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目标,重新调整工作和学习的方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半年总结样板,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务必以“第一要务”为中心,不断加快我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就如何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增强我市区域竞争潜力,最近我们根据市纪委安排,进行了专题调研。既要对我市优化发展环境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看到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差距。环境状况是影响一个地方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优化发展环境既是服务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加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必须成效。个性是1999年,“二次创业”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对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更高层次,提出“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加大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力度,主要采取措施有:
1、高度重视,构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全市各级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班子,强化了专门办事机构。先后多次召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进行部署和总结调度。召开各种形式的调度会、座谈会100多次,组织明查暗访200多次,走访园区、企业500多个(次)聘请优化发展环境监督员31人。
2、持续对各种破坏发展环境不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开展了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对发展环境进行集中整顿治理。市委、市政府下发了《龙泉市公职人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全市受理影响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举报157起,处结155起,查办有关案件61件。
3、健全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龙泉市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保证措施。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还下发了《关于建立龙泉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举报督查中心的通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意见》,并下发了《龙泉市委、市人民政府督查办公室工作细则》,同时对行政审批进一步进行规范和完善,以改善作风,改善管理,提高行政效能。
4、广泛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透过“工业服务月阳光投诉”活动,大力宣传优化发展环境政策规定,现场受理群众和企业发展环境方面的举报,以保证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召开“三乱”案件查处通报会,及时通报和公开案件处理状况。公开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件,并对举报属实的人员,按照有奖举报的办法公开进行奖励。新闻媒体对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活动和典型经验集中进行了报道。还透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条幅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5、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行风”和“人民代表评机关”活动。透过“开门评议”,群众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大促进了发展环境的改善。
目前我市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一是效率意识不够强,与发展需要不协调,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快的发展务必有高的工作办事效率。从调查的状况看,有的单位有些问题久拖不决,办事拖拉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条路挖开了,停停建建,施工进度缓慢,给当地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诸多困难和不便。有的事项审批繁杂,还有的职能部门办事环节多,程序烦琐,导致办事效率低。行政审批中心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条正确的路子,也是一项治本措施,但是目前也还存在有的职能部门授权不到位、“两头办公”、“体外循环”的现象,服务窗口转成了“领表窗口”、“问事窗口”,不仅仅不能提高效率,反而适得其反。据企业反映,目前办理一个开工项目,至少要跑10多个部门单位,虽然大厅窗口都承诺5个工作日内办完,但是总计10个窗口下来,还要50多天,效率还是偏低。
二是服务意识不够强,乱收费(变相收费)、执法不公仍然是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受利益驱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淡薄,摆不正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本位主义严重,重管理轻服务,只管理不服务,甚至把管理等同于收费。还有一些部门对上级的政策,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抵制或推拖,办事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存在着服务不到位、管理错位和执法越位等问题。有的部门把本就应带给的行政服务转转成有偿服务,搞变相收费。有的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闻不问,向企业和社会带给相关服务的意识不强,效率不高。有的单位仍然存在“冷、横、硬”现象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三是政策、法律意识不够强,有法律不遵守,有政策不遵循。少数行政执法部门及一些工作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乱批条子,乱开口子。有的执法人员忽略程序,执法不规范,甚至越权执法。有的凭借职权,办不该办或不允许办的事,违法行政。有的单位或个人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明知故犯,违纪违法。
四是诚信意识不够强,政府部门公信力差,欺诈行为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部门,只承诺不兑现,或者兑现承诺大打折扣。有的收费标准弹性大、收费方式变数多,部门私自扩大收费范围,抬高收费标准,但是只要“酒杯一端”就可“政策放宽”。有的职能部门利用职务之便,以某种名义从商家“套取”高档商品,据为己有。如某部门工作人员“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习惯于“托关系、找门子”办事,反映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较差,这种不良印象和局面还没有得到有力的扭转。从我市的状况来看,某些行业某些领域的信用匮乏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企业和中介机构带给虚假信息;一些人和一些企业还从“失信”中捞取好处失信有所得、守信有所失的怪现象在不少地方还存在,信用危机也是我市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对外合作的重大障碍。
五是职责意识不够强,敷衍塞责严重,工作落实不到位。由于职能交叉,一些部门和单位“有利的事情争着管,没油水的事情躲着走”,结果是该管的事情没管住、没管好,不该管的事情却乱插手。有的部门和单位对上级政策规定,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拖延,以致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错位和执法越位的现象。一些职能部门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或抓的不彻底,管的不到位,未能在问题出现的萌芽状态,及时有效整治,使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遏止。
六是社会意识不够强,社会综合环境问题多。有的地方村霸、街霸、行霸、市霸干扰破坏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的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行揽包工程。有的敲诈勒索,欺外排外。有的地方因为征用土地和拆迁等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简单地推向社会,造成上访多,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卫生“脏、乱、差”比较突出。
七是农业发展环境滞后,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构成了障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务必把农业发展环境纳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范畴,重视农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促进和保证城乡协调发展。
“环境的河道务必适应市场的水流”。市场经济是有规则和秩序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有信用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失去了公平,到处是“垄断”,是欺行霸市,市场也就失去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从而影响一个地方的资金、技术、人才、贸易,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并最终影响一个地方的区域竞争力。没有规则和秩序就没有效率,任何的“堵塞”与配置的失衡,都会降低效率,影响发展的速度。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为法治是而且是最佳的能维护市场的规则与秩序、确保公平与信用的方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市实际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优化好我市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应对我市的发展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全面的分析论证,对未来发展环境需求进行预测认定,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中、长期的目标规划,使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走上依法治理、依法规范的轨道,有层次、有目标地持续开展,克服随意性。使取得的明显成效得到巩固和提高,切实树立“环境品牌”意识,避免发展环境出现反复。发展环境出现反复,那么经济发展、区域竞争力就会不获其利,反受其害。
机制和监管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弱、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二)建设服务政府,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开展执法监察,进行专项治理,继续开展好民主评议行风,按照《龙泉市公职人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处理办法》,加大对各类投诉问题的处理力度,要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改善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三)、设职责政府,增强职责意识。法律授予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管理职责,行政机关被赋予权力的同时,一旦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就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职责,实现权力与职责的统一。要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机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职责追究制,用心探索行政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务必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明确职责,扎实工作,抓好各项承诺的落实,对违诺和失职行为进行严格的职责追究。要创新层级监督机制,强化上级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作用,要强化社会监督,构成监督合力,共同打造职责政府。
(四)强化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和目标,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制观念。使依法行政观念明显提高,基本构成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潜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依法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要使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要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和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逐步解决不同行政机关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努力实现政府部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改变职能交叉造成重复检查多的现象。认真解决有的部门和少数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职权、执法犯法和徇私枉法的问题,及时纠正、制裁违法违纪行为,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心营造全社会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构成与建设法制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诚信建设,铸牢诚信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是优化开放发展环境的关键之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需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大“诚信龙泉”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市场经济规则。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要坚持从严治政,建设信用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要加快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规范市场交往中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同时要建立失信约束机制,对那些严重影响形象的恶性失信案件要严惩重处,让失信者得不偿失,承担失信的风险。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力求使我市的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为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奠定坚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六)强化平安建设,不断优化社会环境。要把“平安龙泉”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密切结合起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重拳出击,采取综合措施,严厉打击社会不法行为,营造安全礼貌的社会环境。个性是对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制假售假、侵占公私财物等不法行为,对扰乱经济发展环境的路霸、街霸、村霸、市霸、厂霸等黑恶势力,要依法给予严厉打击;对充当“保护伞”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查处,决不迁就姑息。有关部门要继续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发生的案件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对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职责的案件,司法部门要从快从重处理。各单位、各部门对这方面的案件,要采取措施,加强力量,及时查处,防止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现象发生。要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根本转变。
(七)强化生态建设,倡导生态礼貌。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潜力。倡导生态礼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资料。发展要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注重创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八)强化文化建设,突出文化特色。龙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是龙泉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但对这个优势的挖掘还是浅层的,还没有把这项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来造就和增强区域竞争力。强化文化建设,要用心探索和改革改善文化产业综合管理和市场运作。要提升文化品格,增强文化魅力。文化魅力是增进一个地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总结。
2018年上半年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村。同时,强化监察力度,对各村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落实情况上,我们通过深入查找和攻坚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倒逼营商环境改善。重点针对我镇机关内部存在着未将停车场对外开放、机关干部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镇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实行了中层以上干部“三公开”制度,将我镇机关全体中层干部职务、姓名、办公电话、工作分工等信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镇政府调拨资金制作机关干部在岗信息栏安装在各站办门前,在上面公布了各站办的职责与所有的机关干部个人信息,另外又在政府入门处制作了各站办楼层示意图,极大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并在政府明显位置设立举报信箱一个,公布举报电话,为群众的监督提供了保障,切实改变了我镇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镇政府将后院空余场地进行整合划分出近20个停车位,全部供外来办事群众免费使用,在醒目位置告知群众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办事群众更加方便。企管办、安监站等相关站办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现场指导,并将相关的政策告知企业,在**境内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全镇的和谐发展。
二、我乡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营商发展中,我镇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乡镇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
下步措施一是找准找实问题。通过来访群众的意见反馈以及一些垂直部门对我镇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估,以**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进行自查,同时广泛征求全社会各方面对我乡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找出找准我镇营商环境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二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公开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广大群众和各企业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三是坚持边查边改、边找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
**镇人民政府。
。
(1)扎实开展各类月度、季度工作。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及要求,不折不扣开展工作,按时按量完成各类企业走访、信息简报工作,靠前服务、指导企业完成产业功能区报表、各行业产值报表等。
(2)抓准重点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结合三季度重点经济指标目标及各类年度重点工作,早分析早谋划,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顺利完成特色街区评选迎检、联合下沉街道工作组走访企业等重点工作,并根据重点经济指标的月度通报情况及时找差距、找问题、想办法、想措施。
(3)做深做细营商服务精准提升。与区行政审批局沟通合作,在蔡桥街道联合召开“行政审批面对面——走进蔡桥街道”主题活动,与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属地“街、所”联合办公、共推一体化政务服务做细致沟通,体现为民办实事的实干精神,展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分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目的,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主线,统筹兼顾,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搞好服务,认真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一是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导则,加强对“十条工作线”的督导调度,全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关停1家石材加工企业和3家砖瓦企业,313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完成登记编码工作,69家重点企业安装用电监管智能系统,135家企业按照一厂一策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46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燃烧改造,49家重点用车企业完成门禁卡口安装,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3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低排放。1-10月,全区pm2.5年均浓度约为45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3,同比改善21.1%,全市排名第2;优良天数共计210天,同比增加64天,全市排名第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8.9%。
二是全力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城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33万吨/日,龙湖湿地、马桥湿地建成并投入运行,河流水质全面改善。坚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红线,加大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全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泗河南大桥国控断面稳定完成国家考核目标要求。
三是坚决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开展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重点行业企业地块的信息采集和风险纠偏。与三家列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名录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与自然资源、工信、审批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区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并定期更新。
四是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夯实环境监管基础。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严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产业项目进驻我区,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截至目前共审批项目83件,其中报告表81件,报告书2件;完成夜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连续建筑施工共计448批(次)审批。做好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固废部分)审批服务工作,从固体废物种类、数量,配套工程建设情况,利用、处置方案可行性及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方面入手,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源头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监管。2020年共完成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固废部分)审批65件。圆满完成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全区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胡142家企业全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登记、发证工作。
抓好环境统计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2020年共对我区91家工业企业、4家污水处理厂、上报的环统数据进行审核、分析、计算、汇总,共审核数据指标20000余个,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700余项。对2019年全区重点减排项目进行了认真梳理汇总,顺利通过了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集中核查。严格总量计算,认真执行污染物总量确认制度,建立建设项目总量指标管理台账,2020年共对约8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动态管理。
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以来,完成全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档案整理、编制《xx区大数据分析比较报告书》,将普查数据与环境统计数据、与区域性统筹发展数据进行比对,为下一步的精准治污提供了依据。2020年10月我局被评定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先进单位,区污普办四名同志先后被评定为全国和全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
完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了我区危废管理大数据监管平台,做到对企业数据情况和危废库的无缝隙管理,对我区26家重点危废产生单位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应急情况检查。开展辐射安全执法检查,检查数据录入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与24家辐射单位签订了《辐射安全责任书》,完成5家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变更及注销手续的办理。
做好环保监测基础工作。今年以来,完成环境空气、地下水、地表水、噪声等例行监测工作,取得了各类环境监测数据4700余个。完成了51家重点废水、废气、土壤重点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工作,取得监测数据140余个;配合综合执法大队和其他科室进行信访、应急等采样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近150个。
积极开展新媒体宣传工作。2020年以来,政务微信“xx环保”共计发布文章141篇,阅读量2.3万+,政务微博“xx环境”发布微博8800余篇,阅读量2446万+。
五是持续强化环境监管工作。
持续发挥好网格化监管作用,对接入平台的48家企业自动在线监测、6个地表水站、11个环境空气站的监测数据,56处建筑工地、12家工业企业堆场、25家危废企业及5家企业放射源的监控视频进行在线监管,实现了废水、废气和危废排污企业、河流断面和环境空气在线监控的全覆盖。充分调动平台监管员和网格员线上线下监管巡查积极性,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专项巡查9128次,通过手机上报各类有效案件13837件。
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在线监控、用电量监控等科技手段,加大对企业执法监管力度,提高执法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强化监管效能化,建立实施环评审批、监督执法两张正面清单,在严厉惩治环境污染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创新执法模式,将污染源日常监管、随机抽查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对擅自停用治污设施、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保持“严格执法、铁腕治污”的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已先后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点环境信访回头看、vocs综合治理、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等专项执法活动20余次。共出动执法人员9000余人次,检查企业3500余家。先后下达了90份责令环境违法行为改正决定书,立案62余家,移交公安机关环境违法案件1件,共征缴罚没收入337.9万余元。
六是不断提高环保队伍能力素质。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志愿者服务、民意“5”来听等重点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不断强化作风建设,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认真组织开展反对“官liao主义、形式主义”和“四风问题”的排查整治和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加强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的监管,规范人、财、物管理,不断增强廉政风险防控能力,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作风保障。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各级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紧紧围绕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全去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一是党政同责、一体担当,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
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和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持续压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环保工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属地管理、部门监管的环保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全防全控、分类整治,全面抓好污染防治。
(一)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关闭了青钢焦化公司100万吨焦炭和10万吨甲醇生产线,完成了国际焦化年产200万吨焦炉脱硫脱硝除尘、厂区异味治理;区财政列支5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提前一年完成了24台燃煤机组(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加大扬尘治理力度,4座煤矿全部安装了喷淋装置、防风抑尘网和进出口洗车台;9家商品砼企业和21处建筑工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设备,施工现场全面落实“8个100%”要求;对裸露地面实施绿化或洒水覆盖;城区主要道路实现湿式机扫和不间断洒水降尘。
(二)巩固水污染治理成果。构建完善治用保防控水污染防治体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城区污水处理能力由2013年的27万吨/日提高到33万吨/日;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实施了大安河雨污分流和南护城河、西护城河清淤疏浚工程;建设了泗河、杨家河、玄帝庙生态湿地。2017年编制完成了《xx区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单位安装cod、氨氮、总磷、总氮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实现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单位安装的全面监管。实施了327国道南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将周边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厂,消除对蓼沟河杨厂桥断面水质影响;扎实推进泗河综合开发工程和谭村河、鸟儿洼、黄狼沟治理项目,确保按时建成、发挥效益;加大对辖区各流域水质巡查监测频次,随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着力解决水环境问题,对铁路边沟生活污水直排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督办整改;龙湖湿地、马桥湿地建成并投入运行,进一步改善泗河水质;布设工业集聚区地下水监测点并采样监测,开展区域主要河道水环境现状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流域水质稳定改善和出境河流断面指标全面达标。
(三)强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十三五以来,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口,拒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抓好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实施了国际焦化焦炉脱硝改造、燃煤锅炉取缔、玻璃行业煤改气等重点减排项目。根据上报市局的减排核算结果,截至2019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1659.69吨、270.34吨、5299.72吨、8305.90吨,削减率分别为13.45%、20.02%、47.63%、74.53%,完成了上级下达的2019年减排任务目标。
(四)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截止目前,我区共有新兖镇、漕河镇、大安镇和兴隆庄镇4个镇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新驿镇和小孟镇2个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十三五”期间,我区共争取上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686万元。其中,2016年,中央农村环保资金3470万元,在7个镇(街)48个村庄实施了27个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小型人工湿地16个、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站2处、污水管网74.72千米,于2018年8月17日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2018年,中央资金216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93个,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三是严格执法、智能帮扶,推进环境监管全覆盖。
强化监管智慧化,投入400余万元建成了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录入各类污染源779个,涵盖企业堆场、危废库、洗车台、混凝土、放射源、大门口等处,实现重点企业、河流断面、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控,重点抓好工业企业环保用电智能监管系统建设。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执法集中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做到“三个坚决、五个不放过”。不断修订完善《xx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危险废物动态分类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强化监管效能化,建立实施环评审批、监督执法两张正面清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有效降低企业环保负担。“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000余人次,立案处罚企业415家,罚款3600余万元,处理各类环境信访1000余件。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产业结构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的瓶颈制约,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矛盾和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存在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是受传统产业限制,污染物排放治理形势依然严峻。煤炭、造纸、化工、焦化、电力等传统产业仍是我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公路网密度大,过境运输占比高,尾气排放量和扬尘污染较大,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源等多种污染源叠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
二是水环境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区涉水企业种类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质影响较大。外来水质较差,城区水系不畅通,水质较差;部分河流断面受外界影响不能稳定达标,存在不确定因素。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需完善,生活污水乱排乱放问题仍存在。
三是土壤环境管理起步较晚。土壤环境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及长效监管措施尚不健全,缺乏部门协调联动的制度保障和约束机制,监管工作存有盲区和漏洞。
四是环境监管大格局仍需逐步完善。全社会齐抓共管环保工作大格局还不够牢固,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污染防治机制还需完善,在体制机制运行、责任体系健全、工作水平提升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环保四个责任”落实为保障,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深化扩大整治成果,认真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四个一”的部署和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格落实“2+26”城市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整治任务要求,切实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环境安全,全面完成各项既定攻坚任务目标,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深化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深化细颗粒物、臭氧两个重点指标的协同控制,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做好十条工作线督导落实,指导各相关部门做好交通基础设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日常巡查、工作调度。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监管、用电智能监管系统和重型柴油车obd系统安装、工作,继续做好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工作。进一步巩固“四减四增”工作成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重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工业源减排清单。
二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加严排放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污染治理工艺、设备,减少污染排放浓度和总量。提高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控能力水平,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强化饮用水源地监管,做好饮用水源地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开展截污控源、清淤疏浚、面源整治、雨污分流等工作,提升河道生态环境,提高自净能力。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化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督办、限期解决,确保流域环境持续改善。确保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实现“双达标”。
三是全力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紧盯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养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深入排查危化品行业风险隐患,从源头减少风险源,切实防控环境风险。
四是切实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在严格实施环评审批、监督执法两张正面清单的前提下,坚持标准严、检查严、督查严、惩处严,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强化监管智慧化,充分运用工业企业环保用电智能监管系统、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功能,做好环境监管工作。加强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双随机”抽查,强化环保热线及信访投诉案件查办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完善考核问责办法,推进环保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为建设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生态宜居美丽xx贡献力量。
五是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平台监管作用。继续抓好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行面对面现场调度指导,明确具体任务指标,督促镇街和网格员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履职能力,确保工作成效,提高对超标问题、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现和快速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智慧环保平台网上监管和线下处置作用;修订镇街网格化环境监管考核细则和网格员考核办法,加强业务培训,督促环保网格员做好环保案件上报工作,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理,确保把环境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2020年区紧紧围绕省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及“十大行动”部署要求,以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为抓手,凝心聚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努力走在全市新时代追赶超越和“三市”建设的前列,在上半年全省县区营商环境监测考核中排名第35位,位列全市第1。全区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有力推进了陕西强区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区高度重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按照年初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强领导,迅速行动。一是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成立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八个办公室和四个工作组,确保“营商环境提升年”和“十大行动”的各项措施落地生效。二是围绕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制定印发了《xx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及《十大行动方案》、《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0年)》,明确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区委、区政府先后6次召开全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强力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制定《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方案》,由区级领导参加,十大行动各牵头部门分别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19次,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办事创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三是健全完善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市考区责任分工方案》,建立工作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和工作推进会,及时掌握各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加强与市营商办联系沟通,及时上报我区工作亮点和典型案例,促进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四是区营商办与区纪委监委、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对全区部门、镇办开展联合督查,形成执纪监督和专项整治合力,共同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
(二)细化任务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1.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优化企业准入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印制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宣传彩页和宣传展板,通过政府网站、注册窗口和进企业进校园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改革政策,解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政策要点。对全区从事注册登记业务人员进行业务软件操作培训,交流分析存在问题,加快窗口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升级改造了“网上登记”系统。二是推进数据实时共享交换,压缩办理时限,将原来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由原来的近20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注销办理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所有事项由串联审批改为网上并联审批。三是今年起正式实行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全城通办”,采取微信公众号、网上办事大厅、工商登记窗口三种办理营业执照方式,全面实行了个体工商户“口述办证”、“微信办证”。将省市区三级企业名称库和禁、限用字词库全面向社会开放,冠“陕西”“汉中”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核准直接在区级登记机关办理。截止目前,今年新增登记市场主体9929户。
2.简化施工和不动产证办理程序,优化企业建设环境。在省住建厅公布《简化施工许可办理程序》60天时限和市建规局公布《简化施工许可办理程序》38天时限办结的基础上,通过提前介入、多评合审、多图联审、并联审批四项改革举措,缩短施工许可证办理用时,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绿色建筑项目设计文件审核备案和工伤保险等不再纳入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取消施工、监理合同备案,取消社会投资项目直接发包备案环节,建设单位完成项目报建登记后即可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将原涉及14项程序简化为11项,将原涉及14天时限优化为13天,总时间由原来36天时限优化至35天。截止目前,累计办理汉京国际大厦、xx区区委党校教学楼改造、天汉small办公楼等27个项目的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间均在承诺时限范围内,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加强与市不动产登记局工作联系沟通,安排专人设置专岗,做好企业不动产登记政策宣传解释和前期资料准备引导工作,协调做好办证工作。
3.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优化企业生产环境。积极与汉中市供电局、国中自来水有限公司、铺镇水司、新希望天然气有限公司、汉中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联系和沟通,指导各企业对标全省水平进一步压缩报装时间,将涉及城市道路挖掘占用审批时间优化至3个工作日,大大节省了企业申请供气报装的时间。督促指导国中自来水公司制定《压缩用水报装时间实施方案》,进一步压缩用水报装时间。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一是主动协调服务,印发了《2020年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指导意见表》。通过完善机制,再造审批流程,2020年全区金融机构办理贷款环节、时间、申报材料数量等指标均较上年同期优化超过30%。二是推动产品创新,扩大融资规模,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参与并支持政府重大设施、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项目;邀请财政部ppp项目库专家戴军来xx举办了ppp项目实践操作专题报告会,并聘任其为ppp工作顾问;积极参与棚户区改造专项收益债项目申报、市投控投贷联动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申请、汉川机床农发基金逾期债务化解等工作。召开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暨投融资工作座谈会及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政银企联系会,与邮储银行汉中分行签订支持小微企业战略合作协议,今后三年邮储银行将在xx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低于10亿元。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信用贷款、“两权”抵押等无形资产抵质押品的使用;对征信记录良好、正常经营、依法纳税的企业,探索“年审贷”“税收贷”“银税通”等产品;对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业务。通过为企业“量体裁衣”,满足多样化信贷需求。截止9月底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06.3亿元、贷款余额3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15.3%,资金利用率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三是提升融资效率,出资3000万元入股普汇中金融资担保公司,出资5000万元与汉中市资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设立资信融资担保公司xx办事处,目前已向市资信担保公司推荐企业9户,涉及担保贷款超过6000万元,年内预计为区内企业提供担保超过1亿元。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出台了《推进我区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为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了政策支持。积极发现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参照挂牌上市基本条件向市金融办上报了6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并组织5户企业和相关部门参加了企业上市辅导培训,对主业突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或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上市培育。五是健全金融监管议事协调机制,成立了xx区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领导小组,根据省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要求,对全区18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及15家p2p网络借贷机构进行了逐一摸排检查,压紧压实监管职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5.提升企业纳税服务,优化企业税收环境。一是将原国地税4类35个窗口,升级整合为27个“全职能”服务窗口,受理所有涉税业务;设立全市首个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扩容升级“网上办税体验区”,有效填补了窗口8小时以外及节假日的服务盲点,前置办税窗口,将存量房交易缴税窗口前置到国土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中心,实现房地产登记、缴税业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二是进一步精简报送资料187项,大力推进“一表集成”、同城通办,提供“免填单”服务事项153项,梳理10大类317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148项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大力推广电子税务局2.0版,打造“自主办、自助缴”办税特色;优化注销流程,设置“清税注销业务专窗”,升级自助办税区,扩容网上办税体验区,自助办税区共受理各类业务89000余笔,纳税人满意率达99.8%。目前,105个事项实现即时办结,业务即时办结率由65%提升至98%,单项业务办理时间相较以前平均降低70%。自助办理业务平均时间2分钟,办理时间提高3倍;办税厅实现“一窗受理、一厅审核、一站办结”的审批模式,压缩审核时间30%以上;电子税务局覆盖率达100%,纳税申报、发票代开、领用等业务替代率均达96%以上,纳税人足不出户便可办理90%以上涉税事项,真正实现了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和最多跑一次,获得了纳税人一致好评。
6.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优化企业外部环境。一是压缩外贸企业备案登记时间,积极向市商务局汇报,简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事流程,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提高了备案效率。截止目前,我区新增外贸自营进出口备案企业3户,超额完成全年新发展1户外贸企业任务。二是搭好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针对性地参加外贸展销会,利用各种平台推介展示,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进出口份额。三是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配合市级部门组织区内30余户外贸企业统一参加“单一窗口”应用功能业务培训和省商务厅2020年第一期品牌企业外贸业务培训,引导有业绩的外贸企业尽快熟练掌握应用“单一窗口”报关、报检等各项业务操作技能。四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赴温州承接东部和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活动,发放“xx区重点经济合作项目册”、“汉中高新区介绍”等宣传资料,积极开展推介宣传工作。
7.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严格执行中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负1.36亿元,办理各类退(免)税5278万元。减少用工成本530.3万元。设立资信融资担保公司xx办事处,积极清理过桥费,融资担保费率由年初的2.5%降为1.5%,节约贷款成本约40余万元。积极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价10%的政策,为xx区4.4万户工商业用户降低电费负担2680万元。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为我区18户企业直供电1.16亿千瓦时,共计为企业节约电费185.42万元。二是及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全面清理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发布《xx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要求区级部门在实施行政许可时不得以任何形式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凡未纳入《清单》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许可的受理条件。三是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配合高新区筹建2个院士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为xx区发展献计献策,引领全区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认定市级瞪羚企业4家。四是搭建企业用工招聘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充分发挥远程视频招聘和微信平台的作用。全年共举办免费招聘会52场,参会用工企业1402家,提供用工岗位22082个,达成用工协议2572人,截止目前,为各类企业和培训机构减少运行成本10.5万元。五是加大涉企收费检查力度,清理违规收费。积极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碰口费、管网建设费等垄断行业乱收费行为。召开全区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物业、写字楼等转供电主体政策宣讲和提醒告诫会,持续开展转供电环节违规加价专项整治。加大对社会团体的收费行为检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收费行为。
8.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去年精简行政许可事项50项的基础上,今年再次精简13项。以“4×4模式”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率先在全市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和项目审批集成服务中心,将全区14个部门107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至区审批局实行独立审批,实现了“一窗受理、一门通办、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行审批服务“五减三加”,建成了集公安户政、办税、工商注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五厅合一”,汉中最大、陕南领先的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并联通市区政务服务网,将46项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网上办理,公布就近办理事项9项,将审批服务延伸到镇办办理压缩至规定时限的50%。
(三)深入调研督导,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厘清问题、落实责任。依据全省2020年上半年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行动结果,市委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征集意见和汉中市“三项整改”工作专班反馈问题等,认真梳理汇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印发至各部门、镇办,要求区级各部门、镇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绩效导向,认真分析研究考核指标体系,查找失分原因,对标先进补短板,制定整改措施,责任明确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强力推进整改落实。截止目前,已完成整改20项,24项年内完成整改,其余共性问题久久为功、持续整改。二是深入调研、认真走访。按照市营商办安排,认真开展“四上”企业调研,共走访调研“四上”企业281户。区税务局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对全区13800户纳税人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工商xx分局、区住建局、区经贸局、区金融办及各镇办也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诉求,问政于企,通过摸准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对症下药,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三是问责问效、强化督查。为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区政府督查室制定印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督导检查方案》,从区纪委监委、区政府督查室、区营商办及“八办四组”中抽调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通过明察暗访、汇报座谈、查看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对全区15个镇办和29个单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同时,区营商办按照区委“三项整改工作”综合督导工作部署,对各部门、镇办工作机制建立、政策法规宣传、对标自查整改、政务服务提升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2轮督查,推进整改措施落实。
(四)强化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制定印发《xx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通过编印政策文件选编、召开企业座谈会、组织开展宣传周活动等方法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市率先在政府网站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政策和工作实绩。编发了13期工作动态,实时反映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增强社会各界对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的了解和支持。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培训工作。深刻理解把握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区级各部门分别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工作本领,结合xx区实际,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企业、项目中去,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顺利开展。区税务局强化干部职工业务培训,累计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30余期,培训职工800余人次。强化对纳税人培训,累计举办24期,培训纳税人4030人次。工商xx分局对从事注册登记的业务人员进行业务软件操作培训,培训三期,共培训登记人员72人次,对全区各类企业代表进行商事制度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培训,培训2期,共计培训130余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审改大讲堂活动25期,培训400余人次。三是加强与主流媒体联系,邀请陕西日报社、汉中电视台来我区实地采编营商环境工作信息,《xx区“4x4模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在省政府网站刊登,《xx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专题片在汉中电视台播出。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区行政审批局在陕西日报、阳光报、陕西省机构编制网、陕西网等发布了多篇营商环境工作宣传报道。四是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恶案件53起,打掉涉恶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进一步打通企业落地建设和生产经营环节“中梗阻”,在全区营造规范有序、重信守诺、亲商清商的良好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思想上再深化、措施上再精准、作风上再提升,统筹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定期召开月度会议或专项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对接省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部署,按时间表、路线图狠抓任务落实,学习借鉴对标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提升发展动能和水平,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畅通企业和社会反馈问题渠道,健全问题台账,逐项销号、逐条践诺,树立诚信守诺的良好形象。
(三)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深入一线、点面结合,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对政策落实不力、破坏营商环境或影响行动落实的人和事,要毫不留情地进行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反面典型案件,处理一个、警醒一批,对侵害企业利益、损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四)建立常态督查考评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结合部门职能和公开承诺事项,对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导。加强督查考核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绩效监督、组织监督、执纪监督的作用,对完成任务目标、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出现问题的部门和单位,逐级严肃追究问责。
2020年,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促进全区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是开展涉vocs排放企业深度治理。全区327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行业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治理方案,并完成了深度治理改造工作。二是适时开展了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集中检查、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涂装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4个专项行动,先后对汽修维修部、加油站、企业共179家次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62个,整改完成62个。三是全面推进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全年共上路执法检查监测重型柴油车6960辆,重型柴油车停放地抽测车辆2646辆,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车辆499辆。五是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编码工作。积极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摸底调查和登记编码工作,1-12月份,全区已登记备案2498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生成环保号码2488个,已喷码2186辆。六是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整治。对辖区内火电行业、砖瓦行业以及工业企业内部的堆场料场排查,建立无组织排放企业清单。火电行业全部建设密封煤棚,砖瓦行业建设防风抑尘网并对原料土堆进行覆盖、植绿,其中,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元,对20000㎡的石子料场制作高度45m的全封闭料仓,并配套安装5台翻车机,大量减少无组织粉尘排放。七是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绿色标杆企业申报工作,今年全区共有信发聚氯乙烯、研聚新材料、信源环保建材等3家企业达到绿色标杆企业申报标准,已通过市生态环境局审核。开展重点行业绩效分级,通过评级,区有a级企业5家、b级企业3家、国家引领性企业有2家、绿色标杆企业3家,c级企业18家,保障类民生豁免企26家。
2020年,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5.71,同比改善10.5%,全市排名第10。优良天数239天,同比增加43天,优良率达到65.7%,完成62.1%的控制目标。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一是以河道重点整治为抓手,实施“茌中河茌新河人工湿地及河道综合整治”,以“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出发点”,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主线,建设河道走廊湿地,”彻底改善重点支流污染因子超标问题,项目于2020年年底开工,截止目前,现场勘测、生态红线标定及指挥部建设已完成。二是积极开展全区农村地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现场检查。督促相关乡镇安装饮用水水源地指示牌及保护区警示标志128处,并明确各乡镇的保护措施,督促其落实到位。三是强化黑臭水体整治。完成72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四是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现场审核工作。已完成549个入河排污口审核工作,取缔非法排污口11个。四是扎实开展巡河工作。对西新河、茌新河、徒骇河进行了全程踏勘,巡河距离累计达1000余公里,排查入河点位46处。
通过不断努力,我区的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水水质标准。
(三)固废管理和工业企业用地土壤调查工作。一是积极督导涉废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转移处置。2020年,督导81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安全转移处置危险废物3.78万吨,全部执行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二是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对全区26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进行了专项检查,2020年,全区累计转移处置医疗废物116.1吨,全部由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且执行了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三是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全区35个地块经筛选、评分、纠偏后确定了6个地块进入初步采样,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区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存量地块为27个,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出具相关报告,其中21个地块通过专家评审,等待复核,剩余6个地块等待再次评审。
(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按照上级考核目标要求,到2020年底我区需完成不低于30%的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截止12月底,我区已完成314个村庄的治理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147%。
(五)积极推广信发集团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托管模式。
2020年12月16日-18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探索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场会在市召开。12月16日,中环协会、省生态环境厅、省环协会、分管副市长、市生态环境局有关领导在信发集团就环境综合治理企业托管模式开展了现场调研。
(六)生态环境执法处罚情况。今年以来,全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现场调研督战。及时开展了各类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3000余家次,对300多家存在问题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并督促企业整改到位。2020年共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71件,罚款约1319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6件,移送法院41件,同时报送检察院备案。
(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区的2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销号档案已上报市整改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区的25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我区的11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或者达到序时进度)。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组交办我区的12件信访案件全部整改完成。市贯彻落实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省环保督察反馈的1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26个信访件已全部办结。2018年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涉及我区的17项整改问题和7项“举一反三”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或者达到序时进度。省环保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我区共接收各类信访件26件,目前已全部办结。
(八)舆情信访工作情况。2020年,我区没有发生重大环境舆情事件。全年共接收、办理信访案件940件,其中生态环境信访信息管理系统5件、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112件、市12345市民热线755件,其它68件,目前均已办结。
(一)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持久战。一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现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总量双双下降。2021年禁止审批磕石子、水洗砂、烧结砖、石灰窑、等用车辆大、短途运输的建材项目。二是加大对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企业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开展重型柴油车路检、停放地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三是持续加大扬尘防治措施。住建局、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执法局、生态分局、交通局等部门持续做好工地、道路、渣土车及工业企业堆场料场扬尘污染防治。四是继续开展涉气企业用电量监控装置安装工作。继续修订2021-2022年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2021年重污染天气应急清单。五是持续推进信发集团公转铁的建设,推进信发华宇氧化铝矿石、煤炭卸车及输送存储系统工程建设。力争2021年年底前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工作。
(二)强化碧水保卫战。一是根据上级部署,“十四五”期间考核我区地表水河流断面增加至6个,其中新增1个国控断面徒骇河前油坊断面。本着“短期长期结合、治标治本兼顾”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河流、重点因子、重点时段污染管控,实施精准治污策略,在确保完成水环境约束性指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全区河流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二是到2021年底,全区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市控考核断面西新河、茌新河、茌中河、赵牛河、徒骇河南镇东稳定达到v类水标准。三是推进茌中河、茌新河人工湿地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管理,确保2021年年底前建设完成,通过实施水质提升工程治理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
(三)强化净土保卫战。一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度,2021年完成全区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目标。二是积极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确保考核达标率达到90%以上。持续开展固、危废排查工作,遏制固、危废非法贮存、处置产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三是持续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工作,及时完成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四)强化精准治污,落实具体管控措施。一是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深挖污染减排潜力,持续推进减排工程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减排效益,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完成2021年污染减排任务。二是强化环境风险安全工作。继续推进化工产业园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和化工园区环境应急防控措施建设。二是突出铁腕执法。针对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老大难”问题,在执法中开展工业企业“拉网式”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采取“三不三直”、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双随机”抽查、“机动式”巡查等非常规措施,尤其是针对直排、偷排、严重超标排污、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弄虚作假等严重违法行为,强化按日计罚、移送公安等强制措施实施,打造“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守法环境。三是做实四个治理。在全域治理上,充分发挥环保网格员作用,对小散乱污坚决清零;在重点治理上,抓好水污染治理与大气污染攻坚两个重头戏;在科学治理上,用好监测、监控平台,科学监管;在铁腕治理上,盯紧盯死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问题,问题不解决不罢休。四是强化环保督察整改措施落实。持续做好第一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做到真整改实整改,防止问题反弹,充分做好迎接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的准备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经研究同意,结合我街道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实施方案。
紧紧围绕街道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以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市场为主体,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竞争,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完备优廉的要素环境、亲商护商的社会环境,推动我街菅商环境持续改善,进入市乃至全省前列,为我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流的环境保障。
(一)营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
(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四)营造亲商护商的社会环境。
一是思想认识再提高。各地各单位要始终牢记营商环境就是一个地方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以人人都是菅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强化思想认识,主动担当作为,强化协作,密切配合,全力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坚定信心再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菅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上有新突破,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充分展现人敢打敢拼,敢想敢干的精神,着力打造优化菅商环境新高地。
三是工作纪律再严明。街道营商办、街道纪委和街道宣传办要定期通报曝光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通报曝光在服务企业、兑现政策过程中的“吃拿卡要”微腐败问题,做到“零容忍”,形成“强震慑”。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引我们走好新征程,探索新路子,创造新业绩的科学指南。特别是他把创优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并列,放在同等位置。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街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情况,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街紧扣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营商工作任务,社区和村联动推进营商工作,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1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在街道二楼办公室。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工作部署,在会上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各业务口就各自营商工作进行汇报,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最多跑一次”及社区和村民事务代办工作进行通报,并就工作进行详实、细致安排,及时对各类事项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3、重点项目保障有力。我街成立以武装部长为组长协调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协调,保障了各项工程进度。
街认真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对《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的文件,仔细研究,落实到位、到人。根据《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吉软环境办[2019]38号)文件精神,街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到实位。积极宣传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利用街道、村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led大屏进行滚动播放,让每一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够了解。街道软环境办组织相关部门对《条例》内容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相关探讨交流,让相关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政策及条例条规。
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服务中心也予以受理,并代为办理,限时办结。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及时推广各部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及典型案例宣传,全面提升高街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逐步投入运行完善功能设置。大厅推行“一窗式”的模式,让群众就近办事,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突出问题导向,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减排,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实施重点行业vocs整治,1-10月,我区空气优良率为92.6%,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1-10月,辖区内省控以上断面iii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为75%,县控以上断面iii类及以上水质达标率为66.7%,省控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椒北工业功能区块已完成任务;医化园区中18家重污染企业、14家轻污染企业已完成任务。三是打好净土清废战。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已完成13个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工作;已完成18家国家质控的详查企业的地下水采样工作;已明确19个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非污染地块。启动椒江区“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转运试点工作,目前已设立3个收集点,着力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收运体系,提升工业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风险防范能力。
(二)突出严格执法,中督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落实。一是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未结案信访件“德鑫公司搬迁”问题,考虑企业生产、员工安置等实际情况,给予企业6个月生产过渡期,明确2021年1月份停产退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区共受理54(计45.3)件信访件(全市518件),其中重点件4(计2.1)件(全市16件),责令整改企业38家,立案处罚13家,累计处罚121.7844万元。二是推进医化园区综合整治。邀请专家开展地毯式排查,排查出问题178条,完成整改131条。建立“一企一员”制度,实行企业包干服务,责任落实到人。运用无人机、声呐无人船、内窥镜探管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严厉打击暗管偷排违法行为,对振港染料顶格处罚100万并责令停产整治,刑事拘留5人,批捕包括法人代表、总经理在内的4人,企业内部暗管已拆除并灌浆封堵;查处了东风化工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案,刑事拘留5人,批捕包括法人代表在内的2人。
和平街道办事处按照相关部署和责任分工,进一步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补齐短板,拓展优势,通过树立科学招商引资理念,落实招商引资承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工作完成情况。
和平街道始终秉承“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项要求,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坚持用硬措施治理软环境,用真情服务化解经济下行的寒冰。
一是加强领导促优化。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地区形象的总代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街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辖区企业发展状况和领导分工,确定了领导干部包保企业制度,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切实把优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好。
二是强化服务促优化。当前社会中,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为推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深入开展,街道紧紧抓住“优质服务”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层次,增强环境的竞争力。做到了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召开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发放联系卡,充分了解掌握所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开辟政府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听取企业呼声,解决企业困难,使服务经常化、制度化。
三是做好协调促优化。注重加强跟踪服务,推进项目转化,为企业扩建、技术改造、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营造宽松的环境。主动对企业实行蹲点服务,驻地指导工作在一线,发挥作用在一线,出现问题就地协调,现场解决。对待企业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决不推脱,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配合的及时协调、快速解决。
五是树诚立信促优化。开展信用政府建设,推行政务公开,按照“抓教育,树信用意识;
立规范,建信用机制;
攻重点,治突出问题;
推典型,扬诚信风尚”的工作思路,做到依法行政、高效廉洁。开展企业信用建设,加强对企业经营思想的引导,倡导诚信新风。推进“不逃避债务、不制假贩假、不违反合同、不走私贩私、不逃税骗税、不做假账伪账”,即“六不”承诺作为企业基本经营守则,有效推动了企业内部信用建设。
二、下步工作打算。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是打基础立长远的重要工作。要抓机遇快发展,就必须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大事。下一步和平街道将继续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各项服务工作,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强化专业知识培训,注重培养懂项目、懂经济、懂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员,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工作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助推经济新增长。要发展,更要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强化绿色环保理念,引导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入研究开放性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观念的转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注重引进外延型企业,对接优势资源,推动现有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和平街道招商、养商、安商、引商环境,提高招商引资能力。
三是动真碰硬治环境,长效机制促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必须下大力气,动真碰硬,刮骨疗毒。力争措施硬,措施和规定必须铁、必须硬。力争督查硬。督察必须坚持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严格督查,狠抓落实,敢于较真格,敢于硬碰硬。做到处理硬。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法律法规严肃处理从严打击,通过打击一批、震慑一批、教育一批,使营商环境建设深入人心。同时,建立完善营商环境建设相关制度,促进各项经济工作不断进步。
以上是2020年和平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工作情况。今后将继续强化工作创新,以钉钉子精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企业工作,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确保实现经济稳增长,为铁东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
为切实解决我街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各科室、各社区服务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打造扶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促进全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桥西区营商环境集中整治方案》制定我街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冀发〔2016〕8号)精神为指导,充分贯彻落实《2017年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实施方案》以及市区相关文件要求,以进一步改善提升营商环境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法,落实服务措施,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营造务实、便民、高效、廉洁的发展环境,实现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主要对全街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者等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在项目洽谈、注册落地、生产运营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各社区、各科室同步开展,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相关营商环境、处处维护营商环境”的工作格局。
三、
工作目标。
(一)服务意识和作风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提升服务意识和。
(六)其他方面。集中整治市场主体对相关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
五、方法步骤。
按照区整改方案方法步骤,整治行动分五个阶段同步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2月4日至3月8日)。
1.集中学习讨论。各社区、各科室迅即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大讨论,深入学xxx省、市改善营商环境作出的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举措,在讨论交流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确保集中整治行动全面落实。
2.制定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问题导向原则,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治工作方案,并将方案在“魅力***”微信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查摆问题阶段(2017年3月9日至4月15日)。
1.自查自纠。各社区、各科室针对整治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形成问题清单,查找问题根源,主动开展问题自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2.全面排查。各社区、各科室全面深入排查梳理近年来对本区域市场主体在项目落地、生产运营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反映过多次、协调过多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老问题、老难题。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拉出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
-3式进行。
总结。
推广。对照集中整治行动目标任务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一项一项对照检查,对达不到目标任务要求、整治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开展“回头看”、在整治工作成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组,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玮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刘芳任副组长,各社区主任和街道有关责任科室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经济科科长张静兼任。各社区要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切实抓好本社区目标任务的执行落实。
(二)浓厚整治氛围。要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对全街开展此次行动进行宣传报道,将集中整治行动全程置于阳光下,吸引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达到实时互动交流、随时问需于民、及时接受监督的目的。
(三)强化督导问责。采取联合巡查、一案一督、体验式暗访等方式,对各社区、相关科室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社区和科室,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
(四)落实长效管理。对于集中整治工作中形成的各项长效管理制度,各社区、各科室要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要狠抓落实,实行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
。
县教育局按照县纪委要求,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中,积极谋划,认真自查,全面整改,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部署,及时动员。
教育局召开了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校区、乡镇各中学、县直各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县级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教育局局长黄志军做了动员报告,对教育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
二、整体推进,层层落实。
动员大会后,局机关迅速行动,及时组织机关全体同志参加集中学习,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教育系统开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分发作为、协调发展”大讨论活动,县教育局派出8个指导组,统一部署,深入各学校,对各学校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聚焦发展,征求意见。
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成8个调研组,走进社会、深入基层,采取意见箱、网络留言板、座谈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征求到意见建议69条,经梳理归纳为以下两项:
1、有的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不够,工作缺少主动性,办事拖拉。
2、个别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端官架子,对待群众冷漠。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
四、全面整改,不走过场。
针对发现的问题,县教育局透过表面看本质,挖掘深层次的问题根源,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整改。
1、清查审批事项,公开权力清单。
县教育局对审批事项及权力责任事项进行了全面清查梳理,共梳理行政处罚3项、行政收费4项、其他类15项,同时,对原来的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转为行政监督1项、转为其他类2项、取消1项。以上事项清单均在教育网站进行了公开。
2、治理“庸懒散拖”
县教育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
3、整治工作标准。
县教育局加大执行力考核力度。对局机关各科室履行工作职责、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工作质量。
4、加强工作纪律。
县教育局工作纪律管理。完善考勤制度,每天签到签退4次,用制度规范工作秩序,严守组织纪律,坚决杜绝和防止纪律散漫、旷工、迟到早退、办私事、上网购物、玩游戏、炒股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净化内部环境,扎实改变作风。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市场活力、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根据全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近期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总体安排部署,定边县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主要特点:。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截至目前,定边县23个部门、387项划转事项已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全流程办理,共受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上线12.54万件,办结率为99.61%,群众满意度达100%;为了使“三集中三到位”落到实处,定边县政务服务中心与各进驻单位签订了“授权书”和“承诺书”,所有进驻部门均已启用了“行政审批专用章”。同时定边县全面推行派驻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制,派驻部门向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权,群众只需跑一个窗口即可办好相关业务。
(二)强化政策支撑,**企业发展难题。一是简化程序,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效率。定边县将企业开办环节数由2017年底的7个缩减到4个,将企业开办的时间由23个工作日缩减到1个工作日,将企业申请材料件数由25件缩减至5件。二是强化落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累计降低人工成本4459万元、生产要素成本920万元、物流成本1267万元,融资成本由过去的每笔2800元降至现在的融资零成本。三是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难度。鼓励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信贷产品,拓宽企业获贷渠道,着力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定边县各类商业银行共向小微企业投放专项贷款近2亿元。
(三)强化执纪监察,改善法治环境。定边县成立了政务监察投诉中心,将营商环境纳入巡察、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季度督查的重要内容,对拖延、推诿等影响审批效率和营商环境的行为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一是按照“有信必核、有访必复”原则,凡涉及营商环境的信访投诉举报,从重从快严肃查处。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6起,并全部予以答复解决。二是围绕《定边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五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综合开展专项督查,倒逼部门任务落实、责任落地。三是对38个承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单位进行开展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征询意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一是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部门对深化授权、授权、授权、服务改革和优化商业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质疑审查和管理的分离实践,对如何促进实施的研究不够。第二,存在体外循环的问题。部分部门审批繁琐,存在多处理、两头审批的情况;部分部门授权不足,中心窗口成为注册室;部分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三多一少现象,即临时就业人员多、下属企事业单位人员多、无行政审批执法权人员多、业务骨干少。第三,存在商业环境差的问题。一些企业报告说,有些单位不按合同和承诺履行职责,仍然存在新官员忽视旧账户的问题。有些部门办理手续繁琐、随机、拖等压力等问题仍存在不同程度,门好看,事情难做。同时,强制购买、强制销售、强制销售、强制购买工作风等破坏商业环境、恶意欺诈。简政放权中有人明放暗收,放管结合中有人择利,优化服务中有人言行不一;衙门的坏习惯,如政治不为、权力设障、推诿制约、敷衍塞责等,仍时有表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尚未完全打破,伤害群众感情、侵害企业利益的政策阻碍、拖延等行为尚未根除。
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环保部门要求,和平街道有效强化环境监管主体责任,提高辖区环境管理工作,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现将我街道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机制,加强领导。
和平街道为完善网格化监管组织建设,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环保委成员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网格化环境监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环保委王平副主任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同时成立了以街道纪工委书记为组长的环保督查小组,加强对各社区、企业单位环保工作开展实情督查。
二是制定方案。
根据区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了《和平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全街道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明确奖惩。
三是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我街道与3个社区签订了网格化环境监管目标责任书,明确社区级单位作为三级网格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同时我街道实行街道主任包片的做法。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
成立由各社区领导任组长的环保巡查组;成立由街道环保委环保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日常巡查组。
四是建立台账。
掌握全街道出现的有关影响环境的问题及企业,掌握底数,我街道开展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调查摸底工作,并建立网格化监管企业台账。
五是加强督查,确保效果。结合环境污染巡查,处理各类违规污染人员1起。
二、存在问题。
街道环保监管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监管点多面广,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时,因没有行政执法权,缺乏对监管对象的强制措施,导致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督促各企业、小区进一步完善绿化、美化,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二是积极按照上级关于网格化环境监管要求开展工作。
2017年7月。
1、物业公司不作为、电话无人接听、发生问题后推卸责任、街道和物业衔接不上。社区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无法能保持正常常态化管理(日常保洁等)。
2、环境卫生问题。部分小区内环境脏、乱、差,“三小五堆”依然存在,私拉乱扯现象不绝,特别是冬季越冬垃圾、污水管道清理物不及时清运,装修垃圾、材料长期堆放等等,给小区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源,一是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待提高;二是物业单位没有尽职尽责;三是监督力度不够。
3、违章建筑问题。随着旧城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道路、楼房不断更新,绿化、美化、亮化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但总有些和新变化不和谐的现象,就是破旧的违章建筑及构筑物没有彻底拆除,在安全方面、卫生方面困扰着居民。究其根源,就是对历史遗留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强制拆除的力度不够。
4、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问题。街道辖区楼房旧楼较多,维修量和维修资金缺口也较大。多年来居民维修的要求和物业费收缴形成矛盾对立,物业服务质量差,物业费收缴越难;物业费收缴越难,物业服务越差……形成恶性循环。究其根源,一是居民自治组织维权意识差,二是自治管理不强,有待提高,三是有关部门对物业公司监管不到位。
。
2020年以来,灵武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精神,在“放”字上抓突破,在“管”字上加力度,在“服”字上提效能,千方百计解痛点、疏堵点、攻难点,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努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优化营商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学习宣传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安排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和政府常务会上对《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试行)》《银川市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打造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进行了深入学习,并提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意见建议.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及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条例》及相关政策文件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日常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宣传《条例》及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迅速掀起了学习《条例》、宣传《条例》、贯彻《条例》的热潮.并在政府门户网站、“美丽灵武”微信公众号开设营商环境宣传专栏,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及解读、惠企政策、动态信息等;制作宣传海报200份、宣传折页3000份,在各类办事大厅、服务大厅进行广泛宣传;在市级政务大厅设置营商环境(“六稳六保”)政策宣传咨询窗口,电子屏滚动播放营商环境宣传标语口号,切实营造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任务贯彻落实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晰责任,对指挥部进行了优化调整,将9个专项行动组调整为7个;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印发《灵武市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灵党办〔2020〕59号),确定了15个方面工作、46项具体措施;举办灵武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业务培训会,印制发放400本《优化营商环境材料汇编》;市政协开展关于“提高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视察暨“政府开放日”活动;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议,组织相关单位顺利完成了自治区2020年宁夏营商环境模拟评价和银川市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
2.聚焦释放活力,各个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电子证照入库率达98%,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率达30.5%,企业开办银行代办点投入试运行,一日办结率达到95%以上,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086户,实现“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一日办结”,企业开办效率大幅提升.二是加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窗综合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下放乡镇就近受理,工艺简单、环境影响小项目环评专家函审制,征占地面较小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实行承诺制管理;施工许可办理材料精简至8项,政府投资项目最优审批时限压缩至11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最优审批时限压缩至75个工作日;环评、水保等“多评合一”事项调整至施工许可取得前办理,水、电、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制定《灵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搭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灵武+园区”区域评部分评价事项已取得行业主管部门批复或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并全面推广运用评审结果.三是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企业用水报装由原来的6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精简环节50%,申请材料由7项压缩至2项,精简材料30%以上;燃气报装实现供气企业全程代办,无外线工程企业接入时间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压缩时限60%以上.四是不断简化财产登记流程.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窗口“一窗受理、并行服务”,新开办企业一般登记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复杂登记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异议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实现即时办结.五是推进纳税服务便利化.深入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新模式,推行“发票免费邮寄服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投入运营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着力打造“蓝精灵”纳税服务品牌,开展线上“纳税人学堂”和“税务局长走进直播间”活动;率先在全区使用微信扫码支付方式,省去纳税人携带现金、银行卡等繁琐流程;设置简事快办、繁事专办窗口,平均缩减纳税人等待时间近20%;推行“税务ukey”,缩减开票成本;充分利用“银税互动”平台,形成“银税抬轿”的工作合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止目前,共计减免税费2.27亿元,自助办税服务厅“非接触式”办税近8960笔,微信扫码支付近5000笔,74户(次)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纳税信用贷款4582.6万元.六是持续降低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成立灵武市中小微企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浙江网商银行签订普惠金融县域合作协议,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宣传月活动,简化担保流程,担保费率降低到1%以内,羊绒、养殖企业担保费由1.0%降低为0.8%,免除企业10%存单质押.1-9月,新增担保贷款余额1819笔4.7亿元,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争取贷款1.24亿元,累计为辖区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3.9亿元.七是持续方便企业退出,依法强化合同执行.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纳入简易注销适用范围,累计办理企业简易注销501户;对3家企业进行了破产审查,推动无清偿能力但仍有营业价值的“僵尸企业”实现破产重组;截止9月底,共受理合同类案件3639件,结案3046件,结案率83.7%.八是加强就业服务与劳动力市场监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各项任务,印发《灵武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具体措施》,通过科技创新后补助、融资担保及创业贷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方式,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236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742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54人;为企业减免各项社会保险费4263万元,受益企业680家,受益涉及人次56775人;简化创业贷款办理流程,精简手续,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利息28.58万元.加强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31个在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下发《劳动监察建议书》12份,办理劳动合同招收备案10388人,解除备案2395人,对19家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年审,督促企业与劳动者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印发《灵武市政府投资类新开工建设项目实施部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管理暂行办法》,共追偿农民工工资1100万元,排查政府类投资项目及国有企业欠薪案件3件,社会类投资项目欠薪案件7件,提前完成“两清零”目标.九是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公平性.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运用统一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平台,推行政府采购事项线上办理,降低采购交易成本,政务采购信息全面公开.十是依法保障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全面实现电子化招投标,严格落实建筑工程领域招投标黑名单制度,公开透明开展招投标活动,公开招标率达100%.截止目前,发布招标投标公告238个(工程项目161个,采购项目77个),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共开标505个(工程项目303个,政府采购项目202个),开具无挂靠、无串标、无围标承诺书1437件.精简招投标行政办事环节,按照“不见面、网上办”原则,清理工程招投标备案事前事项,精简规范流程,取消招标文件事前备案、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合同备案、投标报名审核等环节,推行“文件电子化、标书在线传、保证金线上缴、开标不见面、专家在线评、交易结果网上查”的“不见面”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截至目前,房建、市政实行电子标“不见面”开标共8个项目,2020年7月1日起,交通工程项目全部实行电子标.十一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制定《灵武市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划转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第二批8个部门36大项行政职权(事项)划转,“一枚印章管审批”扩大到16个部门253个事项,累计办件30337件;全市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1467项,统一按照国务院“四级四同”标准部署上线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宁夏政务服务网),进厅事项1195项,基本实现“应进必进”;1133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100个高频事项实现“马上办”,385项事项实现就近办,524项事项实现“即来即办”,1115项事项可不见面办理,435项事项可“掌上办”;认真开展“三减一提升”活动,完成24个部门340项事项精减,累计减少环节274个、申报材料482份、办理时限1623个工作日,清理各类无谓证明112项;推行“出生一件事”等20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综合受理率提高到72.6%;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设立无人警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理率达到91.1%;推行“好差评”二维码评价,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9.5%;12345等便企热线接转受工单7247件,已办结7085件,正在办理162件,办结率97.8%.十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2020年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实施方案》,办理商标侵权案件3起,罚没款2.53万元;截止8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54件,万人拥有量5.2件/万人.十三是建立公正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推进网上监管体系建设,同步建立完善审管协同机制,将审批事项办理结果及时推送到监管部门,加强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共享;在餐饮、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产品质量等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持续强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公示行政许可信息7420条,行政处罚信息562条;加强重点领域企业信用监管,对3802户纳税人、12家粮食储备企业、41家环保重点企业、28家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动态管理,通过执行信息公开网发布失信自然人1287人次,法人139人次,限制高消费1387人次,采取司法拘留10人,联合惩戒失信企业22家,帮助18个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制定《灵武市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多方举措、全力推进清偿工作.2020年我市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金额1654.65万元,清偿率为100%.十四是加快建设包容普惠创新环境.出台《灵武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修订)》《灵武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0修订)》《灵武市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灵武市备案科技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设立5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建成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家,目前已培育和引进科技服务机构17家,指导企业科学归集研发费用入库2.8亿左右,推荐申报各类科技项目90余项,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00余人;推进基层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完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乡村大舞台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三馆七站”免费开放,上半年共接待群众13.2万人次,其中24小时智慧书屋流通6千余人次.推进“互联网+教育”,全市100%的班级使用触控一体机或智慧黑板,建设在线互动课堂、教室70间,建成与教育厅互联互动的县区级平台,5所学校被确定为“互联网+教育”标杆校;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27条措施,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强化项目落地服务,共请进来蒙牛集团、伊赛集团、正威国际集团等区外企业70批348人次,签约招商引资框架协议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36.2亿元.向300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兑现产业政策奖补及重点工作考核奖励资金10511.5688万元.
3.加强督查检查,提升服务满意度.
由市营商办、市委督查室和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通过电话调查、随机暗访、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营商环境指挥部7个专项行动组、各成员单位《条例》及自治区、银川市及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尤其是将窗口单位、行业服务部门作为督查检查重点,促进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扎实推行“好差评”制度,切实提高营商环境服务满意度.
尽管我们积极做了一些工作,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与自治区、银川市和市委、政府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要求,与企业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平衡,协同推进合力不够;二是简政放权力度还不大,主动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强;三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监管、联合监管力度还不够大,新型监管方式未常态化展开,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尚未形成,执法交叉、重复检查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法治环境优化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优化营商环境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1年,灵武市将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和《银川市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意见》,突出全市项目建设、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等重点,抓好《灵武市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实施方案》15个方面、46项任务落实,加大跟踪督办,切实做好迎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及自治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各项工作,倾力在企业开办、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优化纳税服务、公用设施报装、财产登记、融资贷款、政务服务便利化上抓突破、见实效,举全市之力打造政策更优、审批更简、成本更低、服务更好、监管更准的营商环境品牌,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灵武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一号改革工程”的部署要求,专班紧扣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全局作用,凝聚服务经济发展合力,围绕理顺机制、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精准发力,努力打造中国北方营商环境最优城区,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构建良性发展生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双组长制”优势凸显。制定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协调小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按照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架构,理清各专班、专题组具体职责,推动形成区委统抓统揽、各层级各方面协同发力的整体格局。加强统筹调度,先后召开联席会、调度会10余场,对现存问题召集党政部门共同研究解决路径,确保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企业家满意指数测评等重点工作顺利进行。举办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专题“三述”评辩会,述实工作具体路数打法,现场收集部门和企业建议共21条。
(二)服务企业取得实际成效。省、市服务队进驻以来,专班主动沟通联系,建立协调联动机制,22个小分队深入基层、下沉网格,“点对点”菜单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手把手”引领式帮助申报兑现优惠政策,截止11月份,收集包括“四上”企业、民营及小微企业的问题3486件,解决各类问题累计3473件,办结率达99.63%。组织部门接到拜访会见重点商协会8家,召开座谈会3次、工作推进会5次,多家省级商协会与市北达成合作意向。+。
(三)惠企助企政策密集出台。协助区委、区政府制定《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城区的指导意见》,配套印发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76条,并在今年企业家大会上公开发布。参与制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20条”“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展现市北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组织起草《关于促进全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完成异地商会、街道商会社会团体登记,社区商会、网格商会试点陆续展开。制定完善鼓励商协会发展政策,国际商协会中心论证方案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四)专题调研有序推进。依托“党群e家”平台开展线上问卷调研,收集有效问卷5180份,梳理汇总企业需区政府帮助解决事项80余个,意见建议150余条。采用面对面、点对点方式,到街道、部门实地调研9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及时掌握推进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邀请国家发改委法律顾问来我区座谈交流,专家详细解读了世行标准、国评标准内容,并结合我区实际给出专业化指导。组织部分单位、街道赴深圳市、上海市考察学习,实地了解非公党建、企服中心建设、审批流程优化等情况。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工作,完成探索设置营商环境综合性服务机构总结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有益参考。积极参与全区“创新突破”金点子活动,依托第三方机构助推涉企政策集成创新建议成功入围。
(五)营商氛围逐渐浓厚。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和信息收集报送制度,注重选树在招商一线、服务一线的事迹典型,累计编发营商环境专报3期。加强新发优势总结推广,作为六个区县之一,我区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度会上进行分享。
(一)突出流程再造,狠抓落实再提效。把前期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规范问题收集、部门办理、及时反馈、挂账督办、跟踪评价的工作机制,形成“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的闭环模式。一是实施营商环境问题调研常态化,做好数据分析、评估,动态掌握影响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二是借助“党群e家”平台,推动资源力量向网格延伸,利用紧邻企业的优势,加快涉企问题解决,有效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三是探索建立区人大、区政协及公检法机关与企业常态化联系制度,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主监督视察、专题调研和人大建议案、政协提案办理等的重要内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四是定期调度、研判、督导,将营商环境指标纳入“大督查”范围,跟踪《指导意见》及重点任务清单办理落实情况,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
(二)搭建平台载体,政企互动再畅通。一是结合事业单位改革,统筹推进营商综合性服务机构,加强营商环境工作网络和工作力量配备,打造政企对接统一出入口,提供多端口“集成式”服务。绘好“政策图谱”,打破政策信息“孤岛”,推行信息共享和互联共享试点,使各项政策感知更及时更全面,让企业看得懂、算得出、报得顺、拿得到。二是按照区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组织召开重点部门和部分企业会议,研究讨论营商环境创新的方向性目标措施。举办政企对接会,深入了解异地商会、基层商会、重点企业等建议,顺应市场需求把握发展新机遇。三是推动国际商协会中心建设,制定引进奖励办法,鼓励商协会依法设立专业化招商公司参与“双招双引”;建立引入和退出机制,定期评估入驻商协会的贡献度、影响力,对长期不发挥作用的予以劝退。
(三)激发干部热情,靠前服务再精准。一是督促整改新官不理旧账和政府原因未履约问题,完善政策兑现实施办法,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政府公信力;受客观因素暂时无法兑现的,由部门出具书面认定书,就利息补偿、时限等内容作出承诺,亮明我区诚信态度。在人大、政协企业代表和部分工商联商会会长企业中,开展营商环境改善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家为我区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完善创新容错机制,针对营商环境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制度,保护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三是有针对性组织专题培训,把营商环境纳入全区干部轮训班授课内容,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城市合伙人、专业咨询机构讲师、优秀企业家等来市北授课,增强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实际能力。四是结合年底营商环境迎评,做好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亮点的宣传报道,提前筹备企业家系列报道,让“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资源财富”成为更多干部群众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引我们走好新征程,探索新路子,创造新业绩的科学指南。特别是他把创优营商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并列,放在同等位置。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街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街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情况,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街紧扣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营商工作任务,社区和村联动推进营商工作,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1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各副职领导为副组长、便民服务中心人员为成员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主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在街道二楼办公室。2、每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专题会进行工作部署,在会上学习相关文件,要求各业务口就各自营商工作进行汇报,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最多跑一次”及社区和村民事务代办工作进行通报,并就工作进行详实、细致安排,及时对各类事项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公示。3、重点项目保障有力。我街成立以武装部长为组长协调工作小组进行工作协调,保障了各项工程进度。
街认真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对《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的文件,仔细研究,落实到位、到人。根据《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吉软环境办[2019]38号)文件精神,街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到实位。积极宣传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利用街道、村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led大屏进行滚动播放,让每一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够了解。街道软环境办组织相关部门对《条例》内容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相关探讨交流,让相关人员熟悉掌握相关政策及条例条规。
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服务中心也予以受理,并代为办理,限时办结。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及时推广各部门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及典型案例宣传,全面提升高街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逐步投入运行完善功能设置。大厅推行“一窗式”的模式,让群众就近办事,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
根据省、市关于《关于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我县及时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古城保护、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和第xx届正博会等中心工作内容,对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一、领导重视,加强督导,形成合力。
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成立了正定县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正定区县合一的实际,由政府县长孙鹏云同志担任组长,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营商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县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基层。同时,强化督导力度,采取联合巡查、一案一督、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和驻正单位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结合形势任务需要,吸收纪检监察部门进入,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乡镇、部门和单位,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led显示屏和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工作指导上,我们通过深入查找和攻坚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倒逼营商环境改善。重点针对我县市场主体在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全过程存在的政策落实打折扣、项目落地不快、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整治的重点是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和电力、通信、消防等公共服务单位,做到同步开展、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其目的,一方面,通过切实解决一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市场主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对标赶超先进县(市),让企业办理同样事项在我县做到提供材料最简、跑办次数最少、办结时限最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提升园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吸引人才方面的能力,把我县打造成聚集优秀人才、先进要素、优势产业的高地。最终把集中整治行动的成果固化下来,形成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形成各级干部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良好风气。
二、整治内容、方法步骤和采取的举措。
(一)整治内容。主要包括政策落实、项目落地、企业运营、园区承接、政府诚信、政务窗口服务,以及市场主体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等七个方面。着力整治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要素保障不给力、行政执法不规范、政府承诺不兑现、窗口办事不透明等问题,切实解决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高新区招商政策不优惠、硬件设施不完备、配套功能不完善、人才资本项目吸纳能力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
(二)方法步骤。主要采取了五个步骤,即动员讨论、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建章立制、总结巩固五个阶段,以便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整治行动,确保实现“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重点难点明显突破、基层群众明显受益,打造全县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
(三)正在开展的8项重点工作。
1、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以成立行政审批局为契机,加强办事大厅管理,提高中心标准化水平。大力推行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明确专人,分时间段在大厅进行不间断巡视,对中心大厅办件情况、卷宗归档、服务质量等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服务精细、规范、高效。二是建立“零障碍”服务全程协办机制。在大厅设立咨询服务台,实行值班人员负责制。实行领导“周坐班”制和首席代表负责制,负责处理好服务对象的投诉举报,督促协调检查进驻部门在中心大厅开展工作,代表单位履行审批、服务类事项的办理和管理。三是实行办件回访机制。对在中心大厅办件人员进行回访,并列入日常考核。四是加强考核评比。每月开展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和优秀服务标准评选活动。通过选树标杆,对标先进,在中心大厅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五是开展现场评议活动。在进驻部门办事窗口安装了电子评价系统,对办件质量和服务态度时时进行评价,全面、主动接受企业监督和评议。在大厅显要位置设立了“民主评议填票处”和“民主评议投票箱”,对窗口单位的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工作纪律及廉洁自律情况做出客观评价,评议问卷满意率100%。
2、逐步打造规范公平竞争为目标的市场环境。一是推进商事登记改革,解决企业“出生难”问题。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全县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90%。二是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解决企业“交易难”问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政府采购、土地交易、矿产交易、产权交易、工程交易等公共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进行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企业“征信难”问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来,客商市场主体可供公开查询,为实施“宽进严管”监管体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解决行政执法“监管难”问题。建立“两法衔接”信息系统,实现了检察机关对县直20多个行政机关执法情况适时、同步、动态网上监督。五是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解决企业“发展难”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资金调剂中心和搭建融资担保平台,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3、开展入企帮扶活动。县、乡均成立入企帮扶活动领导小组,由26名县级领导和38个县直部门以及17家驻正银行分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家)、重点家具企业(39家)、拟培育入统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以及重点商贸企业(10家)。工信部门还在实际工作中,把解决问题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老问题,对接活动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工作方法,首先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抵押或担保物的贷款需求企业,组织填写《融资需求表》,发放的各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和自身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
4、扎实做好正博会工作。4月26日,第十届正博会开幕。本届正博会共设有1500余个展位,展示展销小商品类商品及各地特色美食,分设境外商品展示区、跨境电商展示区、省市行业协会精品展示区及特色美食展示区等。由于大力整治营商环境,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法国、巴基斯坦及台湾、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境外参展商达102个。我们重点在展销活动的专业化及品牌化上发力,旨在打造一个品正定特色美食、赏千年古郡文化、看全球商品博览的购销互动对接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营商环境。展会期间正定县和陕西省延川县签署了缔结友好县合作协议,两县将在工业、农业、旅游、科教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
5、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架构。如高新区始终把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和北京市方面始终保持高频度的沟通和协商对接,去年底双方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联合举办了《20**·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暨正定科技新城十三五发展推介会》,今年又对集成电路基地进行了重点推介。今年正博会,我们邀请京津冀三地25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展,并在正博会上对石家庄会展中心项目进行了推介,进一步加强了三地经济合作。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县把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重点工作,举全县之力,掀起创城新高潮。一是领导重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和部分县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指挥部设立办公室和社会管理创新、交通秩序整治、城乡联创、督导考核、文明素质提升、市场管理创建、市容环境整治、社区综合治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工作部,并由县领导亲任工作部部长。要求创城工作每天一报,随时掌握创城进展,对突出问题及时作出指示,部门间协调联动,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通畅。二是真抓实干。全县上下发扬“5+2”、“白+黑”的精神,从城区到农村、从街道到社区、从机关到校园,创建工作全域推进、全面开花,实现了城乡联动、乡村联动、政企联动、干群联动。三是督导到位。县委安排抽调有督导经验的23名干部,组成由科级干部带队的6个督导组,对创城工作分单位进行督导协调,严格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检查督导的工作方案》、《正定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责任单位任务分工及操作要求》等文件要求,实施现场督办、书面督办、跟踪督办。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督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及时回访,并每天将督导结果汇总上报县创城指挥部。四是群众拥护。截止目前,县直部门、乡镇村街累计出动车辆1918辆(台班)、清理土方(含垃圾)50690方、拆除违建4456处9110平方米;平整、铺设路面11375平方米,清理广告牌匾2030块,粉刷墙体53395平方米。小区(楼院)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车辆437辆(台班)、清理垃圾351处1968余方、拆除违建105处930平方米;清洗、粉刷、修补290处22441平方米;张贴文明公约38063张;清理小广告50389个;新硬化、新修补道路2295平方米。
7、建立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一是实行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行“工程式推进”“挂账式督导”。重大项目由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力促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收费检查等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把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规定同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外来投资企业“绿色通道”制度,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心全意为招商项目建设服好务;三是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对签约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全县重点招商项目,落实项目责任单位,每月一督导,每季一交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8、建设普惠企业的政策环境。一是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在工业生产上,把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使企业得到各项政策扶持的实惠。二是规范税费管理。全面清理涉企行政性收费,改善税费缴交机制和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此基础上,加强涉企收费监督,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涉企收费项目。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税收减免、缓交政策措施。三是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制定出台优惠招商政策,如厂房代建、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团队引进、高端人才奖励补助、企业高管个人所得税减免、企业融资上市、企业职工技能创新培训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招商政策。
三、我县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正定地处京保石发展轴和京津石创新大三角的交汇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4+n”平台之一,投资潜力巨大,发展优势独特。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的正式发布,第一次将正定县域纳入到国家战略,极大地拓展了正定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发展层次。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正定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并将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协同创新的重要合作平台之一。机遇与挑战同在。但是,在营商发展中,我县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地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二是金融支持力度还不够强。比如,在发展电商中,对淘宝村的政策支持还没有抓住切入点。三是缺乏抢抓机遇的主动性。需要紧紧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机遇,抓住鼓励现代产业发展的良机,聚焦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攻方向,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重点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旗舰型项目,推动园区产业向高新化、高端化、高效化迈进。四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客商的要求。五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四、下步措施。
一是找准找实问题。指导各乡镇、部门和单位对我县营商环境进行客观评估,以民主生活会剖析问题的态度和标准进行自查,同时广泛征求全社会各方面对我县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找出找准我县营商环境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
二是坚持开门搞活动,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公开互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吸引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意见征集、问题整治、满意度评价等活动中来,广泛征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我有问题要解决、我有建议要说、我要投诉”三个专栏广泛征集相关问题。
三是坚持阳光晾晒。对于工作方案和问题清单要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正定报、电视台、掌上正定等媒体进行晾晒,接受公开评价。
四是坚持边查边改、边找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
五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指导好各乡镇、各部门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规范,做到管用、实用、见效,以强力推进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统一高效的市场主体咨询服务投诉平台,并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估持续发布机制,推进长效化制度建设。
今年以来,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把搞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来抓,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基本情况是: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扎实顺利开展,首先,我街道调整了由副书记任组长,行政主任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为成员的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其次,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机关干部、社区者队伍的思想作风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制订街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各单位也按照党工委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及时制订活动日程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街道党政领导还分工积极指导分管部门开展,有效促进各单位开展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深入开展。再次是充分发动,提高认识。街道还召开了党政班子成员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市、区有关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好街道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决定把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同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抓落实。
二、组织学习,统一思想。一是围绕教材学习。为深入开展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街道及时向区委有关部门订购教材发至街道班子成员和机关各科室、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组织集中学习的资料。组织街道机关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廉洁工程》、《扭曲的人生》、《执着的追求》等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二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仅街道机关就组织集中学习7场次,收看专题电教片2场次。此外,党工委还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集中学习、收看有关专题电教片,围绕“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开展专题讨论通过阶段来的学习教育,使街道全体党员干部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中得到启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街道机关干部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撰写了学习体会。
三、联系实际,查摆问题。为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取得实效,我们严格按照街道优化发展环境意见的要求,把抓好查摆问题作为整个活动的关健,广开“揭短”门路,认真找准问题所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召开支部会、民主生活会、设立投诉电话等形式,联系本单位及人员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查摆,重点是查找“窗口”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或违规行为,通过查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根源,认识危害,增强自纠的信心和决心。如街道招商服务中心以这次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人员通过认真学习规定教育篇目和观看党廉电教片,紧密联系本人思想、作风和实际,进行深刻反思,自省自查。共查找出存在3个问题:一是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差,为客商服务不热情。二是办事水平低。有的同志对客商提出的要求,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做细致的说服解释,也不按法律程序办事,影响了投资环境。三是自律意识差。有的同志不是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影响了投资环境。
四、边查边改,注重实效。搞好整改是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各单位针对查摆出来的存在问题,紧紧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突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行政管理若干制度、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坚持从完善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建立改进机关作风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各项的开展。如招商服务中心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整顿,努力做好中心的各项:一是坚强思想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客商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二是对中心的办公环境进行整修,将各种程序和流程公布上墙,增设桌椅和饮水机等设施,方便客商前来办事;三是分管领导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要求全体人员既要做到依法办事,又要为客商热情服务,排忧解难,耐心做好各项解释,使广大客商满意而归。
站、所、医院,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确保责任制考核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我们还制订了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二是紧密结合我街道其它,促进各项的顺利开展。我街道把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同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制约机关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各种障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1826万元,创历史最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我街道还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各社区搞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的办公条件,使群众得到实惠。
总之,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遵法守纪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加温鼓劲,坚持不懈地把优化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站、所、医院,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确保责任制考核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我们还制订了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二是紧密结合我街道其它,促进各项的顺利开展。我街道把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同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制约机关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各种障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1826万元,创历史最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我街道还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各社区搞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的办公条件,使群众得到实惠。
总之,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遵法守纪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加温鼓劲,坚持不懈地把优化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市检察院紧扣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市场主体所需所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法用智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助力市域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标签”,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办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案件受理、移送、流转事宜,实现快流转、快办理,做到案件“当日来、当日转、当日送”。2022年来,共受理标注涉营商刑事案件**件。紧扣“案—件比”,清理涉企“挂案”,监督纠正不该立案而立案、久侦不结等情况,帮助涉案民营企业及时摆脱诉累,让涉营商案件进入“快车道”。
认真落实市场主体关键从业人员涉嫌犯罪批捕起诉上报机制,对涉营商环境案件,积极开展公开听证,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2021年以来,对涉嫌轻微犯罪的企业“四类人员”,依法不捕*人、不诉**人,将办案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在办理**某化工有限公司、张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中,审查后认定技术人员的行为与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之间缺乏因果关系,及时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另,考虑到该企业为全市经济创收及**余名职工解决工作问题,企业总经理张某经验不足尚需帮助,未执行逮捕,对企业直接负责人变更强制措施。同时联合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及**分局对企业污染环境的整改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协助企业顺利在长江大保护黑名单上予以销号并能够继续生产经营。
加强对涉案企业的合规。
“矫治”,防止不当办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目前已办企业合规案件*件,在办*件。在办理河南某电源公司合规案件中,对涉嫌单位行贿的某公司,考察后发现其在全国新能源物流车电池装车量前十名,拥有专利**项,且企业自愿认罪认罚,自愿适用合规考察模式,遂依法依政策最大限度从宽,帮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件,制发核查监控通报*期。
**件,全部为合格案件,经评查报告汇总整理,总结各类问题**个,发业务部门传阅,督促整改完毕。
上半年已召开。
*次调度会,全面。
总结。
前期工作,再次明确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并对每月常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跟踪督办。
整顿。
结合起来,每名院。
领导。
定点联系4家。
企业。
帮助构建企业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桥梁。
**家民营企业,专项活动以来院领导已走访定点企业**余次,开展涉市场主体法律宣传**余次,提供法律服务(咨询)近百余次,收集司法诉求**条,研处涉企案件线索**件。同时,上半年共举办2次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工商联、企业家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走进检察机关,共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依托与经开区联合设立的驻经开区检察服务站,打通联系服务企业。
“最后一公里”。近期,该院积极开展“。
安全。
生产法治宣传周”系列活动,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循环产业园区,针对企业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法治宣传等活动,落实落细“八号检察建议”。
工作。
中,我院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要求,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检察服务质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企业的针对性还不够,效果不够显著。二是涉市场主体慎捕慎诉慎押理念引导办案力度还不够,办案的质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工作亮点不突出。
工作,通过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引导和激励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典型性、指导性案例的选树和培育,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扩大法治宣传的广度。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为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市检察院紧扣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市场主体所需所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法用智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助力市域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一、工作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健全高效办案机制,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畅通涉营商环境案件“绿色通道”。为涉营商环境案件贴好“标签”,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办理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案件受理、移送、流转事宜,实现快流转、快办理,做到案件“当日来、当日转、当日送”。2022年来,共受理标注涉营商刑事案件**件。紧扣“案—件比”,清理涉企“挂案”,监督纠正不该立案而立案、久侦不结等情况,帮助涉案民营企业及时摆脱诉累,让涉营商案件进入“快车道”。
2.依法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认真落实市场主体关键从业人员涉嫌犯罪批捕起诉上报机制,对涉营商环境案件,积极开展公开听证,尽可能减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2021年以来,对涉嫌轻微犯罪的企业“四类人员”,依法不捕*人、不诉**人,将办案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在办理**某化工有限公司、张某等*人污染环境案中,审查后认定技术人员的行为与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之间缺乏因果关系,及时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另,考虑到该企业为全市经济创收及**余名职工解决工作问题,企业总经理张某经验不足尚需帮助,未执行逮捕,对企业直接负责人变更强制措施。同时联合襄阳市生态环境局及**分局对企业污染环境的整改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协助企业顺利在长江大保护黑名单上予以销号并能够继续生产经营。
3.全力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加强对涉案企业的合规“矫治”,防止不当办一个案件,垮掉一个企业。目前已办企业合规案件*件,在办*件。在办理河南某电源公司合规案件中,对涉嫌单位行贿的某公司,考察后发现其在全国新能源物流车电池装车量前十名,拥有专利**项,且企业自愿认罪认罚,自愿适用合规考察模式,遂依法依政策最大限度从宽,帮助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二)健全监控督办机制,注重提升涉市场主体办案质效。
1.严格落实涉营商案件“每案必监控”。强化对涉营商环境案件信息标注情况、法律文书、执法风险评估等的流程监控,及时发现纠正办案中的不规范问题,以程序公正促实体公正。尤其是审查报告未注明涉营商风险研判情况的,第一时间向承办人发出口头提示,逾期未整改的及时发出流程监控通知书,并制发监控通报。现已开展监控**件,制发核查监控通报*期。
2.完善涉营商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我院对办理的涉营商案件,除上级规定的专项评查及重点评查案件外,还定期对涉营商环境案件开展常规质量评查,及时查改各类案件瑕疵,提高案件质量。上半年共评查相关案件**件,全部为合格案件,经评查报告汇总整理,总结各类问题**个,发业务部门传阅,督促整改完毕。
3.定期研究督办专项工作。每月组织召开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暨优化营商专项工作调度会、制发重点工作情况通报,汇总各部门关于九个专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上会研究提出改进举措,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上半年已召开*次调度会,全面总结前期工作,再次明确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并对每月常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跟踪督办。
(三)健全服务联络机制,持续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1.不断优化检企沟通机制。今年年初,与工商联联合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应对影响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对策。通过座谈,逐企确定“联络检察官”,并更新联系企业名单,确保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司法需求服务。根据年初制定计划,将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企业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队伍教育整顿结合起来,每名院领导定点联系4家企业,帮助构建企业与党委、政府沟通联系的桥梁。
2.不断丰富普法宣传形式。通过走进企业问需求,找准服务重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法律服务的供需对接。上半年,我院积极开展领导干部集中走访企业活动,新增走访**家民营企业,专项活动以来院领导已走访定点企业**余次,开展涉市场主体法律宣传**余次,提供法律服务(咨询)近百余次,收集司法诉求**条,研处涉企案件线索**件。同时,上半年共举办2次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工商联、企业家代表、人民监督员、听证员等走进检察机关,共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3.不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加强对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上半年共发布微信7期、微博25条,撰写典型案例6件,形成经验总结类信息1篇。
依托与经开区联合设立的驻经开区检察服务站,打通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近期,该院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周”系列活动,联合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循环产业园区,针对企业关心的安全生产问题,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法治宣传等活动,落实落细“八号检察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我院严格落实上级相关要求,不断更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检察服务质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企业的针对性还不够,效果不够显著。二是涉市场主体慎捕慎诉慎押理念引导办案力度还不够,办案的质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工作亮点不突出。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要求,提升检察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局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与工商联沟通协调,持续开展好走访服务企业活动,切实解决好市场主体的“堵点”“痛点”“难点”。二是始终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严格落实舍市场主体相关司法政策,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做好羁押必要性审查,努力让市场主体在检察机关办案中感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三是持续推进企业合规改革工作,通过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引导和激励企业合规守法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典型性、指导性案例的选树和培育,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扩大法治宣传的广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认真贯彻落实***和省市县关于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系列重要部署,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推进简政放权,攻坚流程再造,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以实施流程再造为抓手,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办事环境。
(一)深化简政放权。近年来,我们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取消235项,调整454项、承接上级人民政府下放(含委托下发)行政审批事项67项、下放(含委托下发)乡镇行政审批41项。落实市县同权改革,承接市级下放事项175项(直接行使52项、受理审核权与批准权适当分离的123项),构建了市县扁平化审批体制。通过简政放权和市县同权改革,及时取消调整承接和下发行政许可事项,特别是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生产经营活动许可及社会组织和个人资格资质认定的审批事项被取消,放宽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
(二)打造信息化政务服务平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高度重视网络智能化、数字化建设,2019年投资913万元高标准建设县为民服务中心智慧大厅,配备智能叫号机、自助查询机、自助填表机和样表机,智能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进一步优化功能区、窗口布局,按照办事流程中各职能部门关联程度,设立14个功能区,将全县43家县直部门、单位的1270项政务服务事项,1158项“一次办好”颗粒化事项集中到县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如投资项目服务区,集合了国土、住建、发改、环保等审批职能,企业在一个功能区就可咨询、办理全部关联事项,减少企业跑腿次数。14个功能区共设置窗口185个,有工作人员330余人,基本实现了“三集中三到位”和“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目前中心每日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平均每日办件量1000余件。
(三)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按照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对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持续开展“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通过模拟审批、容缺审批、联合审图、踏勘前置、承诺制、帮办代办等方式打破原来条块分割、互为前置的诸多壁垒,使审批流程更优、环节更少、时限更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按照“一个窗口、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个流程”的要求,开展“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在审批局梳理完成“一链办理”事项55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汇总公安、税务等窗口“一链办理”高频事项清单,并制作成二维码墙。通过流程再造,明确“马上办”事项47项;“容缺办”事项26项,共容缺材料57件;首批涉企告知承诺事项32个;共精简材料98项、压缩环节58个、压缩时限137天。目前,企业开办4个小时即可拿照,不动产登记所有业务均可1个工作日完成,投资项目全过程不超过80天。
(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省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重新梳理制作服务指南、业务手册,制作规范化填报样本和经典案例;按照主题模块编制民生一本通、投资项目报批报建指南、经商办企业一口清等,打造嘉祥便民利企的审批服务标准化百科全书。通过“政务服务大讲堂”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为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五)推进政务服务基层延伸。积极推进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政务体系。梳理印发了133项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清单和61项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及66项城市社区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制定45项《镇(街)村(社区)为民服务建设标准》;推进市场监管所等站所进驻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在镇街中心实施“一窗受理”改革,在深入镇街现场开展调研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印发《推进镇街“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四个层面、五项重点指导今年全年镇村中心建设。大力推行帮办代办、预约、延时等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
二、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努力营造企业群众满意型服务环境。
(一)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制定吐槽找茬、好差评制度,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网上评价等多渠道收集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流程的意见建议;在大厅咨询台设置专门找茬窗口,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找茬专窗进行投诉和意见反馈。针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和建议,能当场整改的立即落实,不能当场整改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措施,解决后第一时间反馈企业,力求做到企业群众有所呼,审批局必有所应。
(二)大力推进“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积极倡导、引导企业群众加大外网申报力度,能线上办的不线下办,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通过预约服务、全程帮办代办、免费邮寄等便民措施,确保了企业群众“重、急、特”事项顺利审批。近期根据企业群众反馈“网上办”缺乏直观操作指导的问题,审批局工作人员自己动手,精心录制20余项高频事项网上申报流程小视频,分批次上传至微信公众号,让群众网上办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收到了广大企业群众的一致好。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评。
(三)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为深入了解企业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次开展审批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主动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现场指导、项目预审、解答疑惑、出谋划策服务,实现园区事项集中办。对重点投资项目,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专人代办,变企业亲自跑为行政审批局代跑,切实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以最快时限办理有关手续,以最短时间助力项目落地开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一路绿灯。利用午休下班时间,为企业群众提供“送证上门”服务,持续擦亮主动服务品牌。
三、以干部执行力为前提,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全力构建亲清营商环境坚持“宽严相济”,既不管死、也不放松,对内研究办法、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对外借力发力,重在提醒、咬耳扯袖,以政务服务队伍执行力和纪律作风建设打造亲清政商关系。
(一)严肃工作纪律。制定出台《县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县为民服务中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负面清单》等文件,坚持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大厅带队巡查制度,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设置纪检监察室,邀请第四纪工委同志每月至少一次不定期大厅巡查。
(二)提升业务素养。制定政务服务大讲堂年度授课计划,利用大讲堂,为干部职工将党课、讲业务、讲礼仪、讲作风、讲纪律,提高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执行力。
(三)严格风险防控。制定出台了《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程序风险廉控机制》、《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对权责清单所有事项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档次。
四、以体制机制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扎实做好营评准备工作(一)明确目标,完善措施。5月3日召开的县政府常务会,5月17日县委常委会对今年的营评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指标牵头部门对标先进县市区进行学习。在对标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制定配套措施,近期将召开营评动员会。
(二)健全体制,强化领导。组建县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抽调精英骨干,进一步充实工作组办公室人员力量,加强对各牵头指标工作线的培训指导;组织17个一级指标牵头部门,成立18个专项工作推进组,明确组成人员,细化工作举措,完善推进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推进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加强调度,全面推进。县领导每月召开一次营评工作调度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重大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步工作重点;县优化营商环境组每两周召开一次牵头部门营评碰头会,掌握各指标营评进度;各指标专项工作组每周召开一次营评碰头会,按时间节点推进各项工作。
(四)过程管理、调研督导。县优化营商环境组充分发挥工作引领作用,加大营评日常基础工作的指导培训和调研督导,定期抽查各牵头指标工作台账,每月对各指标营评工作进度进行通报;各牵头部门加大对各配合部门的调研督导工作。
(五)周密备考,冲刺营评。一是确定填报标准;二是加大回访力度;三是积极选调人员参加填报团队;四是加强调度指导,营评准备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五是市对营评工作进行周密组织,对各县市区进行有力的督查指导。
(六)督查考核,强化动力。由县纪检监察、县督查事务中心、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组成督查组,加强营评工作督查考核,对牵头不力和配合不够影响工作进展的,及时进行约谈通报,增加营评考核权重,增强营评动力。
。
。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及《行政审批局关于报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的函》文件精神,我县按照《州政务服务对标专项行动方案》《州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行动方案》《州推进“一网通办”专项行动方案》等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现将“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现将此项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范行政审批和监管行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变相审批和许可自查整改工作,进一步细化业务办理和办事指南,推进事项名称、编码、类型、法律依据、行使层级、受理条件、服务对象、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项目等标准化规范,优化县级高频事项申请、审查、决定、支付、送达等流程,全面消除审批和许可“灰色地带”;深入全县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指导业务工作,收集各乡镇开展政务服务对标行动的进展和成效,清理了公布保留的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12项,明确办理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收费标准,推进中介服务“最多跑一次”,为下一步建立“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建成“互联网+监管系统”,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严格按照“一网通办”要求,安排专人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全面实现100%网上可申请。并对本县、本部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给付、行政奖励及其他行政权力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进行精准统计,共统计事项3741项,其中“一次办”3058项,比例达81.7%“网上办”3741项,比例达100%。
(三)全面推进“只进一扇门”。按照“应进必进”、“一窗分类办理”的原则,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系列部署要求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上半年,我县已完成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两个综合窗口的设立,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了六个工程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下半年将进驻窗口部门按照商事类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社会民生类审批与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分类划分,新增两个综合办事窗口,目前正在加快分类综合窗口改造工作,逐步完善分类事项清理,全面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目标任务。
根据《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督查工作方案》(银营商指挥办〔2021〕8号)要求,对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13号)和《银川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银营商指挥办〔2021〕7号)精神,现就2021年上半年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深入传达学习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精神。我局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深入开展,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会认真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召集各科室、各中心、驻市民大厅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2.制定方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切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管”工作,从立足农业发展实际,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规范监管行为、依法依规依程序执法出发,坚持依法监管,坚持公正高效,坚持公开透明,我局制定了《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完善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编制了《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双随机一公开”相关配套制度汇编》,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
4.确定“双随机”抽查机制,确保抽查实效。根据科学分类选择随机抽查方式和合理确定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开展“双随机”抽样执法检查活动。按照机构设置和监管工作需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方式,合理明确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2021年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1次,开展跨部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1次。共完成检查事项13项,检查经营主体31家。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随机抽查,即保证了抽查的覆盖面和工作力度,确保执法效能。
5.严格履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要求,尊重市场、竞争优先;立足全局、统筹兼顾;科学谋划、分步实施;依法审查、强化监督的原则,2021年上半年共印发行政文132份,经起草科室和办公室初审,政策法规科审查后,没有需要清理影响公平竞争的文件;对《银川市2021年农业农村扶持政策》1份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行确保我局行政行为符合公平竞争和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维护了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6.依托系统平台加强监管力度。2021年在互联网+监管平台、全国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进行了行政检查事项的录入及行政执法信息的上传。在互联网+监管平台累计录入行政检查118次;依托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梳理完成“四级四同”事项梳理。大数据等技术的充分应用,加强了风险的跟踪预警,推动了农业监管工作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
虽然我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执法人员划转至综合执法监督局,无专门承担行政检查与监管的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数量少,与繁重的执法检查任务不匹配。
(一)加强学习培训,保障营商环境优化。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学习培训为重点,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互相交流学习,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能力,切实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方案,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面系统解读各项改革政策,让更多企业知晓和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和红利。
(三)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社会咨询机制。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做法,促进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全方位提升农业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
一是严格落实省、地区要求,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除涉密项目外所有项目均通过地区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系统审批。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安排专人负责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工作,严格按照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要求,积极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并将投资项目审批职责进一步集中到专职的审批科室,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由于办事企业对网上办事流程不熟悉,相关业务人员手把手指导办事企业申请业务账号、指导其按流程开展项目并联申报。
二是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各部门不断完善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涉及事项的基本信息、扩展资料、申报资料、办理环节、审批流程等,完成了证照系统维护和电子印章申请。通过xx政务服务网开相关业务的办理,部分业务实现了网上申报、网上审批、不见面办事。
三是加强服务推进项目快审快批。对于社会投资项目推进即时办理,企业申报的相应事项,相关部门均制作了一次性告知单和办事流程(包括网办流程),企业完善要件报送后,即时完成办理;对需上级审批的事项,各部门能够积极协调地区部门大力支持,快速审核,快速报批。
一是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压缩企业登记时间。持续推进企业“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双告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环节、整合登记材料,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压缩市场主体登记时间,由国家总局要求的15天,缩短到5天。同时x市积极探索无需前置审批并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注册模式。
二是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环节,规范审批事项,合理分阶段优化服务,实现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工程建设项目已实现多部门并联审批。其中: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办结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内,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办结时限控制在30个工作日内,施工许可阶段办结时限控制在20个工作日内(含消防设计审查),竣工验收阶段办结时限控制在35个工作日内。发改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部门制订了相关办事指南和一次性告知单,在民爆物品、易制爆、烟花爆竹销售运输许可证审批业务方面,实现了企业和群众“不跑腿”办理服务。
三是优化办电流程,方便企业用电。推行“互联网+办电服务”,提供客户电话、掌上电力app手机端报装等方式受理客户用电申请,开展220v、380v客户报装表前零投资模式受理客户用电申请,方便企业用电。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
四是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能源、交通运输、资源环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交通ppp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乡村交通基础条件。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科教文体项目,不断增加社会事业领域的社会资本投资,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五是开展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制定印发《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及证明材料的通知》,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及证明材料等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省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等三项目录清单进行公开,加强对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开展专项检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面清理整顿行业协会商会、各类中介机构收费项目,除保留协会会费外,取消全部非服务性收费。
六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税方面。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多渠道、广覆盖的减税降费政策宣传。二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出台的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小微全业标准高值衔接。政策覆盖所有扩围后的小型微利企业。三是健全监督检査,及时跟踪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效果,确保政策落实落地。同时全面、准确、及时的统计减税数据,按日报送减税降費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底账清晰”。落实增值税改革政策,突出抓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和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政策落地,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批发零售种子种苗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助力农业春耕生产。特别是对自2017年1月1日起涉及取消、免征和调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重点审查。年审中对涉及民生的住建、自然资源、市场监督、交通、环保、教育、医疗等收费及涉及企业负担的收费项目进行了重点审验,坚决杜绝国家和省宣布取消的收费项目继续收取、应调整的收费标准仍未调整、越权批费收取、不按规定取消收费项目、变更收费标准等问题的发生。二是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对我县各收费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执行文号再次进行明确,并录入国家市场价格监管系统。
七是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0版)》及严禁“三高”项目落地xx等规定,不合规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备案(核准)手续。对清单之是否另设隐性门槛进行了自查,未发现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和准入环节等隐性门槛。
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实体市场执法、加强电子商务执法,严厉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知识产权申请;严厉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渠道,并主动联系农商银行为一家商标权利人办理商标质押贷款,并成功获得银行授信贷款,体现我市无形资产的有形价值。
九是积极做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要求将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信息录入地区信用信息处理平台,截至10月中旬,x市全年录入相关信息1024条。目前x市正在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议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审管分离体制,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将行政审批职能全部划转行政审批局,实现“一个公章管到底”,把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实现申请人只要到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审批局后台合并审查,符合条件的加盖一枚“政务审批专用章”即可。
持续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着力有效推进放管结合,最大程度优化服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打造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服务环境。畅通外来投资服务渠道,将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政策信息研究,做好产业分析、项目谋划,对照周围县市找出x的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组建强有力的招商团队,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提前介入,积极跟办,主动服务,做好引商、安商、亲商、帮商、活商、富商工作。
。
今年上半年,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把搞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机关作风整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基本情况是: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扎实顺利开展,首先,我街道成立了由副书记任组长,行政主任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为成员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其次,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作风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制订街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意见。各单位也按照党工委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及时制订活动日程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街道党政领导还分工积极指导分管部门开展工作,有效促进各单位开展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的深入开展。再次是充分发动,提高认识。街道还召开了党政班子成员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市、区有关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好街道优化发展环境的活动,决定把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同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责任制考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抓落实。
二、组织学习,统一思想。一是围绕教材学习。为深入开展整顿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街道及时向区委有关部门订购教材发至街道班子成员和机关各科室、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组织集中学习的资料。组织街道机关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廉洁工程》、《扭曲的人生》、《执着的追求》等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二是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仅街道机关就组织集中学习7场次,收看专题电教片2场次。此外,党工委还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集中学习、收看有关专题电教片,围绕“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开展专题讨论通过阶段来的学习教育,使街道全体党员干部从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中得到启示,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街道机关干部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撰写了学习体会。
三、联系实际,查摆问题。为确保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取得实效,我们严格按照街道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意见的要求,把抓好查摆问题作为整个活动的关健,广开“揭短”门路,认真找准问题所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召开支部会、民主生活会、设立投诉电话等形式,联系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查摆,重点是查找“窗口”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或违规行为,通过查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根源,认识危害,增强自纠的信心和决心。如街道招商服务中心以这次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通过认真学习规定教育篇目和观看党廉电教片,紧密联系本人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刻反思,自省自查。共查找出存在3个问题:一是积极主动服务意识差,为客商服务不热情。二是办事水平低。有的同志对客商提出的要求,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做细致的说服解释工作,也不按法律程序办事,影响了投资环境。三是自律意识差。有的同志不是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影响了投资环境。
四、边查边改,注重实效。搞好整改是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各单位针对查摆出来的存在问题,紧紧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突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机关行政管理若干制度、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坚持从完善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建立改进机关作风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招商服务中心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整顿,努力做好中心的各项工作:一是坚强思想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客商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二是对中心的办公环境进行整修,将各种工作程序和流程公布上墙,增设桌椅和饮水机等设施,方便客商前来办事;三是分管领导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既要做到依法办事,又要为客商热情服务,排忧解难,耐心做好各项解释工作,使广大客商满意而归。
五、虚功实做,提高效果。一是紧密结合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推动我街道党风廉政建设上新台阶。今年来,我街道认真按照区委和区纪委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街道实际,积极主动地做好贯彻落实,做到责任逐年分解,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落实,对反腐败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并延伸到基层社区、站、所、医院,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确保责任制考核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我们还制订了街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二是紧密结合我街道其它工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街道把改进机关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同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制约机关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各种障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当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今年预计实现财政收入2650万元,创历史最高。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我街道还认真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力支持各社区搞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的办公条件,使群众得到实惠。
总之,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我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和遵法守纪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一定加温鼓劲,坚持不懈地把优化发展环境引向深入,促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xxxx年上半年,区审批和营商环境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按照“首创、率先、示范”的理念,扎实推动营商环境、准入准营、项目审批、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x北部中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助力我区获评“xxxx优质投资环境城市”,荣获xxxx年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先进集体,基层便民服务“三化”建设入选省级试点。
(一)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清单》等,明确学习重点,细化工作举措,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安排流程化、时序可视化。二是深入学习教育。利用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举办专题读书班、讲专题党课等方式开展党史教育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赴陈毅故里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有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确保党员干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三是抓好以学促干。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同志每天轮流在政务大厅门口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办事群众扫描健康码、做好健康登记等。召开“我为营商环境献一策”青年干部座谈会,全体党员干部畅所欲言,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营商环境建设中来,为全局工作出谋划策,共计提出xx余条改革计策。
(二)全力推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是高标准制定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配套政策。出台《x市x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xxxx年工作要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全面贯彻、优化提升、体现特色”的原则,高标准制定《x区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xxxx-xxxx年)实施方案及xxxx年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实施项目x个、工作任务xx项,截止目前,完成率xx%。率先召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项推进组市民观察员座谈会,协调解决观察意见xx条。二是高质效推进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加快推进营商环境x.x版政策落地落实,已完成xxx项改革任务,完成率xx.x%。推行惠企政策“一窗通”,相关经验做法被省自贸办专刊宣传推广。印发《x市x区营商环境x.x政策调研工作方案》,开展营商环境找茬活动、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创新开展国际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导,聚焦我区涉及的xxx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情况,提出改进建议xx条。三是高水平营造优化营商环境良好氛围。开展“青松办”进企业、进村(社区)、进家门、进楼宇、进商超“五进”活动,积极宣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惠企政策和便民举措,认真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办事痛点难点堵点,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提升我区营商环境显示度和美誉度,今年以来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xx家央级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刊播宣传报道xxx余条。
(三)持续优化市场准入退出服务。一是全国首创准入准营系统集成“三项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简易事项准入即准营、一般事项承诺即准营、复杂事项综合许可”系统集成改革,首批纳入改革的事项共计xx个,实现涉企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xx%。案例已入选由新华网主办的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发布《xxxx绿色影响力案例汇编》,目前正积极争取列入x省自贸区第五批可复制可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案例。二是全省率先实施企业证照注销“一次办”改革。出台《x市x区企业证照注销“一次办”工作方案》,全面梳理整合营业执照与食品、文化、交通、卫生、教育等xx个领域xx项许可证的注销,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整体退出”。x月xx日发出全省首张“注销一次办通知书”。三是全省率先在药品零售行业推行食品经营许可“申请人承诺制”改革。通过一纸“承诺”,将原先法定办结时限xx个工作日,且须现场勘验的药品零售行业新办食品经营许可,简化为“当场出证、即到即办”。四是全市率先在自贸区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出台《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xx铁路港片区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施全面实名制、信用承诺制和自主申报制,简化证明材料,应用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实现“即时确认,立等出照”。x月xx日发出首张“商事登记确认制”营业执照。五是全力做好卫生健康事项审批。审批工作得到省市卫健部门的高度肯定,在xxxx年全省卫健审批业务培训会议中,代表x就优化卫健审批改革经验进行交流发言。六是高质量发展培育市场主体。着力擦亮企业开业“青”松办品牌,深化企业开办“五个一”改革,持续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一套。
(四)大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质效。一是创新项目审批服务。深化“清单制+告知承诺制”试点,针对社会投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设项目,实现审批服务全过程一站式办理,小型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环节不超过x个,审批用时不超过xx个工作日。联合x部门印发《x区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工作方案》,分别就满足“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要求的项目审批事项,制定或优化完善相应管理流程。实现项目前期审批一件事、一套表、一次办。二是实施重点项目精细服务。出台《x市x区进一步优化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方案》,高标准设立重点项目服务室,构建“重点项目+服务室+服务专员”服务平台,为xx个省市重点项目匹配专职专员,实行“一对一、点对点”服务。三是优化市政公用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实行水、电、气、通信报装接入综合窗口一次受理、协同施工、并联办理,实现“一日办结”“零跑路”。在全国率先推行自贸区全域免办临时排水许可手续,由水务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临时排水情况进行监管。
(五)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一是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服务。深化基层便民服务“五个一”改革(“一门、一窗、一网、一章、一次”),入选x省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试点区,并分别在省市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创新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在镇(街道)统一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解决群众办事盖章不方便、多跑路、耗时长等问题。将xxx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实现“进一扇门、办一揽事”。完成蓉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设立涉企、涉外、人才、法律等服务专区和蓉欧共享开放空间,并于x月x日正式运行。聚焦企业和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服务,下沉审批服务事项xxx项。二是大力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开展“一网通办”百日攻坚行动,完成省一体化平台区、镇(街道)、村(社区)xxxx个事项认领和发布,办事指南准确率、事项认领率及发布率均为xxx%。大力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完成xx类电子证照认领及绑定,完成区级xx个部门、x个镇(街道)电子印章申请、制作及授权。大力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实现政务服务事项xxx%网上可办、xx%以上“不见面”审批、xx%以上“马上办”,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减xx%以上。全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主动评价xxxxxx件,群众满意率xxx%。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xxxx年度网络理政工作担当作为先进集体”。三是持续深化拓展“跨区通办”。大力推进“金青新广”政务服务同城化,与新都区、金堂县、广汉市共同签订《“金青新广”政务服务同城化合作协议》,在构建协同长效发展机制、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等x大领域开展合作,实现xxx个事项四地通办。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目前,已实现区级权限xx个事项跨省通办、xx个事项川渝通办,xxxx年上半年共计办件xxx件。
(六)党建引领激励干部创先争优。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群团建设、机关文化紧密结合,持续推动“营商新环境、‘青’松办成事”品牌建设,被区委组织部授予“五星党支部”“模范机关”等称号,代表x区接受新兴领域党建东部片区xxxx年第一季度片区拉练。二是关心激励干事创业。用好《x区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九条措施》,坚持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从培养、选拔、评优评先、容错纠错、关心关爱等x大方面激励干部。上半年,提拔科级干部x人。三是严格管理干部职工。充分运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网络理政、区长信箱、呼叫热线、政务微博微信等投诉举报渠道,切实增强群众对政务服务纪律作风的监管力度。上半年,开展专项明察暗访x次,收集政务服务x个方面xx条意见建议,已完成整改。开展审批抽查办件xx份,满意度达xxx%。共收到企业群众锦旗xx面,感谢信x封,群众来电来信留言表扬xx人次。
(一)加快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建设。一是加快升级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加快落实营商环境政策体系x.x版,对标国际国内营商环境最高标准,聚焦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自贸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制定我区营商环境政策体系x.x版,探索更多具有首创、率先、示范特质的x样板。二是加快推进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围绕“四区一枢纽”建设,扎实推进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xxxx年工作计划,聚焦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点,持续开展观察活动,切实营造“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的稳定公平发展环境,让市场主体安心谋发展。三是持续强化营商环境氛围营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全媒体平台,多渠道、全面、立体宣传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典型案例、经验做法,扩大x“朋友圈”,充分展示x的“国际范”和城市魅力,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青松办”品牌,为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营造良好氛围。
(二)持续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是纵深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制定出台《x市x区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十条举措》,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进入和退出的体制机制,赋予企业更大自主经营权,营造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二是高质量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发展。聚焦我区“四区一枢纽”建设,坚持量质并重,紧紧围绕产业功能区、国家经开区、自贸区、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抓好xxxx年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三是探索实施阅读式审批新模式。整合企业开办申请表,实现申请人仅需填写少量基础信息即可办好企业,或者申请人口述由窗口工作人员直接录入的方式,实现申请人“零填写”,打造企业轻松阅读即可办好事的新体验。
(三)不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是探索推行项目“验登合一”。探索将低风险小型社会投资项目房屋首次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首次登记并入竣工验收阶段,与竣工验收备案合并办理,实现“一个窗口、一次获得、限时办结”,缩短企业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及拿证的时间。二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以“一张蓝图”为基础,完善“多规合一”业务系统功能,强化区域评估成果运用,统筹项目生成、叠加服务成果,加速项目前期策划生成。三是做优做强重点项目服务室。全面推行“项目长服务制”和“首席服务制”。按照“承接、办理、销号”程序,专员加强台账管理,及时过问,主动跟踪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审批“全程有人跟,件件有回音”。
(四)着力构建一流政务服务环境。一是全力推进“三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持续推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提档升级,设立xx小时“智慧政务小屋”,创建x个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xx个省级示范便民服务室。健全帮办代办机制,组建帮办代办队伍,明确帮办代办流程,为特殊群体提供代收代办和上门服务。二是推进“一窗受理”改革。在区镇村三级实施“一窗受理”改革,按照“一窗受理”模式,优化区、镇(街道)大厅功能布局,设置导办、综合咨询、综合受理等服务区,梳理“一窗受理”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综合窗口人员业务培训,提升“一窗受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区“一窗受理”事项比例达xx%。三是提升“一网通办”能力。贯彻落实“一网通办”能力巩固提升专项行动要求,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和市“蓉易办”平台,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和“一证一照”通办事项,继续推进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推动更多的事项在x实现“跨区域”办理。
(五)打造优质高效干部队伍。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擦亮“营商新环境‘青’松办成事”党建品牌,开展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等活动,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二是激励担当作为。继续用好我局《激励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九条措施》,坚持推行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在为民服务中真抓实干、勇为争先。三是坚持从严管理。完善“内部监管、社会监督、技术监控”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窗口规范化管理,设置“青你说”疑难问题窗口,畅通监督投诉和民意表达渠道,对态度生硬、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零容忍”,确保政务环境风清气正。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25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