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优秀的综合实践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要求,今年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生态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现作如下总结:
我们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关爱,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人的相容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如同学们制作泡泡液,老师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分组合作,每个班级分为8个大组,每组都有两位组长负责,分工并合作。在活动中,同学们溶的溶,装的装。有的同学没有带部分材料,心里非常着急,其他同学看见了,马上轮流借他用。一会儿工夫每人都制作好了泡泡水。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比较重,平时难得参加体力劳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就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亲历劳动的快乐。当孩子们来到校园的生态园时,仿佛是一群欢乐的小鸟,一下子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泡泡液,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活动,同学们心里个个乐开了花。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学习时空的突破,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因此,我们时常要带领学生去户外活动,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牛皮癣”是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之一,在清除“牛皮癣”活动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篇篇活动体会。有位同学这样写道:生活中的“牛皮癣”无处不在,这些虚假消息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还影响社区街道环境。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让我受益匪浅是啊,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也来自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源于生活的课程,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吧!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那三年级综合实践。
本学期我担三年级一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根据学生兴趣选择了教材里的几个课题,围绕着这些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还根据学校大队部的相关活动组织了几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校,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学期,我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大队部活动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才智,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好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综合实践活动,更积极主动地做好每次活动的策划,为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我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调查访问的技巧,知道了如何有效收集整理数据,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收获良多。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本学期,三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一、重视过程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二、以学生。
自我评价。
为主。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三、评价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这学期我们黎里中心小校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指导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围绕期初综合实践活动。
工作计划。
认真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结合我校心育特色“求我养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的思想素质激励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课程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节,编辑学生自己的报纸、文集,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六年级学生以“对小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真正了解我校小学生目前睡眠的情况、了解睡眠对我们小学生的重要性、查阅和了解有关睡眠方面的资料,使同学们能正确地对待睡眠。希望通过这个调查与研究的过程,提高课题组每位成员的各方面能力。又如对五年级的学生,开设对家乡水资源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乡水源质量的变化和追踪调查污染源,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源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处理的崭新设想,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家乡水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清洁水源的蓝图,颇有新意。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我校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小学生综合实践操作比赛等活动,“心理健康节”、“科技节”等等,另外,六一节活动期间,由学生参与设计组织了全校性的大型文艺活动及大型游艺活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各兄弟学校专家、同仁的悉心指教;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
。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我校采取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我们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从理论的角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就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光有理论,大家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再从形式上了解了一般综合实践活动是如何设计的。网上的一些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通俗易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大家共同研究,我们自己得出了课程的一般模式:提出课题明确目的——围绕课题设计多重主题活动——总结归纳深化主题。
上学期,学校没有制定大的活动计划,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结合本地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自主选择课题。刘桂红老师确定的课题是《我爱粘贴画》,王清老师的是《绚烂悠悠球》,张春玲老师的是《多彩纸艺》,朱梅老师负责《游龙板》课题。
成立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小组,选取认真负责、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为任课教师,引领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全面铺开。
学校组织几位教师学习理论,让教师真正明白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有开展课程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要求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促进学生了解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还通过与家长接触,要求家长尽量为孩子们的活动创造条件,以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还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很多学生家长对这项活动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有给孩子物质帮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励的。但在课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总有一些学生没有参加。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参加,但爸爸妈妈不让,他们说这些活动没什么意思。这就说明我们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还不太了解。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这项活动。此外,我们教师还注意到要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信息,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如三年级,在对粘贴画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寻找到各种种子、不同的毛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各种粘贴作品,有《我和大熊猫游戏》《下雪了》《蝴蝶飞》……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时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
四年级学生在《悠悠球》这一活动中,老师设计了悠悠球原理、我会修悠悠球、玩儿转悠悠球等很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等都有提高。
五年级学生在张春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彩纸艺》探究活动。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创作出《鱼戏莲叶》《耕耘》《狮威虎胜》《瑞雪》等许多美好的作品,不仅实践,而且在实践中视野开阔,受到了美的熏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回顾历程,几位老师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活动中,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学生的许多心声看,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我们将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更公正、全面评价学生活动表现、并且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三年级依照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多元融合、关注社会、科学运用、艺术创作等多角度、多领域,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
1、自主化
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制定活动方案。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然后根据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由教师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处理,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社会、科学等融会贯通,保证了新的活动方式的实施。
2、阶段性总结
为了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组织统一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指导工作,教师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包容量非常广泛,学生认为有研究价值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内容,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生存在社会生活中。
1、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确定阶段活动的方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新思想、新发现。
2、本课程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本课程渗透于各门学科中,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课程的评价不仅在乎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在乎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本课程强调方法、形式的综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的、富于探究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着眼于指导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感受、体验中,发现实际生活、现实社会、自然世界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发现一些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学习他人的先进理论和案例分析,要求自我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探索、实施和研究。
2、加强辅导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对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正确的调整与处理,每次活动后作出详细的活动小结,并做好原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同时,围绕本课题认真撰写案例和论文,及时总结经验。
3、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充分认识清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加强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内涵,力争站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前列。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并以我的校园生活,家乡习俗为切入点来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在我的校园生活主题下,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认识及调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我只让学生从学校各功能室及活动场所这方面入手,简单的去认识认识学校的功能室的数量,用途及现状。从另外一方面讲也可以增强学生爱护学校公物的意识。
另外这学期我还结合我校的特色,安排了剪纸作为学生在校的另外一种校园生活。让学生从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到了解我校独有的剪纸艺术特色,也让学生感受我校剪纸艺术的浓厚氛围以及在剪纸过程中体验剪纸带给他们的乐趣,我这一块主题也是我接下来要和学生实施的内容。
校园里的生活丰富了学生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而走出课堂,社会的知识给学生呈现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现在的学生不同以往的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经历过的或者接触过得事物都不怎么理解。就比如拿我们经常吃的年糕和红糖,他们就不知道制作年糕和红糖的原料,加工过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增设校外的这些知识,让学生慢慢的去了解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半个多学期下来我碰到了一些问题:
1、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回归的课堂上的时候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民风民俗——红糖甜红糖香的时候,我自己也是仅仅局限于网络上那些关于红糖的知识。
2、可能你会说不懂就让他们去调查,去探索。但是说起来都是很容易的。像这些知识的调查,都必须要在课外完成的,可能有些还要走街串巷,寻亲访友问过来,谁陪着他们去调查?家长?老师?或是他们自己成群结队,貌似都不可能吧!
3、以上提到了家长,但在家长眼里综合实践活动他并非是是一门主课,引不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重视。就比如我布置下去的在家炒年糕,游永中河泥荡,给我回信的也只有一两个人。
4、其实我个人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忙完两个班的数学之后,已经非常的疲惫了,于是在综合上面下的功夫就少了。而且我担任的班级数比较多,很多时候都不知道班级之间的进度。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个新的名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广大师生来说,这个新名词在今后将会变得越来越熟悉,并具体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促进学生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现由活动课、劳技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本学期,我校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特对本学期工作做简单回顾与总结。
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初县进校领导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接着到寨里听了两节研讨课,平时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达到了预想目标,且趋于完善,我们全体师生会让这学科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当我们在活动中,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时,深深明白了“一杯水、一桶水“都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地充实知识、研究方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在《过年啦》这个主题活动中,达到以下几个目标:通过了解过年的来历和故事、春节的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习如何整理资料、利用资料;比较过去和现在的年货情况,逐渐了解和掌握访谈、比较、观察等研究的基本技能;参加除旧布新的打扫和布置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体会助人与互助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我们来说还是全新的领域,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舆论工作未做好,社会氛围未能形成。社会、家长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持,活动初期,觉得这学科不重要,有这些观念的家长人数不少。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得到更多家长的支持,我们也会在舆论宣传方面做得更细致,更彻底。
2、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是由数学老师兼任的,说实话,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门学科上,只能尽力而为。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个课题可能要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个门类的知识,有许多问题教师根本无法解决,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需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诸多问题,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驶入我校高速运行的快车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教坛枝繁叶茂,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绿荫满地,前程似锦!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
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
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
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2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具体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身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主,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并强调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于一体,来体现活动主题的综合性。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如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验父母的劳动辛苦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投入实践,让学生走进综合课程。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自制新年礼物”等主题。
今后思考与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研究并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两个学年,并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三年级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三(1)班《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三(2)班《交通标志》。
三(3)班《海底世界》。
三(4)班《认识常州》。
尽管本次活动是很成功一次活动,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没有注意采集相关的事物材料和相关的影象材料,这是同学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造成的。
以上这些也是我们年级在下次活动中需要改善和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在寒假“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学生经历了由开始的迷茫以及活动组织过程的辛苦及其收获的喜悦这样的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设计科学,调查、思考全面,可操作性强。
首先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实践活动本身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的活动,因此能力目标被排在首位,我们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查、采访、拍摄、记录、分析、讨论、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增进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再者就是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搜集、询问、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最后是知识目标的确定,那就是丰富学生的中国传统年文化知识,并开阔学生的视野。
(1)、确定活动主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确定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我并没有采用“先入为主”的强加方式,而是采用让学生集体、分组选择、讨论确定命题的方式,经过全班小组内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大多数选题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实践过,而眼前的放假面临着“过年”,虽然学生对于过年都感觉没有兴趣,但是尝试从眼前的事情入手调查或许会有以外的收获。学生的思考激起我的共鸣:我突然觉得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引导学生先从了解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入手,此过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生活的喜庆氛围,于是我积极鼓励学生的选题,本次实践活动就围绕着寻找过年的感觉来进行,我们师生还共同为本次的实践活动确立了主题——寻找“年味儿”。
(2)、师生共同拟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活动主题确立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开始共同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及居住的地段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寻找有年味儿的节日组、风俗习惯组、传说故事组和古诗组。最后,各组分别推选组长,并讨论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和计划。在他们讨论的同时,我参与其中,为他们出谋划策。(三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集体讨论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能够增强他们实践的目的性,保证他们的热情,利于他们完成任务。)。
(3)、安全教育是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在调查、搜集活动开始之前,我首先召开小组长会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及安全教育:出去调查时,一定要确保安全,小组长负好责任,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伴随着我们学生的'寒假进行,在适时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发现一些比较隐藏的文化,同时,我们的活动区间为两个月,这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两个月的持续调查、搜集、整理、筛选资料时间的坚持性比较恰当,时间过短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和完整,太长容易分散与拖跨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比较恰当的时间安排中,我们的活动进行得比较圆满。
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小组为资料交流及集体交流;第三阶段为成果后期制作和展示;第四阶段总结表彰。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实施过程,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放寒假后日期已经进入腊月,“年味儿”已经悄然开始。在我们农村,各种腊月节日也接踵而至。这个活动可以通过看日历、询问家长等方式进行;在寒假中,可以通过赶集的方式观察到“年味儿”;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年味儿”,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是在学生的可操作能力之内的,怎么具体操作还要讲究一下方法和方式,这也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师生都收获颇丰:学生无论是从实践能力还是知识方面都较以前有所大的迈进,教师更是收获了放手后的喜悦。“实践得知识”,“实践促发思考”,“实践培养、提高能力”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反思。通过“寻找年味儿”这个平台,我们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于生活的感知更加深刻,“年的味道”、生活的滋味原来是要靠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的。
学生:
通过“寻找年味儿”,我们收获了快乐、友谊、合作、知识和技能。谢谢老师帮我们搞了这么一个有文化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总隐含着种种文化知识,只要你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我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年”文化,我更找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在哪里?就在那美丽、神秘的风俗、传说里,在那喜庆的春联上,在那阵阵的鞭炮声里,在那串串的祝福声中,在那与时俱进的变化里……如果我们不亲自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年味儿”一直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曾经对于过年没意思的想法和说法也荡然无存,曾经感受不到年味儿的浓厚是自己太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和调查了解。
老师:
2、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说,学习要实现“教学做”合一。他提倡学习应该是“做中学、学中做”。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恰与此吻合,本次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培养了学生调查、了解、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动手、合作等实践能力。他们能由制定方案时的茫然,活动开展时的困惑,一直坚持到最后获得成功,不但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春节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们根据本地文化资源的适时性,因地制宜地创设活动的情景,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难以忘怀”。可见,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不足之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预见性的欠缺。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集市上采访时遭到了摊主的拒绝,理由是耽误生意,再者因为是寒假活动,个别学生因天冷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与家长沟通的欠缺。不少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不了解,多数家长注重学生的成绩、安全而不让孩子出门调查了解。还有的家长怕孩子上网上瘾便封锁了电脑。
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确保活动顺利、有效、愉快地进行。
活动结束后,我们的王春来校长给予我们活动良好的评价,他说: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已经真真切切走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侯老师指导我校三年级学生学生进行的“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无疑给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实施做了很好的榜样。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中间段,如果指导得当,那么他们的实践能力将会对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童年起到最深刻、最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本次实践活动证明: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很强的搜集、调查、筛选、合作、交往等实践活动能力,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整、有序并按时完成任务,在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时时处处是以主体的地位在进行活动,而教师仅作为一名主导者参与其中,与学生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对话,这样做既大胆放手给学生,又很好的控制住学生的活动并达到“活”而“不散、不乱”的成效。虽为三年级小学生,能在“寻找年味儿”调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成功便自然在意料之中。
学期又走向结束了,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题目。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由于本语文课本中有关水果的课文,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水果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围绕“水果”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家长带孩子上水果市场观察水果,了解产地,价格,并拍摄照片,再让孩子上网查找关于水果的'资料,并加强课堂上资料的整理和选择。在这项活动中,加强评价,如同一小组中组员的评价,不同小组间的评价,包括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查找资料时,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广阔无垠的世界。水果的悠久历史,美丽的`色彩,鲜美的味道,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尤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水果的神奇魅力。
但由于他们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在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如:更恰当地选择资料,包把握的方案设计的更完美一些等等。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题目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步了他们发现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区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本学期,在学科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完善了综合实践制度。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要求,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搜集整理有好习惯、交通安全的有关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综合实践的开展,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综合实践评中获得了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学科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理论上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我校采取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
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我们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从理论的角度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就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光有理论,大家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我们再从形式上了解了一般综合实践活动是如何设计的。网上的一些案例给了我们一个通俗易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模式。大家共同研究,我们自己得出了课程的一般模式:提出课题明确目的——围绕课题设计多重主题活动——总结归纳深化主题。
上学期,学校没有制定大的活动计划,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结合本地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自主选择课题。刘桂红老师确定的课题是《我爱粘贴画》,王清老师的是《绚烂悠悠球》,张春玲老师的是《多彩纸艺》,朱梅老师负责《游龙板》课题。
成立综合实践课程教研小组,选取认真负责、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教师为任课教师,引领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全面铺开。
学校组织几位教师学习理论,让教师真正明白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有开展课程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要求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促进学生了解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我们还通过与家长接触,要求家长尽量为孩子们的活动创造条件,以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还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
很多学生家长对这项活动以他们的方式给予了支持和帮助,有给孩子物质帮助的,也有精神上鼓励的。但在课外开展的一些活动中,也总有一些学生没有参加。问他们为什么不来参加活动时,有的学生说我想参加,但爸爸妈妈不让,他们说这些活动没什么意思。这就说明我们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还不太了解。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这项活动。此外,我们教师还注意到要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信息,我们教师启发学生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
如三年级,在对粘贴画的认识与了解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寻找到各种种子、不同的'毛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出各种粘贴作品,有《我和大熊猫游戏》《下雪了》《蝴蝶飞》……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时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
四年级学生在《悠悠球》这一活动中,老师设计了悠悠球原理、我会修悠悠球、玩儿转悠悠球等很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竞争意识等都有提高。
五年级学生在张春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多彩纸艺》探究活动。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创作出《鱼戏莲叶》《耕耘》《狮威虎胜》《瑞雪》等许多美好的作品,不仅实践,而且在实践中视野开阔,受到了美的熏陶、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回顾历程,几位老师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搜集整理能力、探索求知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亲近大自然的能力。老师在活动中,除了各种能力有了提高外,还了解到学生的许多心声看,更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我们将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活动研究的深度、广度,教师如何把握?
5、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更公正、全面评价学生活动表现、并且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力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他们不断地有所发现、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遵循“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形成解释,总结成果”研究程序,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
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学生的活动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活动原则。
参与性——能做到人人参加活动,人人都有收获;。
研究性——鼓励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研究意识;。
综合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系列性——围绕2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每个活动都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具体实施方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临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身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主,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并强调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于一体,来体现活动主题的综合性。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改中一门崭新的课程,也是这次新课改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教师认真学习理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评价及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空间。如关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随父母一日,体验父母的劳动辛苦等等;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后拓展背景资料等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设备,开辟校外活动基地,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渠道。
3、投入实践,让学生走进综合课程。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我们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考察社区居民卫生习惯”“自制新年礼物”等主题。
今后思考与发展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校本课程之一,老师们也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这一课程也得到了家长的称赞和社会的好评,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师生收益很大。因此,我们仍将积极深入研究并实施这一特色课程,鼓励探究式学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过程性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针对“培养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这一关键点,研究并形成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品质。
为了促进学生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本学期,我教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并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简单回顾与总结。
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当我们在活动中,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时,深深明白了“一杯水、一桶水“都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地充实知识、研究方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还经常学习相关法律,并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律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我们来说还是全新的领域,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氛围未能形成。社会、家长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持,觉得这学科不重要,有这些观念的'家长人数不少。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得到更多家长的支持,我们也会在舆论宣传方面做得更细致,更彻底。
2、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说实话,我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门学科上,只能尽力而为。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个课题可能要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个门类的知识,有许多问题我有时根本无法解决,所以得经常学习。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诸多问题,但我们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1、我引导学生以“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富饶的土地能使植物更加茁壮地成长,积极向上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加健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教研组为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求索创新的舞台,力求将活动植根于开拓的土壤,让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全新天地跃动活泼的身影。
“有诗的日子会多一点浪漫,有诗的人生会多一些精彩。”本学期综合实践长线活动,三年级的孩子与诗同行,步入诗歌的殿堂。课堂上,一双双小手燃起了生活的无限诗意,一张张儿童诗小报,凝结了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创造,点亮了诗歌的明灯。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孩子们展开想象的双翅,颂春天,一首首春天的小诗赞出了对春的无限热爱;唱春天,耳熟能详的歌曲重新赋词,诗心、童心,唱响了无比美妙的“春之歌”。
时逢端午节,我们三年级同学依托教材开展了“吃粽子,长学问”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学生们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课下自己搜集资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上交流,教室的黑板上画着两条金黄色的龙舟,写着三个大字:“端午节”。同学们围绕“端午节”展开了讨论。各式各样的风俗同学们已通过课前的搜集、调查了如指掌。同学们还饶有声色地介绍了自己在家包粽子的经过,以及包粽子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一篇篇作文。同学们互相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这么感兴趣。通过这次活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粽子吃着好吃,做起来难啊.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体验了包粽子,粽子包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闪活动感悟出一个道理,劳动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还选择了“关心社会生活”这个研究主题,我们围绕“保护家乡的运河”这一课题开展活动。希望通过有关“运河”的各种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河,保护家乡河,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们献计献策,有的设计了“您好,请别倒垃圾”、“保护家乡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有的编写了一首首保护运河的儿童诗。”有的还写信给运河沿岸的居民,信中希望他们不要再往河里倒垃圾、排污水,能在河两岸种树、种草、种花。在河里养上金鱼。.有的学生用笔画了一幅幅环保宣传画。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并以我的校园生活,家乡习俗为切入点来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在我的校园生活主题下,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认识及调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我只让学生从学校各功能室及活动场所这方面入手,简单的去认识认识学校的功能室的数量,用途及现状。从另外一方面讲也可以增强学生爱护学校公物的意识。
另外这学期我还结合我校的特色,安排了剪纸作为学生在校的另外一种校园生活。让学生从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到了解我校独有的剪纸艺术特色,也让学生感受我校剪纸艺术的浓厚氛围以及在剪纸过程中体验剪纸带给他们的乐趣,我这一块主题也是我接下来要和学生实施的内容。
校园里的生活丰富了学生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而走出课堂,社会的知识给学生呈现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现在的学生不同以往的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经历过的或者接触过得事物都不怎么理解。就比如拿我们经常吃的年糕和红糖,他们就不知道制作年糕和红糖的原料,加工过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增设校外的这些知识,让学生慢慢的去了解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半个多学期下来我碰到了一些问题:
1、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回归的课堂上的时候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民风民俗——红糖甜红糖香的时候,我自己也是仅仅局限于网络上那些关于红糖的知识。
2、可能你会说不懂就让他们去调查,去探索。但是说起来都是很容易的。像这些知识的调查,都必须要在课外完成的,可能有些还要走街串巷,寻亲访友问过来,谁陪着他们去调查?家长?老师?或是他们自己成群结队,貌似都不可能吧!
3、以上提到了家长,但在家长眼里综合实践活动他并非是是一门主课,引不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重视。就比如我布置下去的在家炒年糕,游永中河泥荡,给我回信的也只有一两个人。
4、其实我个人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忙完两个班的数学之后,已经非常的疲惫了,于是在综合上面下的功夫就少了。而且我担任的班级数比较多,很多时候都不知道班级之间的进度。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县教研室以及总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广泛进行调研,使课程开设更科学。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学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各年级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
2、精心设计主题活动。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学校确定的大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学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经过广泛的调研和交流,最后学校决定开设以下几个主题活动:我们的压岁钱、春节习俗、我们的传统节日、校园垃圾、我校的卫生状况调查、中国梦我的梦。
1、课时安排到位。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按照国家课程规划每周安排1课时,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同时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统一安排使用。
2、教师管理到位。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选人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择优选出优秀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活动指导到位。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4、评价、总结到位。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门课程上好。我们将从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规划,真正使这一课程成为激励学生上进,拓宽学生思路,开拓学生视野,形成学生能力与技巧的一门课程。
本学期,三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的综合实践课设定了三大主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希望通过这三大主题激发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这是因为他们对身边的小事往往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认识身边的小事,不仅会理解小事的教育意义,而且会提高思维的品质和研究习惯。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每周一课时,便于师生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便于开展活动时进行资源共享。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收集名人图像。
一、提问导入:
1、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板书课题:一、我的偶像。
二、新课:
1、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小结: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和教材加以拓展,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综合实践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活动。
本学期我班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亲身参与、搜集、动手、体验为主,充分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学生探究发现、社会调查、参观、合作交流的教学活动。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有关“参观污水处理厂”、“江阴鹅鼻嘴公园春游、“《爱伴我成长》主题班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初,我发现班级有的学生对亲情的淡化,不珍惜老师、家长的劳动成果。针对这种情况,决定开展《爱伴我成长》主题班队活动。活动通过展示旧照片,讲旧照片的故事,让学生回忆童年的往事,了解长辈对自己的无限关爱。通过活动,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家庭的爱,集体的爱,同学的爱,老师的爱。是爱让我们充满欢乐,是爱让我们健康成长,是爱让我们享受幸福。学生在活动中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报达父母的爱,老师的爱。
另外,江阴之旅也是学生最高兴的一次活动。学生在春游中感受到渡江纪念馆的庄严,感受到江阴大桥的雄伟壮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工业污水处理厂,让学生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参观以后,学生纷纷表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此外,本学期我们还根据季节、节日、课本的内容开展了一些短线活动,尽量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扩大眼界,亲自实践。
这虽然是一些小小的活动,但学生通过调查、动手、搜集、访问,有了很大的收获,学习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真正的体验和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组建由学生为主体的春蕾文学社和小记者班,利用节假日及学校大型活动期间,进行采访及组稿,编辑学生自己的报纸、文集,在校内外发行,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与理、化、生学科的紧密配合中,通过对理、化、生知识的系统了解,自行设计相关有益的实验观摩活动方案及趣味知识竞猜等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促进了理、化、生学科的健康发展,并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和探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设想,从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确立了“主动探究,主动展现,主动构建”的课程目标,奠定了学好理、化、生知识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使胜利门中学的理、化中考成绩一直领先于市内同类学校。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对学生,开设对家乡水资源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乡水源质量的变化和追踪调查污染源,结合理、化、生、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和具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源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处理的崭新设想,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家乡水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科学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清洁水源的蓝图,颇有新意。而后又带领学生去市芦村水处理厂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家乡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和处理后达到的效果,亲眼目睹了处理生活污水的各个过程,增进了理性知识,为探究性课题注入了具有现实性、科学性的活力。通过参观活动,学生还对厂方交与一项任务大感兴趣,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水处理后留下的固体污泥如何进行综合利用?回来以后,学生们设计了不少的方案,进一步加以论证,准备将这些原来只能放到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处理的污泥用于种花、用作某些植物生长的基肥等,又一次为学生对新课题的探究开拓了新视野,引发了他们美好的遐想。
如历史学科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东林先贤的爱国精神,亲临东林书院旧址进行实地采访和参观,对进一步理解东林精神增添了不少新的材料和内容。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当时东林先哲们提出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了深刻理解和深层次的探究,激发了学生认真读书,长大报效祖国的积极性。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利用秋游之际,在综合活动基地开设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通过各类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活动,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光荣观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扬和提高,使教育寓于活动之中的理念得以进一步的证实,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学生在校期间,大量时间用于课堂师生的交流活动,而自主动手的机会偏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很有必要。我校在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中分层次开设了手工制作、手工编织的劳动技术培训。利用有限的工具、场地、时间,使学生动手机会得以落实,使学生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简单的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精心制成了许多与其幼稚年龄不相符合的精致作品,展示了新一代学生的风貌,使执教的教师们欣喜地看到祖国花朵的聪颖和才智。学校每年开展的校园艺术节活动期间,总有许多学生踊跃参与,呈送大量有学生自己动手制成的作品,吸引着众多师生的眼球,展示了学生们动手的才华。今天在胜利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板上的各类作品仅是许多优秀作品中的一角。数量虽少,但它确实充分体现了胜利门中学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显示了胜利门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迈上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仅仅是实施新课程改的开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任重道远。但我校的广大师生深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各兄弟学校专家、同仁的悉心指教;有全体师生的共同探索和紧密合作,在新的一手中,必将使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愿综合实践活动永远充满着绿色的生命力。
学期又走向结束了,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题目。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由于本语文课本中有关水果的课文,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水果在学生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围绕“水果”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发动家长带孩子上水果市场观察水果,了解产地,价格,并拍摄照片,再让孩子上网查找关于水果的资料,并加强课堂上资料的整理和选择。在这项活动中,加强评价,如同一小组中组员的评价,不同小组间的评价,包括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孩子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查找资料时,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广阔无垠的世界。水果的悠久历史,美丽的`色彩,鲜美的味道,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尤其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水果的神奇魅力。
但由于他们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在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如:更恰当地选择资料,包把握的方案设计的更完美一些等等。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题目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步了他们发现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县教研室以及总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广泛进行调研,使课程开设更科学。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学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各年级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
2、精心设计主题活动。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学校确定的大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学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经过广泛的调研和交流,最后学校决定开设以下几个主题活动:我们的压岁钱、春节习俗、我们的传统节日、校园垃圾、我校的卫生状况调查、中国梦我的梦。
1、课时安排到位。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按照国家课程规划每周安排1课时,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同时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统一安排使用。
2、教师管理到位。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选人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择优选出优秀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活动指导到位。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4、评价、总结到位。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门课程上好。我们将从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规划,真正使这一课程成为激励学生上进,拓宽学生思路,开拓学生视野,形成学生能力与技巧的一门课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学期,三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不应该过于看重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学校综合实践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坚定不移地依照新课程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深入,努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着重培养既有底气又有灵气且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现代小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
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
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
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
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
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两个学年,并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三年级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三(1)班《保护环境、绿化祖国》。
三(2)班《交通标志》。
三(3)班《海底世界》。
三(4)班《认识常州》。
尽管本次活动是很成功一次活动,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没有注意采集相关的事物材料和相关的影象材料,这是同学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造成的。
以上这些也是我们年级在下次活动中需要改善和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寒假“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学生经历了由开始的迷茫以及活动组织过程的辛苦及其收获的喜悦这样的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设计科学,调查、思考全面,可操作性强。
首先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实践活动本身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的活动,因此能力目标被排在首位,我们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查、采访、拍摄、记录、分析、讨论、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增进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再者就是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搜集、询问、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最后是知识目标的确定,那就是丰富学生的中国传统年文化知识,并开阔学生的视野。
(1)、确定活动主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确定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我并没有采用“先入为主”的强加方式,而是采用让学生集体、分组选择、讨论确定命题的方式,经过全班小组内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大多数选题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实践过,而眼前的放假面临着“过年”,虽然学生对于过年都感觉没有兴趣,但是尝试从眼前的事情入手调查或许会有以外的收获。学生的思考激起我的共鸣:我突然觉得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引导学生先从了解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入手,此过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生活的喜庆氛围,于是我积极鼓励学生的选题,本次实践活动就围绕着寻找过年的感觉来进行,我们师生还共同为本次的实践活动确立了主题——寻找“年味儿”。
(2)、师生共同拟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活动主题确立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开始共同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及居住的地段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寻找有年味儿的节日组、风俗习惯组、传说故事组和古诗组。最后,各组分别推选组长,并讨论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和计划。在他们讨论的同时,我参与其中,为他们出谋划策。(三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集体讨论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能够增强他们实践的目的性,保证他们的热情,利于他们完成任务。)。
(3)、安全教育是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在调查、搜集活动开始之前,我首先召开小组长会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及安全教育:出去调查时,一定要确保安全,小组长负好责任,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伴随着我们学生的寒假进行,在适时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发现一些比较隐藏的文化,同时,我们的活动区间为两个月,这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两个月的持续调查、搜集、整理、筛选资料时间的坚持性比较恰当,时间过短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和完整,太长容易分散与拖跨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比较恰当的时间安排中,我们的活动进行得比较圆满。
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小组为资料交流及集体交流;第三阶段为成果后期制作和展示;第四阶段总结表彰。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实施过程,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放寒假后日期已经进入腊月,“年味儿”已经悄然开始。在我们农村,各种腊月节日也接踵而至。这个活动可以通过看日历、询问家长等方式进行;在寒假中,可以通过赶集的方式观察到“年味儿”;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年味儿”,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是在学生的可操作能力之内的,怎么具体操作还要讲究一下方法和方式,这也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师生都收获颇丰:学生无论是从实践能力还是知识方面都较以前有所大的迈进,教师更是收获了放手后的喜悦。“实践得知识”,“实践促发思考”,“实践培养、提高能力”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反思。通过“寻找年味儿”这个平台,我们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于生活的感知更加深刻,“年的味道”、生活的滋味原来是要靠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的。
学生:
通过“寻找年味儿”,我们收获了快乐、友谊、合作、知识和技能。谢谢老师帮我们搞了这么一个有文化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总隐含着种种文化知识,只要你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我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年”文化,我更找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在哪里?就在那美丽、神秘的风俗、传说里,在那喜庆的春联上,在那阵阵的鞭炮声里,在那串串的祝福声中,在那与时俱进的变化里……如果我们不亲自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年味儿”一直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曾经对于过年没意思的想法和说法也荡然无存,曾经感受不到年味儿的浓厚是自己太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和调查了解。
老师:
2、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说,学习要实现“教学做”合一。他提倡学习应该是“做中学、学中做”。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恰与此吻合,本次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培养了学生调查、了解、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动手、合作等实践能力。他们能由制定方案时的茫然,活动开展时的困惑,一直坚持到最后获得成功,不但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春节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们根据本地文化资源的适时性,因地制宜地创设活动的情景,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难以忘怀”。可见,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不足之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预见性的欠缺。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集市上采访时遭到了摊主的拒绝,理由是耽误生意,再者因为是寒假活动,个别学生因天冷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与家长沟通的欠缺。不少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不了解,多数家长注重学生的成绩、安全而不让孩子出门调查了解。还有的家长怕孩子上网上瘾便封锁了电脑。
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确保活动顺利、有效、愉快地进行。
活动结束后,我们的王春来校长给予我们活动良好的评价,他说: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已经真真切切走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侯老师指导我校三年级学生学生进行的“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无疑给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实施做了很好的榜样。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中间段,如果指导得当,那么他们的实践能力将会对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童年起到最深刻、最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本次实践活动证明: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很强的搜集、调查、筛选、合作、交往等实践活动能力,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整、有序并按时完成任务,在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时时处处是以主体的地位在进行活动,而教师仅作为一名主导者参与其中,与学生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对话,这样做既大胆放手给学生,又很好的控制住学生的活动并达到“活”而“不散、不乱”的成效。虽为三年级小学生,能在“寻找年味儿”调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成功便自然在意料之中。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并以我的校园生活,家乡习俗为切入点来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
在我的校园生活主题下,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认识及调查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我只让学生从学校各功能室及活动场所这方面入手,简单的去认识认识学校的功能室的数量,用途及现状。从另外一方面讲也可以增强学生爱护学校公物的意识。
另外这学期我还结合我校的特色,安排了剪纸作为学生在校的另外一种校园生活。让学生从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到了解我校独有的剪纸艺术特色,也让学生感受我校剪纸艺术的浓厚氛围以及在剪纸过程中体验剪纸带给他们的乐趣,我这一块主题也是我接下来要和学生实施的内容。
校园里的生活丰富了学生学习之余的空闲时间,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而走出课堂,社会的知识给学生呈现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海洋。现在的学生不同以往的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经历过的或者接触过得事物都不怎么理解。就比如拿我们经常吃的年糕和红糖,他们就不知道制作年糕和红糖的原料,加工过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增设校外的这些知识,让学生慢慢的去了解家乡的一些民风民俗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
2、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短短的一个学期,学生们在运用知识,用本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深切的体验,产生了积极的思想感情,激发了孩子们那种研究生活和研究科学的欲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半个多学期下来我碰到了一些问题:
1、理想总是美好的,但回归的课堂上的时候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比如在教学民风民俗——红糖甜红糖香的时候,我自己也是仅仅局限于网络上那些关于红糖的知识。
2、可能你会说不懂就让他们去调查,去探索。但是说起来都是很容易的。像这些知识的调查,都必须要在课外完成的,可能有些还要走街串巷,寻亲访友问过来,谁陪着他们去调查?家长?老师?或是他们自己成群结队,貌似都不可能吧!
3、以上提到了家长,但在家长眼里综合实践活动他并非是是一门主课,引不起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重视。就比如我布置下去的在家炒年糕,游永中河泥荡,给我回信的也只有一两个人。
4、其实我个人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忙完两个班的数学之后,已经非常的疲惫了,于是在综合上面下的功夫就少了。而且我担任的班级数比较多,很多时候都不知道班级之间的进度。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选择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有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古树名木,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进行,做得非常好,锻炼了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这学期组织了小制作比赛、设计大赛等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这学期里,学生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区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本学期,在学科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好习惯伴我行”和“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完善了综合实践制度。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要求,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搜集整理有好习惯、交通安全的有关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通过综合实践的开展,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综合实践评中获得了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学科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富饶的土地能使植物更加茁壮地成长,积极向上的环境能使心灵更加健全。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教研组为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求索创新的舞台,力求将活动植根于开拓的土壤,让孩子在素质教育的全新天地跃动活泼的身影。
“有诗的日子会多一点浪漫,有诗的人生会多一些精彩。”本学期综合实践长线活动,三年级的孩子与诗同行,步入诗歌的殿堂。课堂上,一双双小手燃起了生活的无限诗意,一张张儿童诗小报,凝结了孩子们的审美、想象、创造,点亮了诗歌的明灯。春天,草长莺飞,鸟语花香,孩子们展开想象的双翅,颂春天,一首首春天的小诗赞出了对春的无限热爱;唱春天,耳熟能详的歌曲重新赋词,诗心、童心,唱响了无比美妙的`“春之歌”。
时逢端午节,我们三年级同学依托教材开展了“吃粽子,长学问”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学生们围绕端午节这个主题,课下自己搜集资料,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课上交流,教室的黑板上画着两条金黄色的龙舟,写着三个大字:“端午节”。同学们围绕“端午节”展开了讨论。各式各样的风俗同学们已通过课前的搜集、调查了如指掌。同学们还饶有声色地介绍了自己在家包粽子的经过,以及包粽子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并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一篇篇作文。同学们互相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这么感兴趣。通过这次活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粽子吃着好吃,做起来难啊.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体验了包粽子,粽子包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闪活动感悟出一个道理,劳动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快乐,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还选择了“关心社会生活”这个研究主题,我们围绕“保护家乡的运河”这一课题开展活动。希望通过有关“运河”的各种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河,保护家乡河,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们献计献策,有的设计了“您好,请别倒垃圾”、“保护家乡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有的编写了一首首保护运河的儿童诗。”有的还写信给运河沿岸的居民,信中希望他们不要再往河里倒垃圾、排污水,能在河两岸种树、种草、种花。在河里养上金鱼。.有的学生用笔画了一幅幅环保宣传画。这样的汇报、交流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它既是对研究成果的汇报,又是对研究方法的梳理,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坚定了他们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1、我引导学生以“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市中心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领悟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实践活动,将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理解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动中。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三、建立综合实践网站,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学期,在市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过程。
四、取得的成绩、反思。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市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市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1、我引导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科学实验”“人与自然”等侧面提炼主题。让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让学生“在考察中学环保”,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丰富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围绕这个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了解班级布置不易,也就热爱班级了,起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最终达到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
总之,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把综合实践课落到了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要求,今年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生态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现作如下总结:
我们的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关爱,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与人的相容与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如同学们制作泡泡液,老师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分组合作,每个班级分为8个大组,每组都有两位组长负责,分工并合作。在活动中,同学们溶的溶,装的装。有的同学没有带部分材料,心里非常着急,其他同学看见了,马上轮流借他用。一会儿工夫每人都制作好了泡泡水。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比较重,平时难得参加体力劳动。而综合实践活动课就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亲历劳动的快乐。当孩子们来到校园的生态园时,仿佛是一群欢乐的小鸟,一下子扑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泡泡液,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活动,同学们心里个个乐开了花。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另一个特点是,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学习时空的突破,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因此,我们时常要带领学生去户外活动,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牛皮癣”是危害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之一,在清除“牛皮癣”活动后,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篇篇活动体会。有位同学这样写道:生活中的“牛皮癣”无处不在,这些虚假消息不仅危害社会治安,还影响社区街道环境。这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让我受益匪浅是啊,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也来自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源于生活的课程,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吧!
本学期,三年级的同学们接触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比起其他课,这门课更具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每一次活动都是那么积极踊跃。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时,不应该过于看重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等。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收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反思本学期的综合实践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处是:
1、激发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巨大热情。
2、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不足之处有:
1、面对这门课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后还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给自己不断充电。
2、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好的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主动研究的精神。
3、对于身边的资源利用的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寻求其他相关人士的帮助。
展望下学期的工作,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吧,尽我的所能把这门课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与进步。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个新的名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广大师生来说,这个新名词在今后将会变得越来越熟悉,并具体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了促进学生树立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生活和生产技能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现由活动课、劳技课向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本学期,我校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特对本学期工作做简单回顾与总结。
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引导本年级学生走进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课程。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初县进校领导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材培训,接着到寨里听了两节研讨课,平时老师们认真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坚持讨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达到了预想目标,且趋于完善,我们全体师生会让这学科逐步向形成比较完整规范的校本课程努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社会的综合性问题。当我们在活动中,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时,深深明白了“一杯水、一桶水“都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反思,不断地充实知识、研究方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仅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比如在《过年啦》这个主题活动中,达到以下几个目标:通过了解过年的来历和故事、春节的习俗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比较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学习如何整理资料、利用资料;比较过去和现在的年货情况,逐渐了解和掌握访谈、比较、观察等研究的基本技能;参加除旧布新的打扫和布置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体会助人与互助的快乐,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我们来说还是全新的领域,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宣传舆论工作未做好,社会氛围未能形成。社会、家长不清楚、不理解、不支持,活动初期,觉得这学科不重要,有这些观念的家长人数不少。但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得到更多家长的支持,我们也会在舆论宣传方面做得更细致,更彻底。
2、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是由数学老师兼任的,说实话,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这门学科上,只能尽力而为。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个课题可能要涉及到各个学科各个门类的知识,有许多问题教师根本无法解决,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需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虽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诸多问题,但我们毕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相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必将驶入我校高速运行的快车道。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老师从讲台上下来了,学生头抬起来,手举起来了,话多起来了,身子站起来了,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教坛枝繁叶茂,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绿荫满地,前程似锦!
在这一学期中,我校三年级依照新课程理念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向多元融合、关注社会、科学运用、艺术创作等多角度、多领域,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
1、自主化。
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制定活动方案。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然后根据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制定。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由教师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处理,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社会、科学等融会贯通,保证了新的活动方式的实施。
2、阶段性总结。
为了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组织统一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指导工作,教师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包容量非常广泛,学生认为有研究价值的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内容,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生存在社会生活中。
1、教师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确定阶段活动的方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新思想、新发现。
2、本课程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本课程渗透于各门学科中,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本课程的评价不仅在乎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在乎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本课程强调方法、形式的综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的、富于探究的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着眼于指导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感受、体验中,发现实际生活、现实社会、自然世界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积极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发现一些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综合实践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
学习他人的先进理论和案例分析,要求自我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探索、实施和研究。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258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