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使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典型范例,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园。详略叙述的恰当。
教学过程。
1.(课前重书上节课的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到继续分析后文。
2.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板书:夸张)。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板书: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板书:烘托),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板书:互渗):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板书:长期激战凯旋)。
3.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板书:夸张衬托),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板书: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板书:排比铺陈亲欢)。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板书:伴惊),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板书:喜剧高潮结束)。
4.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板书: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板书:赞美谨慎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
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取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描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布置作业。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木兰。
1.母问女答表明缘由毅然代父从军。
3.夸张对偶烘托互渗长期激战凯旋。
5.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复习巩固:
检查生字词。
(1)字词看看谁还记得这些生字词指名读(2)两个多音字。
三、精讲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花木兰是我国()的一位()指名说师重复一般提到英雄这个词你首先想到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板书“古代”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穿越时光隧道走近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那是北魏末年,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听听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对战争有了怎样的认识?(危险)战争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前方士兵战死,需要补充新的士兵,就要征兵)生交流(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看一段片子?师:看,这就是敌人肆意攻犯的场面。他们践踏我们的领土,杀戮我们的百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家园遭到破坏,我们的国家受到威胁。而我们前线的将士死伤惨重,急需补充兵力支援前线作战。所以,朝廷才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家收到这份征兵文书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指名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我相信你们能合作的很好。试着完成填空。
1、出示: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汇报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来读一下。
“理应”是什么意思?
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多爱国呀!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齐读)。从大家的声音中,老师只能感受到她一点点的爱国,再读一遍。
出示: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想: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指名读,读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焦急万分)。
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
a、自由读。b、指名读。
请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附言)。
木兰的父亲会说:女儿,还是让父亲去吧,父亲年纪大了,死不足惜。
木兰说:父亲,你让我去吧,你年老多病,我虽是女孩子,可也年轻力壮,上了战场能杀更多的敌人。
木兰的母亲会说:女儿,你不能去呀,战场上太危险了,母亲不放心啊。
木兰会说:母亲,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现在国家有难,战场上需要我。
木兰的弟弟会说:姐姐,你走了,谁陪我玩呢。
木兰说:好弟弟,你长大了,姐姐走后,要学会照顾爹娘,记住了吗?
弟弟点点头:恩。
(评: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a、小组交流b、指名表演。
同学表演,老师做旁白。
……补充女扮男装的原因。
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木兰想的、说的',我都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有亲人、有国家,我们的女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份情感。(女同学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a、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特点?。(动词很多。)。
b、老师认为这个“渡”字用得非常好,谁来说“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c、生:过。
d、师:哦,那么过马路能不能说渡马路呢?
e、生|:不能渡是用船渡过水。
f、师:那“渡”是什么意思,还可以组什么词呢?(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g、生:噢,我懂了,从里过叫渡,像,渡水。解放军横渡长江。还有什么“渡”
生:渡船、渡口、摆渡、过渡、飞渡。
h、师:(微笑着点头)还真不少呢!因为是水里过。所以“渡”的左边是三点水,我们轻轻的把字典合上,放回原位。我们来欣赏一下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巨浪滔天,水流湍急,滚滚向前,想要渡过它十分的不容易。而木兰却为了报效国家,为国分忧,甘愿冒着被滔滔黄河水卷走的危险,不畏艰难,毫不退缩,勇敢地迎着风浪前进。终于险渡了黄河,来到了燕山脚下。
再看看高耸入云的燕山,好过吗?不容易!此时此刻,你觉得花木兰是位怎样的女英雄?(英勇)。
师:是啊!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那木兰在战场上表现怎样呢,我们来听:(录音、征战简介)所以说在多年的征战中他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赫赫”什么意思?这时我们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善战)的女英雄。花木兰太值得大家学习了。请大家来夸夸她。(自由读)静听音乐,想画面,再齐读)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音乐,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滚滚。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热爱祖国,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配乐诵读。
(评: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录像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学习第四段下面老师想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你觉得花木兰又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读第四段。
师: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读(太让人惊讶了!看图,领悟惊讶。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a、自由读b、男女生分读(女生先读,调动男生,你们应该更惊讶一些,你们佩服了的花将军,竟然是个女的)。
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老师边总结边整理边板书。)。
(评:让学生大胆放手,自学自悟,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来设计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
四、感情升华,赞英雄。
师: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她怀着对亲人、对祖国的爱心走上战场,凭借着超人的勇气和高超的武功,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位女英雄,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赞赞花木兰吧!
花木兰是位()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爱祖国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尊老爱幼的女英雄。
生:花木兰是位勇敢不怕牺牲的女英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穆桂英、刘胡兰、江姐、李灵、邰丽华……。
这些女英雄正如一段豫剧中所唱到的那样:《谁说女子不如男》,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还可以加上你的动作。
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五、指导背诵: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怎样来背诵的?(学生自由发言)(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a、自由背b、指名背。
附:板书。
热爱国家尊老爱幼。
古代女英雄英勇善战。
文静俊美。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生学习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并说说木兰怎样说服家人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学习任务: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2、学习课文三自然段,了解木兰从军时的情况。感悟木兰品质。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从木兰着女装感悟木兰品质。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军是军队的意思,那么从是什么意思呢?(参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木兰从军》。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木兰从军的故事,了解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优秀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任务呈现: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木兰为什么从军,感悟木兰品质。
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读课文,回想一下课文主要给我们写了什么时候的木兰。相机板书:准备替父从军的木兰、上战场、立战功的木兰、胜利归乡的木兰。那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了解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
自主学习:1、第一关的任务是: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木兰为什么从军?找出有关句子画出来多读几次。
展示交流:
1、生交流默读思考所得。
2、师在学生交流中借机指导理解课文内容,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后果怎样?(将士死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板书:爱国爱家。
4、她怎样说服家人的呢?师扮家人,生扮木兰,反复饰演,说服。
5、指导朗读。
6、采用多种形式读,直到背诵。
任务二。
任务呈现:了解上前线、立战功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课本第一幅图。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段由几句话组成?每句话写了木兰的什么事?
展示交流:
1、第一句话写了什么?找出动作的词做好标记。
2、第二句话写了木兰什么?
抓住理解“赫赫战功”,了解木兰。
3、此时的你说对木兰说写什么?
任务三。
任务呈现: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经过多年征战,木兰他们打败了敌人。胜利归来。我们进入第三关,了解胜利归来后的木兰。
自主学习。
1、观察第二幅图,找哪一个是木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从中勾画出形容胜利过来后的木兰一个词语。
展示交流:
1、说说找到的是那个词。
2、抓住“脱下心爱的女装”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木兰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才脱下女装,穿上战袍的。
3、当将士们看到穿着女装的木兰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木兰的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我们现在检测大家达到学校目标的情况。
检测:
我会填:
1、木兰是个()的女英雄。
2、木兰告别亲人,()战袍,()骏马,()黄河,()燕山。来到前线。在多年征战中,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
授课人:伍展雯。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诵读方式熟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为今后的古文学习奠定基础。
3、感受木兰这一具有家国情怀的光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诗歌,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并能感受木兰这一具有家国情怀的光辉人物形象。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师总结)。
2、是的,在中国历史上就涌现出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木兰辞》这首诗歌,去了解这位流传千古的奇女子--木兰的故事。
二、正字音,熟读诗歌:
1、师导入:同学们,这首诗歌是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您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习过哪首北朝民歌?(生吟诵,师点评)。
2、师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是如此的粗犷豪迈,北朝民歌是如此的朴质刚健,富有感染力。《木兰辞》就是这样一首集北朝民歌精髓的诗歌,因此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4、学习诗歌,师范读诗歌。
5、师领读,生跟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
6、男女生对读。
7、文白对读,师串讲,疏通文意。
8、指名个人读。
三、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深受人们的喜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疏通文字,落实重点字词的理解。
2、进一步认识花木兰形象,体会其爱国之情。
1、爱国之情的体会。
2、重点字词句的理解,尤其是互文的理解。
一课时。
利用课间十分钟让学生观看影片《花木兰》替父从军片段。
刚才同学们欣赏到的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为我们塑造的`哪个人物的形象?(木兰)对于这个人物,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请同学们来说说你心目中的木兰形象。(孝顺、巾帼英雄)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南北朝时北朝民歌《木兰诗》所带给我们的木兰形象。
要更好地认识木兰,我们必须解决语言上的障碍。
分成四组进行“清障大比拼”活动。
首先进入“必答板块”。
教师给每组出5个重点字词或句,逐组回答,由其他三组齐声判断正误,哪组的回答既快又响又准确就胜出。
接着进入“抢答板块”。
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哪组的组员回答得既快又多又准确就胜出。学生无法解决的教师及时指正,尤其是互文现象。
齐声朗读此文,要求边读边回顾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四人小组讨论《木兰诗》展示给我们的木兰形象。
要求用“我从……这个句子中读到木兰是……的人”的句式来说。
学生发言。
与你原先心目中的木兰形象相比谈谈感受。
教师总结:《木兰诗》告诉我们木兰是一位英雄,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女子。他跟普通女子一样的勤劳能干;一样的依恋父母;一样的醇厚质朴,一样的天生爱美……所以说她既有女儿情怀,又具英雄气概,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名家名段《谁说女子不如儿男》,请大家欣赏这一豫剧《花木兰》选段。
齐读此段。
请大家四人一组对这几句话展开充分的想象,说说你对木兰的形象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抓住词语来谈理解。
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园。详略叙述的恰当。
1.(课前重书上节课的板书)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到继续分析后文。
2.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板书:夸张)。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板书: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板书:烘托),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板书:互渗):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板书:长期激战凯旋)。
3.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互相补充,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封任高官;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板书:夸张衬托),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板书:功成身退不慕荣华富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板书:排比铺陈亲欢)。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板书:伴惊),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板书:喜剧高潮结束)。
4.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板书: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板书:赞美谨慎机警)。
如有学生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部分,理解为木兰自己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5.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详略叙述的恰当。
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取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描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6.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气势感情。
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木兰。
1.母问女答表明缘由毅然代父从军。
3.夸张对偶烘托互渗长期激战凯旋。
5.双兔为喻风趣亲切赞美谨慎机警。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大意。
会认16个字,会写8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为”。
熟悉课文内容,知道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以及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讲木兰的故事。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生搜集我国古代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课件)师生一同欣赏花木兰的影片。
2.让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景象。
3.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基础,理清思路。
*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互相解决。
2.引导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3.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吗?
4.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读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是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站”、“征”、“扮”三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内延伸。
1.讲一讲课下搜集的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们能够对祖国古代的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燕山胡骑戎机朔气金柝红妆著我旧时裳傍地走阿姊。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读指导。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
3.优生范读。
4.自读体会。
5.抽查朗读。
四、疏通大意。
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
3.老师评价纠正。
1.学习一些朗读技巧。
2.理清故事情节,当堂背诵。
3.理解木兰形象。
【教学创意】。
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感染、启发、引导学生背诵全诗,也可请已背会的学生在课堂上做背诵表演,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生字词句、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木兰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来,花木兰这个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板书),来寻找其中的答案。
二、朗读指导。
1.教师带表情范背。让学生边听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背诵时节奏的变化。
3.学生齐读全诗。
4.教师逐段指导学生朗读。
第1段是对情景的描述,读开头两句语调要柔缓,第3、4句则要带疑虑和关切的语气,声音可以略微提高,读到“叹息“再轻缓下来。
第2段开头两句是问句的形式。读“何所思“、“何所忆“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答句中的两个“无“字应重读表强调,语气要与后面的句子衔接。“见军帖“、“大点兵“、“十二卷“、“卷卷“都要重读,以说明战争的规模和紧迫,“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木兰所思所虑,该怎么办呢?这里可以略作停顿,然后用坚定的语气读“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在“从此“之后又可以有稍微的顿息,“此“字拖长一点,把“替爷征“三个字读得沉着有力,以表现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第3段前四句节奏要读得比较紧凑,以渲染木兰在匆促地准备行装,“骏马“、“鞍鞯“、“辔头“、“长鞭“应突出强调,使听者能想像出木兰整装待发的英姿。以下八句写木兰奔赴前线、穿山越水的情景。前四句要读得委婉,放轻音量,以表现木兰对亲人的思念;后四句写木兰已经到了能听到敌人战马嘶鸣的地方了,因此要读得刚毅,音量适当放大,以表现她的战斗豪情。
第4段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语言凝练而夸张,朗读时抑扬顿挫要鲜明,节奏要慢。“赴“、“度“、“飞“要读得富有动态,语调要昂扬。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语词要相对压抑,节奏放慢,以表现木兰经历了战场艰苦环境的磨炼。读“将军百战死“语词略抑,“壮士十年归“,读时语调要扬起来,以渲染出军队胜利凯旋的气氛。
读第5段前四句要强调天子给予木兰很高的奖赏和荣耀。“十二转“、“百千强“要重读。从“木兰不用尚书郎“到段末木兰对天子“问所欲“的回答,读时语调要平稳。“还故乡“三字中间要顿开,音调要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把木兰不卑不亢,不慕富贵荣华的品质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表现出来。
读第6段父母相互搀扶着出城迎接女儿这一句,语气中要流露出急切的情绪,读时节奏要与老人颤颤悠悠的节奏相符。读阿姊们忙着梳妆小弟忙着杀猪宰羊两句,音调要提高些,节奏要加快,以生动表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情景。木兰“开“、“坐“、“脱“、“著“、“理“、“帖“时,心情是无比激动的,会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读的时候节奏不宜太快,要用柔顺的口吻、娇羞的语气来再现一个健康、美丽、端庄的女子形象。在用意外的语气读“火伴皆惊忙“之后要有一个停顿,以示伙伴们反复打量已换女妆的木兰,然后用惊异的语气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女郎“要重读。
《木兰诗》一文以民歌的形式刻画了一个传说中的女英雄形象,虽然是古诗,但因为流传已久,通过影视动画等,很多学生对其已很熟悉。本节课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两点:一分析木兰形象,二讨论材料取舍问题。纵观整节课,发现课堂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流程自然,尤其可贵的是师生双边活动活跃,学生思考积极,交流探讨都很出色,具体简评如下:
一、教学环节设计有创意。除了常规齐读课文以外,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几个颇有新意的环节。如利用媒体在屏幕上显示有关木兰活动的一些场景,要学生看图片用原句表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并且对几个有争议的画面通过互相探讨逐渐统一,加深了学生印象。还有用四字短语概括1—6节的意思,也让学生动了一番脑筋。至于后面的让学生说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并用原句作分析,同样体现了教师备课时的“吃透两头”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能“跳一步就摘到果实”,相信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度适中又有一种成就感。
二、交流充分,探讨热烈是本节课的另一个特色。由于教师“木兰是个女孩子,也是个女英雄,你认为本诗中重点刻画的是哪个形象?”一问,激起学生千层浪,课堂气氛以下子活了起来。通过前后桌讨论,全班交流,很多学生都作了畅所欲言的回答,并且学生的回答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表达完整,我想这应该就是这一问题设计的初衷了。这一环节显然成了这节课的高潮,学生兴致勃勃,师生探究都比较投入。
三、在上一环节的铺垫下,下一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教师的有意设计之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最忌讳的就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而这节课就在这点上有了突破。并且在时间分配上也有主次之分,关于诗歌的详略问题教师就安排了比较少的时间。
一点商榷:“女英雄”与“女孩子”这两概念本身并不对立,一定要说出课文到底是写出了一个女英雄形象还是一个女孩子形象,似乎没有必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导语: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谁说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说得很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数一数吧?(穆桂英、刘胡兰、江姐、萨切尔夫人、木兰……)。
导入: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刚才有人说到一个人——木兰,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1、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
a认真听读,不出声。
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c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3、听完了一遍课文,同学们,你们有哪些话想要说呢?
4、指名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1、导入:好,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好,那现在,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扫除字词障碍。
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学习情况。
a字词。
注音:机杼军帖可汗鞍马鞍鞯辔头鸣溅溅。
鸣啾啾戎机金柝阿姊著我旧时裳。
b指名分段朗读,正音,学生集体评价。
3、导入:刚才,老师检查了大家的自学情况,非常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大家分好的组,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把这篇文言翻译成白话文吧。
第一组:一二段;第二组:三四段,第三组:五七段,第四组:六七段。
4、指句串讲。适时补充指导。
5、指名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诗歌。
导入:《木兰诗》写得很好,同学们都背过了吗?(背过了)那让我们一起背诵《木兰诗》。
师生一起背诵。
指名说。学生有可能会说:我最喜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两句诗,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女孩子,因此她下定了替父从军的决心,“从此替爷征”。
我喜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几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前紧张的准备工作,而且读起来也很顺口。
我最喜欢“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能让人联想到木兰到底在想什么。
指名说。适当指导,学生评价。
我喜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几句描写了北方塞外特有的景色,概括了木兰十年的从军生活。
“军中生活”一段确实写得很好,老师也很喜欢这一段。“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冷的夜晚,点点星光照在木兰的铠甲上,的确是传神之笔。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思考:十几年的军中生活为什么只用了这短短的六句诗来描写呢?(学生思考,讨论。)。
指名说。
二、启发想象。
导入:详略的安排是这首诗的一个主要特点。正因为是略写,也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下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的想象力,想象一下木兰的军中生活。可以从木兰的女扮男装,从天气呀,地势呀,交战双方呀,多个方面展开想象。
(学生静思默想。)。
然后问:哪位同学愿意把想象出来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说,老师作适当指导,学生评价。
三、交流讨论。
出示问题: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
指名说,学生评价,老师指导。
四、结束新课。
同学们,学了花木兰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指名说。
3.品读课文,赏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4.认识民歌语言特色,能辨析修辞手法。
1.品读课文,赏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她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她那飒爽英姿、万丈豪情丰富了人类历史,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巾帼英雄花木兰,一起学习《木兰诗》。
1.有关《木兰诗》的基本知识。
《木兰诗》选自_______朝_______编的_______。是南北朝时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叙事诗,这诗和_______合称为“乐府双璧”。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军帖可汗鞍鞯辔头燕山戎机朔气金柝。
红妆著帖花黄傍勋赐姊鬓。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情节概述在空白处填写恰当词语:
木兰停机()——决心()——从军()——奔赴()——十年()——拒赏()——亲人()。
选自己喜欢段落读一读。
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一首诗歌要读出韵味来,要注意什么?
本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趣味性,请大家找出韵律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读诗注意什么?。
1.语句停顿适当。
2.语速疾缓适中。
3.语调高低讲究。
【策略】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如: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五、赏一赏。品读《木兰诗》的语言美。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7)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互文、顶针、对偶、夸张。
假如你是木兰的伙伴: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当朝的天子:木兰啊,你……。
假如你是《木兰诗》的读者:木兰啊,你……。
请你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对木兰说的话。
你柔弱的身躯。
却负起了剑戟刀枪。
为了一个决定。
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
为了一个信念。
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
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
绝不是为了赢得赞赏。
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
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
默默不张扬。
隐忍而坚强。
你爱武妆,更爱红妆。
你是一个传奇。
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让我们再一次以饱含深情的语气朗诵这首诗。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积累重点字词的意思。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出花木兰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概括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杰出的巾帼英雄?像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等。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女子,他曾经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并立下赫赫战功,说到这同学们都已知道这位英雄是花木兰,这节课我们一起近距离的了解她。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值得大家传诵。
二、检查背诵(5分)。
1。抽5名同学背前五段,齐背最后两段。
(要求:学生听她们有无背错的地方或者读音有误的)。
三、疏通课文,理解文意(小组合作完成)(15分)。
要求: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将疑难句子写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解疑。
例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有的'死了,壮士(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军旅生活之苦)。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士兵的铠甲上。
古今义区分:阿爷无大儿(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出郭相扶将(郭:古义,外城今义,常用作姓氏)。
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市场、集市)名词。
愿为市鞍马(买)动词。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过渡语:疏通文意之后,大家用自己最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3分)。
2、答: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离家———从军———立功———拒赏———回家(提示)。
过渡语: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那她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
1、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找。
2、我认为花木兰是一个的女子,从课文中可以看出。(5分)。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名利。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边板书: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预设:学生质疑。
齐背一遍。
五、小结。
花木兰既是一位平民女子,更是一位巾帼英雄,在那个封建时代,女子的地位虽然低下,但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又证明了男子能做到的,女子一样可以做到。
板书设计。
巾帼英雄。
果敢坚强。
英勇善战。
不慕名利。
谨慎机敏。
。
下面是初中语文《木兰诗》说课稿,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二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一篇乐府诗,这也是初中学习的第一篇乐府诗。文章写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果敢智慧的巾帼英雄形象。全诗风格明朗、质朴生动,是学生学习古诗文技能的基础篇章。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接触古文只有一个学期,初步学会了识读,对于通过阅读来理解。
诗文内容、感悟其中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学生对木兰形象有一定认知,听过花木兰的故事,对学习本课有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古文句子含义,学会翻译古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全诗中精彩语句的学习,体会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的风格,能够辨别和理解“互文”修辞。
情感与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感。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古文的修辞手,积累精彩语句。
难点:掌握古文修辞手法,句子含义。体会古文的美感。
五、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采用讲授、启发、欣赏为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
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让同学们默读全诗,遇到不懂词语可借助词典,尝试翻译古文。在默读的过程中想一想,每一段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故事是如何展开的。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讨论各段故事情节,每组选一位代表说出本组的观点。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全班得出本文的故事线索。
3、抓住重点、释疑解难。
带领学生学习古文,逐段进行研读,课文中的重难点句子、词语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结合学生之前对古文词语、句子的尝试翻译,掌握古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学生结合注释、老师的讲解,对段落进行现代文翻译。
4、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学生复述《木兰诗》的故事情节。翻译本课所学的互文句。
5、布置作业。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尤其是其中的精华篇章。本文质朴生动、朗朗上口,而且在整个初中的古文中地位重要,安排本课的作业:请同学们背诵前4段。
1.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1)复述故事。
(2)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1.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2.熟读课文。
一、三分钟演讲。
二、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位花木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成为中国妇女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三、朗读指导。
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音。
2.老师范读,做到标准正确。
3.优生范读。
4.自读体会。
5.抽查朗读。
四、疏通大意。
1.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含义,有不明白的问老师,准备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
2.抽查三个学生复述。
3.老师评价纠正。
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五、几个问题(讨论解决)。
(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
2.提问: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略写十年战斗生涯和出征前的准备。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
3.提问: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4.提问: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六、小结。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七、作业 。
a.1.课后练习一至四题。2.预习《卖油翁》翻译在作业 本上。
b.默写。
说课精要。
本文主要在熟读基本成诵的基础上理解写作方法和思想内容。
分析形象,探究主题。
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详略安排的巧妙用意。
学生日记中想象的画面朗读法背诵法讨论法。
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并让两位学生谈自己的背书心得;再分享学生日记中描述的想象故事情节的画面,让学生学习创造性复述,学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实现个性化阅读;最后,解决本课的问题——“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为解决此问题,先让学生归纳故事情节,从中体会文章表现了木兰怎样的优秀品质;接着,让学生找出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从而,得出文章的主题:赞美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表达了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歌颂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
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思考自己爱国的方式。
一、抽查背诵:
请学生举手背诵,并请两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背书心得。
二、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
展评学生日记。
按照段落顺序,依次展示七位学生的日记,并点评其想象的优点,如加入“心事重重”的心理,突出了思念之情,体现了人物品质,运用了对话、动作描写,添加了人物神态等。
三、分析文章详略安排的剪裁特色:
(一)请一生朗读后概括故事情节。
(二)思考:
你喜欢本文塑造的木兰形象吗?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请结合诗中描述,用下面句式来发表你的意见。
“我喜欢木兰,因为她____,你看____。”
由此,归纳出木兰的优秀品质:机智勇敢、忠孝两全、勤劳朴实、热爱生活、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等。
(三)讨论:
对木兰的描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明确:除“征战沙场”略写外,其余详写。
(四)探究:
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用意何在?
明确:1、围绕“木兰是女郎”安排详略,以丰富女英雄形象。
2、突出主题:赞美了木兰的优秀品质;歌颂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爱家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一)你还知道哪些知名女性?与大家交流。
学生发言。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biyelunwen/5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