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模板

生本课堂教学思考(精选13篇)

生本课堂教学思考(精选13篇)



范文范本是写作过程中的参考材料,通过阅读优秀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推荐给大家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一方面我们为取得的成效感到振奋,另一方面,又感到束缚课堂教学改革的因素依然不少。表现在教师的教学创造热情还没有得到彻底的释放,一些教师在师生交往、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和作业布置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天,在新课改大力倡导的“简练、真实、和谐、高效”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加强“零”思考,实施“零”改革。

一、备课需要“零”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中预先的教学方案,也是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分析学生情况后,所形成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文本形式。在新课改快速向前推进的形势下一些学校仍就沿袭着传统教学管理的模式,片面坚持“量化管理”的思想,追求所谓的“标准和规范”,使得教师陷入了“格式化”教案的泥潭,刻意追求环节的完美、内容厚实、字边工整、效果美观。写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形成了“以抄代备”的不良现象,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备课过程的高耗低效使得教师长期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境地,这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解放教师头脑、解放教师手脚”相差甚远。此种背景下,备课就需要“零”教案改革。所谓“零”教案,就是教师可以不写那些有着固定套路的“纯文本”教案,也不再为完成任务而照搬照抄、费时费力。要解放教师,还教师最大的热情和潜力,赋予备课更大的创造性,使教师养成一种积极主动、注重实效的备课习惯和风气。

实施“零教案”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一切教案,只是不再写那些机械烦琐的以应付检查的教案。“零教案”更不是“零备课”,该做的工作还是仍然要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自由选择备课形式。如:读一读,即读那些与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和一些报刊资料等;划一划,即在教材上划出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等,如果教师有独特看法,可以在书上直接进行批注;谈一谈,倡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与平行班教师谈,与同学科教师谈,与所教班级学生谈,这种谈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搜一搜,即充分利用网络,分享各地同行的经验体会以及成熟的资料;记一记,即把教学框架和思路记到课本上,要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力图杜绝互相抄袭的现象;改一改,指在往年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尤其适用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贴一贴,即教师要做有心人,要留心报刊上有价值的资料、图片,制作成卡片贴于教科书之中。时间长了,这些都会成为一笔宝贵的教学素材。

“课堂教学的实质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种交往过程”,新课改为课堂教学的本质赋予了新的内涵。这种交往,是师生之间主动交往、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过程,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心理上,它都应该是一种“零”距离交往。这种“零”距离不是一般意义的“亲密无间”,其实质是,尽可能地消除过去师生交往中存在的各种观念上、行动上的阻隔因素,达成一种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和谐态势,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摆脱对讲台的依赖。教师不能再把讲台作为“永久根据地”和身体的支架,要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可以多起来。通过走下讲台,教师可以找到融通师生感情的结合点和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切人口,这有利于师生间的充分交流和合作,使课堂效益得到了提高。

二要学会倾听。倾听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接纳,是一种宽容和包含,它会减少师生交往中的误会和冲突,是一种真正的“教学相长”;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捕获学生言语背后的思维过程;倾听还可以体现教师的热情期待,在情感上走进学生,达到思维共振和心灵的敞亮。正如专家所言“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三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不仅要做信息的发布者,更要体现信息交流的平台价值。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共同成长。教师还要做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为此,教师应有一种“功成身退”的精神境界,不妨做一名忠实的听众,让学生之间进行直接的“交谈”与“交锋”,从而使信息能够实现“零距离”的交互。

师生之间的交往距离越近,彼此越容易情感相悦,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实现经验的共享,共同成长。

三、教学方式“零”霸权。

当前,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依然带有“霸权”色彩,表现为: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理性专制横行,教学方式变成一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和“训养式”的活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许多教师试图用自己的思想主宰整个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在这种充斥着“霸权”的氛围中,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成了沉默的听众和匆匆的过客。

今天,新课改所弘扬的“民主、平等、博爱”的教育主题正在深入课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努力实现教学方式的“零”霸权。所谓“零”霸权,并不是简单否定教师的教学权威和对教学的主导、统领作用,而是要积极建立一种课堂教学的合作关系,在权力控制与合作平等之间(主要是在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上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合点。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转换角色。以往,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讲坛霸主,习惯于从“精彩演讲”中获取成就感,课堂变成了教师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学语言甚至神态上的表现为无所不知;在对学生评价中,教师仍以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作为学生见解的唯一评价标准,不知不觉成了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最大阻力。今天,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住在“导游、主持人、导演、顾问以及平等对话的首席”等等,以一颗平常心,用和善欣赏的目光,倾听学生的心声,进行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

二要消解对教科书的盲目依赖。教师的权威和专制主要来自于对教科书的先期“占有”和绝对信奉,以及不能容许学生对教科书和自己的怀疑。实际上,“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及时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当前,新课改正在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科书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将组成课堂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知识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的改变,进一步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

三要正确对待参考资料的“标准”答案。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的内容解释,都是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没有预设答案,因为文本的学习是由师生对文本的扣问、质疑、延伸来完成,是对文本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过程。过分强调“标准”进而推行思想的专制,实质上是对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的一种“封杀”,这样只会遏制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要鼓励学生敢于和权威辩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名家、教材和教师自己提出大胆质疑,这对以往学生学习中的盲从、服从、全盘接受,导致囫囵吞枣、食而不化的现象无疑是一种纠偏和矫正。也许学生的观点显得幼稚、简单甚至错误,但这些欠缺都是学生成长中的欠缺,这些错误也是一种“美丽的错误”。日本学者认为“课堂是个试错的场所”,我国当代教育家孙维刚先生也主张坚持课堂“无错原则”,所谓“无错”并不是无视学生的错误,而是认可它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教育的契机。

四、教学效果“零”泡沫。

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假自主”、“假合作”、“假提问”、“假表扬”等泡沫现象。透过这种由课堂泡沫堆砌的“虚假的繁荣”,我们感受到不少教师在追求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着一些“盲动和浮躁”。

课堂教学泡沫的存在,扭曲了教师对课堂价值的正确理解,助长了教师的教学功利行为,严重影响着新课改的顺利进展。在加快新课改进程的同时,课堂教学改革也要尽可能实现“零”泡沫。所谓“零”泡沫,即教师要避免教学的形式主义做法,消除投机行为,正视师生生命成长和课堂生态的存在,努力追求一种“真实、朴实、扎实”的`常态化教学境界。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教师以生为本,去除演练做假的成分。以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做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以生为本就要求教师应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正如课程专家吴刚平教授所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二要教师珍视教学生涯的真实历程。从根本上来讲,课堂是师生的一种生活体现,是一段生命历程记录。笔者以为,教师上课,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赞赏,也不是为了取悦于专家的认可,更不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流倜傥,妙语连珠,而是让自己和学生一起愉悦,互相促进,这45分钟的生命才显得有意义。无论精彩与否,留下的脚印都是生命的写照。

三要教师应敢于承认教学瑕疵,追求过程的动态生成。真实的课堂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而这教学瑕疵本身就是课堂生态的一种自然存在,甚至是一种美丽点缀。同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目标的达成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所以,应当允许实际课堂与预设不一致,甚至出现一定矛盾和意外而这一切又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生成性教育。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教师与学生在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成长。

五、课外作业“零”负担。

当前,新课改对作业的价值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应是课堂的“附庸”,而是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对照新课改的精神理念,我们的课外作业要实现“零”负担改革。这种“零”负担,不是彻底取消作业,而是改进和完善作业的形式,实现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生长”的价值功能。如果说作业对学生产生一定压力的话,那也是思维在挑战未知事物时而产生的兴奋感和紧迫感。作业“零”负担改革,其目的是积极寻求减轻学生负担与促进学生发展的平衡点。

一要摒弃无效作业。那些只是为记忆、为应付考试的作业,尤其是惩罚性作业,其出发点是狭隘、短浅、盲目的,它强化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消极态度,带给学生挥之不去的压抑、焦虑和敌对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产生厌烦、逃避甚至抵触,正是因为繁杂苦涩的作业抑制了他们对待学校生活的热情,致使他们对学习的渴望转变为失望最终到绝望。所以,实现作业“零”负担,首先就要摒弃那些对学生身心成长无效的作业。

二要培养学生的作业自主能力。教师对待作业的策略,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确立“人人发展”的思想,培养“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采用读一读、查一查、演一演、编一编、议一议、试一试等方式自己的作业,允许学生采用自主创作的方式,把原来千篇一律的作业本变成个性化的语文作文集、数学习题集、物理化学实验报告集,让学生在每天的写作业过程中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三要改进作业批改方式。从减轻教师负担角度来看,教师可以考虑不同形式的学生组合,以组长为核心对部分作业进行批改;从范围来看,可以实行“免检制”,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有选择地对作业进行批改,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评改方式也将数字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网络技术使作业评改成为一种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总之,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零”思考,不是绝对化的“推翻重来”,而是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设性的思考,是一种“尽可能达到”的价值取向。其目的在于努力撤除那些困扰教学改革的羁绊,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最大热情和创造力,让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显亲和,师生交往更平等、更融洽,教学效率更高,学生的作业负担更小……倘如此,我们的课改步子就会更顺利,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就会更健康。

生本课堂教学反思

夏官营学区自20xx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有五个年头了。回顾课改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12月10日,按照学区的安排,我参加了五年级语文“生本高效课堂”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聆听了高雪花、魏长翠、范琼芳、李白芳四位老师的课,感触颇深,收获颇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目前我们的课堂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已有模有样,四位老师的课堂已比较充分地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思想,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师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中退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老师们对生本高效课堂的理论层面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层面都还欠火候。总的来说,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不足。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本教育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参与意识差,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在交流时不发言。如李白芳老师的《毛主席在花山》这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有一部分学生默默地坐在那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四位老师的课堂上都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且都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小组代表发言的次数等方面看来,小组的1号、2号同学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小组的4号同学,甚至是五号同学,仍然是被动的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不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强调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其次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三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应该是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应只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四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而直接否定了学生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的时候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如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课文的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这是最终目的。四位老师所讲内容都是爱国教育的主题,让孩子感受语言文字中所反映的爱国情怀。但纵观四位老师的四节课的教学,她们虽然努力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因为缺乏方法上的指导,训练并未到位。有人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情动而辞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由此可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随着学区“生本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不断建立,这将成为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生本高效,仅仅是一个开始,需要我们用行动不断践行着。愿你我心里点燃生本高效的明灯,幸福地走在语文的生本高效之路上,处处以生为本,堂堂体现高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新要求。

我们先来剖析某些“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勿庸置疑,教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工夫,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往往经过反复推敲,特别是一些公开课,那真可谓“精雕细琢”,不厌百回改,其中不少课也确实称得上漂亮。然而,这样的课,细一审察,不难发现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他们忙于应付老师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提问,有的甚至连这人的回答为什么错、那人的回答为什么对也搞不清楚。试问,他们在课堂上还有什么主动性可言?充其量是老师手里的棋子而已。语文学习应该重诵读、感悟,但是我们常见一些课堂上充斥着各种问题,用回答问题来替代诵读与感悟,难怪学生换一篇文章又读不出什么来,或说不会读。像这样,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满堂问”的教学形式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

如果我们从“发展学生个性”这个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严密的课堂结构、烦琐的提问,消磨了学生的个性,阻扼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提问的答案往往是单一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入“我毂”,教师总是费尽力气引学生“入毂”。学生“入毂”了,教师就以为大功告成。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的理解,不像数理化题目的答案那样精确唯一,而常常在正确与更正确之间选择。再说,教师脑子里的答案许多是从参考资料上拷贝而来,这些答案是否唯一正确呢?有没有别的理解呢?在我看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鼓励学生“旁逸斜出”,教学应该有思路,但这里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能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时作出调整。这样,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我们再来看封闭性课堂如何处理教材。常见的问题是,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思路或“教学个性”而人为地肢解课文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尽管大家都认为教师应当拥有个性,应当拥有解读课文、选择教学方式的自由,这诚然是不错的。但张扬个性必须以尊重美的原则为前提,如果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教师的个性不管怎样突出,都只能算是耍花枪,故弄噱头,不足道也。语文课堂仅局限于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仅满足于老师问、学生答,而没有或很少美的感受与陶冶,那么,审美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学思想整体性。现代教学论强调整体发展观。就语文教学来说,整体性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本文只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谈。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整体――局部――整体”,入手着眼于整体,注重从宏观上把握课文,领悟文章的主旨内涵,对局部的剖析建立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例如《内蒙访古》的教学,首先应当理清内部的相互联系,塞外风光、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大青山南麓沃野的战略地位,赵长城的修筑原因、位置及遗址现状等,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如果一开始就在一些小问题上争执不休,诸如某个动词使用好坏,这个段落是引用史料,那个段落运用了对比手法等等,那么,即使课堂气氛是热闹的,也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容易把学生引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1][2][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基于上述认识,并且根据“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的“生命性”这一观点,我严格按照大纲精神和教材特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对实施开放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1.平等、和谐的课堂主体。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要确立资源分享的同学型师生关系,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确立自我激励的评价模式,使享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要动力。

2.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

教师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使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刻意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教师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突破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模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思维突破固有的模式,得到解放。在某种情况下,一堂课的不完整,正是为了追求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追求学生真正的有效学习。

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材料,就得渗透更多的元素。比如说,可以让活动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开放型语文课堂中,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材料,而活动(包括讨论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却成为学生获得学习材料的最有效形式。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讲解或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致使绝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然而语文教学不应模式化,而应是充满情趣、充满活力的。教师要把各种新鲜、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一文时,教师就可根据教材的特点组织学生表演,学生听后立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然后放手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课文,讨论交流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己体会主人公廉颇与蔺相如的性格特点。轻松的教学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也达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沟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小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开放型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根据教学所需,扩大学习场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去思考、观察和实践,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拓展课本知识,丰富生活体验。()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一文时,学生对昆虫的世界充满了兴趣,我就利用一节课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校园里观察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做好记录,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回来后写出了一篇有又一篇精彩的文章。

3.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进步的鼓励和改正缺点的帮助,表现在教师对学生战胜困难的肯定和创造性想法的支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宽容和苦恼的理解。在开放型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话语来赞美学生:“你真聪明!”“你的问题提得真妙!”“我挺喜欢你!”“说得真好!感谢你!”使学生增加自信心并且感受到上语文课的乐趣。

1.学习语文知识,开拓广阔视野。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实施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既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又丰富了课堂形式。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对课文中的语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还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无形之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这种财富是灌输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无法给予的。

2.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创造能力。

开放型的语文教学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无疑是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这就促使学生把“教”建立在“学”上。这种开放型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更造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高思考意识,优化学习习惯。

开放的课堂,“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转化为教规律、教方法。这样在无形之中,教师帮助学生成为“会学习的人”,渐渐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是至关重要和有益的。

总之,我们应该以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主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其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3]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内容摘要】从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拘泥于教本,机械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不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认为开放型课堂是搞花架子,不能提高学生成绩;中青年教师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开放型课堂;大家普遍认为开放型课堂就是把课堂教学一分为二。笔者认为,要想让我们的课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应牢固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精心选择和组织课堂上开放授课的内容,还必须抓住课内、课外教学资源与学生情感的结合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作了深刻而准确的阐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拘泥于教本,机械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法将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只有进行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效率才能事半功倍,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从笔者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当前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看,不少老师对开放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存在下列误区:

1.开放型课堂教学是花架子,不能提高学生成绩。因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片面追求分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也扭曲了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每年的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发放等,无不以教师教学实绩为根本标准。教师呢?放不开手脚,担心把社会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放进课堂,会影响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考试又不会考那些的”是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想法。语文本身的性质告诉我们,只要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得到真正的落实,只要学生的潜能和创新品质得到有效的发挥或挖掘,就会为他奠定坚实的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基础,靠一时的记忆或许能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分数,但却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一路顺风”。从较长的学习时段来考查,只有坚持开放式教学,学生的语文技能和学习品质发展了、提高了,才能真正地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开放型教学就是把课堂一分为二。少数教师认为,只要一节课用一半的时间来教授新课,一半的时间用来讨论发言,谈谈实际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就是开放教学了。开放式语文教学并不是时间的机械分配,它更注重的是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强调的是课内课外对学生的技能和品质的最优化训练。事实上,在新课程标准中,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而作为教学内容的课文并不是固定的和唯一的,要求语文教师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地取舍增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教学内容的优化才能让学生的技能和品质锻炼得到最优化。”所以机械地按时间的多少来评判课堂是否是开放的,显然是极端片面的。因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引入新课、新授、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每一个环节,只要能和当节课的训练目标有最紧密的联系,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开放切入点。把时间一分为二仅仅是形式主义在教学上的体现,不会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走出对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认识的误区,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到开放呢?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牢固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自始自终视它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谐。开放教学,说到底就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作为人际交往工具的语文,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因此,让学生学好语文,就是让他们能正确运用这一工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人际交往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其从中受到心灵的碰撞,向往并乐于追求人世间的一切美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新课程标准理念,至少应包括:[1]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词句组织、表达技巧、语文习惯及阅读、写作及人文因素的提升等)。[2]语文是习得的,不是学得的。作为交际工具,不通过交际实践,仅仅是单纯的学教是绝对脆弱的,因此要十分重视语文实践(包涵其他内容的实践,而非单纯的语文)。[3]语文教学贵在语文品质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等是支撑学生持续认识主客观世界的动力。只有树立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教学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彻底与旧的、落后的、粗放的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决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青春与活力。

二、精心选择和组织课堂上开放授课的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停留在教本上,要了解课程改革的前沿信息,不但要时时关注本门学科的发展变化,也要关注其他学科的改革发展,从新课程理念要求出发,精心选择、组合、优化教学内容。看我们选择、组合的语文材料是否符合下列要求:[1]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发展学生健全人格;[2]是否做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3]是否让语文教学与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4]是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是否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相一致;[6]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7]是否做到了教学材料的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现实。

三、优秀的开放型语文课堂,关键还必须抓住课内、课外教学资源与学生情感的结合点。学生所习得的任何知识及从中受到的情感熏陶,一定是在这些教学资源唤醒和丰富学生的内部需要基础上完成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组织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十分关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在情感因素上能否引起共鸣,于学生内心结构产生冲击,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比如,在教生字时,不是让学生记住它的部件、结构、笔画等,而让学生比赛“你是怎样来记住这个字的”。又如在揭示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怎么怎么做”等等。既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又能与课文密切配合,更能让学生融入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交织之中,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因此只有抓住抓好“情感”这个联接点,语文开放才能不偏不倚,恰入其分,提倡多年的愉快教学法、快乐学习法、体验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才能真正实现,才能收到应有的功效。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功底,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这才是我们开放式课堂教学所真正追求的。

【参与文献】。

2.开放型课堂的实践与反思,《广西教育》06期;

3.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农村教育》01期;

4.融入生活让语文更精彩,《新课程(小学)》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我们先来剖析某些“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勿庸置疑,教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工夫,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往往经过反复推敲,特别是一些公开课,那真可谓“精雕细琢”,不厌百回改,其中不少课也确实称得上漂亮。然而,这样的课,细一审察,不难发现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他们忙于应付老师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提问,有的甚至连这人的回答为什么错、那人的回答为什么对也搞不清楚。试问,他们在课堂上还有什么主动性可言?充其量是老师手里的棋子而已。语文学习应该重诵读、感悟,但是我们常见一些课堂上充斥着各种问题,用回答问题来替代诵读与感悟,难怪学生换一篇文章又读不出什么来,或说不会读。像这样,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满堂问”的教学形式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如果我们从“发展学生个性”这个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严密的课堂结构、烦琐的提问,消磨了学生的个性,阻扼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提问的答案往往是单一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入“我毂”,教师总是费尽力气引学生“入毂”。学生“入毂”了,教师就以为大功告成。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的理解,不像数理化题目的答案那样精确唯一,而常常在正确与更正确之间选择。再说,教师脑子里的答案许多是从参考资料上拷贝而来,这些答案是否唯一正确呢?有没有别的理解呢?在我看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鼓励学生“旁逸斜出”,教学应该有思路,但这里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能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时作出调整。这样,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我们再来看封闭性课堂如何处理教材。常见的问题是,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思路或“教学个性”而人为地肢解课文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尽管大家都认为教师应当拥有个性,应当拥有解读课文、选择教学方式的自由,这诚然是不错的。但张扬个性必须以尊重美的原则为前提,如果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教师的个性不管怎样突出,都只能算是耍花枪,故弄噱头,不足道也。语文课堂仅局限于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仅满足于老师问、学生答,而没有或很少美的感受与陶冶,那么,审美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学思想整体性。现代教学论强调整体发展观。就语文教学来说,整体性可以从多方面来考察,本文只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谈。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整体――局部――整体”,入手着眼于整体,注重从宏观上把握课文,领悟文章的主旨内涵,对局部的剖析建立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例如《内蒙访古》的教学,首先应当理清内部的相互联系,塞外风光、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大青山南麓沃野的战略地位,赵长城的修筑原因、位置及遗址现状等,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如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是从整体上理解。如果一开始就在一些小问题上争执不休,诸如某个动词使用好坏,这个段落是引用史料,那个段落运用了对比手法等等,那么,即使课堂气氛是热闹的,也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容易把学生引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当然,我们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并不等于拒绝细节分析。开放型课堂教学也注重词语的品味,语句的涵咏,只是不把它们割裂开来。或者说,开放型课堂教学在细部问题的探究上为学生提供更阔大的空间,教师只是作宏观上调控。

教学过程的随机性。封闭性的课堂追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其信息流向的模式是“教师学生”。我们看那些观摩课,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向老师质疑,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少之又少,整堂课都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开放型课堂教学不是不要教学环节,只是不那么死板而已,它与封闭性课堂有本质区别。

首先,开放型课堂的信息流是多向的,其中当然有师生之间的,但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其模式应当是:

教师。

学生。

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挑起矛盾,引发碰撞,作出评判等方面。其次,开放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互动的,教师的点拨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努力又具有能动性,师生双方共同推进教学过程。第三,开放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更加丰富多采,他们或答题,或争辩,或演示,或质疑,或诵读,在思维的碰撞中击出耀眼的智慧火花。第四,开放型课堂上应该而且鼓励“意外”出现。这“意外”是针对教师的备课设计而言。有许多课因“意外”而精彩,教师的素质高低也往往在处理这些“意外”的过程中得以显现。所以,开放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教材处理的自主性。开放型课堂教学侧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要为他们留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这就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不可能也不必要面面俱到,封闭式的“满堂灌”或“满堂问”因为要把许多内容传授给学生,从段落概括到主旨归结,从结构的分析到表现手法的评价,这就迫得教师唱“独脚戏”,也不允许课堂出现“意外”以打乱教学部署,其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抓了,什么都没抓到。开放型课堂教学视过程的需要,或增添内容,或删除环节,决不拘泥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这些常规的教学内容。它完全可以在一个段落的内容概括上展开辩论而淡化主旨的分析,也完全可以沉浸在情感的体会中而放弃对表现手法的评价。开放型课堂对教材的处理体现充分的自主性。

当然,自主性不等于随意性。自主性要与学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联系在一起,也要与单元教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乃至学年教学计划联系在一起,是在整体计划中的自主。各堂课的教学重点合在一起,应当涵盖学生语文素养的各方面。

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突出了人文性,目前语文界虽然对人文性的理解各有编向,尚未取得完全统一的意见,但有一点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宗旨。我们现在评价一个学生语文学得好坏,过于看重考试分数,这也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性。人文性是很难通过分数来衡量的,它完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有的甚至在三年内不见得有明显效果,直到参加工作以后才显现出来。所以,教师要树立长效的评价观。此其一。其二,既然我们的教学以人为本,而人是有差异性的,性格、兴趣、天资、爱好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以单一的绝对的评价标准整齐划一,那么就像有的漫画所讽刺的那样,学生的个性没了,好像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一样。此其二。其三,文学作品是多元的,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每个人完全可以按个人的能力经验解读作品,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创造性”,往往在与众不同的理解环节中得到培养。硬将多元化变成一元化,不仅违背文学作品的欣赏规律,而且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基于此,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是多元的,学生的回答一般都有其可取之处(从他的能力层次上来判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回答过程中的可取因素,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引导他们自由、和谐地发展。

以问题为引导的局部开放。开放型课堂教学要求设计的提问是开放的,要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例如《鸿门宴》的教学,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公元前2,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两万的兵力击溃秦军20万大军,何等威风,四年后,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意气何其衰也,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项羽狂妄自负,他不听范增意见;他胸无城府,供出内奸;他为人不仁,沽名钓誉。有学生还从刘邦方面寻找项羽失败的原因。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顺便点拨课文中相关语句,最后归结出项羽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又如某教师执教《祝福》,最后提出一问题,祥林嫂在旧社会是那样无奈,假如她现在来到你们当中,你们打算怎样帮助她?一石击出千层浪,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有的劝她再嫁,有的要帮她上法院,夺回被她大伯收去的房子,有的说帮她寻找工作……点子层出不穷,教学出现了高潮。以问题为引导的局部开放形式,已在许多语文课堂上得以实施,而且常常涌现出动人的情景。

以课题为中心的全局开放。全局开放的课堂上,教师只布置学习、研讨的内容,既不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也不设计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是以学习的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间。例如某教师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课前把自己手头所有的关于这首诗的分析材料全部印发给学生,课上叫学生自学,然后发疑问,谈心得,例如有位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中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为什么诗人选狗与鸡,而不选牛与马。他的问题引发了同学的争论热情,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后统一意见,诗人写狗与鸡,更能体现农村生活的闲适、安逸,如果换成马与牛,就显得太热闹,好像写的是集市或劳动场面。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含笑注视学生,不轻易表态。这堂课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说上述的课例,其开放性还是局限在一篇课文,那么,以课题为中心的开放教学还有另一层次,即“跨课”研习,“跨课”是指课题牵涉到几篇不同的文章,从这几篇文章中概括提炼,形成观点,这已经接近论文的写作。例如“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如果只读《荷塘月色》是不够的,必须读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以及有关的评论文章。这样的教学开放性更大,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如果研究能取得大面积丰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许能走出长期滞顿的低谷,迎来教学的新春天。

课堂教学作文感受与思考

(浙江省临海市邵家渡中学)。

摘要:《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强调教学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这一理念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生活化教学。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实现模式的构建”“课堂教学氛围的民主化和生活化”“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活动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上的生活化”“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等方面对《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做了些探索。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源于生活;融于生活。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使学生从中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教学,谈谈《历史与社会》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构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实现模式。

笔者觉得初中《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应该保证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和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尤其要利用课堂这块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教育资源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步构建起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模式,如下图示:

二、践行《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生活化实现模式的内涵。

1.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氛围的民主化和生活化。

通过生活化教学,要使课堂内的.师生关系由主从关系转变为对话关系、合作关系。在教师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情形下,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课堂内再现生活情境,从而启发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情感变化决定教学内容,改变教学过程。师生双方就这样彼此敞开、彼此接纳和相互沟通。师生在生活化的课堂里使双方的关系成为彼此生命的一部分。()而且,生活化教育并非是仅仅培育学生之间的情感性的伙伴关系,更应注重于合作关系的发展。所以,学生在努力达成工作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就逐渐建立起了合作的关系。

2.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情境创设的生活化。

所谓学习的过程,就不仅仅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信息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很显然,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替代的。学生必须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这些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历史的与现实的)之中,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多方面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激发思维。

3.实现《历史与社会》课堂活动的生活化。

新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我们说人的生活与人的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就课堂生活而言,活动的主角应当是学生。因此,如何结合教材,增选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活动,要求实验教师做到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遵循“人不仅是在自己的活动中获得发展的,而且人自身发展的动力也不是源于别处,而是源于人的活动本身。”这一理论,组织实施具体活动。其次,课堂教育活动应该具有生活性。所以,我们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需求,要使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再次,课堂教学的活动内容,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在课堂中要形成一种符合社会需求的“生活力”,也是一种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课堂教学生活化必须注重课堂活动的质量,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必须做到: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活动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活动方式更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4.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上的“生活化”

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致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是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学久治不愈的一大痼疾。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首先,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讲,要求我们必须使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还原其本来的“生活态”,重新变得“有血有肉”。即:一要改变以往司空见惯的仅仅是以历史上的“大人物”为主的做法,注意攫取那些来自普通百姓中间的,或者是普通平民百姓所喜欢的、感兴趣的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生活化的历史事件来加以说明,尽力做到“平民化”;二是对那些着名历史人物的介绍,必须坚决摒弃以往那种仅仅将他们当作某些“政治符号”来对待的做法,要尽量通过一些平凡事来还原其有血有肉的生动个性;三是要特别关注历史知识与显示生活的贯通,真正做到“通古知今”。这样,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时地传来“生命的气息”。

5.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综合开发的生活化。

乡土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新课程改革强调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家庭、邻居、社区等生活空间变化入手来安排课程,突出生活环境的“由近及远”。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学生家庭中往往有不少与历史、地理课程有关的课程资源可资利用。有的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历史、地理学习活动;有的家庭可能还有这方面的书刊,可作学生学习的材料工具,如家庭中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与记录、不同时期的票据、各类证书等;有的家长平时也会谈及历史、地理等事宜,让学生耳濡目染,积累感性知识。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要取得家长的支持。通过家长会或让学生回家介绍,使家长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该学科的重要性。

6.实现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户外生活化教学)的有机结合。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安排课外实践应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外有无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至于学生平时的课外活动及其他学以致用的机会,则要靠学生自己介绍,这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否则,有些学生就可能因为不用而将学习内容忘记得一干二净,整个课程教学的成效就会受到损失。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反思的结果,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能力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注意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内在联系,让活动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并逐步做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活”,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徐慧林,叶存洪。对话“教学生活化”[j]。江西教育,(12)。

[2]魏宇嘉。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活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7)。

[3]董伟超,宋张。小学学科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06)。

课堂教学作文感受与思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技巧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影响着法学本科生的法学素养、法学功底。提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技巧,需要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节奏掌控的技巧、课堂提问的技巧、教学信息展示的技巧、课堂授课的具体技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为十四门法律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法学本科生的法学素养、法学功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程主要围绕行政权力的规制展开,涉及行政、行政权、行政法的界定,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等非常庞杂的内容,而且现实中行政权相较于立法权、司法权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更为广泛,不同行政部门还涉及到数量众多的部门行政法律规范,这使得缺乏相关生活体验的本科生极易认为该门课程枯燥,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教学质量,学者们从模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宏观讨论,具体而微地探讨该门课程课堂教学技巧的比较少。然而无论模式、方法如何改进,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技巧的支撑。

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节奏掌控的技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节奏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自身教学规律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师生互动过程。掌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节奏要做到动静结合、起伏跌宕、快慢搭配、张弛有度,让学生感到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一种美的享受,进而提升学习兴趣。

其一,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进度的节奏。从整体上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重要的法律规定等。一般来说,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开始之前,专业教师应该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制定一份教学进度计划表,保证教学的完整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从内容上讲包括四大部分:行政法基本理论、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有的专业教师偏爱讲理论,学期过了大半,还在讲第一部分,后面的内容就只能草草收尾。如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进度的节奏没有掌控好,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了解就不完整,知识体系就有漏洞。

其二,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内容的节奏。除了保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的整体性外,专业教师还要在对该门课程内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确立具体教学内容的详略问题,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即重点、难点要分配较多的时间,反复地讲、详细地讲,如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一般性的内容分配较少的时间,略讲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如果不分主次,平均用力,专业教师就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也无法分辨、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难点、重点,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其三,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语言的节奏。教学语言的节奏主要指的是掌控好讲课的语速、语音语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语速应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讲课语速太快,说话像机关枪一样,学生上课听讲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状态,高负荷运转,没有时间思考;讲课语速太慢,慢条斯理,学生容易思维涣散,注意力不集中。语音语调应有变化,抑扬顿挫,时而舒缓,时而激昂,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节奏美。如果专业教师的语音语调一直没有起伏变化,学生长期在一种单调的'声音的刺激下,思维会被抑制甚至昏昏欲睡。

其四,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环节的节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通常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按课程进程,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堂的导入、授课、结课等。掌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环节的节奏,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设计课程的高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一直平淡如水;需要使用各种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提问、讨论、回答、总结、板书、练习等穿插进行,学生可以时而聆听,时而思考,时而做笔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其五,关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学生思维的节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是双向活动,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掌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的节奏,还要求专业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节奏。尽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相比,更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也会呈现出注意力松散、集中、松散、集中、松散的规律性变化。专业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思维节奏,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抛出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引发学生思考;注意力松散时,专业教师应该稍微放慢节奏,强度降低,让学生稍作调整。“一张一驰乃文武之道也。”

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教学活动是专业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堂提问则是促进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然则现实中由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内容多、课时紧,有专业教师担心提问后学生不愿回答或不会回答进而耽误时间,因此宁愿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述而不愿采用提问的方式,这是对课堂提问的功能缺乏足够认识的表现。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提问可以及时提供教学反馈信息,一方面让专业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理解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课前专业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应该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启发性等特点,而不是纯粹为提问而提问,因而课前专业教师应该精心设计相关问题。首先,要注意问题的类型。根据问题涉及的知识水平,问题可以分为基础型问题,如什么是行政权;理解型的问题,如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行政复议制度中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附带提起方式;综合分析型的问题,如请运用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分析案例中行政机关的行为;评价型的问题,如你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地方。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中,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应当交叉出现,考察学生的不同能力。其次,课堂提问应该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的难点、重点、学生理解的薄弱点着手设计问题。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直接提问,也可以与司法考试题相结合来提问。虽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教学不能变为司法考试培训班、变为单纯的应试教育,但法学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资格与能否通过司法考试密切相关,因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教学也不能完全无视司法考试。课堂中可以挑选一些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科教学内容相关的司法考试题供学生思考、练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考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应用能力的考察,例如,司法考试卷二第76题: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合法行政要求?选项为:a.某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时,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b.行政机关要求行政处罚听证申请人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c.行政机关将行政强制措施权委托给另一行政机关行使;d.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时发现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重要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责令停止使用和立即改正。这道题既考查了对合法行政原则的理解,也考查了对《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法条的掌握。再次,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坡度。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以分为:微解答距问题、短解答距问题、长解答距问题、新解答距问题。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中,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均为微解答距问题、短解答距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只限于记忆、机械模仿,不利于学生认知的深入发展;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均为长解答距问题、新解答距问题,学生可能会因为超出能力范围而受挫,甚至放弃思考。因而专业教师应该搭配使用四种不同解答距的问题,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通过已知逐步掌握未知,促进学生探究性、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其二,课堂提问的具体操作技巧。首先,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在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的时候提出。当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也可以换个新颖的角度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要注意提问的对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提问应面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再点学生回答或者请他们自愿举手回答,应该一视同仁,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专业教师不能仅仅针对学得好的学生提问,而忽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打击。专业教师在对学生有一些了解后,可以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不同解答距的问题。再次,提出问题后应留有适当的时间供学生思考或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再回答。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准确,甚至答错、完全不会回答的时候,专业教师可以稍加提示,引导学生考虑得更全面;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采用反诘式提问,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该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可以请其他学生补充回答。最后,课堂提问结束后,专业教师应该及时对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专业教师应该从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广度、有无创见等方面做出中肯的评价,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指出不足或错误的部分,给出正确的解答。当然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信息展示的技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信息除了通过专业教师的语言展示之外,还可以通过黑白板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加以展示。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专业教师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使得教学信息能够多方位地展示出来,更加直观、形象。但多媒体课件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不足,课件变成了教材的翻版;教学课件完全代替了板书,专业教师上课在黑板上甚少写字或者一个字也不写;学生也不做笔记,直接拿着手机、平板电脑把课件的内容拍下来,失去了边写边思考的机会。教学课件的运用要适度,不能完全代替黑白板的板书、不能完全替代专业教师的语言、不能剥夺学生的参与。无论是黑白板板书还是多媒体课件运用得当,都可以有效地展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的重点、难点,展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上,使用板书(包括黑白板板书、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信息)要有计划性、科学性、直观性、启发性,要精练概括,具有系统性,设计巧妙,内容精和形式美有机结合。课堂中常用的板书形式主要有:

其一,大纲式。大纲式是板书中比较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依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相关知识点按照不同层次简明扼要地列成大纲。大纲式层次分明,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脉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大纲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例如,讲解行政权的概念时,板书内容可以如下:一、行政权的界定:(一)行政权的范围是由法律规定的;(二)行政权是归属于国家的权力;(三)行政权是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四)行政权是由行政主体行使的权力;(五)行政权具有强烈组织性能的权力。二、行政权的特征:(一)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它具有:(1)自由裁量性;(2)主动性;(3)广泛性。(二)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权利而言,它具有:(1)强制性;(2)单方性;(3)优益性;(4)不可处分性。三、行政权的趋势:(一)膨胀化;(二)规范化;(三)民主化。

其二,表格式。对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中的难点,专业教师可以画出表格,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讨论案例等得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填到对应的表格中。表格式的板书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归纳能力。例如,在从管理论和控权论不同的角度出发理解行政法的含义时,可以列表如下:

其三,图形式。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课堂上,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线条、图形、符号、文字等组成各种图形来展示教学内容。图形式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比纯文字的板书更能展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内容间的内在结构及联系。当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辅助说明某些知识点。例如,讲解行政强制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违章建筑的图片、查封场所的图片等让学生对行政强制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其四,动态式。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课堂上,专业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搜集或制作的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学生能够获得多种多样的感官刺激,活跃课堂起风,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视频不能代替专业教师的讲解,也不能取代学生的思考。

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授课的技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教学授课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不能简单地单向性地向他们灌输知识,而应该采取合适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而方法却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质疑思维等,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等品质,避免思维的僵化、片面化、教条化。

其一,关注比较方法的运用。比较是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深入认识事物、规律的本质,相关概念、制度之间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才能深入反思我国行政法治,借鉴一些先进的法律制度,进而为完善我国行政法治提供对策、建议。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堂上,既可以是我国行政法制度与外国行政法制度的比较,如我国对行政法的认识与英美法系国家对行政法认识的异同;也可以是我国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的一些相近制度的比较。例如,在讲授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时,可以启发学生比较这两种制度的区别:1.职权来源不同,行政授权的被授权方的职权来自于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委托的受委托方的职权来自委托协议。2.行为名义和效果归属不同,行政授权的被授权方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自身承担;而行政委托的受委托方以委托方的名义行使职权,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方承担。3.承受对象不同,行政授权的被授权方只能是组织,而行政委托的受委托方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4.所创设的主体不同,行政授权创设新的行政主体,而行政委托只创设新的行为主体。5.条件和程序的不同,实施行政授权的条件和程序与实施行政委托的条件和程序是不同的。根据两者的特征,法律对行政授权条件和程序的设定严于对行政委托条件和程序的设定。6.在复议和诉讼中的地位不同,被授权者可以成为复议被申请人和诉讼被告,被委托组织不可以。在讲授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时,可以启发学生从针对的对象是特定的、是否具有普遍约束力、是否可以重复适用、效力及于以前还是及于以后、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影响是否直接等方面加以区分。讲到行政许可的听证制度时,可以与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相比较,启发学生比较《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的法条,进而找到它们的异同,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行政立法的进步。再如,讲到行政诉讼制度时,可以与行政复议制度相比较,学生就能更加理解这两种制度都属于行政救济制度,它们各自存在的必要性,掌握两种制度之间的区别,在实践中才能正确适用相关法律。

其二,关注教学语言的专业性和启发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为一门法律学科,应当注重学生法言法语的培养。专业教师授课时要注意教学语言的专业性;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也应提醒学生正确、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而不是使用大白话。同时,教学语言也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干巴巴的、枯燥的语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其三,关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目的之一是在具体的案件中适用行政法相关行政法规范,这只有在大量接触具体案例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才能达到。案例教学法开展的前提是选择合适的案例,针对性、疑难性、典型性、新颖性应成为案例选择的主要标准。专业教师可以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的案例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去选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案例选取之后,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疑或者激发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基本原理、法条、法律解释方法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进行争鸣。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对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揭示法律与现实的对应过程,促进学生法学思维深刻性、独立性、系统性的升华。

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模式转变理论的指导下,专业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提问、授课、结课等的细节、技巧,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动静结合,既注重知识、方法的传授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法学人才。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

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能否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一、 我校高效课堂推进中的几个问题

1、导学案的使用问题

在很多县区和学校都在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模式和有力抓手。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导学案在设计时过于模式化,存在着不能与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有机结合的情况,有“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二是导学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操作性不强,强化学生“学”的同时,弱化了教师的“导”,教师的手脚被束缚,不敢讲或者不去讲,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的导学案甚至变成了“习题集”,过分关注了学生学的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

2、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

高效课堂建设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成功的模式,可以供我们学习借鉴,但不能全盘照搬照抄,应该在学习借鉴时 重视取舍,选择符合校情、教情、学情,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先校内尝试再全校推广,在实践中探索符合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 这些问题暴露出的是我们对高效课堂本质的把握不准。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设计教学,引导学习,做到“有模式而不唯模式”、“有模仿更要有创造”。课堂中具体运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领悟高效课堂的实质,逐步淡化外在形式,化有形于无形,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 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1、规范管理

“规范办学方可减负增效”,规范管理是高效课堂的保证。的确,我们的教育有着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师资配备不合理的问题,农村小学英语、科学、美术等薄弱学科专业教师紧缺,甚至空缺;教学时间无限延伸的问题,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时间分配比例严重失调。一方面,学校有意将一些模糊概念课程(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等)的时间调给考试学科,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大量课外作业留给学生,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还有早自习、中自习和晚自习等等。学生几乎失去了所有的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作息怎么能实现高效呢?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首先,要保证我们的教学行为合乎规范。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本地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教育的健康发展,真正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严格整顿教学环境、规范教学行为,从严管校,从严治教。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2、完善评价

改革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动力。评价制度不改革,它将严重制约“高效课堂”的实现。相对单一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教育太“功利”了。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就是考试成绩。社会看学校主要是看每年上重点线的学生有多少。学校看教师主要看他的学生考试成绩。教师看学生主要看他在班上的成绩排位先后。而学生的其它方面的考察几乎只是停留在期末的全班大同小异的评语上。这种唯考试成绩,“一卷定终身”的评价制度不从根本上改革,现在的高效课堂只能是一时的热闹而已。评价是导向、是动力。只有我们的评价着眼点放在人的身上,在关注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实现高效,才会真正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3、抓实校本研修

各学校要切实抓好校本研修,使校本研修具有针对性、实效性。首先,摸清教师需求,结合教师实际,分析个人的特长和不足,依据不足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做到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提高研修针对性。其次,引导教师阅读人文性的书籍,并涉猎不同领域,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文化积淀。第三,抓实学科专任教师业务培训,多渠道搭建培养平台,尤其要重视教师教材解读能力的提高,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生本智慧课堂教学反思

在此次的教学改革中,老师们那充满自信的神态和拼命工作的热情,时时影响着我,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自信。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心态却如浮萍般漂浮不定。

开始看了生本课堂的教学录像后,一方面真是羡慕那些学生能有如此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哪里还有内向的学生,哪里还有自卑的学生。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也能受到这样的教育。可是另一方面,我又把这些教学改革的成功归功于人家的教学条件好,家庭教育也好上了。认为我们这里的.条件无论是学校和家庭教育方面都是跟不上这样的教学改革的,我们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吧。有了这样的心理,平时也就按部就班的按照老路子老老实实的走,从不想有所突破。

听完了四五年级老师的课以后,心理上有了变化,通过老师们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努力,课堂也展现出了精彩,有了生本课堂的味道。老师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我这时仍就把老师们的成功归于学生年龄大,理解力强上,认为自己的学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的,我们的学生仍就需要老师的引领,于是我们三年级的课前几节上的也有些保守。经过集体评课后,领导否决了我们的课,认为我们胆子还是小,根本没有放开。于是后面我们几位老师的压力有些大,也不知道课到底该怎么上了。即使马上要上课了,我也没有充足的信心。

公开课我选了《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知识,主要宣传学科学用科学。事先赵老师让我们自己整理出思路,然后全组的老师一起群里群策,商定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拓展点等。开始我的精力主要在理解课文上,课本剧的演出只占很少的时间,也并没有打算让学生进行评价,而且我打算亲自给他们排练,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演好。经过商定以后认为如果这样做,只有演出的几个学生能借助演出充分的理解课文,而大多数的学生只是看热闹。只有让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本剧的演出中,才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于是我又把全班学生分为七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行分好工,自己编排对话与旁白部分(课本中的对话很少),我呢就忙自己的教学流程。本来想抽空指导他们的,可是由于紧张,自己的课还没背熟,就把学生给忘了,等到忙完了自己,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轮到我上公开课了,心里非常的紧张,老怕砸了锅。事先准备的教学语言已经觉得非常熟练了,可是一到了课堂上,又忘了个差不多。心想,这下坏了,学生事先的表演我也没有指导。还不定演个什么样呢,特别是对话与旁白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各个角色也是学生自己安排分配的。当时心就慌了。可是学生课堂的表现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惊喜。史传鹏有趣的旁白,其他学生大胆而细腻的表演,都让我佩服,也觉得有些惭愧。因为事先有个学生曾问过我旁白怎么写,而我却告诉她说真正表演时是不需要旁白的。现在我非常庆幸自己忘记了指导他们,否则所有的演出都一个模式,哪里还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哪里还能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演。整节课我也没有说几句话。都是学生在表演评价,都抢破头的回答问题,抢不上的还唉声叹气。我激动的心情半天都没有平静下来,除了高兴还有后悔,后悔自己从来都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从来都不敢给他们自由发挥的时间,认为宝贵的时间都会浪费在他们手里。

一件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道它是否具有可行性。虽然有时旁观者清,但是对于教学改革来说,一定是自己亲自实践才具有发言权的。否则提出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就如我没有上公开课之前的许多想法。

上完课,我突然想起了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平台,那么学生也会给时时的老师惊喜。我们老师现在缺乏一种勇气,那就是大胆的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由的去展现自己。老是认为学生太小,回答问题肯定说不到点子上,于是沉不住气的抢先替学生回答,本来学生还满腔热情的想表现自己,结果机会让老师抢去了,那肯定是非常沮丧的。久而久之,他们也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变主动为被动,只听老师讲,再也不去主动动脑思考。而老师的这种放不开手脚让他们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老师也永远成了他们的拐杖。当老师看到孩子们长大了,到了放手的时间了,想放手时却发现为时已晚。

就比如我们三年级的孩子,在一年及时,每到上课回答问题,都是我们老师头疼的时候,有几十个孩子就有几十只手举起来,甚至有不少孩子都着急的站了起来,生怕老师看不见他们。每个孩子嘴里还不停的大声喊着“我、我、我”。老师压都压不住,于是老师们就开始拉下脸来,用非常严肃的表情教训他们,让他们上课时安静点,认真听老师讲课。答错了问题得到的很少是老师鼓励的眼神,多是老师生气的话语:上课又不认真听,下了课也不好好学习,又回答错了吧。于是经过长时间的高压政策,原本有些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孩子上课时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甚至害怕碰触老师的目光。

两年下来,除了几个天生大胆、性格特别外向的学生外,课堂上已经很少看到其他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了。虽然老师也很着急为什么有些学生性格那么内向,做什么事情都那么没有自信。可是这一现象的产生,却是与老师平时无意的伤害有莫大的关系。以前的教学模式让老师们很少去考虑这个问题,即使思考了也不大注意,因为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说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

现在提倡生本课堂,需要学生全都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这一要求相对于现在的课堂表现来说,真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现在课堂上老师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通过各种方法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心很容易,但重新建立他的自信心却是非常难。虽然难做,但是不能轻易的放弃,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一生,用几年的时间来换取一生,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

生本智慧课堂教学反思

邓特强调,生本教育就是激扬生命,激活动力。可以说每一个生命体都有提高的欲望,都有内在驱动力,就要看我们老师如何将生命主体本身所具备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结合郭教授的理论和平时英姐的指导,我尝试着将生本教育运用到语文课堂中。

1.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进行对话。

在上现代文新课之前,我们会布置前置作业,如“读了本文你有什么疑问?有何感想?文章哪些内容打动了你?你从中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只有认真地解读文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使课堂上的讨论不流于形式,避免课堂表面的热闹。这样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次感受,不干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和多层面地解读文本。课堂有太多的生成,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用心点评学生的发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明显的知识点错误;第二,观点正确;第三,观点片面,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只点到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第一种情况,是纠正学生明显知识性的错误。第二种情况,不是片面地给学生戴高帽子,一味地说“好”“很好”等词,要说出学生发言好在哪里?好的本质。对第三种情况,不能模棱两可,让其他学生找不到方向,雾里看花。而应该从尊重学生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中肯的评价,学生会因老师的点评,在识见上有所提升,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对文本有深入的思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做出中肯的点评,也是生本教育的一个体现。

3.开发家长资源,拓展延伸语文课堂。

我们一直强调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任何一门科学都源自于生活,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也可以还原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开发家长资源恰好可以拓展延伸语文课堂。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我们邀请家长来讲课,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或讲述自己奋斗经历、人生感悟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家长的讲课了解社会,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同时,家长上课,也是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从别人的父母所讲授的内容中,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爱他们的父母。教师和学生家长三者在活动中也增进了了解,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无论是语文教学方面,还是德育方面,都大有裨益。

生本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即郭教授提到的,生本教育就是建立一个为而不争的教育成长世界。希望在我的课堂上我能尽量为孩子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务实”与“求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从务实的角度讲,教师最要紧的要把教学扎在语文基本功训练上;从“求活”的角度讲,教师要把知识教活,课堂学习气氛要活跃,把“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教法要灵活多样。为此,教师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实活相济。

1.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与能力的培养。这是务实求活和谐统一的基矗2.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多边交流信息的过程,教师主要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1)定向。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要恰当地提供学习方法,使学生学而有方。(2)质疑。要设计少而精的问题,激疑启智,让学生在质疑释疑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3)交流。这里既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有同学之间的交流,议论纷纷,相互切磋,由“求其对”向“求其好”发展。

(4)总结。师生要在教学结束时,对本节课输出的信息加以梳理、综合、归纳,使之系统化、结构化。(5)反馈。反馈要形成网络,并使各条反馈线路畅通,可通过提问与形成书面练习当堂评改,及时进行矫正。质疑问难也是一种反馈方式,为教师适时调控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可靠依据。这五个环节能较好地完成教与学的转化、教法与学法的转化、主导与主体作用的转化。

3.优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很难为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服务。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即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等)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乐学、想学、要学的心理趋势,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能为学生提供许多平时从书本上、生活中所不能直接获得的感性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多种器官的功能。

二、联系与发展的统一。

联系与发展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有年级之间、课文之间与课内外之间的联系,有字词句段篇之间的联系,有听说读写之间联系,还有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我们应从知识点、方法点寻找联结点,使课堂教学构成立体化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经历这个联系发展的过程,注意与重视语文教学的联系性与发展性的研究。

1.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联系。联系旧知有利于降低新知的难度,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同时,还可以从联系中发现规律,促进知能的转化。

2.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语文教学不要“让能力与知识关系失调”。学习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只有当知识转化为能力时,才是终身受用的。例如识字,在进行音形义的教学中,教师要渗透识字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培养、能力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养成了自觉识字的习惯,形成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才是识字的宗旨。知识发展为能力,是学习的质的飞跃,没有这个质变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知识。因此,知识的传授必须以会用、有用为目的。

3.要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课内向课外延伸,这既是联系,也是发展。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张志公先生对此有切身体会,他说:“我的知识三成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七成是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教师应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展示阅读效果,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得一种对创造精神的把握,也可以有效地汲取读物中所蕴藏的潜在的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从联系发展中发现与掌握规律,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整个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运动都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互相转化的两种状态,我们要运用这个规律来研究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

1.要提高讲解的效度。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解应是学生的需要,当学生对某些新知不了解或不知从何学起的时候,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启发他们自己去探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繁琐讲解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错误地认为: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也会吸收越多。笔者以为,如果教师的讲解不是学生的需要,讲的再多也是无效劳动。

教师的讲解要适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果讲解的内容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太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则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

2.“多读”应以有效为前提。“多读”的内涵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课堂上读的频率。这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复内容的讲解而提出的。

但多到什么程度,读到什么“火候”?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读的度。读的目标一经实现,就得转移目标指向。二是指课外阅读量。我们提倡多读、博览厚积,这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举措。

3.课内外的作业练习要“少而精”。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业多,就其本质讲,教师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希望通过多做作业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然而做事单凭个人良好的愿望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以写字来说,一个晚上让七八岁的儿童写字,这不仅大大超过了学生的负荷,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难保证写字的质量,同时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只有坚持“少而精”,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练习练在点子上。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四、结果与过程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形成的结果,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长于知识形成的结果,而短于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知识形成的结果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让学生获得孤立的知识为目的;后者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在理解中体验这一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是怎样互相联系的,同时在求知中训练综合思考,使学生把握研究问题和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探求知识形成的结果,同时,更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知识形成的结果与过程统一起来呢?

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点做起:一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把孕伏于知识体系中的潜在的方法因素变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对象,这样才有可能启迪和引导学生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全面理解,把教材内容中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学生思维活动中动态的作用对象。教师要讲解精当,给学生多留下独立创造性思维和联想的余地,从而更好地去体验知识,而不是单向地汲取结论,为学生发现问题和开阔思路提供更多的支点,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综合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处理好知能的转化过程。

语文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而且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的步骤选择与安排,不但要用是否有语言价值去衡量,还得用是否有思维价值来衡量。思维能力是其他能力的核心。要把单一的语文知识训练变成渗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训练,将知识的获取寓于能力形成的过程之中,让学生越学越聪明。三是重视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转化。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启动者,其作用在于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教师这种主导作用也不是不变的。当他在传授知识与启发时,是主导者,起支配作用;但当学生投入自学或质疑问难时,学生便是主导者,起支配作用,因为老师的释疑解难是受学生支配的。

课堂教学作文感受与思考

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知能力,特别是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厌学现象严重,激发其学习兴趣,研究教学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改革政治科教学方法是多年的话题。我从教十年,听了几十节教学研讨课,发现有的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说是启发式教学,灌输式却占了主导地位,形式主义浮于课堂之中:上课钟响了,老师进教室、起立、坐下,简单地复习旧课后在学生根本未了解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的情况下教师便讲授新课了,然后提问布置作业。一整堂课均是教师一张口在动――标准的注入式。一节课下来学生昏昏然迷迷糊糊带着许多疑问走出了教室。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思考与探索,我提出了“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一节课45分钟,用30%的时间复习巩固旧课和预习新课,40%的时间用于教师精讲新课,剩余的30%时间学生小组讨论,深化认识,巩固新知。“三四三”既是课堂时间的分配,但更主要的是把政治课堂分为三大板块,融新旧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于一堂课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我从九五年秋开始在初三进行对比实验:把初三级四个班分为两部分,三(1)、三(2)班用“二七一”教学方法,三(3)、三(4)班采用“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以讲授初三教材中的“人才”一课为例谈谈“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复习旧课,预习新课(30%)。

2.复习旧课:提出三个问题(幻灯放出)分别让学生书面作答,俗称“默写”。

3.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什么?

4.认清历史责任的'关键是什么?

5.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以前提高了,为什么还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生作答后收卷,约需5分钟。复习旧课无须面面俱到,抓住重点即可,目的既是督促学生在课外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亦是为新课作好准备。

1.出示提纲,预习新课(10分)。

2.为什么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试举二至三例说明。

3.人才的含义是什么?

4.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5.祖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6.社会主义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7.为什么说青年时期是成才的最佳时期?

8.成才的关键是什么?青年学生应如何做?

[1][2]。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