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以评价和思考为目的,对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为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好家风好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更好地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好家风好家训”的熏陶,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典范。可以说,“好家风好家训”推动了社会发展。
我市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建设,通过征集家训家规、家风故事以及开展道德讲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市民重视家庭美德建设,很多家庭和个人纷纷加入到“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中,总体而言取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好家风好家训”正深入广大市民的内心,令人欣慰。事实上,通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做好“好家风好家训”相关评选工作,结合实际并且点面结合,大力推广我市在“好家风好家训”中的优秀代表和典范。通过有效载体,比如道德讲堂、媒体宣传、成果展示等形式,让更多的市民充分认识到“好家风好家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家庭和市民积极主动加入到“好家风好家训”队列中。
而对家庭和个人来说,把家庭“打理”好、让家庭更温馨,彰显家庭教育的“亮点”,离不开向“优秀”学习、取长补短。诚然,每个家庭都会有各自的家风家训,都会对个人的成长有所影响;一个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个人更能发挥聪明才智,从而获得更多成功。但是,一些优秀的成功的家风家训也是我们每个家庭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想,以建设美好家庭、改善社会风气为出发点,家庭和个人都需要自觉与时俱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构建文明家庭,塑造好家风好家训。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每到清明节,客家人都要携酒带食,到先祖的墓地敬烧纸钱,祭拜先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清明节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蕴含了中华民族祭祖敬先、慎终追远的家规、家风。
3月,和往年一样,蕉岭县三圳镇顺岭下村“钟氏贤公妣马太夫人”墓园又迎来了海内外众多钟氏族人,他们齐聚墓园对先祖进行祭拜。马氏祖婆乃钟姓南国之祖妣。原葬于福建长汀卧龙山下,由于年代久远,几经变迁,以至墓迹全非。后代子孙决定筹资在素有“钟半县”之称的蕉岭县另选吉址重修墓园,并终于1993年在蕉岭县三圳镇顺岭下村建起“钟氏贤公妣马太夫人”墓园,每年该墓园都有众多海内外宗亲前来祭拜。
民俗专家称,客家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清明节的祭祀活动大多以宗族、家庭为单位进行,这样能让整个家族成员了解家族的过去,并且通过对祖先的敬畏产生家族的凝聚力、荣誉感。对祖先的祭拜能够强化一种家族的血脉情节,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对于宗族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为深入推进“责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局文件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家风助我成长”主题队日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通过这一活动,整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育效应。明确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知晓家风家训,围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共筑“中国梦”,切实加强家校联系,强化“感恩父母,对父母负责”的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建设文明的家庭文化,树立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
这次“家风助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校会等形式启动主题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所有班级召开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故事”、“我理想的家风”、“家风助我成长”、“父母教会我……”等为内容的班队会,讲述家风小故事,营造良好氛围,推动活动开展。在本次活动中低年级组大多数班级以“讲讲家风小故事”为主,尤其是一(1)班在张伟伟老师的引导下,有多名学生上台讲述家长教育自己的小故事,学生积极踊跃,班会开展得丰富多彩;中年级组以“说说我家家风、家风助我成长”为主题;高年级组以“谈谈我理想的家风、父母教会我……”为主题,各班在开展队会后还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赛,演讲比赛等,进一步深化“家风”教育。
本次活动各班都能围绕主题,精心策划,通过校园网、板报、校信通等形式在校内、校外深入广泛宣传,让学z生、家长充分了解主题活动的意义和要求,把工作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传统美德——孝亲敬老为基础的家风家训建设,传承家风家训的好榜样,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万兴街三潭东里社区为了在社区中更好地传承好家训、培养好家风,达到人人以家有“好家风、好家训”为荣,以多种形式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的宣传活动。社区利用黑板报、橱窗、家庭文化展示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好家风、好家训”的意义。
社区杨丽珠家庭是有着“好家风、好家训”的平安家庭示范户。她家几十年如一日,夫妻恩爱,婆媳关系和睦、相互关爱,子孙孝顺。她和爱人50年金婚的时候,儿媳早早的就给他们预订了一套婚纱照,让老人幸福的庆祝50年金婚。她们不仅家庭和睦,而且团结邻里。杨丽珠老人全家非常关心社区的建设,爱人洪大爷是社区党员志愿者巡逻队的队长,为社区的平安、稳定、和谐作着自己的贡献。杨丽珠老人的“好家风、好家训”在社区大力宣传,希望每个家庭向她们学习。
家庭能够始终和睦幸福,社会能够和谐进步,与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20__年9月24日,社区活动室举办了“好家风、好家训”的联欢活动。活动以弘扬家庭美德,征集家庭优秀文化作品为目的,动员了社区的广大妇女和社区的优秀文化家庭踊跃参与。此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活动。活动中展示了家庭文化成果,秀美好家庭生活。另外,社区还邀请了十对金婚老人分别给我们讲解了她们的“家风、家训”,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她们家庭的幸福和美满。
3月29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幼儿园举行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五彩三月三”为主题的民俗风情进校园活动。孩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参加民族服饰巡演、舞草龙、对山歌、抛绣球、双人板鞋等民俗文化活动,迎接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和传统清明节的到来。
“咚砌哐,咚砌哐……”伴随着一阵锣鼓声,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舞起了“草龙”和“春牛”。“舞草龙”和“舞春牛”在当地侗族“祭萨节”一直保留的传统表演节目。清明节前夕,当地侗族人民有“祭萨”的习俗,“萨玛”是侗语,意为“大祖母”,是侗族共同的祖先。
据了解,龙胜各族自治县主要有苗瑶侗壮汉等五个民族,共有17.2万人,其中有近5万人是侗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4。对于侗族人来说,清明节祭祀和大多民族一样,以怀念祖先,表达思念感情为主。侗族人民很注重清明节祭祀,往往是同一个寨子的同一个姓氏族人一起去往墓地园林祭祀。在清明节的前几天,族中有威望的老人便会占卜一卦,用来选定祭祀的日子。侗族人祭祀不一定在清明节那一天,祭祀的日子由占卜出来的为准,一般在清明节或者清明节前后一两天。
在当地民俗专家的引领下,记者来到素有“八百里侗乡南大门”之称的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宝赠村。这里是湘桂交界的地方,也是侗族的聚居地,至今还保留较为淳朴的民风民情。据介绍,当地侗族祭祀的物品一般有常见的香、冥纸、鞭炮和煮熟的鸡鸭鱼肉、糖果、酒等供品。有些家族也会牵羊、猪等牲口到墓地里宰杀祭祀,以表示祭祀的隆重。祭祀必不可少的美食是糍粑,以糯米粉为主要材料。也有的是艾叶粑,艾叶粑用的是一种特别的野菜切碎混合糯米粉蒸制而成,天然无害还特别香甜。
“其实,清明节除了纪念先祖,更重要的是传承好家风。”今年74岁的侗族老人黄功巨说,清明节期间,族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安排一年里家族里的大事。清明节期间,家族里每个家庭都会自带饭菜来到约定集合的地方,将本族人出嫁到外面的女人都叫回来,一起吃一餐饭。人口多的大家族甚至会摆合拢宴,几十人上百人同坐一桌吃饭。当然,这一餐饭菜是相当丰盛。除了鸡鸭鱼肉以外,“侗家三宝”是必不可少的。“侗家三宝”即:酸鱼、酸鸭、酸肉,是侗酸中的佳品。独特的腌制方式,让酒糟、糯米饭与鱼、鸭、猪肉发生了奇妙的反应,造就出了风味独特的少数民族美食。侗族最大的饮食特色是“侗不离酸”,而酸鱼、酸鸭、酸肉又是侗族酸菜系列中的精品,被誉为“侗家三宝”。
在广西桂林,侗家“三宝”传承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乐江一带侗族地区,地处越城岭山脉,是侗家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佳品。侗族居民用糯米酒糟煮熟后与冷糯饭和好,将鱼、鸭、猪肉剖开洗净搓盐,用和好的糟细抹,坛腌可保存十年左右,桶腌可保存二三十年。20xx年,“侗家三宝”入选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清明节和‘三月三’一共放假6天,我带着爱人和孩子一家三口都回来过清明节,回来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家风和淡淡的乡愁。”在广西首府南宁交通部门上班黄勇科说,“过年有很多家族兄弟都不一定回家,但是清明节大伙都是必须回家的,清明节即是纪念先祖的节气,更是一家人团聚的好时机。”
清明节期间,族人之间相互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哪家是否特别困难,需要族人帮拉一把的,哪些家庭子女读大学生而没有能力供养读书的,都可以叫族人帮忙等等。侗族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的感情也很丰富,对族人、亲人都赤胆忠心,都愿意为本家族或亲戚帮忙,所以清明节除了挂念祖先之外,还架起了族人子孙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传承好家风的桥梁。
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质内涵,福州市敖峰小学开展了寻找家风、家训,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的活动,这次开展的“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收集家教故事,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使同学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学生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全体师生在以陈燕平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的带领下,特别成立“家风家训伴我行”,收集家教故事,学习优秀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领导小组,深入贯彻省文明办、省教工委《关于开展“家训家风伴我成长”家教故事征集活动的通知》精神,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在全校深入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活动。
学校通过陈燕平校长和辅导员在国旗下讲话,开展主题班会,收集家教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奋发向上,做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了解、弘扬和践行家风校训。她们分别讲述了有关“家风、家训”的故事,让大广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并且让广大师生明确我们需要的家风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甘愿吃亏等。注重道德自律的家庭成员,才能够在家庭中享有威信,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有了良好的家风,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各年级还利用班会课,开展“家风正国风清”、“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风”、“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班会课的开展,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共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学们一致表示:今后将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家风、家训。
组织学生开展家训、家教故事收集。由学生抄写整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家训或写父母等长辈对自己在家庭教育的各种经历和故事,传承文明家风、校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培育了文明家教新风尚,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传承家风家训的活动总结}.
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文明教育,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我们深知,与时俱进地介绍并继承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建设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良好的家风、家训必将成就少年未来的辉煌。
为营造党风正、政风清、税风优的良好氛围,汶上县地税局积极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系列活动,以好家风为税收事业护航。
一是家训家规广征集,家事家风助宣传。自6月中旬,汶上局下发了开展家训家规及家风家教征集活动的通知,认真收集整理、总结提炼税务干部家庭的家训、家规,创作自己家庭的家风、家教故事。县局择优选择家训家规及家教故事,在内外网站宣传展示。重点以税语清风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设“家事家风”栏目,以“讲税官家事传最美家风”为主题,先后推送张贞南同志撰写的《父亲的“四老”“四宝”》、贾维菲同志撰写的《百岁奶奶的琐事》、刘翠华同志撰写的《奶奶的幸福守则》等汶上地税干部自己的家庭故事。贴近税干生活,传递税干真情,弘扬新风正气,引起了汶上地税人的共鸣,受到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
二是廉洁自律树家风,干部家属齐参与。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伴随一生,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传承良好家训,以好的家风带动好的税风,为税收事业保驾护航。为此,汶上局开展“致税务干部家属一封信”活动,先后向全局干部家属发出120余份信件,并巧妙地将“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及“勤政廉洁”等思想融入信件当中,积极引导干部家属充分发挥“家庭助廉”的作用,即当好“廉内助”,枕边常吹“廉政风”,饭前常敲“廉政钟”,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使好家风带动好税风,好税风促进好作风成为汶上地税人的常态。
三是优良传统星火传,勤俭持家显风骨。为学习身边感人家训家规,汶上县局在七一、八一及中秋期间带领部分地税干部职工拜访老税务干部,听他们讲述好家风好家训,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为民收税的光荣传统。通过拜访老税干,每一位干部都收益颇深,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传承优秀传统,彰显了汶上地税人特有的风骨。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节是传统节日,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缅怀亲人、踏青郊游等习俗。作为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各地群众在文明祭扫、清朗过节的同时,重温家规家训,回忆家族往事,沐浴亲情恩泽。清明节为传承家风、培育家风、弘扬家风提供了良好契机。
清明假期,一张方桌,几个板凳,一本《故乡怀往》,了解家谱,重读家训,在感受家风中缅怀先人,成了山东省高唐县梁村镇北镇村不少村民必做的“功课”。“这本书真是传递好家风的好教材啊!”58岁的村民李双华给8岁的小孙子讲了一阵,深有感触地说。
“编写这本书和家谱,讲述先人的家风和美德事迹,既能教育后代,也能传承优良家风。”编写《故乡怀往》的八旬老人李德玉,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早年参加革命。李德玉14岁入党,16岁参加工作,严于律己,5个子女及孩子们个个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家庭和睦。李德玉退休后用时10多年编成《故乡怀往》。该书10余万字,分“家乡”“家庭”“家谱”3部分,讲述北镇沿革、历史人物、风俗风貌;讲自己家庭过往、坎坷求学路,折射出一部百年国运史;除李氏族谱,还附录先人轶事、文稿9篇。
书成之后,老人自费印刷500余册,免费分发给李氏族人,每家一本,在外地工作的,他自己掏钱邮寄过去。北镇村xx00人,几乎家家有此书,先人的美德嘉行,成了百姓向善孝亲的好教材。“我们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做人,走到哪里就把好家风带到哪里。”清明回家祭祖的李双建说。如今,在北镇村,传承良好家风的事例不胜枚举:在县医院工作的李百明,获得聊城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高唐“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160多名村民由于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登上了村里的“四德榜”。
在吉林通化市,环卫工人赵新春一家日前入选了全省最新一批“最美家庭”。同是环卫工人的赵新春夫妻两人长年奋战在清扫一线,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夫妻两人互敬互爱,共同照顾身体不好的老人,为老人喂水端饭、擦洗身体、端屎端尿。
20xx年以来,吉林省把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与清明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开展“平安祥和”“爱心奉献”“科学教子”“清廉养德”“文明新风”“勤劳致富”“孝老敬老”“勤俭节约”“书香润德”等主题活动,并在各个节日期间开展各类“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使各具特色的“最美家庭”层出不穷。以遍布城乡的“妇女之家”为平台,吉林省广泛组织开展议家风家训家规、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等活动;采用群众自荐、互推、互评,组织群众踊跃参与网络投票等方式,挖掘、展示生活在群众身边的“最美家庭”事迹与精神。
在上海,“传家风、扬美德、作表率”——“海上家风”主题展日前在市委党校展出。展览通过120多件图片、视频、照片、档案文献及实物等历史资料,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陈伯吹、黄炎培、钱学森等16位沪上名人的家风家训,以不断传播“海上家风”的感召力,引领全社会“传好家训、育好家庭、扬好家风”。
清明前夕,重庆江北区鱼嘴镇通过组织社区居民诗歌祭先烈、鲜花换鞭炮等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摒弃陋习、文明祭祀。在社区,居委会发动居民们将对先人的缅怀、思念之情融入一个个亲手制作的青团当中;在广场,镇文化站举办了诗歌祭先烈主题朗诵;在陵园,文明志愿劝导员准备了鲜花,开展“用我手中的鲜花,换你手中的鞭炮”活动,倡导群众文明、环保、安全祭祀。居民黄后君告诉记者:“今年祭祀,鞭炮少了、鲜花多了,文明、环保祭扫逐渐为居民所接受,今年我就准备用鲜花祭祀,给后辈做个文明的榜样。”吉林省今年实现了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佳绩,清明期间,更是倡导文明祭拜,严防火患。在微信朋友圈内,许多市民点起心香一束,在网上寄托哀思。
我校广大未成年人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就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团委拟写了“尚文中学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并组织各支部召开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这次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团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我校利用信息课时间以及清明节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访问中国文明网。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
三、延伸校外,整合资源。
我校在4月3日上午,由校团委组织初一年级50名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通过实地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网络和实地活动的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风和家训,古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
当天下午,来自该校的24名参赛小选手围绕“家风家规家训”这个主题,分别演讲了《春风化雨话家风》、《家风,传承的力量》、《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等以家训为题裁的文章。
参赛选手围绕家族、父辈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饱满的热情,感人的事迹,朴实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家风家训故事,赢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4名。该校负责人为获奖的小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并做活动总结发言。
据悉,此次杉溪学校开展家风家训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好家风家训。本次“家风家训伴我成长”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让全校师生进一步了解了家风家训的内涵,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深化家庭道德建设,树立优良家风家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引领时代文明新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我县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立家训,树家风”,努力形成户户立家训、人人传家风的良好局面;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展示;组织“好家风好家训”进校园;利用道德讲堂、民生政策宣讲站等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好家风故事会”;评选“最美家庭”;创建家风家训建设示范点。
活动从7月份开始将一直持续到年底。活动期间,各镇(街道)、教育部门要加强家风家训建设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通过总结和推广好的工作经验,推动家风家训建设活动深入开展。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小则影响家庭,大则影响社会。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由千千万万个文明家庭所组成的。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标准,也对孩子划了一些底线,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越过了这些线就要对其批评惩戒。这些标准和底线就是所说的家风家训吧,归纳起来就几个字:“孝、诚、礼、勤、俭”。
孝,即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孝敬师长。我们家有高龄的外公和外婆,平时就以两位老人为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的感触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更易接受,易信服。孩子他妈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教育孩子让老人先吃,同时让孩子亲手给邻居老人送去一份,这样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要“孝敬长辈”的观念;诚,即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诚信。
总之,只要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材。
5月24日的《面对面》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母亲因9岁女儿不愿读书,将其捆绑至床头达130个小时,不提供水和食物,最终导致孩子惨死。看完报道,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座谈会上一个主任的讲话,他讲到,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是虽然不懂教育,但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第二种破坏力是最大的。
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孩子多半会成长得非常好。我们现在很多是70后、80后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是不是?很多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第三种,自己不懂教育,但我不粗暴的对待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成长的非常好。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我懂教育,我的每一个管理都是合乎教育规律的,这样一般会培养出非常出色的孩子。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满了第二类家长,本身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对孩子又管理的太多,对孩子的教育的确很着急,但方式不当或过当,导致许多社会悲剧。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危险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家风、家教,更不懂其重要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父母品行正直端良,儿女上行下效;父母行为不端,儿女必受其害。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强调了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族减少,小家庭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风淡化,家教缺位,家规失威,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乘虚而入,有的侵蚀家庭甚至危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去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一档采访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播出后,从没离开但已久违的“家风”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其实,许多家风家教的内涵正是我们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遗忘的传统文化,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相吻合,可谓是传统精华,影响深远。抓家风家教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达到教育和谐的途径,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学会正确家教,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这才是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家庭身上的完美呈现。
2月27日下午双辽市第一小学开展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队会。利用各种亲情、家风的介绍图片和视频的鲜明对学生进行情感引领教育,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在主题活动的初期,通过收集资料,老师准备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深刻,能很好地说出我们身边的亲人无私的照顾和呵护,家庭里传承了哪些传统美德,家风的传承对一代代人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感恩亲人的同时,把好的优良传统传承发扬下去不止的对我们当前和未来的深刻影响,也是国家赖以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根据小学年级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时刻注意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如:讲故事,学生唱相关的歌曲,表演舞蹈,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一小学为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鼓励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充分把每周一次的队会作为一个主要阵地来抓,每次一个主题,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深入讨论,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
按照教育局德育办要求,服先镇中学认真开展了以“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月27日,是服先中学学生入学的第一天,为更好进行学期初教育,学校号召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进行主题教育活动。郭金校长等校领导深入各班级参加了班会。一年一班开展了“我的家庭故事”汇报会。师生一起生动叙述了寒假期间、春节里发生的家庭故事。
同学们非常踊跃,讲述了很多家庭趣事。一年一班王明瑜老师讲的小时候的“挨训挨打”的淘气经历,引发了同学热烈的掌声,很有共鸣。老师问,你们为什么笑?因为我们没老师淘气。那我爸妈打我对不对?对!因为打你是因为爱你!同学们说起段子异口同声,现场气氛热烈。老师顺势引导,探讨良性的家庭关系,理解父母亲情,知道父母的不易。老师问,现阶段你该怎样放父母放心?学生一致答,好好学习。你想表达对父母的爱吗?想,但不好意思说。那就写封家书啊,老师相信父母看到你的信,会很开心很欣慰。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支持,课下都完成了家信的书写。
一年二班班会强调了家风家训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使同学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从而更好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由家庭延伸到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学校在晨读时间还组织了经典家训诵读,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诸葛亮诫子书》等。我校会通过多渠道引导学生理解经典家训的深刻内涵。写征文,办书画展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
“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儒学伦理教育和孝义家风,堪称古代文化廉政之典范,其家族文化、孝义文化、廉政文化首屈一指,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郑氏宗祠、昌三宗祠、昌七宗祠、孝感泉、建文井、牌坊群、碑林以及廉政馆,形成一条集爱国主义、廉政、孝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走廊。2005年以来,浦江县关工委挖掘深入挖掘郑宅镇“江南第一家”孝义文化,郑氏家族以168条家规治家,数百年间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扬名于世,激励青少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015年随着动漫片《郑义门》的热播,每年前来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近五万人次。现将江南第一家青少年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弘扬“江南第一家”独特家风文化,开展丰富的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专题活动,推出一些能体现江南第一家历史文化内涵的爱国主义宣传文化精品,吸引更多的学校、学生参观学习;组织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进行诵读经典诗文、立良好家训、评孝义之星等一系列的节假日孝义活动、开展“孝义之星孝义行,江南学子跟党走”夏令营活动等。组织开展每年度的新生送学礼、新兵送军礼活动。在2018年,郑氏家族的25名准大学生、55名准小学生以及16名新兵接受了郑氏传统习俗和“义门”家风的洗礼。在廉政教育馆感受郑义门“廉俭孝义”文化、踩街走过9座意义深刻的牌坊、最后从宗亲会老者手上接过一本沉甸甸的《郑氏规范》,勉励学子们传承优秀家风、早成栋梁之材。
2.开展廉政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浦江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反腐倡廉的精神并充分发挥浦江书画艺术专长,对《郑氏规范》的廉政、道德、孝义等典型事例以图文方式表现出来,制作成47块展板,分五个方面进行展示,出版了《江南第一家传奇故事》,廉政馆作为廉政道德教育的宣传、陈列室,成为青少年接受廉政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同时还培育多种教育形式,采取各种以廉政内容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廉政知识竞赛、表演文艺小品、廉政歌咏、廉政诗歌会,让青少年亲自参加,直接体验文艺内容展示的精神内涵;引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此为载体,反映廉政内容,让枯燥干瘪的教育形式变得生动形象。
3.开展孝义文化主题教育。开展“家风四进”(好家风进家堂、进讲堂、进学堂、进礼堂)、“家风四节”(孝义节、母亲节、重阳节、春节)等特色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人人讲家风的良好局面。每年“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举行试水龙比赛,每年的二月初八,全国各地郑氏后裔和远道而来的韩国同宗,集体参加祭祖,缅怀先人,共叙中韩两国郑氏宗亲百年手足情,这一习俗已经延续了16年。每年在母亲节举行“弘扬孝义风、聚力中国梦”活动,倡导孩子为母亲洗脚、媳妇给婆婆洗脚等,从而增进亲人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
4.开展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每年10月农忙季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走遍乡村大明堂、传承耕读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帮助农民处理新收的稻谷,体验劳动生活来传承郑宅江南第一家“耕读”文化。积极做好创新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围绕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设计开发各类互动式、体验式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近几年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共20场次。
二、发挥“五老”优势,激发青少年爱国爱党爱家热情。
1.建强“五老”团队,除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外,吸收郑氏宗亲会耆老加入“五老”宣讲团。利用好郑氏祠堂传播正能量,弘扬孝义文化,教育子孙孝敬父母长辈,多做善事,传承优良家风家规,树立爱国情怀,立志成才报效国家。将郑氏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有机结合,以“传承家风文化,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结合建党97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和好家风系列活动,“五老”宣讲团结合身边事例给青少年和家长上生动活泼的家风家规传承课,传承正能量。深入开展青少年____国史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____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
2.以志愿行动为载体,配合“五老”开展服务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教师志愿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养教育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汇聚各方爱心力量,逐步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关心关爱下一代的社会力量。
三、各级协作,大力提高“江南第一家”好家风文化影响力。
为了把孝义教育引向深入,让“郑义门”素材发挥更广泛的教育作用,2016年,金华市关工委编撰了图文并茂的《郑义门家训少儿漫画故事》一书,免费向全市中小学生赠送了16000余册;浦江县编写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孝义校本教材《孝义风》《孝义行》《孝义风,诗画情》,编印了《江南第一家》系列连环画;讲古而不深奥,论道而不板滞,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可以让青少年系统全面了解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的孝义文化,不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正直之人。浦江县非常重视发挥江南第一家“郑义门”元素在中小学育人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全县各校“同看《郑义门》,争做孝义人”主题教育活动,还在全县各中小学每年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全县开展了家家户户“立好家训、树好家风”工作,围绕“立家训、展家训、传家训、行家训、塑家风、评家风”六个环节逐步展开。如今,全县已有10万多户家庭以书法门楣、匾额、挂历、剪纸、书签等形式,晒出家训。唱家训歌、跳家训操,让子女带着家训上大学在浦江蔚然成风。郑宅镇更是在全镇开展农户好家风指数评比,每年对好家风农户进行表彰,建设好家风墙、好家风路,潜移默化培育青少年养成美好品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开展家校合作,提高好家风教育活动实效。
近年来,“江南第一家”联合郑宅中小等学校建立“孝义家”,注重培育“忠爱兼备、孝义并重、礼序同行”的“孝义学子”。依托“成长驿站”等从“孝长辈、敬恩师、爱同伴、馈社会”四个维度出发,让每个学子乘坐“孝义号”列车前行,成为合格的“孝义之星”。在“孝义家”里,每天都有暖心的“小举动”出现,每个学年都有“最美孝孝义义”的代言人的涌现。
五、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推动基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加强对基地安保和管理员的领导和管理,加强对他们进行业务、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活动安全预案”,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制度的制订及安全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层层签订好安全工作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基地内、外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下一步,“江南第一家”将以争创“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教育功能、增强教育效果,努力建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好家风、推进精神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近日,怀柔区关工委“传承优秀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暨琉璃庙镇“德善琉璃”三风教育推进会在琉璃庙镇中心小学召开,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团区委、区教委、区民政局、龙山街道、泉河街道主管领导及学生、家长、五老志愿服务队成员100余人参加。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鲍晓健参加并讲话。
会前,参加活动的领导和镇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向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同学们宣讲《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送上“法治大餐”,切实提高镇域内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同时,在校园内设置19户好家风户家风故事展板,陈列家谱、奖章、特殊生活物品等家风物件,让家训“上墙”,让家风“有形”。
会上,为“五老”志愿服务总队及七支“五老”志愿服务分队授旗,琉璃庙镇好家风户代表及学生代表发言,琉璃庙镇人大主席武献梅表示将会以此次推进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充分发挥“德善琉璃”三风作用,科学研究解决属地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自觉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承担起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鲍晓健充分肯定了“五老”志愿服务队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五老”发挥自身优势,情注一代新人表示赞扬,并强调,一是要坚持高站位,充分认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把握未成年人这一重点人群,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好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三是要坚持高标准,做到典型引路、抓点带面、全面推动,不断丰富和创新活动载体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传承优秀家风争做时代新人”教育实践活动和“三风”建设活动,切实提高各项教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打造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的特色品牌。会后,“五老”志愿者为家长、学生开展了题目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少年英雄学甫”的主题讲座。
据悉,怀柔区关工委将组织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志愿服务队大力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带头搞好家庭建设,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承家风而修其心记家训而治其身——南屏学校“家风家训进校园”活动的实施。
一、达成共识沐和风。
本次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郑卫军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在落实活动前,召开行政会、班主任会议、教师会,明确开展家风家训进校园的目的意义,使学校的引领和班主任及广大教师的辅助,形成统一,为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收集经典润心田。
良好的家风既能反映其文化内涵,也是其德行所在。平时,我们叫学生念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都觉得苦口婆心,收效甚微,因为这些常规,在学生看来是遥远的,又缺乏一些感知。因此,我们与乡政府合作从全乡20多个姓氏的祖训家规中提炼精华,对照小学生守则,以孝道、为学、修业、养心、守法、积善、勤劳、宽容、戒私等九个篇目为主要内容,比如:孝道篇《南屏王氏家训》“子弟为学必先尊师重友,以求圣赞之道,切不可有自足之心。”其他姓氏的家训里也有,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比较,看谁做得好,看谁遵循祖训。而我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三、四、五条就是讲尊师重友的,我们口头上讲解,效果上可能就没有上一个好。同时收集本乡古今南屏孝道、为学、修业、养心、守法、积善、勤劳、宽容、戒私等故事,将家训和故事汇编成册,供学生阅读。
三、活动内化蕴精神。
(一)环境布置,润物无声。
人的成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对整个校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楼梯走廊布置为学、宽容、交友等家风家训,并配有译文;教室外面的走廊布置家风家训书法作品,集教化、欣赏为一体;每一次的活动,在班级廊展示栏里进行展览等,构建一块块育人的校园文化和廊文化,营造氛围,渗透家风家训,让学生随时触摸到家风家训,做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加强活动,潜移默化。
1、找家训——追本溯源。
学校与乡政府和各村合作,通过询问长者和翻阅家谱等形式找来好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家训以及一些励志的故事汇编成书,学生人手一册。
2、读家训——传承美德。
经典家风家训诵读。利用学校组织开展的晨诵午默时间,阅读家风家训。开展主题班会、读后感征文比赛、身边的故事比赛。号召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经典家训,引导学生理解经典家训的深刻内涵。
3、写家书——心灵碰撞。
写家书传真情。借助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组织的“亲情家书传真情”活动的平台,组织全校学生和家长开展“写家书传真情”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以书信的形式,围绕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家风家训以及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惑等方面展开交流。
4、画家训——传递能量。
描绘家风家训,传递正能量。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家风家训书法比赛、手抄小报比赛,石头画展览等。让良好的家风家训在校园里洋溢、传递。
5、扬“风训”——实践升华。
家训是祖辈教育子女的精华提炼,而随着拜金主义的教条,如今道德的缺失,人们也已经忘记了祖训,因此,让学生去传播、影响家长,又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引导家长监督学生践行家风家训,形成家校合力,促进每个家庭都谨记家训,形成良好的家风。结合传统节日(重阳节),进行实践活动。每年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是我校的传统活动。学生到那里给老人们唱首歌,聊聊天,帮着搞下卫生等。每年学校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的时候,也会按排学生进行节目表演,给老先生们带来欢快的笑容。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给父母洗洗脚、洗洗头(父母生日时)。通过这些活动让优良的家风家训得到充分的体现,内化为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业规范,形成良好的习惯。
6、彰“风训”——优秀示范我们结合孝道、为学、修业、养心、守法、积善、勤劳、宽容、戒私等九个方面内容制定了家风家训“六佳之星”评选细则,分别制定“孝道之星”、“勤学之星”、“礼仪之星”、“守纪之星”、“向善之星”和“勤劳之星”评比条件,共选出42位学生予以表彰。总之,家风家训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字的经典、无穷的力量,其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开展“家风家训进校园”活动,旨在孩子心灵深处播下文明的种子,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传承文明礼仪的美德,明白勤俭持家,忠厚诚信,知书达理,孝敬父母才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做一个遵纪守法、有道德、有用处的好人,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为大力弘扬廉洁理念和良好家风,引导领导干部家属树牢“以廉养家”意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提高家庭成员在反腐倡廉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之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筑起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我们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开展了“倡廉洁家风,建最美家庭”四个一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举行了“倡廉洁家风建最美家庭”观影活动,观看廉政教育片《家庭腐败警示录》,强化警示教育作用,促使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家属积极建设温馨、廉洁、幸福的家庭。
二、举行了“倡廉洁家风建最美家庭”家庭助廉集体宣誓,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家属在一起郑重宣誓:“作为一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家属,我一定做好反腐倡廉宣传员、防微杜渐监督员、抵御诱惑守门员,帮助家人把好金钱关、亲情关、权利关,管好家门,抵制诱惑,共同营造温馨廉洁的家庭环境。”通过集体宣誓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廉洁意识,激发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三、全体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及家属签订了一份家庭助廉承诺书,承诺做到:
1、自觉学习,坚决执行党纪政纪条规,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成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观看反腐倡廉教育片,接受警示教育,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的诱惑,时刻保持警惕性,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廉洁的家庭环境。
3、发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美德,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不借婚丧嫁娶、乔迁、生日、子女入学等事由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决不插手配偶工作,不利用配偶的职权谋取私利,不收礼受贿、不帮亲属收礼受贿。
4、帮助亲属把好“廉政关”,不给违纪违法行为开“绿灯”,发现违纪违法苗头及时制止。当好“廉内助”,搞好家庭监督制约,时时刻刻提醒爱人自觉遵守廉政制度和党的纪律,提高预防和抵制腐败的意识与能力,筑牢反腐防线。
5、坚决做到依法办事,不谋私利;逢年过节时,谢绝请吃,拒收礼品;人际交往时,慎重交友,共同守住家庭廉洁防线。
通过签订承诺书,强化了领导干部家属廉政责任,做好8小时以外的监督。
四、举行了“倡廉洁家风建最美家庭”家庭助廉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一起交流家庭助廉的好做法、好经验,弘扬优良家风。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家庭廉洁建设,树立了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事业观、家庭观,引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敬业奉献,努力营造廉政勤政的浓厚氛围。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乖巧地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太清楚,妈妈总是贴近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现在我们中学生,并不能也没必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要问路。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继续盖,衣服也是打着补丁。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大!
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家风、家训也是一个家族代代传承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
班队会课上,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你说你的家风,我说我的家训,有的同学还对自家的家风、家训做了具体的说明。有的同学说:[我家的家风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有的同学说:[我家的家风是孝敬老人,关心他人”;还有的说:[我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争相展示、分享这些优秀的家风家训、家教故事;会后,一起整合将它们誊写或打印出来,在班级学习园地张贴展出。同学们一致表示:今后将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家风、家训。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家风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和处事原则。好的家风含有同心协力、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等因素,推而广之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知晓了家风家训,愿意自觉传承好家训、好家风。同时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并不断萌芽,向上、向前发展。
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想必大家对此都是非常期待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清明节的优秀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切缅怀英烈丰功伟绩,大力弘扬英烈精神,我院认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用心参与各种祭奠英烈活动,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优秀品质,现将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小结。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专门召开相关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关于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院团委、教务处、各系室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网上祭英烈”等相关活动。
二、建立网上专栏进行宣传。
专门开辟了校园网“清明祭英烈”专栏,组织广大师生讲述英烈故事,交流学习英烈。
心得体会。
链接晋城在线网开展留言、献花等网上祭奠活动唱响铭记历史、追思英烈、崇尚英雄主旋律。在“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开展期间透过广播对“网上祭英烈”的好处和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宣传清明节放假前向全校师生宣传革命烈士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用心性。
三、精心组织各种活动。
1.组织了《向革命烈士学习》国旗下讲话。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全院师生参加了《向革命烈士学习》国旗下讲话。让学生了解先烈们精神,缅怀创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先辈,学习先烈们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让学生牢记先烈嘱托,继承先烈的遗志,引导学生就应从爱校、爱家、爱父母、尊师、团结同学做起,从小立志成才,好好学习,从每一件平凡小事做起。
2.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寄语。
留言,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3.举办了“网上祭英烈”主题征文活动。
各系室负责组织师生用心参加祭奠活动,按英烈故事、学习体会、祭奠活动三个专题征集了。
。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3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