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文化苦旅读后感字高中(通用20篇)

文化苦旅读后感字高中(通用20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籍的回应和思索,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书籍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感悟。这是一些读者们写的有关文学、艺术等方面作品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文化苦旅高中读后感

多年前,一次偶然读到《信客》,于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叫余秋雨,有一本书叫《文化苦旅》。那时的我年少浮躁,根本没办法读一篇散文的耐心,但对于《信客》却百读不厌,很喜欢。

《道士塔》之思。

在《道士塔》中,我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为中国人的愚昧落后而羞耻,为外国列强的掳夺而愤怒。一篇《道士塔》令我们反思。

百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文化的保护虽然比百年前好,但各式各样的“王道士”依旧存在。他们一味地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赶到门外,又一面欢喜的引进别国的糟粕。那些热爱韩国服饰,热衷日本动漫的人真了不起,把王道士精神发扬光大了!

有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明?有谁自觉地保护它?又有谁继承发扬它?这样的人不多吧。你我做到了吗?我们应当反思,不要再让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哭泣,不要再让王道士出现,不要再让中华民族的心滴血。

《风雨天一阁》之愧。

那座历经千年风风雨雨依旧屹立的藏书楼——天一阁,我面对它心中有愧。

千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怀着一颗虔诚敬畏的心,义无反顾地守护着它,视它重于生命。在这义无反顾的背后,分明是一份对书籍对知识最朴素的热爱,一份沉甸甸的爱。千年来,那许许多多的人,都如此重视知识,重视教育,而我呢,指挥虚度光阴,不用心学习,在他们面前,我愧疚得无地自容。再者,我也辜负了先人们和天一阁的苦心,如此辛苦留存下来的宝贵书籍,却不堪愿意去读。

想到天一阁在狂风骤雨,硝烟战火中,坚持了一千年的屹立,而自己做事却没有毅力、恒心,什么事情坚持不了两三天。一对比,我心中之愧又多一层。

我真该向天一阁向护阁之人学习。

《千年庭院》之悟。

那个动荡的年代——“--”,是个荒唐的年代,容不下知识文化,容不下文人。而岳麓书院,这个千年庭院,仿佛与世隔绝,外面的一切**都影响不到它,没有谁敢对它无礼。于是它成了文人的避难所,成了迷茫之人的精神家园,包容着疲惫之人,安抚着一颗颗幼小的心。

岳麓书院到底是用什么化解这些混乱的呢?是包容。就像千年前那样,包容朱熹的学说,包容各派学者的思想差异,包容各种各样的学生。它是千年的智者,是早已领悟包容的力量,于是它包容了人们的无知无理,包容了人们冲动荒唐。其实,包容也成就了岳麓书院。

我也悟到包容的伟大,要用一颗包容的心处世。

对于文章的感悟到此止。由书思及人,我心中又多了一些收获。

为了写这些文章,作者余秋雨定是走偏了大江南北,翻卷古籍史书,还要无数夜灯下苦思,才得以完成此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永不改变,余秋雨还如此努力才得以成功,我们应当加倍努力。

一本《文化苦旅》,使人受益匪浅,真实不虚此旅。

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高中

蝴蝶的美丽源自黑暗束缚中无数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美丽源自相互间剧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胜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们勇敢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此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顽强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悲痛为力量,与低徊婉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坚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味的孤独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幽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羡慕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楚,在这胜利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胜利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决定胜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高中读后感

一个道士,当了佛教圣地的主人。在莫高窟,大漠孤烟,他们无人问津,无人关心,如同守护他们的僧侣一样,孤独寂寞。

直到有一天,他等来了命中注定的“伯乐”——斯坦因。是的,一叠银元,成交,五箱经卷,余先生说他怕自己的`笔会不沉稳,所以只能简略地说,他怕自己承受不住,更怕后人承受不住。

车队出发了,一位年轻诗人说,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可我不相信斯坦因会在乎那个流血的民族,也许,在他眼中,那是上天的微笑,感谢那稀世的文物等来了知音,而他自己则是拯救了中华文明的“英雄”。

合上书卷,掩面沉思,这是一场文化的苦旅,那个王道士,真是个罪人吗?我听不到回答。他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农民,是来逃荒的,来时并没有任何恶意和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追根究底,那就是在对的时候遇上了错的人。

时过境迁,一切已成定局,我们只能轻声安慰:“莫高窟,莫高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化苦旅高中读后感

我随手翻开一页,“漂泊者”三个加粗宋体字映入我的眼帘,之后便是排列有序的一行行字。洁白干净的布局抓住了我的心,勾起我的兴趣。漂泊者,是在外游荡的的人么。

我翻到的正好是“其一”篇目。是讲一位新加坡的华族老人,林再有。他在在异国度过了他的一生,母国的商品支撑了他上半辈子,下半辈子因此而受到尊敬。每天,只要这位身材瘦小的老货郎还在风雨骄阳里一摇一晃,这些村落也就安定了。他没有任何职位,没有聚多少钱财,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老人用他的货郎,拴住了同处他乡的华人同胞瑜家乡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的锁链,这是所有漂泊者内心渴求,代表着漂泊者们对故乡的不舍,以及隐含在日常琐屑的无尽思恋。

但老人是漂泊者,早已经习惯了告别。他一路远去,四处打量,笑笑,道一句“入乡随俗,总得跟着变”。我知道,祖**亲与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斩不断、隐藏于血管的密码,在生活中悄悄表达。不然,那老人怎会如此安详地守株待兔,等待鱼虾自来。

无论什么时候,母国手里牵拉出的线,真的是好长好远,细密地接着无数海外游子的心。

这样绵长的生态只可感悟不可细说,真要好好品味,确实要从件件似乎毫不相干的事里细嚼,犹如陈年美酿,须得先闻上一闻那饱含泥土深情的飘香,方可倾倒在半新不旧的瓷碗,三分满,仰头而尽,如琼浆入喉,除了阵阵火辣似乎什么都没有。

看着这样优美而大方的文字,是一种视觉与感觉的享受,我受此启发想了些别的。我的家乡,是山东,风筝的故乡。幼时常和父母到最近的广场放风筝,那样漂亮的燕子,在天空快活翱翔,他飞得越高,我也是越快活,手里的不停地转,扯得丝线飒飒作响,好像在激动地摆手鼓掌。但是它突然断了线,在我最快活的时候。

以前父母怎样安慰都只是增加委屈,这样的文字,竟让我看开了!它挣脱我,是要到他所想到的沧海桑田,要到他所期冀的世界,它是那么不干被我调控,所以飞走了,先是无意,后是刻意地将我的痕迹带到我所到达不了的世界,借它的眼睛,我得以看到这么广阔的世界。

我想,漂泊者正是如此吧,因着什么缘由来到异国他乡,改变命运的同时,也悄悄将处在深闺的老母亲带到了大众视野。

这是一本很厚的大部头。

纵观全篇,除了首标题“漂泊者”再无其他。用其一其二这样简单明了的的方式似乎在含蓄地告诉我什么。

老人到底没有顺溜到老。他的鱼塘,他的海滩小屋,他的家庭动物园,也许都因迅猛的城市化而失去。岛里侨胞间的情谊也许会因此而淡薄起来,这种如朝圣般虔诚的对祖国眷恋的绵长生态也许会结束。

这分明是中国的血统给他一种违和的生态,与海鸣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那么不同,两种价值观,两种文化在作者朴实真切的文字里相撞又迅速逃开,引无数人遐想。

现在七老八十,已经成了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哲学家之一,但一接受采访,开口还是谈他的故乡罗马尼亚。在一家沈博士所言“最纯正伦敦风味”的咖啡座,里面全是在他乡的欧美人,没有中国茶,讲究的是印度的大吉岭。到底是伦敦风味呢!

正如沈老的稿纸,除了那一点点苍老的迹斑,只是一片空白。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我看到他飞的越来越高,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远方。我大哭,它不管我仍在自顾叛逆地飞着,带着长长的风筝线,消失在我的视线。

我合上书,轻抿一口淡淡的绿茶,抬头看向窗外,有人在放风筝,飞得老高,老高,火色的身影好像要冲向太阳。

文化苦旅读后感字高中

我一直不明白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要把他的旅途称为苦旅,直到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那纵横的土地,我才明白,用身体去丈量土地,用心智去打磨文明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余秋雨要做的不是顿悟、揭秘,而是体验,仅仅如此,足以让他名留史册。

因为存在的本身比他的衍生更有意义。

秋雨先生无法做到重建,因为散文不是小说,《文化苦旅》更不是《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历史已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存在了,即使再巧的笔已无法更改历史的选择,再灵的口也辩不赢已成的事实。余秋雨只是用自己的巧手给厚重的历史添加了一缕清幽,仅仅如此,就足以让《文化苦旅》传遍大江南北。

因为历史的本身比任何浮华的余缀都更为厚重。

余秋雨的文才并不突兀,也不虚浮,是一种淡然的雅。他深知天赋不过是一种巧合与上苍的遗弃,所以他不张狂,不恃才。他把一切文才与天赋都化作了一句句对古人的追问与一卷卷对山河的摩挲。因为他已见过太多从山峰到谷底的摔落,所以他深知救赎之路固然如朝圣般洁净,但除非堕到谷底,谁也不想走这条不能回头的路,所以他选择把自我之才彻底熔化,铸成一把利刃,插进中华的大地中,深深地听着大地的脉搏。

苦旅是艰辛的,他到了莫高窟,对神秘的深窟投向了一束同样神秘的目光,向躲在暗处窃作文喜的蒋孝琬投去一个祖国的蔑视。他到宁古塔,看着中原名士与南国佳人流徙在塞北辽阳。他到了杭州,看到了水龙王钱镠,看到了白居易和苏轼,他看到了一切,却又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走了,把所有胸中的感叹都寄托给了一枝枝瘦削的笔和一张张单薄的纸。

苦旅更是心灵之旅。

先生的感悟都埋在心底,秘不示人。历史的虚妄与苍桑都是引子而已,心中的灵感一旦爆发就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黄州于苏轼,琵琶女之于白居易,苦旅之于余秋雨,都是产生伟大艺术前的鸣奏,通往陡峭山峰上的台阶。

换句话说,探索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内心,因为一切你未经探索深究就深信不疑的事情,一定受到了主观喜好的影响,一切你未经深思熟虑就极力排斥的事情,一定受到了内心恐惧的左右。。

先生显然不想在历史中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他想要的是真实的历史,哪怕在此基础上再加以评判。

余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中说过:“忧郁,是巴金对社会的审视,对未来的疑虑,对人性的质问。”那样,苦旅,是余秋雨对文明的融入,对历史的敬畏,对自我的剖析。

苦旅绝非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道路,即使是,它也不会有尽头。作者:潘烁霖。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石路上,发出轻轻的声响,似流水拍打在嶙峋的怪石上一般。那份静谧,荡荡的残留在心间,似有悠然间的惆怅。这便是江南小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读罢《江南小镇》,写下这么多,我也不禁想起中国台湾女作家三毛,周庄便是她的故乡。也许正因如此,她的文章,她的心才会如此细腻多感。坐在三毛茶楼中,点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轻盈的旋转,时而上时而下,最终落入杯底。渐渐舒展开那紧张多时的叶片,将叶中的绿色渗入水中,散发出缕缕清香。然后饮下,感受水的空灵,仿若周庄的灵魂一般,又似三毛轻轻的怀念和召唤。

漫步周庄,看到的不是秦火红色的征战,不是唐金黄色的盛事,不是清灰白色的混乱,而是源于世间却脱于世间的淡定。江南小镇纵横街道间黛色的水波,古旧石桥上的潮湿砖块,朴素人家传来的优美歌声,在人们的梦境中回荡。

这篇,就为大家呈现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暑假过的开心。

文化苦旅高中学生读后心得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心绪繁乱,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熟悉却又陌生的地名纷纷从我脑海掠过,我想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却又无法言说。

先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写风景,它也在描写着过去。我一直不懂为何叫《文化苦旅》,而现在我懂了,他所描写的风景之下又隐藏了多少博大精深的文化。

先生到过很多地方,无名的小岛或是著名的景点,他所诉述的是我们能理解,却又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故事。这些故事或是历史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当过去呈现在眼前时,我已经无法用语言去描述,文化与历史交织着呈现出一幅绚丽的景象,令我叹为观止,心中却也有着一股淡淡的悲哀。

在探索文化这一旅程上,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一旅程不仅仅只有苦,也有着甜。

先生说: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我说:中华文化的庞大,是我们无法言说的,但,总是有像先生一样的人,用笔墨或是其他方式,将它表现出来,即使仅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高中阅读心得

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这几句每一个都戳中我的内心,这让余秋雨都感叹的书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对这本书充满了疑惑,对这本书的内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么,当时我仍无从得知,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谜。

而如今,大树的年轮又添上几圈,再拿起这本放置已久的书,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透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万水的豪迈在余秋雨老师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曾去过他所描绘的任何的一个地方,也从未想过要去摸索、探寻,仅仅是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内心就已是无尽的赞叹。

书中写了有着“天府之国”称号的都江堰;那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那风雨中的天一阁。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作者余秋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长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他在书中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触摸到了我们一些所不能接触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时间有劲祖国的山河,纵横华夏的大地,访遍名山大川,书写下这不屈的一笔。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文化的魅力,见证文化的变迁,欣赏祖国的壮丽无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其实本没有两者,因为路就是书。人生是路,是一条漫长的路;而书也是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我们在这条路上摸索、前进。而最终的目标就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我们从咿呀学语到如今何尝不是这样的,改变我们的也就是这文化,这条路必定是苦的,但我们不妨去试试,就算结果不像作者那样,我们也最终在文化苦旅中成长起来了。

文化苦旅高中阅读心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了《文化苦旅》这本书,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从中找出了丝许的感觉。

作者余秋雨先生从九三年开始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以另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的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呢,又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那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那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我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教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我想,读一本书除了能够获得理性和知识的收获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种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种喜悦。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犹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更加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细节。要知道学生们真正的想要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感兴趣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有责任心还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这些是我在读完《文化苦旅》后的所思,所想,所感。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老街坊,小弄堂,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过路的人们,踩在微有潮湿的石路上,发出轻轻的声响,似流水拍打在嶙峋的怪石上一般。那份静谧,荡荡的残留在心间,似有悠然间的惆怅。这便是江南小镇。

这景致,不难想象,似如白居易的那首《小柳桥》“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带着点点沧桑的味道。

而李商隐来到江南,则更赏到江南的那分淡妆的妖娆。“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吴市甲,巴z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大概是荷花盛时的六月吧。江南小镇是没有浓抹的,一切都是朴素的黑白,只有在六月的天里,才可在莲粉红的映衬下显得些许妖艳。

江南小镇,周庄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周庄因有九百余年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被人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余秋雨所欣赏的便是江南小镇这存于巷邑间古朴的文化,给予人的那一份悠悠的心境。“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周庄平常而悠闲的生活,这样映入眼帘。在周庄人看来,这一切都是那么平凡,而对于生活于大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幽静。也许生活就应该这样,淡然地进行,但而不缺少活力,我向往这样的生活,正如余秋雨所说:“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

周庄因水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清凉,因那斑驳的砖瓦而显得古老,但经历史洗刷后,给人们留下更多的还是它那似萧瑟秋风下的静立古木的淡泊安宁。对于周庄的气质,余秋雨这样说:“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沈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读罢《江南小镇》,写下这么多,我也不禁想起中国台湾女作家三毛,周庄便是她的故乡。也许正因如此,她的文章,她的心才会如此细腻多感。坐在三毛茶楼中,点上一杯清茶,看着茶叶在水中轻盈的旋转,时而上时而下,最终落入杯底。渐渐舒展开那紧张多时的叶片,将叶中的绿色渗入水中,散发出缕缕清香。然后饮下,感受水的空灵,仿若周庄的灵魂一般,又似三毛轻轻的怀念和召唤。

漫步周庄,看到的不是秦火红色的征战,不是唐金黄色的盛事,不是清灰白色的混乱,而是源于世间却脱于世间的淡定。江南小镇纵横街道间黛色的水波,古旧石桥上的潮湿砖块,朴素人家传来的优美歌声,在人们的梦境中回荡。

这篇关于高中生关于文化苦旅读后感,就为大家呈现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暑假过的开心。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道士塔》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历史悲剧,一个沉重的文化史实。它所揭示的问题让人心痛,让人揪心,让人不禁为那个时代,也为我们的民族,发出一声声无能为力的叹息。

全篇围绕敦煌莫高窟展开,说的是在20世纪初,莫高窟由一位无知的道士掌管,因为无知,他自作聪明地将窟中的珍贵壁画粉刷,甚至挖凿,代之以灵官塑像;因为无知,他将窟中无价的国宝向慕名而来的西方学者换回历历可数的银元;因为无知,祖国的瑰宝受到糟践,不幸流失,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国宝外流,我们发自内心地遗憾、痛恨、愤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让我们在今天,在这个觉醒了的民族当中,开始做一些事对遗失的文化进行补救.于是,在遗憾、痛恨、愤慨之余,我们直截了当地想抓住罪魁祸首.那么,元凶是谁?是犯下了强盗行径的西方学者?是目光短浅、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还是旧中国,那个没落在闭关锁国中的“天朝”?或许真如古人所说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自身的落后让我们已无心理睬一下被搁在西北荒凉之中的文物们,只好让强大的势力来替我们保管?想想旧中国所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想想“落后就要挨打”这铁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样恐慌与不安。仿佛有一枝利箭从历史深处射来,刺痛了我的心。

这就是历史悲剧,发生在祖先们的身上,但它带来的痛苦却可以绵延几个世纪.然而时光即逝,往事不再,亦无法缉拿真凶,将其正法。我们所能做的,惟有无奈,无奈地历数罪恶,无奈地遗憾惋惜,无奈地遥望历史,无奈地幽幽痛惜,无奈地叹出一口气,让它定格在那一个个耻辱之日、罪恶之日的上空,化作晴空中的阴霾,眼睁睁看着愚钝的王道士在毕恭毕敬地带路,看着洋人们在莫高窟洞开的一刹那惊诧瞪大的双眼,看着一箱箱文献、一尊尊泥塑、一车车诗卷、一幅幅壁画被运走。这样的奇耻大辱,哪个国人还能坐视不理?一个当代中国青年这样写道:“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决胜负于城下.”激荡人心的语言,道出了每位中国人的心声。但,现实与理想总是在作无谓的对峙与较劲,从而无法统一.看看,现在中国人在干些什么?有一些人继续沦为洋人的奴隶;有一些人忘掉了耻辱,忘掉了历史;有一些人在伦敦、东京等地的博物馆买下中国文物的胶卷,回国后对着相片作空头研究;还有一些人在呐喊中吼出愤怒,却永远只是呐喊,无法付诸实践。

一切皆因他而起,那愚氓———王道士.时至今日,不少人认识了这个名字:王圆箓。我在想,如果让他知道了国宝的价值,让他知道了他所作所为的严重性,他会怎么做?依然赚取蝇头小利?又或者,转做了更大的买卖?还是改邪归正,捍卫国宝?无从得知———我的想象力有限。但这次的阅读却让我真实地接触了历史的阴暗面,那是一段可怕的、灾难的岁月,但愿它不再发生。

《文化苦旅》高中读书笔记

初读《文化苦旅》感受到它的苦涩和艰辛。却惟独觉得在《江南小镇》这篇小记中感觉到了宁静。不知是个人偏见,还是作者笔下流露出来的抑不住的江南水韵。总之写得甚是巧妙。

自以为总想寻觅一处山水,然后静静生活到终老。不是矫情地希望另一种生活。只是觉得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城市再大再美,也只是多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再无其他。而心在那里总是空落落,干涸,了无生气。就像是飘荡在风中的蛛丝,没有着陆的地方。

找不到一种归属感。

看完《文化苦旅》中的《江南小镇》之后,心就像瞬间被小桥流水所滋润了。看着余秋雨先生透过自己的双眼看到那个荡漾在流水怀抱里的小镇,有的只是“浅诸波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有的只是“梨花村里扣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有的只是河水慢慢流,船撸慢慢摇。感动于此情此景我就想,这才是我心之所向的地方。我定要一一走近它们。

我想此生若是拥有如此地方,我大可以晒着太阳,养一只猫,在阳光下细数流年时光,或在夕阳西下中,独倚阁楼感叹光阴的灿烂辉煌,抑或在细雨朦胧中,穿着我最喜欢的长长拖地的白色的连衣裙,撑把油纸伞,立于小桥之上,幻想自己成为世界中独特的风景那也很美。

可是这样如古筝独奏般淡雅清丽的生活是如此得来?我不禁要探索这个神秘的源头。而余秋雨先生告诉我说那是江南小镇人民珍惜和恪守自身生态得来,是历史的故事告诉小镇人民要宁静无为。我想这大抵也因为这个由水润养的温婉小镇承载不了太多的金银铜臭,因此这样的生态可以沿袭至今不曾失去。

可是不暴露的历史也会蒙上尘埃,何况是一个置身于尘世的小镇。随着人口剧增,一切私家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的现代,现今江南小镇承受着几千年都没有受过的重负。我想在一个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一个印象里秀气的小镇那会感觉一切都变了味罢?人们游一个江南小镇,结果多半会败兴而归罢?余秋雨先生穿透历史的风尘又对我讲那是因为今天的小镇比过去缺了点真正的文化智慧,缺了一点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点是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那么这样说来这一切都来得理所应当了。因为小镇在发展,人群在到来,当初的一切都在变成商业化。

我不甘心,所以循着作者的步伐我亲自前去寻找它们。但在我走过了人流走过的那些拥挤小镇,感受了作者那时的感受后,我真正觉得有种失落。我不得不心情低落,步履沉重。因为原本心心念念要寻的归属,原来只是我一厢情愿地想太多而已。

可是我又想纵然现代化使小镇失去了我们心中原本的样子,但是倘若我们没有社会进步带来资金、技术和精力去修缮那些几百年前的每天泡在水里面的木质的建筑,那些小镇现在也只不过是一滩腐烂的木头和一堆丢弃的碎石而已。若没有人为的去宣传那些江南小镇的美丽和风韵,也许这样的美丽还是会尘封下去,或许还会更槽糕得泯灭在历史的沙尘里,永远不被察觉。这样说来适当的修缮恰到好处的宣传,可以让我们民族拥有的精神文明继承下来,并且展示给世界。这一举动不能单单只是说它好或不好。所以我没有激烈地要去谴责或者要去抱怨这种小镇现状。不管怎样,我还是乐观的把它认为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无奈罢。

人总是在不能自控地成长,社会的进步也是无可避免的一件事。而我们会执着于那些过往的人或者事物,也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我想过去只是过去,它还是留在过去作为过去时光的一种见证比较好。就像若是你穿一件汉服在时尚的都市里穿行,虽然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但在此时人们不一定就会附和赞叹。过去的终究是过去,它还是发生在回忆里比较好,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更多地把握现在,发现眼前的美。

这样想过之后心中的失落与郁闷就被豁达和明亮取而代之。我也不再会为了把江南小镇记忆中的烛火换成了灯管而感到纠结不堪。也不会觉得寻不到这样一处江南水而遗憾不已。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踏出阳关的风沙,走在往昔的丝绸古道,他久久凝视着黄昏中矗立的古塔,在旅程的伊始,漂泊的旅人来到了洞窟的门前。

“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显得更加的悲凉。”移步塔前,王圆篆的名字映入余先生的眼帘。他,是民族的罪人!

回望百年前的敦煌,穿着古布棉衣,目光呆滞的愚拙道士惊扰了门环上的浮尘。带着寻宝的眼神,他不禁大失所望——没有成箱的金银,没有成仙的密钥,有的只是暗淡的壁画与拙朴的雕像。于是,破坏开始了!惨白的石灰嘶吼着千年的哀怨,扭曲的雕塑嘲笑着罪人的无知。然后,掠夺开始了!一箱箱的经卷载上马车,扬起风沙;斯坦因贪婪的目光黏上了千年的瑰宝。

读到此处,我本应波涛汹涌的内心此时却异常平静,甚至多了几分嘲讽——本是民族瑰宝的文物宝库竟落入一穷矬道士之手。本将绽放异彩的绚丽文化竟埋没埋没黄沙。当一件件价值连城的文物惨遭蹂躏,一箱箱传世的珍宝流落他乡,这些就如同尖刀一般,一遍又一遍的凌迟着古老民族那浑厚又脆弱的灵魂。

幸而,中华民族虽蒙受了《道士塔》中那般的羞惭,却亦有着莫高窟的辉煌。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累。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在激扬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那燥热的脉搏。隋的昙花一现,唐的太平盛景,宋的细腻婉转,再到元的热血澎湃,明的悲壮挽歌。千年的生命,迸发在沉寂洞窟的胸膛,绵延在作者的笔下,缭绕在我的心间。千年文明,何其美哉,发轫于黄河的彼岸,通向渺远的未来,环绕她的是飘逸的彩带与慕艳的目光,千年文明,何其雄哉,横有千古,纵有八荒,中华文化,悠远弥长。承载着千年的记忆,带领着世界的东方。千年文化,何其馨哉,沐雨千年历久弥新,播种下馥郁的蕙蘘,采摘河畔的香草,酿成文化的芳芳。

沐浴千年的凄风苦雨,见证了道士塔的屈辱,感叹莫高窟的辉煌,迎着满面的轻尘,捧着氤氲的茶香,我与他再次迎接文化的风沙。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我静坐着,书本泛着黄光,灯光却使它耀眼。

白发苍苍,长须飘飘,他已沧桑了,在我脑中踱步,脚步清脆。

余秋雨,这本就带着几丝静谧的名字,在我脑中回响。他看见了,行行止止,被历史的沧桑涂抹着,他看见了许多。

而那些被时间隐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间,驾着文字来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来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叹,“王圆箓”。

伴随着老旧的树叶“咔嚓”作响。这位老者在我面前讲述着。他说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为了道士的家,用无数珍宝换得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当时的中国啊!”他怒吼着。却无奈的走向下一个地点。这是时代的慨叹。

他登上庐山时,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见到了这一震撼身心的奇观,听到了这一轰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许终于被一种久违的感觉“淋湿”,他想到了朱熹又联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无法构建出一种文化与名胜的对应,只能眼看着文人变成了游人。

“一阵云雾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摇了摇头……。

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他此般,走过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间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寻,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国的文人在慨叹,在惋惜,于选择间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国的文化在夹击中看不清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觉,提起一阵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绪的感染,还是历史带人的沧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历史长河源源不断。我便只是一个渺小的一员,像作者一样在此间徘徊着。谁也不知道我会做下什么?如同一个乡下的道士会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页,只觉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渊。我觉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么小一点,却看过了那么多。我的生活经历无比渺小,却带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种阅读,因为作者在生活中学会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谁?年轻或许是一种财富,因为人们总将明天描述成希望,那么它便是希望。我们不应让这历史的火种熄灭,我们仍需要带它们向未来前行,它们理应有一个归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讲的那般。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会离去的终将离去。

――题记。

我曾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当时,我对《家住龙华》这篇文章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然而几天前,我又想起这篇文章,便又找出书,读了一遍,却读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一定会有人说:“我读过,是一篇很凄凉的文章,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共鸣?”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是啊,我并没有感受过那种与同仁阴阳两隔的感觉。可是就是这样,我生出了一种发自心底的赞同。我想,这种苦涩我也曾有过吧。我在他乡,坐在草坪上,仰望星空,在浠沥的小雨中吐露自己的内心,自言自语的说出来,苦笑着,便有苦涩。临行前,要回乡了,望了望身后即将离开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有过一段美好回忆的地方,却是又有一些苦涩,一些冷清。

在生命的几十年里,总有一些自己所悲伤的吧?朋友,知己,却如那熟悉的陌生人,莞尔一笑便闪过了,生命是独自走来又独自走去的。正如他所说,“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飘然而来,溘然而逝。”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一生会与十万余人相遇,与数万人打招呼,与数以千计的人成为朋友,与数百个人成为知音,与几个人亲近,可到了最后,只有你一个人。

“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是一种奢望。”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自序中说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游历国内“文化山水”之人,他的希望即是笔下的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而我的确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人文山水所留给他的苦涩与释然。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今天中午,我们一家和爸爸的几个朋友去爬“龙虎山”参观“定王岭”。

我们穿过长葛到达禹州,远远的看到龙虎山连绵起伏的横卧在那里,据说龙虎山主峰就像卧在那里的一龙一虎,这也是龙虎山名字的由来。

走近龙虎山,山下的桃树开满了粉红的桃花,在微风吹拂下向我们频频招手;层层梯田上绿油油的麦苗让人心旷神怡。刚刚还是烈日炎炎,此时,迎面吹来的清风驱走了我一路的疲劳。

我们首先到山庄吃午餐,山庄里的建筑很有田园风味,梯子是木头做的,房子是木板房、茅草屋,饭菜也都是农家野味,土鸡、玉米饼、山野菜……厨房里飘出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

吃过饭,我们开始爬山,首先我们要爬两百多级台阶,到达“周定王墓”,走进陵墓,墓室分为前厅、侧室、中厅、后室四部分,阴森森的墓室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就在这时,一声怪叫把我吓得差点昏过去,妈妈循着声音找过去,原来在中厅上方有一个洞直通地面,几个调皮的小孩儿在搞恶作剧。据说,这个洞是过去盗墓贼挖的。的确,陵墓已经被盗的一干二净,连石门都被弄塌了。

翻过两个山头以后,下山的路蜿蜒崎岖,怪石嶙峋。突然,潺潺的流水声把我们吸引到了一条小溪边,说是小溪,水也就最多半尺深,在一圈石头中间集成了一个小水潭,里面起码有几百只蝌蚪在里面欢快的游动。我伸手想捉一只,可怎么也捉不到,爸爸用手一捧,却捧出了许多只。这时我和小伙伴又被一块银光闪闪的石头吸引了,我在水潭附近找到了很多金色的、银色的、粉色的石头,我把它们像宝贝一样带回家里。

春天的龙虎山如人间仙境,在这次登山中我收获了不少知识和乐趣。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打开书的扉页,看到的是这么一句话:“文化的旅程是苦、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诉苦旅。”这句话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脑的把它全部塞进脑袋里。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这么做,一本好书值得我去细细地品读,而不是囫囵吞枣。

我是一个没有真正旅行过的人,什么名胜古迹、文化风景、生态花园等等我都没有真正的体会过,熟悉这些美丽风景也只是影视屏幕上的一刹那。模糊、虚幻、没有方向感。这些华丽的华丽都显得那么没有真实感。从《文化苦旅》这本书的扉页到尾页就像是在作者的带领下旅游了一番。西湖、天一阁、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脑海中划过,是那么的清晰、真实。有质感。就像作者初游西湖时的感受,如临故地,我也像是曾经去过这些地方看过、玩过、感受过。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历史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改变。文化遗产的几经磨难后有的还屹立于世,有的销声匿迹,有的破烂不堪,有的失去原来的本色,没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质文化这一种,还有一种非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国各民族,各地的风俗人情,传统习俗都可以被称为非物质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无所适从地在书架上翻着书,这本书就来到了我的眼前。从风沙缭绕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带着一个个读者,去感受那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兴衰与悲凉。他的语言就如同她所说的莫高窟壁画一般细腻,每一笔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在三峡畔,绿意唤醒了倦意,湖上飞卷着曼舞的白云,湖明如镜,山青如洗,残阳喷射出的金光从浮云的指缝中溜走却难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群,它融化在水里,隐匿在山里。湖底有许多小鱼追逐着,倏的,雾悄然地弥漫了,过了一会,风也轻快地来了,吹皱了一湖春水,雾便也顺从地退开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抚平那湖面,想抚平他悸动的心。此风此景,为停伫在荣华上的世人,招魂。

檐角如悬崖,风铃似沧海,/他无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树,花被夕阳燃烧,而那一片片输液早已泛黄,看着那一片片泛黄的树叶如他的心一般直坠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出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园中的落叶厚厚一叠。天空中惨白的日儿勾住了哀伤,夜似乎太长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的一丝哀愁,雨洗净了挂满思念的高墙。

这本书,很苦。写书的人,更苦。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103年前,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戴上那顶众所皆知的白色礼帽,坐进了那辆黄包车。一个小时之后,他用血洗刷这屈辱的土地,曾经沸腾的生命,很快就会变成紫黑色的一片印记,被人踩踏,被人遗忘,然后在某个黎明,终于被雨水洗刷得再也看不出一丝痕迹。

103年后,他鲜血浸染的这片土地,人民不再瘦骨嶙峋,不再啼饥号寒,这里不再有横行的瘟疫毒瘴,不再有成群的苦力和车夫;这里的街道上,不再有那排泄物难闻的味道,这里的食肆,不再被苍蝇包围;这里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了,这里的知识与科学,终于得到了尊重;这里的军队,终于不再听命于军阀与外族,这里的旗帜,终于不再是花花绿绿的日不落之旗。

103年前的那个少年啊,我看到了你的笑容,但我也看到了你微微摇着的头,你有些尴尬——你还没有长大啊,还没有学会口是心非。是的,这还远远不够,你不能满意。

103年后的中国,人们摆脱了饥馑,却依然要为保护自己的私产而拼死相争甚至自焚;103年后的中国,街道虽然干净整洁,在背巷里却依然有乞丐和流浪的孩子;103年后的中国,孩子们确实可以上学,但受到的教育却因家产薄厚而大大不同;103年后的中国,知识固然重要,却往往被与生俱来的背景与关系凌驾;103年后的中国,也许有了让人骄傲的工厂和企业,但极高的税率依然在吸着民族工商业宝贵的血液;103年后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而这军队却曾调转枪口,在他们的父母兄弟心中,留下深深的伤口;103年后的中国,这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旗帜下,却没有高高举起的,个人权利的手。

闭上眼睛,我认真地倾听,告诉我,103年以前,一个十七岁少年心中的中国,有怎样的明天。

……轻轻的,一只稚嫩的小手在我的脸上抚摸,耳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顽皮的笑声,睁开眼睛,孩子们在身边追逐打闹,脸上是红扑扑的童真和顽皮。走出校门,街上的房子有新有旧,倒也整洁,花草没什么刻意摆放的艳丽与华贵,却在这春日散发出淡淡的芬芳。阳光没有遮挡地洒在身上,每一个路过的人都腰板挺直,互相问候,他们眼中不但有自由,还有尊严——不但有免于被外族欺凌的尊严,更有免于被国人倾轧的尊严。

在那黄包车上,你滑向死亡,你哭了,哭得真难看,像个孩子。你闭上眼睛。你又笑了,笑得像个孩子。这一刻,我也泪流满面。我终于知道闭上眼睛的你,看到了什么。

103年前的中国,103年间的中国,有多少人为了这自由,这尊严,永远闭上了眼睛,如同你,十七岁的少年一样?他们说,你们是英雄,是先驱,是勇敢者,是信仰者。

今天的我终于明白,其实,你们,只是想抹去孩子们脸上营养不良的惨黄,只是想拔除赤膊苦力眼中的卑微与懦弱,只是想为啼饥号寒者分一担米,一倾屋。你,你们,只是悲悯,悲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竟过得如此艰厄,如此惨绝。

这悲悯,就是最伟大的理想。

这理想,自诞生之日起,就绝不会死去。

高中生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摇扇子变成了空调,书信变成了电话,而我们的线下课也变成了线上课也就是网课。

第一次上网课是英语外教课。虽说可以挑老师,但总有看走眼的时候,而且大部分时候,你喜欢的老师都没有时间,所以总有几堂课上的既不开心也没学到什么。而且由于这个课程不会要求背单词,也不会考查,更不会有考试,所以上了一段时间后,我除了多说几句英语之外,什么用也没有。这给我妈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她再也不想让我上网课了——浪费时间和精力又没太大效果。

但缘分就是那么奇妙。当时我的语文直线下滑,阅读题和作文题扣分比较严重,所以西子妈就给我妈推荐了玲玲老师的阅读和作文一体化课程。这课唯一让我妈不放心的地方就是:这是网课!有外教的前车之鉴,她一直很担心——上网课我会不会让偷懒啊?我会不会在众多同学中浑水摸鱼啊?但在西子妈的劝说下,妈妈最终还是给我报了这门课。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页面,迎面而来的是因心老师的一张大脸。我当时想:这个老师看着真接地气啊!一般这么接地气的老师应该不会是那种很凶老师吧。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们这个班从老师到学生都很合拍。你别说,每次上阅读课,很少有人迟到。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进入页面,吐槽老师,吐槽同学,聊聊家常,所以说,我们在课前总会有“茶话会”时间。

但闲聊归闲聊,课,还是要上的。上课的时候,因心老师按照姓名顺序,针对不同的问题那就一个同学一个问题;遇到有多种答案的题目,她就会每个人都说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让我们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能通过别人的话语丰富答案,进而训练思维和能力。我们班的最高记录是一节课讲了5篇阅读理解,中考阅读理解啊!

再就是让人爱恨不能的作文了。每一堂课,因心老师总是让我们必须完成一篇作文,而且像唐僧一样在群里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这让我妈感到很放心。刚开始,我有些不耐烦——天呐,平常就写那么多作文了,好不容易休息了,还要写作文。不过,因心老师很好说话的。因为我们的课是在周五,所以通常学校会布置作文,这样,我们也可以写自己的作文,就相当于周末少写一项作业。而且,写完作文后,她还会帮我们修改,这样,我们在学校的作文评分也能更高。总之语文学习有因心老师相伴,不再那么枯燥。

因心老师虽然脸大,但不得不说,我的网课之旅是靠她维持住的。

文化苦旅的高中读书心得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来。

——泰戈尔《采果集》。

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个“苦”字,苦,是作者对自己生命旅行的概括,苦,是作者对自己文化旅途的凝缩。苦,却让几代读者甘之若饴,让无数读者感动与喟叹。细细品味着这个“苦”,脑中回想着作者所经历的那一个个文化旅途,不仅默默伫立,默默出神。那旅途,那文字,真让人,苦涩中却不觉反复回味,焦灼后却又了然于心,让人冥思然后放松,让人感到历史的苍老厚重却又如此鲜活年轻。唉,这苦旅啊,让人欲罢不能。于是,和作者,再次行走在陆地、江海,怀揣着一个缱绻的梦想,开始踏访着一个个或新颖或陈旧的梦境。

我们走过一座座生命的牌坊与寺庙,和信客一起经历艰辛与沧桑,去瞻仰千年的奇迹——都江堰。当我们走到莫高窟,还未来得及感受神圣的世界,却先知道了三个男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些可以成为罪行的事情。那个畏畏缩缩的王园箓,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那个匈牙利人斯坦因,那个翻译蒋孝琬,他们卑微,渺小,却贪婪而又愚昧,是他们毁了莫高窟的文化吗?这样的罪责压在他们身上。似乎太重。那么敦煌的委屈,国人的耻辱,我们又该找谁讨要?是那些买走文书经卷的外国人,还是当时腐败的王朝?作者的心中是苦痛的,这种苦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读者,我们无法逃避历史,只能在自然中一次次感受苦痛,在旅行中追求灵魂的释放,追求自身的强大与自立。

走过了敦煌、莫高窟,踏上了阳关雪,在沙原中感受独特的能够洗涤心灵的景观:鸣沙山、月牙泉,于柳祠中拜访柳宗元,感受诗人的寂寥与开阔。没有仕途得意的他们是悲哀的,是落寞的,却也是另一种幸运。仕途无望,往往是文人升华的关键。在柳侯祠排排的石碑中,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程。正如余老师所说:静一点就好。就让文人们有一块净地,凝入心灵,蔚成方圆。

从敦煌行至阳关,从辽远四川平原旅至古色古香的苏州。在宁静的三峡下苦苦冥想,在神秘的洞庭湖畔低低自语,行走在苏堤、白堤之上,驻足于雷峰塔废墟之中。西湖一梦苦亦甜,化作千年沧桑,千年的叹息。

在《文化苦旅》中,最让我动容的应该是那篇《风雨天一阁》。余老师进天一阁,那份神圣,那份庄严,让人不仅由衷产生肃穆之感,的确,天一阁是神圣的。它是藏书阁,是那个时代的奇迹,它是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余老师这一句虔诚的自问,让我心情沉重而又宁静。我和作者一起轻轻地,轻轻地,走上去,仰视,凝视,久久,久久的。那一刻,历史仿佛重现,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唯有那千年的文化,静静地诉说,诉说这千百年来的滴滴点点。

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在其中栖身,我读着,悟着,醉着。这文字,这语言,这意境,真是“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品苦,亦尝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