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荷花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9篇)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荷花教案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掌握搬运叠加物体的基本方法。

2、感受并了解人们利用物体叠加所解决的生活中的问题。知道叠加是一种好方法。

各种书、保鲜盒四组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这么多书撒了,谁能帮我把这些书搬到对面的桌子上,老师要求得一次性把书搬走,哇,好多的书,咦,这么多的书,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们放到一起呢?引导幼儿说出把书摞起来,总结,这就是叠加。

(二)幼儿体验

1、尝试叠加

魔法变变变:出示桌面上的盒子,请幼儿观察。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请四个小朋友来,用叠加的方法把这些盒子全部都叠加到一起,比一比,看谁又快又稳。

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你觉得这样的办法好吗?引导幼儿发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小在上,大在下会比较稳固。

2、尝试把叠加的盒子平移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吧。看看我们的盒子都是什么颜色的?粉、蓝、黄、绿。这一次,请四个小朋友来,把这些盒子互相调换(强调一次完成)。

提问:你是怎样做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盒子不稳呢?

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因为太高太多,盒子不稳。怎么样能让这些盒子变矮呢?说说看!试试看!引导幼儿说出把盒子盖子打开再叠加(请小朋友都参与进来,一起体验)。

小朋友们,其实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经常能用到叠加的方法,你们见过吗?

出示课件,介绍生活中一些叠加的例子(比如:鞋柜、放衣服、盖高楼)。

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很多叠加的例子,我们一起出去找找还有哪些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感知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的用途。

2、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内装橡皮筋、海绵、松紧带、弹簧、尼龙袜等。

1、感知弹性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动脑玩出各种玩法、启发帮助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2)幼儿交流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动脑筋了,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习词语:弹性)这些东西都有弹性,(出示松紧带)你们看,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它有弹性。还有尼龙祙,弹簧都有弹性。

2、扩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3、了解用途

(1)我们找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弹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弹簧)这是弹簧,它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出示拉力器)用弹簧做成拉力器,锻炼身体可好了。

(出示电话)电话上装上弹簧使用时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紧带也有弹性,这样穿脱衣服可方便了。

1、请幼儿课后去玩海棉垫,进一步感知弹性物品的作用。

2、在区角活动中安排活动感知弹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幼儿细致地观察能力与初步的统计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10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个物体,知道9添上1是10。

花园背景图,画有9朵红花、9朵黄花。

小蜜蜂移动卡片10张,红花与黄花移动卡片各一张。

幼儿统计表。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请幼儿数一数红花有几朵?黄花有几朵?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基本部分:

教师操作花朵卡片,帮助幼儿理解9添上1是10,并认读数字10。

教师利用小蜜蜂到花园采蜜的情节,巩固幼儿对9添上1是10的理解。

组织幼儿交流统计的结果,并集体想办法让物品一样多。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观察摆放的物品哪些是10种或10个。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探索物体的“沉”和“浮”。

2、乐于参与科学实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1、盛有水的大盆。

2、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铁钉。

3、纸、笔。

1、请幼儿猜一猜老师准备的这些东西,如果放到水中会怎样?

3、请幼儿在室内搜集各种材质的物品,将它们放到水中,观察它们的变化,并将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记录下来。

4、各组幼儿表述本组的记录,教师将结果在黑板上进行统计。统计出哪些物品沉到水底,哪些物品浮到水面。(通过统计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沉和浮与物体本身的材质有关。)

5、为什么有的物品会浮到水面上,有的物品却沉到水底?

请幼儿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师根据幼儿讨论的情况进行小结

7、总结分享:请幼儿说说自己对哪些物品做过沉浮实验,实验结果如何。

1、幼儿乐于参与实验探索。

2、幼儿发现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材质有关。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了知识还增加了见闻。在活动中幼儿不光积极思考和还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充分达到了教学的效果,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在教学类容来看我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安排的。在上课过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一种愉快的氛围汇总进行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习到了知识。相信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学习很有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寻找春天发芽的树,并将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认识落叶树,知道落叶树的特点。

师:春天到了,冬天脱落光树叶的树又开始发芽了?

1、提问:你看到过我们幼儿园哪些树冬天落完叶子了?现在它长出新叶子了吗?

2、为什么春天到了树叶开始发芽了?

1、幼儿两两结伴寻找春天新长芽的落叶树。

2、将找到的树画下来。

1、你发现了哪些树?它叫什么名字?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2、为什么有些树只开花,还没长叶子呢?这种树叫什么树?

制作树的介绍名片。

在这次活动中,由问题激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春天有哪些光秃秃的`树开始长新叶子了?由问题导入,孩子们兴趣被激发,有的孩子开始回忆先前经验,说:“幼儿园的弯弯的树开始长新叶子了”有的说:“沙池旁的花开了……”基于孩子的经验,于是开展了这次寻找春天发芽的树之旅。

我们将地点定在戚家山,戚家山上树种丰富,孩子们能感受到树梢上春天的气息,一路上孩子们发现了白玉兰树,对于这颗只开花不长叶的树孩子们充满了好奇,拿出纸笔立马记录了下来。到了小河边孩子们又发现了腊梅树,只有一朵朵绚丽美艳的花瓣,也没有一片嫩芽……在孩子们的慧眼下,他们又发现了柳树,刚刚长出嫩芽,水杉树、槐树开始新长芽了,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春天在孩子们的眼中被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回去以后孩子们一起讨论交流了自己找到的发芽的树,认识了他们的名字,知道了有一种树叫落叶树,它们在冬天落完了自己的叶子,到了春天他们开始慢慢穿回自己的绿衣服。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体验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萌发对手影游戏的兴趣。

1.已有做手影游戏的经验。

2.挂图。

3.台灯若干。

4.故事磁带。

1.它们是谁。

幼儿观察挂图,自由交流。

根据幼儿的热点话题设疑:你看到了什么?新房子中为什么总会出现黑影?它们到底是谁?

2.谁是新邻居。

幼儿带着问题,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哪些小动物成了新邻居?

房子里的小兔、小羊、大狼是怎么回事?

新房子里住的究竟是谁?

3.手影像什么。

打开台灯,教师表演手影游戏供幼儿欣赏,说说手影像什么。

幼儿自由结伴玩手影游戏,感受手部动作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1.鼓励幼儿晚上在家中进行手影游戏。

2.在语言区中,幼儿交流自己学玩游戏的经验并编讲手影故事。

3.注意安全使用台灯,如有条件,可采用户外的自然光线。

附:新邻居

小动物们搬进新盖的房子,成了新邻居。

晚上,新邻居们一起在外面的院子里玩。忽然,一幢新房子的窗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黑影。

喔,那个黑影是小羊。原来,新邻居是小山羊。

嘿,好奇怪,窗户里的黑影变成了小兔。原来,小兔也是新邻居。

哇!不好了,窗户的黑影变成了大狼。小动物们一边跑过去,一边喊:"快跑呀,小兔!快跑呀,小羊!你们屋里有大狼!"

那屋子的门忽然打开,小猴笑嘻嘻地出来了。他开心地说:"哪有大狼啊,那是我在做手影游戏。"

小动物们都学起了手影游戏,一会儿变小狗,一会变头牛。真有趣!

新邻居们天天表演手影游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秋风吹起,秋叶飘落在孩子们玩的滑梯边、蹦床边,每次户外活动,孩子们都喜欢捡起一片片的树叶在把玩着,七嘴八舌的说着:这张树叶大,那张树叶小;这张边上有好多尖角,那张边上没有……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样,刚好结合本周的主题,设计了这一活动。

1、在游戏 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树叶不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在看标记、做标记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重点:能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分类。

难点:看标记,进行多维的分类。

1、黄色与绿色大树模型四棵布置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树叶标记。

2、黄绿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是光滑、锯齿两种轮廓。

3、黄绿两色的五角星,课前贴在幼儿手背上。

一、模仿律动,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播放音乐《秋叶》,幼儿听音乐自由的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拾树叶、送树叶,感知分类

第一次拾树叶:每人挑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先说说你拾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再看轮廓标记房树叶。

小结:树叶宝宝的特征应该和标记上的树叶一样。

第二次拾树叶:请幼儿按照自己手背上的五角星颜色拾一片相同颜色的树叶送回“家”,并进行验证。

小结:有相同特征的树叶宝宝可以住在一个家里。

第三次拾树叶:提要求,按两维特征分类。幼儿进行操作。

三、做标记,体验树叶的多维特征:师生共同探索给树叶做标记,然后幼儿按标记特征送树叶表表回家。(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初春到来,万物苏醒,各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为了让幼儿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们比较常见的小动物蜗牛,生成了本次教学活动主题《小蜗牛》。

1 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一些习性特点。

2 引导幼儿在画 ,看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橡皮泥制作蜗牛,提高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3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辅导提高幼儿动脑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关注的情趣。

难点: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我,感觉做做玩玩的乐趣。

1 实物小蜗牛若干。

2 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蜗牛。

3 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签.人手一份。

一、导入

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安定幼儿情绪,并引起幼儿对小蜗牛的好奇心,从而我出示实物小蜗牛。

二、欣赏蜗牛

1 让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蜗牛身体小,身背着壳像小房子,而且壳是一圈圈的。

2 请个别幼儿用手摸摸蜗牛头上的两根触角,然后观察到受到刺激的触角会顺速往壳里缩进去,这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有趣。

三、认识蜗牛

1 这时候我会告诉幼儿这是蜗牛的触角,蜗牛的眼睛就是长在触角的顶端。

2 举例说明:蚂蚁也有触角,当两只蚂蚁的触角碰到一起就是它们在对话,再用蜗牛与田螺.乌龟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它们的身体都会缩进壳里,而且壳都是有点硬的,因为它们都是软体动物,所以身上都有壳,这样它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3 随机教育:就像小朋友们要穿衣服,鞋子一样,才不会弄脏身体还能保护自己。

四、了解蜗牛

1 带领幼儿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生活习性,仔细观察蜗牛爬行,出示菜虫与蜗牛进行比赛,突出蜗牛行动缓慢,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

2 小蜗牛的食物是什么呢?经过搜索资料,我会出示部分实物并告诉幼儿蜗牛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各种菜叶.蛋壳.菌类{如木耳.蘑菇等}还有一些枯了的树枝.红薯这些都是蜗牛的食物。蜗牛只喜欢呆在湿润的地方,蜗牛睡觉的时候是缩在壳里的,它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就像小朋友们一样,不但要睡午觉,到了晚上也要睡觉,这样才能身体棒棒,快长快高。

五、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小蜗牛身上背着壳都有自我保护能力,那么小朋友呢?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并要爱护小蜗牛,不伤害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延伸活动

做一做,彩色橡皮泥小蜗牛

1 引导幼儿多制作大小颜色不同的蜗牛,并添上花.草,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

2 幼儿动手制作。

3 展示幼儿作品欣赏,鼓励大胆创作的幼儿,并给予表扬。

1 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 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 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尝一尝等感知活动,感知、探索荔枝的特征。

2、探索怎样用又快又方便的方法剥开荔枝,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荔枝若干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你们吃过荔枝吗?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许多荔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荔枝是怎样的呢?

二、探索荔枝的奥秘。

1、看一看

师:用小眼睛观察一下荔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摸一摸

师:用小手摸一摸荔枝的壳是怎样的?有什么感觉?

3、剥一剥

师:我刚发现有小朋友是用嘴巴咬的方法去打开的,这样一点都不卫生,所以我们不好用嘴巴去咬荔枝。那我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要又快又方便。(尝试第二次剥荔枝)

4、闻一闻

5、尝一尝

师:我们一起来尝一尝荔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看一下荔枝肉里面还藏着什么?

师: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是荔枝也不能多吃,多吃会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会得“荔枝病”呢。

三、利用荔枝壳、核制作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用剥下来的荔枝壳或核拼成一幅画或一个作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