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我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下是一份综合实践项目的详细介绍和实施方案,供大家参考。
本学期,在校领导和教学处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通过研究、实践,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动手能力较弱,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加工的能力有待培养,所以教师、家长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参与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它的广泛性。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教研组制定了本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1、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春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通过“说、画、唱、赞”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通过询问家长、阅读课外书、去图书馆、上网等形式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邮票的知识。在活动中,进一步懂得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的道理。
1、寻找春天。
2、漫游邮票世界五、活动形式:
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动手实践的能力较差,我们将采取教师、家长引导孩子、陪伴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另外把所了解和实践的内容,进行记录和展示。
一、指导思想:
语文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它的广泛性。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我制定了本学期语文活动计划如下。
二、学生分析。
三、活动目的:
1、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6、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锻炼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
7、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能力,训练学生思维。
四、活动要求。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
(2)回归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活动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选择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它承担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教学,同时还肩负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的重任,还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其重要意义不可替代。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正是在对传统教学精髓吸收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故学生自主学习在古代文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其必要性。
(一)弥补教学课时的减少。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古代文学课程课时由原先的三百余课时减至二百余课时,在教学内容仍然不变的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对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文化历史等进行初步地了解,有助于教师对教材上现有的知识进行有所选择的教学,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更加有效。
(二)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早在1992年,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教育方法摒弃呆读死记,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开拓创新精神。”[2]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学生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这种行为能够产生最佳学习效果,有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大学教学对接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人才。这必然要求我们做到大学教学与社会教育的对接。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很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魏鸿雁所言:“变传授知识型教学为培养能力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4]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辨识纷繁复杂的社会,有助于更快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
一年级组。
概
况
适用范围:一年级。
时间跨度:4周课堂指导:4课时。
选题依据。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从学习的准备期进入小学的正式学习期,孩子们喜欢吸引眼球的东西,喜欢在课堂上动一动来集中注意力,更喜欢贴近生活的学习而非脱离生活的课本。一年级上册《四季歌》这首儿歌将孩子们带入自然,欣赏四季之美,由此为出发点,老师适时组织学生观察周围因四季而产生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扑捉美的镜头,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名称;了解四季的代表性事物:如桃花、知了、荷花、雪花等。
2、感受四个季节的特征,体会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3、能够根据儿歌《四季歌》,抓住各个季节代表性事物的特征自编儿歌:
春天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关于四季的美与他们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实施策略。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策划,组织学生喜欢的活动。
2、通过有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适时指导。
3、采用学生喜爱的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题材网络。
季节变换,周围事物及人们的变化。
感受四季。
寻找合作伙伴,主动向家长或老师咨询四季的代表性事物。
学习儿歌《四季歌》。
了解四季。
{
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编写儿歌。
画画我看到的冬天。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了解四季。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四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度的月份,知道一些四季的代表性事物,尝试用拼音拼出这个事物的名称。
2、通过学习儿歌《四季歌》,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步骤】。
【课堂指导】。
一、学习儿歌《四季歌》。
1、由秋天的枫叶图,引出四个季节。
在让学生欣赏枫叶的同时,提问枫叶是什么时候红的?自然引出——秋天,并学习生字“秋”。接着提问“除了秋天,你还知道哪些季节?”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认识生字。
二、组织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季节的代表性事物?
(1)。
迎春花是哪个季节开的?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
青蛙什么时候冬眠?为什么?
(3)。
做“灵通小能手”的游戏。谁还能知道其它关于四季的代表性事物,看谁知道得多?
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说的事物是否符合他说的季节,强调语句的完整性,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语言。
三、评价激励,激发兴趣。
1、自己评一评,你能得多少个笑脸。
达标要求。
笑脸。
能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
会拼“春”、“夏”、“秋”、“冬”四字的拼音。
会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能说出5个以上四季的代表性事物。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代表性事物与他人分享。
2、评选“灵通小能手”,颁发奖状。
选取获得笑脸总数最多的五位学生为“灵通小能手”,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课外活动】把自己通过学习儿歌和交流后获得的信息告诉自己的家人。
第二阶段。
赞美四季。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学校里的植物到了冬天后的变化,感受四季变换的奇妙。
2、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学生对校园的喜爱之情。
【活动步骤】。
【课堂指导】。
一、参观校园,善于观察。
1、组成四人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校园,回忆校园里的植物和开学时见到的有什么不同。
2、小朋友们的穿着又因为季节的变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四人小组讨论。
二、赞美四季,用句规范。
1、请用上“我喜欢。
(季节),因为。
”的句式夸夸美妙的四季。
2、评价鼓励,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点评,评选五名“说话小能手”。
【课外活动】用上课堂上学到的句式,向自己的家人说说自己所看到的四季变换。
第三阶段。
做做游戏。
【学习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积累句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活动步骤】。
【课堂活动】找朋友。
一、游戏活动,巩固词句。
游戏之一:找“朋友”,比比谁的花篮里“花”最多。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课件,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四个季节,每出示一种花学生抢答它是哪个季节盛开的,随后教师公布答案。回答对的小朋友获得花朵印章一枚,比比谁知道得最多。
游戏之二:“神医大会诊”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关于四季的代表性事物、季节的词语,有的是拼音对了字错,有的是字错了拼音标注错误。以四个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组小朋友找到的“病症”最多。
游戏之三:词语接龙。
游戏规则:依旧以之前的四个小组为单位,四组分别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为头,下一个小朋友以词语的后一个字打头组成新的词语,看哪组用最先完成的获胜。
二、评选“护花使者”个人和学习小能手小组。
“护花使者”即是获得花朵印章最多的小朋友。后两个游戏中分别获第一的两个小组就被评为“学习小能手小组”,颁发奖状。
【课外活动】请选择一个游戏,说给家长听一听,也可在家庭里开展玩一玩。
第四阶段。
我来露一手。
【学习目标】。
1、学着儿歌的样子自己编写一首《四季歌》。把自己看到的冬天的样子画下来。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活动步骤】。
【课堂活动】。
一、复习儿歌,编写自己的《四季歌》。
1、老师示范先编一首,给学生时间思考,自己说一说。
2、举手交流,教师要考察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遵循儿歌的特点,及时纠正。
二、独自作画,教师个别辅导。
1、美术课上,请美术老师负责辅导学生作画。
2、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学会的规范语言给话配一句话。(可口述,可书写)。
三、展示交流,评选“小小诗人”及“创作小能手”
1、“小小诗人”由教师进行评定,要求儿歌内容符合实际,遵循课本上儿歌的特点。
2、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内,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盖上花朵印章,数数谁的花朵最多,谁就评为“创作小能手”。
四、共享成果。
1、教师将“小小诗人”的诗写下来,张贴在教师作品栏展览。
2、老师现场把“创作小能手”的话编成一则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课外活动】。
把自己的绘画作品给父母欣赏,认真倾听他们的评价。
成果。
展
示
1、用规范的语言说话。
2、自编儿歌。
3、收集部分学生的画画作品。
评
估
1、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听说和自主识字的能力。
2、通过自评、互评,评选“小达人”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
3、通过游戏,观察学生与人合作、学习态度、情感的投入等方面的情况。
老师的话:
小朋友,冬天到了,你换上的厚厚的毛衣,外套。我们身边的小树、小草、小花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你发现了吗?在老师的带领下,你参观了校园,学习了有趣的儿歌,自己也当了回小诗人,收获真大呀。请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喜悦吧!
任务单一:我会记。
通过学习《四季歌》,你记住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了吗?它们的代表性事物有哪些?想一想,记在自己心里。
任务单二:我会评。
达标要求。
笑脸。
能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
会拼“春”、“夏”、“秋”、“冬”四字的拼音。
会写“春”、“夏”、“秋”、“冬”四个字。
能说出5个以上四季的代表性事物。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代表性事物与他人分享。
任务单三:我会说。
通过对校园和周边事物的观察,你的心里一定有自己所喜欢的季节了吧,快来说一说吧。
“我喜欢。
(季节),因为。
”
任务单四:我会编。
通过《四季歌》的学习,对每个季节代表性事物的认识,聪明的你一定也蠢蠢欲动了吧,赶紧来露一手,当回小诗人吧!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单五:我会画。
天气越来越冷了,妈妈都为我准备好羽绒服啦!地面上铺满了落叶,小树的枝桠变得光秃秃的,小草也变成了枯黄的颜色……我想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先画一张画,再配上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愿大家都能爱上冬天哦!
这是一次整合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语言实践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重点,拓展了解对中华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搜集、整理、展示名人资料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课标对五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所以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会大量收集但不会合理选用资料的情况,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汇总资料,并启发学生根据本组收集的名人资料,灵活选用独特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
1、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书店或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以本次活动展示为契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整理所收集到的名人图片、音像等资料,以独特的呈现方式编排活动。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编写教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一、揭示活动主题。
生:我是通过视频观看和上网查找了解了文学家的相关资料。
二、明确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展示的具体要求。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名人的情况,并展示搜集到的照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说一说你搜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和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读,明确活动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1、中华伟人。
(1)中心发言人整体汇报所搜集到的中华伟人的资料及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本小组的展示方式。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的展示方式、汇报内容或伟人身上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品质等进行针对性地小结。
2、文学家。
(1)中心发言人简介本小组开学以来收集了哪些文学家的相关资料及收集资料的途径和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2)小组成员以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3、家乡名人。
(1)中心发言人将开学以来搜集到的家乡名人的资料及收集途径向全班学生进行解说。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活动成果的展示。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成果非常丰富,展示方式也是各不相同,可以是文字资料介绍,可以是书法展示,可以是知识问答,也可以是朗诵等等,活动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引领者。当然,一定要引得及时,领得到位。注意评价、小结多元而具体。以本组独特的方式向大家介绍收集到的家乡名人的资料和搜集这些资料的主要途径及展示方式等。
四、畅谈活动收获。
了解了这么多名人之后,能说说你的收获吗?(自由畅谈,教师对学生的收获给予肯定、激励与指导。)。
五、总结活动实效。
教师针对本次展示活动的方式、学生的表现及本次活动的实效性进行总结。
师:本次活动,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名人的风采,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骄傲。
六、延伸活动足迹。
1、制作一张名人书签卡,送给老师,同学或家长。
2、选读一本名人传记。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我与经典同行——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优秀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1、通过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和优秀美文的兴趣。
2、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把诵读、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诵读开展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6、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1、老师宣布诗文诵读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或美文,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和美文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在班级中利用课上5分钟时间学生分别朗诵自己的作品;并经过全班推选出优秀代表。
5、在年级层面上举行诗文诵读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文诵读者名单并给予奖励。
6、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1、早读。
2、语文课的前5分钟。
3、周五下午的语文校本课。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在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或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诗歌和经典美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
第二阶段:学习朗诵。老师进行朗诵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明白朗诵诗文一方面要深刻透彻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合理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在含义。常用的基本表达手段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
第三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利用早读或语文课的前5分钟让每位学生都进行自己的诗文作品朗诵展示。
第四阶段:以年级为单位,组织优秀诗文诵读代表进行“诗文诵读”的竞赛与展示活动。并请获奖同学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1、每班班设优秀奖5名。
2、年级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营造出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为了能把诵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我们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做法等等)。同时老师可以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以新课程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紧紧抓住“高效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强化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全体语文教师专业化素养,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1、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学科竞赛,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方位协调发展。
2、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作为主阵地。执行学校制定的`教育教学常规,把教导处关于备课、上课以及作业的常规要求落实到位。
3、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备课组长督促引导,沟通交流教学方法,发挥有经验老师的传帮带作用,集中群体智慧。教师要在分析理解教材、钻研教学方法、准备教案教具上多花心思,保证实效。
4、上完公开课的教师一定要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
10月10日——10月18日。
组长: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
授课教师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说课稿、公开课评分情况表。
师:很美的一段视频,看过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么?生发言。
师:圣诞节过了,元旦节也过了,寒潮来了,天气冷了,这已经是冬天了。我们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就是“冬天”(板书)。
1、看到“冬天”这个词,我最先想到的是毛主席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其中几句的描写令人拍手叫绝。
(幻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不知道同学们想到了什么?(无需考虑,想到即说)。
生自由发言,师可以请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加以概括。
(此处师需做调控,发散学生思维)。
2、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说冬天时一本书的话,同学们都各自读出了它不同的精彩。
也许有的同学会想:冬天有什么好研究的,刚才我们就说的差不多了。那老师我现在就有个疑问想请大家解答:究竟冬天是指一年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农历10-12月,立冬与立春之间,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你们瞧,其实咱们还远远未能读懂冬天这本书呢。大家来看这组图片(幻灯示一组动物:候鸟、留鸟)要求分类,说明原因。
(冰雪成因、动物冬眠、树木落叶、口呼白气、冻疮、冬季保健……)。
师视学生发言情况出示预备图片资料:雪、冬季运动、冬景……。
备用引导幻灯:
雪(上课前我们已经欣赏过一段美丽的冬景了,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个幻灯片,……看过之后同学们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有什么是你感兴趣并值得研究的,设想学生可能提出,雪花的形成、形状,雪美但也会造成不便……师:瑞雪兆丰年再引)。
运动(来看这组图片,也许它会帮组你们想到更多……知道老师想说的是什么了么?冬奥会)。
3、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那么你能说说自己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吗?
(实践、摄影、观察、采访、调查统计、绘画……)。
1、同学们刚刚提出了很多问题,那都等待着我们去调查研究,但这么多问题太琐碎,该怎办?(分类汇总)。
师生归类,师当场用卡片标出小主题。
预设小主题:
动物的冬天、植物的冬天、冬季保健、冬天的气候(冬季气候与生活)、冬季运动(我们的冬天)。
2、以问题的提出,辅以学生兴趣和研究便利条件进行选题分组。
1、师:想要进行高效的研究就必须得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大家不用按小组坐,我希望每位同学在制定个人研究计划之前都以研究组长的身份来制定本组研究计划,让自己对本组之后的研究有明确的把握。这个计划需要考虑本组成员的人数、研究内容难易、研究的方法与时间等方面。(发放表格)。
2、计划交流,师生共评,补充改进。
当代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姐妹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被长期娇惯的孩子,他们很少用心去体会父母的感受和辛酸。为此,我特准备这样一个活动让小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并让他们深入了解父母劳作的辛苦。
一周。
:学校家里父母的朋友和同事家邻家。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课题小组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成就感,享受共同探究、合作、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2)通过这次活动后,能形成深深地感受父母、体谅父母的辛酸,能充分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着想。
3)能够通过向父母的学习,鼓励中小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
2)了解父母对家庭、社会和自己所做的贡献。
3)从心底知道父母的辛苦。
4)能客观说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和父母深刻的谈话能够形成逆向思维的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2)通过和周围邻居、父母的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相互交流和展示,能够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活动没有限制,适用于中小学的每一个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构思问题,单独完成提问部分,再集体讨论得出总结)。
1、准备阶段。
1)由老师事先联系一个本班学生家长较多的村。
2)设计好向父母提问的问题。
3)做多份问卷调查给邻居、父母的朋友和同事。
4)构思好几个关于父母劳作作时的问题给父母的朋友和同事作答。
2、活动阶段。
1)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观察,近距离地观察父母劳作,体会父母劳作之辛苦。
2)晚上,父母回家后和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状况。
4)自己也写下对父母的感受和印象。
5)自己亲手做两张致谢贺卡给父母。
6)学会做一件简单地家务。
3、总结阶段。
这次活动主要是加强父母和子女的交流,让当代新的一代能够深切体会父母生活和工作的不易,让他们能够站在父母的角度为父母着想、为父母分担。
在学习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不禁为海洋对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感到惊讶,同时也被海洋的无限魅力所吸引。对于海洋,我们远离海洋的孩子们只能在书里、电影电视里见到它的踪影。海洋到底什么样?它是如何起源的?海洋里有些什么?海洋里在发生着什么?人类该如何去保护海洋?……这都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所以,我和学生一起组织了《海洋——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探寻神秘的海洋世界。
1、活动主题:海洋——人类的朋友。
2、活动目标:
(1)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
(2)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形成人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
(5)通过多种活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3、活动内容:
(1)阅读:认真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
(2)交流:交流阅读感受。
(3)展示:组织“海洋---人类的朋友”中队活动。
4、课题组人员分工:六年级(4)班学生。
5、课时安排:8课时左右。
活动一:
(一)活动内容:推荐阅读一本与海洋有关的书籍。
(二)活动方式:讨论,谈话。
(三)活动步骤:
1、分小组交流讨论有关书籍、作品。
2、班内交流汇报:推荐一本描写海洋的作品。
3、设计读书表格。
4、明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及方式。
附:
读书记载表。
书名。
3、班级交流海洋各方面的资料信息。
活动三:(成果展示)。
(一)活动内容:“珍惜海洋,爱护海洋”主题班队会。
(二)活动方式:中队活动。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栖息地。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各种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捕捞过度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正慢慢走向枯竭。请同学们看一段海洋污染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队以不同方式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的确,作为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更应具备保护海洋的意识,积极争当海洋小卫士。自从班级开展了“海洋—人类的朋友”的主题活动以来,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深刻了。下面就请各小队交流展示你们的研究活动成果吧。
小报小队、诗歌小队、绘画小队、故事小队依次交流展示收集到的海洋方面的资料及作品。
3、形成倡议,落实行动。
主持人:刚才的交流展示,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紧迫性。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才会让这蓝色星球永放灿烂光芒。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向大家发出倡议,共守承诺。
班级讨论形成倡议内容:
1、随手关闭水龙头;
2、多用肥皂,少用洗衣粉,不用含磷的洗涤剂;
3、节约纸张,不乱扔废电池;
4、不向江河湖泊倾倒垃圾,避免旅游污染;
5、认真学习,将来研究环保科技,为环保作出贡献。
活动结束后,我班同学通过校橱窗、板报、广播展示了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校园中广泛宣传与海洋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陆续开展了“家乡环境调查”、“我为校园环境献计策”等活动,让环境保护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历时一个半月的《海洋—人类的朋友》主题系列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同学们通过“推荐阅读一本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交流读书感受”、“‘珍惜海洋,爱护海洋’主题班队会”等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整个活动环相口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通过活动,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形成人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举行综合实践活动会课评比及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活动,编印案例、学生子课题设计方案、学生心得,评选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小组;完成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确定下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措施。
1.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合理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其中,初一年级每周安排2课时信息技术课,初二安排1课时,在完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状况,调配使用信息技术学科,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体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去;初一年级每周单独安排1课时劳技课,初二、初三每周在校本课程课中安排0.5课时,主要学习中国结的编织、折纸等技能,配以布艺、陶艺、雕刻等制作,学生人人动手参与,不断提高发展;活动课安排与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劳动课相结合,由学校德育处、班团队组织根据德育工作安排,从小事出发,以低起点为要求让学生体验为主体的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每月安排1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框架内,有分有合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班团队组织、思想品德老师负责,明确活动主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安排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2.团结协作,分块到位,职责明确。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基础上分块到各处室,并各负其责。
2.1组织保障:由教务处、德育处、教科室、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指导并督促每个教师、每个班级学生,用心参与并完成活动任务。从下学期起,在初一年级各学科组先挑选一名教师开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以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2资源保障: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信息库,并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补充资料,以确保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信息来源,定期开放综合实践成果展览室和信息中心资料室及实验室。校电视台及时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热点、亮点课题,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用心性。
2.3安全保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原则上由学生自行组织,独立研究,针对学生身边、学校周边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研究,部分课题组如需要利用节假日外出活动的,务必征得各自家长同意,并尽可能由家长陪同进行,由家长负责监护,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4后勤保障:总务处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带给后勤保障。
五、组织管理。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校长室负责对课程的开展进行统一的协调;教务处负责培训、教师的工作、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教育;德育处负责开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落实好活动基地。
2.加强过程管理。加强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长室负责制定学校;教务处负责各年级组、信息组和科技教师认真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以及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各年级组应加强平时的研讨,每周开展群众备课,相互了解状况、分析状况、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构思对策,并及时记录每一次的活动状况,由教务处负责平时的监督调控,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做法,解决问题,提高实效,并及时反馈给校长室。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六、教学评价。
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构成性评价、过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1每个教师都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义务,这作为教师职评、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1.1.1从下一学期开始,学校在每个班(初一、初二年级)定期开设“活动”指导课、方案策划课,同学科教师观摩学习,观摩课等同于校级公开课,教务处将记录备案。学校将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对开放周的指导课、方案策划课按市级公开课计分(有外校教师参加观摩、学习)。
1.1.2每学年学校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开展一次活动成果评比,并在每个年级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编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文集,从中选出成果突出课题参加上一级相关单位评比。对指导学生综合实践课题获奖的,第一指导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评中以同级论文获奖计分,第二指导教师减半计分;对指导多个学生课题获奖的教师,可累计得分。学校每学年将在每个年级中取3~5名分值较高教师给予表扬、奖励。
1.2每个学科组都安排一位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为两年,在初二学年末写出结题报告,对研究成果,学校组织人员从中分选一、二档次,按校一、二等奖计入年度考核分值。
2.学生评价:
2.1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对每个学生完成状况进行检查、登记,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之一,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
2.2以“重过程、轻结果”为评价原则,鼓励学生用心参与,对学生课题研究的每个环节,进行激励性评价,遵循发展性原则,对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展示的课题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奖励。
2.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明情意浓,圆圆的月亮、各式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在中秋之夜,人们还爱吃些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幸福美满、甜蜜安康。虽然学生都喜欢过中秋节,但是对这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刻。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确立了“走近中秋”这个活动主题,带领学生在家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调查,从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有关的诗歌秋以及月饼的由来,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社会生活。
2.过程与方法。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的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网络等资料了解并解决问题,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立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动手做月饼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和宝贵的财富。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讨论筛选活动方式,明确活动时间及个人分工。(具体内容见附表2)。
第三阶段:(第4周)走出课堂。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出一期专题板报第五阶段:(第6周)总结评价。
对参与本次综合活动进行活动总结,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家长评价。(具体内容见附表4)。
第一阶段:(第2周)确定主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你知道她有哪些佳节吗?(指名学生回答)。
2、欣赏课件(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过3个星期就是中秋节了,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的佳节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
(二)启发提问,确定主题。
1、启发提问: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发言)。
2、总结发言,确定主题:走进佳节话中秋。含四项内容:a、中秋节的由来;b、中秋节的习俗;c、中秋诗词欣赏;d、中秋的月饼相关知识。
(三)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上网下载、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摘抄和拍照片等,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
a组:小小故事台b组:月饼大调查c组:花灯的世界d组:艺术的魅力。
2、在小组中再自由组合成3--5人的活动小组,a1组——漂亮组(苏婷、陈思晴、林卓言)a2组——动力组(张宇恒、尹嘉蕙、黄伟、利勇烽)a3组——可乐组(何家乐、何俊霖、胡惟斯)。
b1组——美少女组(苏芊沄、潘苑仪、陈境敏、谭婉琪)b2组——可爱月饼小分队(阮熳君、蔡小芸、彭雯婧)b3组——甜甜月饼队(王溢、林昌韶、谢泽泓、罗宇轩)b4组——月饼队(苏泓霖、许桂林、陈文坤、覃建明)b5组——可爱组(布伟健、李梓豪、张堡鈞、郑兆达)。
c1组——棉花糖组(冼德昕、李丽昕、林越、李籽璇、陈俐霖)c2组——花灯世界组(董明添、丁星华)。
d1组——甜蜜组(何伟斌、潘晓彤、李康桥)d2组——变形组(黄浩然、陈文洋)。
第二阶段:(第3周)明确分工。
(一)按照分组选出组长、记录员。
(方式——纸板报、连环图画、照片展、ppt幻灯片、讲故事等)1、收集资料:
月饼为什么大多是圆的?还有什么形状?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调查市面上的月饼的种类。
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月饼口味。了解最大、最小的月饼和普通月饼的尺寸。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月饼包装盒。
调查吃不完的月饼和空的月饼盒的处理方法。推销月饼的广告词。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月饼盒等)。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1、收集资料:为什么中秋节挂彩灯?
调查彩灯的种类,比较各种彩灯的优劣。调查、采访、统计人们最喜欢的彩灯类型。了解彩灯的制作过程。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收集彩灯等)。
(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采访调查统计、参观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实物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收集资料:与中秋节有关的古代诗词、对联,了解其意思。与中秋节有关的儿歌、文章。与中秋节有关绘画、贺卡、音乐作品。与中秋节有关的祝福语。
(内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问大人、查书籍、上网等)。
2、展示资料:筛选资料,小组共同或分工制作。
(方式——纸板报、绘画展、照片展、ppt幻灯片等)。
(三)安排小组分工,填写《第二阶段计划表》。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的意识和善于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综合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的内容是丰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能力。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活动内容。
综合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1.使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生命的道理,了解一些生活中的环保小常识,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树立一直为环保出力的信心。
一.环保小话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投入到生活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和香化上。生活中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话题。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当中有一些生活垃圾、瓶瓶罐罐、还可能有你玩过的旧玩具、看过的旧报纸、旧书籍事实上,垃圾并不是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很多垃圾都是可以进行再利用的,它们经过处理之后,就像变魔术一样,成了有用的东西,有了新的生命。
相信吗?许多垃圾都可以循环利用。
如果你是有心人,如果你能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份资源,并能尽量回收利用,那么,地球的宝藏就永远不会被掏空,我们也就会拥有一个美丽、干净、富饶的家园了。
二.了解垃圾。
1.生活垃圾:我们所扔掉的生活垃圾中,约50%是生物性有机物,其中约有30%~40%具有可回收利用价值。比如,啤酒瓶、酱油瓶、白酒瓶等可以直接回收利用;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以循环利用;还有一些可以堆肥、发电。
2.电池:电池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过的电池中含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镍及酸、碱等有毒有害物质,如随意丢弃,泄漏到环境中,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很大,将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其实,废电池并不是一废到底,其中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属,而有色金属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而这些有色金属如果不进行回收利用,而丢弃在大自然中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电池中的镉为人体不需要的元素,吸入过量会引起慢性中毒,表现为肺气肿、骨质改变和贫血。铬、镍等可引起肺癌;铅不易被排泄,可损伤肝、肾、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
大家应该主动向邻居、同学、父母和朋友宣传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并把他们用过的废电池收集起来,妥善保管,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商议处理办法。
3.我国每天生活用水大约为2400亿立升!
废水:我们每人每天要用约188立升水。我们所排出的生活废水中,除了粪便之外,还有许多可怕的化学物质,如洗衣粉、洗碗液、去污粉等日用化学品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也会随着排出,从而造成污染。
保护水源,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节约用水,养成随手关紧水龙头的好习惯;不在河边或河里大小便;去河边溪边玩时,别忘了把垃圾带回家;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三.讨论:
1.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生活中的垃圾?
2.对于废旧电池,你想做点什么?
3.想办法把生活污水进行分类排放或循环利用。
4.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废弃物会危害环境。
四.查找一些与生活环保有关的资料或图片,与同学和老师讨论。
五.创办绿色家园环保手抄报,展一展,评一评。
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起步环保立足环保美化家园活动,定期展示活动成果,汇报活动心得。
连接精彩瞬间,以欢度春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学会一项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尝试“一日当家”的体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春节期间感受到的人和事进行捕捉,设计成丰富多彩的电子作品。要求学生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拍下精彩瞬间,制作dv作品,开学后每班上缴1分优秀作品,进行展评比赛。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
2.“庆佳节迎元宵做花灯”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花灯”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有关花灯认识和欣赏的ppt,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花灯。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ppt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花灯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小学部参与人员:四----六年级学生)
3.“庆佳节手工制作装饰品”实践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作品的知识,包括由来、种类、做法等,制作成知识小报,并动手制作有特色的“剪纸”、手工粘贴画、手工丝网花等手工装饰品。开学后,每班除了上交知识小报等成果之外,另选出5——10个质量高、有特色的学生原创手工装饰品参加展评。
(负责部门:七年级、八年级参与人员:七----八年级学生)
2、活动背景:通过上一次的《走进文明生态村》综合实践活动,激起了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了解身边的变化,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扩展,还想进一步了解整个北戴河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私下里曾有几个学生问我:“能不能到北戴河周边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指导老师都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去哪好呢?当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想到了集发,纷纷表示想去集发开展下一次活动。
集发全名为: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它是当地农民集资办起来的集观、住、吃、购、玩等综合旅游项目为一体的一个现代化的农业观光园。园区突出体现“示范推广、市场供应、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四大功能。该园区注重以科技为先导,将农业与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在引进、生产、推广和设施、技术方面,采用了当代世界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园中特色,开办了“绿色农家饭店”、“绿色客房”,形成了观、玩、吃、购、住的一条龙服务体系。集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是北戴河生态农业的典型代表。另外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也是我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1、增进学生对自然、对生态的认识,使学生获得对自然和生态的亲身体验,让学生走进社会,贴近自然,感受生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社会性的交往,懂得交往中的礼仪;使学生明确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
3、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4、通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促使学生了解家乡,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内驱力。
五年级
活动设计者:刘倩
活动指导者:刘倩: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制定活动计划,并全程协助导游组。
魏红:协助开展调查活动
徐逸飞:协助开展摄影活动
李银松:指导学生建立博客,并与学校博客相链接
1、与集发负责人联系,落实活动安排。
2、安全问题。
计划解决方案:随时随地向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校出面,通过雇车以及加派老师等方法解决
请求集发出车给以支持
3、学生聘请各个指导老师分别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4、准备相机、摄像机等物品,另外对活动随时做好记录及反思。
20xx年4月9日—4月24日
1、初始阶段:确立主题,制定方案。(4月9日—4月11日)
发动学生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到北戴河周边走一走,了解一下生态农业在北戴河的发展情况。去哪里最合适呢?立刻有学生提议:去集发,那里的生态农业最具代表性,可以说说北戴河生态农业的一面旗帜。这一提议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支持。到了那,大家打算从哪里入手?做些什么呢?学生们表示:就去百菜园吧,那里最能直接了解生态农业,在那,我们可以进行科技大探察,可以拍摄照片,还可以当小导游。这样我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锻炼口语交际、合作探究、观察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还能提高我们对科技的探求欲,真是一举多得。所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次活动主题。
确立主题后,便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帮助每个小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前的资料搜集。同时与集发联系,寻求支持。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求得家长的认可。
2、活动阶段:依据方案,开展活动。(4月12日—4月22日)
本次活动分为3个小组:导游组、摄影组、调查组。
导游组,首先要以“了解导游需要具备的能力”为目标,开展资料的搜集活动。然后聘请集发观光园的导游进行现场的指导。对百菜园进行详细观察,做好记录,设计导游词。到百菜园实践,做现场导游。利用活动储备,到超市为集发菜做宣传。
调查组,搜集文明礼仪小常识,做好访谈前的准备,设计好要调查的问题,走进百菜园,找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访问,做好记录,必要时可录音、录像。结合生态村活动,到村里的菜摊前进行调查,了解集发蔬菜的销售情况,为集发献计、献策。
摄影组,搜集相关的资料,学习一些简单的摄影技巧,然后准备好摄影器材,亲自拍照。
3、搜集整理阶段:信息处理、反思总结。(4月23日—4月24日)
整理活动过程中的搜集的资料,填写活动记录。
根据活动中任务的完成情况,写一写自己的活动感言。
摄影组将照片、文字资料整理,创办手抄小报,寻求微机老师的帮助,建立以百菜园为主题的博客,并与学校博客相链接。
调查组,通过在村子做的调查情况,写一封建议书,送给集发总裁。
通过测评表考查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
九、活动实施建议
1、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相机、摄像机、录音笔资源有限,可事先发动家长配合借一借。
2、可以聘请观光园内的专业导游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并进行导游专业知识的指导。
3、可以聘请观光园内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答疑。
4、由于学生年龄小,所以能力有限,在活动前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指导。
主题由来: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课程所设计的“综合探究”活动是专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适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市级重点课题《路桥历史与社会地方课程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利用好这些乡土资源让学生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如何把这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达到最佳效果?于是就有了这次尝试。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知道描述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材料,能初步分析材料中的数据和提取有效信息,并能与人合作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初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撰写“来自家乡的报告”。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学习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四“来自家乡的报告”,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及调查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一课时)
第二阶段:分配任务,开始活动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确立小组长,协调组员开展活动,每个组员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访问、实地考察等形式收集资料。
第三阶段:分析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准备以多种形式展示调查成果。(以上2个阶段大致需要2-3个星期)
交流汇报
以班为单位,各调查小组在课堂上展示本组调查报告,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选,选出最佳的调查报告,在全年级段展示交流。
活动评价
1、各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有具体的活动安排,调查过程描述清晰。
2、调查报告主题明确,调查内容详尽,报告中要充分体现主题特色,报告形式多样(文字、图片等),能够以幻灯片形式或网页的形式展现更佳。
附过程管理表格:
主 题
组 长
组员
分 工
活动过程
(适合于七年级学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26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