,发挥好专家技术支撑和服务作用。

同志们,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使命神圣,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敢于担当,勇于承重,开拓创新,多措并举,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深化专项治理,严格执法监督,努力开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新局面,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季度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当前已进入第四季度,气候逐渐转冷,xx县安全监管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全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一是强化安全第一理念。要求全乡镇、各部门、各企业充分认识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严防麻痹松懈思想、严抓安全隐患查改,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是督促企业开展自查工作。要求各企业开展对各生产环节全面、彻底的检查,确保各类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整改。

三是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在督促企业自查的基础上,组织各乡镇安全监管人员对辖区内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能立即整改的现场整改到位,不能及时整改的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置,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地深入企业广泛开展季节交替期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同时,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三级培训制度,抓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公众饮食用餐食品安全,近日,xx镇食安所多举措推进20xx年第四季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落实“四有两责”要求,完善监管机制。

二是制定食品“五小”摸底普查方案,对“五小”生产经营户进行摸底登记;全面完成有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数据初始化,实现“一户一档”制度。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流程和工作规范,实施分类监管;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设,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

四是落实督导通报制度,严格考核评定标准,全力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作设立监督公示牌,公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全面实行监管公示挂牌和执法全过程记录。

为切实做好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该县安全生产形势平安稳定。礼泉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从严、从实抓好第二季度安全监管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以宣传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安全文化进乡村、安全文化进校园、安全文化进社区及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知识,讲解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执法检查。紧抓重点时节、重点时段,认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同时,不断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抓严管、力求实效,全面规范和净化生产经营环境。

三狠抓隐患治理。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着力点,采取政府挂牌督办等形式,认真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每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监督。

四强化应急值守。不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保持通讯畅通,做到无事报平安,有事及时报,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备战”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生猪屠宰监管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潍坊市商务局指导下,诸城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山东省、潍坊市有关文件精神,抓住影响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紧密结合“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和“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扎实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强化畜禽屠宰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注水肉在市场上基本消失,生猪屠宰量占全潍坊市屠宰量的40%以上,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定点屠宰率达到96%以上。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劣质肉等不法行为。市商务局联合卫生、工商、畜牧等部门,对城区所有猪肉经营场所及乡镇农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劣质肉等不法行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分二组行动,一组重点清理整治城区市场和饭店、宾馆、学校、快餐店等集体伙食单位,要求饭店、宾馆、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必须使用定点屠宰厂生产的猪肉,并建立严格的肉品购入登记制度,明确记载购肉渠道、数量、时间,做到货证相符。加大城乡猪肉销售市场监管力度,凡是进入市场销售的猪肉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生产、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私屠滥宰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1格的肉品一律不得上市,一经发现立即查处。所有上市的肉品必须具备两章、两证、一发票。二组对各乡镇村庄私屠滥宰户进行重点整治,坚决打击、取缔“钉子户”。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8100余人次,查处生猪屠宰违法行为78起,立案25起,没收未经检疫检验的生猪产品4230多公斤。

定期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市32处定点屠宰厂进行了6次拉网式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到目前,共下发整改通知书31份,停产整顿2家生猪定点屠宰厂。五是加快屠宰厂远程监控建设。上半年,实施了得利斯、华宝、洪森等7家大型定点屠宰企业与省商务厅、潍坊市商务局联网监控,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的生猪静养、宰杀检验、无害化处理等进行24小时全程监控,确保放心肉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大力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加快现代化建设和改造。认真落实《潍坊市生猪定点屠宰厂设置规划(2008-2010年)》的要求,先后组织定点屠宰企业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上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进行老厂房淘汰再建,同路、帝王、华宝、翔和、永佳等7家企业拥有了湿化机等先进的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确保了病害生猪的无害化处理,促进了定点屠宰厂(场)上档次、上水平。目前,全市32处生猪定点屠宰厂占地总面积33.1万平方米,日宰杀能力21600头,年屠宰生猪180万头以上,其中日宰杀能力800头以上大中型屠宰厂(场)10处。结合商务部、省商务厅“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鼓励企业加快连锁化经营方式、生猪产品冷链运输的发展,促进我市“放心肉”进社区、进超市。目前,已设立“放心肉”连锁店、“放心肉”专柜210余处,减少了生猪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保证了猪肉品质,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二o一o年十一月十五日。

市场监管工作总结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业户代表:

我叫__,根据县局工作的需要负责__工商所工作。现将__年履行职责情况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一、工作职责履行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作为工商所所长,《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工商所实行所长负责制”。即负总责,主持全面工作,领导和带领全所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完成《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基本任务和上级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及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还有当地党政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__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是:以_为指导思想,领导和带领全所干部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行政,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好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帖花工作,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上半年收取规费7万余元,罚没款0.15万元。

1、强化市场监管;我所开展打假、打劣、打欺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半年共计市场专项检查8次,查处过期变质食品、药品21种,价值__余元,受到处罚的经营户10户。

2、规范市场行为,取缔非法经营。我所制定了食品市场岗位责任监管,责任到人,把监管人和监督人的相片和举报电话对外公布。在我所辖区内建立消费者投诉站3个。让消费者举报方便快捷,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3、执法办案;上半年我所共办理案件10起,法没款0.1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百分之五十。

4、年检、验照帖花。积极督促、指导辖区内企业、个体工商户年检、验照帖花工作。此项工作任务已按时完成,该验照的达百分之百。上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5户,企业变更3户,个体歇业15户,经济户口和监管档案全部建立。

5、“阳光收费”。自开展“阳光收费”工作以来,成立“阳光收费”领导小组,上半年收取规费7万余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百分之七十。

6、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和有关部门的工作,充分发挥工商所党支部的积极性。

二、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今年以来,我所的工商管理工作,以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依法、执法水平,工商业务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基准点,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并参加登记注册、监管执法、案件办理、微机操作等业务技能培训。我所还自行组织职工学习《行政许可法》、《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和《党风廉正建设》等常用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和全所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履行岗位职责、搞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业务技能基础。

三、自我职责履行情况。

__年初,根据县工商局的工作安排,我调入__工商所主持工作,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带头作用,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完成县局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当地党政交办的其他工作。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班长带头作用。

1、勤于思考,从实际出发,用制度管人管事。一是制定了__年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县局的工作制度,制定了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制定了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二是工作阶段性布置,阶段性抓落实,阶段性检查,阶段性总结。三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和考勤制度。

2、大局意识强,工作稳中求进。自觉做到“四个服从”,保证政令畅通。坚决执行上级决策。本人的一惯作风是无论县局直接领导还是业务领导,凡是安排办理的或要求执行的都认真去办理或执行,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在工商所,作为所长对整个工商所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工商所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对所内干部还是对社会都将产生很大影响,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同志们遵守的自己首先要遵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二)、市场巡查。

坚持上市场巡查。二是带头做巡查笔录。三是带头收取市场管理费。四是带头执法办案,和其他同志一起书写现场笔录,询问笔录,调查取证。上半年共办案10起,有7起我亲自参与查办工作。

2、验照贴花工作。

一是带头宣传解释,二是乡下逐户排查,跑遍了辖区的山山岭岭,收到良好的效果,圆满地完成了验照贴花任务。

3、办案收费工作。

一是带头摸底了解实际情况,组织评费、定费,推行“阳光收费”工作,发放“阳光收费”手册。二是带头执行定费规定,从不擅自做主,随意升级定费额。三是带头征收两费,将辖区内的欠费户、纳费户时常计在心上,以便安排职工去分组完成。不论是巡查发现还是举报查办,本人都能身先士卒。

4、配合当地党政工作。

一是坚决服从当地党政领导。二是主动向当地党政汇报工作。三是认真配合当地党政的具体工作,如煤矿管理工作。我们尊重、服从当地党政领导,同时工作上以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

5、坚持出满勤,超出勤,坚守在工商工作的第一线。

四、自学情况。

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贵州省消费者保护条例》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时常注意国家大政方针,了解和分析局势发展,把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切入点。教育所内干部自觉做到“四个服从”。

五、自廉从政情况。

工商所是工商局的派出机构,工商局的荣辱就是工商所的荣辱。一是带头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决对服从县局和当地党政指挥,因为工商工作本身就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维护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总之,我们始终将工商工作融入政府的整个工作中,收到较好效果,工作稳步推进。时常调整工作思路,争取工作上的主动和成功。二是不贪小便宜,从不在管理服务对象中贱买、赊欠物品,严格执行国家工商行政总局“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六项禁令。做到请吃不到、送礼不要。三是带头为群众办好事,解决困难,为经营者伸张正义,在市场管理中遇到困难帮一把等等,极大的融洽了干群关系,有力的促进市场监管工作,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__年,是对农村食品安全重点整治的一年,我所接受上级局的多次检查。在县工商局和当地党政的领导下,在全所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下,向上级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上半年两费收入完成任务的百分之七十,案件完成任务的百分之五十。但是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及人民群众和同志们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工作无限,职责也无止境,今后在县局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尽心尽职把上级组织赋予的各项工作干得更好。

感谢领导和同志们!

述职人:本站。

20__年__月__日。

旅游执法监管工作汇报

(一)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对全县旅游企业、住宿、餐饮进行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

(二)积极开展“春节”、“十•一”和“五•一”、“中秋节”小长假等黄金周旅游执法综合执法大检查。对宾馆、餐饮以及部分星级农家乐依法进行了检查,出动检查人员126余人次,并向相关涉旅企业发出口头和书面整改意见。

二、认真受理旅游投诉,继续完善旅游投诉体系。

(一)认真受理旅游投诉。

坚持贯彻执行《省旅游投诉暂行规定》,严格按照《省旅游执法工作程序》,依法、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全年受理旅游投诉2件,办结2件;接受旅游咨询电话245人次。

(二)公开旅游投诉电话。

坚持微信、led显示屏公开旅游投诉电话0837-8971666并保持24小时畅通,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和游客信访工作,确保所有投诉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

(三)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3?15消费者日、“春节”、“十•一”和“五•一”、“中秋节”小长假等黄金周等节假日作为契机,现场摆摊设点宣传旅游法规及旅游,现场解答游客提出的旅游投诉和咨询;引导游客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理性、成熟消费,同时教育广大涉旅经营者要合法经营。

三、

存在的不足。

截止10月的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旅游执法力量比较薄弱,执法人员少。二是旅游企业少,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弱、小、散、差”问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随之产生很多不规范行为和不良影响,给执法增加压力和难度。

四、下一步计划。

(二)继续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检查国道317沿线的商品售卖点及餐饮住宿。

(三)完善投诉处理工作,做好投诉趋向和案例分析工作。

(四)继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规范经营、投诉热点的媒介追踪报道等,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五)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二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熟悉业务,及时充电,提高素质,转变观念。

乳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清缴问题乳品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文件精神,我镇近期就此问题开展专项监管整治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镇接到上级通知后,高度重视,党委班子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认真学习,传达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研究我镇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相关事宜;同时成立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要求各单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到位,切实做好专项清查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专项整治期间,我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一方面,扩大宣传范围,在全镇宣传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正面引导、重点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和不合格乳制品查处情况,防止炒作,保持社会安定稳定,在全镇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努力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良好氛围。

三、协调联动,开展专项整治

一是彻底检查所有乳制品企业和所有乳制品,凡是不合格的,立即责令企业生产、销售,查封成品。对于已经市场的,立即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下架、退回、召回等措施,决不能继续造成新的危害。经查,我镇无乳制品生产企业。

二是认真开展乳制品流通环节的全面排查工作,强化市场巡查监管,加强对问题乳制品监管和查处。建立乳制品经营者的监管台账,以镇辖区各大超市进货台账为突破口,采取食品监管“倒查”的有效方法。并有针对性的对零售商进行清查和监管,及时将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处理,不在流入市场。

三是开展专项政治活动。一方面,在糖果、糕点等小食品作坊进行定期检查,督促自觉做好乳品食品安全工作。另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周围食品商店、小摊进行定期抽查,确保学生食品饮用安全。通过系列专项整治活动,我镇未发现问题乳制品。

我镇将继续按照要求,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做好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清查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和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为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作出不懈的努力。

欢墩镇食品安全办公室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

乳品安全的参与意识,坚定人民群众乳品消费的信心。

一、深入学习,把握实质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贯彻《条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xx年12月10日,我所全体干部学习了《条例》,掌握了《条例》的各项规定,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以最扎实的作风,把贯彻《条例》的宣传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12月11日,我所召集了辖区内乳品经营业主集中学习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关监督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经营者第一责任总识熟悉应该依法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守法经营和自觉性,切实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积极宣传,搞好配合

草潭工商所充分利用市场公示、印发单宣传、简报信息和12315窗口服务、帮助消费者清退问题奶制品等方式广泛宣传《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仅辖区内各经营场所制作公示告知栏或张贴宣传单100余份。在此基础上,还会同质检、卫生、商务、动检、农委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行动1次,有效的扩大了该项工作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汇报

(祝桥镇副镇长沈春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11年我镇紧紧围绕文明城区创评工作为目标,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镇和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的成果,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进行认真探索。把各项食品安全工作深入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下面,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基本概况。

祝桥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万,外来人口3.4万,有20个行政村,11个居委。耕地面积约30007亩,常年种植蔬菜26118亩次,种植西甜瓜15000亩,果树面积为6300亩,年生猪出栏量46159头左右,各种禽类54万羽,饲养奶牛729头,水产养殖195亩,农资商店9家。截止到目前,全镇食品生产、餐饮、流通领域的动态统计数据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3家,有证13户。农贸市场5家,取的食品卫生许可证4家、达标菜市场整改完毕1家(朝阳市场)。生产社会盒饭1家。现制现售67户。餐饮业111户;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5家,小型饭店48户、快餐店15户、小吃店和酒吧茶室、饮品店43户,企事业食堂、建筑工地食堂167家;其中学校和幼托机构及民工子弟学校食堂11家,建筑工地食堂临时许可证2家,敬老院食堂6家,医院食堂3家,食堂备案66家。食品销售单位727家,其中长期有效证595户,临时证132户。其他食品经营32户;其中餐饮业半成品配送2家,储运3家,食品销售管理(非实物方式)22家,餐饮管理(非实物方式)5家。

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1、我镇主要从镇级、职能部门、村居委三个层面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具体工作。一是镇政府依照食品安全“属地首责”的原则,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班子。同时制订了《祝桥镇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和《祝桥镇食品安全考核细则》,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二是镇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下设食品安全办公室,有专职食品安全干部。卫生室的乡村医生56人,防保组办酒户指导人员13人,防保组食品条线人员3人。三是各村居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镇长徐纪明同各村(居)委、各职能部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40份,全镇459个居民小组与各村(居)委也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村(居)委食品安全干部31人,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上报员45人,村级小组食品安全信息员459人。并且,及时调整和充实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员,使全镇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覆盖面达到100%,食品安全的监管重心下移,较好地解决了食品安全工作基层“管理难”的问题。

2、为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镇领导不仅在组织领导上高度重视,更是在食品安全工作经费上给予大力的保障。2010年我镇投入食品安全监管经费16万,2011年经费预算20万元,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发挥队伍作用,夯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1、加强摸底,强化培训。一是充分发挥网底食品信息员的作用,对辖区内的食品行业和食堂,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登记和备案,对无证照经营户全部发放食品安全告知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推荐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街。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形式,及时召开食品安全现场会,邀请食品监督所的老师做工作培训和现场讲解。对其他单位创建示范点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考核机制,奖惩分明。加大辖区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镇食安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奖惩制度,把食品安全考核结果直接与年终评选评优以及单位领导奖金挂钩,促使各单位把食品安全放到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中。

3、划区包干,先易后难。由于我镇是三镇一场合一的大镇,地域面积广,经营户比较分散,在管理过程中,我们按照区域进行划分,协调镇有关职能部门和村(居)委有关责任人与食品安全信息员、防保人员组成工作小组,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定人、定位、定责、定量,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目前,随着开发、开放,外来人员的大量导入,给食品安全带来不安全因素,他们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淡薄,有个别法人对办证工作怀有抵触情绪,随大流思想严重,观望者较多,持证率低的现象一时难以突破。因此,我们先从机关人员和干部开始,呼吁他们和身边的家属、亲戚、朋友帮助宣传、督促,做责任人的思想工作,逐步推动全镇的食品安全工作。

4、明确责任,细化分工。为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把监管责任进行层层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食品安全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三、突出重点环节,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

1、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打造“放心农产品”工程。种植业、养殖业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一直以来倍受各方关注,把好源头的监管责任重大。在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和食品安全示范镇”活动中,食品源头监管工作首当其冲,为此,镇农业推广站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检查小组,落实了相关责任,确定了陶仁林为农产品食品安全的专职人员。保证源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推进。

镇农业部门对源头的监管非常重视,及时召开农业会议,层层落实工作并签订责任书,共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书19份,安全卫生生产承诺书680份。并且树立上海青绿畜禽养殖场和上海东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食用农产品示范基地。同时,配合区相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的违禁品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登记、查处、备案等工作,全年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样品3443只,不合格9只,合格率为99.99%,5个农贸市场和配菜中心检测样品14289只,不合格32只,合格率为99.98%,对检查发现的不合格样品坚决予以销毁。

建立了现场检查指导制度,根据全镇种养殖业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和面上检查相结合,每季度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单位农业干部具体抓督促和指导,全年共检查、指导1183户次。确保农产品源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顺利有序。各项工作指标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加大生产加工业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和整治力度,全镇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3家,均持有效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每季度镇经发办组织对本辖区内的13家生产加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其中盐仓的盛永年糕厂与东海的米酒厂2家第二、第三季度未在生产加工)。按照区技监局下发的关于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我们组织人员开展自查互查活动,发放自查表13份,检查组在检查中对各生产加工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并做好整改的检查督促工作。另外,建立监管档案13家,对企业奖惩情况进行记录,组织《食品安全法》培训2次,树立上海东航美心食品有限公司为我镇食品生产企业为食品示范企业,通过它的规范化管理后带动全镇其他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经营行为。

(三)狠抓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建设食品安全流通网络。

一是稳步推进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工商部门积极推进食品市场准入制,狠抓食品准入工作的规范管理。通过巡查,规范市场食品检测、索证索票、台帐登记等各项制度;目前全镇所有的食品店和超市已100%建立索证索票、进货台帐制度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通过严把猪肉的经营主体关、进货质量关和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等措施,确保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是通过检查持有营业执照的市场主体的合法和有效性、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监管档案等措施,彻底解决小食杂店、食品小摊点无照经营问题。

四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3条以及农村食品安全放心店创建10家,做到证照、台账、票证、食品诚信“四齐全”。

五是食品安全责任书签约工作,为保证世博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工商部门要求每户开业的食品流通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镇食安办积极协调,召集食品安全信息员进行培训,全镇签订责任书422户。

(四)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确保餐饮消费安全。

一是认真开展餐饮消费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整治餐饮和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的整治力度,强化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我镇现有企事业、建筑工地、学校食堂155户,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143家户,不供菜食堂12户(6家私立幼儿园口头承诺不供应炒菜)。持证率达100%。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指导,对经整改后符合发证条件的小餐饮单位和食品经营企业及时办理卫生许可证,对经多次查处仍不整改的违法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指导各单位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制度,强化了对健康证、生产经营场所卫生消毒的监管,制定卫生监督要点、完善“三防”设施。另外,举办食堂食品安全培训2次,上下半年各1次有140家单位850名从业人员接受培训。

二是深入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监所对辖区内的餐饮、集体食堂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建立卫生管理档案,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每月进行表情(笑脸、平脸、哭脸)公示,评出“良好”和“一般”达90%以上,100%建立食品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

三是加强餐饮业和学校、托幼机构饭堂负责人、厨师和采购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就食品卫生管理、加工操作、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及台帐的建立等内容进行了强化培训,收到了实效。

四是家办私立幼儿园食堂纳入全程监管;我镇现有私立幼儿园7所,食堂有证照1户,其余6所均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但是,镇食安办、祝桥食监分所、防保组一直把他们纳入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中,防保组每月开展1次检查,镇食安办、食监分所、教育条线每季度组织一次检查,在开学前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幼托机构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五是农村家庭办酒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祝桥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特色工作,也是创新工作,在尝试探索过程中,镇每年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家庭办酒的消毒粉、厨师、相帮人员的体检、宣传等工作。通过制定各项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利用村食品信息员的优势,每月进行摸底调查,上报;再由防保组人员进行包干上门指导,办酒户指导率100%。2011年,指导农村办酒户1632户次,办酒桌数23346桌,吃酒人数210114人次,未发生农村家庭办酒户食品安全事件。

四、突出重点问题,着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上下联动,通力合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组织开展各项专项食品安全执法行动,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镇提供执法保障。今年共组织联合执法8次,检查3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车辆123台次,共查处无证照食品加工窝点4个,取缔无证照经营户59家,虚假保健品广告2起,整顿了马路流动摊位20余户,跨门经营20余处,发放无证经营取缔告知书78张,销毁不安全食品500公斤。规范了市场秩序,根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建立完善的群众监督网,加强群众监督。调整和充实了全镇食品安全专职干部和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赋予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同时依托工商消协组织,在全镇建立了镇村两级消费者维权联络站,并向社会公示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举报电话,扩大了监督范围,保证了监督渠道的畅通。

五、强化体系建设,着力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我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按照上级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譬如:一是无证照经营行为和无证照夜排档及流动的马路摊贩的整治。二是私立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三是企事业单位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有待加强。我们将认真分析原因,查找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相互协作,综合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食品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制定措施,明确责任,扎实做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为实现我镇“祝桥新镇、航空新城”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一步打算。

我镇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将在目前取得的成绩上再接再厉,通过做好“三加强”,继续加大力度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监管整治。

(一)加强宣传,提高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阵地,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集中宣传食品安全工作的意义、宣讲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营造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首先我们将采取制作食品安全宣传版面进行巡回展出,其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还有利用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营造食品安全人人参与,人人知晓氛围。

(二)加强监管巡查力度,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建立完善打击整治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查的同时,扩大巡查的覆盖面,利用不定时进行突击检查,最大限度地打击辖区内违法经营的行为。

(三)加强巩固创建整治成效,建立长效机制。各部门、村居委会要通过前阶段的整治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的问题,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及时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我镇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促进我镇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祝桥镇食安办。

安全监管工作汇报材料

为切实做好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该县安全生产形势平安稳定。礼泉县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从严、从实抓好第二季度安全监管工作。

一强化宣传教育。以宣传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安全文化进乡村、安全文化进校园、安全文化进社区及举办各类安全知识培训班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知识,讲解安全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执法检查。紧抓重点时节、重点时段,认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同时,不断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抓严管、力求实效,全面规范和净化生产经营环境。

三狠抓隐患治理。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着力点,采取政府挂牌督办等形式,认真扎实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每处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有措施、有落实、有监督。

四强化应急值守。不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保持通讯畅通,做到无事报平安,有事及时报,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备战”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为有效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防止校车超员、黑校车非法接送学生等违法行为,确保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安全,修水交警四项加强管控辖区内校车安全监管工作。

走进学校宣传。从3月23日起,组织民警在辖区内学校开展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以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山口中队走进山口中学上交通安全课,黄港中队进何市中小交通安全主题班会,用典型案例敲响安全警钟,教育学生拒乘摩托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余份。

深入隐患排查。从3月份起对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校车进行安全排查,以便及时有效掌握校车数量、校车车辆状况、驾驶人资质、运行路线等基本情况,做到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同时督促校方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逐车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人,已签订责任状120份,发整改。

通知书。

13份。

整治周边环境。对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加强学校周边执勤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的巡逻检查,加强对校车通行秩序的监管,严查校车超员、超速、驾驶资质不符、不按核定路线行驶等违法行为,并且一旦发现非法接送学生车辆的“黑校车”坚决予以取缔。3月31日,渣津中队查获2辆面包车非法接送学生。

部门联动协作。加强与教育、安监、城管、工商等部门的合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于3月26日至4月10日,组织各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检查,对学校周边道路的占道经营、摆摊设点、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载人及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实行综合治理,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和治安环境。

为进一步加大学校安全管理力度,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凉亭镇迅速安排部署,三举措扎实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思想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等形式宣传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应对的办法,使师生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树立安全观念,防患于未然。

多部门联防联动,齐抓共管安全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助,坚持“教育发展,安全优先”的理念,“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危害学校安全的行为坚决抵制杜绝。

健全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包保。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加强督查督办,确保责任落实,强化问责机制,对于职责履行不到位而发安全事故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生猪屠宰监管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紧紧围绕“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当好“火车头”、“发动机”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敢于突破,全力开创贵阳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率先跨越新局面。近日,对我市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肉类流通总体情况介绍。

目前贵阳市有定点屠宰场7个,分别是:乌当区嘉旺屠宰场、白云区贵阳黔之灵食品有限公司、花溪区贵州巨农肉业有限公司、清镇市黔五福屠宰场、开阳县金福喜屠宰场、息烽县屠宰场、修文县屠宰场。我市7个定点屠宰场约占全省定点屠宰场数的十分之一,日屠宰生猪达3500头,全市年供应猪肉11.4975万吨。贵阳市目前有总体上供求处于平衡状态。贵阳市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省外,达到80%以上,其余由省内供应。

二、肉类流通体系基础建设情况。

(1)贵阳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贵阳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领导小组”,把负责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的市场运行监管处设为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以“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以肉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加强监管,狠抓企业规范化建设,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2)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及《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的要求,贵阳市先后制定了《贵阳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和《贵阳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办法》。市商务、农委、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也制定了相关年度工作实施方案,为贵阳市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的支撑,使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3)按照《规划》要求,截止2011年,市政府共支持屠宰行业2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亿余元资金将贵阳市将原有20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压点整合为8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地处偏僻不便进行配送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设置1个乡镇集中屠宰点,有效控制盲目建场。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置完全按设置规划批准。2011年,贵阳市除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停业整顿外,其余7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已全部按标准经验收合格并取得了市政府颁发的“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

(4)全市7家定点屠宰场共拥有取得国家认证资质的肉品卫生检验人员120人、屠宰技术人员580人。定期对屠宰场法人代表、屠宰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及肉品品质检验和屠宰技术业务学习培训;建立健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进场检查登记”、“生猪静养”、“生猪屠宰加工”、“生猪肉产品出厂(场)检验检疫”、“生猪肉缺陷产品召回”、“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生猪供应信息报送”等生产、卫生、质量、追溯制度20余个。全市7家定点屠宰企业中,有2家实行计算机管理,确保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肉品安全;全市共有肉品加工配送企业2家,在市区范围内共开设鲜肉直销店21个,肉品加工配送量占全市肉品加工配送量的90%。

(5)2011年贵阳市积极争取商务部“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屠宰企业标注化改造项目资金共200万元,贵阳市同时安排价调配套基金180万元用于引导白云区光明公司屠宰场、花溪区巨农有限公司屠宰场、乌当区嘉旺屠宰场、清镇市黔五福食品公司屠宰场、开阳县金福喜食品公司屠宰场等定点屠宰企业升级扩建排污设施、生产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整治改造。同时,上述企业也自觉投入经费约1690多万元,对屠宰场环境、生产车间、排污管道、污水处理设施等进行了更新和维护,目前以上屠宰场升级改造全部完成。另外,贵阳市还积极争取将我市开阳县列为财政部生猪调出大县及生猪产业化项目,获得财政部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更新改造屠宰加工设施、发展冷链物流、建设肉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建设。

(6)自2009年商务部批准贵阳市为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单位后,经市委、市政府批准,2010年7月成立了“贵阳市商务行政执法大队”,编制20人,十一个区、县(市)均成立了执法分支机构,目前贵阳市拥有专职执法人员96人,配备了各种车辆10台,办公设备及电脑50台。全市建立起市、县两级商务综合执法联动机制,严格开展肉品品质检疫检验和肉品质量信息追溯和不合格产品无条件退回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的私屠滥宰和定点屠宰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开通运行了“12312”举报投诉服务电话,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举报、投诉、咨询渠道,拓宽私屠滥宰案件线索的来源,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有效地维护生猪定点屠宰市场秩序和合法定点屠宰企业的正当利益,群策群力保证“放心肉”供应。

三、流通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整合监管资源,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日常监管,狠抓专项整治,严查违法案件,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1)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视,从建立机构、完善组织、经费保障、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贵阳市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贵阳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贵阳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整合实施方案》、《贵阳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实施方案》、《贵阳市食品安全信用信息若干制度》、《贵阳市2012年食品安全整顿抽检方案》、《贵阳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关于做好2012年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食品安全及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治工作。同时,市政府与主要职能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目标责任书》,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年底将对整顿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对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组成督查组对各区(市、县)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督查出的问题下发《食品安全整改督办函》要求限期整改。

(2)以区域整顿、日常监管、定向监测、快速监测为重点,开展市场流通环节整顿。一是落实市场巡查制度、销售食品质量承诺制度、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等制度,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对重点食品进行重点整治。二是加大对食品流通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并开展食品定向监测工作。

(3)严格市场主体准入,确保肉品经营户的证照齐全。各经营户均按照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购销台账制度、市场经营者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度、食品质量购销查验登记制度进行规范管理。对大型超市进行市场食品质量监督抽查。规范销售行为,确保食品流通企业不出现“三无”产品。

(4)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检查行动。通过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积极动员部署,全面深入推进,目前全市定点屠宰企业已经完成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自查自纠,工作转入联合检查阶段。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一是充分发挥商务主管部门牵头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齐抓共管局面和强大的打击合力。针对私屠滥宰行为发生的重点时间、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集中主要执法力量强化对私屠滥宰行为的打击和治理。

二是重点整治私屠滥宰和定点屠宰企业收购、屠宰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病死生猪,及向生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行为,监督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落实进厂验收、静养、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不合格产品召回、证章牌使用和台帐管理等制度。

三是提高执法能力。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屠宰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