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计划和操作步骤,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活动。活动方案不仅有助于组织和安排活动的流程,还能提前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创意与实用兼具的活动方案,希望能给大家的活动策划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师:他们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纸),家都在这呢,有几间房子呀?三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间房子上都有什么标记?(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还是玩的?(吃的)什么礼物可以送到嘴巴标记的家里呢?(冰激凌)师:衣架标记的家里可以送吃的还是穿的?(穿的)哪些礼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裤子、裙子)师:那这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标记呢?小手的家里是给我们放玩的礼物的,那我们应该把哪些礼物送去呀?(皮球、积木)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帮礼物分家了吗?(会)看,这是小熊给你们准备的分礼物的卡片,马上老师给每个人发一张,发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标记,再给礼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个到投影上纠错)师:(教师拿着小熊)小熊说你们真棒,礼物分的可真好。它还请来了三位数字宝宝,看,1,2,3,(出示数字),它还说,每个家里都要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吃的礼物家里应该找哪个宝宝呢?(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冰激凌)对,一个礼物找数字一找礼物。玩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2)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礼物)。那穿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3)因为有三个礼物。
师:你们也给每个礼物的家里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吧!数字宝宝都在篓子里,请你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礼物的下面。
四、活动结束(收操作材料的情况)。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吗?找对了没有?你们可真能干!做了这么多事,小熊说要请我们小朋友出去玩,不过要先把礼物收起来哦,把数字宝宝放到篓子里,把空碟子拿出来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过来排队,坐上小熊的汽车出去玩喽!(放音乐,带幼儿出去)。
整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特征,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让幼儿自己先观察再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来总结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发展。用小熊来引发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来把礼物分成三类,并能找到每个家里的数字朋友。
1.能区分物品的颜色,花纹的相同与不同,并能将用品一双、一对的配对摆放。
2.能理解活动规则,并会按规则积极地参与活动。
教具:成双成对的手套、棉袜、保暖鞋/护袖等实物。
学具:成双成对的相连物体卡片:成对小手、小脚、手套、棉袜、苹果、梨、橘子、草莓、正方形、三角形、爱心、花朵、五角星、蘑菇、等卡片格40套。
一、“实物配对”游戏。
1.整理鞋架。
师:“冬天天冷了,妈妈要为宝宝准备穿戴的物品了。”
然后出示杂乱的鞋架和乱糟糟摆放的手套、袜子、护袖等一筐说:“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可手套、袜子、鞋子还没有整理,混在了一起。
师:谁来帮老师把鞋架整理一下呢?(6名幼儿到前面展示)。
引导给鞋子配对的幼儿讲解为什么这样配对,说出原因和根据。
2.给袜子、护袖配对找朋友。
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是根据大小、颜色、花纹来区分配对的'。
继续找一双护袖、一双袜子等,引导幼儿辨别大小、颜色、花纹的相同和不同。
师生小结:给物品配对就是寻找跟它图案一样、花纹一样、大小也一样的物品。
二、介绍“卡片配对”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活动规则。
1.教师出示几套杂乱摆放的卡片说:“这里还有一些卡放乱了,请哪个小朋友把里面两张一样的卡片都找出来,然后两两并排放在一起?”
幼儿个别配对。
2.小组操作,找找相同的。
将操作卡与卡片筐分到各小组活动区域,鼓励幼儿自选参加给实物或卡片配对的活动。(提醒幼儿撕下来的双面胶要放回筐子里)。
3.请幼儿自选参加各小组的配对活动,教师关注幼儿是否理解活动规则,对先完成的幼儿将孩子的操作纸贴到展示板上并进行表扬。
4.组织集体交流。
师:“你是怎么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卡片)找到一起的?”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配对经验。
根据幼儿完成的操作题卡。
师生总结,巩固配对的规则要求:给物品配对就是寻找跟它图案一样、花纹一样、大小也一样的物品。两两贴在一起。
5.跳舞庆祝。
今天我们帮卡片宝宝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好开心啊。
听!音乐声!(吹泡泡)卡片宝宝们请我们去吹泡泡咯。
师生共同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表演歌曲:《吹泡泡》!
此次数学活动内容是《找找相同的》。其实活动的目标并不是很难,要求幼儿根据物体相同的特征找出两个相同的物体,并知道两个相同的可以称为一双或者一对。应该说找相同的是活动的重点,而难点却是要让幼儿懂得一双、一对的意思。在课前我准备了许多图片、实物给幼儿作学具操作用。并且精心准备了作业展示板,在活动前我仔细分析活动目标,并在活动的原始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适合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节。
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比较浓厚,纷纷举起小手,在谈话活动环节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五分钟,为了严格遵照小班上学期的活动时间的限制,我临时把中间一个需找护袖、手套还有袜子的环节省去了,匆忙进入了第三环节,显得有点小突然,在以后的活动时我应该做到细致准备,精心预设,确保活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有效的开展。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使全校学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数学趣味问题解答。
活动方式:本次数学趣味活动采用答题方式进行。
要求:闭卷答题,作弊者不计名次。
地点:六二班教室。
时间:20xx年12月5日课外活动。
1、对学生进行宣传,了解活动内容。
2、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参赛学生(限前20名)。
1、本次活动由周国强老师命题。
2、竞赛结束后,由社团组老师根据标准答案统一阅卷。
监考:
阅卷: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1、能正确运用数字表示7以内物体的数量,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爱自己的家,乐于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3、能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筷子若干双,托盘一个(内装有小包装的糕点若干),碟子3-5个(边上分别贴有一张7以内的数卡);实物展示仪。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7的数字印章、印泥若干。
一、我帮妈妈夹花生。
鼓励幼儿提出帮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师(出示装有花生的托盘):谁愿意帮客人拿点心?请个别幼儿示范拿点心,鼓励幼儿看清卡上的数字,边拿边数。
教师将幼儿装有点心的小放在视频展示仪下面,师幼共同检查花生的数量和数卡是否一致。
二、幼儿操作活动。
给客人送点心。仔细观察图片上客人想吃几个点心,想一想每个方框里放了几个点心,用连线的方法把点心送给客人。
添上几棵花生。观察画面,说说客人想吃几棵花生,方框里已经有几棵花生,给每个方框里添上一些花生,让方框里的花生数量和客人想吃的花生数量一样多。
三、评价活动。
表扬能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孩子们讲述了在家招待客人的经历。
幼儿观察的很仔细,知道碟子上的数字就是表示客人想吃的点心个数。
我没有直接讲述书上的'操作,而是另出了类似的题目,让孩子迁移经验完成操作!
在以前的活动中,孩子总是会遗漏题目,于是在“送点心”的活动中,我要求幼儿一盘一盘的送,让每一盘点心都有客人品尝。在讲评中我也发现我的解决策略还是成功的。
在添画花生的活动中,孩子都知道要添画,但出现的是许多孩子说不会画,于是我只要求他们画出类似的形象,个数正确就可以了!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全班幼儿对数掌握的不错,操作活动中也很认真,但是操作的常规还需加强训练。
设计意图: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进一步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对下棋非常感兴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棋,并且对用一个骰子的玩法已经很熟悉,都能快速反应出该怎样走、走几步。我想,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提升他们的经验呢!因此我设计了“造彩砖”这节活动,旨在借鉴棋类游戏的竞赛形式来巩固幼儿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理解及运用,并采用了两粒骰子一起掷的新玩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感知面积的`大小。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物质材料准备:
1)幼儿两人一组,每组一个操作篮,内装自制骰子2粒(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7―12)、格子纸一张、2支不同色的油画棒。剪刀若干。
2)示范用大骰子两个、大格子纸一张。
活动过程:
1、展示“操作篮”,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简要介绍游戏玩法,边示范边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如:
1)两人中谁先掷骰子。
2)若同时掷出一个“1”、一个“12”时该如何操作。
3)若骰子掷到地上去了怎么算。
……。
玩法示例:两人猜拳,胜者先掷骰子(把两粒骰子同时往桌面上一掷),然后将骰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另一人接着掷骰子、涂格子,两人轮流,直至将所有格子涂满。
3、分组游戏竞赛“造彩砖”
要求:
1)遵守共同制定出的玩法与规则。
2)掷完骰子后必须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数才能进行涂色,两人互相监督纠正。
教师巡视并适时介入指导。
4、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
“彩砖”造好后(两人将格子纸涂满颜色),想办法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看谁想的办法多。
(如:数格子或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一个单位来比较总面积的大小等。)。
图例:
活动延伸:
1、艺术活动“漆地板”,填画色块组合成各种图案,注重整体效果。
2、“拷贝不走样”,看方格图案找出规律并复制。
3、感知和测量桌面、椅面等身边物品的面积大小等。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在图画里找数字。
一、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
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
﹙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二、找找123。
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幼儿数数,教师出示卡片。
(1)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2)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
幼儿边说,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3)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教师: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4、教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5、趣味练习。
找找图画里的123。
三、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1、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出不同的物体,并能圈出来。
2、学习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理解序数的含义。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箭头方向牌。
2、黄色球4个,红色球1个。
3、数字卡1—5大小个一个。
4、三角形4个,圆形1个5红苹果4个,绿苹果1个6情景动物图片5个学具:
1、(三角形图片4个,圆形图片1个)幼儿每人一套2、水彩笔每人一支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活动过程:
一、出示球,学习找不同的物体。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球,看,喜欢吗?(请几个小朋友玩拍球后放好)。
2、请幼儿观察球有什么颜色?
二、出示苹果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来的方式,找不同物体。
2、谁知道不同颜色的苹果排在第几?(幼儿讨论)。
3、师:我刚才发现有些小朋友数得时候有的从左边数过来,有的从右边数过来,这样就不大规范了,老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出示箭头方向牌,告诉幼儿数物体时从箭头指示的方向数过来)这样既方便又正确。
4、师根据幼儿说的数序,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送上数字卡,并请幼儿不同的苹果排第几的数字圈起来。
5、表扬幼儿的聪明。
三、出示三角形图片,学习从箭头方向数过的方法,确认物体的排列数序。
1、图上有什么图形?都是一样吗?
2、不同的是什么?从箭头方向数过来,它排在第几?
3、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4、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按要求尝试练习。
5、检查评析,表扬幼儿。
四、游戏:排排队。
1、师叫五个小朋友出来,其中一位是男孩或女孩。
2、请幼儿观察,有几个小朋友(按箭头的方向数过来)。
3、请幼儿按箭头方向排队的幼儿送数字卡。
4请幼儿观察并说出不同的小朋友(男孩或女孩)排第几?
5请全体的幼儿读一次谁排第几(按箭头方向读)6小结并表扬幼儿。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进一步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对下棋非常感兴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棋,并且对用一个骰子的玩法已经很熟悉,都能快速反应出该怎样走、走几步。我想,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提升他们的经验呢!因此我设计了“造彩砖”这节活动,旨在借鉴棋类游戏的'竞赛形式来巩固幼儿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理解及运用,并采用了两粒骰子一起掷的新玩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感知面积的大小。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物质材料准备:
1)幼儿两人一组,每组一个操作篮,内装自制骰子2粒(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7―12)、格子纸一张、2支不同色的油画棒。剪刀若干。
2)示范用大骰子两个、大格子纸一张。
1、展示“操作篮”,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简要介绍游戏玩法,边示范边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如:
1)两人中谁先掷骰子。
2)若同时掷出一个“1”、一个“12”时该如何操作。
3)若骰子掷到地上去了怎么算。
……。
玩法示例:两人猜拳,胜者先掷骰子(把两粒骰子同时往桌面上一掷),然后将骰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另一人接着掷骰子、涂格子,两人轮流,直至将所有格子涂满。
3、分组游戏竞赛“造彩砖”
要求:
1)遵守共同制定出的玩法与规则。
2)掷完骰子后必须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数才能进行涂色,两人互相监督纠正。
教师巡视并适时介入指导。
4、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
“彩砖”造好后(两人将格子纸涂满颜色),想办法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看谁想的办法多。
(如:数格子或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一个单位来比较总面积的大小等。)。
图例:
1、艺术活动“漆地板”,填画色块组合成各种图案,注重整体效果。
2、“拷贝不走样”,看方格图案找出规律并复制。
3、感知和测量桌面、椅面等身边物品的面积大小等。
1一、比赛时间:12月30日下午3:00-3:50(收、发卷以广播为准)二、参赛对象: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五、六年级兴趣小组学生。三、评奖方法:一至四年级:以年级组......
关于(一)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称,并学会看电子台秤。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3、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1)教室。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四周设计漂亮的图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活动目的:
让学生会学身边的数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问题。
发展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活动原则:
不脱离教材,不搞突击训练,不加重负担。
活动内容力求趣味性强并富有时代气息,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当前的`最新信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之中。具体措施:
运用数学游戏、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数学游戏展开本次活动。活动具体安排:
学生每爬一个台阶都要说出相应台阶上钟面所指的准确时间,或根据台阶上的提示在钟面上播出相应的时间,说对才可接着往上爬,说错要重头开始。
游戏规则:学生通过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字向前移动夺得2面白旗。游戏总规则:
1、学生首次玩游戏必须依次通过“爬时间阶梯”和“跳方格”获得5面白旗(闯关成功后就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游戏获得更多的旗子;闯关失败者需再尝试2后方可选择自己擅长的获得旗子)。
活动时间:本学期第6、7大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
为进一步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学科能力,检测学生数学计算学习情况,极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准确、快速、科学、灵活”地进行计算。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基本计算方法,提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平时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决定举行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赛活动。
第十四周周四(12月3日)下午1:30在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以班为单位,1—6年级每班选4名学生参加。
各年级本学期已学过的简单计算题,形式可以是口算、笔算、脱式计算、解方程。
各年级分年级组统一印发试卷,统一进行比赛,考试时间一至六年级统一为十五分钟,当天未参与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结束后由下面的老师统一批改。
监考、改卷老师:
一年级:巢芸
二年级:姚凯莉
三年级:陈珊珊
四年级:郑桃英
五年级:方雁雯
六年级:施金枝
本次比赛是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按总分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四名,学生颁发荣誉证书,相应的指导老师颁发指导证书。
孩子们很快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进一步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对下棋非常感兴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棋,并且对用一个骰子的玩法已经很熟悉,都能快速反应出该怎样走、走几步。我想,何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提升他们的经验呢!因此我设计了“造彩砖”这节活动,旨在借鉴棋类游戏的竞赛形式来巩固幼儿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理解及运用,并采用了两粒骰子一起掷的新玩法,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在游戏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感知面积的`大小。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物质材料准备:
1)幼儿两人一组,每组一个操作篮,内装自制骰子2粒(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7―12)、格子纸一张、2支不同色的油画棒。剪刀若干。
2)示范用大骰子两个、大格子纸一张。
1、展示“操作篮”,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想想可以怎么玩?
2、简要介绍游戏玩法,边示范边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如:
1)两人中谁先掷骰子
2)若同时掷出一个“1”、一个“12”时该如何操作
3)若骰子掷到地上去了怎么算
……
玩法示例:两人猜拳,胜者先掷骰子(把两粒骰子同时往桌面上一掷),然后将骰子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加或相减(得数不能大于10),按照得数在方格纸上涂相应的格子数表示自己造的彩砖数,另一人接着掷骰子、涂格子,两人轮流,直至将所有格子涂满。
3、分组游戏竞赛“造彩砖”
要求:
1)遵守共同制定出的玩法与规则。
2)掷完骰子后必须先念出自己所列算式和得数才能进行涂色,两人互相监督纠正。
教师巡视并适时介入指导。
4、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
“彩砖”造好后(两人将格子纸涂满颜色),想办法比比谁造的彩砖面积大,看谁想的办法多。
(如:数格子或各自剪下自己涂色的部分,用四格拼成正方形或六格拼成长方形为一个单位来比较总面积的大小等。)
图例:
1、艺术活动“漆地板”,填画色块组合成各种图案,注重整体效果。
2、“拷贝不走样”,看方格图案找出规律并复制。
3、感知和测量桌面、椅面等身边物品的面积大小等。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学科,它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数学是知识海洋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有助于启迪智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我是小小数学迷”数学节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去获取和发现新的知识,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数学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1.通过形式多样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手抄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3.进行数学小论文的评比,促使促进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研究问题,进而展示学社的数学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
4.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切身体会到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形成校园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全体学生及数学教师
1.一本课外书
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汲取数学家的智慧和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促使学生爱上数学,逐渐形成理性精神。阅读数学家或者数学科普作家的书籍,如李毓佩、谈祥柏的书籍,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并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然后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读书交流会。
2.一份手抄报
教师首先在内容选择和版面设计上进行指导;然后采用小组合作或者个人独立的方式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其次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展评,并评出一(2人)、二(3人)、三等奖(5人);最后挑选出最精美的手抄报进行张贴展示。
3.一则小论文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关注一道问题的解决,实现解题方案的多元,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师在学生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工、润色,让学生二次作文,形成较为成功的小论文。每班上交5到10篇数学小论文,形成《数学未来星》的小册子。
4.一次小竞赛
我们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结合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情境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根据学生在四方面的综合表现,评选出“20xx年度明道数学之星”颁发证书和奖品。
1、学习直观比较两项物品大小的方法。
2、学习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中辨别那个大、那个小,建立大和小的概念。
3、乐于参与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犀牛、蜻蜓、大小兔子各一只、大小篮子各一个、大小物体若干份。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秋天的森林里的景色这么美,有许多小动物也来玩了,正玩着的时候突然有动物在问:犀牛和蜻蜓到底谁大呀!
2、教师播放儿歌:大大的犀牛小眼睛,小小的蜻蜓大眼睛。提问:儿歌里面说了哪些动物?出示犀牛和蜻蜓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感知它们的大小。
3、教师出示大猫和小猫,告诉幼儿森林里来了两只猫,一只大,一只小。请幼儿说说,并指出大猫在哪里,小猫在哪里。
二、辨别大小。
1、教师:拿出一些物体分别是大、小,让幼儿说说哪个大,哪个小,让幼儿到区角找出一些比这物体大,比这物体小的物体出来。
2、教师:你们给这些积木分分家,大积木放在大篮子里,小积木放在小篮子里,(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篮子)
三、请个别的幼儿尝试将手中的物体分别放在大小不同的篮子中。(引导幼儿分比放得是否合适)
四、游戏小结: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孩子们的操作。
五、活动总结,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大大的?哪些是小小的?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让孩子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三年级将举行“趣味数学我能行”的数学知识比赛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订如下:
1、参赛对象:三年级全体同学
1、预赛:以“我心中的数学”为题,想象作画。要求能用数字、几何图形等数学元素展现心中的数学,比赛统一用a4纸,各班选出10名优秀作品粘贴在后黑板,并发喜报予以表彰。
2、初赛:统一出一套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选出全班正确率最高的前六名,这六位同学将获得“口算小能手”喜报。
3、决赛:在阶梯教室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本次游戏以“海底探宝”为主题,从起点开始掷骰子闯关,一共设置20个关卡,最终闯关成功者即可获得“数学小明星”称号。
(1)选手自带钢笔、垫板,请选手们切勿迟到。
(2)赛场负责人员出示比赛题目,学生按要求作答。
一、通过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
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年月日”有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而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年历,让他们巩固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生从制作年历中知道我国的一些节日,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参加方式:
三年级各班选出5副作品参加比赛。四、活动程序:
1、制作年历的主要步骤是:
(1)确定样式
(2)绘制表格
(3)填写日期
(4)整理美工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创作出具有特征的作品并鼓励创新图案,拓展活动内容。老师应注意采用瞬间提示法,激发学生兴趣。
3、活动时间,20xx年4月25日。
(1)统一用8k大的素描纸或者卡纸。
(2)参赛资料中要注明作品名称、学生姓名、班级等内容。
1、取老师一、二、三等按1:1:1的比例分配一等奖。
2、若干名学生获奖名额一等奖1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
通过举办校园数学周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数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应用=智慧+快乐”
1、数学科组老师全员参与。
2、奖状、奖品:各项目负责人。
3、罗嘉琦老师负责照相。
4、24点比赛各负责人:录像(万晋宇)、音响设备(王毅林)、场地布置和赛场纪律维持(韩磊及4-6年级体育老师)。
1、数学、数学家故事小报展。
2、速算大王比赛。
3、24点游戏大赛:
4、七巧板比赛。
5、学生优秀作业展。
6、数学小商品交易会。
略
(特向教务处申请,请学校批准)。
共需小奖状291张,大奖状6张;
奖品:一等奖39份、二等奖74份、三等奖113份(笔、尺子、笔记本等)。
1、速算大王比赛:每班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手抄报比赛:每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
3、七巧板比赛:一二年级每班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4、4-6年级24点比赛: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1.尝试用树叶按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观察树叶的排列顺序,能发现基本的排列规律。
3.在了解有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不同的排列规律。
4.能积极参与动脑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1.各种(大小、形状不同)树叶(实物、小卡片)。
2.幼儿人手一块黏贴板。
1.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自创规律排序。
一、认识材料,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和树叶纸板来玩几种游戏。
二、给树叶分类。
1.请小朋友给树叶分类。(大小、形状、颜色)。
2.请小朋友给树叶按大小、形状分类。
3.请小朋友给树叶按大小、颜色分类。
4.请小朋友给树叶按颜色、形状分类。
三、给树叶排序。
1.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
小朋友请你看看这些树叶是怎样排序的。
2.观察、学习有规律地排列。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书是怎样排序的。
3.观察、学习树叶的有规律排列,愿意自己独立探索引导孩子大胆设计自己的排列规律,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引导孩子大胆说出与同伴不同的排列规律。
四、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讲评作业。
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学生亲历真实的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获取真实的体验,在实践任务完成和现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从时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来看,出现了一种倾向:把现实问题搬到课堂上,通过整合后的学科学习的方式来完成主题学习任务,所采用的基本策略是:读书、讨论、演算、想象等,需要用哪个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救学习运用哪个学科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无疑实现了教学的综合性,但是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实践性属性——学生不能够在真实地与所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现象去互动,去实际动手操作,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亲自感受现实,获得多方面的实践体验。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还是在课堂以外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来进行的,要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指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动手操作、解决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还有没有在室内进行的“课堂教学”?答案仍然是肯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然需要“课堂教学”。不过,“课堂教学”要解决的是“实践过程”以外的问题。
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有如下学习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的主体的确定、方案的制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策略性问题的解决、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交流展示、升华情感体验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教学”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实践活动开题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激发兴趣、选定主题、确定活动的方案。
课堂教学基本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唤起学生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欲望,确定要进行实践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按照主题内容的一致性和相近性给学生分组;指导各小组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目标、活动的步骤、活动要创造的条件、活动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小组内成员的分工、预想困难和问题,作出策略预想等。老师对学生制定方案情况进行可行性评判和指导。
第二种类型:活动策略指导课。
活动策略指导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开题课后的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策略问题来进行指导。通过教师的观察、调查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所设想的问题解决策略施行受阻等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困惑、问题,给予策略性指导。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提供必备的知识来源,提供并组织学生展开学习领会为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提供必备的学习设备、条件(如图书馆、微机室),指导学生学习资料学习研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研究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调控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必需的学习策略等。通过活动策略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研究实践。
第三种类型:成果总结整理课。
学生通过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果。这些成果用什么方式来呈现?这是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来进行指导的。
指导学生总结、整理研究成果,需要跟具体的、能够实现其研究、实践的生活与社会价值的背景联系起来,因此,教师要做的事情首先是为学生创设这种“背景情境”,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果总结整理出来以后有什么样的生活和社会价值。
然后,根据学生研究内容的类型,来确定实践成果的表现形式:制作实物成品或者模型;写出调研报告、小论文、提出建议;作出数据统计、绘制图表;写书信或者心得体会;编演剧本;办手抄报等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成果总结整理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总结整理出自己满意的“显性成果”。
成果的总结整理,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具体情况根据学生活动成果的实际来确定,因此,教师的指导采用针对学生个人和团体来进行两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事,教师的指导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整理成果所遇到的困难,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讨论;对学生研究讨论如何总结整理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点拨、提示。
第四种类型:展示分享课。
展示分享,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定性、定质,而是通过展示,互相分享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实践活动的在生活和社会中的价值意义,增进自我成就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欲望、社会角色感,增进积极的情感体验。
展示分享课要安排在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研究成果的生活和社会意义的情境下进行。具体方式可以采用:作品展示、交流、互相评议、请家长、社会人士来进行鉴定等方式来进行。
展示分享课课后,应该有一个实践延伸的过程:要让学生的成果切实与生活、社会现实互动起来,在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真实地发生其意义,实现其价值,得到生活和社会的回应。
前面提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类型。应该提出的是: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亲历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是为学生“亲历生活和社会实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的,上课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去实践、探究、创新。
课堂教学的四种类型并不一定局限于四十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长可短,以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准。同时,四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也未必一定安排在“课堂”中进行,根据学生实践研究的实际情况,有些内容也可以安排在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当中。
1、让幼儿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具:1-8的数字卡和圆点卡、1-8的动物图卡、数字园背景图片一幅。
一、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园。(出示背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出示数字6)看,谁来迎接我们了?(数字6)6可以表示什么呢?(6朵花、6个小朋友……)。
师:6还可以表示6个圆点。(教师在数字6旁边贴上6个圆点卡)。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由探索。
(1)交流:比6个圆点少的是几个圆点?
(2)操作找比6个圆点少的圆点后交流:你找的'比6少的圆点卡上有几个圆点。(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相应圆点卡)。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圆点、4个圆点、3个圆点、2个圆点、1个圆点。
2、点子与数的对应。
(1)师:6个圆点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那么这些比6个圆点少的点子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呢?(请幼儿说)老师请5个小朋友一起来数字园找一找,并贴在能表示它们数量的点卡左边。
(2)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3、游戏找朋友:巩固量与数的对应。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找数字朋友,每出示一种动物,相对应的数的小朋友就站起来。
师:“嘿嘿,我的朋友它是几?”
幼儿:“嘿嘿,你的朋友它是!”
四、作业找朋友。
出示作业,你看到什么?帮动物宝宝找到数字朋友,贴在动物旁边,然后找出比6少的种类用铅笔圈起来,请老师检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28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