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个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幸福的节日,每年人们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在这些元宵节总结中,或许你能找到一些新奇有趣的事情,让你对元宵节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急匆匆地吃了饭,便直嚷着父亲母亲带我去逛赛歧最繁华的一条街——十二米路商业街。
一路上我们说着、笑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商业街。只见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看到这情景,爱凑热闹得我怎么肯放过?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往里挤。可是,只一会儿工夫,我便感觉自己得一双脚不听使唤了,忽而被挤到左,忽而被挤到右,最后直被挤到了街中心。
街中心到处都是花灯,红的、黄的、绿的、紫的……色彩斑斓、十分耀眼。我仿佛走进了灯的海洋、灯的世界。不信,你瞧!有光彩夺目的龙灯,活灵活现的牛灯,闪着金光的狗灯……多姿多彩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其中最让我喜欢得是造型别致得猴灯,猴灯各式各样,有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有孙悟空吃仙桃的,有孙悟空拿芭蕉扇的……咦?怎么有这么多孙悟空的灯呢?噢!我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今年是猴年,孙悟空是猴王,又是我们儿童心目中的英雄偶像,难怪很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抢购自己喜爱的猴灯。我看了心里也直痒痒的。于是也赶紧买了一盏孙悟空拿芭蕉扇的花灯,并希望这盏灯,不仅夏天可以给我带来凉爽,也会是我快乐。
忽然,背后传来“我猜对了,我猜对了!”的声音。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工商银行的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纸条。灯谜?猜灯谜不是我的拿手好戏吗?我为什么不去显显身手?我赶紧挤进去选了这样一条谜语:“一旦有心便能持久。”我想:“一”和“旦”可组成一个字,是什么字?当我念到“有心”时灵机一动:“心”不正是“忄”,与“一旦”结合不就成了“恒”字?“恒”不就是持久的意思?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猜对了。这下更增添了我的信心,我连续猜对了好多谜语哩!猜谜语真有意思,它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我运用知识的能力。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街上的游人渐渐少了,爸妈催我快点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商业街。抬头望天空,月亮好亮啊!它似乎正微笑着向我招手,仿佛和我一起陶醉在节日的无限欢乐之中。
我喜欢过节,尤其是传统佳节。我喜爱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明月如镜的中秋节,欢乐、祥和的春节,更喜爱充满乡情的元宵节。那年元宵节,适逢寒假,我随爸爸到老家做客,过了一个充满乡村浓郁气息的元宵节。
一到爷爷家,坐不久,奶奶刚要下汤圆招待我们,谁知左邻右舍得知我们来了,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汤圆有乒乓球大小,雪白雪白的像个迷你雪球。一咬,金黄的猪油丁在口中慢慢融化,油而不腻。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亲情义。
快乐的时光总感到短暂,一转眼,太阳只留下最后一丝余辉。吃过晚饭,我随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去看灯展。一进灯展大门,只见远近屋檐下挂着一盏盏红彤彤的大灯笼,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五彩缤纷的宫灯,变化无穷的走马灯,绚丽多资的百花灯,千姿百态的动物灯……应有尽有。
这万紫千红的灯景犹如无数奇葩异卉,开满了前后庭院。每盏灯的下面都挂了一条谜语,有“狼来了——猜一种水果”、“相差无几——猜一中国地名”……我们几个孩子在灯谜中穿来穿去,高兴极了。“好看的在里面呢!”爷爷把我们领进了另一间大厅。
这里的灯更精彩美观。你瞧,那“双龙戏珠”灯特别引人注目,两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分别盘在庭柱上,瞪着鼓鼓的眼珠,张着血盆大口,摇头摆尾,仿佛争着要把在它们中间的那颗光芒四射的宝珠吞下肚去。
一阵阵孩子的欢笑声,把我们引到了另一个景点。数十盏灯簇拥着一条绚丽多姿的大金鱼。噢,原来这是“金鱼吹泡”灯。尽管它高悬空中,却如同潜游水底一般,摇摆着美丽的大尾巴,身上的鱼鳞闪耀着金光。随着鱼鳃的掀动,金色的肚皮一起一伏,鱼嘴就会吐出数不胜数的灯光组成的“小气泡”,有趣极了。
“游太空,惊嫦娥”这组灯吸引了众人的眼球。这组灯十分的大,由“月球”灯、“宇宙飞船”灯和“孙悟空”灯组成。嫦娥和玉兔站在月球上,呆呆地往下看,一艘宇宙飞船腾空而起,飞向月球,宇宙飞船上坐着三名中国宇航员,宇航员的帽子上写着大大的红色的china。彩灯转动,嫦娥披着长长的彩带翩翩起舞;孙悟空伸出大拇指,仿佛在赞美人间的伟大。
面对这么精致、美丽的彩灯,我情不自禁地问爷爷:“这些灯是谁做的?”爷爷告诉我,这是他们村里的能工巧匠的杰作。他们村里几乎家家人家都会做灯,每当逢年过节,他们都会制作精美的彩灯。
小时候的一次元宵节和现在过得有所不同。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富裕起来,过节时也就大多在家中度过,本因热热闹闹的街道变得冷清了。天气寒冷无比,和大街上的寥寥几人相照应。
我记得小时候的灯会,街上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因为堵车,道路上是被车子堵了个水泄不通。其中,大部分的车子都是锁上了门——没人,车的主人都是走着去灯区的。
我听见窗外到处都是炮竹声,看见天幕上火光四射,焰火燃放的十分精彩。我拖着外公走到了灯区火车站广场。我和外公硬是被人群“送”到了灯区中心。
好一个软翅子大凤凰。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出奇的灯。人群的目光转到了凤凰身上,其余的灯像是摆设,衬托出了凤凰的高贵、优雅。它那身上的羽毛,亮,却不刺眼;它那爪子,好似一团火,熊熊燃烧。凤凰不愧为百鸟之王,气质十足,透出一股傲气。
哇!巨龙出场了!这场灯会的压轴戏也出来了。龙,作为一种神物,为天之骄子的象征,果然不失一股尊贵之气。瞧:他那长长的龙须,果然显眼;它那锋利的爪子,闪闪发亮,让人吃惊;它那金子般的龙鳞,更是像磁铁般吸引众人的目光。
月亮渐渐西落,天空却仍旧耀眼,观灯的人也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灯像是天上的繁星,大放光彩。其中几颗高贵繁星,在天边,似乎遥不可及。可真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焰火了。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会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做生意的人早早来到摆好摊位,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八点多钟,在市委大楼旁边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了五彩的花灯被高高的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花灯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
听妈妈讲,传说在很久以前,世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突然灾难降临、城内洪水泛滥,城外田地干旱,原来是王母娘娘请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会后余地回宫办事,于是把雨簿写错了,本应是城外雨五分,城内雨三分,玉帝给写反了。青龙得知原因,便偷偷地里溜到天宫,改了雨簿,这样世上又慢慢恢复了本来面目。玉帝酒醒后,也发现写错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说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将错就错。后来玉帝发现自己的雨簿被改过,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来到人间杀了青龙,丞相照做了。青龙被丞相杀了后,变成一只神鸟,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惭愧,便下书要黄帝向百姓传令,要纪念为民除害的青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敲锣打鼓,耍龙舞狮几年青龙,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所以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高兴得不得了。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1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在元宵佳节那一天,老妈带我来到了中山公园观灯,一进门,我信就发现这时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有手挽手的情侣,有手牵手的你子或母女,还有坐着轮椅的老人。这里什么灯都有:树上挂着的灯,地上摆着的灯,水中漂着的灯。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
刚进公园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金狗拜年,两只可爱的小狗正相互做拜年姿势,好象调皮的对我们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这里,每盏灯有每盏灯的架势,每盏灯有每盏灯气魄,每个灯都有它的可爱之处。最引人生目的还是那条“中国龙“。它长30米,宽2米,高6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我订真一看,嗬!原来是用一盆盆绿叶金花的菊花装扮成的。“中国龙“的嘴里衔着一个银白色的钢珠。眼眼突兀,光彩照人。“中国龙“的两只前爪向前跃,后腿直向后蹬,像在天空中腾云驾雾。“中国龙“大气磅礴,楞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它盛气凌人,它的嘴角看上去像是在微笑,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面对着这一条和蔼可亲的巨龙,我真想问它: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阵风吹了过去,龙须抖动了一下,好像在说,我从远古来,要把和平带到末来去。
来这儿观赏的人们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个母亲抱着自已的孩子说:“看,那么多漂亮的菊花做的。“有的小朋友手拉手,说“好气派的巨龙啊!真大!”有的也许是在这里看不够,也许是想把这珍贵的镜头带给亲朋好友观赏,连话都没来得急说,就开始拍照了。嘿嘿,还有人连三角架都带来了。没相机的就用手机,反正大家都想记录下这美丽的“中国龙“,连老外也不例外。
这明亮的荷花、荷叶,让我感到像一个新生命,我地法想象它是一个花灯。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回上天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温暖。
时候不早了,我往大门的方向走去。今天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完了这个又看那个,看完那个又看不够这个,搞得我连个路都认不清了。好不容易走出公园大门,我还三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呢!
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办得比一年好,待来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展!
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闹元宵,看灯会。
下午,奶奶拿了一盆糯米粉,放到了一只凳子上,叫我帮助她去拿住脸盆的边沿,不让脸盆动。我答应了一声,就帮奶奶把脸盆扶住了。然后,奶奶就拿来了一碗开水倒进了脸盆里,接着,她用双手用力地和起来。米粉很快就被奶奶和成了一团,脸盆边上的干粉还有许多,奶奶叫我再去拿一点水来倒进脸盆里有干粉的地方。她拿起和成的粉团往放有水和干粉的地方和了起来。不一会儿,奶奶就把一个粉团和好了。她还把脸盆边上的粉都沾在了粉团上面,再和了一下。
现在,大功告成,就等做汤圆了。
等到吃汤圆前半个小时,奶奶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看到她从粉团上面抓了一团粉,用手搓成了一个圆柱形,然后,在中间挖了一个孔,边挖边转,那个孔渐渐变大了。接着,奶奶把剁好的肉泥放了一点进去。然后,她就把这一个汤圆收口了。我看着奶奶做的样子觉得自己也心动了,也想亲手去做汤圆。我立刻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动手做了起来。我像奶奶一样做着。我觉得没有自己做得没有奶奶那样容易,但是也把一个汤圆做好了。奶奶看了看说:“嗯,第一个能够做得这么好,已经不错了。”接着我又跟着奶奶做了下去。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就把汤圆全部做好了。
接着,就是煮汤圆了。奶奶把水浇开,就放了一半汤圆下去。这时,锅子里的热气冒了起来,人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烧了几分钟,奶奶倒了两次冷水,才揭开锅盖说:“好了,现在可以盛起来吃了。”这时,我看到汤圆已经全部浮在了水面上。爸爸动手盛汤圆。他先给我盛了一碗。我却把第一碗端给了奶奶,让奶奶先吃。这时,奶奶笑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了。然后,我接过爸爸递给我的汤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啊,今天的汤圆真好吃,我比平时整整多吃了一倍。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山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两旁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老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到处一片沸腾。
开始放烟花。我和哥哥也拿出所有的烟花,我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哥哥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元宵节可少不了观花灯。这里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还有在“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老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只要一按按纽。兔儿便会唱起欢乐的歌。我连忙拿起我的兔子灯加入闹花灯的行列。
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昨天是元宵节,可热闹了!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我就迫不及待的催促爸爸妈妈到小区的中心花园,那里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猜灯谜活动。
转个弯,广场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已经有好多人在这猜灯谜了,广场边上的走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写着灯谜的彩条挂在灯笼的下面。人们驻足在灯谜前,或沉思或轻声讨论。
“太阳升起来了,打一字”,我轻声读着一个面前的灯谜。是不是“晨”字呢,我在心里思考着,爸爸说应该是个“旦”,因为“旦”字本身就是个象形文字,表示着太阳(日)从地平线上(一)升起来了。我赶紧把这灯谜摘下来。
再看看妈妈在猜什么灯谜,“两个胖子摔跤,打一地名”,我着急的问妈妈这是哪个地方,妈妈在耳边轻声告诉我是“合肥”——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另外一个灯谜“相约在清晨,打一国名”,妈妈告诉我是“约旦”——一个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
我们接着往下走,又一个灯谜“迁来一口,打一字”,在“迁”的“千”下面加一个“口”,哪不就变成了“适”字了吗?还是妈妈反应快。同样的字谜还有“千古不分离”,当然是舌头的“舌”,这一次爸爸的反应也不慢。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
现在该轮到我大显身手了,我们拿着猜中的灯谜,到小区物业去兑奖。结果我们共抽中了2个摇摇型的自动铅笔,一块肥皂和一瓶洗涤灵。
猜灯谜活动后,中心广场上还举办了燃放焰火活动,五彩斑斓的焰火让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元宵之夜。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山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两旁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到处一片沸腾。
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
开始放烟花。我和小庄哥哥也拿出所有的烟花,我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哥哥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元宵节可少不了观花灯。这里的花灯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还有在“游动”的鱼儿。真是五花八门!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兔子花灯。只要一按按纽。兔儿便会唱起欢乐的歌。我连忙拿起我的兔子灯加入闹花灯的行列。
汤圆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妈妈大叫:“小心点,别烫着。”咬上一口馅慢慢地流了出来,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元宵节真有趣!节目丰富多彩。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立夏简介。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氛围,让员工欢度一个温馨、愉悦、宽松的元宵佳节,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一次“庆元宵?猜灯谜”文化活动,拟订如下:。
猜灯谜、庆元宵。
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晚6:00。
一楼同仁厅会议室。
1、2月17日前,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各种灯谜,准备奖励员工的小礼品。
2、场地布置:**月**日上午,设备科协助人力资源部,悬挂好元宵节灯笼;下午下班前在会议室四周拉上红丝带,将灯谜吊在上面;活动期间播放节日音乐,渲染气氛。
3、**月**日晚,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猜谜活动,包括人员通知,谜底核对、奖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保卫科负责维持活动期间的`秩序。
1、猜谜活动,必须是现场猜谜,不得将谜面揭下带走。
2、每个猜谜者猜一个灯谜,必须先到指定兑奖处核对谜底,确认无误后,由巡视人员取下谜面交兑奖处,猜谜者进行登记,填写所猜中谜面题号、谜底、本人姓名、部门或车间之后,方可领取奖品。
3、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活动,每人次限猜一条。
4、谜语共200条:
第1——60条灯谜到一号兑奖桌核对答案,第61——120条灯谜到二号兑奖桌核对答案,第121——200条灯谜到三号兑奖桌核对答案。
5、奖项设置:
共设置奖品200份,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奖品兑完,活动结束。
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2、谜底猜出后,员工只需把谜面题号记住,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不能将谜面取下。
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
1、元宵小灯笼20只,5元×20=100元。
2、红丝带两盘,15元×2=30元。
3、礼品200份,4元×200=800元。
合计费用:约1000元左右。
我国是一个有璀璨历史的国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非常多令人感到绚丽精髓的文化艺术,在张家口蔚县就有这么一个民俗活动,在民间称之为“打树花”。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蔚县元宵节民俗活动打树花,欢迎大家阅读。
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种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绝不亚于燃放烟花。后来,暖泉镇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打树花也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成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以前的打树花是在暖泉镇的古堡城墙上进行的,因为场地狭小,又有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赶来看热闹,于是,镇上专门新修了“树花广场”用于表演。
打树花实际上是一项颇费体力的活儿,三位表演艺人为了让观众保持高昂的兴致,会接连轮番出场。在休息的空当,有位女士好奇地凑上去,想亲自打一回树花,没想到一勺铁水沉得她根本端不起来,只能佩服几位艺人在挥洒自如中体现出的一身超凡功夫。
据说,20xx年整个暖泉镇总共只有4人会打树花,除了这三位师傅,还有一位不太熟练的年轻徒弟。打树花作为一项古老年俗,对艺人的臂力和泼洒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蔚县暖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部,因镇中心有一四季长流、冬暖夏凉的泉水而得名。除了花灯会、剪纸等汉族民俗文化外,该县暖泉镇人还传承了全国仅有的300多年绝技——“打树花”。春节期间,蔚县出现了“十万人次赏树花”的盛况。“打树花”表达人们欢度节日和向往甜美生活的美好愿望。
宋家庄镇上苏庄村的拜灯山是蔚县民间社火活动的另一个种类。据介绍,拜灯山源于民间祭祀,注入了百姓敬神尚贤、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上苏庄的拜灯山民俗社火形式独特而且保存完整,非常稀有。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五)晚,踏着积雪,笔者在上苏庄村观看了拜灯山表演。
拜灯山活动有点灯山、拜灯山、耍社火、唱大戏等四部分。点灯山的人由三到五名村民组成,在灯山楼内的层层木架上由上向下将数百个灯盏摆出花边儿和文字图案,把浸过麻油的灯捻儿插入灯盏,一一注满油。夜幕降临后,用蜡烛将摆成图案的灯盏一一点燃,呈现出灯火字画。拜灯山时,一名男童扮作“灯官”,坐在由四名青壮年村民扮成的“衙役”抬着的独杆轿上,村里戏班的演员粉墨浓妆伴其左右,从堡门外进堡,率村民及观光者一路敲锣打鼓到灯山楼前祭拜。
拜完灯山后,祭拜队伍返回途中,在堡中心伴随锣鼓点开始耍社火,或舞蹈,或嬉戏,表演者和观众共同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最后是唱大戏,当祭拜队伍和群众由堡内涌出堡外时,戏楼前已经张灯结彩,鞭炮鸣,鼓乐起,大戏开。
。
喜庆的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吃元宵,打灯笼……真是太好玩了.光知道好玩不行,得知道它的来历,不行了吧!还是我告诉你吧: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喜庆的元宵节刚刚过去,人们吃元宵,打灯笼……真是太好玩了.
传统元宵佳节在中国古代对青年男女来说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
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封建礼教的约束,“闺女”直到出嫁是足不出户的,唐朝的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传统元宵佳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为“放夜”。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这几天,姑娘们也可以成群结队的走上街头赏灯、猜谜。青年男女也可以趁此机会给自己物色伴侣。
在台湾,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由于此晚男女无拘,可以同游共乐,也就留下了许多的爱情佳话。如:辛弃疾的词《青玉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传统元宵佳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这些都是传统元宵佳节晚上的场景。
所以说,与七夕节凄美的情人节不同,它是中国另一个具有热闹气氛的“情人节”。
元宵节晚上,人群把工人文化宫和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因为这里要举行白城市第xx届烟火晚会。
六点三十会,十多米长的鞭炮点燃了,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烟火晚会开始了,只听一声巨响,脚下的大地在颤抖,一颗火球直冲夜空,随即在人们头顶上炸开了,夜空中出现了一派雄伟壮观的场面,无数个绿色的`小球形成了一个“大伞”,而每个小球又炸出了黄色的“珍珠”,像一棵绿树开着黄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好一个“春色满园”,真美极了!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再看那边,一颗颗五彩缤纷的“彩珠”,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叫声在空中钻来钻去。有的转着圈,像一条条蝌蚪在找妈妈;有的头朝下,像一只只小鸟在觅食,十分有趣。
与此同时,又一簇礼花直入云宵炸开了,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粉的……把天空映得五颜六色,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拖着长长的尾巴,与地面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百鸟朝凤”。突然,一串紫里透黄的“葡萄”从天而降,令人垂涎欲滴。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 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放焰火
我国古人将正月称为农历的元月,把夜晚称为“宵”,因此也称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又因为一年当中正月十五日第一个月圆之夜,这天晚上意味着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同时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以此来祈愿全年上风上水,风调雨顺,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长年幽于宫中,非常思念家中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每每看在眼里似乎就心有所思,他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女孩子,于是就对汉武帝谎称说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要烧毁长安,如果要逃过这场劫难,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多做一些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且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果不其然,汉武帝听了东方塑的这番话很快就应允了,“元宵”姑娘终于藉此见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人。从此以后,这一天就被定做了元宵节。
又据文字记载,在我国宋代以前是没有元宵的,那个时候人们过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后来到了唐代才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显然这种“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很多年的演变,从宋代民间开始才渐渐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浮圆子”习俗,这种“浮圆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汤圆,由于其形状圆圆溜溜,故寓意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之美好意愿。
元宵这种有着美好意象的食物发展到今日已经有了越来越丰富的象征意义,归纳起来,我国北方叫元宵,而南方则称汤圆,那么元宵和汤圆究竟有着怎样的区别呢?首先就是两者的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南方的汤圆用的是糯米粉,加水和成面以后,再加馅包制而成北方的元宵则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层一层滚出来的;然后就针对口味儿上来说,北方的元宵现做现吃更有嚼头,而南方的汤圆皮薄馅大,含入口中更黏更软。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元宵的制-作-工-艺和流程也日见精致,单单就制作元宵的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面、黄米面和苞榖面等类别;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味的除了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之外,还有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还有猪油肉馅,自然羊肉馅,甚至还出现了可以作油炸咸味儿元宵,另外,素味儿元宵就显得更有意味,以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不但味道鲜美,还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可称得上是一种既好吃又饱含美好寓意的节日食物。
总而言之,在元宵节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是每个中国人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在我国民间早就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与其他传统节日强调合家团聚不同的是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在元宵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燃灯,大家还要举办各种丰富的娱乐活动,逛集市、看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扭秧歌所以元宵节又被视为中华民族最热闹的节日,可以说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同时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完这天后,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今年的元宵节,比以往元宵节都不太一样,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灯火辉煌,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整个街上热闹非凡。各个店铺里堵得水泄不通,望着这热闹劲,我不禁想起了唐寅的《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来到街上我们也融入了这个热闹的气氛里,姐姐拉着我走东蹿西,一路逛下来,我们发现了不少灯笼,每一个都独具特色,让我垂涎三尺,有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有清一色的.,有用玻璃做的……在广场中央,有一支做工精美,巨大的走马灯,这只走马灯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远处的夜空中鞭炮齐鸣,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时,吐露出“元宵节快乐”的五个醒目的大字,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元宵又增添了几分韵味,那一盏盏美丽的莲花灯,帮人们传递幸福安康。
元宵的一切都是那么吸人眼球!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去看烟花。看烟花简直人人山人海,大家都在议论,想象着美丽的.烟花。仰首望天,盼望着黑夜中出现光点。“嗖”一声火苗冲天得汽笛,打破了刚才得话语,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得小尾巴,投进了黑夜得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得“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啦美丽得笑容。
不过最出众得还是“流星雨”,只见火苗一飞冲天,顷刻间在空中炸开,声音如雷贯耳,炸开得流星拖着细长得尾巴四散奔逃,又飘飘然燃地落啦下来,拖去啦小尾巴,瞧!尾巴们成啦才展开带黄色得嫩叶得柳丝,随后升腾起一缕白烟,宛若春风袅袅,我得思绪飞到啦“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得柳树群中。夜空像是一条包罗万象得锦缎,绣上啦一个又一个五光十色得花卉,绚丽多彩,令大家发出雷鸣般得掌声。
烟花晚会结束了,我仍沉浸在光彩闪耀之中,我真佩服烟花,他们一个个冲上云霄,霎时粉身碎骨,虽生命短暂,但他们为啦大家,做出啦流光异彩得光亮形象,这是多么可敬可赞得“烟花”精神啊!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而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闹花灯。
在元宵节当天,无论是街上还是公园,到处张灯结彩,火炽而美丽。
在我小时候,听长辈满说过元宵节闹花灯的传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迷路而降落人间,被一个猎人所杀。天帝知道后很愤怒,下令在正月十五火烧人间,天帝的女儿不想让无辜的老百姓被伤害,决定偷偷地前往人间,把这件事情告诉人们。百姓们想出了个法子: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门前挂着红灯。手里提着灯骗过天帝,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财产。从此元宵节闹花灯成为一个习俗,流传到今天。
在街上或公园都有赏花灯,猜灯谜儿。花灯的品种各式各样,颜色也五彩缤纷。街上的花灯真是不计其数。
在街上的人,特别是小孩子手里可能会提着花灯。种类很多,比如:吉祥的小灯笼,可爱的兔子,在赏花灯的同时,花灯上会有谜语,也称灯谜。看这一盏灯的谜语:“一双长耳朵,眼睛又红又大,不吃肉和鱼,只吃菜和萝卜。”打一种动物,你猜到答案了吗?谜底是兔子。
天渐渐的变暗了,但观灯的还没有散,各种灯像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35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