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总结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7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选择书写心得体会这个方式进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感想详细描述出来。那么,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讲堂心得体会7篇,欢迎阅读。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1

德育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程,如何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做法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十分重要。而教师从中扮演的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如何当好这个引导者,下面我根据现实工作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养成教育,提升管理水平。

1、教师平时的做法举止很重要,俗话说得好,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因为学生很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如果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都不规范,那就谈不上去教好学生。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教师时常加以提醒,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有的时候容易遗忘,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提醒,如我们平时的排队吃饭不能插队,不能在公共场所吃零食,教师讲课的时候不能插嘴等。

3、可以把一些文明礼貌知识渗入到我们的课堂,当那些内容与所讲的知识点有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联系现实说一说,如五年级的学习内容“文明只差一步”,就可以拓展出生活中我们要讲究卫生。

4、批评与表扬并行,当学生屡教不改的时候,如排队的时候总是讲话,勾肩搭背等,可以适当批评,并让他站到队伍的最后面作为惩罚。对那些讲文明、讲礼貌的学生可开展适当表扬,并列为榜样,让其他学生学习。

5、学校要与家庭并行,教育子女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教育,所以孩子生活中的家庭成员也应该树立好榜样,尤其是低龄儿童。

二)加强德育常规,重在实践教育。

1、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都是学校的教学常规周。校少先队大队部要求各中队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德育大纲》和《守则》《规范》以及我校规章制度,严格考核班级工作,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小结。

2、加强学校文明岗的执勤力度。每天安排礼仪卫生、纪律、两操、放学路队的执勤队员,检查监督每个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校园内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加强执勤队员行使管理、监督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少先队、值勤岗的职能作用,值勤队继续参与学校班级日常工作的检查评比,做好当日的情况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个学期我校坚持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持续抓好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在每位教师和学生的脑海中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的意识。

3、环保教育

配合学校的校本研训,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

本学年,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

1、主题月活动

依托节庆日、纪念日等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如三月份:让大地披上绿衣裳——环保主题教育月。四月份:民族精神代代传——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五月份:让真情满校园——感恩主体教育月。六月份:金色童年欢乐过——勤学善思学习月。七月份——八月份:(暑假实践活动)。

2、特色活动

依托校园美文诵读,书香墨香的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

总之,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每一个培养孩子的人去用心、细心、有恒心地去努力实践。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2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淡化了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较少注重中学生心理倾向、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导向与塑造,从而导致人格缺陷,人格的缺陷最终导致教育教学目标的难以实现和落空。中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指挥者、领导者,是班级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进步,更要关心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发展。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要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过重的学业负担、青春期特有的情感冲击、安乐家庭过度的“保护”和“期望”、现代社会变化加快、信息爆炸、经济飞速增长带来种种新的社会矛盾,都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剧了代际之间人们沟通的困难,这些都给学生以强烈的外在冲击和刺激。使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困惑,导致心理上的焦虑、苦恼和失衡。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直至厌学;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要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献献爱心,提高自我”,“美化校园,净化心灵”等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爱心化雨,尊重、关爱后进生

俄国十九世纪的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这句话揭示了热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对班主任而言。热爱后进生才能化解他们对班主任的戒备心理很对立的情绪,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上一届我班李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是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明显标志。具有了自信心这一人格特征的人有着很高的成就动机,他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这些人更容易在事业中获得成功。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应逐步帮助每位学生树立自信心:时刻指导学生认识自我,能客观地对待自我。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过高目标,也不低估自己,对力所能及的目标不逃避、不推委;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当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也就增加了对自己的信心,他们也就想着去做好另一件事;对学生的优点和做法给予适当的表扬和肯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从心理上认为“我行”;同样,对学生的缺点和失败也不能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指责和数落,更不能以揭短的方式进行挖苦讽刺,而是提倡对学生自身发展采用纵向诊断性评价,通过谈心、座谈、写日记等方式进行自我对比,肯定进步之处,找出不足,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身正为范。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潜心教书精心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潜心教书精心育人,让道德教育这颗美丽的种子,在我们教育工作中得以生根,发芽,进而在我们学生的心中开出更多,更美的花!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3

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的各种违纪现象;

(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4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们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们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们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们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们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们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们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们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们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英语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教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们,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们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们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们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们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开展“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们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们生活,了解学生们,亲近学生们,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们教育学生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们生活中了解学生们,关心学生们,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八年级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们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们,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教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们。教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们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们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们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们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们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们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5

育人要从小抓起。今天的少年,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担负着振兴中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滋长,使他们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献身的一代新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这关键是靠人的培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下午放学后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

将德育工作做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长时间的坚持。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也就将德育工作做好了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6

我校从1979年在全国第一家制订并实施《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进行德育实验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全国德育先进校。1992年,我们又制订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德育实验方案》,回顾和反思十多年来学伎德育的历程,我们察觉和悟出当前学校德育之所以滞后于变革的社会现实,落后于当今学生的实际,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比如,在德育内容方面,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常常把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内容进行灌输,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要促进入的社会化,被片面地理解为对社会的顺应,而很少强调把人培养成改造社会的主体。

再如,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亦得不到合理的承认。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禁止”、“防堵”作为立足点,不注重积极疏导并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其结果,我们所培养的人常常表现为处在被人支配的地位,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爱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教育;常常表现出缺乏进取精神、害怕困难和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大业,现在的小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21世纪将要求人的主体性能进一步弘扬;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更具有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强烈的竞争意识、广泛的爱好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一方面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研究其方法问题是我校德育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们采用的办法举例如下: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学生到了三年级,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

目前全班46人,都分别担任过班级的小组长、少先队的小队长等以上的干部职务,而且个个干得都很出色。同学发起并组织了一个故事团,他主动与各班联系,利用饭后、活动课时间带领10名团员到各班讲故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实践证明,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支持和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形成道德需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机制,学生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实验班的老师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以情为中轴,通过组织学生读我校自编的五爱情感“四字书”,背五爱情感名家格言,讲五爱情感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制订一个实现自己一定理想信念的行动计划,并公布于众,在大家指导、帮助和监督下落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实验班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

①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

②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

③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

④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再如,在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实验老师不仅向学生提出了字少、句短、易记的行为规范要求,进行严肃严格的基本训练,而且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徒步夏收”、“负重远足”、“待命行军”、“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

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如在活动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自愿选择。教师把选择活动的权利交给学生,指导但不指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可以多项多次选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目前,三年级90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36%的学生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兴趣爱好,二年级80%的学生也有固定的活动内容和阵地。

二是独立自主。教师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三是实践锻炼。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总之,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做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锻炼未来的“当家人”。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精选篇7

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进行梳理和反思,就会发现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忽视以学生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的需要,忽视学生的利益需求,缺乏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人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无论从实践出发、还是理论思考都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视角才能推进道德教育创新,进一步推动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一、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主体论,强化学生的自律精神

主体,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认识的对象性。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指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有作为主体去独立地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的意愿,能够自己寻求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和找到解决这一任务的方法、技能,这种意愿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叫做主体性。主体性问题反映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知识技能、道德观点、信念都不可能是外部交给学生的,而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投人力量,积极活动才能获得。

马克思指出:“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原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第1卷人类精神的自律是自我主体的发生机制,道德是为人而存在的,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尊重个体的自律和自由。道德是社会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教育是以实现人自身的完美和幸福为目的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的道德教育强调个人从属于集体,从属于社会,从属于国家,主要以道德秩序和道德准则来规范人的日常生活行为,有时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在形式上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推行一体化秩序的道德约束;在评价上,奖惩成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外在统治力量,遏制了个人道德主体性。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人的权利,容易使学生产生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这种道德的外在强迫、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选择和判断,难以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

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人的主体性在道德活动中的展开和具体化构成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主体性,道德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动力,它既有发展人自由的一面,又有约束人的一面,它反映了主观和客观,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主体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包括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道德教育应该在弘扬主体性基础上,实现双方的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从主体性意义讲是受教育者对自身发展的改造,这种改造是通过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的能动作用而实现统一的过程。即教育者要使道德教育成为主体的要求,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映现自我、确证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完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投射。这种投射在受教育主体通过实践的渗透和自身的融合成为主体的存在,成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主体化表现为主体对道德规范的选择和实践。道德规范一旦完成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成为人发展的动力源。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表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互为主客体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通过两个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实现的,因此,无论是从内容或目的出发,都应该强调平等主体双方的理解、移情和互动;道德教育关注人生的意义、价值、人与人之间关系等精神存在,把握的是一种意义世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主体精神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相互尊重对方、在相互的理解接纳中承认并保持各自独立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二、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需要论,提升学生的摇要层次需要。

指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即对事和物的欲望和要求,它是客观需要的反映。人的需要是在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积极的活动中产生的。

在道德教育中,一直有“崇高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等终极价值目标的设定,忽视了从实际、从主体需要出发道德教育的空洞说教与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的脱节,成为道德教育的误区。追求道德理想就意味着要做一位“完人”,做“完人”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方向,道德变成人们企盼但难以实现的目标。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这样讲过:人的全部行为可以用存在着的三种“内驱力”理解,即利己主义、恶意和同情。美国学者马斯洛在《人的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的分析中人的一切需要都是在生理需要中产生的、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人的生理需要满足越充分,道德需要越多,反之,道德需要越少。伦理道德是所有追求自身的最大幸福与利益的行为规则,是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很多需要”,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满足自身的各种生理心理的需要,就要了解社会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个体只有在掌握了社会规则并遵守时,才能被社会认同实现个人的需要。道德一开始在个体生活中出现具有工具性的意义,是个体实现利益,满足需要的手段,当个体把道德作为一种手段来思考和应用时,道德主体处于他律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此时,个体道德行为并不是为了道德而做出的,而是为满足个体利益的需要。伴随着个体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个体道德需要日益强化和理性化逐步从他律阶段走向自律。因此,个体道德需要对于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个体首先从自身出发,从自己利益出发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取舍,个体是否遵守有关的道德法则,遵守的程度,取决于个体从需要出发做出的道德抉择。

个体道德需要不是先天的,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个体道德需要本质上是社会对其药束对其要求,是社会需要。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有机体,这些矛盾表现为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矛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群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有序化、规范化。道德应社会有序化运行的客观要求而生,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社会道德通过外部压力和动力成为个体道德需要,社会道德需要对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形成了一种外在压力,也是一种动力,需要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也是社会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精神需要。任何道德都只有转化为个体道德才有意义,因此,只有唤醒主体道德需要才能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这种需要。

三、坚持和发展道德教育功利论,倡导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资产阶级伦理学家边沁(jeremybentham)和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穆勒(johstuartmill),他们认为,快乐幸福是评价道德行为善恶和优劣的终极标准。在穆勒看来,功利就是快乐与免除痛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快乐的最主要的情境条件是一个人追求并达到目的。每个人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实现一定的欲望,如行为成功,欲望、需要得到满足则快乐,反之则痛苦。就道德而言,人们最初完善自我品德是因为美德给了自身利益,之所以爱人而生同情心和报恩心,是因为别人给其以快乐,追求美德的直接动因和原动力是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而终极的动因则是自己得到了快乐和利益。

西方伦理学家主张从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基本心理反应(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快乐的追求)引申出道德来,将道德从人本身的利益出发并将其放在实际利益的范围中来考察反映出人们对道德认知的一种深化,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就道德目的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将个人的感受和个人的利害关系作为道德原则和根本目的,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价值的偏倚。虽然功利主义道德观也提出了将个人幸福和社会、他人幸福,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但它只是把社会公益,社会幸福的道德行为看成是获得个人利益、个人幸福的方法和手段;其次,功利主义道德观将人生的一切目的只解释成快乐和幸福,将道德原动力与道德目的混同起来也是片面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笼统地反对功利主义,如果就“利益”而言,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各有不同的功利主义,我们提倡的是以劳动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局部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革命功利主义。主张关心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倡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既有其功利性的一面,又有其超功利性的一面,以满足方式和效果而言是利他的,以期望实现个人幸福的动机而言,是利己的、是功利的,两方面不可分割又互相缠绕,有机统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国的道德教育自身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很多成功经验,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道德观受到冲击,新道德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之中。要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就要进行创新,就要强调对人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道德需要,重视个人道德建构的幸福观、功利观、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唯此,才能突破传统道德教育的局限,在道德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惟有观念的转变,才可以带来新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体系、途径的构建。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察觉到奇特的不寻常的事件,对习惯的态度和评价勇于质疑,追求答案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善于变通,做到思路开阔。同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综合利用现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以期取得道德教育上的进展和突破。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