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热门18篇)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热门18篇)



调查报告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式来收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从而帮助我们深入分析和理解特定问题。此次调查报告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

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电子支付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持卡消费早已普及,而大学生更常用的是电子支付,通过电脑、手机,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支付。

2、消费多元化倾向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80%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手机”,同时,电脑、自行车、轮滑等也多有选择。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12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8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比较谨慎,追求高性价比。

4、追求时尚和名牌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从调查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

1、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5%的同学在300元以下;有45%的同学在300-600元之间,有30%的同学在600-900元之间,有19.5%的同学在9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2、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调查发现,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可见,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攀比心理。

3、恋爱支出过度

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6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不道德行为。

1.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二是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三是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2.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电脑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的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是科学的象牙之塔。目前,人类已经迈进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以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通过电脑,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医学专家的会诊,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婚礼、网上营销、网上政府。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随着电脑消费群体不断趋于年轻化,青年学生使用给电脑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电脑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欧诺个起到很巨大的作用。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阜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消费构成、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科学的,合理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新变化,而多层次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又有双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得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变化必然通过在校大学生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现状得到反映,也必然要引起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新变化。大学生消费观体现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青年一代的精神文明程度。因此,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便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一。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大学生的消费观既受到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来自不同消费水平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同时,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样在消费伦理观上也还需有正确的引导,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二。

大学生是他们同龄人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既表现出18-25岁处于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的新变化,又表现出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由于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会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消费行为及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也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三。

本研究采取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口头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做出分析。问卷设计的着眼点在于了解阜阳市大学生消费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受访者的个人特征以及消费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则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因素等。

阜阳是个中等城市,消费水平中等偏上。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范围阜阳师范学院的本科生,具体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四个年级的学生,共涉及文,理,工科的相关专业。问卷调查于20xx年3月底实施,历时3周。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网络调查问卷浏览者107人,回复23份,有效回收率为21%;口头调查46人,有效回收率为100%。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对比分析。

300以下/月。

300元-500元/月。

500元以上/月。

合计。

94。

184。

82。

360人。

26%。

51.2%。

22.8%。

100%。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按1年在校10个月计算,一般大学生在校日常消费每年少则3000元左右,多则在5000元,少数大学生还会更高一些。

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师范生的日常消费比非师范类的学生低一些。师范生学费相对低廉,另外每月学校补助稍高一些。师范生消费在150元以下的占20%,在250元左右的占35%,在300元左右的占34%,400元以上的占11%。

从月消费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在大学生中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水平为中等,月消费水平过低和过高的都只占少数。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当前的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他们的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学生之一,本着对中国经济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西南政法大学的大学生们的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也许我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的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的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对当前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调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重庆市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消费意向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的主要因素。二是通过对西南政法大学的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在校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分为网络问卷(以邮件形式发送)和打印的问卷,共有50位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其中包括了大一到大四所有年级,尽量保证了其代表性。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吃穿住用行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话题。据网上查证,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永远大学生茶余饭后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超出服装本身是原有的意义了,通过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风貌。

1、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1、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4、是否有钟情的服装品牌:有33.3%,没有66.6%(品牌有:李宁,真维斯,361,nike等)。

6、服装价格是否会影响你的购买意愿:会63.3%,不会36.6%。

8、是否会选择网上购买服装:会35.7%,不会64.3%。

2、理性消费占主体: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服装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当代大学生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大学生能正确控制自己消费欲望:物价上涨后,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增加,其中餐饮消费支出最多。就普遍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大学生在服饰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调查者分析认为:“物价上涨后,服饰日用品、化妆品及娱乐消费的价格并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涨,大学生们的消费支出却少了,这说明他们是有意地减少了在这些对大学生来说的‘享受型消费’,把钱用在餐饮、学习等必要的地方。

1、从购买服装的频率看。

(1)购买服装的消费还是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服装的频率都集中在一个月一次和二至三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够买服装的主要原因还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满足虚荣心,但消费分配的主方向还是对的。

(2)还存在服装的的消费还是不合理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还存在小部分人购买服装的频率较高,过分重视名牌的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对服装消费的不合理能从侧面反映出对每月生活费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费过多的问题。

2、从那方面吸引购买服装的角度看。

(1)当代大学生能够把握购买服装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对因季节气候变化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其次是为了美观,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反映出学生重视服装的质量,喜欢经济实惠耐穿的衣服,不会盲目因为对一件衣服的喜欢而不考虑价格的购买。

(2)追求时髦是大学生永恒不变的话题:大学生总是名牌的程度的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可能为了追求名牌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服装。却忽视了服装本身原有存在的价值。

1、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2、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3、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0xx年2月9日-20xx年2月17日)。

大一学生。

问卷调查。

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近日我对部分大一学生进行了一次寒假消费情况调查,通过qq共发放问卷24份,收回问卷24份。

1.消费用途:

(1)根据统计结果,寒假消费中购物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7.5%,其次是用于交际(聚餐),约为25%,上网所占比重较大,也为25%,其它占12.5%。认为自己寒假消费合理的约占75%。

(2)此次寒假是第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高中时大家通常会在寒假买大量的辅导用书,此次寒假根据统计结果,大约一半的人没有买书,购书超过150元的仅占25%左右。

(4)拥有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同学占调查人数的100%,约62.5%的人用于通讯的花费在50元以下,但有约37.5%的同学寒假电话费用在100元和150元之间。

(5)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买衣服花费在100-300,300-500,500-1000元的各占25%,在1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的各占12.5%。

(6)电脑销售商在寒假期间纷纷推出促销活动瞄准学生钱包,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仅有25%的人购买电脑,价位在4000-6000元,这可能与一些学校对大一学生带电脑的限制有关。

(7)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没有人在寒假报班。

(8)打工可以锻炼个人能力,增加一部分收入,减轻家庭负担,根据调查结果,近一半的人对打工持观望态度,看机会,约25%的同学对寒假打工很有兴趣,认为寒假打工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约25%的同学认为寒假打工浪费时间,不考虑。有约37.5%的人进行了寒假打工,其中有约三分之一打工所得在350元上。

(9)对于个人消费观,支持“能省则省”的占25%,认为“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的占62.5%。

2.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大一学生寒假消费情况整体良好,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第一,上网消费过高。据爱读爱看网报道,寒假大学生成为网吧消费主力军,一个寒假上网花费在千元左右。增加了家庭负担,不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每当问及此事时便以无事可干为理由。

第二,聚餐费用偏高。寒假是同学聚会的黄金时间,但选择高档酒店聚会是不妥当的,在没有个人收入的情况下,只能是给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第三,通信费用过高。我认为寒假手机费控制在百元以下为正常。第四,精神消费过低。有约一半的同学没有在寒假购买书籍。

(2)原因:我们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与社会接触非常的密切,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物质极度丰富,娱乐至死的'年代,从以上反映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一旦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受到诱惑而不能自拔。第一,上网费用过高是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有关,很多同学上了大学后自我放松,认为“大学可以随便玩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寒假无所事事,终日在网吧度过。第二,聚餐费用过高是与人们爱面子和当前浪费的社会风气有关,现在人们虽然富裕了但应坚持节约,提倡低碳,进行更为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第三,据了解,通信费用过高与学生谈恋爱有很大关系,对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大一学生来说这是不明智的。第四,精神消费过低正与这种娱乐的观念有关,考上大学后家长对学生的放任也是一方面原因,殊不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此时放松享乐,只会给以后埋下恶果。

调查问卷如下:

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为了整体了解大一学生在寒假期间的消费情况,请配合完成以下问卷,结果仅供科学研究,不对个人评价产生影响。谢谢!

1.你寒假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2.你寒假购书花费为多少?

a.0b.50元左右c.100元左右d.150元左右e.200元以上。

3.你寒假用于聚餐的费用是多少?

4.你寒假电话费是多少?

6.你寒假买电脑的费用是多少?

7.你寒假报班的费用是多少?

8.你寒假打工所得是多少?

a.0b.200元左右c.300元左右d.350元以上。

9.你的个人消费理念是。

10.你对自己寒假找兼职工作赚钱有何看法?

11.你认为你寒假消费合理吗?a.合理b.不合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体,吃穿住用行永远是人类离不开的话题。据网上查证,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700万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服装永远大学生茶余饭后永不过时的话题,大学生对服装的追求已超出服装本身是原有的意义了,通过对大学生购买服装的调查也能反映出现代大学生的生活风貌。

口头提问及问卷调查。

2、日常的观察总结。

3、调查完成后,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3)这次调查的男生占27%,女生占73%。

4)常去那里买衣服:泉城路35.5%。山师xx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2、调整消费结构。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消费时尚瞬息万变。而大学生是最容易被卷入时尚潮流的群体,有些消费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学生应克服从众心理,在既定的消费支出约束下,合理调整自己的消费结构,以达到最少的支出带来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购买产品,以免过度浪费。

3、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高校应加强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上呈现出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这一状况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消费观念密不可分。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从生活费用的来源、分配及利用状况,购物心态,消费水平和急停收入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使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意识且提出适应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对大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并从社会原因分析了大学生消费的外在因素。最后,由于大学生属于心理,生理,社会经验的转型期,正确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文的调查分析,我们希望能给广大的大学生消费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本科生。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王威力提出,有其他三位成员审查修改。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二百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总结和分析。经过近一周的时间将调查问卷整理完毕。由小组讨论调查报告侧重总结的消费问题的哪些方面。最后由袁莉执笔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当前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纪轻,缺乏经验,充满青春的活力并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购买能力,因而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首先大学生有着比较旺盛的消费需求,而反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自主与独立,消费受到家庭准许的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以及消费实力的相对滞后,是这一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问题所在。问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一次调查。

这次问卷共发放183份,收回有效问卷166份。以身边同学及朋友为主要调查对象。

1、经过问卷调查,有7%的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标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数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一结果和我预先的想象相差不多,说明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消费能力在周围学校大学生也占平均水平地位。

2、关于支出的具体内容上我们看到,用于饮食及娱乐两项的结果分别占了前两位,而选择用于通讯的支出与用于交际的花费的人数基本持平,并有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相当多的钱花在了娱乐享受以及与人的联络沟通之上,这说明饮食上的消费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当中,相比之下,现在的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钱实在是非常的少,这跟不良的学习风气以及社会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3、送第三题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来源85%左右仍然是来自家庭父母的供给,当然也有很多的学生选择了走出校园,挑选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为兼职,这除了贴补自己的花费外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也是促成这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部分人是利用学校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供自己的生活费用。

4、在第四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消费的认识还是很浅薄的,有很多是消费冲动型,见什么好自己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经过精打细算只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应该向这些同学学习。

5、在第五题中,关于网络购物的问题则让我们对大学生现今的消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发现,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活动,虽然在具体数额上差距还非常大,但这确实清晰的预示了网络购物在未来无法阻挡的发展趋势。

6、在第六至九题关于大学生消费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具有以存钱、记账为代表的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学生数量占的比例未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阶段消费计划的人数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对于自己的消费大多数同学则表示没什么感觉,只有小部分人总结为比较节俭。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学生们的科学消费意识还很淡泊,对于自己消费的管理还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虽然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有着自己已具备规律的消费结构、习惯以及发展方向,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必然能够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费。

问题总结:

(一)理性消费仍是主流。

质量、价格、外观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的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商品的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能达到1000元以上,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动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由于同龄人、城市时尚气息以及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商品的价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质量。

(二)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中,月消费相对高的同学的月消费可比月消费相对低的的同学的月消费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手机、社交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上。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们也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这一问题。

(三)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过程中显示,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来满足这一不切实际的愿望;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虚荣心,同时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学校园里的攀比心理也是异常的严重,别人没有的,自己得有;别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决办法: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大学生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传统观念,科学规划安排,使自己的消费水平与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不依赖父母而进行奢侈消费而应该自强、自立的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结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费、不理性消费,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当代大学生一定会形成一种更合理,更现实的消费观。

1、消费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与潮流已变成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需要调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费的理性化需求。题目虽然说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细处着手。比如对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费的原因。也要同时做好对未来消费的计划与打算,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由着兴趣不加节制的扩大自己的消费,从而导致自己的消费脱离了自己的生活档次。这两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自己在个人的生活水平下有个尽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绝奢侈品的消费。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3、调整消费结构。

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的70年代至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几年,有一个方面是一直在传承的,即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饮食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体。而在最近几年消费结构的失衡,不仅反映了学习风气的恶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与社会对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调整来使之适应我们的消费水平。

4、杜绝攀比心理,不过分追求时尚。

现实中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减少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学生们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的生成,所以我们必须杜绝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对于不过分追求时尚,我们大学生本来就应该以学习为主,这些次要的东西本就不应该成为每天最让我们操心的事。而在这方面的改进必然有助于大学生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

5、经济的独立意识与储蓄观念。

大学生作为接受先进知识,随时走上社会的专业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就尝试经济上的独立,培养一定的投资理念,并发展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储蓄观念。这对于将来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做法。不仅能够降低家庭的负担,让父母减少对于自己的担心,更能锻炼自己的投资意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6、大学校园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是,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大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不仅能使大学生们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还能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抓起,从而使广大学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社会正朝着纵深处发展。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成为当前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超前或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帮助大学生做好理财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和单位。

合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

三、调查项目。

1、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基本生活费:

基本生活费顾名思义是我们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经济支出,大致上包括餐饮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等。此项费用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我们可以正常生活。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基本生活费在每月总的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进而了解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消费的心里特征以及探讨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

2、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上网、交通等休闲娱乐费。

休闲娱乐费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上网、去ktv及其他娱乐场所、旅游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属于额外支出。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休闲娱乐费在每月总的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用以了解在校大一大二学生可能存在的消费行为导向与消费观念。

3、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学习费。

学习费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比如购买书籍、音像物品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课余之外知识的补充,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支出。了解此项费用的支出可以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的消费理念,进而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的发展状况。

4、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人情交际费。

人情交际费意旨在校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大致包括班级聚餐、购买生日礼物、同学聚会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额外支出,用于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不可避免,在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开支中占了一定的比重。了解人情交际费用支出用于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近两年用于人情交际方面的费用预算及支出,反映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

5、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购物费用。

购物费用是指在校大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用于购买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衣物、零食、饰品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普遍存在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中,但也属于额外支出。了解大一新生及大二学生用于购物方面的费用可以帮助分析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导向更甚是他们的世界观的构成是否健康合理。

6、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电子产品费。

电子产品费是指在校大学生为所购买的电子产品所支出的费用,其中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音乐播放器等。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或者用于辅助学习。

7、在校大一大二学生的通讯费。

通讯费是指在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期间用于互相交流的费用,主要指手机话费。此项费用的支出是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支出,用于同学、家人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方便学习与工作。

8、其他方面的费用支出。

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安排。

a.工作筹备阶段:20xx年9月。

b.工作指标设计:20xx年9月。

c.调查报告完成时间:20xx年9月底。

2、调查方法采用采访法和访问表的方法。

(1)采访法。

首先分别选取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中具有代表性的班级若干,然后在班级中对若干学生进行走访询问调查。

(2)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项目制成调查问卷,然后向合肥学院在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发放。

五、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调查的成员分工。

a、2人负责联系合肥学院院学生会,便于协助工作。

小组成员:王荃孙克凤。

b、2人负责工作中所需要的后勤服务。

小组成员:马琦刘郝。

c、8人负责发放问卷,调查问卷,回收问卷。

组长:陶婷。

副组长:吴庆娇,章璐。

成员:张中耀程刚陈雅雯涂碧丹张帆。

2、调查的工作步骤。

(1)制作问卷,审核问卷,印制问卷等其他备用物品。

(2)联系各系学生会负责人,确认发放调查问卷的时间。

(3)确认回收问卷的时间,并安排负责人认真回收。

(4)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3、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培训。

(1)让参与工作的人员熟悉问卷内容,方便对学生的询问进行解答。

(2)提醒工作人员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4、调查经费开支的预算:

a、调查问卷的印制及相关备用物品的费用。约为20xx元人民币。

b、调查期间所需的通讯费用。约1500元人民币。

c、调查期间所需的餐饮费用。约3500元人民币。

d、调查前期及期间所需的搜集资料费用。约100元。

e、调查期间附送的礼品费用。约5000元人民币。

f、其他的意外备用经费预算。

备注:总计约12500元人民币。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网络时代的来临,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所谓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互联通道相互通信,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一些分布的,智能的计算机所组成的集合,其关键是对数据和服务进行共享。处于世界颠峰的internet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帮助:获取各种信息,另外还可从许多网站上下载无数免费的软件。信息的发布;信息的交流,象网上语言系统、聊天、网络电话、视频、电视、传真图片、会议等。internet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它也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无形的网络虽是一个无限的信息资料库,可安全、高效地传递信息。可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暴露了出来:网络病毒的蔓延;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令人质疑;大量信息被随意地纂改。从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来看,网络中的娱乐板块,最受大学生的欢迎。qq、网络游戏、在线影视、广播、网上体育世界等。而其他的则利用较少。据调查,大学生中除极个别的人之外,7/8以上的人上网主要是出于娱乐休闲的目的。一些学生能神采飞扬的在网上了一下午,然而所谈的也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聊天的过程中网恋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再者,网络游戏,原本是带给人快乐,可是现如今带来的却是伤害。据调查,1/5以上的大学生长时间甚至通宵达旦地上网打游戏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影响学习的同时也使身体健康状况大打折扣。

我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必须以积极的、清醒的态度来面对网络,坚决抵制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通宵上网的几率,自觉地控制自己不进入不良网站,最重要的是多学习电脑知识,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才是新世纪的优秀青年面对网络最端正的心态。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1、月生活费数量

2、月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1.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将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潜力市场。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大学生持有信用卡,并且大部分都只拥有一张信用卡,所以信用卡的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信用卡在大学生中产生与流通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职业和资产,不符合银行发放信用卡的申请标准,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高,毕业之后可以迅速补充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就是发展信用卡市场上的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内涵相吻合。从长远意义上看,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的中高收入者,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应用新产品的意愿也比较强,他们将成为未来银行卡持卡人的主力军。因此,从诚信角度与长远角度上考虑,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开发前景相当巨大。

2.从一定意义上讲,信用卡在高校中的流通与使用,确实给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与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刺激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扩大了总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发行真正的信用卡,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而如何从正面健康地引导,树立起新一代人正确的理财与消费观念,是包括教育机构、发卡银行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在如今的消费观不断改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也成为了一大热点。大学生年轻,有激情,刚刚摆脱束缚,他们有着不同以往的消费观念。强烈的消费欲望与有限的经济实力造就了大学生矛盾的消费观。借这次机会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调查的结果看,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数,一成左右,800—1000元的大概占两成,500—800元的是主流,大概是四成,而少于500的也有两成。在这些学生当中,一半的都有电脑,几乎都有手机,不过价格不等,因此通讯与网络费用也成了不小的开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有:伙食费,服装费,恋爱费用,网络费用等。

一.伙食费。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平时都在学校用餐,但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或小吃店消费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100%。而且各种形式的聚会已成为在校大学生饮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各类同学聚会。这部分消费基本上每学期需要几百块。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和同学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普通餐厅,但也有人选择在高档餐馆。聚会的理由有很多: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不请都会被看作不够交情。这实际上都是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服装费。

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形象,因而对服装的档次要求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都喜欢买最贵最好的,以彰显自己的品味。女生的衣服总是买不完,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大学生越来越倾向名牌,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实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增加自己的被关注度。购买名牌产品更是能够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多数人都会希望人们注意到他们拥有的名牌产品。可见选择名牌产品对帮助大学生自己的交往,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由于在读书期间,主要生活费来自父母,而购买著名品牌的消费品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所以大学生大都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拥有名牌。

三.恋爱消费。

调查者中表示超过一半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月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还有就是恋爱的通讯费用,情侣间基本上每天多会有联系,自然大多数都在手机等上面,因此产生的费用不容小视,特别是异地之间,每月花费基本过百,这些都得自己买单。

四.学习消费。

相比而言,除去学费,如今的大学生花费在学习方面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从前。借用流行点的说法就是90后、80后的学习消费要大大小于70后、60后。或许是如今的消费水平要好于从前,而书籍、电子产品泛滥,除此之外,如今的网络如此发达,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资源,从而省去了一大笔开销。如此,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将越来越少,比例将愈加降低。在可自由支配零花钱中学习消费仅占7%,排在各项花费的最后。用于购买书报、学习用品,资料打印的费用远远不及其他消费。而在购物娱乐中的消费却占可自由支配零花钱的41%,近大半的花费在这娱乐消遣方面,至少是在消费数量的比重上,出现了精神方面的消费重购物娱乐,轻视专业学习的现象,不由得引人重视。

五.娱乐消费。

对于此项消费,通过对比以往的消费情况,可以明显的知道,大学生用于娱乐的钱是越来越多,且娱乐项目也是纷繁复杂,逛街,k歌,旅游……对于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虽然现在倡导的是多元的学习生活,倡导大学生做出校园多实践,而且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我们越来越不担心金钱的来源,但是却忽略了许多我们原本应有的良好品质,也忽略了学习的重要,这样或许是得不偿失。

我们是大学生,社会的焦点,在消费的观念上虽然是理性消费占据主流,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悄悄的改变,也预示着未来人们的消费观念一定是不同的。大学生已成为如今社会消费人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将影响着未来生活的消费变化,正确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方式才是我们现如今越要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商场vip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买什么东西付帐时一刷卡就ok。

2.消费多元化倾向。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手机已经达到人手一部,mp3已经过时,改用mp4了。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买电脑”,其次是“旅游”,反映出大学生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95%,有的人甚至拥有多部。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网吧上网的vip卡不少于学校的所有证件,电脑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名牌、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对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9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所能接受的价格在3000-5000元,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而结合我们学校以及附近学校的大学生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不是特别富裕,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于父母的,因此,这个范围内的价格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也有能力负担起,所以,这个价格范围的电脑比较受学生们的青睐。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20xx年2月9日-20xx年2月17日)。

二.调查对象:大一学生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四.调查内容:。

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近日我对部分大一学生进行了一次寒假消费情况调查,通过qq共发放问卷24份,收回问卷24份。

1.消费用途:

(1)根据统计结果,寒假消费中购物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7.5%,其次是用于交际(聚餐),约为25%,上网所占比重较大,也为25%,其它占12.5%。认为自己寒假消费合理的约占75%。

(2)此次寒假是第一个没有作业的寒假,高中时大家通常会在寒假买大量的辅导用书,此次寒假根据统计结果,大约一半的人没有买书,购书超过150元的仅占25%左右。

(4)拥有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同学占调查人数的100%,约62.5%的人用于通讯的花费在50元以下,但有约37.5%的同学寒假电话费用在100元和150元之间。

(5)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买衣服花费在100-300,300-500,500-1000元的各占25%,在1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的各占12.5%。

(6)电脑销售商在寒假期间纷纷推出促销活动瞄准学生钱包,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仅有25%的人购买电脑,价位在4000-6000元,这可能与一些学校对大一学生带电脑的限制有关。

(7)在所调查的24名同学中没有人在寒假报班。

(8)打工可以锻炼个人能力,增加一部分收入,减轻家庭负担,根据调查结果,近一半的人对打工持观望态度,看机会,约25%的同学对寒假打工很有兴趣,认为寒假打工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约25%的同学认为寒假打工浪费时间,不考虑。有约37.5%的人进行了寒假打工,其中有约三分之一打工所得在350元上。

(9)对于个人消费观,支持“能省则省”的占25%,认为“事先做好计划再花钱”的占62.5%。

2.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结合调查结果,经过以上分析,我认为大一学生寒假消费情况整体良好,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第一,上网消费过高。据爱读爱看网报道,寒假大学生成为网吧消费主力军,一个寒假上网花费在千元左右。增加了家庭负担,不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每当问及此事时便以无事可干为理由。

第二,聚餐费用偏高。寒假是同学聚会的`黄金时间,但选择高档酒店聚会是不妥当的,在没有个人收入的情况下,只能是给家庭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第三,通信费用过高。我认为寒假手机费控制在百元以下为正常。第四,精神消费过低。有约一半的同学没有在寒假购买书籍。

(2)原因:我们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与社会接触非常的密切,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物质极度丰富,娱乐至死的年代,从以上反映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我们一旦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受到诱惑而不能自拔。第一,上网费用过高是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有关,很多同学上了大学后自我放松,认为“大学可以随便玩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寒假无所事事,终日在网吧度过。第二,聚餐费用过高是与人们爱面子和当前浪费的社会风气有关,现在人们虽然富裕了但应坚持节约,提倡低碳,进行更为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第三,据了解,通信费用过高与学生谈恋爱有很大关系,对于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大一学生来说这是不明智的。第四,精神消费过低正与这种娱乐的观念有关,考上大学后家长对学生的放任也是一方面原因,殊不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此时放松享乐,只会给以后埋下恶果。

调查问卷如下:

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为了整体了解大一学生在寒假期间的消费情况,请配合完成以下问卷,结果仅供科学研究,不对个人评价产生影响。谢谢!

1.你寒假消费的主要项目是什么?

2.你寒假购书花费为多少?

a.0b.50元左右c.100元左右d.150元左右e.200元以上。

3.你寒假用于聚餐的费用是多少?

4.你寒假电话费是多少?

6.你寒假买电脑的费用是多少?

7.你寒假报班的费用是多少?

8.你寒假打工所得是多少?

a.0b.200元左右c.300元左右d.350元以上。

9.你的个人消费理念是。

10.你对自己寒假找兼职工作赚钱有何看法?

a.不考虑,浪费时间b.看机会c.很感兴趣,锻炼自己的能力d.生活所迫无可奈何。

11.你认为你寒假消费合理吗?a.合理b.不合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经济社会正朝着纵深处发展。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成为当前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超前或没有计划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帮助大学生做好理财规划,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