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思考,加深对作品和作者的理解。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接触《我们仨》纯属偶然,但却由衷感激。其他人谈到与本书结缘,无外乎是对杨绛、钟书先生的尊敬,我心中同样崇敬,然而并非崇敬他们的名声、辈分、资历,也并非由于《围城》、《管锥编》、《洗澡》,而更关乎情感,关乎文学大师身后无可辩驳的纯性。
其实,《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动从目录起便已奠定: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92岁高龄的老人,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正常女人,写下目录的那一刻,是需要承受多大的伤感与挂念,将之平淡质朴地说出,又需要怎样的坚强与力量。
我曾经读不太懂第二部分,但当时又不求甚解,本打算让时间自解,然而如今,只要第二遍翻阅,便会轻而易举地体会到杨绛先生究竟有着怎样的情感,一句“我有没有说明天见呢”道出内心翻滚的辛酸,然而,再没有明天了,钱瑗走了,钟书先生走了,就这样“我们仨失散了”.
在我的印象中,一代翻译家,文学家钱钟书是《围城》的钱钟书,是《管锥编》的钱钟书,但这样一个著作等身的大师,却是一个被杨绛先生唤作钟书的温情男人,是一个刚下轮船就与伦敦大地亲吻而摔掉一颗门牙的男人,是一个在妻子怀孕期间打翻了墨水瓶,砸了台灯,弄坏了门轴的男人。但就是这样心性纯性、知识丰蕴的男人却和杨绛先生是那么的精神契合,一间简屋,一盏昏黄台灯,两杯茶,几本书,却是一辈子,如此简单和愉悦。
他们的爱情,每个人被关爱的同时被彼此保护,引用一句话“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此时再想起这句话,心中莫名的辛酸,书中没有山盟海誓,至死不渝,没有惊世言语,鞭辟入里,只有平凡的生活,却字里行间饱含情感,言语平淡之轻似乎承载不了任何负重,却压在心头无法拨动一分一毫。杨绛先生一世饱经风霜,却依旧以轻灵、真挚的言语描绘自己的生活,甚至经历十年动荡带来的浩劫也是一笔以代之,写得如此淡然,让人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三口之家似乎是暴风雨中的港湾,一片世外桃源。
然而,挚爱的亲人终是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悲剧早已不是悲剧,如今先生已年逾百岁,三人的情感可能早已尘封在先生内心深处,天人永隔并没有让先生觉得阳世的无趣,反而,她带着这份深深的眷恋,让人生至今依然在继续。
作品介绍。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今天前桌宸廷同学因为腿部有伤,就托我去帮助他从后面书架上选两本书,我欣然同意。于是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上抽出了杨绛写的《我们仨》这本我推荐的书。
只是这本以旧黄色为主色调的“老”书好像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他选了另一本书籍。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很深,是需要仔细研读才可以读懂此书的深层意义,本书作者是杨绛,文中的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和她自己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此书时已92岁高龄了,她用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开她的女儿钱缓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并存的日子。
因为年龄原因,所以作者总梦到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是好。文章每一句都很朴素,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的密切,又到后来的突然分离,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也有悲,但喜大于悲,女儿成了大学教授,夫妻互相理发,正是因为这样,生活很自由,很美好,所以才更加害怕分离。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文章虽短,但却是我认为的此书最精彩的一部分。失去的永远也回不来了,只能将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新温故,虽然在梦中回忆,但是作者则是以乐观的心情去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这种朴实又真质的情感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己去创造去想象的梦,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我们仨”。
《陋室铭》是唐代名家刘禹锡的传世大作,也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中。这篇文章仅仅八十一个字,却写出了刘禹锡那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就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样,那《陋室铭》中字句句间都流露着刘禹锡的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怀,特是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好像就是再向那些在他落魄时落井下石的人说着“我刘禹锡就算住在这里破旧的小茅屋之中,也不会放下尊严与你们这群人同流合污!”而这也让我在对刘禹锡的《陋室铭》大加赞扬时,也对面前抱着的这本我原本不太放在眼里的古文言文,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与好感,对于它的“身世”我也有了了解,他是从一对以教书为职的叔侄吴楚材与吴调侯编著的,虽然只是编著,但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本书,才让我对古文产生了兴趣。《古文观止》中名篇众多,名句也众多,但我最爱的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话语中透露着王羲之对世态炎凉,时间飞逝的感慨,让我也受益匪浅。《古文观止》,文有十二卷,卷卷引人入胜,拿起而不想放,读之而不想停,篇篇都是古人智慧之精华,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每读其文,品其语之后,都会懂得很多,更让我明白了通往人生目标的路上只有坎坷,而越过坎坷的方法,除了多经历,还要多读书以明志。
《平凡的世界》是由上个世纪我国的著名作家路遥所写的。于1988年完成的,是一篇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书总共被分为三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在。而我所看的,则是其中的第一部,虽然只是快速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有了许多的感悟。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十年左右的平凡故事以及他的成长经历。而整个故事都是由双水村这样一个村庄展开来写的。可总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写他求学时代的初期。
记得那是主人公刚刚入学时的一个场景,当时他们家的经济十分的困难。他连学校最便宜的饭菜都买不起,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吃学校资助贫困生所吃的黑馍,这是一种跟馒头长的差不多却异常难吃的东西。出于面子,孙少平只好等每天食堂中其它同学都吃完饭走了,自己才会愉愉摸摸的跑到食堂的角落吃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尽管生活条件看起来是那么的糟糕,可孙少平从来都没有过半句怨言,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它,不向挫折去屈服,甚至打败它。我认为这种面对挫折,勇于对抗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今年刚放暑假时参加的夏令营。在去内蒙7天返家的途中已是凌晨两点,因为自己的疏忽,下车后才发现自己拿了别的同学的箱子,而自己的旅行箱不见了。当确定这个消息时,发现大巴车已走远,同学们也都陆续回家,而两手空空的我站在大马路上,心情十分着急也无比的沮丧,带队的老师说要我不急,先回家,说也许另一个同学拿了我的,但通过电话联系,事实是没有任何同学拿我的。回到家,想着自己新买的旅行箱再也回不来,想着千里迢迢精心挑选的纪念品就这么付诸东流,真没劲,就这么无精打采过了一天。还是家里人一句话鼓励了我:在家坐着旅行箱也不会回,不如再试着找一下嘛。我想是呀,不甘心的我抱着一线希望,仔细回忆,经过自己冷静分析,后来锁定箱子应该还是在回家大巴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后,通过我的努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旅行箱,我开心极啦,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了面对挫折,不要灰心,要勇于面对的道理。
作文频道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就到这里了,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
《撒哈拉的故事》描述的是三毛与荷西在沙漠里的所见所闻,记载了他们多姿多彩的经历,从中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毛的乐观、热情、快乐的心境。其包含有《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观浴记》、《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死果》、《天梯》以及《白手成家》这些篇章。
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与荷西间的妙语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荷西无意发现三毛藏的所谓的“喉片”-----猪肉干很好吃后,竟像小孩子一样偷了一大瓶送给他的同事,弄得那些口馋的同事一见三毛就不停的故意咳嗽,想再骗猪肉干吃,还包括回教徒在内!最后,当三毛用小黄瓜代替笋做的“笋片炒冬菇”令荷西的老板称赞时,我也跟着乐了起来。“狡诈”的三毛!!
《结婚记》显示了公证结婚的隆重与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新娘为只有一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和“走路去结婚”的幸福和自豪。“骆驼头骨”作结婚礼物,常人会觉得不这却恰恰显可思议,其实,示出了三毛独特的性格!独特的三毛!!
《悬壶济世》主要是说三毛做医生,给邻居看病的故事。一次又一次,三毛用她奇异独特的方法,或是用中国药书上的老法子,给当地人治好了病。甚至有一次,三毛“改行”做牙医,用指甲油来补人牙齿,而且确实补得那几个不肯去医院的病人牙齿都不痛了,足可以咬东西。这件事荷西知道后,“吓得全部头发刷一下完全竖起来,像漫画里的人物一样”,又足以体现出了三毛聪慧调皮的性格.调皮的三毛!!
《娃娃新娘》则是整本书中,给我震撼最强烈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撒哈拉沙漠的一个风俗,就是新娘坐迎亲的车时要被车上的男人一直殴打到男人家,而且说:“结婚不挣扎,事后要被人笑的。这样拼命打才是好女子”。不仅如此,结婚初夜,竟然还公然用暴力夺取一个十岁小女孩的贞操!真的是很令人气愤,真是不公平啊!凭什么男人就有权可以霸占女人,把她们作为自己的玩物?女人又凭什么要屈服于男人,失去自己的尊严?这一切听起来真是荒唐!撒哈拉人以胖为美也就算了,这只是观念上的不同,可是男尊女卑这难道也可以算作是单纯的观念的差别吗?时代是进步的,大概撒哈拉的简单生活并没有被影响到,可是终有一天,女人不会再受到压迫!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三毛是非常痛恨这个风俗的,体现了三毛是一个个性非常独立的女性!独立的三毛!!
《荒山之夜》中,荷西差点死掉了。看这一个故事的时候,我真是感到身临其境,被当时的紧张、恐惧的气氛所打动,也感染了三毛当时的那种恐惧心理,与她同急、同忧、同喜……呵呵,三毛的文字渲染力真是非凡啊!
《沙漠观浴记》三毛离奇的遭遇让我捧腹大笑;《芳邻》里那些邻居的行为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素人渔夫》中荷西和三毛“用十二倍的价钱在吃自己卖出的鱼”,而后卖鱼的收账单又被洗衣机泡烂,真如同看到他们“又哭又笑”;《死果》则介绍了十分厉害的“灵异”现象,“这种符咒的现象,就是拿人本身健康上的缺点在做攻击,它可以将这些小毛病化成厉鬼来取你的性命”看得有些恐怖;《天梯》又描述了三毛考驾驶执照的有趣经历……一个个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其中也可以看出三毛对撒哈拉的热爱。
读完《撒哈拉的故事》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广阔美丽的撒哈拉沙漠,她用一篇篇耐人寻味的小则故事,深刻地描写沙漠中的人情风俗。在保守的观念下,当地的回教徒身受古老文化的局限,令人感到愚昧不堪,卻又不禁令人怜惜他们的可悲。在遥远的撒哈拉沙漠中,就有着他们那一群人,与他们的故事。看到了一个快乐的三毛,看到了三毛的美:想象的美、有趣的美、真诚的美、灿烂的美、丰富的美、深情的美、忧伤的美、怀旧的美……说不完也说不尽,我很奇怪那些再普通不过的字眼经三毛一组织竟会有如此的美。
。
最初读这本书,我看不懂这本书表达的是什么,要写的是什么,是对其中那个“梦”似懂非懂,分不清哪些是梦里,哪些是在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到茫然。看到后来才慢慢知道,这是一家人点点滴滴的亲情的诉说与回忆。
看起来很厚的一本书,可句子简短,诉说自然流畅,更多的是书中一家三口美好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家人模样的变化,也有三个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扰,夫妻俩互相理发的温馨场面,让人不禁感动万分。这只是一些日常生活,甚至那个年代还没有彩色的照片,但是我们闻到的.,不仅是书香,还有甜蜜的味道和温馨的感觉。
钱媛躺在病床上,在护士的帮助下断断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无奈,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消逝。一九九七年春,钱瑗去世了;一九九八年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分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在人世间失散了。所幸,杨绛先生的人生还是幸福的,即使他们仨已在天地间失散,她仍然可以拥抱那些年一家三口的幸福温暖,她依然可以独自一人默默思念丈夫和女儿。曾经的永远,成了渐行渐远,永不复见,可见作者面对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一种释然。她在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生命的末了,依然用自己的余热来温暖整个家庭,即使一家三人分隔三地,在客栈、渔船、三里河的家之间。
“我们对坐吃晚饭,其乐也融融,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友人的同情和关怀,说不尽的感激,心上轻松而愉快。”我读到这一段文字时,不禁为之动容?一家三口无时无刻的相守相助,让这些苦难在风雨中远去,只留下舒坦和温暖,轻松而愉快。
由此我深深的被触动,也把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偶尔翻起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两个孩子之间相互的玩乐,告诉爱人,互相分享这种快乐,如作者一般缓缓诉说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平凡、温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生活点点滴滴的体现出的温馨画面,于是三毛说:世界上难有永恒的爱情,世界上绝对存在永恒不灭的亲情,一旦爱情化解为亲情,那份根基,才不是建筑在沙土上了。
说起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其实应该算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然后阅读了这本书,当初的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因为当时自己心仪的女孩特别喜欢看书,而且对杨绛先生特别的崇拜,在一次聊天的时候,说起杨绛,她滔滔不绝,对于《我们仨》更是非常的喜欢,而自己想着,一个女生,这么喜欢一本书,这本书到底有多好呢?然后自己就买了一本,然后再无聊的选修课看着这本书。
对于这本书,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太多,所以对于这本书当初看的时候模模糊糊,也没有看出哪里比较好,如今自己当了父亲之后,经历了更多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就又更深了一点,全书的前两个部分一直在说梦,第三个部分便是现实,是杨绛先生对一家人的回忆,这种回忆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对至亲至爱的一种回忆,是一种对生活的一种回忆,对杨绛我先生来说,这大概是回忆无穷吧,而这本书也是一位老人记录了自己和丈夫、女儿一起生活的63年间的点滴,相信不同年纪的看到这本书的感受都不一样。
对于这本书,前两部分说梦,第一部分就是梦是钟书离我而去,第二天钟书安慰我,心里也是变得十分的宽慰,于是似乎钟书记着我的话,让我做了个长达万里的梦,而第二部分在我看来,是最让人受罪的,自己一生最爱的两个人离开人世,一个一个女人,承受的住这样的悲痛吗?这样的一部分只能简要概括,而杨绛先生的感情寄托在说中,只有投入进去,才知道,原来一切离自己这么近又这么远,谁不会经历这样的事情嗯?而杨绛先生将这些记录下来,更是让人佩服,心中的悲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第三部分就是现实,在至亲的两个人离开杨绛先生之后,她一个人孤零零在这个世上,每天看到家里的一件小物品,都会发呆很久,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个概括确实很贴切,虽然我们都称她为先生,但是她始终还是一个女人,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两个人至亲的都离开了她,她的悲伤没有人替她承受。只留下她一个人在世上。
对于全书最后阿媛去世,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走散了,在连续的两年的时间,这么好的三个人就这么走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温馨的家庭最终烟消云散,只留下孤独的她在寻觅归途。
这部小说是继《汤姆·索亚历险记》后又一部历险小说,小说是以当时美国黑人奴隶时期为背景的。读着文章,我真可怜那时的黑奴。他们整天不仅有许多苦活要做,而且还要忍受主人的侮辱与打骂。
文中小主人公哈克年仅14岁,看到家族之间的战争血腥、残忍,这一幕幕让他铭记在心。他在对待帮助黑奴逃亡的问题上也曾挣扎了很久。他知道帮助一个黑奴逃亡是不合“法”的,曾有几次想洗手不干,告发黑奴杰姆,但是内心又特别想让杰姆重获自由,他是多么善良、勇敢啊!如读者所愿,小说结局写到杰姆获得了自由,由此可见,作者的意图代表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的'想法——我们应该摒弃黑奴制,让他们与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
本来是想拟一个主题的,想了很久,却不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上面,也就放弃了。高中时就知道王小波,从同学的书中看到几篇他的文章,当时就很喜欢。可能是他们认为我还小,当时不愿意给我看。这本书是我一直想看的,从图书馆借出来两次,第三次借的是类似于全集的文化笔记,也包括我的精神家园这一部。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津津有味。上面说的这和其中的一篇《摆脱童稚状态》有联系了。就是关于作者应该写什么样的书。毕竟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东西还是靠自己的意识决定的,而作者只要写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很高兴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艺术的角度,而不是装作艺术家。我一直相信艺术是源于生活,写文章也是,没必要搞得太严肃,也不用把文章写的晦涩难懂故作高深来显示自己多内涵。虽然王小波把小说看得比杂文重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杂文质量。李银河说王小波就像是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诚实的小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他都是诚实的凭良心说话的,有什么说什么,和一些文人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
现在入正题,书中也有关于杂文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杂文就是讲道理的,然而讲道理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杂文就是把道理讲明讲透,看完后会让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给人启发让人痛快。我相信我的精神家园就是这么一本杂文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深思,风格却又是黑色幽默的,让人一边笑一边思考,这并不代表抛弃了严肃,话题是严肃的,只是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叙述而已。王小波说过,他喜欢有趣的东西,所以他书中的人物始终都是笑着的,这是一种黑色幽默,可是他喜欢。我也喜欢。
这本书收集了多年来王小波在各类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我也相信,只有一天天生活的累积才能写出这么多精品。并不是在夸耀这本书怎样怎样,而是这本书包括了一个人不同阶段对不同事物的态。,如果让一个人一直写,想写出这种东西是不可能的,这是一段生活又一段生活的感悟。所以我们从这本书上也可以了解王小波是个怎样的人,追求智慧的、追求美的、理性的、追求自由平等的、有趣的、思想独立的、乐观的人。当然这些远不够形容他。
按照我的理解,我把本书分成四大区域。第一部分就是主要阐述了自己的女性观和两性观,对男同性恋的看法,传统中国婚姻观的影响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以及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而第二部分,则是写自己对小说写作的态度,当然包括写作方法、形式上的创新。他主张真正的好小说是经得起推敲的。第三部分是站在一个文化工作者的位置上主要针对传媒方面的想法,对一些中外电影手法和思想的评价,对其影响的分析和主题的看法。其中体现出了社会的浮躁等现象,当然提到的不仅仅是电影艺术。在这一点他主张欣赏文艺要用一种推己及人的态度。第四部分是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角度上去谈我国的社会现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这主要属于社会文化的范围。也写了一些域外杂谈系列,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描写体现整个民族的习性,也反映了他对这种差异的看法。虽然我知道对于这本书,分开描述会使得很多观点不容易安家,因为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贯穿整本书的,这只能等到详述后,在各段中提取了。
先说第一部分,我认为其中主要体现的平等自由、互相尊重、和理智这些观点,其在《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中重点提到了男女平等,是从心里尊重他们,而不是当成弱势群体来进行所谓的关怀照顾,现在我国的男女平等虽然进步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大不足;不可否认,这一点西方国家比我们做的好。这一点在后面几篇关于同性恋的文章,也提倡大家对弱势群体改善以前践踏的态度,也指明了现在国人一种对不想看见的事物采取忽略的心理。而且说出了男同性恋存在的合理性,这个群体的困扰,其在研究中也保持站在一个科学研究者的方位,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调查分析这种现象。这也体现了作者坚持了科学精神,而不是情绪化的,不理智的。在《有关“给点气氛“》《我看老三届》《驴和人的新寓言》《愚人节有感》几篇文章主要是呼吁大家保持理智,尤其是后两篇,用一种笑话的方式来嘲弄失去理智的人所做的愚蠢事迹,他是真正站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上的,这并不是套话,这几篇文章里的闹剧让人发笑,但当它成为现实,我们才知道失去智慧和理性是多么可笑和悲哀。在《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中,我觉得他主要想阐述的是自重,女性穿着要大方得体,也从男女平等角度上说明了女性自重的重要性,行为举止应与身份符合。其中也说到西方年轻的小姐鲜有化妆,因为青春靓丽,中年人化淡妆,这样大家都漂亮。而中国年轻的女孩们化妆,而中老年人却破罐子破摔,这样使得差距更大。我们的民族还是应该采取些措施来组织这种马太效应的,无论你是贫富差距,还是精神方面的。
第二部分,王小波主要是写了他对小说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和探索,我最喜欢的就是他那句“用一生的时间来追求艺术。”记得他在《沉默的大多数》中提到过“最后我发现还是我在家里面写小说最适合我。”他认为真正的好小说都是精心设计的,无论怎样去分析都是合理的。就如杜拉斯的《情人》,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无一不精。当然他也意识到一个人一辈子能写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就很不容易了,写一部好的小说是真的呕心沥血,并举了很多例子。很多人最优秀的作品就是成名作。还提及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一部好小说,有人说他的小说有些不正派,我觉得恐怕是这批读者的思想有些污点吧。我认为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小说这种虚构的文学艺术,能不能不要把意识形态,政治因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上去,只是单纯的去欣赏小说的本身,才是简单的快乐的事情。再说到他对写作形式以及方法的不断求索,不创追求创新。在这里面王小波提到过很多次卡尔维诺,而且非常赞同他的不断改变和创新。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后面还提到了幽闭型小说,讽刺了这种小说一贯顾影自怜的风格,提倡大家从生活中学习,只有生活经历才能够让一个人成熟,才能让一个人写出来好的作品,期期艾艾的反倒让人生厌。就好比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的天天搞得像心灵多么千疮百孔一样,真的让人很无语。又没有真的怎样,装给自己看,装给别人看,最终害得还是自己。最让人无语的还是一些人以把文学读者群体标准定低了,书中以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引发的争论为例。就像第一段说的,有些人可能不适合读一些书,是不是文学就不要发展,是有弱势群体,可是如果我们把弱势群体当作我们工作的标准,那文学还要发展吗?很多名著也都成了禁书了吧,难道我们还活在清朝吗?如果社会的一切领域都以弱势群体为标准,还谈发展干什么?这种谬论,不能看,看了真是够惹人生气。不过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中国的很多文化领域都没有层次,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文化只有两种,一种是从小孩子到老人都能接触的,另一种就是国内人都不能接触的(除了部分精英人士)。这样既容易误导不成熟人的价值取向,也不能够满足成熟理性的人深层次人的需求。思想的火花有碰撞才有创新,大家都一样,是不行的。
对于第三部分,我想说的话就多了。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发表在《演艺圈》上的,讨论的方面也比较多,像是格调、媚雅、电影内容,追星癫狂等等。属于“狭隘文化”范畴。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当属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了,我想,王小波如果还活在这个世界,会怎样看待现在的娱乐圈。所谓推己及人就是站在不同人的角度,从不同人的利益点出发,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增加相处双方理解,让大家更加宽容。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极难实现的。先从电影说起,如《霸王别姬》《红高粱》等电影,都是挺好的片子,可是为什么这个剁了一根手指头,那个扒了一张皮,导演是和人体有仇吗?我明白这是一种表现方式,但是一定要这样吗?当然这和我国的人民有关,人家要求的是:让我笑吧,让我哭吧,让我感动吧,我们要求的却是让我受教育吧!从电影里读到什么还是靠观众自己的三观决定的。所以说片子的格调还是靠观众决定(前提当然是编剧和导演是认真的做了)。在《都市言情教育里的爱情》中王小波也说出了对待都市言情剧的态度,只能当作消遣,切忌推敲。这里面我还想提起推己及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发现我不太能看偶像剧了,偶尔看了几集也是把自己所有幼稚的东西,少女梦啊之类的全都翻出来,然后才能像个傻叉一样的让自己相信这狗血的剧情,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在这爱幻想,或者爱妄想的脑袋里一一成真了,也就相信了,可是看了几集之后却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其实现在的偶像剧和一些言情剧就是把人的思维带入那一个圈子,观众就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来思考,我并不是在批判这些言情剧,毕竟给一些人梦想还是好的,如果没有一点调料,生活都是些现实的东西,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忍受的吧!就像有些人可能不需要理想,可是不能离了幻想妄想。当然我偶尔也会看一些脑残剧来放松一下自己。很多时候情绪是可以蒙蔽理智的,当然,这就是所谓理性中的感性。后面的明星与癫狂中会提到。我记得我小时候认为幼稚是个好词,甚至把之与单纯相等,现在想起来当时蠢的还真不轻,庆幸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自己曾经是个傻叉。可能现在我仍然是,那要等以后我才能知道。当然现在我可以理解我八岁的大侄女为什么鄙视我三岁的小侄女。接下来谈谈关于格调的问题,有时候我觉得我国人民对于某些方面还是较敏感的,就像《茶花女》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妓女和一个坏东西的故事,还看什么看呀,把孩子带坏了。这就是放重点的问题。再说关于文体的事情,现在流行的是咆哮体,它还有羊羔体,凡客体,知音体等前辈。都只是一时笑料,还有一些网络红人,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的浮躁,人们需要可以娱乐的东西,需要有人和事物让自己崇拜或者嘲弄,所以这些就应运而生。所以我们不能批判什么,也不想批判什么,更没资格批判什么。也正如我们不能说偶像剧幼稚一样,因为有人需要它,否则它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只是价值观的问题。说到人们对于娱乐的需要就要车上《明星与癫狂》了,我也相信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自己所做的事的性质,区别就是有人能控制住自己,放松后癫狂后该干什么干什么,有的人不能而已,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属于前者的。大家都明白自己是消费者,所以明星癫狂是一种假象,可是大家是因为信仰缺失才会这样,找一个顺眼的人或者较为欣赏的人来追星,所以这又不算是个假象。我都被自己搞糊涂了。
第三部分扯的有些多,倒显得像个话痨,现在说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主要就是中西方的差异,但到这又不好直说,我挺佩服王小波的,什么都敢说,相比较,我可就太低级了,只能在心里嘀咕两句。有时候我都觉得很可笑,就像文中王小波楼下那个卖废纸的大爷,为了让纸重一点,浇水然后看着它发霉。门口弄得又脏又乱,臭气冲天,也只为了卖多一点钱。我们可能会觉得现在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发生了,这可说不好,有可能同样的事还在发生,更不要说相同类型的事情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把《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英文小说看完,感触颇多。这本小说讲述的是美国的一个流浪儿哈克贝利·费恩在历险中从一个不分青红皂白乐于当强盗的孩子变成一个善良、机智、勇敢、能辨善恶的孩子的故事。
我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因为哈克贝利·费恩仍旧是一个流浪儿,即使人们多次向教养,但最终以其失败告终。不同的是,他待人真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的朋友。帮助奴隶吉姆争取他应得的`权利与自由便是其中一例,即使是违背所谓的“社会常识”,冒着被杀的危险。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自由的活着,而不是向父亲那类人一样被社会教条束缚,即使受到教育也永远活在自私与贪婪之中。
我喜欢哈利贝克说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一个家,或像所有其他的男孩子那样去上学。我睡在街上或林子里,只要我想做,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情。这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大概每个人都会喜欢这句话,或者是这种生活方式,更是这种精神。那么,当你被各种阴霾所笼罩时,请勇敢地跳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朗朗晴空。毕竟,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你得自己找出路。
同学们,你是包国维吗?面对包国维,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说:“包国维啊,你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去报答你那可怜的老父吧!”面对如今校园内的“包国维”我又将说什么呢?我只能说:“同学们啊,看看《包氏父子》,好好接受一下教育吧,且莫再让包国维出现在我们身边了!”
。
对于龙应台,之前只拜读过《大江大海1949》,认为是难得一见的好书,尤其被那句“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所感动。因此,冲着龙应台的名头,去翻看了她的早期杂文作品《野火集》,看完之后却对现实燃起了希望。
此书是她在1985年前后于《中国时报》等报刊专栏发表的杂文集。看了此书,发现原来大陆如今面临的重重道德、政治、环境、教育、人文、社会问题,三十年前的台湾统统遇到过。当年的台湾也是一样,党禁报禁,人人明哲保身、不关心时事政治,年轻人的梦想就是出国离开台湾(正如我们现在的口号“少壮不努力,一身在内地”),环境污染严重,有毒食品,教育畸形,等等等等。可是三十年后,如今的台湾,好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即使少数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朝着解决的方向前进。
只是,为何如今,我们一直都没有一个人像龙应台那样出来呐喊,唤醒人们呢?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每当提起雷锋,我们就会想起这段话,想起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也曾见过像雷锋一样为他人着想的活雷锋。
有一次,我正在看电视偶然看到一道新闻说:几个大学生正在河边看书。突然听见呼救声跑过去一看几个小朋友在水里挣扎。他们几个毫不犹豫。纵身往河跳。虽然小孩顺利救了上来,但是因为河水太猛加上他们已经筋皮力尽了。最终牺牲了。这不正是活雷锋吗!不正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吗!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看完了这个新闻我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非常大。我立志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那爱帮助人和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让这精神发扬光大。
初二:李辉。
。
书中的第一篇文章选的是朱自清的《匆匆》。《匆匆》讲的是告诉人们要好好珍惜时间,文章用自问自答形写的,开头举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样的对比手法更加使我们感到时间的珍贵。可是往后读却知道了朱自清告诉我们的另一个真理——青春一去不复返,事业一纵永无成。现在不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又何必等到将来后悔呢?兴许是因为时间的珍贵,才把《匆匆》放在第一篇。
书中的《论自己》、《论青年》、《论吃饭》、《论百读不厌》、《论无话可说》这几篇文章主讲事物似无形又有形,而且吃饭、无话可说、百读不厌、自己、都是非常平常的事物,也从侧面烘托朱自清善于观察的品质,也表现了朱自清对文学的.热爱。我们小学生正需要这种精神,要从平常的事物中有自己独特见解。
说起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有其2。一个是《执政府大屠杀记》,一个是《乞丐》。《执政府大屠杀记》中虽然没有南京大屠杀的悲壮,而朱自清笔下的大屠杀记多了几丝苍凉。朱自清把当时的惊恐和政府官兵的无人性描绘的淋漓尽致。《执政府大屠杀记》第一自然段说:三月十八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日子!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这个日子!朱自清用可怕来形容这次屠杀就自然而然的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执政府大屠杀记》是我貌似参与了那场杀戮,那血腥,那政府的无情!《乞丐》这篇文章主题非常独特,朱自清没有吧它们的贫困而抒发的感想写下去,而是将了各国乞丐的乞讨方法,文章描写非常简洁,一目了然。读完后我被文章的肃静感染了,心中对乞丐燃起敬意之火。
读完朱自清的散文选,心中获得了一丝明悟,也许它带给我们的不是物质上的财富,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比物质上更要珍贵的财富——真理!
读了《周国平散文逊我们会不断得到一个个生命的启迪和发现,去体验现实生活中不经意而呈现出的美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作为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幼儿园老师,我感觉自己的潜能不在这片沃土上,总有一个伤口在不经意中流血,内心无时不想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永远追寻凯旋。
人一生的就像是大海,波涛汹涌、风平浪静、海市蜃楼,各种归属于大海的现象都会在人的一生中呈现,没有这样的经历生命的价值何以体现呢!只要尽八分力去努力了,那不管是凯旋还是败归,都能享受回归的战利品,使自己的精神获取新生的力量,那每个人此生都不会有遗憾了。
我也算是孤陋寡闻了,今天第一次接触到《周国平散文逊,老实说提不起兴趣看,这本书对一个不爱看书的人实在是生疏,可从开头简介部分了解到“周国平,他的专业是哲学,他兼事哲学和文学,除学术论著外,还写了大量哲理散文。
在广泛的社会阶层中,尤其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他的作品拥有许多热心的读者。”不感狂言自己对哲学有多少认识,只能说对哲理性的文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感觉一个人无论处在人生哪个困境,哲理都能带你走到海阔天空的境地里,于是在尘世奔波焦虑浮躁的心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又是一年的寒假,屋外是阴冷暗沉的肃杀,寒冷的天气似乎能够冻结一切,却不曾冻结我的的记忆……我窝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着书,在书中我能够找到些许宽慰,对于内心的困惑,寻求合宜的答案。
还记得那时树木葱茏,维叶萋萋。一位同学与我发生争执,扇了我一巴掌。我深觉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秉着“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旧训又扇了回去。后来我们虽然经过了老师的调节互相道了歉,但是对于她的行为还是令我所诟病。很多时候,我在走廊走过的时候,紧锁着眉头,从她身边低头匆匆而过。相比起她所期待的令我敬畏的心情,更多的还是嫌隙。
直到当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让他打吧。”一开始,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很是诧异。极富斗争精神的人啊,这难道不是奴隶哲学吗?于是,浓郁好奇心驱使着我继续往下读:
“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于超越了人局限的地方。”读到这里,我体会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并为我的狭隘而羞愧。
“因为,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假如你们只爱那些爱你们的人,上帝又何必奖赏你们呢?”读到这里,我体会到了博爱的伟大。本能地去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所在的国家,这有什么难的呢?难的是超越这些局限,不受狭隘和习俗的支配地去爱。
那么,一味地宽容忍让,是否就代表着懦弱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读了林清玄《飞鸽的早晨》这篇文章,我才领悟。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的那一天,多少南京同胞为日本军阀所杀,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多少人民共同悼念!那时候,全国都弥漫着仇恨与报复的情绪:“虽然说被艰苦得来的胜利所掩盖,但如果没有蒋主席在重庆的这段宣言表明政府的态度,留在中国的日本人就不可收拾了。”蒋介石的行为与日本军阀在南京大肆屠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即打脸了日本军阀,彰显我国圣人孔子主张的仁政观念,又体现并传扬了“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国民族传统至高至贵之德行,这种宽宏大度的胸怀实在值得敬佩。
“我们一贯声言,我们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无辜人民加以侮辱。我们只有对他们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这不正是超越局限的爱吗?在网络上,我时常看到某些自恃为爱国的人,谩骂日本人。或许他们心中不是没有爱,只是不知如何去爱。就好像从前的.我,为了给好朋友出气而惹恼了那位同学。想到这里,我大彻大悟。
如果连杀死同胞的血海深仇都可以不计较,我仅仅被扇了一巴掌,算的了什么呢?自尊心吗?蒋介石在重庆的宣言,作出退让的态度,照样被后人赞为宽容大度。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一定要打回去吗?冤冤相报,何时了结呢?或许“把左脸也送上去”只一是种比喻,意思是要我们远离狭隘。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正真成为了我们身躯及精神的主人,而计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脸,他就成为了他右脸的奴隶。我当然不要做“右脸的奴隶”。我相信,在右脸被打后把左脸递上去的姿态也是可以充满尊严的。
可是,一味地宽容忍让,使人恣意无畏呢?
我在寻找,宽容与底线这两者的平衡。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状态?有一天,我听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妈妈是公司里一名财务,她老板娘是江苏人,做手机的。老板娘有一个亲戚,她很信任他,以至于让他去看管仓库这样的重地。但是这个亲戚好赌成性,不学好,每次拉货的时候偷偷拿走几部苹果手机,久而久之,妈妈和几位同事发现账目对不上了,公司亏损很大。老板娘当然知道是他拿的手机。除了他,没人这么轻易就能拿到手机。念在多年老乡的情面上,老板娘没有马上报警,只是私下和他沟通而已,可他丝毫不知悔改,说反正没有证据。老板娘对他说过,如果他不承认的话她就要报警了,他仍然无动于衷。最后,警察调查下来,手机确实是他拿的,他赔了公司50万,还要坐三年牢。
起初,我觉得这个老板娘太狠心,为了金钱利益可以不顾亲情。后来,我仔细想了一想,这个看仓库的人好赌成性,已是昏了头脑,又为了要钱,去偷亲戚家的钱,哪里还有亲情可言?如果善良之心不能将他感化的话,或许只有在监狱里面能让他清醒,安静地忏悔吧。
在书中,我领会到了为人处事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种正确的方式和一条坚定的底线。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3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