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分享与他人共同的阅读乐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看了《高效课堂》这本书之后,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让我深切到高效课堂:要求老师的教学是高效的,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效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主动、合作、和谐的探究,并且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进其所。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以下各方面: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因为意识决定形态。在学习上的快乐对应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数学是理性很强的学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教学中寻找知识的切入点,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我课堂设计的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群体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引导者,及时点拨。合作学习的好处:第一,培养和训练了口头表达力;第二,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由于自尊心学生会在小组中更好调整自己的状态,争取组员间的认同。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知识的生成更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数学味的魅力课堂,也是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效率课堂,还是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命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将主动把高校课堂理念落实到教学工作中,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成熟、更有效。
教师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这堂课。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习规律,学生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因此,我们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要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15分钟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剩下的时间里,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想使高新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带着教学中的困惑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假期里,我细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被这位博学多识的“草根教育专家”所折服。数十载,于老师坚守在教育改革一线,但从未改变过初心,勤于研究,乐此不疲。他不仅是我们教师的楷模,更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指路明灯。
在研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之后,深深地体会到这本书不仅是一缕清风,为我们教师吹散迷雾;也是面镜子,让我们教师看清课堂缺陷。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个人体会。
在第二章中,于老师总结的“课堂教学规律”,给我指明了方向。其规律概括起来讲就是“动手做、动脑思、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议、动身演”,以上“六动”可以界定为高效课堂“生命狂欢”的基本形式。这就是于老师的课堂效率观。其中“学习快乐律”和“二八”教学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关于“学习快乐律”,于老师说“快乐源自成功,成功源自展示,展示源自自信,自信源自预习”。换言之,“预习催生自信,自信激励展示,展示孕育成功,成功繁衍快乐”。回顾自身教学,我给予学生的“预习权”和“表达权”少之又少。学生对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督促学生的预习,并花时间进行检查,让他们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针对学困生,我还会对他们进行相应的预习方法指导。并在新课开始之前,告诉学生新课上会解决哪些问题,让他们有目的、有方法的去预习课文,熟悉教材,从而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信学习且快乐习得。
关于“二八教学律”,即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教,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建立在“学”的需要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动态生成”。回顾自身教学,往往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常常课堂上“满堂灌”,这种错误的课堂教学观念,日后我一定改善,且争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在第十章中,于老师的传统课堂“十八怪”,让我陷入沉思。十多年前,新课改,新理念就传入到了我们教师群体中,可是真正实施的却寥寥无几。教师依旧做主宰课堂,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依赖课件无法自拔,学生依旧天天腻于题海,应试教育魂魄犹在。我不仅回想了自己平日的教学,我给了学生多少思考的空间?学生有多少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否可以精选题目,让学生跳脱离题海,减轻他们的负担,实现真正的高效学习?英语课堂是否一定要依赖于课件?我能否用更高效的方式来整合知识?带着这些疑惑,我再次深入于老师的高效课堂中,并解读他的密码。于老师说“课堂上指望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个学生,再苦再累也不会带出高效来,一旦把小组带成‘动车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我明白了,要让小组合作更多一些,实一些,课堂教学才能更加高效。民主是课堂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会有“精彩”。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
细细品读这本书,不论是于老师的博学、乐学、专研精神,还是其提倡的高效课堂教育理念与方法,都是我们教师这一生所要解读的密码。教育生活一旦成为我们研究、探索、创新的资源,“幸福美感”就会不期而至。研究不管是其过程,还是结果,都伴随着一种“幸福美感”的体验,这种体验便是对生命的滋养和回馈。
将来教师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谁学习的速度快。现代版的游戏规则是“快鱼吃慢鱼”。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然被淘汰。如果你要这个世界有更多的爱,那么你就要在你的心中创造更多的爱;如果你要这个世界更优秀,那么你也要先让自己更优秀。学习是生存的需要,生命因读书而精彩!
当我们走出校门,看到许许多多新的理念、好的做法成就了一所所名校,让我们艳羡。临渊慕鱼,我们迫不及待,退而结网,我们步伐坚定有力。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自主探究、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也已深入人心。
如今,读《洋思高效课堂》一书,再次见证了洋思中学改革的历程,感同身受。高效课堂从理念先行——本质呈现——具体操作,再到后期的配套工程和管理制度作保障,一步步走来,又何尝不是充满坎坷和艰辛呢?然而正是十几年的坚持不懈成就了今天洋思的辉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多年来在我们身边也是备受争议。读过书后方才理解“好”是什么标准。并“不是让后进生也能考上北大、清华,而是经过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进步。”好学生就是“天天进步的学生”。我想,对教好而言,“好”,不仅仅是指教好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是神话,而是真性情的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也可以做得到!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名校,课堂教学改革是最关键的,洋思也不例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个原则。
从“当堂完成作业”的改革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确立和发展,洋思的成功证明了这些理念和做法是正确的,是符合教学规律的。
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联系我校近几年的课堂改革,在教学环节和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先学——限时预习,都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自主学习。后教——小组合作,步骤中的“组教”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班教”和“导教”即是在班级内部讨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班级仍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有老师进行引导、点拨。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是在课堂对所学知识的又一次深化学习和训练提高。
洋思高效课堂的打造过程,再次向我们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坚定课堂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近几年改革的基础上,在进一步深化和改进,使我们的改革更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假期看了朱志明老师所著的《让数学课堂更高效》,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数学课往往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老师的强输硬灌下学习的,自己是真的热爱学习吗?还要打一个问号。现在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倡高效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本书就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我们会经常遇见的问题。通过看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要注重慎重的处理教材,精心选取学习材料、恰当运用教学策略都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达到高效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以在教学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老师们都十分青睐。对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采用似乎就谈不上是一节好课,即使教材中没有,也会绞尽脑汁地设法去运用,但审视和反思一些动手操作,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深刻。这是一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的教学片段,学生根据数学问题“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几个桃子?”得出了口算方法:40÷2=20(个),8÷2=4(个),20+4=24(个)后,教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每份是24根。用小棒代替桃子来分,学生很快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接着学生探索笔算方法,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学生所呈现的方法均为右边算式所示。为什么动手操作后,学生还是无法探索笔算的方法呢?根源在于,在案例中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的操作结果是只能把口算的结果予以呈现,这样数与形严重分离的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对学生笔算除法的建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反而对笔算除法的探索起到了负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可以通过“请同学想想,怎样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口算的计算步骤?”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其操作要领,先摆出4捆小棒和零星的8根,第一步把4根小棒分成2份,每份是2捆,也可以说每份20根,第二步把剩下的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要思考小棒的呈现方式以及小棒的分与合等问题,做到了将摆小棒的操作与口算的算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数形结合,它既能为学生探索笔算除法提供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方法和能力。可见,在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学设计算时,万万不可为了操作而操作,我们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实质的统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和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有实际的意义,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我们还要时刻进行反思,避免认识误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习,对于老师而言,是我们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一生的课题。尽管现在我们的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较大,但学习的步伐不能停止。我们常常对学生说,要向40分钟要效率,其实对于老师更是如此。如何将每一个40分钟运用好,如何达成高效课堂,这对于我们职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空余时间仔细拜读了于春祥老师撰写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收获良多。
全书分为“高效课堂大揭秘”、“课堂规律有几多”“课堂医案巧拾零”、“模式建构与重建”等十四章内容。其中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让我思考颇多。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其中于老师谈到学习快乐律:于老师认为生命舒展的过程,就是快乐体验的过程。给快乐一个机会,就得给展示一个机会;给展示一个机会,就得给自信一个机会;给自信一个机会,就得给预习一个机会。在这条规律上我自己深有感触,也收益颇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本身就比其他考试类学科更多几分乐趣和实用性。所以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在重视考点的基础上,也会注意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在学习《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8单元“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先去预习课文,了解制作香蕉奶昔的步骤,工具等,在课前先将相关短语进行听写,让孩子们先掌握基本内容。课堂中,我将制作材料,工具都搬进了教室,让孩子们真正上了一堂“动手课”。一堂课后,孩子们们既掌握了单词短语,更直观学习并感受了教材的魅力。我还记得在初三毕业的最后一节课,我问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是什么,不少孩子都说到了这节课,甚至是成绩基础很差的孩子都还能记得这个单元的单词。从这一节课中,我真正理解了于老师所讲的学习快乐律,让孩子们带着目的,参与课堂,这样的学习才会是快乐的课堂。
另外一个让我深思的规则就是“二八”教学律。于老师说到,教学的“二八定律”是指,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老师教,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学”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凡是没有教师指导参与的“学”,往往是低效的。“教”也未必就是教师的专利,所谓“兵教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的方法。这个规则特别适用于习题课当中,在上习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自己在演“独角戏”的感觉。因为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这些练习题他们早就已经掌握很好了;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有课堂注意力低下的问题,上习题课就更加严重了。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在习题课上,我会让孩子自己起来分析语法点;或是给程度较好的孩子分配任务,让他们来当“小先生”。这样一来,因为要起来讲解,程度低的孩子注意力提高了;程度好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挑战。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适用于高效课堂。在本书中第七章,于老师谈到了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关于点拨方面,于老师讲到这样一个细节,就是高效课堂的生成。书中讲到,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尽管有很大的中考压力,但我认为英语学习上,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孩子们应试的单词、短语和语法。这些对于孩子们以后未来的发展,其实微乎甚微。我们更应该教给他们中英文化的差异,英语语言的魅力,思想上的多元化。这些才能帮助孩子们走得更远,更好。
在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上,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初中英语教学的道路上,我也还有更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希望我能保持初心,保持学习的积极性,stayhungry,stayfoolish.
最近几年,新课标、课堂改革、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界可谓听得最多的字眼,一切的改变和创新都是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这也正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课堂高效,学习才能事半功倍。针对于此,我认为,李炳亭老师编写的《高效课堂22条》就是一本理论精辟、模式创新的指导性好书。
此书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其中,对高效课堂的很多论述可谓一针见血,不浮夸,不论大,李炳亭老师深入实践,切合当代中国的教学实际,积极探索,给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22条真知灼见,读了此书,让我受益匪浅,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以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内容。
何为“高效课堂”?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多么简单精辟的见解,一节高效的课堂就好比一个大型的购物超市,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各个方面的知识补充,学生身处其中,被琳琅满目的知识深深吸引,自发性的尽情浏览、采购、吸收,既避免了学习上的倦怠情绪,又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达到学习与成长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进一步而论,在此过程中铸就了学生与教师的幸福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生命的价值与神奇。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一节高效课堂就要从核心的四个方面做起:教育、教师、学生、教室。教育可以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罢此书,我觉得实实在在的讲,教育就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与学习的纽带。我们不能再狭隘的理解为教育只帮助了学生的成长,它同样帮助了教师,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
相比较教育而言,教师就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了,但是要成为一名打造出高效课堂的合格教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教师要一改传统的“太阳”地位,要以学生为中心,严格遵循新型的教学模式,少讲多练,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制作导学案,不能生搬硬套,严格秉承教知识和教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课堂,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思维变化,及时的把课堂开小差的同学带回到课堂,同时也要及时的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予以启发和表扬,鼓励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不能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为了培养更高的能力而锻炼。
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人物,才是师生“日心说”中的太阳。一节高效的课堂教学,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上课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声音是否响亮,回答问题的学生是否占到全班人数的大部分这都是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指标。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带动起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轻松地空间,让其思维尽情发挥,学生敢想敢说,争先恐后,参与人数多、密度大,课堂紧张而活泼,读、说、讲、评紧密结合,这才不失为一节高效课堂的标准。
教室看似是一个硬件设施,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教室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室的物品摆放,文化建设也是有讲究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对症下药,恰到好处的教室文化不仅愉悦身心,更会对教学学习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比如说:在教室设置明星墙,对于有进步、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的给与表扬;设置小组大比拼墙面,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在无形之中就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好了铺垫。
在对此书的研读与学习之中,另一个对我颇有感触的内容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一部分,最近几年,“幸福感”一词炒得火热,人们碰面会经常问来一句“你幸福吗?”,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入职场的新教师而言,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在教与学的共同过程中,我们彼此影响、共同进步,共同追求成长与学习中的幸福。
谈到这一话题,我想每一位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不仅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长,我们教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得了的,也只有教师才能专门享受得到的,这一点是让其他行业人员羡慕不已的。
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因此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用“真爱”、“宽容”、“尊重”、“信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我们就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
幸福感的另一方面就是来源于教师本身,人人都在追求进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更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融会贯通,力求给学生提供最容易接受,又拓展思维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取长补短,见贤思齐,努力实现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双重进步,进步就是朝向幸福的阶梯。
《高效课堂22条》是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与品读的好书,我每读一遍,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深意和内涵,深入浅出,字字句句都是那么掷地有声,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慢慢的将李炳亭老师的创新之处进行实施、深入。努力打造适合学生适合教师的高效课堂。
经常听这么一句话:“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这不正是高效课堂的体现吗?做教师的都知道要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是关键,但具体怎样才算高效课堂,老师们不一定理解的那么透彻。我通过读《高效课堂22条》才真正明白高效课堂的含义,明白了要想有高效的课堂并非简单地说说就成为高效课堂了,还需要教师思想的转化、课前的精心准备等做基础才行。
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饲养员不应该代替“猪”吃食,而只应该把猪养肥;家长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能替代孩子吃饭。因此,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其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比如,从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求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转。因此,1、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你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2.要“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各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3、“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是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己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自己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己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
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点,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相应地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孩子一旦面对新的知识时,依然是难看的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
作为新课改时代的老师,我们应该坚信,守住传统的人等于是在守墓!谁都不可能把时代的巨车,再拖回到“原始社会”!传统的车辙,注定会被水泥和沥青覆盖,一条教育的高速公路必然会通达到每一间教室!虽然,传统并未消失,课改任重道远,但让我们一起挑起重担,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从此岸出发,扬起教育解放这一希望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让我们充满希望地拭目以待!
寒假里认真研读了《解密高效课堂》,很有感触。平时在教学中,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存在,但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总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可为什么收获却与付出不成正比呢,也找不到其中的原因,直到读完了《解密高效课堂》,好多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以下是读书的一些感悟:
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小学生、12岁以下、未成年人、儿童,虽然不是幼稚宝宝,但离成熟还距离十多年。他们都是孩子,童真、感情丰富、玩字当头、自控差、注意力不持久……这些特征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也是这一类人独有而珍贵的特质。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老师说“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课堂中经常发现的问题,如果老师们仔细观察、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基本上出现在后半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就是不持久,这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因此,我得出第一个思考——抓黄金十五分。也就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最持久的前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予最重要的知识学习。其实,这段时间也基本上是老师们处理新知和例题的时间段,于是,对老师们研读教材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要在最有效的时间段内,将最重要的知识内涵,以最有效的方式注入孩子们的内心。这样的学习才是终生难忘的!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黄金时间段实在太短,就对课前复习或者导入环节提出了更加精致的要求,根据我的实践,复习和导入最多不能超过5分钟,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比较好,这样很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高效课堂中进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展示中体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快乐学习是高效学习的前提。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建立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学生有可持续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提学习效率。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导之有效,导之高效。预则立,课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课标,把握好课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例如,政治课还需要了解热点时事政治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等,只有教师拥有的多才能更好的导,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课前需要一桶水的准备量。课堂上,教师先创设导入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中。例如,可采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辩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等,教师问题的设置带有开放性,学生将有更多的发言机会。教师要善用预设好的问题,也可以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创造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条件。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侃侃而谈,争先恐后地发言,热闹的辩论场景会出现。为了使下一节课,导的更成功。课后。教师要及时的反思自己导的不足和优点,完善导的技能。
总之,通过学习高效课堂之后,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借助于这些好的经验,本人能更轻松地驾驭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活跃,更美丽。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我们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时,尽量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还有,课堂作业要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再者,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总之,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阅读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并写成读书心得就成为其中一项。
在此之前,于春祥这个名字也只是偶尔在一些培训中听别人提起过,并未引起我的关注。为此,在读他的书之前,我特地到他的博客中去了解了一下。在他的博客中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一个教育家,一个很务实的教学工作者。于是我开始读这本《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由最初的心不在焉到后来的深入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这真是一本实用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于老师围绕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全书分为“高效课堂大揭秘”、“课堂规律有几多”“课堂医案巧拾零”、“模式建构与重建”等十四章内容。其中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应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课堂教学,有意识的运用规律。书中所讲的“二八教学规律”,让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所谓“二八教学规律”是指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教,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教”是建立在“学”的需要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动态生成”。这里强调的“学”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凡是没有教师指导参与的“学”往往是低效的。“教”也未必就是教师的专利,所谓“兵教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的方法。回忆自己的教学,要么是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么是置之不理、一放到低,这两种极端都是严重错误的。
于老师十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分工,这与新课标中提出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一致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常常犯“满堂灌”的错误,一讲到底,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更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改正的课堂模式。关注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于春祥老师也作了明确的解释。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学生预习以后依然不懂的问题,教课堂讨论后生成的问题,教由教学内容本身延伸演绎的问题。就生命关注而言:教会探索问题的方法,教授正确习惯的养成,教育生命活力的彰显。重建教师师德观,遵循教育规律,交给学生他所需要的正确的东西;重建课堂效率观,将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温暖生命快乐生命的历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促进课堂的高效,()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严抓基本常规,如学生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督促学生的有效预习。对非书写作业,学生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教师一定要花时间进行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而在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对“教什么”的问题更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如此,针对一些学困生,教师还应对预习的方法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新课将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预习课文。如能做好这一步,对教师的教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要打造高效课堂,仅靠学生的预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材的把握等都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然而我相信,只有把每一步常规环节做踏实,才有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
总之,我认为,教师要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从而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促进观念的转变,思想指导行为,只有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才能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于老师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尝试,而只要教师秉承正确的教学观念也应该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书中“让学生参与备课”一节,我很感兴趣。这就和我们的“主体多元·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前置性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个先学的过程,最有价值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前确立了目标,既进行了知识的预习,又找出了学习的难点。可谓一举多得。
学生的备课,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激励。有了这种无形的激励,教师会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另一方面,毕竟学生的能力是有限,他们也不可能准确地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也不可能系统地备出教学流程。这还得让教师对他们备课进行补充、整理,所以老师就更得深入把握教材。
教师必须走进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是否感兴趣,有了多少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搜集到哪些相关资料,有哪些学习困难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恰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师生的双向互动,使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成人和孩子的认知规律有很大差异。备课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感动来定学生感动,认为我喜欢的学生自然欢迎。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新思想。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便于教师用学儿童的.眼睛看世界,用儿童的心理去体验世界。这样的备课,使学生也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既为学习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学到了学习方法,还有利于课上的不断创新。教师能彻底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制定出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教与学双赢的目的。
学生通过备课,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
看完《高效课堂》这本书后,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暑假期间,拜读了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作者结合洋思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本书中,刘老师指出“高效课堂不仅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分数的提高,更要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素质的提升。仅此还不够,还要使教师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双赢。”所以,课堂高效关键就在于教师的高效和学生的高效。
教师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作为个体应该追求自身的发展,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使教师高效呢?本文中提到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校本培训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需求、内部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打造、自我提升,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走进课堂就是要正确的看待课堂,摆正心态,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好好上课,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反之,则不然。
走进学生就是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抱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尽心尽力的提升每个学生。走进问题需要教师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住每一个问题,去想法设法的引导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教师的发展还离不开课后的及时反思,只有反省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加以改正,才能茁壮成长。教师决定学生、影响学生、发展学生。
学生高效是课堂高效的核心和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生高效了,它表现在:全员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全员高效就是所有人的高效,要使每一位学生都高效就是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每个都要抓”,而作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教好每一个孩子。全面高效就是既有分数又有素质的高效,对于成绩的高效,作者强调“现实教育是不能离开分数和成绩的,离开了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不现实的教育”。
分数具有公信力,是最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就拿高考来说,想要上好的学校必须要拿高分,一个学校排名离不开分数,而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也是看学生的成绩。素质的高效就需要学生有“真善美”的品质。全程高效就是每一分钟都高效,课堂效率=课堂有效学习时间/课堂实际使用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从课头抓到课尾,做到科学化、层次化、有效化。
书中提到高效课堂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新课标下,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个理念不是一个时髦的叫法,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须条件。
(2)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
(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
(3)神动,思想在动。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教师高效和学生高效的结合,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22条》是李炳亭先生的著作。这本书,内容详实,论证有力,拿到手后,我一口气读完。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读了这本书,感受颇多。别的不说,就是封面的题的这本书的主旨就特别好。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学校就是学习增长知识的地方,可是超市的概念我觉得提的恰当而准确。首先你进超市没有压力,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只会让你高兴,有购买的欲望。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平时上课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环境。再说超市,你去都有一定的目的,缺什么买什么,什么是必须的,当紧的,什么可以以后再买,心里都有数,再就是自己知道要买哪一类哪个牌子,哪个价格区域,花色形状等等,做到有的放矢,各取所需。这就好比我们在在平时要知道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而做到孔子说的“有教无类”,“因才施教”。你讲的知识她听不懂,消化吸收不了,不就像是要她买买不起,或者买了却用不着的东西吗,浪费了时间,消耗了精力,降低了兴趣,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更别说高效课堂了。再说超市,你去超市买东西得会使用里面的电子向导,得不知道的问服务员,这样才能直奔目的。还要学会比较挑选,砍价还价,这样东西才会买的趁心。知识的超市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堂要达到高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还要教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提高,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再说第二条,生命的狂欢。狂欢就是发自内心的纵情欢乐。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学习任务重,很多学生都厌学,不做作业,抄作业,更有逃学的。某一天老师说明天不上,放假一天,学生哇的一声,又是叫,又是鼓掌,那叫兴奋。高中大学的同学毕业时书本撕了化做漫天飞花的,有直接卖费品的,无一不是厌学的表现。如果孩子真能达到生命的狂欢,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学习呢,不喜欢学校?孩子们的知识、能力怎么会不提高?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进而到狂欢,给我们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首先你要用你的独特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他先喜欢你,亲其师则信其道。用你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谈话,亲切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关心,给他鼓励,给他信心和勇气。孩子们喜欢你,信任你,狂欢就不远了。
22条这本书既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也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操作的方案和扶手,只要我们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掌握方法,持之以恒,何愁不会成功呢。我们会在这条路走的更远,更成功,更轻松,更有幸福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效课堂》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实践层面论述“高效课堂”理论的教学工具书。作者从“途径和方法”入手,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一线教育的实践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用系统的高效课堂“方法论”。它使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怎样成为一名在当今课改新理念下的合格教师。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其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读后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师生关系。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比如,从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求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转。
因此:
1、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你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2、要“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3、“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
二看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
三看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
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总之,作为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在新理念知道下,我们教师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敢于开拓,不断学习进步,敢于创新的幸福的职业者。
假期阅读了《走向高效课堂》一书,使我感到受益匪浅。本书中,刘老师指出“高效课堂不仅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分数的提高,更要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素质的提升。仅此还不够,还要使学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双赢。”所以,课堂高效关键就在于教师的高效和学生的.高效。
所谓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一节课中使学生提高能力,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高效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学生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
总之,作为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在新理念知道下,我们教师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敢于开拓,不断学习进步,敢于创新的幸福的职业者。
至今深深记得校长的一句话: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高效!作为自认为还是比较上进、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创造奇迹的老师,我也一直这样努力着,探索着,高效课堂读后感。
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也搞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课标解读工作的开展,无不是为了掀起教育的一番艳阳天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创造学生”,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师工作的幸福,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要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实质与灵魂。
高效课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不断进步,学情不断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当好教育改革的领航者。生愿学、善学、乐学,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这是我们追求的学生理想的学习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己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自己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己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点,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相应地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
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孩子一旦面对新的知识时,依然是难看的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渐渐彻悟,教师要敢于开放和创新,敢于探索和实践。要开发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和“当家”的能力。挑起重担,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从此岸出发,扬起教育解放这一希望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31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