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和观点。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语言属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训练得以实现,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地道的外语人才。
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
(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
(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
(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1]刘兴宇。跨文化训练与跨文化适应[j].文化与传播,20xx(7).
论文摘要:现今高校的日语教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灌溉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满足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未来需要,日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日语教学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并结合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注重培养学生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校,日语教学,中日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型的教学方法。
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应用语言学家,语言教学交际法的创始人之一h.g.威多森就指出,掌握一门语言意味着既掌握其词汇、句法,又会在语言交际中进行恰当的应用。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努力与世界接轨,外语凸显的重要性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加强。由于高科技和国际互联网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意识到,掌握外语不仅是为了考试,而且是进行工作、交流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尤其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外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具备实际运用外语能力更为重要。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现实的要求。
长年以来,学日语的学生学习日语的单纯目的就是为了考级,语言的教和用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高校所开设的日语课程以传统的基础课和听说课为主,由于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所用教材的统一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低。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表现为教师机械地灌输语言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的评判标准则是由考试一锤定音,而不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多学生尽管具有极大的词汇量和较高的阅读能力,但不能清楚得进行专业的口语表达和交流。一些最基本的日文写作技能,如求职信、履历表等仍然是让学生难以应对的问题,写学术文章、论文摘要和专业论文就更难上加难了。归纳起来,我认为目前日语教学的问题在于:
(1)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
(2)所选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3)常规课程设置不合理;
(4)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形式的发展。
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毕业以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仅具有好的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听、说、写、译能力是不能胜任的。所以,高校的日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日语教学应该遵守学以致用的原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从新时代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看,高校的日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上述所述,教学具有很浓的应试性和短视性,没有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到相应的高度去实施。结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动盲从;教师疲于应付,教学缺乏创造性,很少注重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学生缺少最基本的中日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出现了大量高分低能的现象,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日语交际“聋哑”学生,学生很难适应新时代国内外交流与交际的需要。
我们只有突破和超越就教育谈教育,就教学论教学的思维模式,把日语教学改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去思考,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视以往教学中的得与失,去探索改革的途径,应时而动,才能对改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改革也将具有持久的动力,日语教学也才能够真正实现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1、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建构新型的教学方法。
多年来,日语教学一直遵循“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语言知识教学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知识的讲解几乎占去了所有的时间,“填鸭式”、“注入式”的语言知识教学成为其主要特征;而学生接触中日文化知识的机会则很少,学生缺乏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提高。
以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为核心,是指将中日文化知识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际的文化需求,营造和谐的文化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中日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化交际活动,使其课堂语言训练和文化交流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日语学习自信心和日语交际应用能力方面最大限度的受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同于旧有模式中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是课堂活动中中日文化知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中日文化知识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激发者和引导者。教师担负着组织课堂中日文化知识教学活动及其正常运行的全方位职能;而学生不但是中日文化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日语教学一直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讲授,轻中日文化知识传播的倾向。这种倾向不符合日语语言学习规律,不利于学生日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实,传授语言和培养中日文化素养并不矛盾,语言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具体运用于实践,这两者是辨证统一的。掌握语言知识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知识的更好吸收和内化。因此,要学好日语,首先应掌握日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在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这种坚实的基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既要重视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不能只停留在灌输语言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中日文化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成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确保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中日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除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培养。日语第二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有限的语言知识和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指出自学语言与文化知识的路子和方法。真正将学到的语言和中日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实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的各种有利条件,把中日文化知识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种场合中去,努力营造一种近乎于母语学习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经常耳濡目染日本文化,并能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性。
更新教学内容应以下列几点为取向:
(1)中日文化知识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代变化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要求;
(3)教学内容要多元化,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5)教学内容必须具备趣味性和思想性,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日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日语教学,应配合中日文化知识的传授,彻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消极学习语言知识的局面,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日语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倡导体验与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使用日语,切实掌握语言技能。这便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
1陈岩。文化与翻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4(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1997(2).
4罗传伟。跨文化交际及语言表达表态方式的差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xx(1).
5何冬梅。浅议中日文化比较法在大学日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中外教育研究,20xx(2).
6刘慧。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j].北方经贸,20xx(5).
7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眼神、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o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口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透。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别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沟通。因此,为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眼神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2、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
1.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欧美人生活中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intimatedistance0—45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七见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distance45—120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distance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distance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2.眼神注视。
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眼神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眼神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眼神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眼神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3.身体接触。
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俄罗斯人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以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而中国人的握手则没有什么忌讳。异性之间握手,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在阿拉伯国家,伸左手与人相握,是无礼的表现。
4.拥抱与亲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两个女生见面时拥抱在一起是常见现象,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东欧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两个男人之间也会拥抱及亲吻双额。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着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好的气味能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在东亚国家,男人之间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
5.手势。
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在美国,人们用挥手来表示再见;而在南美,人们见到这种动作时不但不会离去,反而会向你跑过来。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ok”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则表示钱;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在新几内亚,将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杀;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
6.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指由眼、嘴、面部肌肉等变化而显现脸部的情感体验。面部表情一般是随意的、自发的。相对眼神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和态度的线索。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另外,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外露,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西方人比较豪爽直白,七情六欲都能表现出来。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身势语(bodylanguage)又称非语言交际,非话语交际或表情交际。[3身势语作为社会交际的手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比有声语言的历史还要古远。如果身势语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影响交际的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光.体态语[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l997.94。
[3]刘玄恩,刘永发.实用体态语[m].华文出版社。1996.39。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得当且有效地与异文化人士交流的能力、该能力在前面谈到的两种能力之上,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维(multi—dimensional)的概念:除知识方面外,还有思维、情感和个性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这也是因‘文化’具有极其宽泛的涵义,且和其表现形式多样化有关、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称、因此,它既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和变化的;它有外显的和可以客观描述的一面,又有隐蔽的和依赖主观解释的一面;它既具有组织的、群体的性质,又无不渗透到每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体行为之中;它既表现为高级智力活动的过程与产物,又体现在一般人最普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之中、(brooks,1960,allen,1985,chen,1999)、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解偏重文化既有的、外显的、客观的和组织的一面,那语言教学中仅仅于突出跨文化能力中的知识方面。
2、1构成三分模式。
2、2行为中心模式。
该模式重点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践,在西方很盛行、它的重心点是交际行为或外部结果,亦可称为“有效性”或“功效”(effectiveness)(kise等,1995;walter等,1995;dodd,1995)、在跨文化情境中,个人适应、人际互动、任务完成情况是“功效”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任务完成情况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点、良好的个人文化适应能力和人际互动,更有利于人们在跨文化情境中有效地完成任务、前二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二者的结果、这种培养模式更适用于短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对于那些需要派遣人员去异文化地工作的机构、这种跨文化培养模式能短期、较快的达到培训目的、行为中心模式执着于具体行为目标,但在大学的一般性教育情境中,目的文化和行为目标(“任务”)都不明确、我们并不清楚学生将来会到哪个国家去,与哪些人打交道,也不清楚他们的专业“技术传输”任务是什么、因此我们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培训,相应的测试、选拔、跟踪监督等也都缺乏实际意义、(高一虹,20xx,第10章)。
2、3知识中心模式。
3外语教学中新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变化,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也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应具备以下特点:重点培养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文化意识,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各种文化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习者去主动地获取文化知识,并且能更好的处理这些异文化中产生的问题、也就使得学习者不是刻板的,而是灵活的解决在异文化中出现的事件、该培养模式要强调态度和情感层面,也包括认知层面,特别是批判性的反思能力;该培养模式要是开放性的,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目的语文化,而是通用于与任何其他异文化(包括本国文化中的亚文化)成员间的人际交往、该模式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时刻更新的,能更好的顺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政治能很好的融合,能被更多的学习者接受、学习的、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陈岩,20xx)。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培养应同时进行,不可偏废、只有几种能力有机融合,配合恰当,我们的学习者才能用目标语做到恰当的交流,成功地完成跨文化任务、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尊重语言学习者的自发能力,多激励,设计有意义,有目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培养学生以文化意识为重心,重视态度和情感层面的能力培养,以开放的态度去接受、融合、发展异文化,我们才能更好的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有效的用目标语去和以目标语为母语的异文化人们进行有效恰当的沟通,也就是培养语言学习者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好的解决异文化环境中的个性的,变化的,突发的事件。
任何一种语言,都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自然代码,可以用来承载信息,表达思想。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惟一框架,是一种文化代码。
一、中西人格差异的文化哲学渊源。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行为倾向;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在个体的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完善。
中西方的人格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一般趋于内向(introvert)——自谦,较少言语,保持虚静;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般趋于外向(extrovert)——直言,敢言,自我肯定。中国人强调群体和谐,尊重权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体与竞争。这种人格差异的形成存在于中西文化的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哲学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注重“修身”,即指人的自我内心修养。所谓“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还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这一内向探求的精神,导致中国人传统内向的性格。另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维持群体利益是一个重要的规范。与此同时,尊卑之序在中国社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标准。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说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秩序的强大压力驱使个人就范于传统道德文化[1]。这也说明中国学生的谦和,沉默及不愿突出自我的人格特征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哲学背景的。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和一”为最高境界。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讨论“天人和一”为中心课题,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而是更多的进行直接的描述。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哲学是内倾性的。
与中国文化哲学相比,西方文化哲学更注重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在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外在世界,人才能有从自足的存在转化为自足的存在。而达到人的自足完善则需要借助知识、逻辑、科学以及法律等手段,因而西方文化哲学具有发达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且科学实证论精神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所以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应为人类所用,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英国民族的外向性格。这种人格意识已渗透到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其民族性的心理内涵的重要部分[2]。与此相对应,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并使之成为其中心。他们鼓励主动性,强调对自我的忠诚和个人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西方哲学发展中,自然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其主流无一不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可以说西方的哲学观主要是二元论,而非整体论。这种把自然置于人的对立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知识论特别发达,形成分析型的思维习惯[3]。
因而中西文化中人格差异现象在中西方课堂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而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大多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他们回答也力求简单;习惯于用“yes”和“no”这类句式;大多数学生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而是更习惯于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课堂气氛通常比较热烈,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在授课时随意提问甚至插话。
正鉴于中西文化哲学中的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评价和综合,取其精华,洋为中用,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更适应新形势。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阐述到:在足够的深度上,发现人的共性和发现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以上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我们了解自己是谁,了解如何成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何在,了解自己的风格、节奏、趣味及价值,一句话,了解我们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4]。这说明,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己突出的扬弃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交融和理解是一种认识能力,更是一种感情能力,一种“共情”(empathy)能力,即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感觉世界的能力。而共情能力也恰恰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点。
我们不妨引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双向性”。“双向性”被视为人格健康的标志。该术语本来是针对性别倾向而言的。指那些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都比较突出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健康。这是因为它们有更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应付和驾驭环境。如果将“双向性”这一概念引申至文化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那些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最佳外语学习者大都在文化因素的比较、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引起激烈冲突和人格分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文化因素达到某种惬意的整合。”[5]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的现代人应当思想开放,对自我和世界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够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不断发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jayne、lakoff和johnson(1980,马塞勒,1988)等当代学者从隐喻的角度解释了语言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思想的基本特征。隐喻的本质变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通过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经验。隐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即母语文化和目的语(targetlanguage)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在心理学领域,隐喻常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它来改变人的行为,重新塑造人格。人们掌握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并最终跨越了母语的藩篱,也就掌握了另一种隐喻建构经验,获得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语言将有助于人们解释新的经验,重新认识已有的经验,从而调整现有经验格式塔的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掌握另一种语言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增长。这会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性人格”(productivepersonality)[6]。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表层的语言障碍经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深层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自我中心”(egocentric)意识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主义”(ethnocentricperception)的影响根深蒂固。权衡利弊,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1.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克服本土文化中心意识;
3.消除公式化概念;
4.对异文化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5.对于多样性采取积极态度;
6.对变化采取建设性态度;
7.对歧义模糊采取冷静态度;
8.对文化冲突现象采取理解和谅解态度[7]。
正如梁漱溟所言:“两眼向外看,则所遇为静的物质,为空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恰最适用之地。转回来看自己,则所遇为动的生命,为时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不便适用之地。”[8]基于这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价上文所谈及的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种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应理解并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去选择他们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容忍这些行为在目的语国家出现。
三、结语。
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完全认同,也不是彻底的差异,而是同与异的统一。一个文化如果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在与较为强大的文化进行接触时又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那么这个文化很可能会被完全外化,最终导致自身文化的中断。但如果一个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的文化总是怀着被吞并的焦虑而处于一种消极退守的态势,为维护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一味拒绝,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最终将永远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文化只有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洞察自我,并学会融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自我的人格结构。毋庸质疑,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比较完善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才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良好的外国语言环境和优质的跨文化教学配制无疑会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格。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外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67.
[2]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
[3]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9.
[4]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2.
[5]l.r.帕默儿.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7.
[6]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5,(5).
[7]董乐山.文化的误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15。
随着国际化交往的不断深入,世界的融合,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作跨文化交际。由于人们所处地域的不同,受到交通、经济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思想和文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发展成了社会规约和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不同会对人们的交际带来困扰,下面仅就语言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语言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最常用而且最直接的交际工具。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的不同,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常常因为一句话不得体,使听众发笑、不快或者气愤。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思考。地域的不同语言习惯就有很大差异。在中国邻里之间碰面,见到的第一句话大多是:你去哪了?你吃了么?其实这并不是真的问你去了哪里,吃了没有,这只是我们问候的一种方式而已,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而西方人见面更多的是说:hi,goodmorning/after—noon/night,hello……而绝不说我们打招呼的语言。在他们思想中,你要是问他们去哪了,就是干涉他们的隐私,会引起他们的不快;要是你问的是“你吃了吗”,他们则会误会,认为你想请他们吃饭。西方人当夸奖对方说“:你真美!”回答总是“:谢谢”,而我们却认为那是不谦虚的表现,总是回答“: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这些语言的不同都与我们所处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密切联系,了解这些对跨文化交际会有一定的帮助。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指挥棒,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指定性的作用。霍夫斯特德提出了识别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四个方面,在此仅就权力差距大小而举例,说明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国文化权力差异大,在称呼语中反映就比较明显。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称呼语中不仅包括姓氏,而且加上头衔,或者喜欢使用表明对方身份的称呼语,这样的称呼语表明说话人与对方的权势关系和辈分关系,上下级之间这样,同级别也这样。如张处长、王总经理、高教授、赵伯伯等。而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是儿媳直呼公、婆的大名,儿女和父母也是直接姓名相称,对于我们也难于理解。
经济的发展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的作用。经济发展代表着一个社会的进步,是当今社会的重头戏。经济发展了,人们才会对文化要求日益高涨,从而文化水平逐渐提升。我们要走出去取其精华,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济的发展也说明社会的和平,为进一步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才能有机会到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感受不同的文化,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的有利保障。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们听到的童话故事就能代表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国家特点。西方大多信奉基督。基督是有神教,认为上帝是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者,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教徒绝对敬畏上帝、服从上帝。而在中国人们信仰的儒道佛是无神教。这样东西方就形成了差异,在许多谚语中就有所体现。英语里人们认为上上帝高于一切,上帝无所不在;在汉语里人们这样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中国人认为没有唯一至高无上的神,而且人可以充当众多的神。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利用儒家的天命思想和三纲五常的礼仪,自称天子形成一整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等级,每个人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不能越位。这样就有了官大一级压死人、胳膊扭不过大腿、小鬼斗不过阎王这样的谚语。
在教徒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除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和神灵,所以他们说:“humanbloodisallofacolo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用我国的宗教文化来衡量和体验西方国家基督文化,否则极易引起交际障碍。文化礼俗习惯会直接影响到交际质量。譬如在交际场合如何介绍他人,一些国家就存在着差异。在英语国家中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将男子介绍给女子;在同性别中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将同性别中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而中国的介绍顺序基本相反,不分男女,按以下顺序介绍:将长辈介绍给晚辈;将职位高者介绍给职位低者。再如送礼礼仪。中西方都很讲究送礼,它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方式。送礼,中国人讲究情谊,西方人讲品味和艺术。中国人送礼时,收礼人要谦虚一番不当面拆看,然后将东西放起来;西方人送礼时,收礼人会直接表达感谢之意,然后当面拆开,表示自己很喜欢礼物,表示对送礼者的尊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依据各自的饮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中西方饮食也势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食物的营养及自身的生存问题。大都认为“吃”是为自身注入能量,来保持身体的结实,抵御病菌的侵袭,即使口味千篇一律。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白水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如同嚼蜡,却保持了材料的原有味道。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懂得爆炒烹炸会损失部分营养,有时还是宁愿选择后者。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在称赞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全”,家庭宴请时,主人常自谦道:“菜烧的不好,不一定和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绝不说,“菜的营养不高,热量不够”等语言。西方人烹调方法的单一,使得烹调过程和使用器具都更加准确化,按照规范行事。看看菜谱就能知道,西方菜谱中都以“克”计量,而且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做菜,因此西餐就显得缺少特色。中国人推崇的是随意和创造。用料量描述“一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没有准确标准,以口味而定。
综上所述,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上几点的简析希望能为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人们更好的进行交流和缩短思想距离,带来几分便利,对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逐渐的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国家及民族之间价值所体现的差异性很容易给双方交流带来障碍,为此,对这种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或减少误解和冲突,本文以中美价值观为例,对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利于更好的了解中美价值观,促进中美跨文化交际。
随着我国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日益强大及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当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代表,常常会出现交际阻碍和文化冲突。最直接的方式是介绍两国的文化差异和文化习俗。但自cluckhohn(1961)等人提出了“价值标准”的概念之后,人们逐渐的开始认识到了解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仍然无法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庄恩平(1997)提出将了解双方的价值观作为促进跨文化交际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目前的形势需要我们关注西方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该对比的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了解和研究,这也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方式。
hofstede(1980)认为“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支配并且决定着人们的态度、信念及行为。”跨文化交际是各国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发展的共同需要,其复杂性来源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文化决定了每个国家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是道德的基础。okabe(1983)也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取决于双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而了解这种差异性能够极大程度的帮助双方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1.宏观对比。(1)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美国的个人主义。胡文仲(1993)指出“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观念,而价值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历史和文化传统分不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中美两国有着其各自的价值观念,这也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因素。由于受到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影响和熏陶,中国比较崇尚“集体主义”,提倡凡是都必须以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利益为先,人们的言行举止必须遵从社会界定的规矩,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不同的意见,都希望生活在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中。
而在美国人的生活中“个人主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非常崇尚自我意愿和个性化发展,这种特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表现的尤为显著,美国人往往会表达出强烈的自信和肯定,并且在表达观点时,喜欢标新立异和独辟蹊径,希望能够别具一格。他们在生活中追求个性自由和个人享受,自由的抒发自我意志和发展自我思想。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为,中国人认为在公众场合自由的发表观点是“对人”的产物,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而美国人认为即使在交际时争论的面红耳赤,也仅仅是“对事”的产物。(2)中国的“和”、“稳”和美国的“争”、“变”。孔子的《论语》中有讲“以和为贵”。《孟子公孙丑下》中也有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于受到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万事和为贵”,在交际中往往给人一种和睦和气、谦恭温顺的形象,同时,在“知足常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即使在遭遇困境时也能苦中作乐和泰然处之,由此可见,这种安于现状的思想让中国人缺乏了主动竞争的意识,表现在行为上比较保守,不愿冒险和拼搏,比较喜欢从事稳定的职业,容易产生满足的心理。相比之下,仅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却已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人勇敢、爱好自由并且重视竞争,他们很难满足于现状,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奋斗和尝试来获取更大的发展和达到更高的目标。这种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中国人知足常乐和安于现状的思想有着显著的差异。2.微观对比。
(1)工作观对比。对于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和具有西方特征的美国来说,其工作价值观具有显著的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让每个中国人都有着比较强的集体意识,很多人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将其单位、团体看作是一个大集体,而在这个集体中稳定的发展是大部分中国人一生的追求。与之相反,激进和崇尚自由发展的美国人,喜欢在变化中寻求进步,因此,他们频繁的变化工作职位和环境,他们希望能够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在不断变化的工作中挑战自我、发展自我和改变自我,只有这样,内心才能得到满足。受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历来主张“自卑而尊人”、“尊卑有别”等,这样人和人之间在进行交际时必然会受到各自工作职位的制约,下级见到上级要主动的打招呼,在向上级汇报时,即使自己的见解确实比较全面和透彻,但在说话时也会适当的补充一句“请指正”、“请帮助”,以表示对上级的尊重,否则就是“失礼”。为此,这也造就了中国人具有比较固定的人际关系网,其中领导与员工、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泾渭分明。而在美国,他们在工作交际中与中国人不同,更加注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即使是上下级关系也往往会处于平等的地位。在美国不同职位的人、师生之间都无尊卑之别,他们的工作、语言及行为中无处不体现着这种平等观念。这就使得美国人在进行交际时,较少拘谨,而且在打招呼时,无论对方的地位和身份,都可以直呼其名或是用“hello”表示问候。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毫无顾忌的直言不讳,非常的坦率,无所谓面子,这与中国人是截然不同的。
(2)历史观对比。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注重“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利者沿之,弊者革者”,在历史价值观方面,中国非常的重视历史。在做出新的决策和计划新事情时,往往会以此前的资料和数据作为依据和参考,在中国,有着丰富经验、社会阅历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作为仅有几百年历史年轻的美国来说,美国人更加注重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把控,他们关注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未来,为此,美国人在做事时很少会向历史看,因为他们坚信未来是想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历史则并不是重要的。在美国,具有丰富经验和年长的人不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而一些敢闯、敢拼的年轻企业家却备受人们推崇。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他们难以理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尊重,而中国人也同样无法理解美国人对历史和传统的漠视。
(3)时间观对比。1959年,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者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中将人们的时间分为两种:单向计时制和多向计时制。根据这种思想划分,中国人的时间观属于多向计时制度,他们通常将时间看成是比较分散的,并且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做不同的事情;而美国人非常守时,习惯于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步的完成任务,属于单向计时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忽视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的时间观念差异问题,将会引起交际障碍甚至是矛盾与损失。在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中,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也是完全不同。在中国,参加会议或是做客,通常都会早到以表示对所要见人员的一种尊重,然而,在美国,医生可以让病人等很长时间,但护士则不可迟到;召开会议时,老板可以迟到,但是作为秘书则不可以迟到。而且美国人通常不习惯看到客人提前到来,同时在社会活动中,美国人认为事先预约是有礼貌的,如果美国人在宴会或晚会快开始的最后一刻才被通知,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无论这个邀请多么有吸引力他们也会拒绝。因为,没有事先的预约,这样就打乱了他们的时间表,是不受欢迎的。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人们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日益频繁,人们开始意识到沟通和对外国文化价值标准的全面认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中美两国在跨交际活动中产生文化冲突,归根结底是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而造成的。可见了解中美文化价值观差异,是促进两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为此,文中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中美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宏观方面,中国崇尚高度统一和高度服从的集体主义思想,推崇以和为贵,喜爱稳定的生活,而美国崇尚以自主为意识主流的个人主人思想,喜爱挑战与竞争,这种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和美国文化的个体意识成为中美两国进行跨文化交际障碍和冲突的主要因素;在微观方面,中美两国在工作价值观、历史价值观和时间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易于理解文化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的。
berry等人(1997)提出“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主导地位不强的文化中成员可以选择吸收新文化、抵触新文化、双重文化主义和抵触两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在面对中美价值观差异时,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维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确的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为此,开展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美价值观的对比研究,有利于认知与把握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性,有效的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沟通的基础,及时避免或是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及冲突。中美双方在坚持两国各自价值观的同时,还应该充分了解与尊重对方的价值观,进而促进中美之间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摘要:词汇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词汇作为英语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面对基础薄弱的艺术生,如何通过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知识,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艺术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英语词汇教学在高中语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中英语教师历来对它较为重视。但令人沮丧的是,许多学生学了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英语,到了真正交际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根本无法实现畅通的跨文化交际,或是经常出现交际失误。导致这一理由的理由有很多,其中词汇学习方式不当,以及文化输入的不足显得尤为突出。笔者任教于一所普通的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在教学中发现,尽管很多艺术生学习了近6年的英语,但是上课时的“老师好”表达都不准确。“goodmorning,teacher”在国外这样说实际上是不对的,应该是miss.x或者mr.x。诸如此类的.文化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深思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携手提高的理由。文化意识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知识技能一样理应成为我们高中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目前状况。
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来看,忽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教师十分强调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却认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有可无。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应该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在学生掌握好单词和短语的基础上强化语法训练就可以学好英语,至于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好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以本校为例,在艺术班的日常英语教学中,由于艺术生自身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特点,多数教师的教学步骤为先讲单词和短语,接着讲课文,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列出所有知识点和大量例句,甚至发学案让学生背诵,最后做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甚至根本不会提及词汇的文化差异和语用原则,更谈不上跨文化意识的渗透。这种做法使学生的语用错误层出不穷,词汇使用不当的情况频频出现在学生口头交流和书面作文中。最后造成几年英语学下来,这些艺术生记住的往往是一些干巴巴的词汇和短语,却不知道用在哪些具体的情境或场合中。他们在日常对话中常常张口结舌,感到满脑子的词汇、短语,不知该选哪个最合适,这使很多艺术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高中艺术生英语词汇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渗透的途径。
针对高中艺术生整体基础薄弱的目前状况,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从记忆的策略角度培养学习兴趣,讲策略的同时要把词汇的文化背景讲出来,所谓追根求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词汇文化背景的传授。
众所周知,高中艺术生基础文化知识普遍不高,不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无法达到文化的渗透。大部分高中艺术生对词汇学习很厌倦,学习词汇的动机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跨文化渗透的同时要注重词汇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词汇的背景知识讲解,认真积极地向学生导入词汇文化。此外,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比例正在不断增加,高考愈发着重测试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而非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紧密结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现行的英语教材均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以教材作为媒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涵盖了多种方式,其中包括:打招呼、告辞、打电话、请求、邀请问候、致谢、道歉等用语的规范使用,谈话时话题的选择、委婉语、禁忌语、社交习俗及社交礼节。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二单元wordpower中colloquialisms学习,如allthumbs指笨手笨脚,awetblanket指一个扫兴的人;模块六第二单元wordpower中提到了表达情感的词汇,如overthemoon,oncloudnine;模块九第三单元wordpower涉及颜色词和colouridioms。学生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逐步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不同方面,进而提高了对跨文化意识的了解,逐步增强的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加深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性。
(三)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词汇学习的时效性。
在不同民族语言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汇会有截然不同或者相差巨大的文化含义与联想含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扩展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本族文化与外语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土地和中心,象征权势、地位及威望,是被赋予最高特权的颜色,也是中国古代皇族专用的颜色。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赋予反面的象征作用,“yellowdog”指卑鄙的人、“yellow-livered”指胆小懦弱的;在中国,人们常把“南”置前,自古就有“南尊北卑”的传统,而英语中“从南到北”则为“fromnorthtosouth”;汉语谚语“猫哭老鼠”英语则译为“shedcrocodiletears”。
现代社会日益发展的步伐,国际交流频繁,这也对高中英语艺术生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当前高中英语艺术生词汇教学中忽略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广大教师只有认识到跨文化意识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有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从而为提高整体英语水平及高中艺术生的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陈俊森.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林立.英语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摘要:语言属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跨文化训练得以实现,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培养地道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训练;培养方法。
从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历史背景说起,跨文化交际训练发展契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为派遣海外出国的外交官,商业人士等人的预备课程。当时作为训练,以授课的形式像派遣者讲授目的国的地理、法律、教育制度、天气情况乃至风土人情。20世纪70年代,如何促进异文化间的交流:
(一)过渡到目标文化的先行研究;
(二)实地研究;
(三)将回到本国后再次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帮助纳入考虑范围的跨文化交际训练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思考和研究。所谓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其间,语言固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文化因素在影响着交际的全过程。跨文化交际训练应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认知层面的训练,更要能够在感性层面拥有文化共鸣感,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才是跨文化交际所追求的目标。当然,学习异国文化还要与自己的本国文化相结合,只有深刻理解了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异国文化,理解了普遍性方能理解特殊性。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跨文化意识形成的过程。就目前以汉语为母语现学习外语的同学来说,从出生时起就受到汉文化与汉语的熏陶,而在学习外语时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习得异国文化,通过切身深刻体验,促进文化底蕴的形成,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自然流露,不是汉语式的外语,如此,就是形成了跨文化意识,就是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训练方法都可以单独实行,但就目前的课堂模式而言,仍需结合多种因素加以考虑,如学生的上课时间、授课目标、教材等。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训练中基础训练的目的、内容、方法,从宏观上认识跨文化交际训练的特征。最早普遍实行的是以信息,知识学习为中心,同时兼顾目标文化的意识水平与无意识水平的授课方式。自主学习形式也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的另一措施。学生自主使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从而能够说明某一行为模式的特点而进行的训练。通过异国文化的原因归属法,即“同型归因”的方法进行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归属训练,训练理解并说明目标文化的行为模式的原因、特点。其次,站在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解读因异文化间的交流接触而产生的误解、摩擦的案例,并从选项中选择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体验学习形式因其有各种形态的存在,因而也被广泛使用。体验学习法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阅读异文化交流间引起的问题,小组间相互分析,交流讨论,针对事件的具体问题,可进行角色扮演来找出摩擦的原因,又叫做文化认知训练。从小组为单位的训练延伸出die训练方法,对于搜集到的异文化间交流引起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叙述与描写(description),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本国文化与目标文化间的不同意义进行对照并解释(interpretation),进而进行评价(evaluation)的训练方法。同时站在目标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容易捕捉到文化的相对性。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模拟实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时也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barnga:通过使用扑克牌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参加者通过再现情景的方式表述异文化交流间遇到的状况,而后,主持者一边回顾发生的情景,一边分析所能体会到的价值观,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思考本国文化在此情景中的影响。
(二)bafa-bafa:参与者分别划分进两间教室,分别教授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风俗习惯,一段时间后,让他们相互交流,体验异国文化。比如,交给一组寒暄时身体不要接触到对方,而另一组则被告知寒暄时应互相拥抱,以示亲密友好。然后,要求与另外一组相互寒暄。
(三)ecotonos:是第二种方法的升级版,将参与人员分成3组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跨文化交际训练之后,以主持者为中心,进行动作的重复,这时,参与者也跟随再一次回顾自己所想,所学的内容以使其意识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对外语教师就如实验中主持人的角色。除了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材之余,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多接触外国最新流行事物:如电视剧,电子书等。还可以多与外国朋友进行互动,互发邮件,这些交际有时则对外语书写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还要在脑海中将中文转译成外语,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目前,异文化训练是以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中心,知识学习兼而有之的一种训练形式。与个人的成长、异文化间的练习体验、学习是有划分出具体区别的。要求学生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自己体会跨文化间的差异,冷静思考、思路清晰、情感细腻。当然,教师在训练时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目前所处的知识阶段,设置学生不曾接触的场景,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再融入了语言环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语言,同时熟悉了语言所处的环境,进而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人际关系领悟的层面,使用地道语言且得心应手。
作者:张金秋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兴宇.跨文化训练与跨文化适应[j].文化与传播,20xx(7).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
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
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
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
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
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
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
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
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
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
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you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
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
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
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
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
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
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
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
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
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
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英语国家有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
相同。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
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
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5月.
[2]paulnorbury,culture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与印度的大国情结【2】。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
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推动了跨文化交际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网络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横交错的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庞大格局。
2。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中发表观点者会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对自己不利的顾虑。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言论自由和平等。
3。可以丰富语言系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网络使不同领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使新词语,新观念不断地出现,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4。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共同进步。正如“硬币有正反面”,网络交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
1。许多网语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地,大多网上信息是用英文发布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对英语的这种霸主地位对汉语的影响感到担忧,有“文化霸权”说。网络语言的“英语化”倾向,使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不得不人为的进行汉语英语化的改造,遵从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规则。
2。网络交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包括某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行为、风俗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自己悠久的稳固的文化传统,但在网络时代,它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
3。由于生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网络交流无法更好的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言语交际,因此造成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我们是阻止不了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和规范,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应心存自豪感,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国际的接轨,这也离不开借助网络的力量。
2。政府给以重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规范,同时开展和外国的网络合作,比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3。积极展开网络教育并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因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力,最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跨文化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宽,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加强教育不但可以抵制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减少误解的发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2]黄月胜。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xx。
[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xx(6)。
[4]高永晨。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5]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展了各类形式的文化交际课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大学公共英语的角度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以及切实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高我国高校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效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国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多,然后交流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沟通,更多的是思想和文化的碰撞,想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文化的人民进行充分的交流,就必须充分的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避免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生冲突。能够进行跨国际交流的人才是新时代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国际性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目的语语言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要跨越不同的文化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和对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并在交流过程中时刻注意。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深层文化和形式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他国语言和文化的时候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逐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发展跨文化技能。
(一)将语言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任何一个地区语言的形成都与当地的文化息息相关,同样语言习惯也成就了一定的文化背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当地的文化深入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背景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死记硬背,通过融入文化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水平。
(二)采用影片教学的形式。
(三)课堂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急需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综上所述,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理解,提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biyelunwen/2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