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海陆空大班教案(汇总13篇)

海陆空大班教案(汇总13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些教案包括了幼儿园大班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大班教案

运动游戏对儿童来说是成长的粮食,在培养与锻炼儿童社会的能力、认知的能力及运动能力的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任务。王纯贞(1997)指出,运动游戏可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发展,并培养幼儿的体力以备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健康有活力。

1、对于幼儿而言,体能活动不只是游戏,也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幼儿若是缺乏体能活动,不只是在体力上退步,对其将来健康发展、社会学习、生活学习的影响更为深远。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让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

宣布游戏规则、安全问题等。

猜领头人

1.游戏方法:点一猜领头人的学生到室外,教师指这一学生为领头人,在轻音乐或学生的唱歌声中全班学生在领头人不断变化动作中,由猜领头人的学生开始猜领头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领头人则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则由猜领头人的学生来表演。

2.游戏要求:领头人可做刷牙、洗耳恭听、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动作,不断变换,全班学生立即跟着变,全班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暗示或指点告诉猜领头人的学生,领头人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

乐意与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而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此同时也为孩子提供分享创造机会,培养了孩子分享意识。又如个别小班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不是很好,显得拘束,出现了不肯动手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打算通过个别谈话加哥哥姐姐主动出击,老师在旁给予其安全感等手段解决其问题。从他们灿烂的笑脸里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

大班教案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为了能够让孩子了解我国多民族的相关知识,提高孩子对五十六个民族的喜爱与对祖国的认知。使孩子们在了解中国的多民族的同时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1、了解中国民族状况,习俗和文化。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萌发爱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课件《民族大家庭》。

2、幼儿事先对中国的民族状况有所了解。

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是不是跟我们都一样?

小结:这些跟我们不同服饰不同习俗的人是少数民族。

你知道哪个民族的名字?有什么风俗习惯?喜欢吃什么?住在哪里?(幼儿交流调查表)

小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习俗都不同。

1、汉族人喜欢吃什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

小结:汉族人喜欢吃大米和面粉做的东西,如:米饭、汤圆、粽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

2、傣族人最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傣族人最喜欢跳傣族舞。(欣赏傣族舞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3、藏族人最喜欢吃什么?

小结:农区的藏族人以 粑为主食,用茶水拌食,喜欢酥油茶和奶茶。牧区的藏族人以牛羊肉为主食,日食五六餐。

4、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喜欢跳什么舞?

小结:新疆的土鲁藩有葡萄和哈密瓜。他们喜欢跳新疆舞。(欣赏视频,幼儿模仿表演)

5、蒙古族人喜欢吃什么?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他们居住在哪里?他们喜欢干什么?

小结:蒙古族人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身穿长袍,腰间束腰带,脚穿靴子。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总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平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的民族娃娃。(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作背景音乐)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通过活动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幼儿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活动教学。

大班教案

1、让孩子从生活中体会。

2、让孩子们从学习中理解。

3、让孩子们在动手中成长。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必须要让孩子们从动手画小青蛙的家开始明确今天要做什么,这是重点

1、诱导

2、跟进

3、老师先画讲

4、学生跟进握笔开始

5、比赛

6、画的'画都有优点

今天的美术是装饰画《小青蛙的家》,主要是让孩子们用分割法给青蛙进行装饰画。在画之前,我提出要求:“先将青蛙用短线分割好,再在分割好的方块里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或者点、线等来进行装饰。”到了讲评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装饰的青蛙都各具特色,有的小朋友组合出来的花纹还挺好看的,只有新生顾祺小朋友一个人是用涂色的方式来装饰青蛙的。

理所当然,我表扬了会用点、线与各种图形来进行装饰青蛙的小朋友。当我问大家:“顾祺小朋友的方法好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好。”我本想也说不好的,因为这次美术活动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用分割法和各种图形来装饰画,而不是和平时一样是涂色。可是,当我的目光接触到他那张委屈的脸时,我沉默了。

我是否该听听他的想法呢?这个念头在我心中一闪而过。于是,我请顾祺小朋友讲讲他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时,她说:“我觉得这样的青蛙比用点、线、图形来装饰的蜗牛更漂亮。”这样的的回答让我有点吃惊。

是的,孩子内心有着众多的想法,他们不与成人相一致,当他们想表达心中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多给予孩子们以表达和想像的空间,多鼓励他们抒发内心的想法。因此,我肯定了顾祺的想法。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作画材料,让他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是的,孩子内心有着众多的想法,他们不与成人相一致,当他们想表达心中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多给予孩子们以表达和想像的空间,多鼓励他们抒发内心的想法。因此,我肯定了顾祺的想法。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作画材料,让他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海陆空大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背景:

随着“神州五号”的升空,全班幼儿对太空世界的想象和兴趣达到了高潮。幼儿每天的交谈内容总是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他们还带来了各种图书、碟片、报纸,互相阅读和交流。我们想:幼儿的兴趣不能简单地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使幼儿的经验得以提升。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美丽的太空。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设计出太空中的各种飞行器,想象出自己在太空上游戏的场面。

2、鼓励幼儿大胆合作,大胆构图和用色。

3、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功。

活动准备:

油画棒、水性笔、铅画纸、颜料、信封、太空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知道“神州五号”吗?谁来说说关于“神州五号”的事?(直接切入主题,激起话题,引发幼儿兴趣和自豪感,为下一步活动做准备。)。

二、以读信的方式激发想象并进行创作。

告诉你们一个喜讯,今天我收到杨利伟叔叔寄给小朋友的一封信,你们想不想听听?教师读信: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杨利伟,“神州五号”是由我国航空设计师自行设计的载人飞船,我乘着它遨游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你们想不想也上太空玩呢?想不想坐着自己设计的飞行器去呢?你想设计什么飞行器,他是什么样的?能不能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把你的想法告诉小朋友。

太空真神奇,在太空上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一定非常想在太空上玩一玩吧,你想怎么玩呢?

让我们赶快把它画下来吧。(既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又为能力弱的幼儿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体现了生生互动)。

三、语言交流。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让幼儿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发展了口语表述力,逐步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四、作品展览。

快看,太空隧道来到了我们面前,杨利伟叔叔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太空遨游吧。

游戏:美丽的太空。

活动目标:

1、创造性地想象太空中的各种物体,并用废旧材料大胆地进行制作。

2、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体验创作的成功、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神秘的太空欢迎每一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能干的小手把太空世界展现出来。这里有我们一起收集的各种材料,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做什么?怎么做?(把问题交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自愿选择材料,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

二、幼儿制作:

泥工区建构区废旧材料区体育区。

(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提出建议,寻求同伴的合作,借鉴同伴的经验,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部分失败的幼儿,与其共同探讨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实践提供更多的经验。)。

四、幼儿游戏:

让我们带上自己的作品去发射吧!

五、师生共同围绕游戏情况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大班教案

1、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1、绘画材料:图画纸,勾线笔。

2、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幼儿的想象。

一、开始部分请幼儿猜谜将活动导入。

今天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来猜一猜"两课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基本部分

1、看看、说说自己的手: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是怎么样的?(先自由观察讲述,再交流)。

如:10个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称。

2、游戏: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学习绘画(引导幼儿欣赏"小手变变变"作品,并在手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2)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3)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适当做一些示范。

4、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引导者:画得真不错,现在请你来介绍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帮助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该怎么画。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的小手画真不错,希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小手,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健康灵巧!

大班教案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已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另外教师还分组指导幼儿合作设计了b段节奏鼓谱。

1 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 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 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

1 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 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1 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 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

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

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 分段创编。表演展示。

(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

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

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手来打鼓。

幼儿2:两边打鼓。

幼儿3:上跳打鼓。

幼儿4:在腿下打鼓。

幼儿5:下腰打鼓。

幼儿1:跪着敲小鼓,要用快的动作敲。

幼儿2:敲鼓沿。

幼儿3:转圈打小鼓。

幼儿1:蹲下扭腰铃。

幼儿2:半蹲扭腰铃。

幼儿3:跪下扭腰铃。

(教师出示直观形象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通过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铃”的图形标记,复习和巩固了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并通过有序的提问,引导幼儿将其拥有的丰富经验应用到新舞蹈的创编中去。)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欢的动作编到a段乐曲的鼓谱中去,要注意给大鼓、小鼓和腰铃选择合适的动作,过一会儿,老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

(幼儿根据图谱中的节奏型展井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自主创编、有的幼儿与同伴合作创编。教师鼓励幼儿把已掌握的舞汇、发现的新动作和自己创意独特的动作,融入到a段乐曲的创编中。)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编出了非常好看的动作。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来表演。

全体幼儿安静地坐在地上,观看个别幼儿的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他们表演的什么动作?

幼儿1: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因为两边打鼓很漂亮。

教师:这个动作我也喜欢,因为两边打鼓,像满族的小女孩在行礼,真好看!

幼儿2:我喜欢上跳打的动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创编的动作和鼓谱节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师指着活动室的场地对幼儿说)现在,这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请小朋友用你们优美的舞姿,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吧!

教师示意幼儿安静地听前奏音乐,然后,全体幼儿自主、激情地表演创编的a段太平鼓舞。

(本环节的创编活动,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意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把创编的动作与a段乐曲的节奏建立联系,体现了动作与节奏的和谐统一,表现了舞蹈的创意美,为b段进行合作创编、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础。)

(2)根据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创编。

教师: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适合个人表演的,也有许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录像。看看人们是怎样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儿1:在外面围个圆圈打鼓,里面有一个人在中间跳舞。

幼儿2:大家一起跑个大圆圈打太平鼓。

幼儿3:两个人对脸打鼓。

幼儿4:有串排的动作,两排人换位置打鼓。

(本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看录像片,自主地发现太平鼓舞队形的变化和伙伴间配合表演的'形式,为小组合作创编太平鼓舞做好铺垫。)

教师:(出示带有“红、黄、蓝”标记的b段乐曲的节奏图谱)现在,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请各组小朋友按照你们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图谱创编太平鼓舞。

教师提示:各组在编舞的时候,能根据鼓谱中的节奏变化,注意小伙伴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要体现出舞蹈队形的变化,可以把满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编进舞蹈中。

(3)幼儿按照“红、黄、蓝”的标记开始分组,并进行自由讨论,商量动作的编排。

(4)各组按照编排的动作,进行变换队形的练习。

(b段乐曲的节奏鼓谱,是各组小朋友在上节课中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体会共同创编的快乐。)

(5)大组交流。

教师:下面,请各组的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创编的?

第一组幼儿:我们小组编的是,草原上小朋友们在玩翘翘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打鼓,另一个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师:让我们来欣赏红队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们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动作?(第一组红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幼儿1:有的小朋友先站着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来扭腰铃,然后再交换动作,很好看!

幼儿2:打大鼓时,他们做了好几个不一样的动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儿3:晃腰铃时,有站着摇,有跪着摇。

第二组幼儿:我们编的是,草原上赛马比赛。前后串排的动作像赛马一样,比赛结束了大家很高兴,一起跳了起来,做后背打鼓的动作。

教师:原来你们是草原上的小骑手在赛马呢,表演给我们看看吧!(第二组黄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第三组蓝队的幼儿:我们编的动作是,一个小朋友当大树,另一个小朋友当小动物,围着我转,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样。

教师:噢,你们的创意真好!请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吧?(第三组蓝队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

教师总结:第三组小朋友创编的“围着一个小朋友转圈跑,然后把鼓放在头上扭腰铃”的动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师:现在,我请三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随着b段乐曲的节奏,表演你们创编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乐曲,三个组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

(从本环节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先前积累的丰富的太平鼓舞知识技能和先前逐渐培养起来的想象、联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水平的创编、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完整表演

教师:《满童乐》是一首欢快的乐曲,小朋友在表演时,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们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现在,请小朋友随着这首欢快的乐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师语言提示:a段乐曲,小朋友们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b段乐曲,用小组合作创编动作的表演:c段乐曲和a段乐曲一样,还用小朋友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当音乐停止时。每个小朋友要非常高兴地做出一个喊起来的动作,看谁的动作造型最优美、最独特。

(本环节,是完整的乐曲与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现的过程,是把幼儿个人创编的舞蹈与小组合作创编的舞蹈进行完整展示的过程。表演中,幼儿根据乐段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情绪,表达着对太平鼓舞艺术的独特理解与喜爱,此时孩子们的激情表演把教学活动推向了高潮。达到了“艺术整合”的教学效果。)

综合点评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发现学习、舞蹈创编、合作能力培养等几方面,并在教学活动中着重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1 运用了启发联想,激发情感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出“你创编的动作像什么”“你能学一学这个像照镜子的动作吗”“咱们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的姿势”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和记忆新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和丰富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动作,使幼儿在此过程中既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动作学习的要领,又有效地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策略。教师经常通过适时的提问,如“你喜欢老师的哪个动作”“你觉得哪个动作更适合大鼓?适合小鼓”等,支持鼓励幼儿自由地表达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使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3 运用了发现学习的教学策略。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先后播放了两次录像片、一次由教师个人示范表演了舞蹈。通过观看纪录片,使幼儿了解了满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特点,发现了太平鼓舞各种队列的变化和多人合作表演的方式,为幼儿进行创编活动提供可供参考的“高级榜样”。通过欣赏教师的表演,让幼儿从中发现了许多新动作,这也为幼儿自主创意性表演提供了更丰富的可用舞蹈语汇。

4 运用了节奏图谱的教学策略。《满童乐》是一首在曲调上富于变化的乐曲,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鼓谱,把鼓谱中的4分音符、8分音符、4分休止符分别用大鼓、小鼓、腰铃等图形标志出来,按照乐曲的结构组织排列。在小组合作创编活动中,还分别用“红、黄、蓝”帮助各组区分各自原先创编好的鼓谱。直观形象的鼓谱较有效地降低了幼儿理解和记忆的负担,为幼儿的创编、语言交流和合作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大班教案

1、尝试用象声词表达倾听到的声音,并用问答句的形式创编诗歌。

2、初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随着作品的展开表现出好奇、平和等相应的情绪。

3、感受春的气息,体会画面之静态美、声效之动态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1、教学ppt;小草地。

2、幼儿已学歌曲《春雨沙沙》。

一、遇见春天:导入故事,引发兴趣。

—— 现在是什么季节?

—— 你从哪儿发现了春天?

二、倾听春雨:欣赏故事,感知春雨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春天的夜晚,静悄悄的,夜空里一颗星星都没有,窗外,黑漆漆的。小鼹鼠早早地躺在了床上,这会儿,它正呼呼大睡呢。(依次出示幻灯片并提问)

—— 这是什么声音?

—— 这会是谁发出的声音?

—— 让我们来问问xx吧!(幼儿感受xxxxxx,是你吗的句式)

小鼹鼠忙了大半夜,也没找到是谁在发出声音。他走回了房间,躺到床上准备接着睡觉了。

三、对话春雨:谜题揭晓,引出一问一答的句式。

—— 难道会是春雨?让我们来来问问春雨吧!

叮咚叮咚,春雨,是你吗?——是的,那是我落在门上的声音!

哐当哐当,春雨,是你吗?——是的,那是我落在窗户上的声音!

呼啦呼啦,春雨,是你吗?——是的,那是我落在树叶上的声音!

哗啦哗啦,春雨,那是你吗?——是的,那是我落在溪水里的声音!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是你吗?——是的,那是我落在小草里的声音!

—— 原来小鼹鼠听到的那么多声音,都是春雨下在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呢!

四、寻找春雨:找找、看看、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大胆表述。

—— 春雨还会下在哪里呢?我们也来找一找、听一听、问一问。

五、歌唱春雨:多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 这会儿啊,我们的春雨想邀请你们和她一起来唱一首歌!(歌唱春雨沙沙)

大班教案

1、熟悉歌词、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活动准备:钢琴等。

一、律动:《你的眼里有个我》、《挤奶》、《手腕转动》。

二、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小鸟醒来了》。

三、学习歌曲《雨中接妈妈》。

想知道歌曲里上怎么唱的吗?听完老师的演唱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你们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去接妈妈)

还有谁听到了不一样的吗?(请幼儿回答)

4、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5、你听到雨点声是什么样的?脚步呢?是怎样去接妈妈的呢?(拿起大伞,撑起小伞)去哪里接妈妈?(车站)

6、你们想学这首好听的歌曲吗?先跟老师把这首歌曲的歌词先来念一念吧!

7、老师带领幼儿学念歌词。

8、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9、幼儿随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大班教案

2、有兴趣地演唱歌曲,学会仿编歌词。

牵线娃娃一个

一、从头说到脚

1、我们身上都有什么呀?让我们从头到脚来说说看好

吗?

幼儿边拍手边有节奏,有顺序从上到下说说。

2、请幼儿两两对坐,互相边说边怕对方身体部位。

二、从头动到脚

1、我们身体那些地方可以动?(头、手、脚、腰……)

出示“开心娃娃”,让我们和它一起来动动自己的身体。

2、学会说“动动我的头呀”、“动动我的肩”。

三、从头唱到脚

1、教师示范唱。

2、请幼儿烁烁听到了什么?

3、教师唱,幼儿哼唱,并学念歌词。

4、学唱,一边动身体,一边唱歌。

5、幼儿模仿编歌词,并配上动作表演。

大班教案

1.结合乐曲特点,讨论乐曲配器方案。

2.尝试看图谱有节奏的为乐曲伴奏,并体会演奏效果。

3.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够尝试为乐曲设计配器方案。

活动难点: 有情绪的演奏。

1.响板,铃鼓,撞钟

2.节奏图谱,孤独的牧羊人音乐

入场,在doreimi的音乐背景下坐律动入场。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邮筒里收到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草莓音乐节上羊村小乐队得了冠军,我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还想看看你们的演出,你们能来吗?"幼儿回答能。

二,出示节奏图谱,分析乐句,徒手合乐

1.分析乐曲,区分乐句情绪。

看图谱,区分乐句(特点)图谱上有什么?一样么?大羊小羊这两段有什么感觉?

放音乐,讨论a.b段特点

2.合乐徒手练习。

三,讨论配器方案,运用乐器演奏

1.神秘盒悬念,请出乐器。

唉,老师这有一个大箱子,里面藏着几种小乐器,那么下面我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摸一摸,都有哪些小乐器。

2.讨论乐器音色特点。

3.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配器方案。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情绪讨论应该怎样配选乐器。

教师综合幼儿建议在图谱上贴上相应的乐器图片并运用乐器看图谱练习演奏。

四,使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1,幼儿自行分组扮演

2.引导幼儿运用乐器看图谱进行演奏。

五,结束

展开森林音乐会,幼儿完整演奏。

大班教案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尝试利用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图案设计脸谱。

对称图案的设计。

各种脸谱,油画棒、勾线笔、a4纸。

观察法

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色彩鲜艳、左右对称的京剧脸谱特点,在指导幼儿作画。

小朋友们会唱《戏说脸谱》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

歌词中说到的蓝脸、红脸、花脸、黑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幼儿初步欣赏京剧脸谱特点。

这些脸谱非常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他们的秘密呢?

1、观察颜色

红色代表个性忠诚;黑色代表个性刚直;白色和黄色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色银色代表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

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一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3、观察脸谱的夸张

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大,这样画是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台上的是谁。

1、老师这儿友许多小朋友的设计的脸谱,请大家看一看。

强调幼儿要看颜色,看对称,看夸张的表现样子。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幅京剧脸谱,要求: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戴脸谱再次表演《戏说脸谱》。

整个活动上下来,大部分孩子们对图案的对称是掌握了,并能均匀地涂色,但是单凭一节课,就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本节课,老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环境,幼儿乐于与他人交谈,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

大班教案

1、喜欢听滑稽幽默的故事,尝试说好笑的故事。

2、知道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奇巧――事件的结局常常同人们的预想相。

1、录音磁带、《憨豆先生》影碟一盘。

2、投影仪、图片。

一、看影碟《憨豆先生》,引出课题。

二、讲故事《万尔福的头发》。

1、万尔福叔叔怎样保护他的头发?万尔福叔叔有一头怎样的头发?

2、听故事的最后一节。

3、你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们觉得什么地方好笑?

幼儿边看幻灯片上的《万尔福的头发》,边听老师再次讲故事。

三、初步了解好笑的故事。

1、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让我们笑?(滑稽、有趣)

2、我们听了后感觉怎么样?(感觉好笑、哈哈大笑)

四、编故事。

1、老师讲述《一只狮子》(开头至“狮子遇上了大象”),请幼儿续遍。

2、尝试自己创编好笑的.故事。

3、把自己遍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附故事:万尔福的头发

你认识万尔福吗?他很爱惜自己的头发。

剪刀、电吹风、洗发精、摩丝,他都准备齐了。他每天对着镜子用梳子梳头发。

冬天,他戴上帽子,怕冻坏了头发。夏天,他打着遮阳伞,怕晒黄了头发。

万尔福对自己的头发,那么好。他的头发有多少呢?

说出来,你可别笑。万尔福的头发呀,不多不少,只有一根!

一只狮子

有一天,狮子闲得无聊。看见一只猪,把它逼到墙角问:“你说谁是森林之王啊?”猪吓得结结巴巴地说:“当然是狮子大王您啦!”狮子高兴地走了。

狮子看见一匹马又问:“你说谁是森林之王啊?”马也吓得连连说:“当然是您啦,谁不知道您狮子大王啊!”狮子听了更加高兴。

得意洋洋的狮子遇到大象,又去问,大象没理它。狮子气得吼了一声。大象一把将狮子举起来往树上撞去,又放在脚下踩了两下,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狮子晕头晕脑地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爬起来说:“不知道谁是森林之王就算了,生什么气嘛!”

大班教案

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尝试实验,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结论,并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

2.继续感受纸的特性,在活动中提高

幼儿思考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记录表、铅笔、胶条、报纸、硬纸、打印纸、小立方体、长方体积木、大插片若干。

过程:

1.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瓦塄纸能当桥撑住汽车,别的纸能不能呢?”活动前组织幼儿选择实验所需纸张,设计实验方法,并进行实验前的猜想。

2.幼儿自由结合两人一组,先分好工,分出记录员、物品整理员。

3.请记录员先将三种纸的小样粘在记录表上,物品整理员取实验材料。

4.幼儿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个别幼儿要将实验结果做记录。先完成的组将记录表贴在黑板上。物品整理员收拾实验材料。

5.相互交流。每组幼儿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与其他组的幼儿进行交流讨论。

6.延伸:幼儿可在活动区中继续尝试其它各种纸的承受力或根据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新的问题进行再次实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