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明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系统设计和组织的一份计划文档。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包括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2、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能好好抓住机会,认真学习,为明年高考做好准备。
(甲)(乙)。
甲:时间可以说是一切事物的主宰。正是时间的存在使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有了白天黑夜。让人们不断地经历春夏秋冬、花开花谢,太阳的东升西落------时间规定了地球旋转一周是24小时,时间设计了春,夏,秋,冬的到来与结束。
乙:虽然时间控制了万物是生命周期,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万事万物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其中的共同点就是努力将自己的特点——展现,让自己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这也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也是如此,人的平均寿命在七十左右,怎样才能把握这有限的生命,去做更多有意的事情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珍惜时间。
合:一(13)班主题班会《珍惜时间》现在开始。
甲: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甲: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
乙:然而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
甲:它能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它能像海绵。
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
乙:它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甲:它是衡量重量的标准。
合:它就是——齐(时间)。
(钟表滴答声)。
甲:同学们,现在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听一下,你们听见了吗?这是时间的声音。
甲:接下来,请秦丹为我们朗诵诗歌《时间》。
朗诵诗歌《时间》。
乙:不经意间,时间正一分一秒地从我们身边流逝。
甲:时间是不等人的。
乙:想挤出时间不容易,但失去时间却很容易。
乙:无论迎着多少无奈,无论听着多少感慨,它从不因势而变,因人而异。
甲: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珍惜时间的典范。
乙:现在请有收集关于《珍惜时间》故事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一下他们所故事。
故事1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过渡:故事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典范。那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时间的故事呢?
故事2讲述《浪费时间的故事》。
乙:恩,这个例子的确非常典型。我相信这是存在于各位同学身边的现象吧。希望同学们。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开始学会提醒自己:珍惜时间。
过渡:甲:一个人的青春能有几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乙:看完这个故事后,想必同学们都会有一些感想,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的感想。
过渡:甲:同学们,时间赋予我们每个人是非常公平的。
乙:不会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少给你一秒。
甲:珍惜不珍惜它。
乙:抓紧不抓紧它。
合:就看我们自己。
甲:记住: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乙:对!
甲: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乙:对!你说的没错!
甲:这哪是我说的,这是裴斯泰洛齐和卢梭说的。
乙:他们说的真好,你还知道什么?
节目六:歌曲《隐形的翅膀》。
甲: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我们这次主题班会也接近了尾声,我想同学们在这次班会中应该学到了不少。
乙:下面请班主任对这次班会进行点评。
乙:同学们,请赶快珍惜时间吧!暂时放弃上、进游戏厅所做的无聊事情,多看看书藉,努力学习,考虑一下未来。
甲乙:同学们,请珍惜时间吧!
甲:这次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4、使学生知道时间是生命一样宝贵的,所以要树立爱惜时间的观念。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使学生知道时间是生命一样宝贵的,所以要树立爱惜时间的观念。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使学生知道使学生知道时间是生命一样宝贵的,所以要树立爱惜时间的观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讲解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
学生学法:合作、自学、自主、分析、思考
那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怎样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浪费时间呢?
一、学习课文。
1、小声读课文。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什么?
二、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
(课文一共有6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第一自然段写过时间的意义,第二自然段写过我受到父亲的的影响,第三自然段写过他读过的书给他的影响,第四自然段写过我实现自己的理想中努力的经过,第五自然段写过好习惯对人有什么作用,第六自然段写过要珍惜时间的看法。)
3、自己再读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绘了哪幅图的内容。
1)学生自己图文对照。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三、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主要想告诉我们时间就是生命一样重要。
2)齐读这一自然段。你还读懂了什么?
3)观察彩图,体会书中的描写。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4)练习朗读。
2、学习第三至六自然段。
一、先读一读课文,看这几段各有几句话。
二、想一想每段话都讲了些什么?
三、这几段讲了什么?抓重点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课文。
我们按照这种步骤学习课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声读,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
3)有感情的朗读这几段。
a、让学生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你认为什么地方应当重读,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就怎样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c、教师适当范读。要读出感情来,读出问句的对小朋友的.影响。语气。体现出时间
4)再读这段课文,体会这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语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句谈自己体会。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的挂图。
3)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加上各种语气。
4、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学习前三段的基础上,进行自学: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在小组内谈一谈。
3)参加班级展示
4)教师指导朗读
a、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谈谈怎样理解的,然后读一读,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再加以范读。时间就是生命,怎么样做时间的主人,大好时光白白流逝。
b、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朗读时要注意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要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回来的,所以你们要珍惜时间吧!
1、与同学交流时间和好习惯有什么关系?
2、要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学习目标:
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3、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
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生举例说明)。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单位及换算。
1km=m。
1m=dm。
1m=cm。
1m=mm。
1m=um。
1m=nm。
3、实验探究: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4、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和长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5、特殊测量方法。
(1)如何测硬币直径。
(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时间单位还有、
1h=min1min=s。
2、秒表的使用。
(三)误差:
2、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三、随堂检测。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一、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我还存在的疑惑:
二、课下作业。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早操歌》,体验运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体育运动中获得热烈奔放的情感。
2、学生要注意掌握好强拍上的休止节奏,能了解这个节奏,在这首歌曲里,对于情绪的表现有什么意义.
3、通过学习体验运动员不懈拼搏的顽强意志。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的强拍上的休止节奏和曲中的附点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做体操,你能选择一节你最喜欢的'体操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指名表演)同时播放《早操歌》的音乐伴奏。
师: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也很到位,那你们知道做早操的目的是什么吗?
生:锻炼身体。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做操是为了锻炼身体,“生命在于?”
生:生命在于运动。
师:对了“生命在于运动”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教同学们一首《早操歌》好吗?
生:好。
师:板书课题。《早操歌》。
二、探究。
1、欣赏一遍歌曲《早操歌》(多媒体)。
2、教师先用轻声高音位置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注意纠正乐句的语气及其字词的咬字吐字如:“朝霞、精神、清爽”等。
2、教师范唱歌曲。
4、学唱歌曲。
4、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师:同学们大体还唱的不错,但是有些地方,我觉得有问题,你们发现了吗?
小组讨论:那些地方是唱时候的难点?
师:让学生找到歌曲中连续出现了的“连音线符号”时,这个地方音符的时值就延长了,因此要唱到位,另外歌曲中多处运用了强拍休止,这种地方也要演唱到位。
4、生自编动作(音乐伴奏)。
师让学生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5、接龙游戏表演(6-7名学生表演,音乐伴奏)。
6、师生共同表演(播放音乐伴奏)。
三、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早操歌》,希望同学们每天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坚持锻炼身体,用强健的身体,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
像春节蓝天中璀璨的烟花,它总让人感叹短暂的光辉;如瞬间流出的陨石——流星,在刹那间来去匆匆;似美丽的昙花,短短的花期个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留恋……它们犹如时间一般,短暂易逝。但我阅读了《匆匆》之后,我总结出了一句话“时间——止不住的步伐”。
朱自清大师的《匆匆》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对时光易逝且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和对自己不懂得好好利用时间、没有为生命留下游丝样的痕迹深深地自责。我被他那精致得如同艺术品样的语句说感染了,也开始明白要做时间的主人,掌握时间,并且好好利用。
四千多个日子在我手中无声无息地流过。以前,我总觉得我还小,还有很多时间等着我去花,可却浑然不知时间正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无论我怎么留恋,也不能阻挡它的前进。我犯了一个大罪——严重地浪费时间。
“时间最不偏心,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这句话显然矛盾,但却意味深长。谁最懂得利用时间?我想这个人非鲁迅先生莫属了。
像有一次,鲁迅先生家来了客人想跟他闲聊,可是鲁迅先生对这位好友毫不客气地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做吗”来拒客。他用别人玩耍、和咖啡的时间充分利用。
又如我们四年级学的《和时间赛跑》喜时候的林清玄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做完的作业,他十天就做完了;三年级的他,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在他们面前,我有什么权力来讲时间很多呢?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难道聪明的你愿意看到时间白白地在你身边像风一样飘过吗?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让我们努力地充实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一分钟的价值,懂得要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教育学生珍惜人生最美好的时期——童年时代以古今中外名人为榜样,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学习。
3、逐步养成学习、生活有计划,做事合理安排时间,讲效率的好习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用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金子般宝贵的时间吧!
1、请听快板《昨天、今天、明天》。
2、故事《小红军识字的故事》。
3、讨论古今中外的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4、诗朗诵《奇妙的一分钟》。
5、小品《小明的早晨》。
6、布置作业:课外制定一张“一天作息时间表”。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课程标准要求:
1.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结果。
2.持和发展想要了解的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于探究与发展对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与同伴交流。
2.统计整理信息资料,比较分类,并说明工作原理。
3.选择感兴趣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
4.养成认真细致工作态度和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搜集整理信息资料,选择研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已经俱备一定的探究技能,本课只是进一步应用,是完全可行的。再者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可以促进本课的学习。但是搜集资集资料是本课学习的前提,目前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渠道较窄,估计有部分学生可能找不到充足的资料,会影响本课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方面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事先搜集资料补充。
实施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搜集有关钟表资料: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搜集资料予以补充。
整理信息资料与交流:
引导学生汇总多种资料,运用讨论、分析、比较进行总结激励学生极积表达、交流,认真倾听、思考、补充。
选择钟表继续研究:
激励学生积极讨论选择喜欢的钟表,制定研究计划,合作探究,交流、改进。并引导学生认真记录研究结果,遇到问题及时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搜集关于钟表的`资料,并进行表达交流。
教学难点:
统计、整理、比较有关钟表的资料,并说明原理。
教学方法:
搜集整理资料、观察、思考、讨论、倾听、探究、合作与交流。
教学资源:
各种各样的计时工具及图片。
课前准备:
预习本课,并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搜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并思考工作原理。
二、整理汇报:
1.学生以组为单位整理有关计时工具的资料,根据特征分类,并思考工作原理。教师检查各组搜集资料的情况,并出示教师的搜集资料补充。
2.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并说明各种钟表的工作原理,其余倾听、思考、补充,教师相机评价鼓励学生。
3.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钟表继续探究。
三、计划与组织:
1.小组讨论选择感兴趣的钟表,思考交流研究方法。
2.小组计论制定书面研究计划,并详细分工。
3.展示各组探究计划,大家讨论优点与不足。
4.各组讨论修改探究计划。
四、延伸探究:
1.运用钟表发展史,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人类不懈探究的科学精神,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坚持不懈的进行科学探究,将来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学生课下分组探究,做好实验记录,并相互交流探究结果。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两件物品)。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三、质疑并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四、课堂反馈。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五、结语及课外作业。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学生提问备案】。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第三课时间的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时间像小马车》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这是什么》欣赏《在钟表店里》教材分析:管弦乐《在钟表店里》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绘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这是什么》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谜语为歌词,“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那是什么发出的“嘀哒”与“当当”的声音呢,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歌曲的旋律在有规律的节奏配合下,轻松、跳跃,第一、二乐句形象地描绘出钟表的机械声和报时声,第三乐句是重复的两个小乐句,呈示着两个设问,第四乐句是个扩展的尾句,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给人以完整的结束感,结合歌词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并暗示着谜底。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2、拓宽眼界,了解时钟的种类及演变过程,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发现声音有长短、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奥秘。3、用清脆的声音演唱《这是什么》。教学重点: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教学难点:歌曲《这是什么》中有一个一字多音处“起”的音准;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以及顿音记号处的演唱方法。教学方法: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这是什么》;用讨论法和提问法欣赏乐曲并感受音乐情绪;示范法和练习法解决歌曲的难点。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歌曲录音带、各种钟表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课:老师让学生猜谜语: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出一个谜语(出一个谜底是钟表的谜语让学生猜。三、学唱歌曲《这是什么》:1、听歌曲录音范唱,并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东西?2、出示歌词,指导学生读歌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歌词内容。3、老师范唱歌曲,让学生看歌词听老师范唱。4、听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跟着录音轻声跟唱。5、师生接唱练习。6、解决难点:老师示范,让学生学唱并练习,指导学生掌握“什么时候起”中的“起”的音准以及歌曲中的几个附点节奏。7、老师弹琴,学生跟琴齐唱。8、让学生边唱边看书中图,并记忆歌词。9、指导学生像唱歌词一样地唱歌谱。四、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1、出示师生搜集到的各种钟表实物或图像,简单讨论:你们看这是什么?(让学生观察后随意说说各种钟表有什么特点?)2、老师介绍乐曲《在钟表店里》的创作背景:以前的人们都梦想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表,那个时候钟表是非常昂贵的东西,穷人家根本买不起,表坏了他们会想方设法修好它,于是修表店的生意就特别好。你们想知道修表店里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描绘钟表店里修表工人的乐曲。3、让学生初听乐曲回答:从乐曲中你听到什么声音了?4、再听乐曲,边听边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或即兴表演。5、老师提问:乐曲是怎样用高低、长短、强弱的音响来表示大小钟表的?引导学生判断乐曲中描述的音响与现实生活中的音响有什么异同?指导学生在书中做连线练习。教学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时间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板书设计:这是什么歌词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复习歌曲《这是什么》;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创编活动。教材分析:《时间像小马车》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歌曲采用了有规律的节奏,多为四分、八分音符,形象地模仿了时钟“嗒嗒”走动的声响。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并采用了曲调的模进、节奏的重复,使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告诉我们,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说明了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懂得利用人生有限的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唱、思考和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关于“时间的歌”的音乐教学过程,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2、拓宽眼界,了解时钟的种类及演变过程,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发现声音有长短、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奥秘。运用想象力,尝试设计一个新型的现代化时钟。3、即兴创编动作,节奏和创造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4、用清脆的声音演唱《这是什么》和《时间像小马车》。教学重点:准确掌握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教学难点:歌曲的歌词不易唱清楚,容易咬字不清。教学方法:运用听唱法和练习法复习歌曲《这是什么》;运用听唱法和教唱法学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运用模仿法和指导法帮助学生清楚地咬字吐字。小组合作法进行创编活动。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歌曲《这是什么》《时间像小马车》录音带、打击乐器、学生自制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复习音乐课常规二、复习歌曲《这是什么》1、听歌曲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跟唱。2、老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老师指导学生演唱技巧。3、指名独唱歌曲,全班评议。三、导入新课:老师编讲一个小故事解释时间像小马车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说说时间像什么?(使学生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理解时间对我们的重要、珍贵,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四、学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1、听歌曲录音范唱,提问学生:歌中唱了什么内容?你从歌中听到了什么?2、学习歌词:按照书中的形式出示歌词,指导学生解决生字生词,熟读歌词,并反复练习,帮助记忆。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4、放慢速度教学生学唱歌曲(师唱一句,生唱一句,指导学生唱准。)5、老师慢速伴奏,学生跟琴轻唱,老师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并咬字清晰:提醒学生运用舌尖轻轻弹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二、处理歌曲《时间像小马车》:1、老师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要注意运用力度表现歌曲情绪:“时间像小马车”可以唱得轻松、跳跃。“嗒嗒嗒嗒……向前跑”要唱得连贯,一气呵成,饱满而有气势。“你我同坐一班车”力度变弱,每个字要清楚。“嗒嗒嗒嗒……谁也少不了”强调两个强拍上的“嗒嗒”形容钟表走动声音,在两处出现,每次数个,演唱时容易出现吐字含糊不清,按照前面的方法指导学生,增强歌曲的表现力。2、出示打击乐器:三角铁、碰钟、串铃、双响筒等让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3、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用自己的方法表现歌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动作表现歌曲、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教学小结:说说你在哪里都见到过什么样的钟表?布置:搜集有关鲜花的资料板书设计:钟表图时间像小马车词谱课后小结: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生动有趣的语言。
同学们知道实物投影仪上的东西是什么吗?它们是雨花石和三叶虫化石标本。谁能说出他们的作用?雨花石可以欣赏,三叶虫化石标本可供科学研究。除此以外,在科学家,尤其是地质学家的眼里,它们还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质学家陶世龙先生所写的说明文:《时间的脚印》。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特别是“龟裂”和“楔形”。(齐读)
2、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3、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文中的重要语句,读后完成下列填空题:
从()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4、那么,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举例回答。教师小结: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提问: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为什么要接着写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我觉得这一部分可以删去。对此说法,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但须言之成理。
1、这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作者却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请说说你的具体感受。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象又很准确。
2、本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除了可以把岩石比做时间的脚印外,还可以比作什么?请大家拿起笔,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全班交流。学生发言。
3、教师引导:我也想了几个比喻,可能不如同学们写的好。我说一说,作为抛砖引玉好吗?岩石是历史的证人。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是内蕴丰富的书。
(同步播放幻灯)
4、再次讨论,学生发言。
1、岩石是时间的脚印,她讲述光阴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最后,让我们齐读高士奇爷爷的诗《时间伯伯》。
2、课外作业:在课后阅读、搜集、了解一些有关岩石、地球的知识。
1、“砾岩”是什么东西?(播放岩石分类表)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2、什么是化石?(播放地质年表)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三叶虫是生活在距今约5.7亿年前的寒武纪的海洋生物。
3、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什么意思?(播放地质年表)
寒武纪、石炭纪、第四纪,是地质学上的一种时间划分,是依据生物、气候的演化来划分的。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区别时间与时刻。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课件。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我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却又很快很快。
在玩电脑的时候,我玩着玩着,忘记玩了几小时了。在我躺在椅子上看课外书的时候,看着看着,渐渐入迷,看完一页,又忍不住翻开另一页继续看。在我睡觉的时候,也会嫌时间太少了,我睡不饱。
在学校里的时候,我日日盼望着快点放学,心里嘀咕着:怎么还没放学呀!还会扭头看看多少点,还差几分钟,甚至觉得一分钟也是如此的慢。在快要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觉得时间正在飞速的流逝着,没有时间给我预习。
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你。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惜时的名言,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梦醒,街前梧叶已秋声。”都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
是呀!时间是宝贵的,又是无情的,它总是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边匆匆流逝。能抓住时间并刻苦学习的人能成为有用之才。而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不断等待“明日”的蹉跎中,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常识性了解回声和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2)发声体在振动;(3)声音靠介质传播;(4)回声.
教材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提出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的问题,点明了这节知识的中心.为阐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安排了用音叉弹起泡沫塑料球用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同时安排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由实验得出结论后,又列举了人、鸟等发声器官发声时都在振动的事例,既加深对实验结论的印象,又扩展学生的知识.
教材中通过课本图3-2音叉的实验说明声音靠空气可以传播,为了解释此现象,教材类比石块激起水波讲了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让学生对波动这种运动形式有个初步印象.而后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讲解液体、固体能够传声,告诉学生“真空不能传声”,教材中没有选用真空铃的实验.
对声音的发声和传播有了基本认识之后,简介了回声现象,教材最后通过“想想议议”再次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法建议。
1.本节为声现象的第一节课,简要简述声音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和声现象在技术声的应用(如超声波探伤等)两个方面加以阐述.也可简介几个奇妙的声现象(如回声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本节是典型的现象教学,应以实验为主.
声音是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对声音,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仍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它是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能代替的(包括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能替代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实验,能动手时尽量让他们动手.
3.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要分层次进行.
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应分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最常见、最简单的发声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不常见的物理实验,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熟悉但又不曾认真观察过的发声物体是否在振动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从而概括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样既能揭示现象的本质,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利用回声现象及应用,既调动学生情趣又巩固前一章简单运动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如何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在启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工具:音叉、共鸣箱、铁架台、塑料小球、彩纸。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用收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新课教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教学方法:由学生对发声现象的观察,概括出上述结论.
供老师参考选择的实验如下:
用音叉和乒乓球演示。
如图3-1-1,将没有敲响的音叉靠近并接触乒乓球,球不弹起.敲响音叉,缓慢移近并接触乒乓球,叉股将悬吊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弹开,如图3-1-2.同时我们的耳朵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前后实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况下弹起?总结结论.
用纸人和少先队队鼓演示。
用彩纸做成高约10cm的纸人,放在少先队队鼓上,敲响队鼓,观察彩色纸人在跳动,犹如少女翩翩起舞.纸人的跳动是敲鼓时,鼓皮振动,鼓皮由于振动发出声音.用手按住鼓皮,鼓皮停止振动,纸人停止跳动,声音也没有了.
用音叉和水演示(可视范围小,若有实物投影仪则可选用)。
分别观察不敲击和敲击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时,是否溅起水花.
注意:每个实验都应对比观察,由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简介: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教学方法:由实验现象概括归纳得出结论.
可共选择的实验:
演示:如图3-1-3所示,
解释此实验:用石块激起水波类比振动在空气中激发声波.(可看书图3-4解释,也可做成课件)。
叉股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敲击一次音叉,将叉股放入水中,跟没有放入水中时比较声音有什么不同.表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学生随堂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上,另一位同学在同一张桌子离耳朵较远的地方轻敲桌子,耳朵可清晰的听见敲桌声,然后两人互换.
“土电话”表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真空罩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简介:月球上宇航员用无线电设备通话。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引导学生回忆电视电影中看过的情景,讲解“伏地听声”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听到远处的马啼声,人耳可伏在铁轨上听到远处的火车轰鸣声.问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入声速的概念,并能表明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固体物质中的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空气中:(15°c)340m/s。
回声。
引导学生展现已有感性认识: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出现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为什么在屋里讲话比在操场上讲话听起来响亮?
回声是否能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你知道哪些?
结论: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
回声可以加强原声,可以测量距离.
通过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思考物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利用回声可以加强原声、测量距离。
探究活动。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有关声音的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至今,声学已是非常活跃的学科,它广泛涉及到建筑、音乐、心理、医学、地球、大气、海洋、工程技术等很多领域,形成的交叉学科多达二十几个.通过调查,了解其中的几个方面.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综合分析材料;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说到化石时,本文提到了琥珀化石、长毛象化石。老师介绍一则小资料和琥珀、长毛象化石的来历,听后你与此文的说明的内容和方法比较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小资料:琥珀化石只是化石中的一种。其实,化石有许多形态,有石质化石、煤化石,还有奇异的冰冻化石呢。
琥珀化石的来历:远古时,一只小昆虫正在树枝上休息。它不知道危险正在向它逼近。树脂粘住了小昆虫,将它埋进树脂的坟墓中。经过沧桑变化,裹着小昆虫的树脂被埋入土中,又经过漫长的岁月,树脂变成化石,这就是琥珀化石。
冰冻化石:在距今1万多年前,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广阔土地上,生活着许多长着长毛的猛犸。一天,一头猛犸在暴风雨中跌下山崖,被埋进了厚厚的冰雪之中,冰冻起来。当这头猛犸被科学家发掘出来时,它身上的毛发皮肤都还完好如初呢。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学生复习说明文的特点。
在大家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重申强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采用小组争答的形式,看哪位同学答的快而准:
(1)从写作意图上看,说明文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使人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得到较清晰的了解;记叙文则通过写景、状物、写人、记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总之,说明文要授人以知,而记叙文要以情感人。
(2)从文章主要内容上看,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主要内容,说明文则是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
(3)从文章的表达方法看,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抒情和议论。说明文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抒情。说明文中的叙述,一般只用概述的方法,叙述是为说明服务的,因而不能运用艺术想像和夸张,叙述的重点必须与说明要点一致。说明文中也有描述的方法,但不同于记叙文中的描述。
1、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
2、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3、再出示: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
4、师说明:也可以这样写。
5、让学生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
6、汇报成果: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7、练习:让学生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集体讲评。
1、出示例3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决第(1)(2)小题
3、出示:
(1)802=160(千米)让生说出每个数各代表什么量?
(2)280=160(千米)
4、小组讨论、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着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5、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速度时间=路程
1、出示练习八第8题情景图
2、让生独立解答,全班讲评订正。
3、让生思考讨论:(1)(2)题的算式是根据什么关系式得出的?你有什么发现?
汇报展示成果: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便能求出第三个量。
练习8 5、6、7、9
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
教学反思:
3、激发上小学的愿望,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课件;作业纸若干;蜡笔若干;写有算式题的铅笔盒及衣服、串珠人手一份;写有时间的筛子。
复习整点、半点;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1、复习整点、半点。
谜语引出主题。
孩子们,王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小工具和你们一起游戏,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就来猜一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是什么?对了,是钟表。
看表认时间――十点、十点半、两点。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是一小时。
你们都认识它?那你们会看表吗?现在钟面上是几点?(十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对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10上就是十点整。那这又是几点?(十点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队,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10和11的中间就是十点半。在考考你们,几点?(两点)分针现在在几上(12)看它绕着表盘跑到哪儿?(12)它跑了……(一圈)时针从2走到几?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小时)对,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过去了。
2、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
体验一分钟并讨论
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现在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当小铃敲响时,说明一分钟开始了,我们一边看着秒针跑一圈一边想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当小铃再响的时候,说明一分钟过去了。你们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预备,(叮)开始!――(叮)停。一分钟时间到,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一分钟你能做哪些事?小朋友说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王老师还知道一分钟打字员能打500个字、小学生能跳绳280下,一分钟小朋友可以完成三件任务,最厉害的是消防员叔叔,能在一分钟里连接上水管并爬上五楼扑灭大火,看一分钟多么重要,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度过的。
3、一分钟任务游戏,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通过一分钟任务游戏知道抓紧时间认真做事的道理;
对了,王老师今天也带来的二个小任务,看你们能不能在一分钟完成。想不想试试?好,仔细听好:第一,把衣服叠整齐放在两边的桌子上;第二,根据铅笔盒上算式的得数,从小筐里拿出和的数相等数量的蜡笔放进铅笔盒里。
烙印,挥之不去。
或许是像《佩德罗巴拉克》里的那样破碎,亦或许是像沙漏一样一点一滴地逝去。
我不禁思索起这么个问题:假如你告诉一个人将在什么时候逝去,真的好吗?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个男孩在12岁生日时得到了一只倒计时的手表,这只手表告诉他,他的生命还有多长时间。
的确,男孩很成功,他成了大名人,成了大明星,就连老年生活也是十分富裕,被公认为德高望重的老人。终于,他手表上的时间到了终点,他作好准备。手表停了,可他还活着,但他却失去了对时间的控制,疯了,进了疯人院。
这个故事引起论坛评价的热潮,它意味深长地讽刺了那些愈是想掌管生命结果愈糟的那些人,作为一篇微型小说,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想到这里,我得到了苦苦思索的答案。我想,时间给人带来悬念,让人本已瑰丽的人生变得更多姿多彩。
1、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珍贵,懂得珍惜时间。
2、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创编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创编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感受乐曲的节奏,引导同学去探索、发现它的相同与不同。
2课时。
1、扮演《时间像小马车》。
2、欣赏《在钟表店里》。
3、编创与活动。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教学基本要求。
1、初听音乐,同学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那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示了什么?
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示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在相同乐段处也可用双手伸开表示钟表里分针、秒针机械转动的动作来表示,当听到不同钟表发出的报时声时,可以配以相应的动作。
4、还可以想象钟表店里的工人们辛勤工作的情景,进行扮演。
二、扮演《时间像小马车》教学基本要求。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同学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同学分成小组听录音,创编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
1)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2)哪一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3)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4)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合适?等等。
4、分组汇报,一组同学扮演,一组同学唱歌,一组同学打击乐伴奏,一起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示。
5、编创动作建议。
第1~4小节:双手做勒马状,双腿交替屈膝,双脚原地一拍一下提足跟。
第5~6小节:右手握拳伸出二、三指做甩鞭动作;
第7~8小节:手举至头,上腕部绕三圈。腿与脚的动作不变。
第9~11小节:做一次甩鞭动作;
第11~12小节再做一次甩鞭动作。
第13小节:左脚踮起,足跟点地两次,
第14小节右脚踮起,足跟点地两次,双手一直做勒马状。
第15~16小节:双腿交替屈膝,双脚轮换一拍一下提足跟。一手做勒马状,一手叉腰。
三、编创与活动:传消息。
这是一个编创节奏,培养内心听觉的练习。
2、评定:根据每小组节奏准确率的高低确定优胜组。在自身的课本上画五角星。
1、扮演《这是什么》。
2、欣赏《调皮的小闹钟》。
3、编创与活动。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老师今天让大家猜个谜语,看你行不行,“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猜一件物品。假如你猜不出,请听一首歌,听听歌中唱的是什么,请你用笔把它画出来。
2、放歌曲《这是什么》并重复多次,同学用笔画,大多数同学画出闹钟,有的同学画出表,教师加以引导,那种合适,并将画的好的进行展示。
二、学唱歌曲,感受表示音乐形象。
1、师出示各种小闹钟,请同学说说闹钟的功能(它能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是我们小朋友的好伙伴。)。
2、听听闹钟走的声音(嘀哒嘀哒),提示同学要用轻松而弹性的声音来读唱,并用合适的动作来进行配合。
4、学唱歌曲难点解决:50505—和20205—这两句不同音高准确演唱通过比较、重复的方法来来学会。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6、师:用什么打击乐器来伴奏呢?怎样敲最合适?(双响筒,木鱼,碰铃,三角铁等)。
7、分小组扮演歌曲,由同学之间展开评价,锻炼同学主动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歌唱和扮演的能力。
三、聆听《调皮的小闹钟》,进一步体会音乐表示的闹钟形象。
2、初听全曲,感受乐曲情绪,鼓励同学可以随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示。同学交流回答:大多数同学说修好了,因为听到了闹钟的铃声,闹钟恢复了正常,个别同学就说没有修好,因为觉得是快修好了的时候,听到最后结束是的一声滑音,表示闹钟里面的弹簧跑了出来,又坏掉了,所以没有修好。
3、师:小朋友在曲子中听到了闹钟走动的声音,还听到了闹钟的铃声,听一听出现了几次?再次欣赏乐曲,请同学用笔在书上画出来,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4、同学交流,师归纳小结。
四、结合歌曲乐曲中表示的闹钟的音乐形象总结归纳,认识时间的珍贵,懂得要珍惜时间。
1、让同学说说你该怎样保护你的小闹钟,怎样珍惜时间的。
2、生回答交流,师总结归纳时间就象小马车,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时间用在正确的地方,不要浪费时间。
3、扮演歌曲《这是什么》和上节课学的《时间就象小马车》,唱着走出教室。
五、编创与活动: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这是一个高低、长短、强弱的综合性练习。
1、教师事先准备好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纸等物品。
3、还可以鼓励同学发现身边的物品,敲击出声音,列举自身探索到的高的、低的、长的、短的声音,做出来给同学们听。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3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