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班教案范文,了解如何编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计划。
1、画出小朋友和老师合影的毕业照。学习细致、夸张地画出班内小朋友及幼儿园的主要环境。
2、进对同伴、教师和幼儿园的情感。
3、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1、画有幼儿园的大幅画1张。
2、幼儿用书、油画棒。
1、引出课题。
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生活了三年,三年中大家交了许多朋友,再过几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老师为你们高兴,可也有点舍不得你们。为了永远记住我们的幼儿园,我们大家自己动手,一起画集体毕业照留作纪念吧。
2、讲解示范。
教师选一位小朋友做范画的对象。先看看她的脸是什么形状、梳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再动手画。画的时候要仔细,最好把小朋友高兴的样子画出来。
3、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同伴的主要特征,细致、夸张的画出脸上的细部。
(2)注意较均匀地间隔着画人物像。
4、讲评。
请幼儿把画好的"毕业照"贴在大幅背景图上,大家互相欣赏,并认一认“这是谁的像”。
本次活动《毕业照》是在幼小衔接的主题背景下的一个大班美术活动。活动打破了以往老师示范的方式,而是让幼儿在观看视频以后再自己寻找制作版画的方法,而老师只是起到将制作方法小结和提升的作用。而版画的形式也不同于我们以往美术活动中的绘画形式,这样的形式还是比较新颖的,孩子们也比较新奇,而美术活动也是幼儿对美的一种享受。
今天的活动中,在情感的烘托上还是不够,对浓浓的幼儿在师生情和同伴情感受的还不够。由于我们班的幼儿对版画中的刻的方法掌握的比较好,而今天的活动中,这部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方法掌握也不太还,所以有板被刻破的现象,也有可能是由于幼儿的新奇,所以我在提操作要求的时候,个别孩子没有静下心来倾听,这也是没有掌握方法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今天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热情还是很高的,许多孩子印了一张又一张,而且也能在送照片的环节中主动地送于朋友和老师,所以整个活动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生动有趣的风格。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内容,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1.材料准备:诗歌里的窗花图案。
2.经验准备:初步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诗歌生动有趣、幽默的特点。
3.指导要点:通过窗花图案让幼儿幼儿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讨论:窗花上的小动物真的能动?能叫吗?以此突破难点。
1.欣赏窗花出示窗花给幼儿欣赏,让幼儿简单了解新年剪窗花的意义。
2.学习诗歌教师: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很快就要过年了,有一个姐姐为了庆祝新年也剪了好多窗花,据说她剪的窗花能叫又能动,你们一起听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一次。
提问:儿歌里的姐姐是怎么剪窗花的?她剪了哪些图案?
图案上的小动物好像是在做什么?(幼儿每回答出一个图案,教师就出示一个相应的窗花,并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2)教师结合剪纸图案再次朗读儿歌。
提问:小猫喜欢姐姐剪的窗花吗?
教师:姐姐剪的窗花太美了,每一个图案都跟真的似的,剪对喜鹊叫喳喳,剪条金鱼摇尾巴,小猫看得着了迷,连老鼠来了都忘了抓。
3.学习朗读儿歌。
(1)结合剪纸图案练习朗读儿歌,增强对儿歌的理解和记。
(2)边做动作边读儿歌,增强幼儿学习朗读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
评价要素:是否理解了儿歌的内容,是否喜欢感受到儿歌的有趣幽默。
活动建议。
1.组织美工活动:剪窗花。学习剪窗花的基本方法。
2.在美工区里投放各种剪纸的图案给幼儿欣赏、提供各色蜡光纸、剪刀等让幼儿练习剪窗花的基本方法。将幼儿的剪纸作品收集整理用来布置节日的活动室,让幼儿感受节日将至,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室的喜悦和成就感。
附儿歌:
《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
剪雪花,剪梅花,剪对喜鹊叫喳喳;剪只鸡,剪只鸭,剪条鱼儿摇尾巴;小猫一边看迷了,忘了去把老鼠抓。
1.请8名幼儿到前面来玩游戏“手心手背”。
2.请其余幼儿说出每一次游戏过程中手心手背的结果。教师将8的分解组成书写在黑板上。教师带领幼儿大声读出8的分解组成。
2.引导幼儿列出另一个减法算式,8-7=1。
4.引导幼儿列出算式8-6=2。
5.教师:小猴有8个桃子,它吃掉3个,还剩下几个桃子呢?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总结出8-3=5,8-5=3。
6.老师有8颗糖,送给小朋友了4颗糖,老师还剩几颗糖?8-4=4。
7.幼儿朗读算式。
1.教师在黑板上根据图卡给幼儿出题,幼儿根据图卡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字完。
整8的减法算式。
8-()=7,8-()=1,8-()=6,8-()=2,8-()=3,8-()=5,8-()=4。
1.鼓励幼儿根据每个8的减法算式进行应用题的创编。
2.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给出8的.减法算式鼓励幼儿进行创编。
3.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引导其观察图卡根据图卡表示的意思进行应用题的创编。
1.利用闲暇时间教师带领幼儿进行8的减法复习巩固。
2.引导家长在家利用家里的实物对8的减法进行巩固。
活动三:手工(3月23日星期三)。
活动内容:《小猪打镲》。
活动四:建构游戏(3月23日星期三)。
活动内容:《螺丝扣》。
活动五:美术(3月24日星期四)活动内容:《快乐的春游》。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春游中最难忘的情景表现出来。
3.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愉快的经历。
活动准备:
1.范例及引导幼儿发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和动植物的变化。
2.美术本、水彩笔等。
一、和幼儿一起回忆春游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发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1.小朋友你们看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幼儿分组讨论、交流,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变化用语言描述出来,引导幼儿教详细地描述动植物的细微变化,如:小草是嫩绿色的,小蚂蚁出来活动了等等。
二、幼儿介绍自己春游时的见闻,和同伴、老师一起分享。
1.以“快乐春游”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把自己在春游时遇到的最难忘的一件事介绍给大家。
2.引导幼儿抓住事情的主要情节,清楚、完整地描述事件。
3.鼓励幼儿大胆摆姿势,把自己当时快乐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出来,如:高兴得跳起来,手朝上挥舞等。
三、引导幼儿绘画春游时一件难忘的事情。
1.在表现人物时,鼓励幼儿把人物当时的心情表现出来,引导幼儿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心情。
2.把自己看到或想到的春游情景画在画面上。
1、能简单地画小兔头部的不同姿势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纸、彩笔、记号笔、实物:气球、灯笼、萝卜
1、师复述故事内容。
2、分析故事四情节并尝试把小兔不同的姿态画下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连环画的方法把刚才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1)首先,我们来看看小兔来到采地里它看见什么?(萝卜)谁来把小兔看见萝卜的情景画下来?幼儿个别尝试。
(2)小兔看见右边上方有个红气球,那小兔的头是怎么样的呢?谁来做做看,然后谁来尝试怎样画呢?小兔的耳朵应画在哪里呢?幼儿个别尝试。
(3)反过来,看见左边上方的灯笼,小兔的耳朵的方向又在哪里呢?幼儿上前尝试。
(4)最后小兔看见了太阳又是怎样呢?我们可自己想想。
下面我们一起把小兔的故事画下来,可只有一张纸怎么把故事画下来呢?(启发幼儿用记号笔画格子表示出来)
3、幼儿作业,师提醒幼儿碰到困难向别人请教。
4、幼儿作品展览,看看你喜欢哪幅画,还可把你喜欢的画想你朋友介绍,同时一起讲小兔的故事。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觉得故事的内容很独特,角色形象鲜明,里面的对话诙谐有趣传授的知识易懂,同时也让我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
对目标的反思:活动的目标实在,不空洞,第二条目标能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但是对于第一个目标,我没有很好的达成,我觉的,熊和兔子在形象上就有很显著的差异,可以在分段讲述时,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在语气语调上,神态上都可以进行一些表现,让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能够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以及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的分析 ,抓住重、难点,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功能,达到活动目标,避免流于形式。对于这个活动中的知识点我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分析,所以对于幼儿的回答没有一个总结,而且使得这次活动内容流于表面化,没有深入。
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些有效的总结性的提问,如我们先来讲讲到底哪些植物的果实是长在地上的?导致幼儿的回答也没有针对性。
在第四环节,我应该在完整欣赏前,先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这样效果会更好, 不过在最后我准备了头饰,让幼儿自由的进行对话表演,幼儿还是很高兴的,也很快掌握了对话内容。
小百科: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
2.通过画面观察与绘本阅读,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
1.物质准备:ppt,绘本人手一本,背景音乐;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举行过"化装舞会",对各种蔬菜已有初步的认识。
一、谈话"化装舞会"引入,出示绘本,介绍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二、师幼共同阅读ppt,初步感受蔬菜装扮自己的方法。
1.出示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都有哪些蔬菜们收到了化装舞会的邀请信?
(2)它们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ppt2,提问:
(1)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胡萝卜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竹笋?
3.出示ppt3,提问:
(1)是谁在打扮自己?
(2)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小白菜为什么要打扮成西兰花?
4.小结:原来蔬菜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样子来打扮自己,打扮成和自己比较像、又方便化装的蔬菜。
三、幼儿阅读绘本至p13,感受绘本的'趣味性,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阅读绘本至p13,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轻轻翻,一页一页仔细看;
3.幼儿阅读绘本,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看到的画面情节。
四集体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问题:
2.这是谁在打扮自己?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地瓜为什么要打扮成马铃薯?
3.冬瓜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发愁呢?
4.化妆舞会开始了,你看到了哪些蔬菜?他们在做什么呢?
5.你们瞧,蔬菜们都怎么了?你觉得谁的表情、动作最有趣?我们来学一学!
五、完整欣赏绘本至p13,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六、设置悬念问题,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这个果萼是哪种蔬菜的?青葱先生最后有没有找到小黄瓜小姐呢?他们又都是什么蔬菜装扮的呢?答案就在图书的后半部分,你们可以到图书角接着阅读。
1、知识经验:认识客家凉帽,知道客家凉帽的造型与作用。
2、方法技能:学习用剪纸和画花边的方法装饰客家凉帽。
3、情感态度:感受客家人的民族文化。
:学习用剪纸和画花边的方法装饰客家凉帽。
: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装饰客家凉帽。
:裁剪成凉帽状的卡纸、皱纸第位幼儿一份;彩色笔、胶水、剪刀、彩纸;自制客家凉帽、客家凉帽的ppt课件、客家音乐。
开始部分:老师在客家音乐的伴奏下,带着客家凉帽入场,引起幼儿兴趣,从而引入活动。
主体部分:
1、欣赏客家凉帽(ppt课件)。
t:你知道这是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
t:客家凉帽与我们平常的帽子有什么不同?
t:想一想,为什么凉帽周围的边沿要挂围布?头顶为什么是空的?
t:如果让你来制作客家凉帽,你会什么样做?
小结:客家妇女经常带这种能遮挡阳光又凉爽宜人的凉帽在户外劳动。凉帽周围的边沿挂着折叠均匀的围布,有黑色的、蓝色的、白色的、花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田野里盛开。
2、教师讲解示范,交代要求。
(1)用剪纸装饰:用剪刀把彩纸剪出各种好看的纸花,用胶水粘岾在凉帽上,然后用彩色笔画出不同的花边和纹样。
(2)装饰好后,在凉帽边沿周围用皱纸粘上帽裙。(可以折叠起皱粘,或剪成流苏状。)。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要求:
(1)保护清洁,纸屑放在篮子里;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要画出各种不同的花边、图案。
(3)剪出各种好看的剪纸,贴在帽子上。
(4)帽裙可以折叠起皱贴粘,或剪成流苏状。
结束部分:展示作品,欣赏与评价。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一、绘本简介。
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引发幼儿猜想。
二、绘本共读。
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
出示花格子大象与灰色大象对比?有什么与众不同。
图1图2:想象艾玛的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
图4:大家真的是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
(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心里想哪有花格子的大象呀)。
(一天晚上艾玛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想离开,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
(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值得我们学。)。
此时,森林的颜色是怎样的?(灰溜溜的)。
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这棵树有什么特别?
想象一下,他会怎么做?学一学它的动作?
图7图8:咦,这个办法真好!变成跟大家一样的灰色了,
此时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图9图10: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经过的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经过这个地方,让我们来看一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颜色)。
为什么两幅图的颜色不同呢?
(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出示各种各样的大象,让幼儿对比。你注意到哪个是艾玛了吗?怎么认出它的?
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
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的。)。
举办艾玛化妆节,展示大象化妆之后的样子。
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
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
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
总结:让幼儿了解,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开开心心过每一天,做快乐的自己。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蚂蚁图形若干个,幼儿画纸若干张,彩笔。
1、导入活动,引起小朋友兴趣。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
(3)教师示范小蚂蚁的画法;附图片。
2、小朋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先画出小蚂蚁的身体;
(2)画出小蚂蚁的触角;
(3)再给小蚂蚁画上眼睛和小嘴;
(4)最后给小蚂蚁穿上漂亮的衣服,小蚂蚁就画好了;
3、作品展览,互相评价将幼儿的作业集中起来,让小朋友互相欣赏评价,鼓励作画有进步的幼儿。
4、教师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
组织幼儿唱《蚂蚁搬豆。》歌曲,学习蚂蚁大力士。
2、通过画柳树,学习运用毛笔的中锋、侧峰以及浓墨、淡墨的运用。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1、柳树图片;《咏柳》语言cd。
2、水墨画用品:宣纸、毛笔、墨汁等若干。
一、欣赏故事《咏柳》,出示柳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特点。
二、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一)教师出示一幅水墨画,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
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请幼儿进行比较。
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
如何正确的使用毛笔。
(三)教师示范画柳树,帮助幼儿分析柳树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三、幼儿作画。
(一)教师指导幼儿运用毛笔的侧峰,并蘸浓墨画枝干、柳叶;运用毛笔的中锋,蘸淡墨画柳条,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二)播放语音故事《咏柳》,幼儿边听边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
四、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幼儿想像月亮上的奇特事物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请把自己画的讲给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
附故事:
小猫希望月亮是玻璃做的。她要照照月亮镜子,看嘴唇涂得红不红。
小狗希望月亮是面粉做的。圆圆的月亮烙饼,吃起来一定很香很香。
小猪希望月亮是金子做的。这么大一块月亮金币,可以买好多东西!
小鸭希望月亮是清水做的。清清的月亮池塘,在里面游泳是多么快乐自由呀!
小熊希望月亮是白纸做的。漂亮的月亮风筝,没有谁能比它飞得高。
小猴希望月亮是铜片做的。敲响月亮铜锣,伙伴们跳起欢快的舞蹈。
小鹿希望月亮是橡皮做的。牵着月亮气球,在月光下的草地上跳来跳去。
小羊希望月亮是木头做的。他最心爱的手推车,正好缺了一个轮子。
只有小兔希望月亮还是月亮。他要坐飞船到月亮上拜访他的兔子兄弟。
目标:
1、引导幼儿创造出各不相同的节奏。
2、培养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听辨能力及创造能力。
准备:音块、乐谱、音乐磁带、录音机。
重点:节奏。
难点:创造节奏。
流程:送信——打电报——唱唱敲敲。
过程:
一、送信。
1、我们一起来做邮递员好吗?(集体演唱歌曲《邮递员叔叔送信》)。
2、邮递员,我们出发了!(引导幼儿用耳朵去听辨磁带中音乐的各种变化,并用动作表现出来,随意发挥)。
二、打电报。
1、“嘀嘀嘀”邮递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学学发电报。
2、老师做发报员,你们来做发报机,看看哪个发报机最棒。(拍手打节奏)。
“影子”天天伴随于我们的身边,它蕴含着许多教育教学的价值点。本节活动,就是以”影子“为表现载体的一节美术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幼儿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趣,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体现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和挖掘教学素材的价值取向。
1、通过欣赏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变化的美、趣。
2、能大胆使用颜料创造性地表现各种影子的造型。
3、充分体验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1、布置场景:在活动室里悬挂一块大白布,将液晶投影灯打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颜料,排笔若干,长条绘画纸两大张。
3、音乐《梁祝》。
一、赏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
幼: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观看影子造型舞。
3、组织幼儿交流。师:你刚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时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样?
幼:今天看到的表演,我们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影子造型表演。看!演员做了不同的动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
二、表演影子造型舞
师:小朋友!你们想表演吗?
幼:想。
1、第一排幼儿表演,第二排幼儿观看。
2、组织交流。
师:你最喜欢哪个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造型,因为我觉得这个造型很美丽。
我喜欢这个像奥特曼的造型,因为我喜欢奥特曼。
我喜欢这个像蝴蝶一样的造型,因为我觉得蝴蝶很漂亮,这个造型也很漂亮……
3、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4、第二排幼儿表演,第一排幼儿观看。
5、组织幼儿交流。
师:你们喜欢什么造型?
6、请观看的幼儿学一学自己喜欢的造型。
三、创作影子造型画。
1、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们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呢!我现在就想把它画下来给你们看。
教师在大白纸上快速地画,一边画一边说:先画出影子的轮廓,然后将轮廓里用颜料刷满,画的时候,可要注意不要让颜料流淌下来,保持画面的干净。
2、幼儿作画。
师:小朋友!你们想把自己喜欢的影子造型画下来吗?(想)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四、评价影子造型画。
师:影子造型画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最喜欢画中的哪个影子造型?为什么?
幼: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画得很美。我喜欢这个影子造型画,因为我觉得这个影子造型是我摆的……师:小朋友们的画真美!真是个小画家,让我们把这些画张贴到墙上,让爸爸妈妈来欣赏吧!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纲要》精神“审美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优美、独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引入了一个美的世界。接着,教师满足了幼儿好表现、想表现的欲望,让幼儿分组表演、欣赏,使幼儿沉浸于自我表现、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孩子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创作的天地,幼儿的作品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本节活动中紧紧地将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丽和多姿,获得了美的享受,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倡导的“审美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教育观。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优美、独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幼儿引入了一个美的世界。接着,教师满足了幼儿好表演、想表演的欲望,请幼儿分组表演、欣赏,使幼儿沉浸于自我表现、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儿充分感受的基础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了创作的天地,他们创作了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在本节活动中紧紧地将音乐、舞蹈、美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幼儿感受到了影子造型的美与趣,获得了美的享受.也体验了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创设具有启发发散性思维的活动情境能够激发幼儿想象,使他们善想多画,尽情地让他们的想象和感情得到美的激发,引起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
2.感观调动,大胆创作
在幼儿创作中,教师要以线作为创作训练的重点,一个事物应以夸张、变化、添加、装饰等方法来处理,让幼儿创作出一个个新颖的形象。提倡幼儿随意画出线条,根据不同形状,大胆进行添画。
3.借形发挥,拓展思维
1.积极尝试鞋底印画,并大胆进行添画,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2.感受在音乐舞会情境中进行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画纸上随意用各种线条进行交叉,用分割出来的不规则的图像进行想象绘画。
活动难点
大胆借助图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添画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画的有趣。
1.场地布置:用报纸围成一个圆,颜料和纸放在外圈。
2.物质准备:音乐、卡纸、报纸、颜料、颜料盘、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鞋印舞会,结合毕业舞会,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边跳舞边印画
1.谈话导入,引出舞会。
2.教师跟随音乐示范边跳舞边印画。
在特定的音乐下,做出相应的动作,你的舞伴就会出来了,看看我是怎么把它请出来的!(教师示范印)我们的舞伴是谁啊?(鞋印)小结:围圆站好,音乐起,自由跳舞,音乐停,停在一个颜料盘前自由摆一个造型,听到第一声鼓声,踩;听到第二个鼓声,印;听到第三个鼓声,回到圆圈上。
(二)鞋印想象,根据自己引出的不同形状和鞋底的花纹,大胆地进行想象。
1.幼儿跟随音乐一边自由跳舞一边快乐印画。
下面你们也来请出舞伴吧!第一遍音乐结束后,幼儿欣赏自己的鞋印形状和花纹,在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它想什么。
2.幼儿一同观察老师的鞋印形状。
你觉得像什么?怎么变?(如:给它加上轮子变成小汽车)
小结:我们可以把鞋印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以及生活与自然中的任何一样东西。
3.让我们和鞋印舞伴继续跳舞吧,说一说它又可以变成什么……(重复两遍)
(三)鞋印创作,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添画,并装饰背景。
1.幼儿根据鞋印的不同形状,自由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2.完成背景装饰。
(四)鞋印展示,借助舞会,展示作品。
1.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小结:今天我们把鞋印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真有趣!让我们和变了装的鞋印舞伴继续参加我们的毕业舞会吧!
3.参加舞会:播放音乐,幼儿双手拿自己的作品跟随音乐自由跳舞。幼儿在音乐声中跟随教师推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3、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蚂蚁图形若干个,幼儿画纸若干张,彩笔。
1、导入活动,引起小朋友兴趣
(1)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
(3)教师示范小蚂蚁的画法;附图片
2、小朋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先画出小蚂蚁的身体;
(2)画出小蚂蚁的触角;
(3)再给小蚂蚁画上眼睛和小嘴;
(4)最后给小蚂蚁穿上漂亮的衣服,小蚂蚁就画好了;
3、作品展览,互相评价将幼儿的作业集中起来,让小朋友互相欣赏评价,鼓励作画有进步的幼儿。
4、教师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
组织幼儿唱《蚂蚁搬豆。》歌曲,学习蚂蚁大力士。
朋友出差回来,送我一面精致的两面镜,我带到教室里,引发班上孩子的浓厚兴趣。单面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孩子们非常熟悉它、喜欢它;而对两面镜孩子们则见得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体成像有不少的变化,有趣、易观察又好操作,是科学活动的好素材。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鉴于此,我生成并设计了《有趣的两面镜》这一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对两面镜的成像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发展探索、观察、思维以及表达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观察两面镜夹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物体成像数量的变化。
2、尝试记录两面镜成像的现象。
3、乐意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一面大的两面镜;每人一面单面镜、两面镜、各种立体小玩具。
2、记录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了解单面镜的成像现象。
(1)教师组织幼儿自由地照小镜子。
师:“小朋友们长得真可爱!老师今天特意为每一位小朋友准备了一面小镜子,让朋友照一照自己可爱的样子。看一看,你在小镜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儿同伴间相互交流。
师:“你发现镜子里有几个自己?”
2、探索两面镜有趣的物体成像现象。
(1)认识两面镜,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师:“今天老师除了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面小镜子外,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另一种镜子,你们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样做成的?”(出示特大的两面镜)。
(2)师:“这种镜子就叫两面镜。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开,还可以。慢慢地合起来。”(老师边讲边演示)接着老师边看边作惊讶状说:“咦!这两面镜真好玩!还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我在两面镜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3)师:“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两面镜拿起来玩一玩,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3、幼儿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两面镜成像的有趣现象。
(1)幼儿照两面镜,老师观察指导。
(2)组织幼儿相互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在两面镜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和一面镜子里照出来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4、幼儿第二次探索,进一步感知两面镜有趣的物体成像现象。
(1)幼儿用各种立方体小玩具和两面镜玩一玩,进行探索,教师注意观察和指导,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了这么多有趣在现象。其实,两面镜还会变更多的戏法呢!看,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小玩具,请小朋友用这些小玩具和你的两面镜一起玩一玩,看看你们还能发现什么更有趣的现象?”
(2)组织幼儿交流探索的结果。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两面镜一起玩了玩,又发现了什么更有趣的现象呢?”
5、幼儿第三次探索,感知两面镜夹角的变化所带来的物体成像数量的变化并记录结果。
(1)教师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并记录,教师注意观察和指导。
师:“我们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些有趣的发现给记录下来。那么,该怎么记,记在哪呢?请小朋友看黑板上的这张记录表。”
(2)教师介绍记录表格:“第一行是两面镜的标记。第一个图是两面镜完全打开时的标记(边讲边演示);第二个图是两面镜合拢时,张口大一点儿的标记;第三个图是两面镜再慢慢合拢,张口小一点儿的标记。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给小朋友记录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鱼跟两面镜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个空格里面画上小鱼的标记,然后根据上面的标记,看看小鱼在这种情况下(指第一标记)小鱼像的数量是多少,在这种情况下(分别指第二、第三标记)小鱼像的数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画图来表示。下面,请小朋友去试一试,边玩边记录吧。”
(3)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单,组织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师:“你是用什么跟两面镜玩的?发现了什么规律?”
6、将幼儿作业记录装订成册,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玩两面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探索出当两面镜完全打开的时候,物体像的数量最少,只有一个,当两面镜慢慢合拢的时候,物体像的数量就越来越多,并把它记录下来。现在,老师把小朋友的记录装订成一本书,取名叫“我们的发现”,在教室挂起来,好吗?”
1、了解耳朵的功能。
2、了解哪些行为会危害耳朵的健康。
3、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
重点:
知道耳朵的功能及对人的重要性,养成好习惯,注意保护耳朵的健康。
难点:
1、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能用汉语表达出三种以上保护耳朵的方法。
1、常见的打击乐器、录音机、音乐磁带、噪音录音、课件等。
2、课前幼儿经验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有关耳朵的小知识。
一、开始部分: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李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课,现在我要和你们一起分享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脑筋转的最快,能第一个猜出来。
出示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中间隔山看不见。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谜底:耳朵。
二、基本部分。
1、看一看耳朵的样子。
2、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
(1)你知道我们耳朵的基本构造吗?请说一说。
(2)播放ppt了解耳朵的基本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3、发现耳朵的作用。
(1)游戏:“小耳朵真有用”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了?
教师将准备好的录音机、打击乐器、噪音,使它们发出声音,让幼儿说一说都听到什么声音,初步了解耳朵的用处。
教师:
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用手把耳朵捂住,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老师在干什么?
咦,奇怪,你们不是把眼睛都闭上了吗,怎么知道的?(听声)。
继续把闭眼睛,你能说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吗?
哇,你们又知道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辨声)。
(2)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可以帮助我们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还可以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耳朵的两大基本作用)。有了小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很多很多的声音。那小朋友想想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小朋友自由回答)。
(3)出示《小耳朵》儿歌,一起说儿歌。
小耳朵。
两只小耳朵,最爱听什么。
小鸟来唱歌,美妙音乐多。
两只小耳朵,最怕听什么?
燥音若太多,掩耳躲一躲。
教师:小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你的耳朵最爱听什么声音?
小耳朵最怕听什么声音?
3、如何保护耳朵。
教师:我们的小耳朵除了怕听到噪音还害怕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小耳朵?
幼儿说一说,教师利用课件系统总结。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规则:请一名幼儿上来用布蒙住眼睛,其他人围成一个圆圈,边听音乐边走,当音乐停之后就不许再动,让蒙眼睛的幼儿来摸,被摸到的小朋友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被蒙眼睛的幼儿要说出该幼儿的名字。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图卡教师提问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二、介绍操作材料。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
师:(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四、拼撘大挑战。
教师介绍材料小棒、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
五、活动延伸。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1、 通过欣赏四季景色的变化,使幼儿感受色彩与冷暖的相应关系、丰富审美经验。
2、 大胆地运用不同色彩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主要特征。
3、 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欣赏四季景色图片。
1、 请幼儿说一说四季的特点。
2、 请幼儿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描绘四季,选择自己需要的颜色、工具和材料。
3、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进行色彩的尝试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地按自己的想法绘画,注意发现幼儿的困难,适时地给予帮助。
4、 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交流和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冷暖,共同分析作品中的色彩,以及色彩所表现的冷暖。
游戏安排:
画鼻子。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1、知识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2、物质准备:奇妙箱,幼儿操作用的四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图形卡片人手一份。
(一)复习图形的特征。游戏:“奇妙箱”里找图形娃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1、老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拿出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啊?为什么说她是长方形的啊?”
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引导幼儿讨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出图形后,要求说出图形名称和特征,并讲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3、老师总结:奇妙箱里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一边说一边出示相应的物品)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圆形没有角的,边沿摸上去是光滑的。
(二)添画。
老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所以图形娃娃们想和我们做个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一下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其他有趣的物品。也可以用几个图形拼成其他各种物品。让我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几何图形上添画成另一物品)。
(三)图形变魔术。
让幼儿猜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然后将纸折叠。依次类推。
(四)图形组合拼画: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为幼儿提供图形片,开始可以老师说一个东西,让幼儿来拼,拼好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每种图形用了几个。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述。如:四个三角形可拼成风车;一个三角形加一个正方形可拼成一座房子等。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拼摆,拼的.越多越好。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小结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
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
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
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1.学习看路线图,找出最合适的路线。
2.体验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路线图和记录纸人手一份。
一、引出课题:
周彦妤病了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很想去看看她,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乘公交车去她家。
二、看路线图。
1.出示路线图,寻找出发点和目的地。
这是一张公交车行车路线图。你能看出我们在哪里,周彦妤的家在哪里吗?(请个别幼儿到教师路线图上指出)。
2.观察路线的走向。
(1)这张图上还有些什么?你们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2)幼儿提出疑问后,教师给予解释:图中的数字是指车的编号,例如“1”就是指1路车;在标数字的地方是车站,可以上下车或转车。
3.寻找路线。
(1)提出要求:在小地图上找一找,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到达周彦妤的家?并记录在纸上。
(2)请一个小朋友示范来找路线,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操作后,集体交流。
三、选择路线。
1.找出最近的路线。
(1)猜测:在这3条路线里,你们认为那条路线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数格子验证。
(3)幼儿操作后,比较哪一条路线最近。
2.找出最省钱的路线。
(1)出示每路车的票价:1路车3元;2路车3元;3路车3元;4路车4。
元;5路车5元;6路车5元;7路车6元;8路车5元。
(2)哪一条路线最省钱?为什么?
(3)幼儿集体计算每一条路线所需要的钱,教师记录在纸上,进行比较。
四、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找出“幼儿园到公园”“家到动物园”的几种路线,并找出其中最近和最省钱的一种方法,并记录到纸上。
1、大胆尝试把面团擀出不同形状的面饼。
2、根据所擀形状充分发挥想象,并利用材料大胆装饰成各种造型。
3、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1、面团、擀面杖、装饰好的造型图。
2、各种豆子、稻草、树叶等装饰材料,剪刀,托盘等。
一、认识面团、面杖。
师:小朋友,今天来了两位朋友。这是谁?面团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师:今天,擀面杖和面团要来玩一玩“面团大变身”的游戏,想看一看吗?
二、尝试擀面。
1、教师边念儿歌边擀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圆滚滚的面团现在变的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发现面团第一次大变身,从圆滚滚的面团变成扁扁的、不规则形状的面饼,重点引导幼儿发现在不同方向用力不同,会擀出不同形状的面饼。
2、鼓励幼儿大胆擀出一个与老师不一样的面饼,教师与幼儿共同边念儿歌边擀面。
三、想象与欣赏。
1、引导幼儿根据面饼形状进行大胆想象。
师:小面团说:让你我变成面饼,一点都难不倒我,我还能再一次大变身。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问: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面饼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呢?
3、教师示范装饰一种造型。
4、欣赏已装饰好的几幅造型图。
四、创作装饰。
幼儿根据自己所擀的面饼进行大胆想象并装饰,教师指导。
五、展示并介绍作品。
面团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大的物品,具有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大班幼儿喜欢操作,喜欢自己动手,并且经常在点心店里用橡皮泥制作许多点心,所以我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活动。活动前丰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动的基础。本次活动中大量的操作机会、探索机会,满足了幼儿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教师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感知面粉的'内部特性。幼儿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面粉变成面团。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从无目的地操作,到点出重点如何加水操作,加以指导,其中基本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解答,极大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面团的可塑性给予幼儿极大空间的想象,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孩子们不得不停止操作,教师只好请孩子们将面团带回家再进行创作了。
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习运用互换和互补规律,猜测抓握花片的数量,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物质准备:花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可爱的鸭子》。
1、以拍手歌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玩法:先确定一个数"7",教师拍一个数,幼儿拍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前面确定的数"7";接着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出示7的三组分合式(即1和6、2和5、3和4),引导幼儿用互换规律说出另外三组分合结果。
2、以游戏"猜一猜"学习8的组成。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每组都有8个花片、记录纸、笔。一个藏,一个猜。藏的幼儿把花片分别握在两只手里,出示其中一只手的花片数量,让猜的幼儿根据其数量推测出另一只手握的花片数量是几。猜对了之后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同时用推理的方法推出另一组。如:出示花片"1",另一幼儿猜"7",并记录结果,同时再推出另一组是7和1。
3、师幼分享交流。
师:8有几组不同的分法?
幼儿结合记录纸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结果。
区域活动:继续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继续玩"猜一猜"的游戏,引导幼儿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不足:
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目标:1.综合运用剪、贴、画、折、围等手段为蒙古包围布盖顶并进行装饰,发展动手能力和美感。
2.制作时能够轻声地商量、细致分工、互相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体验合作制作蒙古包的快乐。
3.进一步对“神六”返回降落所在地——四子王旗,即蒙族风情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准备:1.对“神六”飞船降落点四子王旗有初步的了解,对蒙族有一定的了解,会跳蒙族舞。
2.帐篷玩具及大型白色纸张、鲜艳的长条及正方的腊光纸、蜡笔双面胶等其他辅助材料。
3.蒙古包图片、音乐“天堂”、幼儿蒙古舞曲。
过程:一、出示神六新闻引出四子王旗,揭开活动的主题。
二、讨论,四子王旗是怎样的地方?该怎样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呢?(引出今天的任务—做蒙古包)。
三、欣赏蒙古包图片,感受感受蒙古包的美,激发制作的积极性。
重点欣赏蒙古包顶上的四边对称的连续纹样和中心一个大花纹的结构特点。
四、回忆经验讨论做蒙古包的几个重要步骤——支架、围布、盖顶。
五、扎上自制头巾,学做小小蒙古娃,进行合作制作。
1.以两个航天员的名字为队名,自由分成两组,讨论分工。
2.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一起想办法,快乐合作。
3.提醒个别幼儿节约材料,及时物品。
六、蒙古包做完了,一起围着它们跳一个欢迎客人的蒙古舞。
自我教学反思设计分析:借着“神六”这一举世瞩目的新闻热点,幼儿园选此内容进行一次教学研究活动。我选取了神六降落点——四子王旗作为线索进行了一次艺术活动。跟随着这一条主线,让幼儿为仿真的蒙古包进行合作制作围布、蓬顶,,并且加入其他艺术的元素,使幼儿得到操作交流机会,并进一步感受民族风情的美。
策略分析:在本次活动中,每一位幼儿始终倾注了许多的兴趣与热情,显得很快乐。细细体味和分析,我觉得在本次活动中注意了以下几个策略:
1.以美为主导,注意环境的渲染。
作为一个艺术活动,不仅是一个视觉的美,还包含其他元素的美,综合在一起的美才引人入胜。在本活动中,我将美丽的图片、优美的歌谣、快乐的舞蹈、教师的柔声细语、漂亮的大大的自制蒙古包等多元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渗透于活动始终。大家在看看、听听、跳跳、说说、玩玩的过程中,都得到美的享受。
2.材料合理摆放,空间自由宽松。
合理的摆放形式,不仅可以方便幼儿取放、而且还能使幼儿的活动更宽松自由。本次活动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使用的材料(蓬顶)比较大、工具比较多(有剪刀、双面胶、透明胶、蜡笔、记号笔等)装饰材料比较多。因此,我在材料摆放是注意了疏密相交、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一个相对宽松的合作机会与空间。一方面将蓬顶放在两张桌子合并而成的大桌子上,四周都可以站立工作,为幼儿之间增加互相分享空间的机会,也增加了合作互补的机会;另一方面,装饰材料在旁边的柜子上一字排开,便于幼儿根据需要而取放;工具则用一个箩筐装好放在桌子中央,便于幼儿用完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3.扶持与鼓励结合,建立幼儿的自信。
尽管这次是第二次多人合作完成任务,幼儿有了部分合作的经验,但是今天既要在一张特别大的纸上装饰,又要用五张1k纸头连接而成的长卷纸围起蒙古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高,必须多人精诚合作才能完成。因此我一方面和他们一起工作,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组合、合作,努力挑战有难度的工作,在探索和成功中增强自信。
文档为doc格式。
。
1、初步了解气象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气象记。
3、有探究气象变化的兴趣个求知欲。
重难点: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气象记。
1、提醒幼儿注意近期的天气,能经常听天气预报。
2、纸、笔、幼儿画册第三册p333、天气预报的录像。
1、启发幼儿将自己了解到的近期天气变化情况告诉大家。
2、观看一周天气预报录像。了解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看或听天气预报?
3、学看温度计。
提出问题:人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每天不同的气温的?
提供气温表,教幼儿测量活动室内外地气温。
教师根据幼儿报的气温用图示或实物投影仪进行演示。
4、学习记气象记录。
幼儿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将看到的、听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学习用图表的形式将观看一周天气预报记录下来。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biyelunwen/50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