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到新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骨干教师教育心得及感想,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数学骨干教师教育心得及感想1
《可能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里的学习内容。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可能性的学习,以游戏的方式自主探索新知,在你说我放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的事件。听了这一节课,我有以下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现象
抽签活动,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现象。本节课以抽签确定生死的故事导入,在猜测是生或死的活动中,让学生积累到关于预测的可能性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大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
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多次的摸球环节。第一个摸球实验是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以小组活动进行,摸可能性不同的情况,学生操作后发现当全部是黄球时一定能摸出黄球,全部是白球时不可能摸出黄球,就有白球又有黄球时则有可能摸出黄球。
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整个过程都是教师现定出标准,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学生在操作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运用比较分析,设想判断等方法,理解并掌握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摸球为线索,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或猜测,充分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但在引导学生汇报时应注意掌控方向。
数学骨干教师教育心得及感想2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两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两位老师在课件里呈现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两位老师联系游戏——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数学骨干教师教育心得及感想3
我有幸参加了五年内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暨评课交流活动,一共听了2节课,一节是 杜浩科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另一堂是胡妮妮老师的《三角形的分类》,他们的课让我开阔了眼界,收获颇丰。不仅领略了各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以下几点谈谈本人的几点收获。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这是靠老师平时上课经验的积累,教师的基本功对上好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教学用具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杜老师在解析一个草坪中建路求面积的题目中,采用了自己制作的`卡纸教具,直观又形象得把解题方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快速明白为什么走道可以平移到最旁边,变成长方形,从而简便计算。
三、一材巧用。胡老师在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中,用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把之前学习的三角形分类进行了巩固。之后,胡老师给他加个条件,这是三角形中最大的角,那你能判断了吗?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只要看这个三角形最大的一个角。最大的角是锐角的就是锐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的结论。胡老师对这一材料进行了整合,巧妙地运用,使得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规律,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四、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在这听的这两节课中,每一位教师都能对学生的来回答做出积极的评价,尤其胡妮妮老师的亲切和蔼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孩子们积极向上的鼓励使得整节课都充满着活力。
五、在参加此交流活动前两天,非常凑巧地,我听了我校张珠凤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我把这两堂课进行了比较,发现各自有各自特点。主要有一下几点。
1、杜老师和张老师才用的教材有所区别。杜老师是采用北师大版,用了L型的组合图形求其面积。而张老师用的人教版第94页第二题求中队旗的面积来切入课题的。这两个材料都能很好体现组合图形面积求法的多样化。
2、杜老师和张老师都通过例题讲述了割补方法,都没系统性提到割补移。
3、杜老师采用的是分步列式,而张老师采用的是综合列式。我个人认为,分步列式更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理解做题步骤。但是,我觉得杜老师的分步列式还是可以简化些。例如把多边形分成2个梯形,直接可以写出第一个梯形面积和第二梯形面积的求法,不需要具体写出上底多少厘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xinde/7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