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娱乐至死读后感(通用17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通用17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于所读书籍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是我们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读者对于经典名著的深入解读,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智慧。

娱乐至死读后感心得

我们也都知道,沉溺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之中,就像吸食鸦片一样,让人无法自拔、痛不欲生。可是,我们仍旧不能放下。

很多人甚至不愿意醒来。他们沉浸于信息时代带来的快感之中,怡然自得。对于他们来说,那是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思考和精神生活。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我本年度以来看过的最精彩的书,也解释了我心中积淀已久的困惑。

书内只是研究了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对人类的影响,证实了赫胥黎的“科技会让人毁灭”预言,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存的现状有过之无不及。

文字成为我们拿来炫耀以及窥探的工具。朋友圈的生存现状基本上是:90%在晒,5%吐槽,还有5%的友情转发。

人类正手拉手,走向不自知的毁灭。

对于传媒业,尤其是新媒体,我产生了巨大的失望和担忧。这确乎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信息—行动比严重失衡的时代。只是我,突然不想再制造更多的信息垃圾了。

如果你只有半杯水,还不够自己止渴,怎么能够恩泽他人?跟不停地制造笑点比起来,这辈子,我只做好一件事,一件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的事,就够了。

或许,你真的放不下9.9元的电影票、半价吃大餐、各式各样的一元游。

那么,就拼命地赚钱,狠狠地赚,直到你的物质基础强大到可以摆脱金钱上的束缚。

或许,你放不下的还有那虚弱的存在感、敏感的神经。但是,如果书籍和经历不能给你以存在感,那么手机更加不能。

用大把的时间,去爱、去思考、去在阳光下奔跑和跳跃。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应该说作者想要给我们传达和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沉浸在以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么电视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最终将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的思考,自我意识的剥夺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强调,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比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质以他的观点向我们作了阐释,“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接着详谈了印刷时代下的美国的'变化,涉及美国的宗教、政治、广告及传媒业等,述说了印刷时代下的书面文化带来的优势,促进人们的发展。再着,讲述了电报的发明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的影响,以及电视兴起后以娱乐为主的娱乐业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最后,着重讲了以图片形式、视觉角度的电视节目给我们思想、思维方式等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变化,以电视节目为载体的娱乐形式成为了教育的趋势主流带来的问题。以各个领域在从印刷时代进入到电视时代的变化背景下为例,显示出与以前的对比变化,引人思考。

这本书重点放在了媒介形式对于媒介所承载的内容的决定性影响的阐释上。前部分讲解了印刷机下的书面文字,后部分讲解了电视机里充斥的图片与音乐。媒介所承载的内容若想通过特定的媒介来得到传播,那么必须要符合该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质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体而不是气体,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载的内容就是液体。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视需要的是图片,传播的是视觉,需要人们来看,而印刷时代则是以书面文字为载体,需要人们来阅读,而不是看电视的“看”。

可是,以电视为主的电子传媒时代,它究竟有什么不妥呢?电视实质上是电报与摄影的延伸。在电报创造信息的时代,“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人们对于这种信息无能为力,或是无关紧要,没有必要采取行动。比如某些国际事件,虽然看起来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相关呢?它只是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却无法做什么,事件发生地与我们所处的地方的距离增加了信息的“无关性”。摄影也差不多,只是“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电视,是“一种媒介”,而不是“一种技术”,“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以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作者在本书中举的例子,宗教传教士若将传教搬上舞台,制作电视节目,那么他传布道义的初衷就变了,凡是以电视节目为形式的内容,终将以最大限度吸引观众为最高目标。“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能够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一种媒介的”。

谈及电视的广泛普及,不得不谈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正是由于电视的广泛普及,它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电视给我们带来了最大限度的娱乐与精神享受。的确,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刺激与满足,现在的我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往书本上的描绘与刻画,还不断追求视觉上的新鲜,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于是,我们就逐渐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读图,而不是全览白纸黑字。图片确是对世界的展现,但却把我们的世界分割成一张张毫无联系,前后不相连接的片段。电视带来了丰盛的视觉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植入了娱乐的细胞,况且把这种思维观念称作为细胞,是因为我认为娱乐性终将在我们这样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并不是说娱乐本身不好,读完这本书,我却对娱乐产生了一丝反感与思考。娱乐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愉悦,缓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是娱乐过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当前的趋势,全国都兴起了一股娱乐潮,凡事都以娱乐为目的。首先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不管是已经红了10年多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红的《非诚勿扰》,这些栏目都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当然,作为娱乐节目,娱乐大众,吸引收视率本身就是其原则,但是我们应当思考这样的模式,这样的传媒效应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大众长期进行而终将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娱乐为准。电视,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魅力,一步步将我们这些受众变成了一个个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义的盲从者,顺留者。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受众的现实生活,而非仅仅局限于受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何以见得?娱乐的时代,浮躁的时代,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倾向于追求过度的娱乐与快乐,不仅仅娱乐自己,还要尝试娱乐他人,甚至达到迅速蹿红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博客,众多视频网站频频出现所谓恶搞内容,甚至涉及暴力、凶杀、色情内容的思想根源和动机,其实这也是社会上出现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原因。人们为什么会关注“春哥”、“曾哥”、“犀利哥”、“凤姐”这些网络“热点”?无非就是娱乐本身的影响所致。

电视确实让我们暂时忘记了思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纠正,只要是在意识层面持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并不是屏幕上所展现的都是真实的,正确的,可信的,有用的,我们还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抬眼观望,有区别地对待电视节目和电视给我们所呈现的内容。电视节目娱乐性过重的问题,其实不是节目制编人们的错,而是电视这个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无法避免的缺陷。电视媒介,以传播新鲜,视觉刺激,动态的内容,不允许电视节目制编人以传统的书面形式传播信息。

总之,在电视媒介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冷静,否则危险就将来临。正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谈及宗教与电视节目的问题,“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成为宗教的内容”。

娱乐至死读后感心得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个章节讲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印刷机如何在美国发展壮大以及如何让通过控制大众时间、注意力等影响着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社会事项。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发挥作用,把它们变成娱乐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讲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他认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

作者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

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

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它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寻求更强的感官刺激。

娱乐至死读后感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我也总能从周围的美国人中感受到他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他们的辩论思维在现如今远不及印刷术时代,但总算未完全丢失。

作者对逻辑和理性的强调,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时刻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对此我心存敬佩。当然,我得承认,得出这些观点,我占了时代的优势。

需求推动变革,优胜劣汰的法则下,电视和互联网媒介成为了新的载体,但是内容本身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严肃性的),形式是主观的。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形式完全是娱乐的,我却不太赞同,或许我们关于娱乐的定义是不同的。他认为电视新闻不再是严肃新闻,但视频、音频的保真性却更有助于排除掉虚假新闻,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谈到电视新闻,就必须认识到它与印刷术时代报纸新闻的区别。电视跨越了时空的物理特性使得它的新闻不再提供仅仅与受众本人息息相关的信息,而是广泛的、多样的、复杂的、跨时空的新闻信息,对于大量与受众没有利益关联的新闻,受众倾向于娱乐解读或知识储备。印刷术时代下的报纸新闻受到时空的局限,新闻本身是局域的、滞后的、有限的实用信息,这是在有限条件下供受众引为决策依据和行为判断的时代的必然产物——对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受众倾向于功能性解读。实际上,二者的新闻内涵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形而上学地来评价它们。

同样,对于印刷术时代的看法,报纸并不仅仅充当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指南,也存在有饱含煽情性、刺激性的低俗报纸,虽说可能不至于破坏掉它建立的理性公共话语,但总不至于书中那样绝对,其影响也要从受众来看。

关于受众,有一点要说一下。电视新闻是否全然娱乐化还取决于受众,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受众对新闻的解读要相对严肃且耗费思考的时间,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受众则相对随意和不假思索,也就是说,受众解读的方式影响着新闻的功能。在现代,知沟扩大的形势下,许多专业领域新闻的受众几乎只存在于特定圈层,它们成为了划分经济实力与知识水平的“符号”,曲高和寡终难逃市场经济的资本教训。而娱乐新闻或其他软新闻则因获取轻松、不耗费精力成本且取悦读者而收获了一大批受众。

娱乐至死读后感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习惯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信息,享受着先进的传播媒介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快乐。然而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新闻系大一学生,原先我对媒介的理解仅仅就是书本上麦克卢汉的一句“媒介即信息”。在看过书中的前两章“媒介即隐喻”及“媒介即认识论”后,我对媒介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认识的世事是通过我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而这种对话工具,即媒介,它的转变也就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对比一下美国的铅字时代和电视时代: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它要求思考。而电视本身具有视觉冲击、营造非连续的语境和凸显着表现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它要求娱乐。我们在看完一则谋杀的新闻后,主播说:“下一则新闻”,我们就跳跃地进行下去,心情不需要有过大的波动,因为这不是电视文化所鼓励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可以和这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媒介形式将影响传播的思想内容。

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中国人信教的毕竟是少数,宗教内容在电视上也鲜少出现,所以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对宗教的影响感触不深。但是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广告、电视新闻、电视教育等内容感触颇深。

广告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在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各式各样减肥药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妆品、时尚服装、手机、汽车......以前是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现在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更有甚者,出现了广告剧一说,湖南电视台的广告剧《丝丝心动》即为其中典型代表,观众被种种信息垃圾包围,却也无可奈何。

电视新闻一向被认为是电视节目里最正经严肃的,波兹曼却认为电视新闻由没有逻辑、理性的话语构成。“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里面的开始、结束或中间都要插入一段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音乐?我想,这可能是和在戏剧和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个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像有时电视节目中会插播新闻字幕一样——观众会猜想一定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死人了。但只要有音乐在,观众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书中波兹曼定义了新闻的奥义:“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文字已经过时。”当一个个画面闪过时我们不会思考是必然的,因为简短大量的画面稍纵即逝,我们无法思考其中的道理,我们只能回味那些刺激眼球的画面而不会思考分析。从新闻中,我们确实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想过那些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何作用。澳大利亚的洪水缓解不了我们西南的旱情,朝韩和谈对我们的统一大业也无甚帮助,我们不停地获得信息,却不关心信息的质量和用途,仅供娱乐而已。

再就是我们的“电视教育”,我们国内很著名的电视科普节目。当然我并不说电视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经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讲坛。但是我认为硬要用电视做科普的话,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结果,做出的只是娱乐节目,但这偏离了我们初始设定的那种科普目标;另一种可能,是按照标准的科普目标去做,结果,因为与电视这种传播形式不相容导致传播上的失败。以百家讲坛来言,他的确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们的风格或有不同,有一个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戏说,同时,他们也引发了这几年来对各朝各代历史的戏说,而这其中我想不用明说也可以了解有多少的滥竽充数。而我正认为这并不比那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视剧的祸害更小一些。由百家讲坛引起的“国学热”,我们到底是正光复这百家诸子的荣耀,还是黯淡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

再想想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自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节目以来,各种选秀节目刺激着少年少女们一夜成名的欲望。他们梦想着通过娱乐的舞台让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不少人荒废学业、不顾父母反对,远离家乡到处参赛。电视台暴露选手隐私,策划煽情片段来吸引观众注意,评委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热心粉丝手持选票积极为偶像呐喊组委,哭泣感动,完全入戏。俨然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但是一场热闹过后,还剩下什么呢?空虚、无聊而已。

看到作者忧心忡忡的叙述,情不自禁想到上学期学到的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电视、网络等媒介像洞穴一样,而我们人类就像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我们一旦没有了手机、网络、电视,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惶惑不安,就像只有在洞穴里我们才能有安全感。长期的囚禁会让我们丧失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旦当把我们解放出来,并让我们看清背后的火把和木偶,我们中大多数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些向他们揭露真相的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状况啊!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刚走出洞穴的这些人不禁头晕眼花,开始,他们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可以直接看、仔细看清阳光下的一些,最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阳光的源头——太阳。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未来很有可能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走出洞穴的人们中的一员。

该书的封面是一幅发人深省的插图: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然而,原本很和谐温馨的画面却让人脊梁骨发凉——这四个人都是没有头脑的!这画面让我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所警告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在书的最后提出了改变“娱乐至死”的状况的方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我们的教育和学校要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帮助他们学会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教育让我们跟一般的受众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在泛滥的信息里寻找真理和真相,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感官的娱乐里。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是我读的尼尔波兹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都旗帜鲜明地对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作者大力宣扬印刷媒介将人类带入理性、文明的时代,而电子媒介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享受、娱乐,使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发展如何呢?《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诉读者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即毁掉我们的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非奥威尔的预言,即极权压迫。(时间有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读),为此我特地读了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即另外一种预言。读罢,冒一身冷汗。尽管中国现在民主法治逐渐步入轨道,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再无瓜葛。但是,回头看看历史,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纳粹时代的德国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极其吻合的展现了奥威尔笔下的世界;放眼当下世界,刚刚垮台的卡扎菲政权、持续遭受军政府统治的缅甸、屡屡挑衅国际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鲜等均经历过或正在水深火热的极权压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兹曼笔下的美国,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续享受着相对自由的政治、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似乎从奥威尔的笔下一步步走到了波兹曼的笔下,改革开放是转折点,尽管随之而来一些先前没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贪污等,但瑕不掩瑜,即问题掩盖不了历史的巨轮向前推进产生的辉煌,最终也不会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

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性会把人类从理性的公民变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显然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和情商。即使电视如波兹曼所说,“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情况下娱乐是仅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于内容对观众产生影响力。由此看出,波兹曼是“魔弹论”的忠实信徒和发扬者,他忠实的相信电视以娱乐手段作用于观众的强大力量,并且不限内容,只须有一种娱乐手段就能产生出枪弹射入身体的效果。要达到波兹曼所说的效果,观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电视成为唯一接触外界事物的媒介;电视说什么就信什么;只看电视而不再进行人际沟通;分不清电视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等。显然,电视环境下长大成人的美国人依然有众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电子媒体出现前的人)差。

由此可见,电视没有阻止精英的辉煌。波兹曼号称印刷时代的人多么具有理性的光辉、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种种丧失理性的群体暴力事件均出现在印刷时代或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德国法西斯等,电视的流行是人们变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却再无此类破坏巨大的事件。当然这其间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印刷和电子的差异导致,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均是一种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并不起关键的支配作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而非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我同意技术存在隐喻,但揭示隐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隐喻起作用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尔波兹曼,“魔弹论”观点的代表者夸大其词的能力显然略逊一筹。

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而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就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快乐。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差异化的,即对快乐各有各的定义和理解。政客争权,商人逐利,学者求真,都是对快乐的向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对于政治常常不抱太大兴趣。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政治娱乐化,一个选民同时又是电视观众的话,恐怕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浪费手中的选票,最终丧失政治话语权。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如果选民不是一个电视观众,而是一个崇尚阅读的人,他必将在选举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出合适的公职人员。我完全同意比起视听元素文字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观点,但是这一点在政治上不灵。人类历史发展表明,精英统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约是目前最为合理、有利的政权组织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对调,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和动荡。相比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如果平民通过学习开始变得理智,那他会逐渐向精英阶层流动,或者推翻现有的精英阶层,自己掌权。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广大平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而他们也没有必要具备。因此,波兹曼无需为他们担心,政治是复杂的游戏,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带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统治阶级以以娱乐麻痹民众,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历史,如今可以娱乐政治是社会开放和民主风气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渐进才有章可循。

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观点,如对麦克卢汉的盲信,电视“信息—行动比”极低,电视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作者引用的观点,我却极为推崇。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中小学教育不用再说,一切为了分数。高校的学生不再苦恼于分数,但毕业时找工作、考研的种种心态和动作极其吻合了西塞罗的说法。约翰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这个观点主要是有感于自己的考研过程和过年回家遇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子贪玩、不爱学习。一段时间积极努力的自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来恐怕很难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在中学时代,所谓“差生”不如“优等生”的地方不在于小学那点皮毛知识,而在于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它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学,有可能是一生。

《娱乐至死》读后感字

一个商学院,连续两年,每年都有一位企业家学员去世,都是心脏问题导致的猝死,且他们都是在运动中去世的。我就问他们的老师,在去世之前的那段日子他们在做什么,答案是,都是在公司即将上市的时候去世的,去世的头一天晚上,都是应酬到深夜。

这就是答案了,整日劳累,心脏不得休息,然后在深夜应酬后,白天再剧烈运动,则心脏不堪重负了。我的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睡眠呢?这个问题,我就没法回答了。我只说我的观点,多赚点钱,多升一级的官,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而身体亏乏,失去健康,甚至导致疾病,那才是最重要的大问题呢。

有的人说,睡眠那么长时间,是浪费生命啊。其实我觉得,在阳光温暖的夏日午后,或者在外面大雨的时候,或者冬日飘雪的时候,您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美美地睡上一大觉,也是享受人生啊。

我们已经习惯了把睡眠的时间一点点向后推迟,比如夜里有各种活动,歌舞升平,这会导致睡眠时间变晚,而一旦躺倒床上,又开始看手机里的朋友圈,关心大家都吃什么了,去哪里玩了,结果又是熬夜。

在我的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凌晨两三点还发微信的人,这都是背离健康习惯的。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坦率地讲,现在的年轻人,从中学开始就熬夜,小时候是为了学业,上了大学以后是为了追剧,经常有年轻人说,自己会看一个电视连续剧,一看就是一夜。现在,我所见到的年轻人中,能够保持正常睡眠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这样的人,我估计在农村都少见了。我把话说得严重一点,其实,在很多身体不好的人的生病原因中,睡眠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原因。现在身体不好的人很多,有的人一咨询问题,就是诸多的身体不适,甚至能写满一张稿纸。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情绪和压力等等,但是,大部分人都有休息不足的因素在其中。

有一个在企业做高管的朋友咨询过我,他身体失调很严重,常常感觉疲惫不堪。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他体质的失调是有的,但是,他如果继续每天这样劳累,无论服用什么药物,无论采用什么治疗手段,都是无法恢复的。

所以,我就建议他白天不要休息,要持续忙碌,要感到疲劳,然后,每天晚上七点钟睡眠,睡到早晨七点钟,无论能否入睡,都躺在床上休息,不要想单位的事情,保持充足的睡眠。等身体恢复了,再恢复到每天正常的睡眠。

结果,三天后,他就说身体有了明显的改善,简直像是“脱胎换骨”一样。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现代人,欠觉,缺乏睡眠太多了。这种缺乏睡眠的状态,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常态了。我们现在对此习以为常了,岂不知,这样对健康的伤害很大,是什么药物也弥补不了的。

国外,对于睡眠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睡眠实验室,研究人员尽量阻止受检者进入睡眠达数天之久,结果受检者都诉述头昏脑胀,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烦躁不安,易发脾气,表情呆滞迷惘,有时甚至沮丧、压抑,出现自杀念头。个别人还会出现幻觉,如听到别人在和他说话,看见奇怪的东西等,有时出现多疑、敏感、老是疑心别人想害自己等,和精神病十分相像。

最近,又有最新的研究成果披露,说睡眠是大脑清理废物的时间,原来,白天我们思考,大脑会产生很多废物,到了夜里,脑细胞会把这些废物排放到细胞之外,而脑脊液开始流通,把废物清除出大脑。我觉得这个研究是比较合理的,这可以解释为何如果我们不睡觉,就会头昏脑胀了,因为大脑里面废物太多了。

只要药是对症的,第二天清晨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无论是治疗内外科都是如此。。

所以,有的药物,我白天让患者服用是为了维持,而我最看中的,是晚上的那次服药。甚至有的时候,药物是否对症,我就看一天,晚上服用,早晨见效了,我就判断为对症,如果早晨没有改变,我会开始重新思考的。

《娱乐至死》读后感字

在2020年的最后2个月,我机缘巧合走进了公司的图书室,从某个书架上翻出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在几天上下班的路途上,书本替代了手机,一页一页又一页,很快就看完了这部作品。

中途我几度回顾书面上那些简短精辟的推荐,封面的配图,好似那个被娱乐时代信息轰炸后身首异处的自己;书里的一字一句,都是对我混混沌沌又麻木无聊大脑的深度剖析。波兹曼的言语,好似当头棒喝,唤醒了疲劳驾驶的我,又在我那不知开向何处的车头挂了个吊钩,牵引我们走出迷途。

《娱乐至死》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波兹曼忧心那时代蓬勃发展发展的电视媒介和衍生出来的电视娱乐文化,忧心成长在内涵浅薄、逻辑断裂、造句幼稚的电视节目和新闻广告轰炸下的大众,忧心我们的精神世界终将有一天死于那些仅会让我们开心的事务上。

不得不说,波兹曼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媒介研究的智者。即使他未能预见到计算机与网络文化发展的新一轮改变,他的著作对于审视如今这个混杂着二次元、三次元、鬼畜、小视频、24小时段子、热搜、微博追热点、网红等各种圈子的媒介文化,也丝毫没有过时。甚至来说,现在从物质到精神层次的快销文化,正是《娱乐至死》最好的脚注。

可惜的是,波兹曼没有预见到,当人们不再重视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当人们沉溺于快速和海量收集信息的乐趣,当人们不知疲倦的追逐一轮又一轮的瞬间热点,印刷文化也免不了卷入其中了。

娱乐时代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出书立传,他们的思想或糟粕都得以传播了。。

不过至少,当我看了《娱乐至死》后,再翻开一本书,我至少可以分辨出哪些书是准备死磕一个主题,哪些书只是想要印刷一些信息。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或者缺乏勇气开展长期项目的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被娱乐过度注射导致阀值较高进而看什么都没有兴趣的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会花几小时刷小视频小新闻的信息收集症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很久没有读过书想重新投入书本怀抱的患者,你应该从《娱乐至死》开始。

娱乐至死读后感

全书基于一个假设。“媒介即隐喻”,大体意思是,媒介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们借此来认识月亮,手指的特征影响着我们对月亮的认知。主流媒介的特性会影响我们认识问题与传播思想的方式。作者回顾了之前的几个时代,认为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是电视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企图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科学、教育、商业和宗教--然后给它们换上娱乐的包装。简单的来说,人类的媒介经过了这样的变化——书籍、电报、电视、网络。在不同的阶段,媒介具有不同的特征,导致在各自的阶段,话语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文字印刷的时代,媒介的特点如马克思所说,是“排除和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作者用理性逻辑的表达内容,读者批判性的接受内容,衍生的演讲术严肃的研讨内容。这些也即当时的话语模式。这个环境很适合严肃话语模式,这个媒介即通过文字,直到现在,也仍然是我们传达或解决严肃话题的主要方式。

随着信息传播范围的变广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已经开始出现了信息过剩的问题。表现在我们接受着大量的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缺乏语境的。想象自己那时,通过电报得知在遥远的英国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这个讯息是苍白的,他不会让你真正的获得什么。但很快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看到现场的照片。图像和文字互相提供着伪语境,这使得作为一个整体彼此都有了意义。人们有了获得感,但说到底,还是没有获得什么。

电视是作者重点评判的对象。有着组成更复杂组成部分伪语境的电视(音像影字),自然具有上述报纸的特质;同时电视具有非常鲜明的泛娱乐化。简单的来说,但我们尝试用电视去表达一些严肃的话题,我们会用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受众更是丧失了思考能力。拿新闻来说,“好,那么”这些的句式使得信息丧失了连续性。我们是抱着娱乐的心理看待电视上的新闻的,这不是说我们幸灾乐祸,而是我们欠缺了对事件的思考,沉浸在新闻画面带来的冲击和内心一时的感受中。在“好,那么”的形式下,也是不允许我们有时间思考的。但久而久之,我们就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怎么处理过剩的信息,怎么去探讨严肃的话题。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了我们的主要的媒介。

网络时代,资讯具有更强的失效性、流通性,足不出户我们就可以获得千里之外的讯息,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感受这些事件。但还是那个问题,这些讯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感受到的关于事件的各个元素互作伪语境,让我们有了种获得感。这种获得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该如何在网络时代去筛选对我们有意义的信息呢?拿微博来说,对于热点的社会事件,有理性分析的真知灼见,但其实更多的是无异议的网络谩骂和打诨。相较与电视来说,网络让受众参与到了严肃话题的讨论上来,但严肃话题娱乐化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毕竟网络仍保留着非连续性和伪语境讯息的特征。

但相对于电视,网络有很强的可塑性。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形成碎片化的讯息平台,也可以有严肃话题的探讨平台(以前的知乎和豆瓣)。这些平台有复古的意味,在这些平台上,我们似乎回到了那个著书立传的年代。

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尝试不同类型的平台。我觉得一定能找到一种适合严肃话题讨论还能利用互联网便利的平台。可问题在于,相比这些平台,娱乐化的平台更具有吸引力,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其实不必考虑那么多,怎么在海量的信息生存,怎么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我对自己的要求如下:

1.控制在媒体上的时间。

2.选择有态度有深度的媒体。

3.回归阅读。

娱乐至死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娱乐至死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这本书的前言,提到了两个预言:一个是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实现,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另外一个是来自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他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娱乐至死》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恰恰是赫胥黎的预言。

前两个章节讲述了媒介的作用,作者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印刷机如何在美国发展壮大以及如何让通过控制大众时间、注意力等影响着美国的宗教、政治、商业社会和其他重要社会事项。为后面和电视时代的对比做好了铺垫。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讲述了阐释时代如何向娱乐时代转变,从电报、报纸、摄影术的结合部不断改变着公共话语方式,创造了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的出现,人们开始住在躲躲猫的世界里,电视是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时代变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第七章到第十章分别从电视新闻节目、政治、宗教和教育四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是如何发挥作用,把它们变成娱乐的附庸的。第十一章讲述了赫胥黎的警告,作者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他认为如果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

作者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政治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

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

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它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寻求更强的感官刺激。

赫胥黎说:“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再思考”.“娱乐至死”指的其实就是文化危机。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呼吁大家不要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娱乐至死》读后感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我也总能从周围的美国人中感受到他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他们的辩论思维在现如今远不及印刷术时代,但总算未完全丢失。

作者对逻辑和理性的强调,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时刻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对此我心存敬佩。当然,我得承认,得出这些观点,我占了时代的优势。

需求推动变革,优胜劣汰的法则下,电视和互联网媒介成为了新的载体,但是内容本身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严肃性的),形式是主观的。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形式完全是娱乐的,我却不太赞同,或许我们关于娱乐的定义是不同的。他认为电视新闻不再是严肃新闻,但视频、音频的保真性却更有助于排除掉虚假新闻,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至死》这本书较为全面地解析了美国至印刷统治时代步入电视统治所时代发生的种种转变。“媒介即隐喻”,印刷时代被作者称为“阐述年代”,人们很少接触娱乐文化,阅读是他们在闲时所珍惜的,他们对待书籍理性且富有思考。电视时代被作者称为“娱乐业时代”,人们被庞杂的信息所包围,信息通过图像音乐等泛娱乐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仅为博人一笑。但如今实际上我们不仅处于赫胥黎的预言下“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且还有奥威尔的“受制”预言。而媒介正是这其中的推手!书中的前两章讲到媒介即隐喻,媒介在文化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主导作用,而随着媒介的改变,文化也会相应地改变。第三、四章描述了一个印刷时代下的美国,印刷时代推动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让那个时代的美国成为世界独一个几乎全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国家。

印刷时代,阅读文化蔚然成风,全民对于文学和理性的推崇达到极点。那时候的思想交流也异常丰富,政客们不同于如今而是具有渊博的知识、清晰的思路和出色的.辩论能力,常常能滔滔不绝地演讲几小时。第五章则是两个时代的一个过渡时期,这时候电报和相机的产生改变了传统报业。电报使新闻传播的速度突破了火车的限制,随之而来的是如浪潮般袭来的信息,但信息变得碎片化起来,信息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或者如作者所说他们仅仅成为了与他人交流的谈资。相机使图片大范围地应用到了书报上,图片取代了大量的文字,视觉的简单刺激相比于文字内容更受欢迎。第六到十章中作者记录了电视业在美国逐渐发展并“成熟应用”,在新闻中保持信息的不断输出;在宗教中用娱乐取代传统苦闷的虔诚;在政治中成为展现个人魅力的秀场;在教育中知识成为娱乐。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引用赫胥黎的警告,强调要让人们深入理解媒介所带来的影响才有可能不走入娱乐陷阱。

《娱乐至死》这本书所著于1985年,但却有一定的时代预见性。如今的世界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于电视时代更加的泛娱乐化。开始阶段的互联网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技术知识方面,可以说互联网的早期是一批素质较高的网民主导的。互联网也有着最初的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使之成为一个资源共享的技术平台。不过随着早期互联网拓荒者的不断开发,互联网巨头们也逐步崛起并站稳脚跟,奠定了如今网络基本局面。移动端手机的出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平民化,每个人都能通过简单可视化的操作实现上网需求。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限制了他们对于网络的探索,把自己限制在了固定的圈子里与互联网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

媒介即隐喻,这些隐喻并非创造之初的设想,而是媒介本身固有的特质。在人们的摸索中,对媒介的这一特质的深度发掘造成的状况则是隐喻在社会的落实和放大。现在各大平台通过娱乐来引流,垄断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媒介在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却又过多的占据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心甘情愿地被他们所奴役。就如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不断涌现,短视频予以人们单纯的视听刺激,比起波兹曼说的新闻节目“好??现在”还要快餐化,几乎毫无营养,甚至引导人们不断地刷下去。最起码新闻节目带来了一定的价值信息,而短视频则要么是反复拍摄的段子,要么是单词时尚新奇的视频展示,这些都是以娱乐为出发点。

纷杂的东西直接涌入人们视野和脑海,以至于没有多的时间去给我们思考。独立思考的时间变成得奢侈,我们似乎变成了“职业观众”!信息茧房,大数据等是这些年来人们所议论的。大数据通过算法分析每个用户来推荐人们喜欢的东西,实现个性化推荐,听起来是很不错!可是反过来发现这不是奥威尔的“受制”陷阱吗?不过这个陷阱我们大多愿意待在里面,抑或是从未有意识地发现过它的存在。网络信息虽铺天盖地,但是进入茧房的只是少数类型的信息。我们待在“信息”的舒适区内不愿接触其他,带来的后果是身处于信息海洋中的枯竭,我们将是笼中的宠物止步于有限的“空间”。

我们正处于一个移动快捷的娱乐时代,但也是一个富含知识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看待手中的工具,不能理解媒介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娱乐至死的浑噩生活,而非自如使用工具的理性发展生活。将思想从纷繁信息中解救出来是我们的目标!

《娱乐至死》读后感

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表达了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因为电视取代了印刷媒介导致严肃话语被消解整个社会信息进入娱乐时代的担忧,虽然成书离现在已经过去30多年了,电视早已被互联网媒介全面取代,但是书中的观点在如今看来不仅没有任何年代感,反而依旧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作者和赫胥黎一样,是个天才预言家,请收下我的膝盖!

不过,作者可能没有想到,如今的社会比当初的美国更甚,互联网信息技术让短视频和快餐文化风生水起,人们沉溺其中,乐此不疲,以视觉刺激代替思考,慢慢地失去了动脑的能力,在“奶头乐”中娱乐至死且甘之如饴。如果作者能看到今天这新一轮的“娱乐业时代”,又会作何感想呢?“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良方?”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现代人深思。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谨以本书结尾的金句与大家共勉,回归理性,保持自我,莫作娱乐的附庸,莫被时代裹挟。

《娱乐至死》读后感

1、作者说到有两个因素为娱乐化时代奠定基础。这一部分讲到了第一个因素——地区概念的消失。

当信息的传递可以忽略了空间的限制时,信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时效性和有趣与否,而不在于这个新闻的社会和政治价值。其实我们生活中获取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最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如果非要谈到作用,它倒是给我们带来了支离破碎的注意力和一地稀碎的时间。

2、电视时代几乎所有信息都是以娱乐化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就连最该严肃的新闻播报也是这样。播音员在播报任何形式的新闻时都是操着同样的语速和保持得体表情的,包括严肃事件和灾难新闻。新闻播报确实是表示严肃正式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消解了报道本身的情感。(其实灾难新闻出现次数太多,也会消耗人的同理心。)广告和音乐也是娱乐化的帮凶。广告把人们的注意力带走,仿佛在强调之前出现的新闻其实与你关系不大。新闻报道中也会出现bgm,似乎是在暗示你此时应该带有怎样的感情来接受以下的资讯。

《娱乐至死》读后感

游戏人生,娱乐至死《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两种人生。

我不是戏霸,只能跟着看个热闹,但要说戏迷,我也有份,因为谈起暴雪谈起黑岛我也能做到如数家珍,当然这个戏不是京戏,而是游戏,过去的老人儿听戏看戏,现在的人玩游戏,戏这个东西,不管冷不管饿的,就是个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当下这世道今非昔比,温饱早就不成问题,过去随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细软绸缎,粗茶淡饭玉盘珍馐,人五人六一目了然,现在却是地摊衫做出国际水准,燕窝还是窝头都在肚子里装着,拉出来都一个屎样,都说长相是标签,可被这美容时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准十人有九人回头,剩下一个还是纯爷们,想做个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姐刚才查过没有。

于是,这年头若想了解人与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异的重点,要拿游戏品种给人分类,分出来的准比国籍民族还靠谱,别看上班上学人都呆头呆脑跟木偶似的,一挨到下班放学,四面八方撒欢往外跑,有钱的去洗浴ktv玩别人,没钱的猫被窝里玩自己,这边寓教于乐的,那边自娱自乐的,就单说这电脑游戏吧,有玩网游的,有玩单机的,有用游戏赚钱的,有玩游戏赔破产的,同样是玩,却玩出了五花三层七荤八素,同样是人,却分出个车炮马卒三六九等。见过的游戏多了,不敢说戏迷戏霸,好歹也能算个玩家,过去总有些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待到周末节假,三五成群聚到网吧,挥手鼠标猛点,抬头炮火齐鸣,时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时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岂不快哉。近来游戏玩得少了,同玩游戏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为缘于柴米油盐成长的烦恼,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上来就问我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种菜不?我呆若木鸡,他见我两眼发直反应迟缓,又问我,停车不?我转身想逃,他见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问我,开心不?一问三不知,直问得我精神崩溃,摇头翁般反复摇头,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两,道不同不相为谋,彼此无言以对,遂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开心网的第一条规则是,必须谈论开心网,如你所知,第二条也是这个。本来半生不熟的人见面不大容易聊开,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两语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从有了开心网,就像有了组织,上来一句暗号,种菜不,同道中人必定两眼放光,聊成一团,谁偷了谁家人参果,谁拐走了谁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对句宝塔镇河妖,立马出局,土匪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

不光是开心网,还有qq游戏,校内,大多休闲游戏走的都是这路子,玩的人多了,范围就广了,再说这玩意还是实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点过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传销似的,别说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顺藤摸瓜偷到你地界来,刘德华要玩这个都能加你做好友,简直成了无往不利的交际法宝,这可乐坏了红男绿女们,找不着对象的,还惦记梦中情人的,缺乏父爱的,童年阴影的,缺心眼的,从条条大路奔向开心网,鸡鸣狗盗,各得其所,本来你的交往圈子这么大(参见白纸上的黑点),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大(参见马桶盖),这年头只要东西一大就能叫人兴奋,别管是你种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围,还是那啥。

开心网的第三条规则是,偷你所认识的`任何人,不然你永远发不了财。专心种地的人总会被偷个血本无归,守着偷盗的人总赚得盆盈钵满,我并不是说这玩意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就是个游戏,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得两眼跟红灯记似的,就等着谁家菜园丰收谁家畜生产仔,然后去偷上一圈,睡觉都能美得淌哈喇子,这就有点过了,耽误事不说,就被这么个破游戏牵着绊着,跟跟拴上条绳似的寝食难安,恨不得上厕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顾着,丢不丢人,傻不傻,听我有个朋友说,他同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玩这个,每天上课故意迟到几分钟,就为了偷班里女生的菜,偷不着还好,偷到了兴奋得嗷嗷一嗓子能吓死几个,有被偷的女生在网上跟他撒娇,他就更嗨了,满脸涨红,气喘吁吁,荷尔蒙顺嘴角淌下来,跟偷着个黄花大闺女感觉差不多。见过各种上瘾的,但都比不上这个上瘾不靠谱。

开心网的第四条规则是,有钱在这里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某人说他住进了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这辈子也别想的车,千万别以为他中彩票了,也别打电话报警,不用说,肯定又是个开心痴迷者,忘吃药了。我见过玩这东西一大款,现实中穷得叮咣响,月供房贷,下养家小,靠着没日没夜守着停车偷菜,终于手头积攒了几套别墅,几队名车,毕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赠别人一辆雅阁,明天赠套房子,网上人皆以大哥相称,每天排着队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顶十次。我想说的是,游戏虽然不至于拔高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但全民开心,却是一个时代民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完美体现,全民以偷为荣,以穷为耻,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认倒霉,掉块馒头大家偷,手快有手慢无,本分挣钱老无所依,人人都想另辟蹊径,偷钱得手为富豪,偷人得手为情圣,欺穷不欺贼,笑贫不笑娼,现实这样也就罢了,流行个游戏竟是虚拟现实,上天入地,简直想逃都没处逃。

最后我还要说,到底什么是游戏,有人说游戏嘛,不就是玩嘛。小时候拍洋画,上面印着关公秦琼,弹玻璃球,地上划有黄河刀坑,骑马打仗,上轿娶亲,长大后玩仙剑,玩星际,玩反恐,有人扮侠客,有人扮将军,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纷飞,快意恩仇,游戏是战争,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肠,是和平年代的元帅梦,是浮躁时代的孟婆汤,归根结底,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里,未来的终点就在哪里,而当一个民族最受欢迎的游戏竟然是现实的翻版,种地,偷菜,停车,买房,理想与现实完全重合,想象力一头扎进脚下黄土,就地终结,那么放眼望去,单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娱乐至死,当人人低头看脚下的路,有几人仰望头顶灿烂的繁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