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精选18篇)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精选18篇)



学校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舞台,可以培养我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下面是一些来自优秀学生的学校生活总结,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启示。

学校管理经验总结

1、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规定收费,不擅自增加收费项目,不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做到全公开。在经费使用上,根据从紧节俭、量入为出的原则,坚持按预算行事,坚持按照教育局有关公用经费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经费支出。

2、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我们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各类资产都有帐册,且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各负责人都能严格把关,遵守规定,保证了学校各种设备完好,发挥最大的效益,杜绝了学校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3、做好后勤管理,服务于全体师生。我校设立了学校后勤管理小组,建立了公物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其次,加强食堂管理,严格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条例进行采购、制作,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不断改善伙食种类和配备,既讲究营养,也讲究口味,认真做好学生营养餐的供给。今年的伙食比以往有所改善。

4、完成了楼房土建工程和市政项目配套工程,并已投入使用。添置了几百套新的课桌椅、部分教师手提电脑、几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台空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和办公条件,提升了我校的现代化办学水平。

5、存在不足:

(1)对学生的簿籍资料分发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2)节约水电做得不好。

(3)多媒体的使用管理未能全部按照规章做好。

(4)班级财产管理欠佳,浪费严重。

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教材的修改,而是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它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新课程秉持的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课改的灵魂,它包涵了三层意思:

1、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教育;。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过程与方法及实践体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我校利用xx年暑期师德培训和每周一的教师工作学习例会进行学习、宣传、谈体会、写心得、小组交流、大会交流,并利用周六下午多次召开专题会、报告会,先后两次邀请嘉兴教育研究院书记朱建人来校作报告,今年暑期结合师德培训在全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全校教师明确上述理念,内化成教师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从而指导新课改实验工作。

做好课改工作,需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制订和改革原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课改工作的顺利实施。

1、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全校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

2、制订了课改实验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各学科组也分别制订了学科课改实施方案。科学组还申报了市课改实验基地学校。

3、制订了学生的评价细则,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设计了学生发展性评价和家长联系卡。

4、制订了教师的考核与奖励细则,并在细则中注重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5、制订了学生评教办法。

6、制订了校本研训制度。

7、制订了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和奖励办法。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理念引导,有了新的理念,课改就有了源动力,但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能力是课改能否顺利开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的最基础最根本性的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会使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个脱胎换骨的改变。,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狠抓校本研训重视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培训。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范文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它构筑起了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老师用微笑安抚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用竖起的拇指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课堂上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学生当然也可以考一考自己的老师,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师生共同研究探索,共同读书学习。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唯如此,才能使我们跟上时代潮流。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校,为新课程改革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范文

1、强化通识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xx年暑假以来,组织全体教师参加通识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把握新课程。

2、分组参与式案例培训,解读《纲要》和《标准》。

xx年-xx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培训,学校也安排进行了学科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主要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科基本要求,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与解读,了解新教材编写的整体思路与主要原则、基本框架、内容体系与特色和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在购置了大量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这两本书人人都有,其它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每个教研组一套。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大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山东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所有任教一年级学科的教师上了2至4节新教材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4、充分利用教育网络,扩大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荣成、人教网、园丁网、中国基础教育网等扩大教育资料,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淡化对教材的依赖,激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

5、合理调整教研机制,强化对教研教改工作的领导。为了使教研工作更好的为课程改革服务,几年来,我们根据本镇实际,强化了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1)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将各校校长及教导主任纳入领导小组,并作了明确分工,与此同时,要求学校领导带头搞教研、写。

论文。

(2)在布局得不到及时调整的前提下,学区打破学校限制,成立镇级教研组,由学区统一领导教研教改工作。

(3)强化激励考评机制,将教研教改工作直接与教师年终百分考核挂钩。我们规定,教师每上交一篇论文,交到中心完小,即奖0.2分;推荐参加联谊校评比,奖0.4分;参加市评选,奖0.8分;获奖,再视级别加倍奖分。参加优质课、课件评选,依此类推。镇教研组长也按学校教研组长的双倍计分。

(4)改变教研形式,今后,我们在学校教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区教研,这样可以使全镇的同年级同学科有时间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镇教研组间周活动一次,为双周的周四,每次半天。

音乐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总结

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谈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观念,即是课程内容强调系统和规范,不成熟的内容是不能进入课程的。我们的课程强调的是打好学科的基础,强调学科基础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们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种方法做同一种事情。老师讲,学生去操作,强调的是记忆、模仿,重现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强调学生听讲与接受。几十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记忆、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宁可要若干个知识的结论,也不愿意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种“唯书、唯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这是目前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课程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西方课程强调理解和创造,强调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强调合作学习;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原理.强调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学原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理,寻找原理。他们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获得知识。也许时间不够,也许最后没有形成共识,但过程的教育价值比结论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二十世纪初教育追求的第一价值是知识拥有的多少;二十世纪中叶随着苏联卫星的上天导致国际教育和科学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改革运动引起人们的思考;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知识的更新极为迅速,在学校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得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及时予以调整,强调应用和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开始: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之日算起,工作总结《音乐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总结》。”纵观本世纪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儿童心理基础上的。而音乐学科中音乐学习的心理研究可以说在我国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土地。这种滞后直接影响了目前音乐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即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碍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前景。

课程内容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的来组织的,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学习方式。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实践过程,构成教学方式的思路为,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参考建立当代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创设和开发的教学形式有: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解决式、资科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辩论式、分层自学指导式、角色扮演式、群体调查研究式、掌握学习式等等。其中分层自主学习式是利用编制“人机交互”型的多媒体课件,由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课件的设计、大量资料的“引入”、“帮助”等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例如:1.配合教学以各种形式欣赏听音乐,2.配合教学搜集音乐资料;3.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5.教师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乐材料,进行间题研究式学习等等。音乐课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过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愿此言作为共勉。

当然,当前这次大面积而迅速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来讲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某些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如,课程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教学中某些问题还显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层面尚存在着和理论相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1.课堂是越“活”越好吗?

2.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现象)

3.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必要的识谱教学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习惯性培养等等)

4.学科综合的某些问题(顾彼失此的现象)

5.音乐课的音乐含量的问题(音乐课应以声响为载体,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7.音乐教师自身对音乐的情感有多少的问题(只有在教学中授课者以自己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和表现才能与学生一起享受音乐的快乐和美的真谛。)

面向21世纪,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经过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范文

近几年来,我镇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经过统计,小学教师60%的是老教师,剩下的40%的中青年教师也大都是初中教师淘汰下来的。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几年来,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教师资质认定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在镇教研组交流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三年级教师全员参加市级培训,要求实验年级教师把握课标,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能体现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交流研讨,优化组合,不断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积极参与联谊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及优秀论文、优质课的评选。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

教案。

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区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区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在此基础上,学区与各学校合力抓好校级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选拔与推荐优秀教师参加联谊校、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类比赛,进一步培养我镇的骨干教师。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各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上课指导,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

中学音乐课程改革教学经验总结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

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课程设置应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方式相一致人工智能课程主要讲授当今智能领域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是一门涉及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控制论、生物神经学等多个学科的课程。以普通高校高年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为讲授对象,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上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并辅以一些应用实例加以分析。课程本身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对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的要求高,在教学上往往强调对各种智能理论的深入讲解和分析,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目的。

当前高职教育中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这显然与高职教育本身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式不一致。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适应生产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应更为注重实践教学,包括各种实验、实训、实习和设计。因此,人工智能课程中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能有效地适应高职教育的实际教学环境要求,有必要对人工智能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加以改革。三个改革途径(一)引导学生阅读应用研究文献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由于人工智能课程理论性强,难于从课本理论联系到实际的专业应用上,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能应用水平是不利的。实际上,人工智能涉及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其中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尤为突出,每一种应用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特点。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应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行选定某个应用领域,在一定的提示和引导下通过检索有关文献,访问相关的科研院校网站等方式获取资料,了解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具体产品的开发和使用情况,最后在课程的结束阶段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演示和共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资料的收集阅读与思考是知识应用的首要环节,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应用技能很有帮助。(二)安排学生对经典算法程序进行实验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抽象而概念性强,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难以从中得到启发,也难以体现出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为此需要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从实践中理解人工智能科学的理论原理和应用途径。在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一些经典的优秀算法程序,如a*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bp学习算法等,在科研和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价值。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学生并不需要自行设计关于这些算法的具体程序,在提倡开放和共享源代码的今天,通过网络能够获得大量相关的程序代码资源。同时,一些软件平台也集成了一些工具箱,如遗传算法工具箱、神经网络工具箱等,只需设定相关输入参数和数据,便可通过调用工具箱函数实现算法,极为简便而易于理解。学生应通过对这些程序作验证性实验来理解所学内容。为安排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师应结合当前阶段所讲授的内容准备相应的算法程序,当该部分内容结束后在课堂上讲解和演示算法程序的运行方法。学生获得该算法程序以及具体的实验任务后在课后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例如,在讲授启发式搜索时,可向学生提供a*算法求解八数码难题的算法程序,并对某个学生给定某个初始棋盘状态,要求学生动手运行程序并记录由算法扩展所得的每个棋盘状态的估价函数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情况,从中理解a*算法的原理特点。又如,在讲授bp学习算法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调整,强调bp神经网络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而对bp算法的基本原理只作简单介绍。向学生提供利用bp神经网络学习特定目标函数的matlab程序代码后,要求学生动手运行该程序,并且记录和对比神经网络在训练前后对目标函数的逼近效果。

(三)启发学生引入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对毕业设计加以创新。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对以往所学知识作系统性总结,通过毕业设计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来讲,毕业设计不仅仅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简单重复运用,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能够主动独立地分析实际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并付诸实践。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不足,往往停留在继承和模仿阶段,毕业设计作品少有突破和创新。究其原因,并非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足,而是学生未懂得如何分析已有问题,在其基础上引入新的解决方法或提出新的应用内容。在计算机领域中,人工智能属于研究和创新的前沿和热点,许多旧有问题利用人工智能方法都得到了新的解决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可针对某一问题恰当地启发学生引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并尝试性地运用在解决当前问题之中,这样能较容易地获得新的改进和突破,对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能力很有意义。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升。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突出的是如何对以往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加以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仍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加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上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参考文献:[2]韦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实践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5):264.,高职教育中人工智能课程改革方案飞雪。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高考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十二载寒窗苦读学子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之一(尤其是农家子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个部门(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值得长期深入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学科也应主动参与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我校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高中阶段,追求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是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终极目标”。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唯分数论”和“持久战”的现象相对严重,导致学生和教师身心疲惫。作为教育教学双边关系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不是机器,需要适时地休息和调整,也需要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有益于大脑发展和调节,有益于缓解紧张心理、调节情绪,有益于增进友谊、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等等。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适当的体育运动没有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反而是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校高三年级有20个行政班级,近千人;由一名副校长分管,两位级部主任分别管理10个班级。在活动安排、班级调动和人员调配上,仅凭几位任课的体育教师是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必须建立机构、依靠组织。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吸收班主任、分管年级的教导处副主任加入,分工明确,体育组负责设计,出方案,级部负责统筹,班主任负责思想工作和活动参与。

课时的选择和安排,是影响体育运动质量的因素之一。我校选择的时间是下午第二节课后,即:15:30~16:10。这段时间内,空气中含氧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师生摄入更多的“氧分”,从而提高疲劳的恢复速度和质量。同时,兼顾到高三年级本学期的体育课已暂停和一天的学习已持续了6个小时,迫切需要“释放”,以缓解身心疲劳。教务处对体育运动后的课务也相应作了调整,安排以“语数外”和“选修学科”的限时训练(训练容量为1小时)。其中,体育运动与限时训练之间留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调整时间。

体育运动项目是整个活动的载体,它的选择和设计应切合实际,应该兼顾技能、体能、兴趣、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等。运动项目不能完全搬用某一体育项目,亦可适当修改或重组,但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技能要求不高。

(2)体能锻炼价值较高。

(3)趣味性较强。

(4)有利于进取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案例一:为了个体和集体的进取意识,我校设计了“开往成功的列车”。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再组织进行“开往成功的列车”。每班一条道,学生一路纵队,两臂搭在前一学生的肩上(双手不得离开),步调一致前进至100米终点(绕田径场一周)。案例二:为了增强班级的团队意识,我校选择了“集体跳长绳”。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跑操之后,先进行约8分钟全体参与“鱼贯式”跳长绳,再进行约6分钟20人共同跳长绳,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班级个数。

学校以学生的安全第一,设计和开展活动,要求各部门和人员密切关注并制定应急预案,分责到人。安全预设与防范主要包括:(1)场地与器材安全,(2)运动量安全,(3)运动后安全。场地与器材安全主要由体育教师和总务处负责。体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做到预设安全隐患;其一、对运动量的控制,不易过大;其二、防止因学生密度过大而冲撞或踩踏(例如:“开往成功的列车”的冲撞或踩踏)。总务处对器材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与检修(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边角进行防护)。另外,班主任和校医全程观注学生的身心状况,直至学生安静后参加限时训练。

1、运动项目设计有待优化。

运动项目的设计相对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技能、体能和趣味性等。体育教师需走出学校,学习校外的拓展活动研发和组织方法,开阔设计思路。

2、深入了解师生兴趣和感受。

教师和学生是本活动的主体,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对活动的改进有着决定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参与率和效果,年级和体育组很有必要深入其中,了解他们兴趣和感受,集思广益。

3、完善点评机制。

每次活动后,由分管领导或班主任代表进行点评,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加大对器材的投入。

器材和设备是保障活动高效的载体。例如:“同舟共济”的木板质量和制作;在活动结束后的点评阶段,广播系统的质量。在此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全体高三师生充分体验到了“共同运动、共同快乐、共同成长、共同成功”的快乐。三年来,我校高考成绩位居南京市前列。阳光体育系列之高三阳光趣味活动的成功开展,起到了不可忽缺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体育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改变了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本文主要对中职学校教学课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数学教学和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教学及课程改革方案,呼唤教师进行转变,使教学落到实处.

作者:李青作者单位:陕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陕西汉中,7230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8)分类号:g71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改革,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校长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应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是校长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发展计划校长支持性环境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助性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要在学校发展计划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宜于新课程改革的自主管理机制——校本管理机制。所谓校本管理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是学校组织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校本管理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的管理是否立足于学校的根本,从学校的本色出发,进行自我管理;二是学校是否有能力、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自我管理。学校发展计划自下而上,广泛参与等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时也对第二个问题提出了匹配性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学校能从学校的本源出发,从当地社会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学校的条件、问题和特色出发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的本源是什么?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学校的发展条件和问题在哪里?学校需要如何定位?学校需要配备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诸如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过程很好地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形成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

(四)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植民主、开放、参与、充分尊重人性的学校文化氛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一个适宜的“土壤”,在这样一个适宜的“土壤”里,新课程改革才能充分地、自由地、健康地“生长”。在一个禁锢、封闭、没有参与、只见物不见人的环境里实施新课程改革,会让人们感觉到突兀、别扭,会使新课程改革变形,甚至于窒息。

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

创造性地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在我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依据,探索课程实验的规律和方法,深入研究和有效解决课程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使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构建具有大钟特色的现代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推动教育教学现代化进程。

(二)具体目标。

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检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在大钟地区的适用性,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材资源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为国家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2、构建适应大钟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在完善国家课程的同时,总结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总结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提高干部教师整体素质的经验,加强对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课程意识的干部教师队伍,形成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师培训体制。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大钟学习的现状,建立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6、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机制。

7、创设全社会(或社区)共同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形成家长和社区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积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的和谐环境。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一年级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性实验。对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实施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验证并修订各科课程标准,为国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做好准备。

2、加入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力度。以英语,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形体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以逐步加大对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为重点,稳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大钟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小班化教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探索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教学模式,研究充分体现新课程三个基本目标的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实现教学的深刻变革。

4、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成长过程,形成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逐步形成内容多元,形式多样,引导分析和反思,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评价体系。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学校教学评价办法。

5、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干部教师素质研究。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和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方法,探索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为基础,以参与式为重要形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干部教师培训模式。

6、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教学管理研究。新的课程设置,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实施,将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学校将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教师将从教材使用者成为教材完善者,由此带来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新问题,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因此课程改革过程也是学校建立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着眼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的过程。

三、实验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组长:田德久。

副组长:陈庆英、齐德山、曹锡英。

组员:郑云兴、岳树明、郑春雨、程国兴、刘文奇、刘建东、芮义、、常贺平、陈维康、马少跃。

2、加强过程管理。统计、积累新课程改革执行标准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每月进行实验情况总结,每学期总结出阶段性实验成果等。

3、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每两周组织一次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题教研活动。年级组、备课组、每周实行集体备课研究制。

4、加强宣传,扩大参与面,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积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宣传,让社会了解、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课程改革,倾听社会各界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各方面的参考。

5、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

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对课程改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学习出勤有记录、教学情况有反馈、实验成果有评价。

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四、实验步骤。

本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1)起草实验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呈报实验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3)广泛宣传,开展新课程实验的社会动员,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

(4)组建实验队伍,制定培训计划,对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研员和实验年级全体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通识与专业培训。

(5)实验教师熟悉新课程标准,通读新教材,集体备课。

2、实施阶段(20xx年9月一20xx年12月)。

(1)小学一年级各学科全面及时地进入新课程标准的试用和新教材的试教。

(2)邀请课程专家,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实验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

(3)每月组织一次实验教师的研讨会。

(4)及时检测、记录、反映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实验的情况。

(5)深入开展新教材的教与学、新标准及新教材与学生认知规律等研究。

(6)每学年组织一次阶段性实验成果评估和展示活动。

3,实验测计及总结推广阶段。

(1)完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实验报告,提出完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建设性意见。

(2)总结实验区教学改革、区域课程管理改革和教师培训的经验,展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教学研究成果和科研成果。

(3)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构建新课程体系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劳动技能教育)的研究结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五、实验的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校本课程教材的形成。

学校工作经验总结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郭家屯中学始建于1956年,距离县城180余华里,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许多大量人才,具有较高声誉的农村规范化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学校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集中精力抓管理,凝心聚力提质量,努力以办人民放心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真抓实干,克难奋进,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全面有效推进,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一、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25655平方米,生均35.83平方米,建筑面积10108平方米,生均14.12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716人,教职工87人。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装备有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3个、实验仪器室3个,药品、仪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8%以上。拥有藏书30246册的河北省一级图书馆1个,图书借阅率达到76%,收集学生读书笔记700余本,成为学校重要的读书资源。拥有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和微机室等功能室,学校体育活动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活动场地、器材齐全。教师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脑,开通了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开通校园网和宽带网,便于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基本实现了教育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各种教育资源的配备,不仅满足了教学活动和体育运动的需要,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特长,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搭建了平台,同时也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队伍

全校教职员工87人,专任教师68人,其中本科学历58名,大专学历10名,学历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学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3人。学校有承德市骨干教师3人,承德市骨干班主任3人,市教学能手5人,县学科带头人5人、县骨干教师26人。为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补充教师精神食粮。学校开设了开放的教师阅览室,每学期统一订购100余种教育期刊及书籍,供教师学习参考,并分不同年龄段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实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身处地理解教师在课改面前的困惑和不适,通过让教师观看名师讲堂、互听评课和组织教师分教研组研讨等活动,为教师解疑解惑,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机制,每年都要选派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与方法,积极搞好二级培训,将先进经验与方法广泛传播,促进教师共同进步,学校每学期各学科都要举行一次优质课大赛,评选学校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师范引领作用,以骨干带动全体,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粉笔字展示、钢笔字书法展、即兴演讲、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试卷过关考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全校教师全员参加校内外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合格率100%。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100余篇,荣获国家、省、市、县各种奖励180余人次。已经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精益求精的教师队伍,受到社会各界和家长的高度好评和广泛赞誉,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办学思想

学校和教师着眼于学生素质提高,重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

力,努力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知识视野、兴趣特长、心理体魄等基本素质方面都得到普遍提高,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立“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主动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把最好的教育奉献给学生”的队伍建设目标和“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学有特长‘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学生培养目标。坚持“树立服务意识 助推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树立“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观念,让全体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恪守“修德,启智,健体,创新”的校训;营造“明德,求真,至善,尚美”的校风;传承着“敬业、乐教、爱生、善导”的教风;培养“砺学、勤思、善疑、合作”的学风。把学校建设成为人文浓郁的学园,活动健体的乐园,自然和谐的乐园,亲切温馨的家园,让每位教师成功,每位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四、制度建设

1.民主管理,建章立制。我校实行民主、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郭家屯中学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郭家屯中学综合管理细则汇编,就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政工德育、法制安全、教育科研、后勤总务等制度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校长、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与学生各个层面的职责和考核标准,各处室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处室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做到了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又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通过建章立制,让学校管理工作和各项活动有章可依,事事做到有章可循, 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和言行举止,使整个校园时时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

2.家校联动,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做到重大决策公开、财务制度公开,学校民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激励师生争有创先意识,学校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开展家长、学生评议教师,科任教师评议班级活动,实行民主办学,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学校和学生管理上来,有效的实现了家校合作。

3.重视安全,全员管理。根据《郭家屯中学安全工作制度》,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办公室,从食品、交通、消防、防汛、疾控、防拥挤踩踏等各个方面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安全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学校安全的全面工作,从各部门到每一位教师,逐一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校安全办主任协同总务处人员每日对整个校园的校舍、设施、电路、食品等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同时加大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利用宣传标语、橱窗、板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全体师生参加各项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消防逃生演练、做安全教育手抄报等。做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由于制度完善,管理精细,近几年内我校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五、规范办学

我校坚决贯彻“依法治校”的方针,依法办学,把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列为每学期教师培训第一课。提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保证学校服务范围内的每一位适龄儿童的依法受教育的权利,学生入学率100%,年巩固率98%以上,毕业率100%。多年来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发生,没有以任何形式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现象,没有发生投诉现象。

依法维护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教育权利。每一届新生入学时,学校便依据生源地和学生

的综合素质评价来科学分班,随机编排,不分设重点班、尖子班。教学中坚决执行各种法规和标准,学校依据国家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所有的课程,学生每天(住宿生除外)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控制在7.5小时以内,学生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学校杜绝任何形式的补课和向学生推荐教辅资料的现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不增加课时和修改课程难度,更不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对学生的任何考试成绩不排名,不在公共场所公布,严格保密,只对学生本人或有要求的家长一对一参看。针对我校留守儿童较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习惯不规范的现状,学校安排专门人员义务帮他们辅导功课,认真做好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关爱。

学校建立起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以促进教师的执教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的评价机制。评价教师绝对不把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唯一依据,每学年针对教师的师德、专业素质、工作总量、教学实绩、教学过程等方面考评一次,通过教师自我陈述,备研组教师互评,学校考评,学生评议,家长评教等手段,对教师实行百分量化考核,作为教师评优、任用的依据和标准。最终形成一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工作环境和“以评价促进步,以评价促发展”的学校评价文化,学校从不允许任何乱收费现象发生。因在依法办学方面表现突出,我校被评为“河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

六、德育与活动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感化心灵的基地,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把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以“严格要求,促进内化,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以传统教育为主线,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思想,规范行为”的德育工作特点;在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诸多方面形成特色,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客观有效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加强学生的规范管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实施校园巡查制度,要求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值班学生及班主任,时时监督指导学生行为,利用课堂教育、校园广播、板报、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及励志电影,培养学生坚韧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吃苦、遵规守矩、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素质。

(2)创建和谐安全校园。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学校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校外辅导员为全校学生法制安全讲座,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维护安全和谐校园环境,加大安全排查力度,扩大排查范围,尽一切力量排除安全隐患,把学校的安全事故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几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学生在校安全率达100%。

(3)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社会上不少人缺乏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觉为之奋斗的共同价值目标,而在校园里也有部分学生受其影响:嫉妒、虚荣、自卑、逆反、依赖、厌学、早恋、好逸恶劳、意志缺乏、难于承受挫折、被动及逼迫妄想等现象比较常见。表现在性格上:缺乏理想,得过且过;性格粗暴,缺乏自制;行为鲁莽,不计后果;逞强好斗,富于攻击性;损人利己,难于相处;谨小慎微,缺乏自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思想道德、文明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理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从而有效地遏制学生不良思想的膨胀,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4)积极开展课外文体兴趣活动。为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开展系列的特色活动,开展“星级少年”评选、文明班级评比、国学经典诗歌诵读、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趣味运动会、师生篮球赛等活动。为培养兴趣,学校开设了各种特长班,有笛子、葫芦丝、篮球、美术、体育、写作等丰富的课余生活,突出了学校特色。

(5)深化德育活动,提高爱国情操。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了民族精神。每周美文推荐让学生在语文教师精心选择的美文中受到启发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读书会、演讲比赛、主题班队等活动,增强学生礼仪、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每天早晨的“校园之声”广播,每季度出版的《春苗》校刊、开放的图书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让学生在知识和文化活动的海洋里畅游。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优化了学生心理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

(6)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积极探索、研究和开发,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早操跑步15分钟,上午间操30分钟,活动内容是做广播体操、跳绳、踢键子、打乒乓球、篮球等,下午第七节课后,加一个30分钟大课间,学生体育活动内容为自编操、跳绳、踢键子、打乒乓球、篮球等。

以上活动的开展,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道德品质得到了升华,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到规定标准,审美情趣、人文素养逐步提升,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改观。学校各种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文明礼仪蔚然成风,学校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河北省第二十届“雏凤杯”中小学生作文将赛中获得最佳组织奖,在承德市教育局组织的“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活动中获组织奖,多次被市县两级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七、课程教学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规定开齐开全规定课程,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学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1.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以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展开的课题研究,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制定了校领导参与教研活动的制度,明确了教研组长的职责及考核办法。

为保证科研工作切实有效,不流于形式,我们建立了“五定”制度:定期开会、定期学习、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定期总结。使教育科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潜心钻研业务,刊登、发表、获奖论文,有优秀科研成果或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明确责任,专人负责,作好原始资料积累。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努力探求教学规律和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平时研究,写好记录,做好阶段性总结。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动脑及时总结,写出了一些研究论文。对于在课程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课题组通力合作,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连环跟进,直到问题解决。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做到:备课“研”教材、说课“研”教法、上课“研”过程、评课“研”效果”,达到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研水平的目的。学校参与研究的2项国家级课题、承担的省级课题1项已经顺利通过验收结题,有3项省级课题正在研究之中。

2.通过高效课堂经验的吸收,提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我校尝试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尝试探索过程中,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逐步实验,现大力推行“三步七环节”模式。它能较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不再重复演绎教材,能较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三步七环节环环相扣,容量较大,使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步”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训练三部分。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导学案的

引导下,自学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对不懂的问题加以标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达到的目的是能学会的尽量学会,学不会的做出标记,课堂探究解决。合作探究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组内探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达到基本学会。二是小组展示。在老师的安排下,相关小组把题的解答方案展示到黑板上(若有实物投影也可直接展示学案)。三是讲解提升。由学生对题目的思路、方法、角度等进行讲解,拓展学生思路,提升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展示、点评也是探究,是组与组、师与生的探究,是对重难点、方法策略、思路角度、解题规律的探究,层次更高,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课堂训练是课堂之魂。在我们的课堂上,训练无处不在,训练无时不在,训练贯穿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各个环节,包括笔头训练、口头训练动手操作训练和思维训练等。

七环节包括“自学评价(约1分钟)——教师点拨(约10分钟)——小组探究(约8分钟)——小组展示(约5分钟)——点评提升(约15分钟)——课堂检测(约5分钟)——总结评价(约1分钟)”。以上七个环节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环节也不尽相同,老师可灵活掌握。各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各种课型的亚模式,基本原则是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教师讲解、点拨、评价不超过15分钟。其根本宗旨是学为根本,教服务于学。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主体学生的“学”,同时没有弱化教师的“导”。激发了学生学习内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达到导和学有机统一。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优化教育资源,校本课程成特色。我们结合现实,从地方文化入手,七八年级开设校本课程,由学校安排专人执教。组织编写了《龙滦丰韵》《环境保护常识》等校本教材,让师生从身边寻找激励自身成长的教育资源,师生在总结、提炼课程素材中,吸取营养。

4.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学生发展性目标”评价体系。在运用省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效果,为教师提供有用的依据,关注学生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以便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更加自主有效地学习。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分优劣等级,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就要充分给予肯定。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坚持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5.坚持以减负高效为原则,科学布置作业,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学生作业精心设计,分层布置,同时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指导性与鼓励性,充分发挥其在知识巩固、智力开发、能力提高、反馈矫正等方面的作用。规范课外作业量,鼓励教师每生每学期作业上指导性、鼓励性批语不少于15条。

八、办学成效

近年来,在县教育体育局正确领导下,我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育改革,各方面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各科统测抽考中,我校学生整体成绩位于全县前列;在河北省第二十届“雏凤杯”

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承德市教育局举办的“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县课本剧表演活动中,我校荣获一等奖;在隆化县“人寿保险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最佳组织奖。学校先后被评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规范化学校、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5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庆祝建党90周年先进党组织、2012——2015学年度中考高分优胜奖、承德市文明单位、承德市园林式学校、隆化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强化学校管理,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将借这次“全国初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的机会,博采众校之长,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实更好,为谱写我校教学质量的新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工作总结

小河,男,1980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任班主任,执教小学语文学科。十多年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谦虚谨慎,诚实正直;精研业务,严谨治学;改革求实,一丝不苟。我本着敬业有恒,勤业爱岗,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了几十年,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我所挚爱的教育事业,都献给了我所热爱的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名班主任,我是学生的贴心人,关爱每个学生;作为教师我勤奋好学是学校的教学骨干、科研骨干,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培养了一批批合格加特长的优秀毕业生,赢得家长的爱戴。

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工作,它虽然是一门小学科,但我从来都是认真对待教学,每一节课都做到充分准备,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前教学条件有限,我就自制教具,自己绘图,自己制作投影片,充分发挥挂图和投影片的直观性的特点进行教学。现在我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又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教学条件,每节课我充分搜集网上资源,尽可能制作课件,让学生更快、更多地了解文学信息,更直观地看图片、动画,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增长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资源观。

解教育的新动态,教学新思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大胆进行新教材新教法的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创新实践能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然求得新知,经过长期的探索,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作为教师,这个职业还赋予了我学无止境的思想和机会。在教学中我总感觉到自己知识不够用,迫使我不断进行紧张的理论和业务学习来充实自己。

注重“言传身教”对教师来说是搞好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教师是学生众目睽睽的焦点,其行为有表率性、示范性和道义性。作为教师既要重视言传,又要重视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师准确流利的普通话、规范优美的板书、端庄良好的体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遵循教学规律,依据学生心理特点、采用科学先进的电教手段和教学方法,又可使学生耳濡目染产生兴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为此,我苦练教学基本功,勤学教育前辈的教学理论,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课堂教学时,我利用学校丰富的电教资源,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了更快地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作他们的知心朋友。我让学生准备了一个日记本,每周收一次,让学生把自己的喜悦,痛苦,矛盾,烦恼,困惑都写在这里。在这里,我和学生分享喜悦,为他们分担忧愁,出谋划策解决一些矛盾和困惑,传授和交流学习经验,指导学习方法,给每个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多的是鼓励每一个学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自信中去追求更大的进步。在日记本里,我和学生很快的熟悉了,他们把我当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我也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时时刻刻的为他们的一切操心牵挂。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把“爱”作为贯穿教学和管理的一条主线,让学生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温暖与期望,从教师的爱护和信任中体会激励和鼓舞,始终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充满爱的教育教学氛围。我知道“好学生人见人爱,但差学生更需要爱。”我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坚持“多激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宽容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尤其面对那些特殊的学生,我班一名女生个性鲜明,敢说敢做,但有时容易走极端,表现任性,一次班会上,她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顶撞我,我压下火气,只说了一句:“我俩的问题下课来解决,先上课不要影响大家学习。”结果她课后给了我一封信:“老师,感谢你给了我默默的宽容,无言的关爱,如果你当时毫不留情,当众训斥我一顿,我一定会无地自容,但我也不会怪罪于你,因为我的确错了。可是你的含而不露,更令我信服。同学们也批评我,我应该做自我批评”我的宽容不仅保护了她率真的个性,又使她学会了自我教育。

的奋斗永无止境。不管我付出多少,我都义无反顾。我将用我最真诚的心,去换取至善至美的情;我将把自己的青春与所有,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我将用一生去追求,去挑战,去创造!

2015年小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5、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2015年9月我荣幸的成为玉泉区百什户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转眼间将近五年过去了,在将近五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对我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高效课堂。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以悬生趣

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调动学生兴趣最有效方法之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驱动思维活动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利用多媒体的声情并茂,创设这们的故事场面:米老鼠要走访“欧洲城”,先坐正方形轮子的车子,小车不会动。接着改椭圆形轮子的小车,车子虽开动了,但颠簸得历害,非常不舒服。最后他登上圆形轮子的小车,小车平稳向前。这时,老师启发大家思考:圆形与过去学过的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圆形轮子的小车行走为什么平平稳稳?这样的新课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自然产生主动的心理冲动,带着渴求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

(2)以情激趣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会随之高涨,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3)灵活运用教具

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看得清摸得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同时,把数学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购物.测量等都与数学紧密联系。

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生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当学生有了“千克”重量表象后,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1千克”的实物。这样在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等“做”数学过程中,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又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对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

一是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常常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如果学生缺少思考的习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变成自问自答的形式。相反,如果教师一贯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行为,并使之成为习惯会完全不同,不管是讨论式教学,还是启发式教学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的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而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与指导。教师应抓住新学年.新学期.新学科.接受新班的有利时机,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作业教师都要及时认真的批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发现的优点则及时给表扬,这样能鼓励和激励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常常出现通分.约分.带分数化假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小数化分数.分数化小数等一系列复杂的运算过程。学生在计算时只要稍出差错,就得不到准确的答案。平时因时时提醒学生注意。

3.优化活动过程,培养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能够适时的加入一些情感教育不仅可以达到德育渗透的目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动机是挖掘力量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内存驱动力,习惯能为学习定型,肯定的情感可以说是加油站,能不断补充能量。

二、 认真备课,灵活上课。

备课时,我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认真写好教案和教后感。 上课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体现新的育人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真正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习,我都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动手操作、掌握方法、体验成功等。鼓励学习大胆质疑,注重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 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作业上,都及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准确、积极的评价,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效应,热爱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该鼓励.关心.同情和信任,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

总之,在这五年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我的经验还不足,但我在积极的反思、总结。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规划书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361课堂模式”教学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

二、教研目标:

1、为教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教研措施:

1、每月教研组检查教案、作业一次,杜绝无视进度备课和上课,先上课后备课现象,要求教案具有实效。要有板书设计,要有课后反思;作业方面要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对于每月的评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核:参加研究课的态度;学生作业的情况;教师备课的情况;参加组内教研活动的情况;资料提交的完成情况;教学事故以及教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

3、教师的育人的整体意识还有待于提高,要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在这方面,教研组要做好三个引领:理念引领、思路引领、方法引领。主要措施是教研组牵头加强理论学习,听课,提高认识。

4、教研组每次活动要有内容,有主题,每次都要有主讲人、记录人,人人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都要当一次主讲人,要求教研组长、每次活动要早安排,早策划,要起到研究促进步的'目的。这是教导处今年作为一个重点,狠抓教研促进有效课堂教学工作。

5、在学校的部署安排下,继续开展研究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标理念、以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设计为研究重点,进行“研、讲、评、议”一条龙教研活动,充分体现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效率,严把“有效教学”关,打造优质课堂。把教研组建成成长的摇篮、教育科研的阵地、学科教学质量的保证。

6、教研组将不定期进行随堂听课,主要监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效果,每月单元测试由备课组统一安排。这个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听课10节。

7、继续开发建设“数学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教师更好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全数学教研组的能力,让每一位教师奉献出个人在数学教学媒体,初步形成数学教学资源库,在这个学期完成数学教学媒体资源库的建设工作,打造优质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极大的减少教学媒体产生的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学校工作计划

张掖铁路学校。

语文组张晓军。

【备课时间】:、3、27。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德育目标:

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2、理解“海燕”精神的内涵,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诗歌?或者你喜欢诗歌的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涉及: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可能有一些同学对散文是情有独衷,是因为散文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如果我们要饱览这两种眼福,怎们办呢?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同学们说:哪一种文学样式?(散文诗)今天我们就走进。

【板题】:海燕。

高尔基。

去感受这一文学样式。

二、作者简介。(投影,并请一位同学朗读。)。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著有《高尔基全集》。著名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代表作《母亲》。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范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去感受你听到了什么。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理出文章中表现的主要形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画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

提问:用一个词语概括海燕的精神内涵。

(答案可能有:临危不惧、高傲、勇敢等)。

四、自主、合作、探究。

(一)品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1、刚才我们已经在文中画出了描写海燕的句子,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些句子中找出能够突出海燕精神的关键词。

提示:高傲、勇敢、冲、渴望等。

【板书】:

学校推进课程改革方案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学习革命。它将影响、触动传统思维方式,它将进一步关注学习主体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必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推动基础教育向前发展。我校积极贯彻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积极探索课改的路子,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争做全县课程改革的头雁。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詹宇意。

副组长:胡建议、肖本初、王万利、舒克章。

成员:岳佰成、潘峰、孙教育、刘兵、杨李、王富林、余盛国、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评价机制,建立一套适合长冲中学情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长冲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乞讨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业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如:语文的课堂教学重视课文的肢解、分析,总离不开“字、词、句、段,语、修、逻、文”,数学课堂教学从“概念——定理——公式——例题——浩如烟海的习题训练”的固定模式。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凝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业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校有市教科院立项的“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市教科院汇报结题,在全市占据市示范学校的地位。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适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懒人”“懒思想”的现象,课程改革需要“孺子牛”、“痴人说梦”,不要传统的时间+汗水式的“懒人”,这其实是不愿动脑,不愿干事。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总之,推进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与时代同步,与课改同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推进基础教育的革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

论新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计划的学校工作计划

[摘要]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课程改革,这是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六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就必须明确课改的目标,建立健全课改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不断深化、总结学校课改实践。

[关键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

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总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而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解决的。对于学校来说,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作出调整与变革。创建于的宁夏六盘山高中,是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宁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一所直属于宁夏教育厅的全日制寄宿普通高中。学校在创办与发展时期恰逢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时机。,宁夏成为全国首批高中课程改革四个实验省区之一,宁夏六盘山高中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课改实验样本学校。

在六年的课改实践过程中,学校经历了“雾里看花,热情高涨;水中捞月,困难重重;面对实际,理性思考;乘风破浪,走出困境;柳暗花明,稳步推进;风光无限,从形式到内涵”的发展历程。在课程改革初期经历了“热情高涨”的阶段之后,六盘山高中的教师们也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任务在规定的课时内完不成,教材容量大,部分练习题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材中设置的探究学习活动栏目多,有些探究活动是理想化的设计,实际操作很难做到。二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发现教师随意增加、拓展教学内容,把新教材教学内容简单化,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三是学生感到课堂上热闹红火,课后没有多大收获。教师产生了许多困惑:新课程到底怎么教?新教材到底怎样用?三维目标怎样才能落实?“我怎么越来越不会教了?”“我到底该怎么教?课堂上那几个等待喂食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小鸟越来越离群了,怎么办?”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如何应对未来的高考?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学校在管理层面上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一、明确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目标。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必须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更加准确地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之初,学校就坚持“立足本校、着眼全局,全面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课堂、确保质量”的原则,树立了以课改为契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优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培育优秀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思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让每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为宗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创办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学校。学校紧紧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始终秉承高素质下的高质量的理念。具体来说,就是尽学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的最大努力,让所有六盘山高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此前提下,追求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让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眼界得到开阔,思想得到启迪,学识得到提高,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制度。

要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转变管理制度。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六盘山高中努力构建了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源泉和根基,以课程设置为主干,以部门管理为分枝、以师生发展为绿叶和花朵的树型学校管理模式,凸显学校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克服原有的“校长管处室,处室管师生”学校管理模式的弊端,变“行政型”管理为“学术―行政型”管理,变“命令”为“研讨”,变“领导”为“服务”,由模式化走向多元化,由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学校管理。

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校实施新课改的各项制度。新课程实施初期,学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自治区教育厅制定的《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本校实际,相继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程设置和排课方案》《宁夏六盘山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宁夏六盘山高中学分认定办法》《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子》《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行动研究》等一系列工作方案与管理制度。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校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课改理念,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培训制度,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新课程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校本培训。

三、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在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身心,促使学生的道义、良知和责任觉醒。所以,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也是学校教育回归教育本质的过程。要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一个能体现教育本质的课程体系,因为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要素。好课程孕育好学校。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六盘山高中的.课程设置经历了规划、修订、完善、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努力使学校的课程不仅适应社会发展,而且适合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适合学校不同特长的教师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适合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设置目标。在调整、开全、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回归教育本质、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校本课程,使每个进入六盘山高中的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0,学校研究制定了《宁夏六盘山高中三年课程方案》,为学校稳步、有效开展课程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体系,补充其内涵,现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适合学校实际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课程体系。在开设好必修课、选修课、各学科研究性学习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基础上,学校还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带动了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没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课堂,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六盘山高中在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非常强调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努力形成体现学生参与性、自主性、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立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始终在追问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教学结论与过程并重;教书与育人并重;教与学并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和生活实际并重。学校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成为教师教学智慧展现的场所、成为启迪学生思想的场所、成为师生知识探究的场所,使师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语文课上,教师结合战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发表对荆轲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令人感动,也有学生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举动不足取。政治课上,教师让学生对“美国财长保尔森说人民币快速增值对中国有益”发表看法。物理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月球上能否和在地球上一样,踢出所谓的“香蕉球”。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解释“酷、粉丝、媒体、文曲星、opec”等词的含义。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时,有学生对教材文字表述提出了质疑,他说:“老师,我认为教材中对春秋战国时政治形势的叙述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这句‘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都管不着。’我认为不应该说周天子管不着,虽然当时王权衰弱,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诸侯的共主,只是周天子没有能力管了,不能说管不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管不了。”课堂中出现的这个“小问题”,反映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究,其学习方式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解决课堂问题需要智慧。

在“感受新课程”征文中,有学生这样描述新课程的课堂:“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原来看似很高的讲台,现在我们坐在下面的同学只需一抬脚就能迈上去。课堂成为老师与学生互动互学的场所,老师作为引路人,就课文中的线索进行点拔。然后剩下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在讨论、提问中得到解决。我们一节课内所学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以前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并且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如此上课不再成为我们的痛苦,而成为一种乐趣。”

五、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使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打分”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内容从学习成绩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评价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教师、同学和自己多元;评价方法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过程,建立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其关键的一点就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在新课程实施中,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宁夏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价实施方案,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与新课程的要求有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评价专题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环节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不仅对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得当给予评价,还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方法、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评价结果发挥了价值引领和激励作用。一位高二年级学生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获得班级进步奖时,激动地说:“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到现在,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一直受批评,这是他当学生以来第一次获奖,我太高兴了,他有希望了!’,在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注重评价的综合性、差异性、过程性、发展性,尊重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会自评与他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不断总结和深化学校的课改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因此,学校要推进课程改革,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深化。经过第一轮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六盘山高中新课程改革初见成效,但学校也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推进的过程。学校以“回首新课改,寻找突破口”为主题,对第一轮三年课改实践进行全面总结,确定了学校课改的四个突破点,即加快教学目标校本化进程;树立为学生一生奠基的理念,着手构建符合校情和学情的课程体系,挖掘资源,开设满足学生需求和个性特点的校本课程;支持、引导教师按新课程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新课程改革从形式推向内涵,逐步走向成熟,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启动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为目标的第二轮课程改革。把国家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与学校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办学层次和水平、师资水平、学生的特点和学业水平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学校课程,通过删、减、增、调教材内容,使国家课程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最大进步。

六盘山高中利用国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挖掘学校内部和外部课程资源,通过调研,设计、开发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数字物理、化学实验天地、写作文学、剪纸、摄影摄像、动漫制作、英汉语言差异、综合实践课、阅读朗诵课、新闻课、党史教育课、环保课、业余军校、天文俱乐部、西海固地理等校本课程。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不仅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本校不同层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且要适应同一层级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给有文学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开设写作文学校本课程,并针对喜欢写作的学生群体中不同学生的特长,选聘有特长的教师分别开设诗歌、小说、散文等写作课程,使校本写作课程适应不同写作特点的学生,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到发展,实现校本课程个性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年的办学历程中,宁夏六盘山高中经历了六年的课改,积极、有效的课改使学校不断从宁夏示范走向全国知名。从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到:要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必须根据课程改革中的培养目标和校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修订完善学校课程计划,做好学校课程实施与评价工作,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学校课程文化,形成办学特色;积极探索,进一步开设好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克服选修课程必修化的现象,规范和推进校本课程开设,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个性化的目标追求;紧紧围绕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环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把新课程“三维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实际过程中,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扎实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基本工作,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促进学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根本途径。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在保持原有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完善自我。教师不仅要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而且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校要以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培养,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现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