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汇总18篇)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汇总18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目标、执行过程、效果和改进点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的一篇文章,为活动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接下来是一些令人感动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当前,许多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感恩意识了,他们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在家含辛茹苦,而孩子们却挥金如土。某些受助大学生很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之后却一点感激的心情都没有。有的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才得以上学,但是在学校学习并不努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播感恩意识,使之让更多的学生们接受。

1.家庭教育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家庭是人生的出发点,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一个孩子受益匪浅。但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孩子们的感恩观有所不同。它包括很多方面。

2.社会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大学就是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各种能力水平都比较高,但新的竞争也很大。首先,自我意识方面。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追求内心世界的自我,并把焦点聚集在自己的身上。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什么事情都不考虑别人,从而变得自私,往往是他人对自己付出,而自己却不以为然。其次是各方面压力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们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以后的婚姻问题,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和父母的交流问题等。所以在他们的内心中就很难有一种感恩的情怀。

3.学校教育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学校是大学几年生活的必须场所。因而它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学校的影响有几个主要方面:首先,人文教育不是很好。学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地方,它包含学生的德体美。他也教会了学生们知识和在社会上生活的方法。但它现在更注重智的教育了。它却少了一种传统观念的教育,所以他导致学生们内心的侧重点不同了。它使学生能很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却使学生们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理念忘却了。导致了学生们感恩情怀的下降。使彼此之间的信任下降了。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们的一种方法,他们通过对内心的认知,从而从多方面对被教育者进行教育。使他们对社会有识恩、知恩、感恩、的心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关联着各种教育要素。并使这些要素能够稳定的并存。它也是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所以,在大学推行感恩教育十分重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感恩的人能在社会中很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心地善良,他们知道吃水不忘打井人的理念。所以,感恩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迫在眉睫的教育。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上一层楼。学生胸怀感恩,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感激社会的恩惠,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会感恩,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他们能更好的更刻苦地学习。是他们能更好的做人。感恩教育进校园,能够使整个校园变得超尘脱俗。是校园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学生们也各个斗志昂扬,很好地学习。精神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1.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高等学校要利用校内各种宣传文化方式,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使学生们从内心意识到这种教育。大力地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们的认知度。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们。高等院校应该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大力向学生家长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要帮助学生家长们充分认识良好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们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2.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校园。要大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德育功能。首先就要培养“爱心文化”,我们的师生都应有一种爱的精神。老师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对孩子们的一种关爱,对他们负责。老师们之间应该精诚合作,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学校还应该积极地开展一些老师与同学之间共同协作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是师生间感情更好,也为将来开展工作做铺垫。这些活动还能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彼此间相互了解,以后也能够互相帮助。还应该多开一些总结会,通过活动有什么认知,有什么不足。使同学们互相学习,这样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感恩情怀。

五、结语。

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高等学校应该把感恩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以他为基本点,构造一个完美的校园。把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构建感恩型教育。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为学生们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也能为建设感恩型社会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感恩,在成长的故事里……”五月份的感恩教育活动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结束了。为期一月的感恩教育,让同学们懂得了知恩,学会了感恩,知道了施恩;更懂得热爱班集体、尊敬老师、诚实守信、待人友善的道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感恩活动的感召下,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也圆满的完成。

一、活动情况:

(一)积极准备,营造氛围,在师生中树立感恩意识。

1、精心部署:五月初,在全干会上,王校长策划并安排部署了五月份“感恩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全校上下统一思想,认真准备。

2、营造氛围:首先,利用升旗仪式,李校长向全体师生进行了“感恩教育”动员,发出了倡议书,悬挂了宣传横幅。其次,各班召开了感恩教育主题教育班会。进一步渲染了活动气氛,提高了全体师生活动的积极性。

3、音乐诗歌唱感恩:刘晓燕老师为同学们精选了《父亲》《感恩的心》《永远是朋友》《白发亲娘》等感恩之曲,同学们用心吟唱,唱出了对朋友的感激,对父母辛劳的体谅。5月12日母亲节,校团委利用校园广播为同学们朗诵了配乐诗,播放了《天之大》《烛光里的妈妈》,为感恩活动烘托了浓浓的气氛。

4、手抄报里写感恩:借着家长会的东风,同学们精心选制作了以“感恩,在成长的故事里”为主题的.手抄报。材料新颖,创意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给家长会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也展示了我竞存学子多才多艺的良好素质。

5、封封家信表感恩:由班主任负责、语文老师协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为父母写封信。任务一布置,全体学生踊跃参加,用心书写,一篇篇感恩父母的优秀书信脱颖而出。或张贴于展板,或在家长会上阅读,感动之处,确让人泣不成声。孩子们质朴感人的文字缩短了家长和孩子的心与心的距离,孩子明白了父母的艰辛,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达到了家校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在活动中巩固感恩教育。

1、感恩主题班会,导向明确。五月份的四个周,一周一主题将感恩活动推向了高潮。第十一周的班会,首先是动员,使同学们提高了认识,知恩明理,学会担当;然后分别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为主题,让同学们一步一步明确了感恩的意义,明白了学习、做人的责任感,激发了同学们勤奋学习的干劲。

2、感恩家长会,感动人心。5月13日我校成功召开了以“感恩,在成长的故事里”为主题的家长会。首先是王校长做重要讲话,她以感恩为主题,对中层领导的严格管理、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对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对家长的大力支持都表示了衷心的感谢,让家长对我校的老师、学校的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充满了信心,也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家长感叹道:王校长的一席话,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确实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第二个环节是各班自行安排,班主任述职,任课老师发言,学生发言,家长讲话等,环节紧凑,气氛热烈。走过楼道走廊,看到听到各班教室的场景,也很是激动。特别是同学们给家长的一封信,孩子读得泪流满面,家长听得泣不成声,会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3、感恩故事,伴我成长。(1)父母之恩,常记心头。各班在活动的第二周利用班会、自习等有效时间让同学们算了一笔亲情帐,了解父母养家的不易,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同学们记住四个重要的日子: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同学们利用大周放假,给父母洗脚,干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体验了父母的艰辛,感悟到父母的爱心。(2)尊师重教,提高修养。感恩教育活动中,各老师或利用班会、或利用课前三分钟、或利用自习潜移默化地让同学们讲述我和老师的故事,学习中国的传统礼仪,学会尊重师长、不顶撞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以优异成绩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3)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感恩同学,青春同路”的班会公开课、国旗下演讲、作文“同学如手足”“我为同学做件事”等,让同学们明白了同学友谊的珍贵。活动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手拉手的日清过关,将感恩活动推向了高潮。就连外来学习的领导和老师都纷纷为同学们点赞。

感恩教育月已落下了帷幕,但感恩教育永远在路上。经过一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回馈他人。

二、六月份工作部署。

六月份是“教学质量月”,工作思路是加强纪律安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们全体师生一定会认真总结五月份得失,严格执行制度,强化纪律管理,规范行为习惯,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工作,争取实现本学年奋斗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亲情、报恩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新时代下中国不停的发展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全面启动“感恩老师”的感恩主题教育,让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感恩主题教育,运用理念支撑,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们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11月26日为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一种责任。心存感恩,人生才会充满幸福、快乐。90后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心目中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南宫市第二中学顶岗实习小分队开展了“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感恩主题教育。

学生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明白了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父母、老师、朋友的努力和关爱,懂得了感恩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惠,并且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感恩教育需要学生的参与,我们一方面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感恩”主题宣传栏、条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另一方面通过评比感恩教育专题板报,播放感恩歌曲营造校园感恩氛围。

二、开展活动,积蓄感情。

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通过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学生从点滴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树立了关爱父母之心;通过《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演讲比赛,学生深刻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进而感恩老师;通过“同学如手足”作文比赛,学生回忆了同窗好友对自己的爱,进而萌发感恩朋友之情。

通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同学们逐渐明白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地感恩情结。这些活动释放了学生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三、关注细节,践行感恩。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几项感恩作业:写写家书、“六个一”真情活动、“我为同学做一事”。学生通过这几个作业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谢,做到了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力争成为一个充满感恩之心的青少年。

四、构建网络,文化熏陶。

南宫二中顶岗实习小组认真准备活动方案,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生的优越性,积极走进学生、走进教师、走进家长。

在构建网络的同时,我们还大力营造感恩文化。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感恩电影,并作观后交流,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还组织学生学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的青少年茁壮成长起来。

五、扎实活动,效果显著。

为了使活动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我们精心的制作了月活动方案,并把工作详细安排到每一周。全体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接受爱”到“表达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责任和义务将爱心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懂得感恩和报恩的学生算不上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将来很难再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学生可能很难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很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年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最后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国家、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青年社会化,重视青年社会化遇到的困难。”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两个方面去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首先,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中间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过于关注自身的感受,很少换位思考,缺少对别人的关注和关爱。

其次,90后大学生很多曾经是留守儿童。家庭相对困难的学生家长经常出去打工,他们更多的是用物质来弥补他们对孩子的爱,这样做有时候适得其反。“穷人家的孩子本应该早当家”,而这些受到溺爱的家庭困难的学生却只知道一味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和付出。

再次,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教育的作用缺位,两者都是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强调智力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然而由于学习方面的压力,很多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高中更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以上导致的结果就是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最后,学生受到了社会大环境中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存在一些“过于重视和追求物质,忽视精神追求”的现象,一些人过于功利化;另外网络上存在负面信息和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对当今大学生有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对于90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首先应该有耐心,有信心。对于他们的处境我们也应该试着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社会对90后大学生有一种偏见,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给他们贴上了“问题”的标签。这其中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感恩意识缺失的大学生也不应该过分的指责,因为这样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很多学生有电脑,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特别是辅导员老师理所当然要学会并擅长利用网络,运用新兴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和老师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师不适宜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学生,最好能够“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和老师要经常动员学生特别是受助学生积极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争做“活雷锋”,乐于奉献,用自己的专业和实际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活动结束后进行简单总结,对学生表现给予评分,平时的活动表现(最好有量化标准)作为评选助学金等资助的重要参考。总之,“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网络。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支持。开好新生家长会、建好并利用好学生家长群。大学是每个人思想不断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感恩教育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在入学教育中可以考虑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军训期间,可以结合军训内容,尝试通过教官来进行感恩教育。创新思想政治课授课方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普及语文课,将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变得善解人意,逐渐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同时还需要报纸、电台、网络等社会媒体多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大家一起努力营造“感恩、知恩、报恩”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朋辈群体兴趣相投,性格差不多,比如同班同学之间、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成长背景相似的老乡之间,彼此信任,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影响,不知不觉间形成相似或相同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当今社会,孩子在父母、祖辈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记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的。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全面启动感恩主题教育,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学会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父母养育了我们;学会感激老师,感激老师为我们导航,感激老师培育我们。从感激父母老师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再引导学会感激他人,感激社会,感激一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一、广泛发动,积极宣传,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从思想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祖国、感谢社会、感谢家长、感谢老师、感谢他人。为了做好教育工作,各班班主任把感恩活动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并且要求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我校还利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演讲、主题班会、升国旗、讲故事、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增强。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珍爱生命、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根据教育局的要求,我校自20xx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开展“珍爱生命感恩生活”的主题教育。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做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的目标。

1、通过主题教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识。

2、通过教育和有关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适心理的方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护自救的常识,确保学生平安。

4、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5、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二、活动开展的内容。

(一)珍爱生命方面。

1、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珍爱生命,感恩生活”的主题教育思想,创设校园感恩氛围,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2、将生命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各门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资源,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3、学校聘请消防、司法、交通、公安、优秀毕业生等有关人员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教给学生安全知识、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学生生命健康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4、深入开展冬季校园安全教育。通过看视频、听报告等形式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强化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5、组织“珍爱生命,感恩生活”征文及演讲活动。以班级为主体,召开《珍爱生命,感恩生活》的主题班会,并推荐优秀的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

(二)感恩生活方面。

1、感谢父母养育我。

a、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b、每月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如: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沏杯茶、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

c、感恩卡大赛:为父母送一张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

2、感谢老师教育我。

a、班级开展《我和我的老师》故事演讲比赛,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要真实、感人。

b、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到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

c、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感谢同学帮助我。

倡导每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感谢社会关爱我。

开展五爱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感谢自然赐予我。

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建议学生在家养一盆花,植一棵树、保护一片绿地/,要求每一个孩子自觉保护校内外环境,不乱扔纸屑、杂物,废旧物品分类回收,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

三、活动开展的成果。

1、学生学会了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悦纳自我、关怀他人。

2、掌握了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

3、学生了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4、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5、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知道了老师的无私与奉献,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增强了学生“报答家长、感恩教师、报效祖国”的情感。

在活动开展后期,政教处组建“珍爱生命,感恩生活”专题教育活动档案。及时将活动开展的计划、方案、通知及活动相关图片等资料归入档案,总结活动成果,找出不足加以整改,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现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在“学雷锋”、“妇女节问候”这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感恩的实际行动,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在“学雷锋”、“妇女节问候”这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感恩的实际行动,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

在周末我当家开展的“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环节,通过学生用实际行动、或者给父母写一封传递爱意的信件、或者给父母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活动。家长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对自己浓浓的爱,孩子长大了。从许多的家长再给老师或孩子的回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满意欣喜之情。

如:有的家长在给孩子的回信中写到:亲爱的孩子,你懂得为家人分担家庭的责任,懂得孝顺父母了,懂得改变自己身上不良行为习惯了。宋亚晨的家长再给老师的回信中这样写到:王老师,很感谢你,和你们学校,,自从进新营小学以来,爱干净了、爱学习了,觉得我的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谢谢你们学校的.领导,谢谢你们的好的育人理念,谢谢你。而且许多家长纷纷用来电,对面交流等方式殷切的希望此类活动可以长期开展下去,也很愿意参加此类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孩子交流。看到这些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感到很欣慰。

在征文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的各种爱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

有同学这样写到: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您是我最爱的人。您是我生命的创造者,是我人生的领路人。是我遇到风浪时平静的港湾,是我遇到挫折时的坚强后盾。爸爸妈妈,我会用我用我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报答您们的!

总之,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的主题是永恒的,作为祖国的下一代培育者的我们,肩负着重担。新时代不仅需要技术人才,社会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就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孩子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地去面对生活,让人文的光彩照亮校园,让真情充溢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让可爱的校园奏响和谐的强音!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为了让学生们心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感恩主题教育,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认识,有所感悟,有所启迪。

一、达到了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学生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关心他人、知恩图报。使学生树立起了感恩之心,使学生对父母心存感恩,更使学生把这种爱化作博爱,能够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学生几乎能够时时、事事、处处心存感恩,使家庭充满和谐、充满爱心、充满希望。

二、内容与形式。

1、从实践体验入手,开展了父母感恩教育。

从假期开始,放假时学校做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在信中除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假期的作业、注意假期安全等外,还特别要求家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孩子要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做有良知的人。学校就要求各班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了全员发动,公布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内容。让全班同学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开展了“帮父母做一件家务事”“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讲故事、送礼物”等活动,通过让学生填写表格等,筑起了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心灵感恩教育活动总结范文之桥。

2、从班会入手,开展了感恩父母教育。

结合班级实际,召开了主题班会。如《感谢我的父母》,《孝敬父母心存感恩》。开展了一些活动,用不同形式和父母交流一次感情。折射出了学生对家长的关心和感激。

3、从读书收集资料入手,开展了感恩父母教育。让学生收集了部分名言、警句等进行交流、熟读、背诵、理解,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4、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用不同的形式了解父母的生日,向父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祝福。

5、结合学校的活动我们班在4月底选出4名学生为感恩励志小明星,并在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由学校的领导为4名学生颁奖。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亲情、报恩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新时代下中国不停的发展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全面启动“感恩老师”的感恩主题教育,让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感恩主题教育,运用理念支撑,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帮助孩子们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一、广泛发动,积极宣传,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制定了感恩活动方案,由政教处具体主抓,首先从思想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祖国、感谢社会、感谢家长、感谢老师、感谢他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各班班主任把感恩活动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并且要求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我校还利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主题班会、升国旗、板报、广播、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增强。

二、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在活动中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重在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我校认真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

(一)感谢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国旗制度,精心准备每一次的国旗下演讲,通过升旗仪式,让学生树立国家概念。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我们聘请了八道江区关工委领导做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爱国主义讲座”学校举行了歌颂祖国征文、绘画等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灿烂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更加认识到要珍惜现在,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明确国家虽然强大了,但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我们奋发图强,为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感谢社会,为社会做应有贡献。

我们从大家熟知的事情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社会。感谢社会要体现在行动中,寒暑假期间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写出了一份份社会调查报告,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中浓浓的暖意,觉察到了环境清新多么来之不易。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会的一员,就应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教育了学生在困境中不要气馁,不要怨天尤人,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三)感谢父母,使父母与孩子关系更加融洽。

我校开展了我陪父母工作一天,给父母一封信;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帮助父母做些杂务等。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很好的与父母谈心,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活动的开展树立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感谢父母,尊重父母。

(四)感谢老师,做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此,学校组织开展了“假如我是老师”主题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老师。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五)感谢他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我校在班级内部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此项活动我校不走形式,学校每学期将评比先进小组,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我们考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主要是看进步幅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动中,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同学,以感谢同学的帮助,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友谊,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风气越来越浓为宗旨。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旨在唤醒中学生的感恩意识,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获得的一切并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争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奉献。对于给你付出的人和事,你都要永远记住并准备回报。感恩意识不只是简单的回报长辈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感恩教育应该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在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感恩思想一直占有主流地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动人诗句表明我们是懂得感恩的民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你生命中的拥有,感恩你身边的人。

更多。

文档为doc格式。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一)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感恩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孝心爱心,唤醒其亲情良知,唤起其感恩父母之情,激起其报答父母之为。这种感恩品质形成之后就会“迁移”到其他优良品质上,从小爱到大爱,懂得对爱心的回报,报答他人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懂得爱国报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可以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不可能会关心他人,更不可能有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他的道德人格必定是有缺陷的。当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他人、面对生活,就会多一份宽厚、友善和快乐,就会情愿付出,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社会予以回报,就会对生活寄予希望,懂得相互关爱,树立坚强的意志,为道德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感恩教育是产生“道德移情”的动力源,从感恩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起步,唤起个体心存感恩情感,能驱使个体从感恩父母有孝心“迁移”到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升华了感恩的情感,从而完美个体道德人格。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感恩教育能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具有辐射效应感恩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感恩能够通过亲情恩情的传播在群体间和社会中产生辐射效应,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道德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好比各细胞与有机体间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依存。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能带动社会成员感恩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懂得感恩的风尚。感恩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对抗;用感恩的心对待社会中的人或事,缓解矛盾冲突。只有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整个社会才能处于和谐的氛围之中。一个缺乏感恩的社会必定是冷漠的、彼此缺乏信任的社会,更谈不上幸福与和谐。因此,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感恩能够促进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情愿付出,才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回馈社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胸怀忠君报国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和马革裹尸的壮举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守护了国家尊严,铸造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当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更需要加强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心怀一颗感恩的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忠心报效祖国,积极回馈社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二、感恩品质的形成机理。

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感恩又是一种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同样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是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与内化过程,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着眼于主体的内化,引导他们识感恩之理、激感恩之情、践感恩之行,最终促使知恩图报成为主体的自我需要,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过程应包含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实践层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必须遵循道德教育规律。根据“道德移情理论”,道德移情与个体移情、情感的唤起有关、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因此,必须激情、明理并施之以行,以求情通理达,促进内化。

(一)识感恩之理———对感恩的理性认识是产生感恩之情的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和意志是受认知的调解和支配的。个体只有对感恩的意义有充分领会,对施恩者的爱心行动有充分的认可,才能产生感动和感激的情绪。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让学生认知感恩之理,开设识恩的基础理论教育课,引导学生懂得“为何要感恩”等基本道理,强化其对感恩的理性认识,促进施恩理念的确立。个体只有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掌握正确的感恩方法,才能指导自己的施恩行为。

(二)激感恩之情———情感的激发是产生感恩行为的前提动力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的启迪和引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它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感恩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陶冶过程,是一种化育。感恩情感的产生是实施感恩行为的前提。感恩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真挚的情感,它通过逐步感染和熏陶,唤起受教育主体的心灵共鸣,从而激发起主体自觉的感恩行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仅靠呆板的说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必须通过情感的疏导来排除其对外部教育的心理阻力。在感恩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情感,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脉学生的情感,运用好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榜样教育法、情感教育法,设计各种活动平台等来开启他们的心扉,见贤思齐,使情感转化为信念和动力。

(三)践感恩之行———引导个体施恩实践是形成感恩品质的关键感恩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从“感”到“恩”的启发引导过程。其中,人的知恩、识恩之后的“感动”是初始阶段,“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行为模式的养成是感恩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即感恩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个体的感恩认知、感恩之情内化为感恩行为习惯,升华为自身的品质。而感恩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内含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不经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对感恩的认知也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可见,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践能让921学生体验高尚行为的愉悦、获得正确的经验、砥砺坚强的意志,从而固化行为习惯。显然,只有感恩认知、情感激发是不够的,缺少实践环节的感恩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回归实践,回归生活,要重视让学生付诸施恩的反复实践,可设立“感恩日”,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行感谢之为。

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以情感教育为主轴,引导大学生践行感恩,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从而健全大学生道德人格。实践证明,感恩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长期机制,促进高校德育良性发展。

(一)以感恩课程为教育主阵地,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依据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其中,让受教育者识恩、知恩尤为紧要。我们编写《感恩教育读本》校本教材,按照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思路编排内容,分为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三大块。同时,创造性地开设感恩课程,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课程安排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德育自身特点,规范各年级教育内容,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序列。大一时,立足于明理,讲授《知恩篇———认知感恩理》,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感恩教育思想,系统领悟感恩基本道理,强化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大二时,致力于育情,讲授《感恩篇———悠悠感恩心》,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品味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他人帮助之恩、社会关心之恩、国家培育之恩,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确立感恩的信念,激发学生施恩欲望;大三时,着眼于导行,讲授《报恩篇———践行感恩为》,循着“感恩父母有孝心、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道德提升的路径,进行相关内容讲授,让学生懂得“要怎样报恩”,升华感恩情感。

(二)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孝为仁之本,仁为德之本。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谈得上其他社会道德。同样,感恩教育必须以“感恩父母有孝心”为突破口,促使感恩品质升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感恩课程中,我们安排“难忘父母恩”这一教育内容,让学生走进父母之爱,体味父母生养之恩,激起他们孝亲报恩之情。在感恩父母中,我们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四心”:多沟通不耍脾气,主动向父母问好,让父母舒心;自尊自爱,心态健康,心胸豁达,让父母放心;勤俭节约,减轻家庭负担,主动承担责任,让父母省心;笃学修身走正道,学有所成早立业,让父母称心。在孝亲教育的基础上,着眼于移情,把对父母的感恩推广到对朋友、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拓展感恩教育的内涵,共分三个维度:一是感恩老师教育我,增强尊师意识,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和创造;二是感恩朋友帮助我,增强关爱互助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031发展,增强感情交流能力,形成和谐愉悦的心境;三是感恩社会温暖我,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报于社会;四是感恩祖国培育我,树立振兴中华、报效国家的理想,升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创设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情感体验的教育功能。通过情感体验,使得情感与认知相协调,达到内化为感恩信念和感恩行为的目的。我们充分尊重主体,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第一,榜样激励,催化感恩。情感的相互影响,更多的靠感染,而不是说教。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生有了更强的独立意识,更多的学生热衷于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去对待榜样。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中,我们充分利用榜样素材,创设一种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催化学生的感恩之情。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挖掘古今中外的感恩榜样。我们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的事迹感染学生,还可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道德模范》视频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等节目,诠释着道德的真谛,激起他们道德体验的共鸣,引导学生热衷于做感恩模范的粉丝。二是树立教师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树立教师中的孝亲典范,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感染力,言传身教,增强感恩教育的说服力。三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校园十大感恩之星”的评选,树立同龄人的感恩典型,让其“现身说法”,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中,从校园的感恩环境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二,创设载体,体验感恩。要使感恩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必须讲究教育载体。

我们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一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感恩宣传与交流。通过qq群、网站、微博活动平台宣传社会上的感人事迹和校园的典型事迹,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道德正能量的传递。二是利用主题活动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主题文艺晚会、“家书传真情”“爱心祝福语传递”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体认父母的恩情,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师生互位体验、师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师生平等交流,懂得尊师重教;通过“朋辈沙龙”“新老生爱心接力”活动、困难帮扶活动等让学生懂得感恩朋友,增强学生关爱互助意识;通过开设“感恩论坛”,引发学生情感的激荡。三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母亲节、中秋节等感恩父母养育之情;通过教师节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为了感恩教育的常态化和持续性,我们规定每周六为“感恩日”,通过持续的活动体验,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强化,为报恩和施恩积蓄了情感力量。第三,社会实践,深化感恩。实践是联结知与行的桥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恩教育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通过关爱空巢老人行动、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参与公共服务等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通过与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社区居委会等合作建立了十多个日常志愿者服务基地;在各地贫困乡镇或村建立了二十多个长期的暑期“三下乡”服务基地;与当地四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服务基地。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假期参与家庭所在社区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感恩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平台,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些平台的构建,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报恩与施恩的乐趣,并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下反复修整,深刻领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生观的完善。

(四)以评价导向为引擎,把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为了发挥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我们把学生的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感恩教育属于隐性教育,它的教育效果也具有隐形性,无法用一般学科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估。我们在遵循客观性、主体性和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和纵向评价,建立和健全感恩品质评价体系。一是依托实践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关注个体的参与程度。我们编制了《大学生感恩成长记录册》,对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每周一登记,每月一汇总,结合活动项目进行量化;二是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办法,鼓励学生客观主动地总结和评价自己和同学,找到差距与不足,督促自我完善;三是建立家、校、社会反馈评价制度。我们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在学校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家长意见反馈和企业社会实践的评价反馈,进行评价。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每年评选出“校园十大感恩之星”“校园微感动人物”。总之,在综合评价时,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全面看待,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刘锦霞。

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x月x日晚上x点x分,x系x级x班及x班全体同学在x楼x室开展了主题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班会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以“大学生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全力营造“感恩”文化,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构建文明校园、亲情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报效祖国思想;让大学生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深刻理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保护环境、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珍惜幸福、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班会就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关感恩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此次主题班会采用了(宣传活动的意义,举行感恩活动,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板,悬挂条幅,创设校园感恩氛围,班级制订感恩活动方案以及召开感恩主题班会等新颖的方式。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如下现状:如今大部分人都是独生子女,对家长的关怀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时候表现得比较自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重要性。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肯定是感有心生,表现于外。很多人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没有对比,没有感受,没有苦与甜的比照。我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有效的宣传和灌输,需要营造一个相对的环境。大家注意否,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很多人感动的热泪盈眶,听过报告后往往表态,要学习那些先进人物,而且这样的感动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另外的例子,从教堂做完了弥撒或者观礼,人们往往心境平和,面带笑容和感动,为什么呢?因为刚刚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感动,人们都能够得到一些精神的升华。

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主要是通过是多组织活动,让学生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受别人的辛苦付出,感受生活的艰辛与丰富,逐步发现自己的一份努力,换来心灵的净化,在灵魂的升华上可以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这样这种感恩教育才能够发乎情,止乎礼。恰到好处地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步骤。

生命只有在感恩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感恩中才能永具魅力。感恩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体会感恩是一种幸福。学会感恩是一种文明。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了:父母养育了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同学朋友关心我们,他们在某一瞬间给了我们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了:思想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许多学生学会了发现爱、感受爱、懂得爱、播种爱、传播爱;通过感恩教育,学生体谅父母的多了,浪费的少了;学习的热情高了,逃课的少了;遵纪意识强了,违纪的少了;同学关系更融洽了,矛盾冲突少了;师生关系更和谐了,相互不理解的事少了;通过感恩教育,达到了培养人、教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然而感恩教育不能流于表面,给父母洗脚固然一个重要的活动,但能不能从内心感激父母的辛劳和奉献,自觉主动地寻机回报,那才是感恩教育有了成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诗词俗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感恩情结。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金钱和利益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和亲情关爱。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助学中心《关于转发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关于大力开展20xx年高校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内助学中心〔20xx〕7号)要求,集宁师范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突出价值引领,坚持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资助育人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

(一)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组织开展了线上诚信教育主题班会30余场,围绕“诚信育人”,“资助育人成长,诚信伴我同行”,“诚信感恩、资助育人”等主题开展相关班会,学习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

(二)开展诚信教育网络宣传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领域的信用意识,加快在学生中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网络诚信意识宣传,我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和各二级学院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共发布诚信教育宣传材料40余篇,宣传内容包括金融知识、征信知识、金融防骗知识、助学贷款还款办法等,引导在校学生树立良好征信观念,引导毕业生诚信离校。

(三)组织开展20xx届毕业生助学贷款确认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毕业生确认工作,开展诚信和金融知识教育,讲解还款流程,确定借款学生毕业后固定联系人和本人联系方式,并要求学生及时将新的联系方式在系统进行更新,按要求完成相关事宜。我校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共有856人,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给每位贷款毕业生发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确认表》电子版材料,二级学院逐一通知,督促生源地贷款毕业生完成网上毕业确认工作,确保每一名贷款毕业生知晓还款事项。同时,二级学院给每位贷款毕业生建立诚信档案,请贷款学生写下按时还款承诺书并统计学生的就业去向、家庭联系电话等,便于后期的还款提醒。

(一)开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感恩责任意识,学校将资助教育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结合“心理育人”和“劳动育人”体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氛围。各二级学院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组织开展“疫情宅家趣事多,我和父母的那些事儿”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养殖及家务劳动,强化家长在劳动教育工作中的监督和模范作用,家校共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激发学生爱劳动、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怀。

(二)组织召开“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主题座谈会

为进一步推进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助育人工作水平,我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于20xx年12月22日组织召开“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主题座谈会,助学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及25名师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与会师生踊跃发言,畅谈自己对诚信、感恩、励志等内容的认识感悟,提出了对学校助学管理工作的一些意见、建议。

(一)开展获奖学生先进事迹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推动和深化资助育人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我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处)资助管理中心,特推出获得国家、自治区奖学金学生风采系列宣传活动。

(二)开展“榜样力量青春领航”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挖掘鲜活的模范人物和故事,树立标杆,培树典型,引导同学们追赶榜样,激励受助学生奋发自强、励志成才、感恩奉献。通过励志教育,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国家助学货款资助政策,产生深刻的感悟,唤醒同学们的自我意识,激励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主动追赶榜样,效仿标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榜样比肩,与梦想同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更好的释放青春的激情,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三)举办优秀学生云端分享会

组织举办了“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线上会议30场,分享优秀学生成长经历,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职业信心,营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校园文化氛围。各二级学院结合实际,邀请近两届的优秀毕业生,讲述分享他们成功考研、求职应聘、走向社会的成长经历。报告会中,来自各二级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们鼓励在校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在劳动中学会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因疫情影响,学生未能返校,活动均采用线上形式进行。我校通过对受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引导学生珍爱信用,理性消费,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二级学院的大力配合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下,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有效结合资助和育人工作,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能,要进一步挖掘日常资助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各类优秀典型,通过宣传其优秀事迹,更多地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同时要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育人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的效果。

大学生感恩教育总结

摘要: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引导感恩行为,一个人只有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才会正确理解感恩的内涵,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自觉践行感恩的实际行动,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感恩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所崇尚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感恩教育的文化价值所在。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点。感恩教育就是最佳的对接点。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由他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但是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受到来自不良文化影响较为严重,部分大学生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抛掷于脑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尊师重教、感恩自然等思想,在他们的视野中失去了吸引力。目前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缺失、知恩不报、不讲信用等不良现象,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强化他们的感恩意识,培养他们的感恩情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价值观,才能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善”的品质,使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恩教育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提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品质。

二、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志也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感恩教育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新生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但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称的现象:无视父母的辛劳、老师的付出和社会的关心,不能承担对自然恩惠的保护责任。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感恩之心回报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和祖国的培养,培养他们具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品质,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时代新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感恩教育,把感恩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怀感恩之心,留感恩之意,存感恩之情,行报恩之举,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认识更加深刻。

蓝天、白云、阳光、江河、山川、森林等,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可是我们不但不知道珍惜和感恩,反而总是无情地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雾霾、水资源短缺、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日益凸显,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共处,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要让大学生与大自然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感恩和报答之情,树立大学生对自然的感恩情怀。否则环境就会恶化,能源也随之枯竭,人类就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大学生只有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懂得如何去感恩自然,才能真正地珍惜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自然界建立一种互惠互利、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只有精心呵护自然界,自然界才会慷慨地把青山绿水赠给人类,使美丽中国的生态梦早日实现。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当今社会,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很多孩子唯我独尊、自私冷漠,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全面启动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一、广泛发动,积极宣传,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在实施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从思想宣传入手,教育学生要感谢祖国、感谢社会、感谢家长、感谢老师、感谢他人。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我们首先通过班主任会,要求班主任必须提高对感恩活动的高度重视,把感恩活动当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并要求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同时利用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演讲、主题班会、手抄报展览等活动形式进行宣传,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了增强。

二、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在活动中加强感恩教育我们认为,感恩教育重在活动,在活动中树立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感谢祖国,立志报效祖国坚持每周一早晨的升国旗制度,精心准备每一次的国旗下演讲,通过升旗仪式,让学生树立国家概念。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认识到要珍惜现在,刻苦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感谢社会,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处于社会之中。而当今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如:校舍建设,教育设备的投入,环境的改变等。

(三)感谢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以读《历史的选择》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

(四)感谢老师,做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召开“假如我是班主任”为主题的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尊重老师。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五)感谢他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在班级内部分成个六小组,学生民主制定组训、组规、小组口号,主动承担组内职责,大家在学习上、生活上、规范上、活动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每学期学校召开2次表彰大会,表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我们考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主要是看进步幅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因此这项活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在活动中,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同学,感谢同学的帮助,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友谊,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风气越来越浓。

一点思考: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种现状,恐怕不是搞几次感恩活动就能改变的。我们需要从平时抓起,坚持不懈;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多说“谢谢”,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向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达感激;让学生用便条用日记用作文等形式把感恩之情写出来。我们应该营造情景和氛围,让学生有机会说感恩的话、做感恩的事、交流感恩的心得体会,老师和家长对此多支持、鼓励和表扬,感恩这种美德就将在广大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在当今社会,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于十一月初全面启动“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我们首先是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平时,我们加强学生的感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

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我们还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朗诵比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释放出孩子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们要求孩子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本《感恩心语录》,孩子们人手一册,记录自己完成感恩作业的情况,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

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他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学校还专门发出一份致全体家长的公开信,希望家长们能够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做孩子的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等。有些中队还设计了“家校共育感恩心”联系手册,班主任把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动记录下来,比如与父母道晚安、给父母夹菜、为父母捶背等。

在感恩教育活动启动阶段,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感恩教育的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召开了“家校共话感恩”座谈会等等。

家长们对学校的感恩活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言传身教,努力做孩子的表率,认真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学校还大力营造感恩文化。我们曾组织孩子们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等感恩电影,并作观后交流,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我们还组织孩子学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荣辱观的少年茁壮成长起来。

为了使活动力求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月活动方案。并把工作详细安排到每一周。每一项活动我们都留下了详实的过程性音像、文字资料。在县举行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中,我校选手王志颖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全体同学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在这个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

全班师生充分认识到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因此,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各项活动落实到位。配合学校的“学感恩、唤责任、倡奉献”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行动迅速,参与面广。

1、投入感恩征文活动,事前发动,积极组织撰写,推荐好的作品上交学部,把感恩教育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2、组织学生观看《背起爸爸上学》,培养感恩意识和励志精神。

4、结合下学期的教师节、重阳节等多个节日的庆祝活动,通过写、诵、做等方式,表达对父母、老师的理解与爱意。

5、计算感恩账,于感恩节前两周,每个学生写信给父母,表达爱的理解,要求父母亦回信寄语,筑起了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心灵之桥。强化孩子的明理、孝顺,唤醒内心的责任意识,学会体察父母的辛苦奉献、良苦用心,促成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家庭与学校生活的和谐。

6、周末把为父母做一件感恩的事为契机,拍摄dv,强化学会知恩、报恩意识。

7、开展了《感恩情,责任心》的主题班会,全班参与,群策群力,促成学生对父母、老师之爱的理解,唤起回报的责任意识,建设和谐班集体。

8、班会上学唱《感恩的心》,学习手语表演,尽可能人人会唱,会演,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真诚,感会世间的美好,体会感恩,受到爱与美的熏陶。

本次感恩教育活动历时较长。我们的工作紧锣密鼓,扎实有效。然而就活动和效果而言,由于有的家长不够重视与配合,所以对有的学生的触动的力度不够深入。也不乏有的学生局限于任务的应付,缺乏对感恩教育作用的深层认识,显得不够积极、投入。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感恩教育”作为一项活动毕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为一种品质的修养,“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话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永恒主题,只要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相信天空更加蔚蓝,阳光更加灿烂,生活更加和谐、幸福,让感恩教育进行到底吧!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感恩教育活动总结范文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给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过你的师长,感激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感恩磨难磨砺了你的意志。成长中的学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不懂得为别人的难处考虑的人是自私的,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而成功。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长翱翔。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先要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感恩我们的社会、父母,老师、同学、开始。

因此,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系列活动:

(1)“对父母的五个一”感恩活动: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让父母满意的一次决定、给父母交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给父母写一封表达感恩的书信。

(2)“对老师的七个一”感恩活动:为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标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

(3)“对同学的一帮一”感恩活动。

(4)“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恩教育活动”等。全校性的活动还有吟诵有关感恩的诗歌、听有关感恩的演讲、看有关感恩的电影、学唱感恩歌曲、出一张与感恩有关的手抄报,评选“感恩之星”等。我们将评出最佳贺卡、最佳寄语和最佳书信,并结合上述活动和平时表现评选出“感恩之星”。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之一就是书写家书。“家书”这个传统由来已久,也是表达感情的重要渠道,品读名人家书,我们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所折服。希望同学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回忆家长对你的付出,把它写下来,并且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写一封回信或一段寄语。我们希望通过“家书”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在校园内开展一次对学生也是对教师自身的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恩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共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文明和家庭环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现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体会父母的辛劳,培养学生一棵感恩父母的心。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去感谢父母。

2、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

3、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人的一生中应该感谢的不只是母亲还有很多人。父亲、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等。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人的付出的爱心,学生的世界才变得如此温馨和美丽。

感恩是一种情怀。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快快乐乐的感受学习,体验生活;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感受到父母对你的感情、老师对你的恩情、朋友对你的友情;你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对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着感激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会使你消除怨气。怎样使学生体验这种情怀,形成这样一种品德呢?本学期我校利用几个节日活动为基点,通过展开全校性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

二、活动过程。

(一)巧用节日、实践感恩。

1、巧用良机、行动感恩。

每学年,我校结合三、五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几个传统节日,由学校政教处倡议,由各级部组织自行组织服务慰问活动,让少先队员在社区服务和慰问女教师的活动中,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组织了社区环保行动、回报社会,在班主任倡议下学生还策划实施了短信问候、电子贺卡、手工制作小礼物送给老师父母等活动让每一位女教师和母亲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2、周末当家,爱的反赠。

利用学生周日返家的机会,让孩子们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一次地,刷一次碗,叠一次被子,帮爸妈洗一次头,洗一次脚、与爸妈照一次亲密合影等等。由此让学生体会父母辛劳,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培养家庭责任感,学生学会为家庭付出;学生感悟生活的美。

3、爱的表达,心灵沟通。

让学生通过书信的形式,把自己平日里不好意思说的话写给父母、老师,父母老师要给孩子回信,以此缩小心灵间的距离,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黑板报评比,利用主题班会,宣传长廊等形式,在学生中宣传、讨论感恩思想。

(二)结合学科教学,深化感恩活动。

1、“感恩”活动倡议。

学生干部广泛征求同学意见,编制感恩倡议。内容是: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理解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环境,学生做一名好学生好公民。我校在升旗仪式中,同学发出活动倡议,以次拉开了本学期感恩教育活动的帷幕。

2、“感恩的心”合唱大赛。

动人的歌声永远传达着世间美好的情怀。我们的学生爱唱歌,他们有自己的歌声、有自己的追求。假如能以喜闻乐见的歌声走入学生的心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区、学校艺术节的活动,举行了“感恩的心”合唱大赛,通过传唱感恩、爱国歌曲,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引导了正确的思想,真正达到人人参与,班班有歌声。让学生体会感恩情怀,体会感恩之美。

3、“感恩”征文大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感恩实践,仅仅是参与活动,是否能使学生的感恩行为更长久呢?他律的行为转化为自律的行为必须经过行为主体的反复实践和反复思考,所以要求各班举行征文比赛,并将比赛中涌现的好文章推荐参加学校的征文大赛。无论是班级层面还是学校层面,语文老师个个投入,为本次大赛撷选出优秀文章。更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在班级层面的征文辅导中,深化、引导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为感恩教育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感恩教育活动总结

为认真贯彻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感恩教育活动成果,我局认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尤其是在为企业、为重点项目、为招商引资尽职尽责,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结合部门实际,以为群众办实事、为项目建设做贡献等为主题,每月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感恩实践活动。

一是为新上项目开绿灯,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例如协调环评机构帮企业办理环评,缩短环评审批时限,为企业减免排污费等;二是急时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和难点环境问题,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办结;三是积极扶持包保村屯,帮助他们制定合理发展规划,并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包保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本年度我局包保的赶马河村于11月27日顺利通过省委托高级专家组验收;四是积极帮助企业、乡镇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本年度为大安镇申请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资金50万元;五是免费为企业、农村发放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册20xx册,农村环保知识宣传册200余册;六是年底到包保户进行走访慰问,以物质等形式鼓励他们好好过上一个幸福年。

通过强化感恩教育、培植感恩集体、选树感恩典型、赞。

誉感恩行为、开展感恩回报等形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局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每个人知恩感恩,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思想保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