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并提供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份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供大家参考。
1、复习背诵《峨眉山月歌》。
2、介绍作者:刘禹锡。
3、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自渎全诗,初步体会全诗意境;
(2)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3)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4)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5) 熟读成诵。
1、生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2、学后小组交流体会。
3、集体交流:(1)抓住“湖光”、“秋月”、“镜未磨”想象夜晚洞庭湖优美的意境;(2)抓住“白银盘”、“青螺”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和描写的形象。(3)朗读,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
2、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
3、练习说话: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
4、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
1、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2、课后搜集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进行阅读,开展古诗阅读交流会。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2.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3.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诗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意,感悟诗情(难点)。
一、导学: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李白吧?李白的诗你能背几首?
(你来!流利!真有感情!你会的真多!)。
(图片以及古诗)。
是啊,这是一个乡愁满怀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
2、《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啊,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正是,潇洒的李白,豪放的李白,寄情山水的李白。(板书:寄情山水)。
3、《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怎样的李白?
(请你回答。你也想说,请,)——正如你们感受到的,这是有情有义的李白。(板书:有情有义)。
从上面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李白,他是思乡的游子,是豪迈的侠客,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今天我们还要再学一首李白的诗,你将会看到又一个不同的李白。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孤独寂寥的情感。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一)、初读古诗。
1、齐读课题《独坐敬亭山》。
有谁知道敬亭山?你来说说。(图片《敬亭山》)是啊,敬亭山又被称为“江南诗山”。自李白《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等许多名人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这座“江南诗山”,也因而饮誉海内外。
2、再读课题:敬亭山前面加了个“独坐”,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你读得很慢,因为——哦,是因为伤感;你读得很轻,因为——哦,很孤独;你怎么读这么重?——哦,是在感叹!)。
3、读课文: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按自己的节奏自由读两遍。开始——。
好!谁来试试!
(读得多好啊!字正腔圆。)谁再来?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里听出了什么感觉?(好孤独!好无奈!好伤感!好寂寥!恩,很有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
4、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得出你很善于思索!)。
(二)、细品诗意。
2、这首诗里分明写了好几样景物,为何李白要说“独自坐在”敬亭山呢?请在诗中划一划,找一找你所感悟到的词语。
好,你找到了什么词语?(“飞尽”是指——)是啊,所有的鸟都飞走了,敬亭山静悄悄了。你呢?(“独去闲”是指——),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丝鸟鸣;辽阔的上空不见一朵白云……这是一座怎样的敬亭山?(我和你的感觉一样)(是啊,好一座寂静清幽的敬亭山!)。
3、读读这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久久地坐着,久久地看着,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谁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3、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李白的眼里,还有云么?还有鸟么?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句话是说——。
是啊,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看李白,看来看去,谁也看不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啊!再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山脉脉相望,紧紧融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感悟孤独。
好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庭山”。李白啊李白,你游历了那么多名山,你曾豪情万丈,你曾广交朋友,为什么此刻这么深情地看着敬庭山呢?(孤独)。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孤独”呢?
1、我们一起读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在李白的眼里,那是无情的鸟儿在弃他而去,那是高傲的云在弃他而去。
再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其实在自然环境中,鸟飞云走,是很自然的。为什么这时候的李白却是那么孤独?你想过么?(你们很善于推测。)。
(介绍背景)的确,这时正是李白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时候。李白曾经七次来到敬亭山所在的宣城游玩,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10年以后再次来到敬亭山所作的。李白的满腹才情只被唐玄宗视为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他空有投身政治报效祖国的雄心,却被一些权臣小人算计被迫离开长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添了孤独与寂寞之感。
现在你明白了么?谁再来读读前2句。(听得出,同学们感悟很深)齐读。
2、老师也来试一试。闭上眼睛,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人看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配乐,范读。
同学们来!(齐读)。
(1)练笔:
李白神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
(2)引读:
啊!鸟儿和云朵也讨厌我,只有你陪伴我在身边。(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啊,只有我们两个人在这里真有点死气沉沉啊。(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用答不用问,一切都在不言中(齐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李白啊!”
五、测评。
1、课外拓展。
《秋蒲歌》出示。自由读,感受下这首诗里是怎样的李白?
你来读读。请你读读。很深情。让我们齐读《秋浦歌》。
“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对这个孤独哀愁的李白,你能安慰安慰他吗?
李白,这么多人在关心你啊,你要乐观、坚强、开朗起来。
你还记得《赠汪伦》吗?同学们齐——。
还记得《静夜思》吗?
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
李白啊李白,我们都在怀念你,你并不孤独!
2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望洞庭》。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读懂古诗,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三、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翻阅书籍,了解洞庭湖的相关知识。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出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同学们,你知道这句谚语的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2、出示资料来简介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君山在洞庭湖中,山上有诸多名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古诗。
2、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了解诗意。
3、能感悟古诗内容,意境,体会作者对洞庭湖的赞美之情。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1、初读全诗。
2、再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
(1)“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3、细读“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山就是指君山。
洞庭湖和君山,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5、知人论世,悟诗情。
五、测评:
(1)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作业:
1、背熟《望洞庭》。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忆江南》。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这首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了解两首词的意思,根据这两首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一、导学:
1、以前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词。(板书:3词两首)。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学生可根据“预习”或搜集到的有关词的资料自由谈。)。
3、读读这两首词,想想词和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二、自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忆江南》。
2、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这首词的意思。
3、通过对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出示自学指导:
1、结合工具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重点词意,充分发挥想象来理解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互学: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讨论诗意,请小组代表发言。
2、教师发现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奖励竹叶奖一枚,多关注后进生。
四、展示。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教师补充:
白居易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2、简介时代背景:
白居易在50岁至55岁期间,曾先后到江南名郡杭州、苏州出任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阳闲居后,还时常回味这段令人愉悦的回忆。这首《忆江南》同就是他在67岁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3、解题:
“忆江南”是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或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写自己江南情结的用意所在吧。
(3)全班汇报交流。
(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补充,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议。)。
首句“江南好”,直写“江南”之所以值得回忆,一个既浅又俗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惟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
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是自己旧时早就感受到、体验过、熟悉了的,并非得之传闻。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
那么,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在白居易之前,人们描写江南春色,比较多的是抓住“花飞”“莺啼”来渲染的,而白居易在这首词里为我们另外开辟了一个新的诗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对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种形象化的描述。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体会这两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春天的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江边盛开的鲜花上,红红的花朵显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显得绿波粼粼,江花、江水两相辉映,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如此强烈的色彩渲染,给人留下了浓得抹不开的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可欣赏插图。)。
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通过反问即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令人深醉于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尽,不失为大手笔。
(5)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背诵这首词,进一步感受词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作者写法之妙。
五、测评。
三、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忆江南》。
教学目标:
1.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磨”要掌握。教学重难点:
1、逐字逐句理解古诗,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
2、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望洞庭》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介绍洞庭湖。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静(镜未磨、白银盘)。
(风景如画,心旷神怡)。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秋月半轮。
动月影江水流。
(思君不见,无限依依)。
(君山)。
(一青螺)。
1、背《望洞庭》,积累古诗,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3、看图作文。
4、欢庆国庆节,自办小报。
阅读短文《为银杉保险》,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三课时
搜集、交流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目标:背诵古诗《望洞庭》。
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有关保险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反复吟诵,读出诗的韵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朗读《为银杉保险》,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保险的事情?
(3)交流你搜集的资料、知识。
:看图作文。
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一、出示作文要求
看图作文,作文要符合图意。
二、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三、再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可以写从书中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也可以写从自己最喜欢的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
四、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有序观察,看懂图意;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编写故事,符合图意。
四、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五、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六、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
:学生筛选搜集到的资料,办有特色的小报。
一、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办小报,迎国庆。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指名读《实践活动》中的办小报,迎国庆。
三、全班讨论,明确办特色小报活动的程序和方法。
1、起报名。要有自己的创造性。
2、版面安排。美观大方,图文并茂,错落有致。
3、书写工整,尽量不写错别字。
四、展示小报,互相学习。
1、会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读写遥望、银盘、青螺“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会通过看注释等途径,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古诗的大意,并体会诗人喜爱洞庭湖之情。
目标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师生的双边活动,会使课堂产生灵动和智慧。本节课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诗人对洞庭的喜爱之情。
白板课件
一、教师导学,创设情境,初识诗人揭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我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跟随着教科书的作者欣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喜爱富饶的西沙群岛,喜欢风景迷人的黄山,赞叹壮观的钱塘潮,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飞瀑,最爱“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今天我们将走进祖国的另一处山水。(播放视频)
2、播放画面叙述: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它在湖南省北部,号称“八百里洞庭湖”。那里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水天一色,真是绚丽迷人。
3、(播放洞庭湖风光课件后),说:“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板书:望洞庭)(注重书写“庭”)(田字格出示)
4、简单了解刘禹锡。
今天,我们就随着刘禹锡一起去欣赏他眼中的洞庭美景。
二、初读正音,感受诗的韵律美
1、学生自己练读。(时间两分钟)
(要求:能读多少遍就读多少编,每读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能读正确了,就试着读流利,能读流利了就读出节奏,能读出节奏了,就要求自己背诵。)
小结:孩子们,你读书时的模样、读诗的声音,都将给我带来美的感受。)
2、检查反馈。(出示节奏)
三、探究展示,感受诗的意境美
(一)了解背景,为蓄情做准备。
了解学古诗就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你对洞庭湖、诗人有什么了解呢?(总结学法: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转换为自己的语言,为学诗而准备。这是学诗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句,赏画面之“和”
欣赏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美,从反复读诗句入手:
一边读,一边画,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借助注释,结合诗句,你望到了怎样的景像?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合作汇报。
1、两相和
(月给了水清辉满怀,水给了月灵动无限,月色与水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镜未磨
(这里的镜指古代的铜镜,(出示课件)古时候使用的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而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在月色下,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看上去模模糊糊,朦朦胧胧。再加上洞庭湖面,略带水雾,在月色的映照下,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用铜镜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这句比喻真是妙不可言)
3、“望洞庭”
a什么是盛靑螺的白银盘呢?(出示插图)
b浩瀚无际的洞庭湖,那湖中翠绿的君山,为何浓缩为精致小巧的白玉盘,一青螺呢?
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初步欣赏洞庭湖的画面的和谐之美。
(二)知诗意,品自然之“和”
1、品读前两行诗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仅仅27个字,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品味,你会发现诗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读前两行诗,想象画面,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感受。
师:是呀,正是月下湖面的平静,朦胧,才让我们感受到湖光、月色的和谐。这份和谐的美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学生试读)
引读:
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教师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板书:和)
2、品读后两行诗。
月光下的洞庭湖,虽然比不上甲天下的漓江,也比不上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但在诗人的眼中,此时,它就是最美的。让我们继续来欣赏洞庭湖的其他美景。
(1)(山就是指君山,水就是洞庭湖)你从哪里感受到“和”字?
(2)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形成的景色,像什么呢?怎么读出感受?
(识记生字“螺”)
(指名读,评价。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这两行诗,齐读)
诵读过诗后,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叙述画面)
创设情境引读: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不由赞叹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子,楚楚动人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是呀,陶醉在美景中的刘禹锡,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飘飘欲仙。他忽发奇想,如果能够飞上云端,鸟瞰洞庭山水,那八百里月光闪烁的湖面,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而湖中碧玉般挺立着的君山,不恰好是白银盘中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完成板书简笔画部分)
(三)品意境,悟人景之“和”
1、寻找“和”字背后的故事,探寻诗人的人生经历。
这首诗的诗眼是“和”字,在“和”字背后,隐藏着什么耐人寻味意境呢?(出示资料)
(二十三岁踏上仕途的刘禹锡,三十三岁成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只进行了半年便以失败告终,刘禹锡接连被贬。四十二岁奉召回京,次年写诗得罪执政,外放为连州刺史,后又担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五十四岁从和州召回洛阳。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可见本诗是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所写。)
小结: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他忘掉了被贬的痛苦,忘掉了四处奔波的辛酸,只感觉心旷神怡,如饮美酒,请你再读读整首诗——(配乐)
2、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向大家展示这首古诗?(展示)
小结:你们读出了情,把静止的画面读活了。我们还可以用歌声演绎对洞庭湖的喜爱,(放歌曲)
(四)拓展延伸,感受诗的情感美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孟浩然、雍陶有名的诗句。
1、拓展诗:《望洞庭赠张丞相》《题君山》
2、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洞庭美景,分享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课后让我们继续了解洞庭湖与刘禹锡。
背一背《望洞庭》
画一画洞庭湖的美景
读一读关于洞庭湖的文章
赏一赏刘禹锡的诗作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3个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投影片两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会背诵。
一、揭示课题。
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听?(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11古诗两首)。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
2.自读课文。a拼读字音:峨、羌、君、渝。
b指名朗读,点评。
c再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d交流。
三、精读课文。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疏通诗句。(主要解决疑难之处)。
教学前两句。
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看图理解)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的意思。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
教学后两句。
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句意: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学生闭眼,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4)教师描述:
5、指导朗读。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范读、指名读。
6、指导背诵。
四、作业。
抄写古诗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望洞庭》,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会背诵。
一、复习检查:指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学习《望洞庭》。
1、揭题解题。
(1)理解“望”。(“望”即“向远处看”)。
(2)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现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那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4)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他的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望洞庭》是诗人秋天行经洞庭湖所作。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
要求:(1)拼读“未”、“螺”。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相、和、磨、遥望。
(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1)指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诗句。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磨:磨拭,即擦。
句意: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轼的铜镜一样。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在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同桌互说句意。
2、思考讨论。(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3、引导诗的意境。
四、指导朗读,背诵。
五、指导写字。
六、作业。
抄写古诗并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作者邮箱:gaotian111981@.
教材分析:
学习目标:
1、会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读写遥望、银盘、青螺“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会通过看注释等途径,边读边想象画面,感知古诗的大意,并体会诗人喜爱洞庭湖之情。
目标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法、学法。
师生的双边活动,会使课堂产生灵动和智慧。本节课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诗人对洞庭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流程:
一、教师导学,创设情境,初识诗人揭诗题。
1、谈话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我们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跟随着教科书的作者欣赏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喜爱富饶的西沙群岛,喜欢风景迷人的黄山,赞叹壮观的钱塘潮,惊叹“飞流直下三千尺”庐山飞瀑,最爱“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今天我们将走进祖国的另一处山水。(播放视频)。
2、播放画面叙述: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它在湖南省北部,号称“八百里洞庭湖”。那里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水天一色,真是绚丽迷人。
3、(播放洞庭湖风光课件后),说:“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板书:望洞庭)(注重书写“庭”)(田字格出示)。
4、简单了解刘禹锡。
今天,我们就随着刘禹锡一起去欣赏他眼中的洞庭美景。
二、初读正音,感受诗的韵律美。
1、学生自己练读。(时间两分钟)。
(要求:能读多少遍就读多少编,每读一遍要有一遍的目的,能读正确了,就试着读流利,能读流利了就读出节奏,能读出节奏了,就要求自己背诵。)。
小结:孩子们,你读书时的模样、读诗的声音,都将给我带来美的感受。)。
2、检查反馈。(出示节奏)。
三、探究展示,感受诗的意境美。
(一)了解背景,为蓄情做准备。
了解学古诗就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你对洞庭湖、诗人有什么了解呢?(总结学法: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转换为自己的语言,为学诗而准备。这是学诗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读诗句,赏画面之“和”
欣赏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美,从反复读诗句入手:
一边读,一边画,诗人都望到了哪些景物?借助注释,结合诗句,你望到了怎样的景像?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合作汇报。
1、两相和。
(月给了水清辉满怀,水给了月灵动无限,月色与水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2、镜未磨。
(这里的镜指古代的铜镜,(出示课件)古时候使用的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而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在月色下,像一面没有打磨的镜子,看上去模模糊糊,朦朦胧胧。再加上洞庭湖面,略带水雾,在月色的映照下,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用铜镜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这句比喻真是妙不可言)。
3、“望洞庭”
a什么是盛靑螺的白银盘呢?(出示插图)。
b浩瀚无际的洞庭湖,那湖中翠绿的君山,为何浓缩为精致小巧的白玉盘,一青螺呢?
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初步欣赏洞庭湖的画面的和谐之美。
(二)知诗意,品自然之“和”
1、品读前两行诗。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仅仅27个字,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品味,你会发现诗句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生动的画面:
学生读前两行诗,想象画面,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感受。
师:是呀,正是月下湖面的平静,朦胧,才让我们感受到湖光、月色的和谐。这份和谐的美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学生试读)。
引读:
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教师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板书:和)。
2、品读后两行诗。
月光下的洞庭湖,虽然比不上甲天下的漓江,也比不上淡妆浓墨总相宜的西湖,但在诗人的眼中,此时,它就是最美的。让我们继续来欣赏洞庭湖的其他美景。
(1)(山就是指君山,水就是洞庭湖)你从哪里感受到“和”字?
(2)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形成的景色,像什么呢?怎么读出感受?
(识记生字“螺”)。
(指名读,评价。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这两行诗,齐读)。
诵读过诗后,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叙述画面)。
创设情境引读: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不由赞叹到——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子,楚楚动人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是呀,陶醉在美景中的刘禹锡,只觉得自己身轻如燕,飘飘欲仙。他忽发奇想,如果能够飞上云端,鸟瞰洞庭山水,那八百里月光闪烁的湖面,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而湖中碧玉般挺立着的君山,不恰好是白银盘中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完成板书简笔画部分)。
(三)品意境,悟人景之“和”
1、寻找“和”字背后的故事,探寻诗人的人生经历。
这首诗的诗眼是“和”字,在“和”字背后,隐藏着什么耐人寻味意境呢?(出示资料)。
(二十三岁踏上仕途的刘禹锡,三十三岁成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革新只进行了半年便以失败告终,刘禹锡接连被贬。四十二岁奉召回京,次年写诗得罪执政,外放为连州刺史,后又担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五十四岁从和州召回洛阳。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可见本诗是转任和州经过洞庭湖所写。)。
小结:刘禹锡看到洞庭美景,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他忘掉了被贬的痛苦,忘掉了四处奔波的辛酸,只感觉心旷神怡,如饮美酒,请你再读读整首诗——(配乐)。
2、请你用喜欢的方式来向大家展示这首古诗?(展示)。
小结:你们读出了情,把静止的画面读活了。我们还可以用歌声演绎对洞庭湖的喜爱,(放歌曲)。
(四)拓展延伸,感受诗的情感美。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孟浩然、雍陶有名的诗句。
1、拓展诗:《望洞庭赠张丞相》《题君山》。
2、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洞庭美景,分享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课后让我们继续了解洞庭湖与刘禹锡。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课文包括两首描写秋夜景色的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隅锡在秋天转任。
和州,行径洞庭所作。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给的景色。
情感与态度目标: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丛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望洞庭》,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词》、《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5)山水翠:湖光山色。
(6)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7)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风平浪静,就好像没有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绿的颜色,恰似白银色的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n四声)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今夜为何如此静谧?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里洞庭。此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作者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古时小妇人的青螺髻了!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3)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
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1)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2)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
(3)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4)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5)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
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更好了。
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刘禹锡的《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技能目标)。
2、理解词义句意,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3、感悟诗歌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揭题。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略)。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5、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设计意图: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
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洞庭湖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
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洞庭湖的图片等。通过图片展示洞庭湖的迷人风光,并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对洞庭湖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更深,认知和情感发展更协调。)。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齐读。(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词。
4、交流汇报,相机教学。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和:相互和谐。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没有磨拭的镜子。句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经过磨拭的镜子,迷迷蒙蒙。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师:谁能美美的把这两句诗读好呢?指名多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采用“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
(二)教学。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句意: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在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设置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常见的大盘子,但它使用白银做成的,银光闪闪,随后老师说:“我在盘中放上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你看到了吗?这是你有什么感觉?”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与书上的插图比一比,像吗?这里,诗人把月夜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比作青螺)。
师:这么美好的意境,谁能把它读出来?指名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为了使学生对古诗有更为具体的直观感受,设置了一个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一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切实体会到这个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
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很多的比喻句。先是把月光下的洞庭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后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后两个比喻句学生能较快理解。前一个比喻句与往常不同,在平时,我们通常说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多,但是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参考资料上这么说:“未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所以这个比喻句要结合诗的意境来解说,并要先向学生介绍古时候,使用铜镜,都是要先打磨一番,才能照出样子。月光下的湖面和铜镜都是朦朦胧胧,故这句比喻句真是妙不可言。由此可见,作者刘禹锡对情境的细微描绘,将月下洞庭的景色淋漓尽致的呈现在那七字之中。
教学这个比喻句,给我一个很大的感触: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牢牢记住一个所谓的“最正确”的答案。否则,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培养得起来,写作时运用比喻的欲望和乐趣也将大大减少。
在教学此诗时,学到“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关于“青螺”这个词,有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查阅资料时,“青螺”这个词有个意思是“古代女子画眉的一种画眉墨”,不知道这个“青螺”是画眉墨的青螺,还是青色的田螺?我当时一时愣住,因为确实没有想到会有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又不能避而不答,后来让学生中午回家搜集相关资料,我也找了不少资料,最终我们认为应该还是“青色的田螺”,因为这样才会放在银盘之中!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5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