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二、课文:
1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三、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仿写诗句: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4][5][6][7][8][9][10]...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22、歌词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4、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体会作者追求世界和平友爱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词的意境和内涵,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的方法,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体味歌词的节奏美、情韵美。课时安排(分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让世界充满爱》;第2课时:学习课文《手拉手》,总结全文,背诵课文,完成练习。板书设计22歌词两首让世界充满爱手拉手温暖、欢乐、祝福、友好、欢畅、和平、友谊第一课时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伤心难过、孤独寂寞的时候,这时的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是的,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有这样一首歌词就写出了爱的真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吧。(板书:让世界充满爱)齐读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首歌,被它所感染、打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到“温暖、感动、友爱、幸福”等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6、全班反馈。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1)出示句子:轻轻得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1、总结全文:同学们,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世间最温暖的力量叫“关爱”。让我们打开心结,真诚相待,与人为善,放飞爱心,将爱播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让我们将爱的真谛都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2、齐唱《让世界充满爱》。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师述:同学们,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人人都需要爱,都渴望爱。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歌词。(板书:手拉手)齐读课题。2、简介作者及其创作背景。3、播放歌曲。聆听着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看来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词,深入领会歌词的内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熟练。3、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议。5、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6、全班反馈。三、深入学习,体会歌词的内涵。1、自由朗读,交流学习:(1)说说这首歌词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歌词中的“我”、“你”、“我们”分别指的是什么?(3)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加点的词语所表达的情感。(1)出示句子:推倒一切障碍,让理解的歌声永远飞扬。(2)请同学朗读,谈自己的体会。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1、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在奥运赛场上,传递着一种和平、团结、协作的奥运精神,传递着人类和谐。让我们将爱融入到我们的歌声中。2、学唱《手拉手》。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切入点:写给异国弟弟的信的内容是什么?阅读切入点;写给异国弟弟的信的内容是什么?从中体会小作者怎样的情感?课时安排:1板书设计:2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对难民的同情及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写给异国弟弟的信。齐读课题。2、思考讨论:从课题上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3、说一说:书信一般是由几部分组成?这封信是写给谁的?4、质疑:作者在信中写了些什么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声援”、“绿色的纽带”。(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期盼通过绿色的纽带,让中国儿童的一片心意,越过高山、飞过大海,传到你们手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帮助难民的真切的心情。)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1)默读,思考:“我”和维克多有什么共同的梦想?为次,“我”做了些什么?用横线勾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的心情,作好批注。(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我”给予维克多弟弟的帮助。体会“我”对于难民的同情、惭愧、钦佩的复杂心情。想象难民们过着怎样辛酸的生活。以及他们怎样同疾病、饥饿作斗争。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3)观看图片(或录象)资料,体会当邮车来到时,难民们幸福的心情。从而体会把邮车称为“幸福车”“和平车”的原因。(4)教师小结:是啊,看到这些在纷飞的战火中生活的难民们,看到他们对于和平和幸福的渴望,我想,每一个爱好和平,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们都会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学习下一部分的内容。3、讲读课文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1)指名朗读,思考:在国际和平年到来之际,作者又做了些什么呢?(2)理解:“非正义战争”。(3)指导有感情朗读。4、讲读课文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1)朗读思考:“我”和维克多弟弟有着怎样的愿望?(2)指名朗读有关句子,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3)指导感情朗读。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2、拓展: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维克多在回信中又会说些什么?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文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切入点: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阅读切入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赞美雷棣发愤立志,聪明懂事,自立自强,刻苦学习的优秀品质的情感。课时安排:1板书设计: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1、师:在1996年8月的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有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个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这个男孩名叫雷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2、板书课题:24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3、齐读课题,质疑: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他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4、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的条理。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2)理解词语:“凯旋”、“覆盖着国旗的遗体”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3)读句子,体会小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我大声呼喊……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这段话,把一个年仅11岁就失去父亲的小雷棣趴在父亲遗体上泪流满面地大声呼喊的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4)指导感情朗读。2、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1)默读,思考:雷棣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雷棣的情感,作好批注。(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学生读文字说体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雷棣的变化。体会雷棣化悲痛为力量,将对父亲的爱和怀念深藏心中,并为实现父亲遗志而发奋努力的心情。指导朗读有关的句子。(3)抓住事例中雷棣说的话来体会他的品质。(4)划出句子,指名朗读,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抓住“一定”“会去”“凭自己的努力”等词来体会。(5)教师小结:同学们,面对如此盛情而真诚的邀请和诱惑,雷棣牢记父亲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在了解文本思路的前提下筛选提取信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筛选提取信息的基本思路,学习写批注、写感想片段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追求集体的幸福和荣誉”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难点]。
1)读懂文本,理解文中作者对有关理想的看法。
2)使学生正确的理想,并产生为之终生奋斗的动力。
[教学难点]读懂文本,理解文中有关理想的看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作者巴金资料了解作者。教师搜集关于老人理想的资料整理制作.课件备用。
(2)组织学生搜集了解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3)组织学生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下反复研读课文,完成对课文每一部分的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交流所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
【多媒体展示一】巴金“追寻理想”简历。
巴金,少年时在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1923年赴上海读书毕业后,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1928年冬回国,主要作品有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东渡日本。1936年后,投身抗战,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当年10个学生给巴老写信的相关资料。
二、理解文本。
师:看课后练习第一题,在全文内容中,你最急于阅读的两个内容是哪两个?
生:(思考,小声说话,几个表达)。
师:较为趋同的想法是“我的理想”“我的追求”两个内容,我们就从这两个内容的'阅读开始。请看书,先读“我的理想”的段落。
生:(朗读课文)。
师:读“我的理想”,肯定是想知道巴老的理想是什么吧。读后,你有答案了吗?
生:巴老的理想是“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
生:巴老的理想是“追求集体的幸福和繁荣”。
师:大家不再举手了,是认可两个答案了吗?
生:(思考,交头接耳)。
生:第二个答案好。因为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师:这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大家同意吗?
生:(看书,点头)。
师:点头不算完,要说说为什么这一句话才是本段的中心句?
生:本段先分后总,先分说自己20、30年代和现在所表达过的理想,后总说一生的理想。
生:(在课文中找词语,惊喜地)人类。
师:好。一起高声地将答案读一遍。
生:(高声朗读)追求人类的幸福和繁荣。
生:(读第8段)。
生:(读1-3句)。
生:作者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战胜了困惑和挫折。
生:(读4、5句)。
生:理想一直指引作者一心向前。
生:(读6-8句)。
生:晚年的作者仍然受理想的洗涤、鼓舞,为理想而奋斗。
师:同学们说的好,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概括出巴老一生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
师:读了以上两节内容,我们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有了了解,现在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想想,相互说说。
生:(交头接耳)。
师:让我们来看看名家是怎么看的。
【多媒体展示二】《巴老著作光盘前言》柯灵。
巴金老人刚刚在医院里渡过九十三岁的寿辰,国家有关党政领导和他的老朋友,对他作了亲切的慰问与祝贺。中国古代著名的诗圣甫,一生潦倒,曾经咏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由来已久。巴老为文学尽瘁,为理想献身,如蚕作茧,蜡炬焚心,丝尽泪竭,甘之如饴,数十年如一日;而盛名高寿,集于一身,真可以说是稀有的人端。
巴老从来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猎取;文学的生命在于立诚,而不在于夸饰。我曾将巴老的生平归结为两个字:一个是“真”字,“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笃实坦荡,表里如一。一个是“爱”字,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由,爱一切美好和崇高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心交给读者。他像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奉待自己的信念,虽九死而不悔。
文章千古事“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论文,有此一说。虽已不免陈言生锈,却也合乎事实。作家是时代的产儿,如果他真正忠于时代,忠于艺术,又推动了时代,推进了艺术,日月奋逝,文采流传,这就是所谓艺术永恒的秘密。
商海风涛,席地卷天,价值失衡,道义失重,老辈风范,五四传统,已如凤毛鳞角,越显得难能可贵了。上海图书馆新馆建立,借助于崭新的科学成果,将巴老的等身著作、音容笑貌制成光盘,使读者如相晤对,如亲謦亥,并得便于什袭珍藏,广为流传,垂之久远。这在我国出版文化事业中还是一个创举,意义深远,自不待言。敬抒衷曲,聊代前言,并志欣喜。
生:(读上文,若有思)。
【多媒体展示三】作业: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下你对巴老一生的崇高理想以及追求理想的辉煌历程的看法,采用给巴老写信的方式,字数200左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到理想,不少同学也和10名写信少年一样有困惑。在上次课中,不少同学就表示对文中“我的迷惑”的内容感兴趣,我们来一起研读。
二、研究探讨。
师:巴老在寻找理想中有什么困惑?读出来了告诉大家。
生:(读书,思考)。
师:有答案了吗?
生:是“理想究竟是什么?”
生:是“理想是不是虚空的东西?”
生:是“理想究竟在哪儿?”
师:这些都是巴老在寻找理想过程中的困惑。再读,说说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生:(读书,思考)。
生:是“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
师:“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怎么理解?
生: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师:注意: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很多呀,文段中的“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指的是什么,要结合文段内容才能准确回答。
生:社会上的“向钱看”的不正之风。
师:巴老是这个意思吗?我来读一段话,大家想想。
教学重点难点:围绕主题写开场白,根据节目写串联词。
课前准备:学生:摘抄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和串联词。
教师:准备《江山如此多娇》的一些录像片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1、明确学习重点。
2、感悟数字,设计开场白台词,并与同学合作表演。
3、欣赏由倪萍、亚宁等人在《江山如此多娇》中说的开场白。
讨论:文艺节目的开场白有何要求?
4、明确开场白的要求。
5、欣赏景冈山表演的《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和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
设计串联词。
6、交流串联词,欣赏主持人的串联词。
讨论交流串联词的要求。
明确:
(1)、语言要有散文诗般的清新和淡雅。
(2)、能紧扣节目内容。
(3)、不冗长。
(4)、生动风趣。
欣赏《江山如此多娇》,讨论其中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7、思考“园丁颂”的节目。
8、设计开场白和串联词。
明确要求:
积极清新,重格调。
营造氛围,重情感。
新颖自然,重交流。
9、纷纷上台主持节目。
10、总结:
二、教师活动:
1、导入:
俗话说,红花要有绿叶衬。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如果没有节目主持人,就不会光彩夺目。忘不了倪萍的亲切,忘不了赵忠祥的深沉,忘不了杨澜的聪颖,忘不了李咏的幽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当一次文艺节目主持人”。重点学习“如何设计开场白”和“如何设计串联词”。
2、引导学生看一组数字“1949--”,让学生明确“江山如此多娇”是国庆50周年大型联欢晚会。
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并现场表演该联欢会的开场白。
3、播放《江山如此多娇》,组织讨论:文艺节目的开场白有何要求?
提示:联欢会的情调应该是欢乐、愉悦的,因此,只需要考虑如何将气氛和情绪调动起来,而不必过分地考虑联欢会的节目内容。
4、明确开场白的要求:
内容要紧扣主题。
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
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
主持人仪态大方,声调抑扬顿挫,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染力。
5、播放景冈山表演的《库尔班大叔你上哪》和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要求学生设计串联词。
6、组织交流。播放主持人的串联词。讨论并明确:串联词有何要求?
7、情境:金色的秋天,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教师节。假设我校将开一次由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加的文艺联欢会,主题为“园丁颂”。我们可以准备哪些节目?请报上节目名称。
8、老师帮助写好节目名称。
9、组织学生合作演练。
10.总结:让学生齐读赵忠祥的名言。
三、教学反思:
【教学构想】。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打算用“美”吸引学生,和他们共同去感受语句的音韵美,分析结构的层次美,揣摩描写的生动美,品味语言的简约美,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到这些美,就一定会陶醉其中,被其浸染,从而主动地去探究、去揽胜。
要实现这些构想,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优美。因此,在每个教学环节的开始、小结或者与下个步骤的衔接、过渡处,我都设计了一段或长或短的引导语,力求在准确传递教学信息的同时,为课堂营造一个优美的语言氛围;在品味字词的锤炼、品析写景的方法时,我也尽可能的运用四字词语和排比、对偶等修辞句式使我的语言更接近文章语言的特点。
其次,我认为“美”感的获得主要还得通过“感”:感知、感受、感悟。而“感”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读”。因此,读成为了我这堂课贯穿始终的方法。
文章短小,如果走马观花,仅从大处着眼,则难得其中三昧。因此,文中的美还需从小处人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对具体的字、词、句、段的品析上,这个环节要舍得花时间,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应充分鼓励,学生肤浅浮泛的理解应给予引导,学生空洞偏离的分析应予以纠正。
美文自然应美读、美教,让学生获得美感,带着这样的收获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体会本文总分结合的层次美和变化多姿的写景方法。
3.学习掌握一些多义词语、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章结构及描写方法。
难点:部分内容的理解和个别特殊句式的掌握。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2.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3.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前的三峡。
(由两个简单问题组成的导语,开门见山,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点明本文所写内容的地理位置、作者及.写作年代,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获得课文的相关资料。)。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
(这是对课文的初读,只在准确层面上提出要求。)。
二、读课文。
1.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作者用具有音乐美感的语言,浓缩了万千气象,展现了无限风光,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课文,注意节奏、语调。
2.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这一遍要求读得流畅读出抑扬顿挫。
(对课文的二读,要求由准确上升到流畅和优美。教师的解重在强调本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音乐美感,而示范则是让学生明白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善于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布置学生朗读时,教师就提出了对节奏和语调的具体要求。)。
3.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看,谁读得好。
(这一环节是对二读朗读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因此最好选择四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不仅仅是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如果中等水平的学生都没有达到要求,这个环节就需要再多给点时间反复读,方法可以是教师的指导读,也可以是学生的互助读。总之,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高,才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4.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力求把课文读懂。同桌互相翻译,有疑难相互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举手提出。
(这一次读的目的是理解内容,比较适合通过默读进行。浅易文言的翻译应避免教师从头到尾的串讲。先自主探究,再通过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留待全班探讨。)。
5.释疑,扫除理解障碍。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月”、“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了一句,精简了字词,保持了原意。)。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绿潭映倒影”。)。
既然“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怎么还会“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或有王命急宣”,“或”、“有时”都表明情况极为特殊,封建社会王权至上,皇帝有命令,行船者是冒着九死一生的生命危险,从而具体表明了夏水之疾。)。
6.教师补充学生的疏漏。
(学生在全班提出的疑问,最好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只是给予提示。上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句式的,具有规律性,教师可举一,让学生反三;另一个则涉及历史背景,可由教师讲解。这两个问题对文章的理解都很重要,学生如果没能提出来,则需要教师补充。)。
三、理结构。
1.本文是郦道元为《水经》一书做的注释,它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精练优美,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三峡》是其中的代表作,在北魏生产力极为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郦道元到三峡实地考察,且观察四时的变化,大到山水,小到草木无不涉及,绝不是一般的走马观花,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尺幅之内,气象万千”,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本文的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明确:第l自然段总写了三峡的山势,其余3自然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四个段落,字数相当,排列有致,文面清朗美观(板书文章结构)。
3.对层次的安排有没有什么疑问?
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呢?
明确: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同时,第1自然段写山势为这一自然段写水势埋下了伏笔――险峻的山峡造就了江水的'湍急,因此先写夏季也使前后文衔接紧密。
(这一次的读也是理解性的读,目的是在粗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匠心所在。)。
第二课时。
一、析角度、知方法、品语言。
那么三峡的山势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l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山势的特点,并从文中找出你得出看法的依据。
1.连绵不断,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2.高耸人云,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可以看出来。(翻译)。
3.教师对第1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不太理解,它和这段文字有什么关系?
(亭午、夜分才能见到日月,如果山不高、山不连,都不会形成这种景象,如果说前两句是正面描绘,那么这一句就是侧面烘托,它进一步说明了三峡的山势是连绵不断、高耸人云的。)。
(板书:连绵不断、高耸人云)。
齐读第l自然段。
4.在座的同学中可能有不少人游览过三峡的风光,老师也曾经两度游历,那连绵不绝的群山,耸人云天的峰峦,雄奇险峻、苍天一线,确实如作者所写,这也更让我们不得不惊叹郦道元的生花妙笔。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点描写景物,注重字词的锤炼,所以才能传神地刻画出三峡雄峻壮美的山势。那么他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呢?作者在字词锤炼上又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赏析文章的后3自然段。
1.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峡夏季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自由读)。
夏季景色的特点是水势凶猛。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一句看出来。(翻译)。
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已经写出了夏水猛涨的凶险,其余几句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后明确:“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一个生动的特例,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了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汹涌向前的狂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侧面的烘托,连“乘奔御风”都不能与江水的迅疾相比,那江流该具有何等的排山倒海的威力!
(板书:水势凶猛)。
男生齐读第2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这几句,不仅仅只从时间之短、距离之长写了水之流速,它描写的生动形象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三峡江流的汹涌向前、奔腾咆哮,它可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坐在小小木船上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荡魂摄魄的快感,它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一首诗,那就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哪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提示:描写角度、手法、炼字。)(自由读)。
&nbs。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重点难点: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题目解读。
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在本文中是屋主人地位的象征,人都有获得社会地位的需要,所以造一幢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是文中父亲的心愿。
二、学生自学,教师点拔。
1、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3、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不对劲。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2)粗糙——经济条件差。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麽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麽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麽?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13、那麽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三、当堂训练。
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造新屋。
非常要强老实厚道不甘人后。
教学反思:《台阶》一文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父亲的情感与性格,课文难点得到了突破。学生的朗读意思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和补充。
教学重点:
认识动物的特征,对奇妙的动物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
逐步提升学生吐字清晰,能结合动物的特点说清楚的能力;培养礼貌提问和等别人说完再补充的习惯,做到问明白、说清楚。
课前准备:
动物头饰、动物的视频、ppt课件、学生课前准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猜谜激趣,理解交际内容板块。
1.导语: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位,大家来猜一猜:勾勾嘴儿巧,身穿彩色袍,鸟类里面找,学舌逗人笑。
2.学生猜一猜:鹦鹉。
3.引导学生说说是如何猜出谜底的。
4.老师小结,鹦鹉真是有趣的动物。(板书:有趣的动物)。
板块二:创设情景,设置互动问答。
1.导语:动物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通过提前查阅资料一定有很多话想和同学们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动物园中的讲解员,看谁能把有趣的动物介绍给大家,让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它。
2.怎么讲?讲什么?老师先和同学们说清要介绍的动物名称,然后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独特的功能等方面说明它新奇有趣之处,也就是把它独有的特点说出来,吐字要清楚。
3.老师说清要求后开始讲解——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鹦鹉,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它还可以学人说话。
4.学生评价老师的讲解,根据学生的不满意引发提问或补充的主动性。讲明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5.模拟问答。
(1)预设:“阿姨您好,请问为什么鹦鹉会学人说话?”
老师顺势引导:“你可真是会思考的孩子?”
(2)请调查过得孩子来补充,老师顺势指导补充的学生有序补充。
预设:“阿姨,这个问题我可以来补充,鹦鹉的舌头很发达,就好像人的舌头一样,转动灵活,舌头很肉质,特别的圆滑,而且很厚,也很软,前端是细长月状的。一般来说,那些野生的鹦鹉都不会说话,那些家养的鹦鹉需要经过训练才能说话。在它们学说话之前,需要把它舌头外面的硬壳去掉,让它的舌头变得柔软,然后每天早晨空腹的状态下利用条件反射教给它说话。但是可惜的是,它们知识学舌,并不懂得语言的真实意思。我补充完了,谢谢大家。”
如果学生没有准备,老师就可以做介绍,还可以加上结合生活的例子:“我。
家邻居就有这样一只有趣的鹦鹉,每天回家,他们都会有这样的对话——“您吃了吗?”“您吃了吗?”“没吃赶快吃去吧?”“没吃赶快吃去吧?”这样的例子一定逗得学生露出笑脸,有趣的意思得以实现。进而感受出鹦鹉不同于其他鸟类,因为它会学人说话,所以有趣。
6.分组讲述和问答。
学生的情绪此时已被激发,老师们要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交际过程,梳理出说者和听者之间的注意事项,然后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板块三:角色体验,分组交流互动。
1.老师可以先提示交流活动小建议。
(1)4人一小组轮流当讲解员,介绍图中有趣的动物,也可以介绍自己喜欢的其它动物。
(2)游客可以有礼貌地适时提问。可以举手说:“我提问。”
(3)遇到想补充的问题,要等别人说完再表达,可以说:“我想补充”。
(4)交流之后,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全班展示。
2.老师在巡视中尽量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交流信息,有意识的让一些有提问和补充空间的同学来全班交流,提升生生互动的机会。
3.学生汇报互动交流。
每位学生交流后,老师都要回扣交流主题:这真是有趣的动物,加深理解的同时,为后续发言提示交流主旨。
4.在全班交流之后,颁发“讲解员”“特色讲解员”“风采奖”等不同奖项,在鼓励的同时激发参与的热情。
5.倡议学生爱护动物。
板块四:迁移运用,树立心中榜样。
1.导语:这节课,同学们抓住了各种动物与众不同的特点,说出了它们有趣的地方。其实用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指名发言。
3.老师帮助学生梳理出班级中学习、纪律、爱劳动、关心集体等多方面的榜样,引起学生关注。
4.发现者和榜样合影留念,建立互助小组,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文档为doc格式。
。
1.学习10个生字,会认识8个生字。
2.感受槐花给人民带来的美丽和快乐,体会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是重点。
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的含义。
槐花的图片。
生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2.多么美丽的花朵啊,同学们能有自己的话来赞美它吗?
二过度:
1.在我国的乡村,一到五月槐花就争相开放,那时的乡村真成了——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
2.请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
2.生自由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洋槐开花的时候,是一副这样的景象?请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2.生读第一段,并引用书上的话,回答该问题。
3.槐花盛开的时候给大家怎样的感觉?
4.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一读地一段吧。
5.生齐读第一段。
五练习背诵课文第一段:
1.小组练习。
2.大组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请生个别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2.有感情地一齐背诵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
1.过度: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2.从哪里可以看出,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3.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边思考边做记号。
4.大组交流:
把你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5.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
1.槐乡的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乐趣,大家喜爱它。
所以当它盛开的时候才会那么满意呀。
2.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四练习背诵。
五书写生字。
板书:
3.美丽的槐乡。
吃槐花。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别槐花。
喜爱槐花。
装槐花。
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方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明星、伟人、家人。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二、作者简介。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三、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_”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遭批斗。
四、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一)画说老王。
提问: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以“从他的看,他是一个的老人。”的句式回答。
讨论并归纳:
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
(二)走近老王。
1、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
2、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3、速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你能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吗?
(提示:生活、为人两方面考虑)。
明确:命苦、心善。
4、提问:老王的日子过得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讨论并归纳: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b、“_”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5、提问: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c、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三)善待老王。
提问:面对老王的不幸,作者一家为他做了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a、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四)品味真情。
1、提问: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讨论并归纳: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1)朗读:齐读第8段;分角色朗读9至14段;齐读第15段。
(2)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讨论并归纳:课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消瘦与不灵活。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
2、质疑,合作探究。
提问:就这一情节,你有没有疑问?提出来请大家帮你。
质疑:(1)文章中,老王自己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给我送香油鸡蛋?
明确:回过头去找“我”一家人关爱老王的细节,得出“以善良对待善良”的主题。
(2)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明确:他收了,是为了不辜负我的一片关爱之心,免除了我内心的不安和再送钱的麻烦。因为他知道:此时不收,后面我还会把钱给他送去的。(“我”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他心理其实很难过。)。
(3)“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
明确:因为我没有“领受他的谢意”,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连他临终前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五)认识作者。
提问:善良老实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
1、讨论并归纳: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讨论并归纳:原因:一、平等观念;二、人道主义精神。
五、主题升华,拓展迁移。
(一)关注“老王”
讨论并归纳:爱心、人道主义、平等。
(二)仿写。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讨论并归纳: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三)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让学生选择最主要的情节,结合自己的感悟说出喜欢的原因,由赏析语言到情感体验逐步提升,并对如何写人给予学生适当指导,既重视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训练了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侧重学生的自我感知、自我体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并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
阳光明媚,小草嫩绿,春天来了!
鱼儿一个冬天都在河里,快闷死了,一听到春姑娘的脚步,都欢天喜地地活蹦乱跳吐泡泡。我也不例外,脱掉厚厚的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美丽的公园,去寻找诗人笔下的春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那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得多欢啊!蓝蓝的天空不时有小鸟飞过,就像我和小伙伴在操场上嬉戏玩耍。小鸟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呢!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姑娘带着春雨来了!你听!“沙沙,沙沙”春雨悄悄地落下,滋润了小草,小草冒出了嫩芽;滋润了树苗,树苗长出了枝条;滋润了荷塘,小蝌蚪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就好好计划自己的学习生活,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吧!
单元目标:
1、能欣赏文中精彩的演讲,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的特点,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
2、能学习优秀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3、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4、能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能自行设计口语交际题,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悼念玛丽・居里》1课时。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1课时。
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
2课时。
读书报告会1课时。
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3课时。
语文活动:演讲比赛3课时。
单元.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精彩演讲,本单元的课文有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真挚的悼念,有左拉对英年早逝的莫泊桑的深情回忆以及精辟的评价,有公刘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幽默答词,有北京申奥陈述发言的热切诚恳和翩翩风度,也有克努特・汉姆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激动、谦虚。六篇演讲各具特色,或真挚,或幽默,或诚恳,但都同样精彩,令人叹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欣赏名家的风采,也能让他们学习那些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的坚强意志、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更能使他们领会演讲的魅力,学会写简短的演讲稿,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由”二字,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如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口语交际题等,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但“自由读写”不等于“放羊式读写”,教师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尤其应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让他们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来“自由读写”。
教学设计:
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等。
3
讨论:本单元的课文有哪些异同之处?课文与课文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
讨论,交流。
4
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
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单元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同志趣的同学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小组。
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
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
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以《悼念玛丽・居里》为例,学习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1、能掌握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并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2、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3、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课前学习:1、复习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圈点阅读方法。2、利用网络或书籍收集关于玛丽・居里的资料。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复习圈点勾画阅读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相信居里夫人大家都不陌生了,也是一个辉煌的名字,她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哪位同学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居里夫人?倾听,讲述。
2
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用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回忆,思考,复习。
3
请大家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并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本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阅读,圈点勾画,思考,小组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起身拉开窗帘,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进来,又是一个好天气。
但春天的早上还有些凉,我带上妈妈的皮手套下楼去锻炼。刚到楼下,就看到一位老奶奶在垃圾桶里扒拉着,旁边还有个麻袋,大约有半麻袋的破纸盒和瓶子。她鞋子的后脚跟被踩在脚下,里面是一双带洞的袜子,漏在了外面,穿着一条不太合体的裤子,肥肥大大的,上衣又好像小了些,弯腰时后背都漏出来了。只见她一只手扶住垃圾桶的上沿,另一只手在垃圾桶里扒着,腰弯得超出了九十度,整个头都伸进了垃圾桶。垃圾桶里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我尽快跑开了。
刚在小区里跑了一圈,就将春天的凉意驱走了,手心微微出汗了,我将手套摘下,顺手放在了衣兜里,继续跑步。
到了吃早餐的时间了,我准备上楼。“咦,手套没了?”我的衣兜空空的,“那是妈妈最喜欢的皮手套了”,我有些慌了,赶紧返回去找。“小姑娘……”听到有人在喊,我停住了脚步,看到不远处那位老奶奶正朝我急匆匆地走来,我迎上去,眼前一亮,老奶奶手里拿的正是我丢的手套,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她跟前。“这是你的手套吗?”她双手捧着手套,递到我跟前,我怔住了,她的手上有数不清的裂痕,有的还张着“嘴”,手指甲里也是黑黑的。
看到这双经历过无数风雨的手,我犹豫着:老奶奶太需要一双手套了,假如我说这手套不是我的,她也许会自己留着戴吧?可是这又是妈妈的一双最好的手套了,我该怎么办呢?“不是我的手套,我没有手套”,就在那一刻,我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我希望那双手套能给老奶奶的双手带来一些保护。
我转身向家跑去,有些忐忑不安,“手套丢了,妈妈会不会教训我呢?”我小心地推开家门,蹑手蹑脚地走到妈妈跟前,向妈妈讲述了刚才的经历,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惩罚,没想到我一说完,却迎来了妈妈一个深深的拥抱,“你做得非常好!”妈妈还不停地夸赞我。顿时,我心中涌出一股暖流,一阵春风从头到脚抚摸着全身。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可爱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更是醉人的,我心中也有一个温暖的春天,它在这个早晨就这样来到了身边,让我深深地迷恋!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苏教版八年级下)。
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一、导入新课。
可采用问题猜想法导入新课。师讲述课本第一段或其他的故事,然后问:“如果你是唐太宗,你会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引出课题。(板书。)二、自主学习。
1.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内容画下来,同位之间交流。
2.怎样才能做到“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三、反馈交流。
明确:要做到“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就要注意三点:
1.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态度就是诚恳,专注。
2.要对别人的发言内容加以分析,吸取精华,抓住重点。
3.在听话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当时的语境、说话者的体态语、语气、语调,从中捕捉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四、技能操作。
明确:(各抒已见,只要能分析出一点即可。)。
2.听下面的故事,回答问题。
过去,有父子俩赶一头毛驴去赶集,一开始父子俩跟着毛驴走,不久就听见有人说:“你看这两个人有多傻,放着驴不骑,宁愿磨鞋子。”
这父子听得有理,就让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结果没多久,有人又说:“儿子骑驴,老子跑路,成何体统。”这父子觉得有理,于是老小交换,老子骑驴,儿子走路。
再走不远,又有人说:“老的骑驴,小的走路,真够狠心的。”这爷儿俩最后一商量就找一根杠子抬驴走。
没走多远。跨上一座小桥.驴用力挣扎.三位一齐掉到河里。
(1)两人闹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2)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样处理?
明确:(1)(因为两人不加分析地听,没有自己的主见,这样不算会听。)。
(2)(各抒己见。)’。
3.阅读下面两段话,要求能听出两段文字的分歧的核心。与同学进行讨论,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同意、或反驳、或补充、或修正。
甲: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彼此谅解。
乙: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只要别人尊重你,你就应当体谅别人。
(小组自由讨论。)。
五、拓展训练。
班级举办一次讨论会,围绕如何看待“流行音乐”的话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可自由发表看法。听取其他同学发表各种见解时,要善于听出不同意见的焦点和分歧所在,并适当作些评论。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苏教版八年级下)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摘录:万神之王宙斯搞不懂凡间到底有何魔力,竟让有的天神也动了下凡的念头。他委派天使巡访人间,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正文:天使人间行。
序幕。
万神之王宙斯搞不懂凡间到底有何魔力,竟让有的天神也动了下凡的念头。他委派天使巡访人间,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故事:
天使人间行。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尾声。
天使终于完成了巡访任务。他回到天宫,激动地对宙斯说:“尊敬的宙斯大王,此次巡访人间,我受益匪浅,人间确有许多让人留恋的东西:人间第一情,确非亲情莫属;人间第一爱,也确非亲人的关爱莫属啊!”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海拔4000米以上;。
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以东的地形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泥沙沉积下来形成依山傍海、纵贯南北的冲积平原.
阶梯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是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
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2中国的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
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降水时空分布:从地区分布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
我国气候类型分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最为辽阔.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陆性特征.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多旱涝灾害.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教学设想:针对本节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知识比较条理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资料分析、查阅图表、自学课本、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然后通过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本节内容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三大有机物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第二课时学习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相关知识。
借助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2、能举例说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3、知道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
能力目标:1、学会信息资料、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2、在自学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教学准备。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课程引入。
据调查,我国中学生中有29%的人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食品。但专家指出,洋快餐是导致人们发胖并诱发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4月,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包括8条内容: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引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
食物的营养物质。
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在学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导。
研讨题:
1、你们组所确定的1-2种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那些营养物质?
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什么?
全班交流,对相关内容进行质疑、释疑。
1、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通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源于什么,体现人与生物圈的统一性。
3、使学生认识到良好饮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4、在学生研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查阅、分析、团结协作及表达交流能力。体验学习的快感。
。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释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含糖类、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的旁边,并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尤其对肥胖、减肥形成一些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指导。
各小组根据教材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定探究计划。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小组间进行交流,对误差大的进行反思。
掌握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培育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
。
水与无机盐。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膳食纤维。
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结合当地富含维生素和富含无机盐的食物种类,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积极、踊跃通过“医生看病”的角色扮演,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根据角色扮演情况,将相关知识填入p25表1及p26表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掌握水与无机盐、维生素的种类,及缺乏时的病症。
激发学习兴趣。
。
小结。
练习。
小结有关内容。
积极发言,回忆所学知识。
完成练习,
使知识得到巩固、反馈。
。
课堂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肉、蛋、奶、白面……。
生: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奶等来自动物。
师: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进食呢?
生: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师: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师: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请同学们讨论。
生: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师: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22页的课文,在书上划出来。也可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划出重点,举出例子,写在书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讨论,并给予表扬。
启发学生进行讨论。
生: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来源。
师: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结论是仅仅靠推测得出的吗?能不能通过实验来测定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请同学们看教材p23页中的插图,你们小组想知道什么呢?
生:小组同学通过看插图并讨论后,提出探究的问题。各个小组的探究问题可能不一样。
生:食物中是否确实含有能量?
生:花生种子中含有多少能量?
生:核桃仁和花生仁含的哪个能量多?
师:(让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问题不同,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不同)。
生:各小组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讨论能否作出假设。如能,则各小组积极讨论,作出假设。
师:巡视、指导,纠错。
师:请将课前准备的实验装置向同学们展示,并说出它的优点。
生:(有的用白塑料筒,有的用倒置漏斗,有的用透明的玻璃管,并外套一层铝箔。)。
师:肯定学生的制作及丰富的想象力。
师:请各组同学讨论、交流各自设计的探究方案,并按方案进行操作。
生:各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利用谭前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探究。
师:巡视并对探究过程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教师留下15分钟左右给各小组学生进行实验和对数据的处理。
生: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交流,说出实验结论。
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或改进方案中的一些步骤。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和对探究过程的反思。
生: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生:有,如水……。
题:为什么水分对我们的生命这么重呢?
生: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废物也只有溶角在水中才能运送出动。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不管是从含量,还是作用来看,水都是我们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所产,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
(以看病的方式,学习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知识)。
生: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完全正确。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如果同学们有挑食的赞美,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生:(课前挑选了一名学生以角色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下他得了什么病吗?
生:缺钙。
生: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生:海白菜。
生:海带。
生:海中的鱼虾。
师: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生:(气氛活动,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热烈,查食物成分表积极。)。
师:(注意引导学生做诊断,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生:(根据同学的表演和老师的板书,填写表一和表二。
生:我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后来我妈妈让我多吃水果和笋子,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生:多吃新鲜蔬菜也可以。
师:为何多吃水果、蔬菜,就能帮助排便呢?
生: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师:纤维素除了能帮助排便外,对身体还有许多好处,所以一些科学家将它称为“和七类营养素”。
生:原来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这么多,这么重要。
师:现在你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吗?
生:(回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
生:我们应该改掉偏食的毛病。
生:我觉得我的胆子比以前大了。
师:只要大家有收获,我们就成功了。希望大家了解了各类营养物质后,能自觉地合理饮食,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板块1:情境导入。
老师出镜同学们,我们知道,出去旅游,人们总会预先安排好旅游线路,建造大厦,工程师总会提前设计好图纸,那么,写文章也是如此。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结构是骨骼,语言、材料是血肉,没有骨骼,何谈血肉?能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就能使文章更“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ppt1课件展示:
模块二:梳理知识。
教学板块2:自学解疑。
ppt2首先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到118页,自学知识短文《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然后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ppt2课件展示:
1、文章的结构主要指哪些内容?
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应注意些什么?
(现场老师在学生自学完毕后组织交流,讨论问题。时间约4分钟)。
ppt3刚才,同学们的学习很有成效,从书上来看,两个问题的答案应是这样的。
ppt3课件展示:
1、文章的结构主要指各部分内容的组织、配合,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
2、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应注意:
(1)开头和结尾应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精心设计。
(2)在行文中要注意段落、内容之间的过渡照应。
(3)在写作前应先编列写作提纲,或打个“腹稿”,精心安排各部分内容,从而组成比较严密的整体。
教学模块三:感知结构。
教学板块3:学习标准。
(现场老师在学生思考后组织交流,讨论问题。时间约4分钟)。
ppt5: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理解,都很有见地,下面大家看看老师的理解,我们是否一致。
ppt5课件展示:
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刚劲有力,具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作用。
教学板块4:了解过渡。
ppt6凤头、猪肚、豹尾三者间的自然连接还少不了“过渡”,“过渡”强调的是“前后连贯,气脉相承,通篇浑然一体”,作用是使文章言之有序。常见的过渡方式有:
ppt6课件展示:
常见的过渡方式有:
1、词语过渡。一般采用关联副词作为段落、层次及句子之间的过渡。常用的关联副词有:因为、所以、不过、但是、可是、然而、诚然、固然、因而、因此、只要、尽管、况且、正是、应该说、之所以、可以这样说、上述表明、由此可知、综上所述、正因为如此等等。
ppt7课件展示:
2、设置悬念过渡。在段与段之间设置悬念,形成大悬念套小悬念的连环结构,也是文章过渡的一种好方式。如《琵琶行(并序)》中的“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下文让琵琶女出场;如《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接下来就写点缀小屋的树。
ppt8课件展示:
3、设问过渡。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这时,用一两句设问,激起读者到下文去寻找答案。如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后面接着论述人的正确思想的来源;鲁迅的《文学与出汗》中的“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接下来谈论人性不是永久不变的问题。
教学模块四:把握结构。
教学板块5:把握结构。
老师出镜当然,凤头、猪肚、豹尾、过渡只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要求,就像武功高手都要扎的马步一样。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还没有一个只愿扎马步,而不愿学拳脚套路的习武者。所以,我们还必须了解更多的文章结构方式。
ppt9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种。
ppt9课件展示:
1.纵式结构法: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顺序来写作的一种构思方法。比如说,本册课本《父母的心》就是按“送子”“换子”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ppt10课件展示:
2.横式结构法:体现在内容、层次的层递性的安排上,或表现在空间转移上,如《我的母亲》一课作者就深情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ppt11课件展示:
3.纵横式结构法:以从纵横两向来综合运用,以某一种结构方式为主,再辅之以另一种结构方式。如《斜塔上的实验》。
ppt12课件展示:
4.蒙太奇式结构法(片段组合式):所谓“蒙太奇”,本来是电影用语,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即把许多个镜头组织起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连接起来,以体现作品主题的方法。如小标题式、一二三式、x幕式、散点式等。
ppt13课件展示: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已学过的课文和自己写过的习作,例举几个,看看属于哪种结构法。
教学模块五:实践练习。
教学板块6:演练结构(时间约8分钟)。
ppt14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老师相信大家对文章的结构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下专门的训练。
ppt14课件展示:
如果让大家以亲情友谊类为题材写一篇作文,请尝试以纵式、横式、蒙太奇式三种结构法各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现场老师在学生思考、拟稿后组织交流。时间约6分钟)。
ppt15同学们的构想肯定是精彩纷呈的,接下来老师提供几个大家借鉴。
ppt15课件展示:
亲情友谊类。
纵式:记一件事或童年--少年--中学。
横式:关注我的身体--关注我的学习--关注我的思想。
蒙太奇式:声音(小孩的歌声--姐姐的安慰--老师的鼓励)。
1、整我没商量--2、六亲不认--3、数学革命。
教学模块六:练写提纲。
教学板块7:练写提纲(时间约10分钟)。
ppt16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内容,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构思一篇记叙文,要求合理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先请大家编列好写作提纲,老师这儿提供一个给大家参考。
ppt16课件展示:
《快乐的三人世界》写作提纲:(孟娟娟)。
一、运用先声夺人的方法,写爸爸妈妈打游戏机的语言,设置悬念。
二、插叙一段,交代电脑vcd的来历。写好一个矛盾:爸爸的提议和妈妈的异议;补充一个对比:妈妈的游戏瘾比谁都大,前后呼应。
三、我回家后发生的事:饭没做,爸爸的埋怨等。注意语言描写,突出快乐的内容。
四、结尾段,“我”赶走爸爸自己学电脑,暗示“我”的志向。
(现场老师巡视,在学生完成提纲后组织交流。时间约7分钟)。
教学模块七:课后学习。
教学板块8:课后习作。
ppt17相信刚才大家拟的提纲肯定比老师提供的精妙。下一节课,就请同学们完成一篇习作,要求是:
ppt17课件展示:
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作前编好写作提纲。
张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学习作者运用浅近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喜欢读那一节就读那一节。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写字。
四、用词说话。
1、出示词语,请学生朗读。
2、结合课文,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五、朗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纠错。
2、同桌配合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
4、小组配合读课文。
5、其他形式朗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在夏天里成长》。
板书课题。
二、指名读文。
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长大?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三、细读课文、仔细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读第二自然段,仔细品味。
(1)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写了哪几样生物?
(3)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他们都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选择这几样的`事物来写的?
3、读第三段,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长?
4、读文章的第四段,仔细品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文章仅仅是告诉我们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长吗?
四、教师小结。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的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五、作业设计。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4、强化振兴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5、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重点和难点。
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图片资料;cai课件;显微镜;永久细菌涂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站,搜集与细菌有关的资料。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24。
第三节真菌。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
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25。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从多。
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4、培养学生课前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6、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6。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教师:真菌引起农作物患病的标本;cai课件。
学生:收集查阅有关资料,预习教材;课前探究“观察水果和面包的腐烂”,采集的地衣。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27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6、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
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有一个商人,他家财万贯,吃的是山珍海味,穿得比国王还要华丽,真可谓“大富豪”。但是他还感到不够,想做一笔更大的生意。听说爱心值钱,他决定去收购爱心。
我居住的小村子里,邻居之间互相关心,大家都充满了爱心。因此,村名就叫“爱心村”。在爱心村里,所有的人生活得都很快乐,很和谐。这样,爱心村就成了“大富豪”的第一目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大富豪”的“宝马”开到了我们村。人们甚是惊奇,都围上去看热闹。“大富豪”慢慢地走下轿车,说明了来意:“听说你们爱心村人人都充满了爱心,今天我出高价收购,让你们个个发财!”
村民们听了,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爱心怎么能卖给人呢?”有的说:“光有爱心没钱也不行。”村民们各有各的不同看法。“大富豪”连忙向大家解释:“我在江湖闯荡十多年,我做生意,你们尽管放心,你们把爱心都卖给我,我不但给你们每个人一大笔钱,而且之后再把爱心还给你们。”大家听了,觉得这样有赚头,就都把爱心卖给了他,当然也包括我。
自那天以后,邻居之间不再互相来往了。我还经常听到吵架的声音,摔茶杯的声音。全村鸡飞狗叫,不得安宁。这样过日子实在是难受,人们开始后悔了,想把爱心要回来。但是“大富豪”早就盘算好了,除非出收购价的10倍才可以赎回爱心。
人们都绝望了,这时我才感悟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不是金钱,而是爱心啊。我哭着把卖爱心的钱都丢到了水中。突然间,一种东西从我的身子里钻了出来,我发现我会关心人了,爱心找到了!我高兴地把这方法告诉了全村人,村民们也像我一样把钱抛进了水里,重新找回了爱心,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祥和与安宁。“大富豪”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气昏了过去。
原来,人世间最宝贵的是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dangtuanfanwen/5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