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开始之际,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中展示了教师如何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
为了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品牌产品,增加对家乡的了解,本学期,我园地方企业文化研究小组选取了靖江奇美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创编了童话故事《竖笛小奇美旅行记》,意在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奇美乐器的销售情况,知道奇美乐器已经遍布全世界,同时在听一听、讲一讲、学一学、玩一玩的过程中了解国内几个城市和国外几个国家的代表性标志,感知各地区语言的不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奇美乐器很受人们欢迎,已经销售到世界各地。
2、了解国内几个城市和国外几个国家的代表性的标志,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感受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为靖江拥有奇美乐器而感到自豪,初步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世界地图一张,东方明珠电视塔、天安门广场、美国自由女神像和日本的樱花和富士山图片。小礼物若干份以及几段美妙的竖笛音乐。
2、竖笛卡通形象,奇美公司厂歌等。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导入活动。
1、听一听,猜一猜。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好听的音乐。
师:猜一猜这段好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
幼:钢琴幼:喇叭幼:口琴幼:笛子幼:竖笛。
评析:从幼儿的回答来看,他们对猜测乐器很感兴趣,对各种乐器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吹一吹,谈一谈。
师:老师也很喜欢竖笛,还学会了用竖笛吹曲子呢,你们听!(幼儿鼓掌)。
师:喜欢吗?幼:喜欢。
师:不光我们这儿的人喜欢,全世界的人呀都喜欢,靖江的奇美牌竖笛已经在许多地方都安家落户了。
3、引出竖笛小奇美。
评析:由倾听音乐到猜猜乐器名称再到教师现场演奏,自然流畅,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第一站——北京。
1、边听边讲。
讲述故事:“乒乒乓乓,咕噜咕噜,竖笛小奇美造好了,他伸了伸懒腰,哎呀,在工厂里闷了这么久,终于可以自由啦!小奇美和他的朋友们决定从靖江出发,一起旅行啦!嘀嘀嘀,嘟嘟嘟,他们来到了一个中国最宽的广场。(出示图片)。
提问:
(1)这是什么地方?
幼:钟楼广场、马洲公园、南京……幼:天安门广场。
(2)天安门广场在哪个城市?
幼:北京。
2、欣赏竖笛演奏的音乐,学习北京人的方言。
提问:
(1)北京人说谁的声音太好听了?
(2)怎么说的?幼:小奇美。幼:象百灵鸟。幼:你们的声音真好听!
(3)我们一起完整地说说看?(你们的声音太好听了,象百灵鸟在唱歌。)。
(4)北京人是怎么夸小奇美的?幼:顶呱呱!幼:小奇美顶呱呱!幼:靖江奇美顶呱呱!
(5)谁能加上动作来学一学?幼儿踊跃上前来用动作和北京话夸小奇美。
第二站——上海。
讲述故事:小奇美和朋友们继续旅行了,嘀嘀,嘟嘟——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出示图片)。
提问:
(1)这是哪里?幼:东方明珠电视塔。幼:东方明珠。
(2)你觉得东方明珠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东方明珠的主要特征)。
幼:高高的。幼:上面尖尖的。幼:上面有好多圆形的。幼:长方形的。
师:我们一起仔细来看一看。
(3)谁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东方明珠电视塔?
幼儿有的将两只手并拢举过头顶,有的脚跟踮得高高的,还有的站在了小椅子上。
(4)在什么城市见过?幼:上海。
提问:
(1)上海人怎么夸奖小奇美的?
幼:老——个。(没听清楚,说不上来。)幼:老好个。幼:靖江奇美,老-好-个!
(2)上海人夸奖时用了一个什么动作,一起学一学?(引导幼儿一边翘起大拇指从下往上做动作一边学说上海话。)。
提问:
(1)朋友们留下了,小奇美有没有留下来?幼:有。幼:没有。
(2)为什么没有留下来呢?
幼:因为他还要去旅行。幼:小奇美要去旅行。幼:他要把好听的音乐送到其他地方去。幼:他还要去更远的地方看风景。
师:小朋友说的都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奇美是怎么说的吧!
讲述故事:小奇美看看热情的上海人挥挥手说:“朋友们,我要把我的歌声送到更远的地方去,再见了!”
教师启发幼儿一边模仿小奇美的声音一边做动作学说。
第三站——美国。
讲述故事:于是,小奇美走啊走啊,走遍了中国大地,最后走出了中国,飞向了世界,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地方,看到了一座雕塑。(出示图片)。
提问:
(1)这是一个什么人?她在干什么?
幼:是一个女人。幼:是一座雕塑。幼:她一只手拿火炬,一只手拿书。
(2)我们一起来学学雕塑的样子?
幼儿和同伴一起模仿雕塑的造型,相互讨论。
(3)这个雕塑是什么国家的?幼:英国。幼:日本。幼:法国。
(4)出示美国国旗,问: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
幼:(异口同声)美国。
师:对,这就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自由的象征,人们一看到自由女神像就知道到了美国,就像我们看到东方明珠电视塔就知道到了上海一样。
讲述故事:小奇美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美国人竖起了大拇指说:靖江奇美,verygood!
提问:
(1)美国人怎么夸小奇美的?你来学一学?
幼:外屋的。幼:瑞顾得。
幼:外瑞顾得。(教师放慢速度,让孩子看着老师的嘴巴,跟着老师学说)。
第四站——日本。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富士山、樱花,欣赏竖笛演奏的乐曲,学用日语夸奖竖笛奇美:“靖江奇美,死巴拉西!”)。
讲述故事:小奇美又踏上了旅途,他飞呀飞呀来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儿有许多漂亮的花。(出示图片)。
提问:
(1)这是什么花?幼:桃花。幼:海棠花。
(2)为什么说是桃花呢?
幼:是粉红色的。幼:因为桃花是粉红色的。
师:粉红色的花可是有许多的。这是这个国家的国花叫樱花。
(3)是什么花?
幼:国花。幼:樱花。
(4)樱花后面的山是什么山?幼:黄山。幼:孤山。
(5)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吗?幼:不知道。幼:摇摇头。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国家的国旗。教师将图片翻开,幼儿大声回答——日本。
师:对,这既不是黄山也不是孤山,这是日本最有名的富士山。小奇美高兴地唱起了歌(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倾听。)日本的朋友们也用日本话夸小奇美说:“靖江奇美,死吧拉西。”
评析:幼儿根据已知经验,知道北京、上海的代表性标志,对国外几个国家的代表性标志不熟悉,但通过认识国旗很快就了解了这些国家代表性的标志了,同时通过学说各个地区的语言,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活跃了活动的气氛,也很自然的让幼儿感受奇美乐器不仅到了很多地方,而且很受人们的欢迎。在每一次倾听音乐时,采用变化的形式带来热情,变则通,不停变化的音乐情境和感受不同地区的语言能够保持孩子学习参与的热情,并有效促进音乐和语言听觉表象的形成。
三.回忆故事,迁移经验。
讲述故事:小奇美可高兴了,他越飞越远。
提问:
(1)他还可能飞到哪儿呢?
幼:美国。幼:加拿大。幼:土耳其。幼:英国。幼:泰国。
师:小朋友知道的国家真多啊,教师将小奇美卡通形象插到地图相应的位置上。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小奇美一起去旅行?幼儿齐声回答——想。
师:那好吧,我们一起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以开火车到站的形式进行一问一答,回顾故事内容。
(3)为什么小奇美每到一个地方都受人们的欢迎呢?幼:因为他声音好听。
幼:声音很动听。幼:因为他象百灵鸟在唱歌呢!
(4)引导幼儿用家乡话赞美奇美。
师:小奇美真了不起!是我们靖江人民的骄傲,我们也来用我们的家乡话来夸夸小奇美吧。
幼:小竖笛,你好咯。幼:美美,美美,劲好遛。幼:奇美,奇美,好撒的宁类。
幼:靖江奇美,好的不得了类。幼:靖江奇美顶顶好!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以旅行的方式回顾竖笛奇美走过的`地方,并用家乡话夸奖奇美竖笛,目的是让幼儿亲身体验小竖笛旅行时的快乐,感受各个地区不同语言的趣味性。
四.与奇美的叔叔阿姨们互动。
提问:
(1)这么好的乐器是谁生产出来的?
幼:叔叔。幼:奇美的叔叔阿姨。师:对,是奇美的叔叔阿姨们!今天,他们也被老师邀请来了。
1、介绍创办靖江奇美公司的张叔叔。幼:(幼儿激动不已,情不自禁的鼓掌。)。
2、简单介绍奇美公司的情况,鼓励小朋友也要向奇美的叔叔阿姨们一样,不怕困难,好好学习,将来为靖江做贡献。
3、小朋友将自己做的小礼物送给张叔叔。幼儿手拿礼物走到叔叔面前说:“叔叔,送给你。谢谢!”
并和叔叔握握手、抱一抱。
幼:谢谢叔叔送给我们许多的乐器。
4、请奇美公司的曹老师为小朋友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幼儿安静倾听,听着听着做起了动作。
5、带领幼儿向奇美的叔叔阿姨介绍自制的玩具乐器。
幼:叔叔,我带你去看我们做的乐器。幼:叔叔,我们做的好不好呀?
幼:叔叔你看呀,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管风琴。
评析:和奇美的叔叔阿姨互动,增添了孩子的社会性交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以竖笛小奇美旅行的形式向幼儿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避免了社会活动中常见的呆板的言语说教。
在活动程序的安排上,我们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学习特点,注意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同时还注重了错落有致、动静交替,让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玩一玩的游戏模式贯穿活动始终,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表达情感,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他们在倾听故事、观察图片、学说方言、模仿动作的过程中了解了奇美产品远销国内外的事实,认识了多个地方的标志,在各种语言、标志的碰撞中萌发爱家乡的情感,由对小竖笛的认识、喜爱而延伸到对家乡、对家乡企业的热爱,从而萌发了初步的民族品牌意识。
活动设计中的与奇美的叔叔阿姨互动的环节,为幼儿提供了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把优美的童话与真实的生活、社会两相结合,让奇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更加具体清晰起来。而孩子们与公司代表彼此互赠礼物、相互致谢表达感恩之情的活动过程,又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促进了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真正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1、通过让幼儿欣赏漫画,激发幼儿对漫画活动的兴趣。
2、幼儿通过续编、创编、表演漫画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幼儿通过绘制漫画活动,提高想象力、创造力。
有趣的漫画——街头运动会。
1、漫画图片若干张。
2、绘画漫画的用具材料。包括:质地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各类纸张及用于绘画的各种笔。
1、出示第一幅漫画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位叔叔在干吗?
幼儿回答:
他怕上班迟到在追赶汽车;
他在追赶自己的孩子;
他在抓小偷;
他在练习跨栏;
不是跨栏,他在跨马路上的安全隔离栏;
他这样做非常危险,他应该走人行横道。
2、出示第二幅漫画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续编漫画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幅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回答并续编:
叔叔因跑步太快,书包里的瓶子掉了出来。续编:后来他到家才发现书包里的瓶子没有了,原来书包上破了一个洞,他马上把书包上的洞补好。
叔叔把垃圾随便扔在地上,没有扔在垃圾筒里。续编:有一位小朋友看见了对他说:“叔叔您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筒里。”叔叔听了脸红了,马上就改正了。
叔叔做的不对,应把垃圾扔到垃圾筒里。因为垃圾随意扔很不卫生,会招蚊蝇。续编:后来他踩在垃圾上跌倒了,他非常后悔的说:“我真不应该把垃圾扔在地上。”
3、出示第三幅漫画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创编漫画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位叔叔在干什么?
幼儿回答并创编:
他出的汗从脸上流了下来。创编:因为天气太热了,所以他去游泳,开始的汗又都变成了水。
他看见好吃的食品,流出了口水。创编:因为他没带钱包,所以只能看不能吃,就流出了口水。
他感冒了,正在咳嗽。创编:他不参加早锻炼,所以他感冒了。
他随地吐痰,这样做不对。创编:他不仅污染了环境,自己也会得病。
4、出示第四幅漫画让幼儿观察,激发幼儿表演漫画的兴趣。
教师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吗?
幼儿回答并表演:
他在学小猴子爬树。
他在练习体操。
他正在晨练。
他获得了成功,太高兴了。
他爬树不对,因为会把树枝压断,他就会摔在地上受伤。
5、教师出示漫画——街头运动会。
让幼儿观察,加深幼儿对整体画面的印象。强化教育幼儿: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横穿马路跨栏杆;垃圾要放到垃圾筒,不要随地扔垃圾;有痰要吐到痰盂中,不要随地吐痰;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践踏草坪攀登树木。
6、幼儿绘制漫画,表现所见所闻。
幼儿自愿结合、自选主题、自选材料绘制漫画,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及时展示幼儿作品并讲评,鼓励每一名幼儿积极参与。下面是部分幼儿绘画的漫画作品。
漫画:直观、风趣、幽默。尤其是它没有过多或无文字的特点更适合幼儿阅读。漫画不仅能吸引幼儿,而且能激发幼儿充分想象创造。
本次活动的主要成绩:
1、幼儿对漫画活动兴趣浓厚。体现在:幼儿注意力专注,情绪愉快,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对一副画面能讲出20多种不同的答案。
2、幼儿在参与续编、创编、表演过程中充分想象,大胆创编,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了幼儿创造的火焰。
3、幼儿通过参与漫画活动,学会了思考,受到了讲卫生爱清洁、懂礼貌守规则等多方面的教育。
本次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1、幼儿缺乏对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因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为续编创编出丰富的内容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家园共育,注重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为更精彩的续编、创编奠定基础。
2、幼儿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幼儿没有深入观察事物的特点,所以幼儿的漫画作品其特征不突出。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特征,把握漫画特点。为绘制出精彩的漫画作品打下基础。
3、教师积极的引导不及时。
幼儿在续编创编漫画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了漫画的趣味性、幽默感,而忽视了对积极漫画的引导。如:有一名幼儿漫画作品是:“我比爸爸棒”其画面是:爸爸吸一只小烟头,孩子却吸一只长长的烟。教师表扬了画面的夸张性。而没有及时对幼儿进行“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告诉幼儿:小孩不能吸烟的道理。
本次活动延伸计划。
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延伸活动。其延伸计划如下:
1、创建“幼儿漫画集”
把幼儿自制的漫画,按内容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创建幼儿漫画集。
2、定期举办“幼儿漫画展”
激发幼儿不断思考,大胆创作的欲望,调动幼儿参与漫画活动的积极性,从画展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体验成功。
3、举办“家园亲子漫画展”
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挖掘家长资源,丰富漫画内容,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创设“幼儿漫画区域”
为幼儿提供漫画区域,使幼儿在漫画区域中进一步了解漫画特点,满足幼儿利用漫画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具体漫画区域内容如下:
区域名称。
区域目标。
区域内容。
区域材料。
漫画讲述区域。
幼儿通过讲述漫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通过漫画图片、图册、幻灯等形式进行讲解、续编、创编活动。
投放内容丰富的漫画图片、图册、幻灯等材料。
漫画绘制区域。
幼儿通过绘制漫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绘制成漫画图片、图册、幻灯等。并引导幼儿按内容分类,绘制幼儿漫画图书。
投放绘制漫画用的材料。包括:质地、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类纸张和各种绘制漫画的笔。
漫画表演区域。
幼儿通过表演漫画,提高表演能力和对漫画的理解能力。
幼儿按漫画图片、图册、幻灯的内容进行表演。
各种表演服装,录音机,磁带,道具,及和漫画对应的场景。
漫画阅读区域。
幼儿通过阅读漫画,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自选不同内容的漫画图片、图书进行阅读。
投放内容不同的漫画图册、漫画图书,及师生自制的漫画图册图书。
总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参与尝试、大胆创作的机会,使幼儿在参与创作漫画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飞翔。
春天来了,天气渐渐转暖,蚕宝宝们相继破壳而出,一条条黑黑小小的蚕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总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唤自己的同伴,惊喜地转告自己发现的秘密。《指南》中提出,要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小动物,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于蚕是一种便于饲养又可以触摸的小动物,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以便使孩子们萌生饲养蚕的责任心。在幼儿担负饲养蚕的过程中,他们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蚕如同他们生活中一个个亲密朋友。于是我们便选择蚕这容易获得的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走进蚕的生活世界,使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角”。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喜欢蚕,乐意用多种方式表现蚕的生活习性。
(二)材料提供:
1、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范例作品。
和幼儿谈谈蚕宝宝的生活,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师:蚕宝宝从小到大会变成各种样子,真有趣,我们今天来做做蚕宝宝,好吗?
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蚕宝宝好呢?
3、师介绍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表扬。
4、请幼儿欣赏好的表现方法。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述图片内容。
1、(出示乌鸦形象)乌鸦奶奶飞来了,它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也别想。
飞起来,可是小动物非常想飞上天,谁能帮助他们想个好办法呢?请你来动动脑筋,把方法告诉小朋友,说得时候要说清:你想用什么办法帮助谁上天?(幼儿大胆发言,充分讲述)。
2、出示画卷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前半段。
问:谁飞上天了?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让自己飞上天的?飞上天后会说什。
么?上天后他们的感觉怎么样?(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大胆讲述)。
3、请你来把这里发生的故事完整地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小组讲述)。
4、个别幼儿讲述。
6、怎样才能让笨重的河马飞上天?(幼儿大胆猜测)。
7、河马到底是怎么样上天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完故事画面就明白了。(出。
示画卷第三部分)问:小河马是怎样上天的?(幼儿讲述故事后半段)。
1、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好听的故事。(教师随乐完整讲述故事)。
2、乌鸦奶奶认为动物们没有翅膀永远也飞不起来的,可小动物们却全部飞。
起来了,你认为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动物?(聪明、不怕困难,善动脑筋,乐观)总结:原来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尝试,谁都可以获得成功。
3、请你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4、你想飞上天吗?为什么?(提示语:飞上天有什么好处?会看到什么?)。
小朋友,快让我们一起飞起来吧!(跟随音乐,展示各种飞翔动作)。
1、看看、想想、猜猜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的乐趣。
ppt课件、苹果。
一、导入。
1、介绍鼠小弟。
2、鼠小弟想吃苹果,它能摘到吗?
二、展开。
1、小鸟、小猴来摘苹果。
它们能够摘到苹果吗?怎么摘的?
看到小鸟和小猴摘到了苹果,鼠小弟是怎么想的?(观察图片并讲述)。
2、猜猜是谁又来摘苹果?
鼠小弟在学谁的样子?
(出示图片,幼儿和同伴一起看看猜猜)。
学学小动物摘苹果。
3、海狮和鼠小弟摘苹果。
海狮来帮忙了,怎么摘苹果呢?
海狮和鼠小弟用什么方法摘到了苹果?
三、延伸。
好吃的苹果大家分享。
谢谢鼠小弟!
1、对目标的反思。
整个活动的目标是:看看、想想、猜猜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帮助的乐趣。
这是基于孩子经验基础和年龄特点所制定的目标,围绕着一个有趣的情景大家来看看、想想和猜猜,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们愿意说、乐意说、喜欢说。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确确实实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故事的趣味性,很好地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不过在活动后我也在反思,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更好的让孩子们体验小伙伴互相帮助的乐趣呢?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个目标的体验有,但似乎分量还有加强的余地,也许围绕这个目标对于活动的一些环节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
2、对材料的反思。
活动利用多媒体来营造一种情境,利用有趣的动物形象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同时利用动态帮助幼儿理解角色动作的含义,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形象所做的事,同时依据自己的观察来进行猜测,在其中体会乐趣,理解含义,多媒体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情景,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投入其中进行学习。活动尾声部分结合多媒体出示实物,出乎孩子们意料,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到了一个高潮,快乐的情绪延续着,活动的趣味性更是达到了一个顶点。适当地利用多媒体很好地推进了活动的进程,同时对于孩子在活动中的理解和表达也提供了相当的辅助。
3、对过程的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我和孩子们的距离相当近,我们一起猜、一起想、一起学、一起笑,大家都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活动,互动的`过程我也注意到结合个别与集体,考虑孩子已经到了小班的下期,因此更多的注意提供给孩子个体表达的机会,让孩子们有机会说、愿意说、喜欢说,营造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放松的说,小班的孩子,活动的趣味性很重要,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材料以及活动的过程,都要充分考虑到其中的“趣”在哪里,今天的活动正是考虑到了“趣”。活动过程中和孩子的互动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但是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可能有的时候还需要让孩子更多的想一想,辅助的提问也要更多的考虑如何拓展或是深入,例如孩子说“等苹果落下来”,我的回应是“那可能要运气好一点才行哦!”如果我的回应是“怎样才能让它落下来啊?”这样是不是更加能够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呢?也许这样的回应会让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设想成功。
开放日语言活动教案:《家》执教者:曾丽群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琅琅上口的诗歌、儿歌特别感兴趣,我也把诗歌。
教学。
当作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开启想象力的重要教学手段。《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就设计了语言活动《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大幅背景图,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
3、柔和音乐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家在哪里?二、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1、出示“家”的背景图,尝试讨论:图上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是谁的家?2、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
3、让幼儿尝试表演一下白云、小鸟、小羊、小鱼等回家的动作。
4、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5、倾听配乐诗歌《家》,要求幼儿倾听时想像诗歌的画面,也可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
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1、集体朗诵交流讨论:诗歌里讲了哪些家?(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背景图)诗歌时说的这些家,分别是谁的家?(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白云、小鸟、小羊、小鱼分别送回家)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表演游戏教师放录音,幼儿戴让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
例:当诗歌里说“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时,扮演白云的幼儿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动作,飘呀飘地回到蓝蓝的天空上去。(注:蓝天也由幼儿扮演)3.请幼儿到家长身边念给爸爸妈妈听。
该教学活动既符合幼儿的形象思维,又符合幼儿的生活情趣。教师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不断变换活动情境,让幼儿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的。创编儿歌的环节,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自主、快乐和谐的氛围中自由表达。教师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
1.有兴趣倾听儿童文学故事,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获得积极面对困难最终成功的情感体验。
2.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学习与同伴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1.故事画面(或录像)。
2.各组一张画有海洋生物图像的包装纸,每人一个小鱼印章。
一、分段听故事。
(一)小黑鱼的痛苦——小黑鱼的兄弟姐妹都被大金枪鱼吞进肚里。
1.小黑鱼和谁生活在一起,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悲惨的事情。
2.小黑鱼的兄弟姐妹为什么不逃呢?小黑鱼又是怎样逃走的呢?
3.理解词义:孤独。
4.小黑鱼为什么感到又害怕、又孤独,害怕的是什么,怎么会感到孤独?
(二)小黑鱼的惊奇——小黑鱼在海洋中的各种发现。
1.小黑鱼在海洋里看见些什么又高兴起来?
2.这些鱼为什么都不怕大金枪鱼,它们有哪些办法对付大金枪鱼?
3.想象这些海洋生物对付大金枪鱼的情景,找回快乐的好心情。
(三)小黑鱼的好办法。
1.遇见大鱼逃避和躲藏是不是好办法,该怎么办?
2.从画面上证实小黑鱼想的好办法:许多小鱼合成一条大鱼。
3.三人结伴,尝试共同努力用印章敲印成一条大鱼?
4.交流在合作敲印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怎样互相协调才能合成一条大鱼。
(四)小黑鱼的胜利。
1.想象小黑鱼和他的兄弟姐妹遇到大金枪鱼会怎样?
2.观看故事结尾,体会成功的快乐。
二、完整欣赏故事。
交流各自最喜欢的片断和中心人物,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黑鱼。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黑鱼,他比其他兄弟姐妹游。
得都快。
可是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
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了一群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
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能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凉的早晨里。
伙一定很厉害吧,吓得扭头逃走了。
1、萌发关心蚕和其他小生物的意识。
2、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蚕的成长过程图片。
1、引导幼儿猜谜,激发幼儿探究蚕的兴趣。
教师说出谜面:小时穿黑衣,长大穿白袍,老来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衣服,这是什么动物?(蚕)。
提问:蚕是什么样子?蚕爱吃什么?
2、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提问:蚕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是什么样子的?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集体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2)引导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并进行排序,感知蚕的生长过程。
想一想,排一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蚕,再按蚕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排序。
交流讨论,蚕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几个幼儿展示图片的排序,全体幼儿观察讨论。集体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刚孵出来的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4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一次蜕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3、幼儿翻看阅读材料2《蚕的一生》,了解蚕的用途。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蚕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2)介绍蚕的作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4、谈话,萌发幼儿关心、喂养蚕的情感。
提问:我们在饲养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喂养蚕要勤换桑叶,让蚕吃饱;蚕结茧的时候,不要移动等。
活动目标:知道自己的名字,听到点名后有应答。
1、接待。
教师热情接待宝宝,与宝宝及家长交流问候。
2、点名。
教师边拍手边念问答歌:“×××,在哪里?”被点到的宝宝向大家问好:“在这里,我是×××,大家好。”大家同时向宝宝问好:“×××你好,我们喜欢你。”
指导要点:家长鼓励宝宝听到点名后,大胆走向教师。对于胆小的宝宝,家长可牵着宝宝走向教师。
手指游戏:五指歌。
活动目标: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活动的灵巧性。
活动过程:教师念《五指歌》,家长指导宝宝随儿歌内容逐一打开五指。
亲子游戏:大风和树叶。
活动目标:锻炼反应能力及走、跑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过程:听信号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走、跑交替。
指导要点:在追逐中,家长用语言提醒宝宝不要相互碰撞。
聪明宝宝:粘贴树叶。
活动目标:学习正确使用胶棒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收放习惯。
活动材料:胶棒、纸、各种树叶。
活动过程:根据树叶的外形特征想象粘贴出不同的动物。
指导要点:家长启发宝宝说说树叶像什么,根据想象指导宝宝自己粘贴出相应的动物。
开心时刻:模仿小动物。
活动目标: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材料:用树叶粘贴的各种小动物,音乐。
活动过程:按照粘贴的动物形象模仿做相应的走、跳、飞、游等动作。
指导要点:家长和宝宝共同游戏,激发宝宝参与的兴趣和欲望。
感受儿歌中象声词的趣味。
儿歌中小宝宝说了什么,学小动物叫声、扮动物。
1.各种动物的图片,如小鸡、小狗、小猫、青蛙等
2.宝宝图片一张。
一、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请宝宝猜一猜,猜对后出示相应的图片。
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宝宝学说话》,并逐一出示图片。
1.分句念儿歌,请宝宝跟着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
2.提醒宝宝注意儿歌中小宝宝说了什么?
二、用提示词语和图片提示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宝宝熟悉儿歌。
1.可用“小羊说话,咩咩咩”“小妞说话,哞哞哞”等替换儿歌中的动物,请宝宝学各种动物的叫声,扮演小动物的动作。
小幼儿园小班的小孩年纪小,他们離開形影不离的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到生疏的环境——幼儿园,难免有焦躁、不安的心情,爸爸妈妈们也反映小孩回家常讲孩子不同他玩。要稳定孩子的心情,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让孩子擁有自个儿的伙伴。所以,我设计“小鸭子找伙伴”的教学,希望通过这一个教学让孩子明白有伙伴是愉快的,体会到有伙伴的欣喜心情。
1、通过教学让孩子初步明白有伙伴是愉快的。
2、幼儿初步进一步提高孩子口语表述能力。
3、幼儿初步明白伙伴间要与睦交往。
《小鸭子找伙伴》v光盘一盘电视dvd机
一、交流:
1、场景(一):有一只在哭鼻子泣的小黄色鸭。
教师:小鸭子为何哭鼻子啦?
孩子:小鸭子无法找着父亲母亲啦。
孩子:小鸭子没母亲。
孩子:没有人跟小鸭子玩。
孩子:小鸭子无法找着伙伴。
孩子:小鸭子没伙伴。:
孩子:小鸭子内心痛苦要打针。
2场景(二):小黄色鸭一路在找伙伴,始终无法找着伙伴。
教师:小鸭子为何无法找着伙伴?
孩子:由于小鸭子不乖。
孩子:小鸭子爱哭鼻子,不大胆,我没哭鼻子。
孩子:小鸭子打人就没伙伴,不是好孩子。
孩子:小鸭子玩具不让孩子玩就没好伙伴。
孩子:叫小鸭子要乖,才有好伙伴。我与茜彬是好伙伴。
3、场景(三):有群小鸭子在溪边、河里玩耍、嬉闹,小黄色鸭看到啦,开心得跳起来,它走向小鸭子们,与小鸭子一块儿教学游戏,小黄色鸭的脸上露出了愉悦的微笑的脸庞。
教师:小鸭子开心的乐了,小鸭子为何乐了?
孩子:小鸭子找着了伙伴。
孩子:小鸭子有伙伴啦。
孩子:小鸭子内心不痛苦。
自由沟通:
教师:你与谁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慧英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宋北航、陈鹭是好伙伴。
孩子:我与小鸭子是好伙伴。
孩子对孩子:我和你个是好伙伴。
教师:家中的伙伴多還是幼儿园的伙伴多?
孩子:幼儿园的`伙伴多。
孩子:周毓熙、黄色筱丹、郑秉政……是我的好伙伴,我有很多好伙伴。
总结:
1)教师:幼儿园的伙伴多,幼儿园有很多孩子,另外还有教师这一个大伙伴,唯有到幼儿园,才有很多伙伴玩,玩起来可愉快啦。
2)请孩子找自个儿喜爱的伙伴拉拉手,互相擁抱,体会有伙伴的愉快。
教师:与好伙伴抱抱,内心怎样样?
孩子:开心。
孩子:惬意。
教师:叫我们每天上幼儿园,每天跟好伙伴玩,好不好。
孩子:好!
小鸭子是孩子喜爱的小动物。通过小黄色鸭从无法找着伙伴难过的哭鼻子啦,到之后找着伙伴开心的翻跟斗的剧情,让孩子体会到有伙伴的愉快。尽管幼儿园托班的小孩年纪小,自我的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非常不容易集中。可是色彩亮丽、讨人喜爱动人的小黄色鸭形象深切的吸引了小孩的注意力。他们一边看边思索、回答教师提出的問題,小孩的答复是简易的,可是从他们的答复中可发现他们是需要、喜爱小伙伴的。当让他们与自个儿的好伙伴拉手、擁抱时,小孩的心情达到高潮,他们友善得抱在一块儿,脸上露出了愉悦的微笑的脸庞。整个教学小孩想讲的氛围非常积极,他们的口语表述能力在教学中有了进一步提高。
1、了解将面临入学的变化――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差异。化解幼儿的顾虑,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化。
2、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课件
1、老师这几天心里很难过,你们知道为什么?
2、幼儿交流
1、幼儿观看课件。
2、提问:歌曲里的小男孩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担心什么?
3、你们有这种担心吗?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什么担心的?
4、幼儿相互交流
5、师:原来我们小朋友对上小学还有那么多的担心,我倒有个好主意,有一句话说:人多力量大。老师就来和你们一块儿商量讨论一下,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担心消失。
1、老师统计了一下,发现我们小朋友对这些事特别担心。
2、演示课件
3、幼儿讨论交流。
5、那么我们进入小学以后还会遇到困难,或者发生让你担心的事,你会怎么办?
6、教师总结。
1、现在对上学不担心了吧,那么让我们一块儿高高兴兴被起小书包唱着歌去上学。
2、幼儿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认识字宝宝:喝、追、喜欢、对不起。
2.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初步建立环保意识,知道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1.大字卡:喝、追、喜欢、对不起。
2.《婴幼儿全语言整合教育》第三册(人手一本)。
3.木偶熊,幼儿收集的易拉罐,在易拉罐上贴上小字卡,分别同大字卡的内容。
一、情境表演导入
“呜……谁在哭啊?”“我是小河,我原来是又干净又有魅力的,可是现在却变得又脏又臭。谁肯来帮助我们啊?”
二、复习儿歌《小河,对不起》
曾经乱扔垃圾到河里,不过后来我改正了。我是怎么改正的?请你们把儿歌再朗诵一遍,好吗?”
三、集体朗诵儿歌一遍
四、识字游戏“捡易拉罐”
帮我捡起来。”
2.幼儿捡易拉罐,并发现上面的字卡,请幼儿看一看并认读。
结束:表扬幼儿帮助小熊,懂得爱护环境。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故事情节积极参与讨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3.有对属相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4.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1.经验准备:认识十二生肖。
2.材料准备:ppt课件。
1.师:今天来了很多小朋友,跟他们问声好吧!
师:请他们自我介绍让家认识一下呢?在介绍时你要说出你的姓名和年龄。
师:哎?小朋友们发现了吗,他们年龄不同属相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属相和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是否想知道生肖的来历呢?今天老师就给家讲个十二生肖的故事。
1.讲故事并针对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师:故事中玉皇帝选择几种动物来表示年份?又是以什么方式来选择这些动物的?(提醒幼儿说完整话)。
师:谁排在了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位?他是怎么获得第一名的?(幼儿:老鼠排在了第一位,他钻进牛耳朵里快上岸时赶紧跳下先跑到了终点.....
2.了解生肖的轮回。
师:你们猜得对不对呢?
师:小朋友蜜察的太仔细了,猪年之后就又是鼠年了,十二生肖就是每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年之后又是同一个生肖。
3.总结本节内容。
4.师: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十二生肖的来历和他们的顺序,并知道了每十二年为一轮是同一个生肖。
5.师: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节课上,小朋友们的表现都非常好,小朋友可以任意和伙伴、其他人聊聊天,并问问他们的年龄和属相。
《十二生肖》给我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主要要求幼儿掌握十二生肖的排序和了解有关生肖的知识,由故事和儿歌来助他们记忆顺序。十二生肖,是每个生命出生、成长的见证,它们传递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和善良愿望,映着中华民族自古对生命的尊崇、对生活的热爱。《十二生肖》这个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不仅让孩子们认识了十二个神态各异、古怪精灵的小动物,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逐渐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
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模仿别人说话,还有一些孩子还能在同伴面前大方表演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角色,我就想到了何不开展一节活动,让孩子们做一回演员,还可以借此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就设计了这节活动。
1.让幼儿通过看、演、讲来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或一件事。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和表演的习惯,激发他们讲话和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和表演。
教学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或一件事
1.小兔、大象、蝴蝶、青蛙的头饰,装饰场地的小花等,图片3张。
2.幼儿对小兔、大象、蝴蝶、青蛙四种动物的本领有所了解。
一、开始环节:招演员
1.教师:今天,我们班要表演一个有趣的故事,谁想来做小演员呢?
2.教师:我们要表演的这个故事里有四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出示四个动物的头饰请幼儿讲述。(引导幼儿用完整和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3.教师介绍场地布置和交代要求。
二、基本环节:看剧本和故事表演
1.教师:今天我们要表演的是什么故事呢?(出示图片)
图1:这是在什么地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图2:忽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谁看见了?它怎么做?
图3:大象听到喊声后是怎么做的?蝴蝶是怎么做的?
2.教师在幼儿观察了图片后学习小结三幅图片的内容。幼儿在学习小结时,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及时提示用准确的词等。
3.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内容了,谁愿意做小演员来表演呢?
4.交代要求:小演员要按照故事里的内容来做动作,当表演到哪个动物讲话的`时候,这个动物就应该大声地把话讲出来。
5.幼儿表演,教师辅导。先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再请能力中等的幼儿表演,有老师旁白。表演后教师做简单的评价,评价主要针对讲述和表演两方面进行。
6.幼儿分组表演。把幼儿按能力强、中、弱搭配好,然后再分成组表演。
三、结束环节
表演后,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回家后表演故事中的内容给爸爸妈妈看。
我设计这节语言活动时,是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情况,营造一个富有内涵,有情趣的“语言情景”,让幼儿在活动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想像力,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目标。
第一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勾起他们表演的欲望,设定了四个小动物,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观察、想象、最后再表演和表达。孩子们天生好动,在他们开心的表演的同时指导他们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这样孩子的学习气氛就活跃起来。
第二个环节是让幼儿加上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先让他们看着图片里面的情节主要讲什么,每个小动物是怎么说话的,模仿一下,这样无形间就把幼儿带入到故事中去,为后面的情景表演打好了基础。这其中,让幼儿学习用准确的词来讲述小结三幅图片的内容,这就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熟悉了故事后,就让他们再带着故事去表演。这时,他们的表演就更加娴熟,到位了,语言表达更加流利,清晰,很多幼儿在上台表扬时,都能很大胆、高兴的在同伴面前表演,能力强的幼儿能自己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和表演,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在我指导后也能讲述出来。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大部分的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一句话,有些胆小的幼儿在这次表演中也能放开自 己,大胆表演,赢得了同伴的阵阵掌声。
最后的环节是评价幼儿的表演,能力强的我表扬他们继续发扬,能力弱点的我也鼓励他们不要气馁,相信下次会表演的更好。
活动后,孩子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刚才谁表演的好,谁最像。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知道这节活动课他们很喜欢。
反思这次活动,我觉得有几点不足的地方:
1.在表演过程中,我引导的语句不够明白,清楚。
2.请一些幼儿上来表演的时候,我没兼顾到台下的幼儿,以至于有些幼儿窃窃私语,没有看表演。
3.最后进行评价的词语不够多样。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小猴头饰等。
2.经验准备:乘坐过出租车;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一、听音乐做开车动作进活动室。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坐上出租车去森林里玩,现在,就请上我的车吧!”
二、看课件,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森林里的一只小猴也有一辆自己设计的出租车,今天,小猴开着出租车上路了(分别出示小猴遇熊和蛋宝宝的'画面)
1.引导幼儿学说小猴邀请小熊和蛋宝宝的话。
师:听,小猴是怎样邀请小熊的?(放课件)幼儿学习邀请的话。(同法学说邀请蛋宝宝的话)
2.理解小熊和蛋宝宝坐车的不方便。
师:猜猜看,他们会上小猴的车吗?为什么呢?(引起幼儿继续听故事的兴趣。)
3.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小熊担心自己胖时,小猴会怎样回答呢?他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
问题二:蛋宝宝害怕自己滚下来时,小猴又会怎样回答?它是怎么让蛋宝宝也满意的?
(可以让幼儿先猜,然后播放课件,完整听故事,再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采用体态语言启发幼儿回答问题)
(评析:这是一个老师和幼儿一起学的过程,让幼儿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设置开放性提问,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的经验,从小熊和蛋宝宝形象特征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充分的发言机会,利于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积极表述。)
4.教师小结,引出续编故事。
师:小猴自己设计的这辆出租车本领真大,它能够根据乘客的不同需要来改变,所以,原来不方便乘车的胖小熊和容易滚的蛋宝宝都满意地坐上了小猴的出租车。这件事被一只长颈鹿知道了,它可有些不相信,于是……(点击画面,出现长颈鹿图片。)
三、续编故事
1.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长颈鹿的特征,想象车的变化(可以用手势、手臂等体态语言加以启发,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的外形特征,想出车的变化),师生共同编讲故事。
(教学反思:由于有前面看、听、说作为铺垫,再加上教师的体态语言,所以幼儿在与教师共同续编故事时是水到渠成,有话可说)
2.出现画面,上有企鹅、小鱼、刺猬等动物:
师: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了,许多小动物都想来坐它的出租车。瞧:谁来了?(……)
小猴该怎样变化它的车才能让各种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动物满意地坐上它的车呢?
幼儿分组,自选一种动物讨论
3.根据幼儿讨论结果续编故事。(个别讲述、分角色讲述、集体讲述相结合)
(评析:每一位幼儿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在这里采用了自由组合、自选动物作为讨论话题的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让幼儿相互之间自由发表感受,便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并表述见解,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发展幼儿口语表达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幼儿参与讲述、讨论的踊跃性在此处又上了一个台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这么多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动物朋友得到了小猴的帮助,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猴又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师:原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快乐的事、高兴的事)
五、邀请大家坐上“小猴”的出租车,在集体续编故事中自然的结束。
(一教师扮演小猴开车进来)
(评析:在小结时,教师从目标出发,升华了活动主题: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在情境中共同编讲故事,幼儿的情绪达到高潮)
1、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
3.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能根据动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想象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通过故事内容,知道“小有小的用处”,感受朋友间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感。
2、依次演示课件,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主要情节
3、完整欣赏配音故事(课件)
4、讲述整个故事,明道理。
5、为故事取名字
6、生活经验迁移: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帮助过朋友
7、延伸活动:表演故事。
故事教学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回答提问、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复述或续编故事。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中,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都受到了局限,只框架于回答教师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的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无声的动画,这比单纯的图片更为生动、形象,又能更好的吸引幼儿。随后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再通过一个个画面连贯起来,编成故事。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活动结束后,给我的感觉就是预想的总比实践的好。事先预设好的环节,自己以为很完美了,结果上好课才知道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比如:之前设计好的演示无声动画时,孩子们肯定会像往常一样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结果不知是孩子们刚午睡起床的原因还是听课老师太多以至于紧张的原因,孩子们一个个只能说出最最简单的句子,有的孩子平时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今天也显得很拘谨不敢说,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也只是说了一些表达不太完整的句子。看来,我们教师在备课时不能过分的自信,要对孩子出现的各种表现都考虑到,以便于我们在课堂中有更好的应变方法。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59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