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18篇)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通用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加深对书中人物的了解,认识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这里有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水平。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以前经常抱怨教育学心理学太抽象,而且太枯燥无味,又没什么用处!好多概念性的东西也不知道在教学实践中怎么应用,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有点改变我观点。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个部分。阅读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第一个看到的心理效应是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讲的是老师让学生出来背书,学生只记得开头结尾,中间老是忘。其实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东西还与心理学中,大家都知道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有关。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1、老师在课堂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2、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3、背诵文章、单词时要经常变换开始位置。

4、每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这本书就是从理性的层面上保证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满智慧。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村落效应》读后感

村落效应i“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本书的“村落”指的是,在你与朋友,亲人,爱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依赖关系,村落效应是持续的面对面人际接触带来的正向身心体验。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为什么在线时代,我们必须面对面地交流。

之所以会这样,正如书中所说:

“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与接触才能让人感受到如村落般的归属感。它是一个人免疫力,复原力,和影响力的真正来源。”

而且长时间的依赖于手机,会影响“村落”的关系。之前看到一则新闻:爷爷家有wifi了,回来玩吧。

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面对面接触与虚拟社交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也希望各位读者好好思考:

你有多久没与人面对面交流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拥抱了?

你有多久没与人共进晚餐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买来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想要弥补一下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除去大学时必修过这门课程以及进行教师招聘备考时“恶补”过相关知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接触过心理学了。而如果突然间再去啃那些高深艰涩的心理学专著,我大概会雾里看花、不知所云。这次选的几本书,虽然是心理学相关书籍,但结合着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尤其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密切贴合,读来没有障碍,轻松舒畅。

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配套效应也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我们每一天、每一堂课、每一段言语、每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的是积极的、鼓励的、充满阳光的睡袍,那学生很可能会用自身良好的行动来搭配这件睡袍;如果我们给他一件颓废的、懊丧的、长满虱子的睡袍,那他也很可能会用糟糕的表现来呼应这件睡袍。一个人说,“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成为什么样,那就先把他夸成什么样。”这句话虽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更加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养孩子与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妨不吝啬地给予学生更多“优质睡袍”,比如鼓励的话语、关切的眼神或者悄悄竖起的大拇指。当然我们也要提防自己或者学生走入过度配套的恶性循环。

情绪abc理论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尤其延迟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每每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要求或是看到相关的报道,都会引发自己的反感与焦虑。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事实引发的我的焦虑与不安吗?根据情绪abc理论来理解的话,并非如此。引发我情绪波动的其实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与评价。我内心里不认同、甚至抵触这种现象。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没有紧迫、严峻到必须争分夺秒进行线上教学的程度,这段延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由地阅读、做手工或是学家务,而不必巴巴地守着手机或电脑“学习”。当我根据这个理论进行自我对照时,我对这个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缓解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找到了出口与路径。

这本书对我来说读得算是比较快的,而且比较有瘾。书中没有板起严肃的学术面孔跟我们故作高深地讲解那些心理学科学规律、效应和法则等,而是结合了充足有趣味又有意义的“故事”,向我们娓娓地讲述。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贴切的教育情境岂不就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吗?我在读的时候便被深深地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不停地读下去。这整本书就像在用亲和、明了、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绘一个个关于心理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笼统的、模糊的,是面向教育的,是指向教学的,是帮助教师的,明确又清晰。

这本书清浅畅达,甚至我们不能说读它是在读“心理学”。书的封皮上写着“教育艺术”四个字,或许更贴切吧。总之我挺喜欢这本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了故事的魅力吧。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字

今天读《煤气灯效应》第五章:情感操纵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章让人感触良多,一言难尽。猜得中开头,猜不中结局。

1995年周星驰拍摄的《大话西游》上映。女主角紫霞仙子貌美如花,智慧无双。她非常高傲,立下一个十分奇怪的规矩:无论是神仙还是妖怪,只要有人可以拔出她的紫青宝剑,她就会一生一世的跟着他。这位美貌的仙子觉得: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我想,大部分女子都做过类似的美梦。她们认为年轻、漂亮就是征服世界的杀手锏。于是,社会上盛行这样的调调:别那么努力工作了,工作再好不如嫁个好男人。还有人说:你看看自己,就是个女汉子!温柔一点嘛,会撒娇的女人才好命呢。

这是电影,可是也是现实的反应:大部分在开始嫁得好的女人,结局跟紫霞仙子一样凄惨,甚至还要悲惨。

情感操控第三阶段的特点和问题: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没有怀疑没有争辩更没有吵架。一切风平浪静,因为被操控者已经彻底屈服,放弃了一切抵抗,沦为奴隶。操控者就像训练一只小狗,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训练成了只剩求生本能的动物。最初,把美貌当做武器的女人,不但没能征服世界,反而沦为阶下囚。多么可笑啊。如果还有人高唱事业好不如嫁得好,那么,请他来看看,这些嫁得好的女人到底是什么下场?!

情感操控到了第三阶段,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是对的,我是错的。操控者已经完成训练,结束了完美的洗脑工作,开始享受成果了。被操控者因为过于绝望已经放弃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其实这个阶段,被操控者的表现,也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无论吃什么都没有味道,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几乎断绝了跟朋友家人的一切往来,就是呆呆地活着。

因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无法承受,为了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会出现一种本能地退缩状态,切断自己的五官和身体感受,将自身消耗降低,仅仅可以维持生命。。

第三,丧失自我,损伤灵魂。灵魂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灵魂有个代表:自我。这个自我非常重要,没有自我人就跟动物在差不多的层次。自我丧失之后,没有屏障,灵魂就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伤害,终身难以消除。

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在哪里?被操控者死守关系,不肯放手。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第一,受到威胁。比如,有人说大吼说,你要是敢离开我,我就跟你同归于尽。有些人更加不理智,为了达到目的,以孩子为筹码。因此,操控者虽然非常痛苦,因为有所顾忌,只能苦苦忍耐。

第二,物质因素。如果选择离开,就意味着经济状况下降。很多人可以忍耐精神上的虐待,因为其他人看不见。但是,物质水准下降,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事情。因此,很多被操控者害怕降低经济水平,或者害怕物质匮乏,只能忍受。

第三,心理因素:害怕孤单,害怕被抛弃,更害怕社会上的眼光。因为人格不独立,过度依赖关系,因此害怕孤单,特别惊恐被人抛弃。这其实是被操控者的心理问题,是他们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担忧。因为有这个心结,才会遭遇操控者。

怎么办?这个时候,一切都晚了。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壮士断腕,割肉离场,也许明天更加美好;要么咬牙死忍,坚持到最后。老一辈的婚姻大多选择咬牙死忍,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离婚。现代社会,离婚不再是屈辱或者污点,因此很多人选择离开。

小结:撒娇?好命?看谁可以笑到最后?

很多人对情感操控有极大的误解,以为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虐待。其实,之所以这样看,是因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表面看是操控者虐待被操控者,内在,是被操控者有所求。贪图人家的家境,条件或者物质生活。这个,谁又看得见呢?可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做梦嫁得好的女人,醒醒吧。至少做到独立自主,有人娶那是锦上添花,没人娶,自由自在依旧灿烂。

想要人家白白养你一辈子,这个代价你付得起吗?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路西法效应》

这个元旦,我读了沈石溪《牧羊神豹》中的一篇《神b效应》让我感慨万千。

这个故事讲了在圆通山动物园曾经有一项叫“b斗眼镜蛇”的表演,其中,有一只红颊b表演得格外出色,次次演出成功,因而有了“神b”的美称,它给动物园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财富收入,得到了许多人的宠爱,甚至还有人为它创作了一尊雕像。而这只红颊b因虚荣心的膨胀,想得到更多的鲜花、掌声、人们的称赞,在一次演出时太掉以轻心,结果被眼镜蛇咬伤,中毒身亡。

我们不难想象,“神b”的确有着高超的斗蛇技艺,理应得到更高的荣誉。但是,称赞的背后也有阴暗面――久而久之“神b”被这些称赞冲昏了头脑,虚荣心的膨胀使它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只要被眼镜蛇咬上一口便会命丧黄泉的残酷事实。沉浸在虚荣的蜜罐子里,最终会将成为其招来杀生之祸的根本原因。我豁然开朗:“神b效应”就是指那些过度自信,盲目虚荣的人的下场啊!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被自大、虚荣所苦害的人数不胜数:战国时期魏国庞涓:因为太高估自己能力而在马陵道上遭万箭射死;汉高祖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因为自己一方有五六十万大军而轻视了四处征战以致师老兵疲的项羽,结果被项羽以五六万骑兵击破,自己落荒而逃,险些被擒拿;东汉末年董卓,自以为掌握汉朝大权可以高枕无忧,所以放开手脚,展露暴虐残忍的本性,结果被王允以美人计杀死。

也许,我们将来会有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别忘记: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看清自己的能力,别让虚荣吞噬掉你的前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活动,而不喜欢费时费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喜欢看电视甚于写作业,喜欢玩游戏甚于做家务,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给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说在孩子对我们提出“过分”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先让他完成一项我们希望他完成的任务来满足他的“过分”要求,这样就可以达到我们预先的目的了。反过来,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们规定的任务,我们就必须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这样当我们再向孩子提出我们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时,他才有动力去耐心做,这就牵涉到拿什么当奖励的问题,这个奖励对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规定的任务时就会越有动力,所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选用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当奖励,选择孩子最讨厌的东西当惩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

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交作业,交上来也总是残缺不全,可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美术课时他总能很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了激励他学习的积极性,我就给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时上交家庭作业,就奖励他画一幅美丽的画在班级里展示,一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他高兴极了,于是家庭作业认真了很多,美术老师还在班里公开表扬他展示他画的画,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骄傲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喜欢你,作为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因为只有孩子们喜欢你这个老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互悦机制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你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你是爱他们的,事实上,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你对他们的爱究竟有几分呢?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在训斥学生的时候告诉他,老师这都是为你好,为了帮你改正错误,可是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悦机制后,我明白了,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学生并不理解,甚至说在他们的心里你并不喜欢他们,他们怎么会喜欢你呢?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时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学后我留了几个孩子做辅导,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别不喜欢被老师留下来,我布置的任务怎么也不执行,我说完不成老师的任务不能回家,他就说我逼他,说着就拿起一支水笔芯向脖子上扎,我见势赶紧拦住他,接着马上给他爸爸打电话,由于他爸爸在老区上班,赶过来时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我尽量控制住他的情绪,不跟他谈学习的事情,在这期间他的情绪缓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离婚后,爸爸又结婚生了一个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他,所以做法才这么极端,而且我还发现深秋了,他仍然穿着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马上把他身边的窗户关上,他爸爸来了后,我给他讲了孩子对我说的话并建议他多跟孩子交流,多关心下孩子的生活学习,还嘱咐他明天给孩子穿件厚点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离开教室的时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户都关好了,而且对我说了一句老师再见,这时,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种难言的成就感。我想这就是我真心对孩子好,孩子感觉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老师,谢谢您。

当然,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应,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读书使人进步,教师更应该手不释卷,用丰富的教育理论去充实和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样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路西法效应》

爸爸在生活中提醒我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听了一直懵懵懂懂。直到我读了《神b效应》这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后,才真正明白那句话的含义。

所谓的“b”,是一种身体较小的猛兽,它有一种奇妙的技能,不到几分钟就能猎杀一条长达两米的眼镜蛇!昆明南通山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四爪发达的红颊b。它被称为“神b”,因为它的斗蛇技术实在精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个星期它都要在剧场中表演一次斗眼镜蛇。它既不笨拙,又不萎缩;既不莽撞,也不行动缓慢。它像一位真正的演员一样斗蛇!先在玻璃罩中装傻,等蛇噬咬过来时,它突然敏捷一跳,让蛇扑个空。然后它继续与蛇周旋,直到把蛇累得气喘吁吁,双眼发红,它仍精神百倍。它甚至演出活吃蛇肉的绝技,趁蛇不注意从其尾部撕下一条肉来,痛得蛇狂蹦乱跳,它则巧妙地躲过蛇尾……等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它才向蛇致命的部位咬去。

忽然一天,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只英勇的神b在捕斗中装傻被蛇一口咬死了!工作人员们争着强调客观理由。然而作者直接说出原因:这只b死于种过度膨胀的虚荣心。

它一次次成功巧斗蛇受到人们称赞,虚荣心一定较强;它被喻为“神b”,斗蛇时一再打破常规。那些“等蛇装傻”、“活吃蛇肉”的动作,正常捕蛇本不需要,然而要想获得主人的喝彩和众人的掌声它就必须那样做。可正是这些无用功,才导致了悲剧。尽管其它b没有它这般精湛的技巧,也没有“神b”的称号,更不能在众人面前得到喝彩,但只要保持谨慎,就永远不会像“神b”这样被蛇咬而亡。

“小心驶得万年船”,字面理解上意思是:只要小心,驶得万年船也没问题。可是如果因为自己技术高而忘乎所以,必定会酿成灾祸……就拿游泳这个例子来说,不太会水的人因为小心往往不会出事,有些游泳高手却因为不慎重而溺水。

做事时应该记住“小心”二字,“谨慎”一词。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实验中,先让两组人从事重复乏味的任务1小时,然后让他们告诉别人任务是有趣的。这两组人的唯一差别是,第一组的得到1元钱的报酬,第二组人得到20元钱的报酬。最后问这两组人对任务的真实感受。

结果发现,第一组报告说任务有趣、有意义,第二组则报告说任务乏味无意义。

这种结果中第一组的结果就是认知和想法协调,第二组认知和想法不协调。

当得到1元报酬的人,中间有情绪的时候,就选择用改变行为,从中找到有趣的事情来做,符合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觉得任务有趣、有意义。

这就是第一点: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那个班级有个非常优秀的家委会,尤其是在给孩子买礼物这里特别的大方,那个文具盒都是市面上最好的,华丽的水壶,可是孩子并不觉得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接手之后,就果断把礼物这点给卡掉了,换成了奖状,不换物质,用表现积分兑换奖状,最后以奖状的数量来兑换礼物,所以在角色上让孩子成为了主动申请礼物的人,那么自己的想法就会改变,行为也会有所改变。

第二点:改变想法,使想法符合行为。在给孩子奖状的时候,就已经备注了,几张奖状可以换什么奖品,而奖品从一开始的昂贵的奖品,变成了最普通的小橡皮,铅笔之类的,但是孩子们已经不再关注奖品是什么了,更多的关注是自己要努力做好获得奖状以此来标榜自己是可以的。

在这本书中看得策略,正好和我之前做过的类似,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字

情感操控与一言难尽的伤痛:离开就能跳出怪圈为什么要苦苦纠缠?《煤气灯效应》里面将情感操控分为三个阶段,昨天讲了第一个阶段。今天讲第二个阶段。

一个巴掌拍不响: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社会传统也要求女性温柔善良。但是,凡事都该平衡,过度就是麻烦,甚至是心魔。

经过了第一个阶段的试探和磨合之后,一部分人选择离开。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此时尚在热恋,对方都是如此态度,人生那么多磨难,以后还会怎样呢?但是,有一部分人选择留下来,走近操控者,走近这种关系。为什么?因为被操控者自己的内在情结被激发,与操控者的控制欲一拍即合。这事可能比较宿命,或者比较悲观:有些女性就像渣男收割机,专门挑不待见自己的男人。

所以,就算把操控者批得一无是处,罪大恶极,也始终解决不了问题。这个事情的关键非常简单:离开,走开,不参与。随你想怎么控制,随你玩什么花招,拍拍屁股走人,就是最高策略,就是最佳解决办法。孙子兵法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就是这个意思。

特点一:从一笑了之到怀疑自己。最初,对方只是偶尔挑剔,时不时发飙。你觉得,这不过是小毛病,人无完人何必介意?慢慢的,随着关系的深入,挑剔指责和批评就成了家常便饭。你变得很苦恼,开始怀疑自己:他老是觉得我笨,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呢?只要开始怀疑,就说明自己的内心开始动摇了,对方的影响开始有效了。

特点二,从希望他赞同我到他一定得赞同我。在第一个阶段,只要操控者启动了自己的心魔,而第二阶段被操控者自己的心魔也跟着启动:他是我最重要的人,他一定要欣赏我。如果他觉得我又蠢又笨,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被操控者也开始变得固执,像操控者一种坚持自己的意见。

特点三:惯性模式逐步养成。开始,你们只是某些小事意见不一致,慢慢的,越来越多,最后,生活变成了这个样子: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他告诉你怎么做,你乖乖执行就好。你开始感到绝望,对方开始习惯掌控。

问题出在哪里?《煤气灯效应》里面,罗宾斯特恩的解释和思考非常尖锐,尖锐到我们都无法透气。但是,想从泥坑里爬出来,还是鼓起勇气面对吧。

我还是摘录书中的原话吧。为什么有些人会留在情感操控的关系里?第一,“和难以捉摸的人打交道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生机!”

有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经历。每天晚上,喜怒无常的父亲回家时,孩子们都惴惴不安。有时候,父亲兴高采烈带回来一堆玩具,有时候会劈头盖脸辱骂我们,有时又会一言不发,自己闷在屋子里待着。所以,父亲快回家时,孩子们都会相互询问猜测:你认为爸爸今天会是啥心情?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学会了适应,学会了运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应对父亲的心情和脾气。长大之后,如果遇到靠谱的男人,每天回家的时候面带微笑,情绪平稳,这人就会觉得生活没有趣味,没有生机。她的内心深处渴望探险,自然就会被喜怒无常的人吸引。

第二,“试图理解煤气灯操纵者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掌控权”。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得到一些,也会付出一些。于是,我们很早就明白,世事无常,今天无法预见明天的事情。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呢?掌控,努力掌控周围的一切,因为能控制的东西越多,心里就越是感觉安全。我们认为,唯有如此,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小。殊不知这就是陷阱:大部分事情都是无法掌控的,比如情感比如关系比如婚姻。

怎么从第二阶段脱身呢?

一停止争论或者辩解。就算对方是错了,人家也有犯错的权利,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能退出争论,探戈舞就会持续。只要有一方不跳,这个模式就无法运转。

二寻找合适的时机,有效沟通。不要在对方上班前,心情烦躁,或者忙乱的时候进行商量或者建议。而是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什么叫做有效沟通?就是不带情绪,态度温和,但是立场坚定。

三表明立场,但是不强迫对方接受。双方的错误在于:操控者坚持自己的意见并强迫对方接受。被操控者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且不断辩解固执要求对方改变看法。所以,被操控者不要辩解不要争执,简单清晰说明自己的立场之后,闭嘴就好。

小结:尽人事?听天命?不决定权在你手里!

还有些人在身心俱伤之后,不得已选择离开。但无论选择什么,请务必记住一点:关系是双方的,探戈舞也需要两个人。对方再过分,也只能承担一半的责任。。

所以,如果累了,可以选择离开,你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人生。如果你想保留关系,也不想做什么,那么就会很快跌入第三阶段。

但是,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保留关系同时逆转关系。这个选择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也需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和精力,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最后,何去何从都在你的手中。只能祝天下有情人幸福美满。

好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今天就读到这里。我是王小喵,先关注再阅读,养成好习惯。

《路西法效应》

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读了《神b效应》这篇故事后,让我懂得了,无论在哪,都不能骄傲!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圆通山动物园有一只特别棒的红颊b。动物园为了搞创收,每个星期进行一场神b斗眼镜蛇的表演。这只红颊b在这么都场表演都屡战屡胜,获的观众的称赞和掌声,最后过度的虚荣心使他形成了掉以轻心,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感觉。最终被眼镜蛇咬死,夺走了他的小命儿。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我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经历:在五年级上册的时候我有一次数学3单元测试考了100分的好成绩,可是也是因为骄傲4单元就只考了92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只想让我们懂得,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骄傲!

《路西法效应》

上世纪70年代,作者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的结果让当时的心理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度。

首先,一个人犯下恶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一般有2种答案,一个是这个人骨子里就很恶,心理有问题、另一个是周围环境对他造成了影响。本书给出的结论是明显偏向于后者的。首先我们先认识下路西法,他是西方宗教里的堕落天使,非常受上帝的宠爱,但他过度骄傲,后来背叛了上帝堕入地狱。路西法效应任何环境上的变化都会影响个人意识,诱惑心智正常的人去做出无法想象的坏事,能让天使变成恶魔。

心理实验。

介绍下本书来源的'一个著名心理实验,作者刊登广告招募扮演狱卒和囚犯的人,每人每天15美元,时间一共2个星期。报名的人不少,最终挑选了24个精神都表现很正常的男性,他们都没有精神病史和反社会倾向。24人随机分配,是抛硬币的方式决定的,试验期间会剥夺人生自由,但保证基本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为了保证真实性,扮演囚犯的人都是被正规的警察带到模拟监狱的,然后是脱完衣服检查,穿塑料拖鞋,带着脚链,这就是提醒他们,他们在坐牢。狱卒则穿制服,拿警棍,他们只会叫囚犯编号,囚犯要叫他们“狱卒先生”。

第一天大家还能嘻嘻哈哈,但立马狱卒的表现开始进入角色,他们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一套管理办法,比如大半夜叫起来惩罚,让囚犯青蛙跳等。干得不好的还被没收衣服,干最重的体力活等,之后他们的惩罚开始肆无忌惮起来。囚犯也有过反抗,提醒他们这是演戏,但是这没用,狱卒会表扬优待表现好的,把出头的囚犯孤立起来,慢慢的,有些囚犯就开始出现身体不适了,其他囚犯则开始麻木。作者问了大多数的囚犯是不是想要放弃,得到的大多数答案是肯定,但是还是出现了2个完全入戏的,真把自己当囚犯,忘记这是一次实验了。

狱卒们则非常享受这个实验,甚至出现了让囚犯模仿同性恋的惩罚,作者意识到了局势已经失控,便立马停止了实验,狱卒们还意犹未尽,觉得自己表现的很好。

实验说明。

首先是道德准则失效了,因为人有从众心理,希望加入一个群体。但是在邪恶的环境下,就会变成对不合理规则的服从,也就是说,我们会丧失基本的判断力而服从恶。一个简单的实验,当一次公开选举投票时,如果前面的人都选择的同一个选项,再轮到你的时候,你会不会选择另一个,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服从之前人的选择。另外,狱卒的打扮也有真实身份掩盖的作用,这会助长暴力和反社会行为。这个我们很熟悉,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到了互联网上会变成一个粗鲁的人,就是我们所谓的键盘侠。另外,真实的环境也会赋予特定角色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认为这是一种使命,扮演狱卒的人就认为自己要做好狱卒,不能让囚犯舒舒服服过日子。这就是为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因为他在刚得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也想表现的像一个大家认为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为啥严谨的德国人会如此残害犹太人,克制的日本人又会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

总结。

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只要6天实验就能变得跟以前迥然不同,权威服从,角色扮演等心理因素会让路西法效应产生。

《煤气灯效应》读后感

作者:乱梦痴狂。作为一个对pua了解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过深入了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干货较多的书。

看完书之后,豁然开朗,很多疑惑都在书里找到了答案。

问题是重复内容过多,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看多了会觉得烦。需要跳过重复部分。

为什么总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说到底,是为了争个输赢,或者获得认可。一旦脱离了那段关系,就什么都不重要了。自然就不会受到总是让我难受、感到压抑,甚至怀疑人生的关系干扰和控制了。

有时候,干脆利落给一段关系画上句号是一个完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个社会很现实,利益牵扯千丝万缕,太复杂了。剪不断理还乱。

想要完全摆脱煤油灯效应,还要走很长的路。

我并不认为这本书是女权主义,作者在书的开始就说明了下面的统一使用“她”来作为被煤油灯控制的人的代名词。

神獴效应读后感

《神獴效应》读后感 爸爸在生活中提醒我最频繁的一句话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听了一直懵懵懂懂。直到我读了《神獴效应》这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后,才真正明白那句话的含义。 所谓的“獴”,是一种身体较小的猛兽,它有一种奇妙的技能,不到几分钟就能猎杀一条长达两米的眼镜蛇!昆明南通山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四爪发达的红颊獴。它被称为“神獴”,因为它的斗蛇技术实在精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每个星期它都要在剧场中表演一次斗眼镜蛇。它既不笨拙,又不萎缩;既不莽撞,也不行动缓慢。它像一位真正的演员一样斗蛇!先在玻璃罩中装傻,等蛇噬咬过来时,它突然敏捷一跳,让蛇扑个空。然后它继续与蛇周旋,直到把蛇累得气喘吁吁,双眼发红,它仍精神百倍。它甚至演出活吃蛇肉的绝技,趁蛇不注意从其尾部撕下一条肉来,痛得蛇狂蹦乱跳,它则巧妙地躲过蛇尾……等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它才向蛇致命的部位咬去。

忽然一天,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只英勇的神獴在捕斗中装傻被蛇一口咬死了!工作人员们争着强调客观理由。然而作者直接说出原因:这只獴死于种过度膨胀的虚荣心。 它一次次成功巧斗蛇受到人们称赞,虚荣心一定较强;它被喻为“神獴”,斗蛇时一再打破常规。那些“等蛇装傻”、“活吃蛇肉”的动作,正常捕蛇本不需要,然而要想获得主人的喝彩和众人的掌声它就必须那样做。

可正是这些无用功,才导致了悲剧。尽管其它獴没有它这般精湛的技巧,也没有“神獴”的`称号,更不能在众人面前得到喝彩,但只要保持谨慎,就永远不会像“神獴”这样被蛇咬而亡。 “小心驶得万年船”,字面理解上意思是:只要小心,驶得万年船也没问题。可是如果因为自己技术高而忘乎所以,必定会酿成灾祸……就拿游泳这个例子来说,不太会水的人因为小心往往不会出事,有些游泳高手却因为不慎重而溺水。 做事时应该记装小心”二字,“谨慎”一词。

2.

所谓的“獴”,是一种身体较小的猛兽,它有一种奇妙的技能,不到几分钟就能猎杀一条长达两米的眼镜蛇!昆明南通山动物园里就有这么一只四爪发达的红颊獴。它被称为“神獴”,因为它的斗蛇技术实在精湛,甚至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每个星期它都要在剧场中表演一次斗眼镜蛇。它既不笨拙,又不萎缩;既不莽撞,也不行动缓慢。它像一位真正的演员一样斗蛇!先在玻璃罩中装傻,等蛇噬咬过来时,它突然敏捷一跳,让蛇扑个空。然后它继续与蛇周旋,直到把蛇累得气喘吁吁,双眼发红,它仍精神百倍。它甚至演出活吃蛇肉的绝技,趁蛇不注意从其尾部撕下一条肉来,痛得蛇狂蹦乱跳,它则巧妙地躲过蛇尾……等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它才向蛇致命的部位咬去。

忽然一天,传来一个坏消息:那只英勇的神獴在捕斗中装傻被蛇一口咬死了!工作人员们争着强调客观理由。然而作者直接说出原因:这只獴死于种过度膨胀的虚荣心。 它一次次成功巧斗蛇受到人们称赞,虚荣心一定较强;它被喻为“神獴”,斗蛇时一再打破常规。那些“等蛇装傻”、“活吃蛇肉”的动作,正常捕蛇本不需要,然而要想获得主人的喝彩和众人的掌声它就必须那样做。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培训期间,粗浅地阅读了李瑞环同志的《务实求理》一书。此书是继《学哲学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两本经典著作之后,又一本的富有哲学思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力作,全书主要选编了李瑞环同志在中央和天津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稿117篇,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等16部分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李瑞环同志多年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思想精髓,深刻地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间中国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历程,既完美地展示了哲学的魅力和力量,又正确地揭示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的辩证关系。

通过阅读,感到全书有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文字通俗易懂。翻看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看不到华丽的词藻,看不到空洞的说教,看到的是作者朴实话语中闪烁着的智慧之光。这种简洁朴实的文风,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我想,当今的一些文章之所以难以解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缘由之一就是文风在一定程度上不够“接地气”,不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偏重于追求某些形式上的完美。

二是内容实事求是。所有的文章讲话都充满了实事求是精神,都是依据当时客观情况,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探究规律,找出解决办法。文章对于尖锐问题不回避,官话少、套话少;通过对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力求把深奥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说服力强,影响力广。

三是论述充满哲理。作者有感而发,娓娓道出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提倡什么,政府需要为人民做什么,我们的官员应该做些什么,个人应该如何修身的深刻内涵。特别是文章多处引用古谚,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天下和静在民乐”“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日”,不仅增加了讲话的文学性、哲理性,而且更为深刻地诠释了所论述的道理。

学习全书内容后,个人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习,从而改进工作作风、提升修养内涵。

一、务必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

全书始终贯穿加强学习的精神。比如,书中多次提到,邓小平同志曾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年轻干部必须学习马列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哲学,必须下大工夫学懂弄通,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等等。

在工作中,我们要像李瑞环同志那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求深入,不能浅尝辄止,“既要肯学,又要抓重点,同时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切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坚持学习一方面是要加强石油石化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里的重点不在于对其它专业的深入、全方位学习,而在于对石油石化行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融会贯通,另一方面要根据本职工作的需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新的理论,更新传统的观念,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才会发现工作的着力点和空间,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和潜力所在。相反,不坚持学习,依靠吃老本,只能是抱残守缺,就无法正确理解中央精神,无法贯彻落实党组部署要求,无法及时适应内外部形势的变化,无法创造性前瞻性地推进工作开展。

二、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李瑞环同志认为,实事求是就是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这不仅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精神状态和革命意志问题,是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的问题。他说:“历史的人只能办历史的事,不顾客观条件,不分轻重缓急,不排先后主次,只顾说起来好听,看起来热闹,提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到头来劳民伤财,图虚名,得实祸。”

这些教导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更有特别意义。中国石化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担负着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竞争能力持续提高,国民经济就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国家的政治体制就不会出现剧烈波动,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就不会被动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供职的企业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责任,能够在这样的企业工作,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应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身上的政治责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通过我们每天的工作来体现的。我们应该珍惜机遇,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多做基层群众关心的事,多做有益企业发展的事,不图虚名,不图私利,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发自内心地去注重每个细节,这反映的是态度问题。

三、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求工作方法,方法正确,可以锦上添花、事半功倍,方法错误则可能事倍功半,把事情搞砸。对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在《务实求理》一书中有很好的解答,他提出了“综合抓,抓综合”的方法,即从综合的目标出发,采取综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的工作,达到综合的效果。综合便是统筹兼顾,便是着眼大局的同时也要注意细节,考虑事情、分析问题一定要全面,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做事不能前后矛盾、顾此失彼,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以此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团结协作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亚当.斯密在经济学著作《国富论》特别强调分工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分工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但当分工走向专业化极端的情况下,合作又成为持续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这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体现。

李瑞环同志在《树立和平、合作、合理、和气的形象》一文中讲到,“要胸襟开阔,平心静气,听得进不同意见。…中国传统讲究人缘,讲究合群,不要太‘各’,要使人愿意亲近,不要让人看见就躲。”“具体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两人意见不同,要想达成共识,只能通过学习、交流、讨论来解决”。“领导干部为人处世要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宽容一点,谅解一点,豁达一点,糊涂一点,不要斤斤计较、是是非非、小里小气,而是能够听得进、容得下、想得开。”

对于总部职能部门干部,要强化团结协作意识,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在部门内外部、分线条之间做好横向、纵向的及时沟通、协调,在明确分工的同时,以统筹运作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有大局观,有整体意识,更多地站在领导要求、岗位需求、员工诉求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提出系统性、统筹性的优化工作方案,更好地推进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此书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识经验,激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感觉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增长了不少的教育智慧。下面主要谈谈对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两情相悦,在人际交往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规律。后被人们归纳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让得到人们的欢迎,或者支持、同意你的观点、行为,仅仅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人们喜欢你。

最近,我遇到了这样的教育难题。一天,轮到我去四班看午写。刚到班上,小王还在和同学在开着玩笑。我有点生气,让他赶紧安静下来。小王突然来了一句,“不喜欢历史老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听蒙了。仔细想了想,这孩子应该是觉得我在针对他。本来,小王是我的科代表,但由于做事比较拖拉,爱表现,常常在课堂上插话。我多次找他谈话,效果不佳。后来我只好把他换下来。结果,他表现就更不好了,上课常常和我作对似的,老说一些让同学听了会发笑的话。哦,“互悦机制”,让我突然明白了“不喜欢历史老师”背后的含义——他以为我不喜欢他。

于是,我试着改变与小王相处的模式。首先,我私下找到小王,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专门针对他。而且他对历史很感兴趣,历史知识储备很丰富,老师是很喜欢你的。不过,有时,你也不能和老师太较真哦。他答应我以后会好好表现。其次,当小王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上插话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他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最后,当他的作业有错题不会时,我会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引导,及时纠错。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

慢慢地,小王对我的态度悄然发生了变化。课堂上不再与我针锋相对,学习效率也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这次月考,他的历史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互悦机制”的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育的前提。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便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可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正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我将常常“温故而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林清玄说:“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此深以为然。有句俗话说得好:“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我们往往说太多,而忽视了安静的力量。古人说“静以修身”,安静的时候才会关照内心,才会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通过小事例来展示原理,浅显易懂,实操性很强,每个心理效应都写得有趣又实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鉴。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两个效应——超限效应、齐氏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款,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

这就是超限效应。小故事令人发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

学生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批评学生一定把握好一个度,有些错误,点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给学生。话说多了,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传授知识同样要注意课堂留白,灌输多了,也伤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动与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发。我们的实践课堂,更要讲得精炼,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索。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害怕学生完不成任务,因为根据齐氏效应:人们对那些没完成的任务,印象反而会更深刻。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该如何评价我们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预设,但更应注重引领学生思考,并具备随时沉着、灵活地处理生成性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应付生成性问题,除了教学经验,其实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所以,还是老生常谈:教师必须热爱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让自己拥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们读书记录上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交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共读、共行、共悟、共成长!”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歪打正着在某宝上买的一本书。那天闲来无事,就在网上逛书城,无意间看到这本书,鬼使神差翻看评论,没想到阅读过这本书的人给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普遍反应本书通俗易懂,很多人被刘儒德教授顺利圈粉,于是就网购了此书。

这本书的确跟我以前接触到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一样。没有抽象的道理,读起来一点也不晦涩难懂,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用极尽浅白的语言描述了66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让我明白了教育的规律,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说到心理学,心理建构是越不过去的,“鱼就是鱼”的童话就是典型的建构主义。有一条鱼,它听说陆地上有很多有趣的事儿,只因无法脱离水的拥抱,而无法实现想了解了解的心愿。它的好朋友青蛙知道了这件事,就把它在陆地上看到的景象向鱼汇报:人、鸟和奶牛。鱼没有见过这些事物,只能根据青蛙的描述进行想象,在它的头脑中每一样东西都带有鱼的形状,只是根据青蛙的描述稍作调整:人被想象成了用尾巴走路的鱼;奶牛是长着乳房的鱼;鸟是长着翅膀的鱼。这就是建构主义。即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装,构造起对新知识的理解。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说见多能够识广;也知道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孩子理解的不一样;万事皆有因。这本书中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一边读一边用他指导我的工作和生活。

就拿班主任工作来说吧,有时它确实需要讲点艺术。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个老师谈到她的管理艺术时说,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接班第一天,班级里乱成一团,她没有大声呵斥,也没有厉声制止,而是马上找了一段轻音乐,在班里播放,不到一分钟,班里就安静下来,同学们的心情也很快平复,上课时我们都心情愉悦,那节课上得非常顺利。试想一下,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采取另一种办法:看到乱成一锅粥的教室,她大发雷霆,恶语相加,批评有时会上瘾,会控制不住,越说越多,最后估计也能达到让学生安静的目的,在接下来的上课环节老师和学生心情都会一团糟,结果也会可想而知。

不久前读过这么一则寓言,讲的是南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一上来就拼命刮起凛冽的寒风,冷风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了,他则不紧不慢,徐徐吹动,顿时变得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温暖如春,就解衣敞怀,慢慢就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不难发现,两件事儿性质一样,这是巧合吗?答案是no!这本书告诉我这是——南风效应。何谓南风效应?就是以启发自我反省、促使唤醒内心良知、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转变,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作温暖法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种效应同样适用于生活。夫妻双方生活在一起,经常会有很多生活琐事,处理不好就会鸡飞狗跳,一个很小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成为引爆战争的导火索,多多采用南风法则:不排斥、不强力、不对抗。就会收到奇效。

我们都听过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孩子犯过错后,陶行知先生没有责备,没有讽刺,也没有体罚,他用四颗糖果让学生一步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发掘出了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勇于认错。这就像那温暖的南风,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一份感动。

前段时间我却做过一件北风做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追悔莫及:在社团活动时,拉丁舞社团两个领舞的女生,跳着舞嘴里还含着棒棒糖,外露的小棒肆无忌惮地左右跳动,学校里有明文规定不准携带零食进入校园,你们偷偷带进来也就罢了,居然还在上课的时候吃,居然还这么目无法纪,怒火攻心,我三步并作两步,到女生面前,怒目而视,她们快速把吃了一半的棒棒糖装在了口袋里,这样看来,她们是明知故犯!不知者不罪,我更加生气,厉声呵斥,并要求每人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第二天一早就交给我。

到了第二天下午,两人还没有把检讨书送来,居然挑战我的权威,你们不来,我去!到班里给她俩要来了检讨书,自此,一见我就问候“老师好”的学生少了两位,她俩见到我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过失一旦产生,纵使你有万般方法去补救,它终究会留下一道伤疤。我意识到,老师越强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越会激发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保护意识,他们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在习习南风温暖的包围下,学生反而会慢慢地卸下“盔甲”,向老师敞开心扉。

这本书好像有一种神奇力量,它总是能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教学案例,对号入座,时而开心,时而激动,时而遗憾,时而感同心受。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教育教学时善于运用,将会事半功倍!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愿这本小书能够拂去我内心的尘埃,让我不再愚钝。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空下来重新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觉得每一次读都会有所启发。很多内容在大学时就了解,但是本书中给了我们更多实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回想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与效果。其中印象最深的应该说是“互悦机制”。

“互悦机制”不难理解,就是如果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而师生的交流更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也许这个学生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恶习,但是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

回想往日的教学工作,事实真的如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往往不是取决于你讲课的水平,而是取决于他对教师的看法和太度。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明白的道理,这其实是一个最有效的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抱有学习兴趣的方法,用于转化一些后进生,也很有用。

举几个例子:二年级的麦路旺,是一个外国小孩子,由于他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比如可以不完成作业、不做好课前准备,只要上课不影响别人,下课不与同学打闹就可以。二年级上学期我接手他们班的美术课时也常提醒他要完成作业,可是从来都没有用。到下学期的时候我对他多了些关注,下课的时候常常跟他一起玩游戏、说一些鼓励他的话,例如:“你真聪明”、“跑得真快”、“其实你画画很好哇,想法真不错”等等,发现他偶而竟然交了作业——这是其它学科都没有的“殊荣”哦!我似乎也是受宠若惊,在课堂上连连表扬他,有时他没有绘画材料也帮他解决,一学期下来他完成了几乎一半的作业,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这个案例中,我的表扬表达对他的认可和喜爱,而他对我的喜爱也表达为愿意完成我的作业,愿意上美术课,“互悦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实现。

这种事例还很多,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仍是对那些很特殊的孩子。记得刚刚成为教师的时候,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特殊,据说是智力障碍,人长得清秀修长,却永远坐在角落里永远低着头。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有什么特殊,在学生们画画的时候留意到她的画非常不同,于是举起她的画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用色大胆,想象丰富,学生们开始曾笑她说她傻的,而我却坚待对她的评价,从此美术作业成为她所有学科中唯一能完成,并且得到优秀的学科。我想,认可、信任是起码的喜欢的表达,与此同时我也得到她的认可与信任。如果我一开始就和所有人一样认为她与别人的不同,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信任。

教师的爱,应该表达。我希望告诉所有的孩子,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接纳你,喜欢你。那么他们的小缺点不再是刺眼的,他们的优点会得到更大的发挥,你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是在他们心中你一定是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