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摘要及心得大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师德师风摘要及心得大全1
师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师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
新时期师德建设,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师德的营养。几千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优秀传统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以其特有的影响受到教师的尊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师德,古为今用,是建设新时期师德的基础。
优秀传统师德,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提炼,内容可渭博大精深,历代人们给予了不同的总结和归纳。对优秀传统师德的继承,要特别注意五个方面:
敬业精神。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传统师德认为,教师应该恪守自己的职责,明人伦、修教化。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是敬业精神的高度概括,它体现出教师对教育挚着的爱,对学生真诚的爱,对从教的非凡乐趣。这种热爱教育的敬业精神至今都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一代又一代教师的精神食粮。
以身作则。传统师德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只要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就能不令而行,不言而化。汉儒董仲舒强调,教师不仅仅要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做得好,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几千年来,尽管社会制度、教育内容不同,但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观念却代代相传,成为美德。
博学多闻。传统师德认为教师应有渊博的知识,博古通今,博闻强识。道之未闻,业之末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要想成为教师,必须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只有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具备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既是教师的基本能力,又是教师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特别注意研究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并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教育。王守仁对因树施教更有其独特的见解: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这些都是讲教师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材施教,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是教育界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见利思义。传统师德重视义利之辨。孔子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对于迎面而来的物质利益,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见利思义,反映出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私利服从公利,在今天仍应坚持和发扬。
不同的时期,对师德内涵的要求是不同的。师德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反映出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出时代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现阶段师德建设要抓好五个方面: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师德建设的根本,是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是教师良好人格的重要表现。诚实守信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认真备课,讲究教学艺术,追求教学效果,把知识完整地教给学生;表现在科研上,就是弘扬求真唯实的科学精神,不弄虚作假、严守学术道德;表现在同事关系上,就是真诚待人,善于共处,相互尊重,发扬团队精神;表现在育人上,就是要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奉献精神。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奉献。奉献精神是贯穿于教师全部劳动的红线,是支配教师一切行为的灵魂;勇于发扬奉献精神,正是教师这--神圣职业向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过去,一提到教师的奉献精神,就用蜡烛作比喻,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现在看来,这是既不公正,也不适应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新时期的教师既要照亮别人,也要展示自己;要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先让每个教师走向成功。这才是正确的奉献精神。
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热爱学生给出了新的含义。热爱学生,首先是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待人;视学生为朋友,对学生友善、宽容、耐心,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学生服务,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创造宽松民主的成才环境,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培养学生多疑好问,发展好奇心,丰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勇于探索新的认识途径。对学生的热爱,就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创新品格。创新品格是创新的思维方式、思维状态、思维水平、思维风格的总和。新的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就必须培养创新人才,因而,教师具有创新品格,就不仅仅只是看作一种能力,从育人的角度来讲,而应视为一种道德品质。具有创新品格的教师,喜欢挑战性工作,不在意别人评价;喜欢尝试困难和复杂的工作;追求高远目标,不怕挫折;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敢于标新立异;富于想象,白信心强,具有竞争意识。遵纪守法。法律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现代意识。增强法律意识,服从法律,遵守纪律,这是教师应当遵守和履行的法纪义务。教师要善于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师要增强护法的责任心,积极宣传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
实践是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师德建设要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教育实践使教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通过教育实践检验教师的师德水准,看其是否言行一致、身体力行。通过教育实践丰富师德的内容,以符合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离开教育实践,师德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实践的自觉性。师德的养成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觉性,通过对行为的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调节来培养师德情感,磨练师德意志,达到师德修养的新境界。实践的自觉性来自对师德建设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因此,学校要持久地开展师德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爱岗敬业、师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使教师真正认识到立业德为首,执教品为先的重要性,掌握师德的丰富内涵,知道师德的具体要求,在思想认识来一次飞跃,提高修身立德的自觉性。
实践的激励性。把师德养成变为教师的自我需要,依靠学校适时的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勤奋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学校要及时表彰奖励师德高尚的教师,宣传教书育人的典型。学校要通过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来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教师在工作中知道怎么做,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相互影响、相互熏陶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准。
实践的监督性。师德建设不能只依靠教师的自觉性,还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建立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督制度,才能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才能防止和纠正教师的失德行为。学校要在监督管理上下功夫,多做调查研究,畅通民主渠道,制定出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建立评估机制,以保证师德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师德师风摘要及心得大全2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如何来做好一位合格的幼儿教师。有以下方面: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恳工作,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教师要热爱幼儿。“爱幼儿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才能促进幼儿发展。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教师不仅要向幼儿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幼儿学会做人。如果教师无幼儿之心,则很难让幼儿敬佩、信服,以至于对平时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除了言传,更要身教。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幼儿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用自己的示范行为去感染每一个幼儿、教育每一个幼儿。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因此,教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总之,每一位教师应培养自己形成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真正体现自我价值。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幼儿都是尤为重要的。此外,教师既要善于汲取民族精华并赋予时代精神,还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教书又育人,培养幼儿勤学好问、勇于创新,既打好科技素质基础,又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
师德师风摘要及心得大全3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将近20__年了。在这几十年中,所教出的学生无计其数达数,遍布全国各地。在___工作也将近十多年了。2___年走上领导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要出自内心的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待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尽己所能授业于学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xinde/7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