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深受人民喜爱。在庆祝春节的同时,不妨反思一下这个传统节日的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思考。
做法:
1、五花肉一块,切成一厘米见方的条状。
2、炒锅洗净,烧热,下两汤匙油,放三、四汤匙白糖,转小火。
3、不停地用炒勺搅动,使白糖溶化,变成红棕色的糖液,这也叫炒糖色。
4、把切好的五花肉倒入,炒均匀,使每块肉都沾上糖色。
5、加酱油、料酒、生姜、冰糖、盐少许,烧开,再转小火烧二、三十分钟左右。等汁挥发得差不多,加大火收汁。
去云南旅游穿什么样鞋子是一门学问,因为云南的地形比较复杂,平坦的石板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崎岖的山坡小道、积雪的山路……所以来云南旅游穿鞋子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建议驴友们准备:登山鞋或旅游鞋,鞋子的舒适的和防滑性一定要好,这样行走会比较省力,也不容易伤到脚。在购买时要注意,脚尖和脚后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所以出游的鞋一定要比平时穿的鞋子稍大一些,最好是已经穿开的鞋子。
除此之外,驴友们可以多带一双漂亮、时尚又舒适的鞋子,无论是拍照,或者逛古城都可以美美地。其他的帽子、手套等可以选择较薄的类型。
温馨贴士:
3.对于高原反应,不用太过担心,提前做好预防,适应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内,到达后听从领队安排。
调料:辣椒粉少许,孜然少许(成粒的`孜然,不要粉末的)。
做法:
1、锅里放水,等水烧开后下鸡翅,鸡翅7成熟即可。滤干水备用。
2、油多放,用葱花和大蒜爆锅,下鸡翅,放孜然和辣椒粉,大火,炒炸,炸到皮略焦为最好。
3、用勺子把多余的油撇出来,把可乐加进去,加盐和味精,一点水都不要放,等可乐快烧干的时候把火烧微关小一点收汁。
4、在烧可乐的同时可以用勺子把蒜末和葱末撇去。
5、最后盛盘的时候别忘了把汁也一起盛了。这道菜比肯德基的鸡翅还好吃。鸡翅香辣,酥到骨头里去了。
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的春节习俗也不同,你知道云南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云南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裕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50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1、炸酥肉和荞丝: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但是以前没有冰箱保鲜,而这一头猪却是一整年的肉菜,所以大家就会将大半的肉腌成火腿,剩下的就用面粉、鸡蛋、八角、草果等做成糊,套在肉上炸成酥肉,方便保存。
2、长菜杀年鸡:春节期间,老昆明除了要吃长菜,对过年吃的鸡也很有讲究。绝对不能煮散、煮破皮,必须完完整整。并且,煮鸡时还要把它的嘴用线拴起来,不能张着嘴,这只整鸡是要用来供奉、祭奠祖先的。
3、蒸八宝饭炒饵块:昆明人过年,八宝饭和饵块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新年刚刚打下来的新米,磨面吊浆,制成饵块,又清香又软滑。
4、吃鱼年年有余:老昆明年夜饭的餐桌上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条完整的鱼。富贵人家一般选很大的鱼,鲤鱼、草鱼不论,红烧、清蒸都可以,只要是完整的。过年吃鱼符合中国人对来年的美好愿望——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1、不要打破碗盘器皿,以免招来厄运,如不慎打破要赶紧念“碎碎(岁岁)平安”等吉祥话来化解,碎片则用红纸包起来到初五後再丢入河里。
2、过年时最好不要炸年糕或送粿给亲友,因为炸得焦红的年糕有“赤贫”之意,而民间习俗只有守丧的人家才需由亲友送粿。
3、初一初二为“水神生日”,不要洗衣、晒衣,全家人洗澡换下来的衣服先留着,过了初二以後再拿出来洗,以免得罪水神。
4、大年初一不要睡午觉,晚辈亦不可向睡在床上的长辈拜年,这样会使长辈今年卧病在床或恶疾缠身。
5、不要杀生或动刀剪,杀生易引灾祸,动刀剪恐招致破败不祥之事。
6、春节期间不要打骂小孩或是和人起争执,这些行为都会为来年带来厄运。
7、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
。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春节去云南旅游好吗?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资料及攻略吧。
套用网络流行语,是“压力山大”的一年后。而且整年没有休假,身心疲累,感觉需要彻底放松自己,调整状态,以待来年更好的冲刺。趁着春节假期,带着孩子,去云南旅游,感受山与水的壮阔和宁静。
春节去云南旅游好吗,云南最好别是春节期间去,一是涨价的厉害,机票比平时至少贵1倍,房价是平时价格的3-4倍,吃饭很多地方会关门放假,当地的交通也很没准,初一初二基本没车,只能包车,包车的价格大概也要贵1倍。到云南,基本都是先到昆明,不论丽江、版纳似乎直飞比较少,需要从昆明转机。
不同的景区,气候可能完全不同。比如昆明四季如春,没有寒暑的痛苦。全年温差虽然很是接近,但白天的温差还是很大的。通常在昆明,冬季的日温差可达12-20℃,这个季节去昆明只要带上外套和毛衣,晚上则要另添衣物了。而丽江因为是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所以春节期间来丽江游玩最好带上羽绒服。春节期间的西双版纳却非常的干燥,没有太大降雨量,旱湿情况很明显,所以这期间来西双版纳还是很不错的,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保暖就行,最冷的时候一件毛衣也ok。
在云南,早上、中午、晚上的气温有很大差异,驴友们可能需要适当增减衣服,早晚一定要注意气温,做好防寒保暖,因为在高原地区感冒还是很危险的。
早上如果出去的话,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外套,比如冲锋衣裤或棉服等,因为云南早上的气温比较低,不过平均也就几度吧,稍微会有些凉意,。
中午阳光一般很灿烂,是一天里云南最暖和的时候,所以趁这时好好享受阳光吧!但是要记得涂防晒啊,因为这里的紫外线是很强的。
晚上的话,和早上一样,这就是早晚温差大的特点,一定要注意防潮,穿件长的外套就好。但是最好还是做好保暖准备,带几件可以御寒的衣物,以免旅游途中生病,影响游玩的好心情。
去云南旅游穿什么样鞋子是一门学问,因为云南的地形比较复杂,平坦的石板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崎岖的山坡小道、积雪的山路……所以来云南旅游穿鞋子是非常需要注意的。建议驴友们准备:登山鞋或旅游鞋,鞋子的舒适的和防滑性一定要好,这样行走会比较省力,也不容易伤到脚。在购买时要注意,脚尖和脚后跟的强度要适中,应有防滑条纹;试穿时,脚尖最好能自由活动。长时间的步行会使脚部肿胀,所以出游的鞋一定要比平时穿的鞋子稍大一些,最好是已经穿开的鞋子。
除此之外,驴友们可以多带一双漂亮、时尚又舒适的鞋子,无论是拍照,或者逛古城都可以美美地。其他的帽子、手套等可以选择较薄的类型。
3.对于高原反应,不用太过担心,提前做好预防,适应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内,到达后听从领队安排。
。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只是习俗因为地区风俗有所改变,那么云南春节习俗有什么呢?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户对青山六畜旺,门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纳西族介绍。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
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有发展,”丽江马“闻名全国。现已有机修、采煤、发电、化肥、电机、轻工等中、小企业。金沙江两岸出产多种药材和特产。
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一部分人信仰喇嘛教。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猎物。贵客临门,主人要做六样或八样菜进行款待。
忌讳有: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不能登踏三脚架,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忌食狗肉。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1920xx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
。
套用网络流行语,是“压力山大”的一年后。而且整年没有休假,身心疲累,感觉需要彻底放松自己,调整状态,以待来年更好的冲刺。趁着春节假期,带着孩子,去云南旅游,感受山与水的壮阔和宁静。
春节去云南旅游好吗,云南最好别是春节期间去,一是涨价的厉害,机票比平时至少贵1倍,房价是平时价格的3-4倍,吃饭很多地方会关门放假,当地的交通也很没准,初一初二基本没车,只能包车,包车的价格大概也要贵1倍。到云南,基本都是先到昆明,不论丽江、版纳似乎直飞比较少,需要从昆明转机。
不同的景区,气候可能完全不同。比如昆明四季如春,没有寒暑的痛苦。全年温差虽然很是接近,但白天的`温差还是很大的。通常在昆明,冬季的日温差可达12-20℃,这个季节去昆明只要带上外套和毛衣,晚上则要另添衣物了。而丽江因为是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所以春节期间来丽江游玩最好带上羽绒服。春节期间的西双版纳却非常的干燥,没有太大降雨量,旱湿情况很明显,所以这期间来西双版纳还是很不错的,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保暖就行,最冷的时候一件毛衣也ok。
大家都知道,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的故乡——彩云之南的春节习俗。
云南的新年习俗与北京的新年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的腊八粥和腊八蒜的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新年的高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的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们捡的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战利品被大人夸奖时,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新年的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捡碗,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的开始他们的“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的人们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倒床而睡。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的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
新年过后,该干活的干活,该回深圳的回深圳。热闹过后的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谐。
按照云南的传统习俗,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制作腊肠是每年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腊肠在其他时候也可以做,但是如果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做,寒风会将腊肠很快的吹干,从而提升腊肠的香味。
在腊月初旬制作腊肠,不仅是件麻烦事,也是件辛苦的事,制作腊肠的人首先要将猪肚子里的肠子拿出来晾干,晾干以后,再准备大量的肉馅,接着在肠子大约每25厘米的位置用竹条打上小结,最后就小心翼翼的往肠子里塞肉,因为猪的肠子很薄,所以在塞肉馅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猪肠子裂开。我曾经小时候也制作过腊肠,不过,每次都会把猪肠子塞破,每到这时,我都会感叹道:这真是一项技术活啊!
除此之外,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下山去赶集,赶集顾名思义也就是去买菜的意思,到了赶集的地点,我拿一袋米花糖,你买一筐大白菜,他挑一篮小玉米,那场景好不热闹!
腊月二十三是小孩子们最欢喜的日子,在这天里,小孩子们都结伴着欢欢喜喜的去赶集市场买各种小玩意,什么风筝阿,什么口琴阿当然,孩子们最喜欢买的莫属爆竹了,每当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赶集市场上卖爆竹的小贩摊上的爆竹总会被一抢而光,而在我准备下山去洗澡的时候,总会看到孩子们在夕阳照耀下灿烂纯真的笑容,那笑容,美得令人陶醉。
在除夕这一天,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在清早就要爬起来杀猪,一杀完猪,我就和表姐去外公那里抢劫猪身上最嫩的地方拿来烤,烤的配料有酱油,麻油还有一点微辣,把猪身上最嫩的肉放在烧烤板上烤,那香味,十里外都能闻得到啊!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响彻云霄,孩子们也在这时候拿出自己心爱的宝贝——爆竹,一个一个的在布满星云的天空上放着。除夕这天还有个习俗,守岁。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云南2020春节放假安排时间表:春节放假是201月24日到2020年1月30日,2020年1月19日和2月1日需要补班。
拼假前:春节假期7天。
1月24日(星期一)——1月30日(星期日)。
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需上班。
拼假后:春节假期10天。
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20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和中秋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0年1月1日放假,共1天。
二、春节:1月24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
四、劳动节:5月1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6日(星期日)、5月9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6月25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8日(星期日)上班。
六、国庆节、中秋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国务院办公厅。
11月21日。
2020年云南少数民族放假的节日有哪些。
僳族:阔时节,公历12月20日至21日。
祜族:葫芦节,又称阿朋阿龙尼,公历4月8日至9日。
佤族:新米节,农历八月十四日至十五日。
纳西族:三多节,农历二月八日至九日;摩梭人朝山节,农历七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
瑶族:盘王节,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至十六日。
藏族:藏历新年,藏历正月一日至二日。
布朗族:桑衎新年节,公历4月11日至12日。
布依族:六月六节,农历六月六日至七日。
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公历3月19日至20日。
普米族:吾昔节,农历十二月六日至七日。
蒙古族:那达慕节,公历12月13日至14日。
怒族:乃仍节,又称仙女节,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如密期节,公历3月6日至7日。
基诺族:特懋克节,公历2月6日至7日。
德昂族:浇花节,又称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4日。
水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三日至四日。
满族:颁金节,农历十月十三日至十四日。
独龙族:开昌哇节,又称卡雀哇节,公历1月10日至11日。
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布依族。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裕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50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景颇族。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哪个小伙子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傣族。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独龙族。
独龙族:过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下旬举行,具体日期由各个家族自己卜卦决定,节期长短也视准备的食物多寡而定。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过去邀请客人过年节,就只好用刻木或结绳作“请柬”。一个家族决定哪一天过节后,计算出离过节还有几天,如果以刻木记日,就在特制的木板上刻上几格,每一格代表一天,然后剖为两半,一半自己留着,一半送给客人。以后双方每过一天就削去一格,削到剩最后一格时,就知道第二天要过节了。如果用结绳记日,离过节还有多少天,就结多少个结,然后将结绳送给要邀请的亲友,自己留一条,每过一天解一个结,解到最后一个“结”的时候,就知道是过年了。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水族。
水族:春节期间,男女青年喜欢开展踢毽比赛。比赛项目有单踢、双踢、正反脚踢、优胜者获奖。
普米族。
基诺族。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在过年时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满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纳西族。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彝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表达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羌族。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瑶族。
瑶族:大年初一,人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这个戏由三个人扮作耕牛、耕田的人及扛锄头的农夫,又歌又舞,表示欢庆农业的丰收。演戏时,扮演耕牛的人要善于做出各种各样逗人发笑的动作,引起观众一阵又一阵欢笑。按当地风俗,谁能摸到牛的眉心,谁就最幸福。
拉枯族。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佤族。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的故乡——彩云之南的春节习俗。
云南的春节习俗与北京的春节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的腊八粥和腊八蒜的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春节的高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的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们捡的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战利品被大人夸奖的是,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的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捡碗,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的开始他们的“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的人们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点的时候,人们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吃饭。这是四点钟的“迎春饭”,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饭迎接。吃完饭人们又回到被窝,一觉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的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是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春节过后,该干活的干活,该回深圳的回深圳。热闹过后的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谐。
今年的春节,我们一家人去了云南旅游,今天是大年初二,我们来到了大理市的喜洲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严家大院。
严家大院是一位名叫严子珍的商人在19建造的,严家大院占地面积2478㎡,建筑面积3066㎡,相当于我们家的房子二、三十间那么大!严家大院总共有四个院子五个天井,房子就围着这些院子和天井建造。严家一家十五口人都住在这里。
进入严家大院的大门,就会看到“三方一照壁”,就是说三面建房子,一面立照壁,中间形成一个四合院。照壁,是指一幅白墙,中间是黑色的“福”字,边缘是蓝色的墙身配以白色的浮雕,显得格外雅致,充满着浓郁的少数民族的风格。旁边的三间房都是两层的砖木建筑,朱红色的木柱、木栏杆上面有精致的雕花,屋顶是青灰色的瓦片一块块搭成的。房间的第一层是客厅、茶室、厨房等公共用房,第二层有修身堂、闺房、客房、书房等,用回廊连接起来。屋子里面的家具都是用木头做的,做工也很精美,放到现在都是古董了。而且房间内挂着很多字画、牌匾,其中有一些是达官贵人送给严家的纪念品,价值非常珍贵。
严子珍是严家大院的设计人,他小时候是以卖水为生,后来母亲改嫁入严家。继父给他取名为严子珍,13岁时带他去学经商,他非常勤奋,就开始独自做生意,最后他把生意扩展到海外,赚了很多钱,盖了严家大院。同时还捐助乡里,捐钱给革命党,成为备受乡里和革命党领导尊敬的爱国商人。
夕阳西下,我们离开了严家大院,但是严家大院给我的震撼一直伴随着我们回程的路上。
傣族是我国西南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所谓“傣”,是“酷爱和平之人”的意思。云南省是我国傣族的主要聚居地,省内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素有“林海明珠、芒果之乡、佛教圣地”的美誉,而世代繁衍于此的景谷傣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景谷傣族春节习俗:打大秋。
所谓“打大秋”,其实是当地民间对“打秋千”的俗称。在傣语中叫做“翁栋假”。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下辖民乐镇,几乎每个傣族村寨都要搭建秋千。
搭建秋千的柱子是由本村村民自发上山砍取,在过年前几天砍回来放在即将搭建秋千的地方。每年都会由不同的村民(4—5户组成一个小组)轮流来负责本年的搭秋千,各项所需材料也由该年搭建秋千的小组做好准备。
年初一吃过午饭后,负责搭建本年度秋千的小组负责人就会到各家各户筹集酒肉、糯米粑粑等食物以供大家在打秋千时享用。之后村里所有的青壮年男子们都要聚集到打秋千的场所,开始搭建秋千。
搭建秋千一般历时2小时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村里的长老来负责监督他们搭建,在搭建结束后,长老要通知各家带上早晨制作的三尖角粑粑,点上六枝香,负责搭建秋千的小组负责人也会把各家各户筹集到的酒肉带到大秋搭建场地。
当“大秋”搭建得初具规模时,长老便要向“大秋”献茶献酒,同时由村里的一名未婚男青年向秋千扔鸡蛋,鸡蛋需扔过秋千的横梁,以此祈祷本年度中群众在玩耍过程中一切平安,完成这一切之后,伴随着鞭炮声,本年度的“大秋”正式搭建完成。
“大秋”搭建完成后,首先由村里的长老第一个打秋千,随后第二和第三次,则由本村一对男青年、一对女青年分别打,这也是打大秋的高潮,只见打秋的青年男女越打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观望的人群也不时的发出一阵阵的惊叹声。
根据老一辈人的说法,之所以第一遍秋千让长老打,是暗示来年全村顺顺利利、第二、三遍让青年男女来打秋千,则是暗示来年全村人生活步步高升、人丁家畜兴旺。
在长老、青年男女打完“大秋”之后,接下来就是群众自由娱乐的时间,此时,大家围坐在秋千周围,吃着、喝着、玩着、说着、笑着……秋千场顿时成了一个充满年味的欢乐海洋。
材料:西红柿,鸡蛋,葱花,西红柿配料:植物油,食盐,食糖。
注意:西红柿炒鸡蛋不用放鸡精或者味精,因为西红柿炒鸡蛋是吃一个“鲜”字,而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就有形成鲜味的物质析出,不需要再放提鲜的味精或者鸡精。这也是做这道菜的时候不放姜蒜的原因。
制作过程:
1.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青椒切成菱形小片,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放入少许温水,打匀,放入少许的盐,怕味重的就不放盐。
2.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鸡蛋液的2/5)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倒入鸡蛋液。
然后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
等到西红柿的水没完全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
今年的2月2日,我们迎来20xx兔年的春节,可把我这只小兔子高兴的不得了,而且更让我惊喜的是,我们将在人间仙境般的云南度过愉快的春节。大家都说云南不仅气候好,一年四季如春,而且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更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居住地,能够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有中国第二大文庙、朱家花园等名胜古迹,真是把万千精华集于一方土地,让我心驰神往。
微风徐徐,双脚刚触及云南昆明的地面,一股带着活力与新生的气息涌进心头,啊!云南,我来了!云南的天空是那么的明朗,一览无云,空气那么的清新,我即将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了。
我们去了被人们赞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看到了大自然留下来的杰作。大约在2亿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许多厚厚的石灰岩,后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岩石露出了地面。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形成了各具形态的景象,像千军万马,似石堡幽城,如飞禽走兽,像人间万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看着这形形色色的石柱,我们都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与石林相伴的就是少数民族彝族撒尼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阿诗玛”的故事广为流传,斑斓绚丽的民族服饰、火热豪放的民族歌舞让我眼花缭乱。
我们还去了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燕子洞”。从名字可以听出这是一个有很多燕子的溶洞,据说春夏时节最多的时候能有数十万只燕子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洞中筑巢,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遗憾的是因为我们游览的时间不对,所以没有看到这壮观的景象。洞口,另一个神奇壮观的景色出现在我们面前:高而陡峭的洞壁上,挂满了匾,我们都非常好奇,这匾是如何挂到这高达14米的洞壁上的呢?在观看了徒手攀岩的表演后,我们才明白这其中原由。这项绝技也是当地人从古流传至今并一直沿用的采集燕窝的方法。当我们乘船慢慢进入洞内,面前的美景让我们惊叹:有拔地而起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有自江流中涌现的千层莲台,还有“龙女初嫁”、“双象啜饮”、“倩女迎宾”、“瑶台遗址”、“天鹅戏蟾”等奇观异景,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几番颠簸后,我们来到了元阳县,欣赏了气势磅礴的哈尼梯田。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一年四季,梯田皆有其美。但据我所知看梯田最美的季节永远是冬天,冬天的梯田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从而凸显出梯田的婀娜曲折,一眼望去,层叠起伏,灵妙非凡,真不愧为一项以天地为底的艺术杰作。不过,这气势磅礴的梯田是自然形成的吗?当然不是,这还得归功于哈尼族。哈尼族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梯田文化早在3000多年前就成为整个哈尼族的灵魂,是哈尼族的代表性文化。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曾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当地的哈尼人为游览的人选择了几处最佳的梯田观光点,每到一处地方,你都会看到风格迥异的梯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梯田没有固定形状,看似毫升无规律,但这正是梯田魅力所在,从高处看下去,那弯弯曲曲的线条,给人一种发自内心的朴实感觉,远处的梯田,处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阳光为梯田镀上一层金边,静谧而又神秘。走在田边的幽幽小道上,呼吸着小草、泥土、水田的气息,我们的心醉了!
尽管舍不得,但离别的时刻却还是来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挥衣袖,告别美丽的云南。今年的春节这样精彩,相信明年会更加美好。再见了,千姿百态的石林!再见了,神奇壮观的燕子洞!再见了,气势非凡的哈尼梯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4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