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实用17篇)

校本课程培训学习心得总结(实用17篇)



在学习总结中,我们可以探索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下面是一些学习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20xx年7月1520日,我校组织了为期三天和教育局组织两天的新课改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这次学习具体由学校领导和唐徕中学专家主讲,本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报告会对我组的教育颇深,使我组受益良多。

1、课标解读。

2、教材分析。

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

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烟台市小学体育优质课的听课活动,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这次去海阳共听了5节课,在课堂中,老师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出奇出新,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看这些展示课,我感悟很多,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音乐在课堂中的运用,在体育课堂上音乐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并成为了体育教学中,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在我听到的这几节课中,教师都运用了音乐,有的在准备部分使用,设置情境,让学生愉快地进入课堂,提高学习兴趣;有的作为练习中的背景音乐使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活动氛围;有的在放松活动中使用,使学生感受到身心的舒展和疲劳的缓解。老师们的构思非常巧妙,在这次的展示课中,巧妙的设计和新颖的创意也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准备期间确实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是下了一番苦功,是非常认真的。

听完这些课后,我不禁又陷入思考:记的在教研活动上,于老师说过,何谓一节成功的体育课,那就是让学生在体育练习中找到快乐,乐意出汗,喜欢上课,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堂不要怕乱,我们要做到创新,就不怕有新情况出现,如果把孩子当成机器人,那我们的体育课也就走进死胡同了,”于老师的话很中肯,也很实在:“一堂课包括很多因素,课的部分之间的衔接,授课内容以及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学生的练习密度、练习强度、主动参与性,课堂目标达成率,还有最重要一点,那就是安全,所有这些都要求老师能够提前预设到。”可见,体育课对于老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争取做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

看完《建国大业》后,我很感慨: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就看你怎样用心的活,当我们年老的时候,回忆当年的自己,是否有可以让后辈们骄傲的地方。“生本教育”提倡教师“不见自我”,让学生当主角,让学生充分发挥,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能调动起课堂氛围,树立孩子自主练习的信心,那也就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从此次听课中,我更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的可实践性,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经验,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完善自我,做个合格的教师。

校本培训学习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潜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下面是关于校本培训学习工作。

总结的内容,欢迎阅读!

本学期,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在学校特色方面,因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确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别有声有色,也只能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勉强搞个三笔字培训,以书法擅长的徐少龙老师为负责人,但是老师兴趣很浓,每次的作业都能积极上交,作品也很好。

健全并完善了包岙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共有6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在去年11月下旬更是大面积地组织老师参加千课万人培训活动,老师们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获益很多。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基本上都合格。

这一年参加县级论文评比活动有了6位教师获奖。在学期说课评比活动,有4名老师获奖,分别是学区一等一。其中徐丽曼老师在获学区一等奖的情况下又荣获县一等奖,真是可喜可贺。另外陈媛媛和陈盈盈两位老师还参加了学区骨干教师的评比,分别获得县学科骨干和县骨干班主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转眼间校本培训已经结束快一个月了,培训期间,校内优秀教师带领我们不断琢磨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课堂中去,经常与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收益颇丰、获取匪浅。下面是在校本培训学习中我的几点心得:

首先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在校本培训中有较大的收获,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校本培训是与学校、教师的实际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通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教师自我培训的责任感,激发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在人事处和高教研究室的统一布署下继续增进了校情校史的了解,学习了师德师风建设,加强了网络基础知识培训与提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再解读,并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困惑与经验进行了交流。

这次的校本培训,给我带入了一种求学的氛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在校本培训期间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本人的教学工作。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每上一节课我都认真地准备,精心设计,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

接受校本培训后,反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存在许多不足。同时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

我要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在教学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个勤学习、勤实践、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我们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类人员培训课程学习心得总结

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实习培训任务即将告一段落。此次培训实习持续了两个多月,分四个阶段:

1、实习准备阶段:各项准备工作。2、锅炉专业认识实习。3、汽机专业认识实习。4、电气专业认识实习。我和同事们一道,身负公司希望,遵守电厂的规章制度,安全而高效的进行了现场实践学习,全面实现了由校园走上岗位的角色转变。

实习充分响应公司“大干100天”的号召,紧扣一个理念,围绕两个重点,强化三个结合,着力四个推进,确保五个到位,出色的完成了本次培训任务。

1、一个理念。

“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确定这样一个理念是为了响应公司“大干100天”、“岗位成才”的号召,落实公司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希望和要求,在培训中充分发挥组员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创新性的培训活动及文体活动,促使组员逐步提高素质、逐步进入角色、逐步融入公司。

2、两个重点:

(1)培训安全。

安全是培训工作的前提,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

从培训初,公司便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为提高教育培训效果,本次安全教育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的几种不正常现象:一是培训工作走过场,为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考核而培训,不深不透,敷衍了事;二是满足于完成培训任务,随意安排内容,缺乏针对性,学员是否接受,是否有成效,不闻不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效果平平,等等。

公司为实现员工队的高素质,特别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把安全教育培训贯彻于整个培训阶段;紧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需要进行安排,做到学以致用;坚持针对性原则做到缺什么就学什么,需要什么就补什么,哪个地方薄弱就在哪个地方加强,以提高整体水平。不断强化安全培训效果,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进一步的加强,为整个实习培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体现了国电蚌埠电厂对培训人员的良好的责任心。

(2)培训创新。

创新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在本次培训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创新培训手段,使培训知识的学习更加轻松,快捷,有效。

在方法使用上,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变“我讲你听”的单一教育模式为学员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多种形式:劳动竞赛、座谈讨论、小组攻关、实践演示、角色换位、电教观摩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方式。培训过程中我们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丰富、更新和改进培训方式,以增强互动性、新颖性、灵活性、直观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培训中初步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考勤和考核做到纪律严明、管理科学、奖罚及时、褒贬公正,增强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营造了一个学员想学习、爱学习、主动参加学习的竞争进取氛围,形成积极健康的培训实习环境。

3、三个结合:

(1)与企业文化结合。

为使学员更快融入公司,以更高的激情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加强企业文化学习,了解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努力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同时不断的修正团队目标和企业之间的目标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邀请领队就企业发展前途和自身的前途进行宣讲,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保持一致,把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与企业文化企业最终目标联系在一起,产生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忠于公司和融入公司。

(2)与学员实际结合。

本次培训的学员大部分是“80后”,针对“80后”普遍存在的缺乏生活经验,实践经历,的状况,我们加强了彼此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加大了培训任务及学习计划。使每个人都能更快的适应新同事,新环境,新任务。

(3)结合青年文化。

4、四个推进:

(1)推进角色转变。

我们作为刚刚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角色上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中,更加认识到,只有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掌握真知识真技能,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使工作能驾轻就熟。

所以在培训实践中我们努力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企业、面向岗位、面向自身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自身地发展,增长自身对社会、对工作,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了自己思想和角色上的全面转变,面对今后工作使自身掌握了更为主动的地位。

(2)推进理论探索。

(3)推进团队建设。

当今社会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进步。一个兴旺企业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团队。在培训中,我们通过篮球赛,联欢会,交流会等活动努力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增加学员之间的感情,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水桶最短的那快木版。如果加长那快“短板”,水桶容量就能提高。大家在实践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打造了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了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公司新形象。

(4)推进长效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一个公司发展和进步的源泉。本次培训我们不管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技术手段、工作理念等方方面面都在尝试不断创新,探索推进建立长效创新的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确实贯彻公司“做大,做新,做实,做强”的目标。

5、五个到位:

(1)思想认识到位。

认识到位是行动到位的前提,行动到位是取得实效的关键。对本次培训实践,公司从领导到员工,从宏观政策到微观安排,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大干100天”、加强公司效能建设,克服各种思想障碍,树立新观念。要坚决破除按部就班、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观念;要坚决破除不切实际照搬照抄、因循守旧的思想,牢固树立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观念;要坚决自身利益至上的思想,牢固树立全局和整体观念;要坚决破除只方便管理者的思想,牢固树立方便群众、热情服务的观念;要坚决破除互相推诿、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事业为重、敢于负责的观念;要坚决破除追求形式、贪图虚名的思想,牢固树立“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观念。有了正确的立场、端正的态度,还需要良好的方法,这就是抓好“细节”。电厂的安全生产都是由无数细节堆积的。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会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而,细节问题,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真正做到扎实工作、认真做事,同时,还是检测求真务实的重要试金石。

我们在培训中,正是有了思想认识上的到位,良好方法的运用,才使得培训任务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

同时,培训过程中,公司主要领导都亲自来探望指导,给我们鼓劲,提高了我们的战斗力,夯实生产准备的基础。

(2)组织领导到位。

为着实做好本次培训,公司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实习的组织和领导。调整和充实各培训小组,切实加强培训实习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在确定了培训实习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后,我公司分层次逐级进行发动、动员,进行精心组织,明确了培训方向、目的和任务,为培训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公司的宗旨打下了坚实基础。

(3)生活保障到位。

为确保培训实践的顺利高效进行,公司为我们妥善安排了住宿及饮食问题。

领导在生活上对我们也非常关心,和组员交流,鼓励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并解决了学员生活中的很多实际困难。当我们有的学员感冒不舒服时,专工就焦急的来探望和急切的询问病情,直到好转了才算松一口气;对我们的关怀,就象关怀自己的孩子,让我们深深感到了咱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公司更加团结,让我们公司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4)调查研究到位。

培训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培训过程中我们紧跟实习培训进度,循序渐进,努力学好机炉电专业知识,同时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学习资料。课余找资料,查资料,跑现场,查系统,做研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操作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交流总结到位。

实践临近结束,我们召开了总结会,交流内容涉及本次培训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措施等,交流会务实有成效,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将成果进一步深化为推动工作的重要环节;广大学员们也畅所欲言,纷纷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通过交流,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总结交流加深培训认识巩固了培训成果。

虽然培训任务已经结束,但在以后的工作中仍要继续发扬不怕困难,作风过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同时继续本次实习做得较好地一些方式和方法,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培养下,在同事的互相帮助下,我坚信一定会走向胜利,走向辉煌,实现我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和回报国家,奉献社会的钢铁誓言。

文档为doc格式。

校本培训个人学习心得总结

7月8日上午,我校暑期“命好题”校本培训动员大会在校多媒体教室隆重召开。其后,围绕各学科所进行的专题培训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展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安大的吴宗友教授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给刘中老师进行了一堂精彩的讲座。围绕本次校本培训,我得出如下学习心得。

一、重内容,讲实效。培训内容重在“命好题”这一落脚点,从不同学科出发,精确阐释,讲出实质,注重实效。各教研组长依据本学科特点,分析考纲,分析教学,分析命题。内容重点突出,案例鲜活。

二、重管理,体现人文性。培训安排在炎热的暑期,教师较为分散,集中学习的难度加大。学校要求参训老师做好学习笔记,严格遵守学习时间,保障了培训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同时,学校又能兼顾客观原因,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供集体午餐,体现了人文性。

三、收获大,有启发。本次培训的一个亮点是邀请到了安徽大学的吴宗友教授给我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活泼的讲座。吴教授讲座的专题是《从人文视角谈现代人的基本素养》,讲座立足教师,依托《易经》,旁征博引,生动活泼。近2个小时的讲座让参训教师开拓了视野,获取了新知,解开了心结。

四、自我反思,教好书育好人。通过这次专题培训,其一,我反思作为教师,自己在命题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出测试题时,有时常常以新、奇、特和能否难为住学生为基准来出试卷,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一种恐惧心理,这样考察不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违备了命题原则,我想这种现象在我们每位教师身上都曾经有所体现。其二,通过中考命题培训,使我对中考复习的策略方法上及平时的教学上进行反思:中考迫在眉捷,时间非常紧张,如何摸清中考脉络,短时间创高效率,我决定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弄清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研究各年中考考察目标和考察内容这两方面所涉及的各个项目所占权重的比例;同时、复习中应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努力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命好题”是课改形势下教师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我要利用好一切时间认真读书,慢慢消化,为教育教学服务。

四、自我反思,教好书育好人。通过这次专题培训,其一,我反思作为教师,自己在命题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出测试题时,有时常常以新、奇、特和能否难为住学生为基准来出试卷,以至于给学生造成一种恐惧心理,这样考察不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违备了命题原则,我想这种现象在我们每位教师身上都曾经有所体现。其二,通过中考命题培训,使我对中考复习的策略方法上及平时的教学上进行反思:中考迫在眉捷,时间非常紧张,如何摸清中考脉络,短时间创高效率,我决定认真解读考试说明,弄清所要考察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精心研究各年中考考察目标和考察内容这两方面所涉及的各个项目所占权重的比例;同时、复习中应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努力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通过一年的校本培训,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经一直认为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因此我在前几年的工作里,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课堂后,我会更加努力,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通过校本培训,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读书活动中,我曾看到了这样的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10次重复。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它让我认识教师要做自己的研究,不断地思考,对那些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地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就是研究。

我要以这年培训为契机,找准自己前进的标杆,在今后工作中向智慧型发展,做一个勤学习、善总结的教育工作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准备。这次的学习正是一种准备,就像南极的企鹅将要上岸时,它会猛地扎进海里,奋力沉潜。这种沉潜是为了积聚上岸的力量。为了下一代的未来,让我们不断前行吧。

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应该如此。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7月15——20日,我校组织了为期三天和教育局组织两天的新课改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这次学习具体由学校领导和唐徕中学专家主讲,本此次培训的指导思想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啊!报告会对我组的教育颇深,使我组受益良多。

1、课标解读。

2、教材分析。

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暑假将要结束之时,我们在中心校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利用了不少的时间进行了校本培训,以下是本次校本培训的体会:

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社会、家长等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大,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自身的压力很大,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来补充能量,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很丰富。有校长及名师的专题报告、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示范课展示。其中以下两项使我受益甚深:

1、校长报告。本学年中心校领导请了裴捧爱校长给我们进行了教育教学方面的讲座,让我深感作为一线老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富有童心、并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心;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留一颗心,用心思考反思教育教学的事例。

首先,“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即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2、专题研讨。本学年我镇立足于以科研兴校。课改依然是我们需要讨论研究、摸索的话题,它任重而道远。为了更好的让老师们成为科研型的老师,中心校领导请来了走在课改之路前线,自己亲自登台讲课的郝校长以及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赵雪连老师做专题报告,这大大的培养了我的科研意识。

首先,通过培训,我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我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我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与探讨课题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培训,我深感在研究中要坚持反思,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人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此,每一个环节都有和谐与不和谐的地方,这就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下一次实践重复这个错误。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才能使课题的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把教研、师培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教研活动必须有教师提高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其次教研内容要专题化、微格化,一次甚至几次解决一个问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首先要运用系统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要素和环节进行系统分析,然后按照最优化教学原理,一次或几次教研活动集中解决一个要素或环节的优化问题,最后将优化的各要素和环节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以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

最后,我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一、技术---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才会受到学生的钦佩,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二、艺术---智慧的课堂技巧。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是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三、身教---良好的品质素养。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我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为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我校在校本培训方面做法是:

一、培训理念科学化、现代化。

我们首先确立了以下理念:

(一)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校本培训总结。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

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因此,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开展了师德大讨论和演讲活动,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推进培养和培训的一体化进程。同时,教师专业化基本指导思想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要强调教师为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义务,同时也要努力满足教师个性发展、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较高层次上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素质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我们明确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并成为新形势下开展校本培训的指针。我校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为实施校本培训铺设了一条宽广通畅的"平台"。

(四)教师继续教育要迅速抢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班车。新课改是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诸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完成这样一项艰巨和繁重的任务,教师培训必须先行。我校不定期出版校内小报《春苑》,登载课改信息,发至教研组,供教师学习。

(五)教师继续教育应以课题实验作为载体和支撑。继续教育必须以科研为先导,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效益、效率的第一生产力。我校的继续教育一直以"创新教育"、"作文个性化训练"课题实验作为支撑,以阶段性研究性成果作为深化继续教育的动力。重点开展了教师综合素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培训工作,提出了达标任务和期限。主要是板书、简笔画、word文字处理、表格制作、课件制作。要求教师每人每月10页大楷、4页小楷;简笔画4张;word文字处理每月1000字。每个教师都必须会用1----3件电教器材,期末由学校进行达标测试验收,根据各人的熟练程度、技术水平高低同结构工资挂钩。

二、目标具体化。

1.对现有教师全部轮训一遍,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普遍完成不少于190学时的培训,部师至少接受1次有组织的培训。

2.全体教师普遍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大多数教师具备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能开展不同程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3.建设一支由高级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有较强培训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行动计划化。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师队伍的现状,完成以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

1.新任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0-1年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1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3.提高学历培训。

培训对象:取得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教师。

4.计算机全员培训。

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每周两次的课余时间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同时,老师们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

强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意义、目的。学校要求所有的公开课都必须运用课件,否则,影响评价结果。平时上课能运用课件的内容要尽量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课后,进行教学反馈时,把课件的制作和运用当作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评议。将一些制作水平教高的课件上报参加评比。在刚刚结束的课件制作评比中,我校有课件获省级奖3个,获市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区一等奖5个。

四、培训内容与规格的高标准化。

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强调职业道德的培养,强调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以利于教师不断树立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形成新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我发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的培训;追踪国内外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方法,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五、实施保障化。

(一)有组织保障校长挂帅,业务副校长主管,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

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检查落实到位。

(二)制度保障。

(三)管理与评价的机制保障。特别是与结构工资挂钩,期末考核兑现。

(四)经费保障软件、教材、光盘、讲课补助等都能及时开支。

(一)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迎接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二)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三)推进了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

近年来,我校有多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市级、区级教学大赛活动并获奖。

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大量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科研论文。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局面。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暑假,我在xx中学参加了为期一天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此次培训是在秉承了过去几年新课改所取得的一些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目的一次成功的培训。

本次培训由两位副校长主持,主要内容是:

1、新课标解读。

2、教材分析。这大大地开扩自己视野的眼界,让人印象深刻,同时明白了合作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听后,我受益匪浅。

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个性情感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

此外,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成为一个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个教师的当务之急。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乐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并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信心倍增。

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如何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就要求自己不断去实践,积累,再实践,再积累。唯有这样不断完善的形,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诠释见识这一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受学校领导安排,我与我们学区的几个学科带头教师一起在凤冈职中参加学科培训。从1月11日到17日,经历了7天的培训。这7天我们学区的老师都坚持得很好,不但没有人缺旷,而且每节课都听得很专心,还积极回答讲课老师提出的问题。每天课前还坚持唱班歌——《歌唱祖国》,后来曾局长来到我们班,说我们小学语文是学得最好的班级。

1月11日上午在凤中大礼堂听了唐果南老师关于《新课程的再认识与反思》的报告;11日下午一直到14日上午都是重庆市教师教育学院的杨蔚老师的专题讲座,分别对《语文课程标准》作了详细的解读、《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案例剖析》、《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科校本教研的开展》等作了专题讲座,杨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采用讲学互动,与听课老师对话,了解老师们听课情况,老师也积极主动地回答自己所知道的问题,并给老师提意见,及时地让杨老师改进了对我们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有效地接收了我们应该学到的内容。在讲座中她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对《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清楚地认识到它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性。语文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认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课程标准》强调小学一二年级,是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做到识写结合,抓好写字习惯。这么说来我们的写字实验也我们的教学也同步的,我们的这项实验开展非常有意义。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我们研究最多的一项,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还要注重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阅读教学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做到:围绕目标、难易适度,点面结合、以少胜多,立足文本、适当拓展。这里强调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做到三不讲:书本上现有的,学生看完就明白的不讲;书上没有,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的不讲;书上有但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也不讲。做到三讲:当前书本上有但学生看完不懂的要细讲;书本没有但学生提出来了,且讲出来易懂的要讲;书本上没有又与内容相关的要讲。教学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但不管怎么教学都不能泛泛而谈,得捉住一个题眼,这个题眼有的是一段话,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一个词。只要抓住这个题眼,让这个点去带动一片,做到点面结合。怎样的评议课才算一堂好课呢?贾志敏老师说:要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孙双全老师说:好课就像登山,要攀登三座高山,一座是知识的高山,一座是思维的高山,一座是情感的高山。王崧舟老师说好课要有三味,第一味“语文味”、第二味“人情味”、第三味“书卷味”。接着讲到口语交际,这是我们当前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但我们不能忽略,且要把它上好。最后讲了说课和校本研修,平时我们的说课,都是是不规范的,也是没有根据的。说课要注意几个环节,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教学程序。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理论依据,这个依据必须来自于《课标》、心理学、教育学及教育家的理论与思想,不能凭空乱造。一要务本、二要求实、三要倡简、四要有度。通过她的讲解并举出实例让我们参考,还让我们的班长张羽梅老师试着说课,并对她的课进行分析,这样让我们对说课的环节和理论依据有了进一步了解。

1月14日下午到15日,我们所有的学员又聚集在凤中北校区礼堂邓智勇老师、赵玉芳老师、袁顶国老师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在新课程实践中的运用”。这三堂报告都是理论很深的东西,从理论知识上我们无法从他们的报告中学懂多少,但袁项国老师的有一个观点确让我深深地记在脑海里。他说我们当老师有四种:一种是善于动脑、又善于动手的老师;一种是善于脑,但不善于动手的老师;一种是不善于动脑,也不善于动手的老师;一种是不善于动脑,但善于动手的老师。他问我们自己是属于哪一种,有一个老师说他是既不善于动脑也不善于动手的'一种。他说这也好,至少不会做错事,就怕不善于动脑而善于动手的人,那做的事都是错事还了得。我们要做善于动脑而不善于动手的人。要学会管理,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亲自去做,我们的班级管理也是一样。

1月16日到17日都是重庆市教师教育学院的尹祖琴老师的讲座。她主要针对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作了详细的讲解。习作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学和学生都是一个难点。当前的习作出现这样一些现状:

1、目标不明——任意提高要求。

2、内容不清——为写而写。

3、教法不当——过分注重技法。

4、拟题欠妥——视角狭窄,导语空泛。

5、要求过高——过分追求华丽的文采。学生的佳作不是靠华丽的词藻堆彻而成,它更不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经典之作”。而是充满童真、童趣的练习之作。

1月17日晚我们160位小学语文教师集中在职中阶梯教室,单人单座参加考试,如果上课不专心是完成不了这些试题的。

7天的学习,不同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的教学作了全面的讲解。让我们对“课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及说课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还离不开我们在课后的广泛阅读和对教材的仔细解读以及课后的学深层反思。只有足够广阔的知识面和及时反思对教学策略的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我们理想的有效的课堂。专家只是我们的榜样,要成长,要进步只能靠我们自己,靠自己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反思。

校本培训学习总结

本年度,我校为老师们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培训课,这些培训让我受益非浅。我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得到更新,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教学策略。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此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在听课之前,我总是认为新课标实施起来有些困难,毕竟各地条件不一样,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功近利观念太强,他们倾向于应试教育,认为儿女只要考取大学就万事大吉。但我听了各位教师的课后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会产生阵痛,只要是对人民、对祖国有利的事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并将它做好。我们人民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而且还有生我养我的祖国。如果不搞好课改又怎么会培育得出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呢?只有实施课程改革,才能培育学生创造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一次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培训这么快就结束了,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伴随我以后的教学生涯。相信今后的我定能为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期待着下一次培训的到来。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两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它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恰当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品德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以前我可谓是个“机盲”,经过多次的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我能够使用学校的论坛了,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听课时带着它,上课是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是学英语的,担任地理教学,在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及自已的不断学习,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觉已经能基本胜任地理教学了。

因材施教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溢于言表的,是没有对学生的隔阂,也没有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以及恐惧。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长,我的教学经验还是很不够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著名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会以此为鉴的。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 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

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中进行了探索。

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

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

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

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两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

由于《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

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

“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

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

它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还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二、 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

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

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

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

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

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

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三、 信息技术的运用

能够制作较为精美的课件了,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恰当的处理了。

我仿佛变得离不开电脑了。

听课时带着它,上课是要用它,办公时也需要它。

我深切地体会到校本培训切切实实地给老师们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

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一年一度的校本培训也如期而至。

回首刚刚走过的几天时间,是忙碌的、是炎热的、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

校本培训的集中学习时间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今年的校本培训是历年来安排的最充实、最合理的一次,我受益匪浅。

在此次培训中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在佩服讲座专家们博学深思精神的同时,我更关注讲座的内容。

对我来说,讲座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在专家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

我个人很喜欢专家讲座,当书越教越疲惫的时候,需要见多识广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高屋建瓴的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

专家讲座满足了我的需求。

四天的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

专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有名的书籍,我将会一一去学习研读。

二、转变思想观念

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老百姓喜欢的人民教师。

三、加强学习

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

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

更别提去实践了,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

波斯纳也说过: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 。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

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七、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确实,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即便自己的答案是错的,都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课堂四十五分钟,我们应该舍得放弃,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学着思考,学着总结,留下印象。

总之,通过校本培训的学习收获很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使我们的教师能够尽快提高自身能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有更高的突破。

我也会努力总结自己的教学,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通过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宜非浅,感触很深;其中在新课程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后反思,二次备课。

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

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

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提出挑战。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

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

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

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

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

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

校本培训心得总结

现就课后反思,二次备课心得总结传统的备课,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生活运用;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而不善于课后的反思,这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教学问题。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众所周知,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他们正在不断更新知识。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虽然在课堂上也不乏急中生智,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的先例,但的随机应变却留下了败笔。不论教师有无经验,处理起这类问题都会很棘手,在上课时难免总会留下诸多遗憾。课后的教学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弥补这个遗憾。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否合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否突出,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统一,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总之是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可以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实际获取知识间的差距,在这样多次往复的反思后的课堂中,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