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教师需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下面是一些教师在编写教学工作计划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飄”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教学重点】。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出示图片:春、夏、秋、冬。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4.读四季的名称。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2)相机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学生借助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认识秋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霜”是怎样的画面。
(1)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枝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霜。
(2)认读生字,巩固读音,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3)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秋霜。出示词卡,复习词语,巩固读音、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6.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7.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降落”。(指名读—齐读)(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8.师生合作,表演读(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师:什么吹?生:春风吹。师:什么落?生:夏雨落。师:什么降?生:秋霜降。师:什么飘?生:冬雪飘。男生,女生问答读。
9、有感情地朗读第二组词串。
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写春、冬、雪等3个字。2、熟读课文,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教学重点】。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多种形式诵读,,感受语言的音韵美。三、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飄。2.书写生字。教学书写“春、冬、雪”三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日”字,贴住撇,不碰捺。
(3)教学书写“冬”字: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5)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6)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四、复习巩固。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1:春夏秋冬》-人教部编版。
授课类型。
识字。
学校。
白山市朝鲜族学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和耳刀旁。2、初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四季的美好,和四季的特点。
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出示图片)。
2、你们喜欢四季吗?你最喜欢那个季节?
3、欣赏课文朗读。
学生欣赏图片。
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生听范读。
利用挂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须的情感因素。
二、初读课文识字、合作探究解疑破疑。
1、请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2、展示学习成果,认读生字3、提示学习生字过程中,互相给出提示,提示认读多音字。
6、学习新偏旁:雨字头。
7、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霜雪这两种生按提示朗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
指名读、开火车读。
生交流自然现象。
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交给学生识字方法,积累学习更多的生字。
自然现象吗?
8、认识更多带有雨字头的生字。
9、雨字头生字的书写,教师范写生字。10、请找出词组中表示动作的词。11、认识新的偏旁耳刀旁。
学生认读学生书空学生认读生字。
四、展示交流。
深化理解1、读中体会练习朗读。
2、谁能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些动词?3、让我们把这些动词加上动作来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读。
4、教师做示范朗读,师生共读。
5、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6、谁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
7、再次仔细观察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
8、下面请小组合作读一读,读准字音,2小组相互正音。
学生展示生练习朗读。
仔细观察图片。
再次仔细观察。
小组合作朗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实践提升。
形成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2、师生共同朗读。(加上动作朗读)3、给同学们增加难度根据插图和板书,加上动作试着背诵课文。
师生共读。
生背诵课文。
2、教师总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好好的感受四季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吧!
生交流学习收获。
八、板书设计。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九、教学反思。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有的愤怒地说:有的不解地说: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2)指名发表看法。
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观点是否鲜明、正确2、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没有,有没有凭据。3、有没有独到的见解。
三学生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初稿。
1、好朋友之间互改。2、自己修改。
第三课时。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
教学。
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教师日记本。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吗?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4、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5、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作业,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伯使自己动情的事。(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打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4、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5、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6、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进程中,师生不仅存在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存在着人的情感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要。如何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我尝试新的“四步”教学模式,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艺术性,做好题型设计,把握好知识量和难易层次,处理好师生的地位与作用,讲究板书的艺术性,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它犹如一条纽带,将师生间、同学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创设信息传递的桥梁,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入知识新领域,又可以形成课堂教学活跃、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通过师生、同学间互动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新时代新形势下,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近年来,第1页课堂教改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也初有成效,而如今面对“90后”和即将到来的“00”后的初中学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教改还要迈大步伐,开拓课堂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发挥个人优势,增强合作意识,表扬先进,鼓励落后,将竞争机制、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以适应现今中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几年来我尝试“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讨论---释疑----达标”。
自学:老师出示“自学指导”给学生指明本节学习内容和导学题目,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探求新知,也就是老师给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开辟课堂前进的道路。讨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本节知识初步认知和理解,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对于存在疑惑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达到对本节知识基本掌握,全组学生达成共识。以小组长为代表将全组性疑难问题汇集于老师。
释疑:老师将各组汇总的疑难问题再进一步讲解,在此环节,若其它小组学生有会的就让学生解答,切忌与学生“抢上风”,慷慨地把讲台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自我。只有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才做解答。达标:达标检测是检验本节效果的重要环节,命题既要注重“双基”,又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达标的结果一定要及时检查、纠错、总结,对于成绩优秀的要及时表扬。
第2页二.做好组织教学,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
第3页所学知识很快就能说出答:,老师接着问,还有更简单的表示方式吗?这样就扣人心弦,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课题就会给学生探求新知,设置悬念,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教学。
四.题型设计要有代表性,层次性。
在进行自学指导、讨论分析、释疑、达标各阶段,首先题目和题型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创设拓展空间,让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感知探求新知的乐趣。其次题目和题型的设计还要有代表性,精选精炼,建立网络资源平台,习题库。如七年级代数2.9《有理数的乘法》第三课时,若有这样的练习:1.(-1)(-1)=---__2.(-1)(-1)(-1)=-__3.(-1)(-1)(-1)...(-1)=__4.(-x)(-x)(-x)...(-x)=-__.并对4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的设计,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为学习下一节《有理数的乘方》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铺垫,并能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样巧妙的题型设计就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五.把握适度的知识量。
第4页过程,课堂上知识量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情况,影响着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把握好知识量和难易度,以免造成学生“吃不饱”或“吃不消”的情况出现,既要顾全整体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注意尖子生的知识面拓展空间,和发散思维的开发。六.正确处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现代中学数学教师应是一个明智的导演,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指导学生扮演好演员的角色。教师既是模特、评论员又是欣赏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趋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尽发挥其所能,展示其才华。
总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受益一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在新课标下,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上多探索,多创新,让学生在身、心、智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在新时代走在改革的大道上,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规律,适时自我调节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步骤,把握课堂师生互动的艺术性,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大胆尝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实现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努力。
第6页。
1认读词语。
2认读生字。
学习跟车有关系的词语、生字。
启发:上节课大家交流了各种车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车的名字你在上街观察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其他跟车有关系的事物呢?比如,十字路口上有红绿灯,交通警察,路边有站牌等等。鼓励学生说说所见所闻,认读相应的词语,学习生字:交、通、警、察、司、售、票、道、员(复习,以前学过)。
游戏《马路上真热闹》:学生分别拿上写有各种车名的卡片(也可以识字卡,临时组合成车名)以及交通警察、人行横道线、站牌、司机、车站、乘客、售票员的卡片,做情景游戏。根据人数分组进行。
只写部分,其余放到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难点:是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生1:我搜集的诗句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搜集的诗句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我搜集的诗句是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生4:我搜集的诗句是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二、作者简介。
生2:我补充一下,余光中着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三、朗读吟诵。
师:在二00四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余光中亲自朗诵了这首诗,那么,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抒发的是怎样的浓愁呢?我们来听一下.
(播放春节晚会片段)。
师: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忧郁深沉。
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所选择的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同学们最近和家长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走进《车的世界》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学习的成果,说说你们都收获了什么。
1 交流汽车图片或模型。大家相互补充,说说展示的车的用途、特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认识相应的车的名字中包含的生字。
2 交流录音,听声音判断是什么车,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
3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车?见过但是我们没有找到资料的,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下。
4 复习巩固识字成果。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师:你们真能干,不用老师教自己上街认了这么多字,现在,把它再复习复习,同桌或者小组内大家互相考一考,把不太熟练的字再记一记。
多媒体出示新型研制中的太阳能汽车等图片,鼓励学生讨论汽车的优缺点,展开想象,说说心目中的汽车。
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何方军。
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备课是根本,教学设计是关键。整个教学过程是不是衔接有序,是不是张弛有度,是不是游刃有余,自然重点体现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上。具体到一份语文教案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思路,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选择,做到量体裁衣,恰如其分,做到可操作性强,课堂自由度高,学习效果显著。
一、了解全文内容大多数文章的教学都可以设计这一环节,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们进行下一步学习的基本前提,设计此步骤主要是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初步认识。在形式上,有让学生进行概括、复述等多种方式。例如,像记叙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像说明文,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找出全文的说明对象和其主要特征;像议论文我们可以要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或者全文的中心论点等。
二、理清文章思路设计这一步骤,就是要透过文章表面形式来弄清其句、段、节是怎样互相联系组合构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表达主旨的。作者组织材料是不是有“路”可寻,怎样理出文章的思路,有哪些方法?在形式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开头、结尾、铺垫、过渡、照应、层次、线索、顺序、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探寻和发现。
三、归纳文章要点这是训练学生处理庞杂、繁琐材料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去粗取精,化零为整,化繁为简,有效地驾驭语言材料,这也是适应我们这个信息化时代提高工作效率的客观需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这一步,在具体的方法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找中心句,提炼梗概,去枝取干,找核心段落等形式来展开。
四、品评重要词句它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有效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对文中所有语言材料来分析鉴赏不可取也不可能,所以只有选取精当的词句进行品味。在方法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词语的添加、删除、替换、颠倒等进行比较鉴赏,反复咀嚼和感悟,从而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匠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动学生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各抒己见,来表达自己对某个词句品析心得,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
五、探究文章难点每篇文章学生学得透不透彻,可以从他们对其中难点的把握程度来评判。把这样的内容可以让给学生,教他们主动探索研究,这样做不仅比老师片面的讲解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而且使学生从发现中获得成功的快乐,产生成就感,这样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方式上,这个环节的设置一般是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气氛达到高潮,时机成熟之时。同时,老师点拨和启发要适可而止,更要倡导发散思维,特别鼓励学生创新。
六、交流阅读感受如果两个人一人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他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课堂上的自由交流对提高学习质量非常重要。可以说,封闭的课堂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开放的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辩,比他们心安理得地一味接受要有益得多。在操作方式上,可以让学生就文章中某一点谈一谈他个人的感触和看法,不拘形式,不拘内容,不拘对错。此外,使这一环节要达到预期目的,教师可敞开心扉,营造轻松氛围,使学生敢自由交谈。
七、欣赏文章美点不可否认,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文章则是语言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它当然就包含着艺术美的成分,所以,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对文章艺术美的欣赏。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教学中怎样设计和定位这一步骤的具体内容?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语言美:从句式、修辞、词汇、节奏、音韵等角度;人性美:从真、善、美、假、丑、恶等角度;情节美:或一波三折环环相扣,或起伏跌宕扑朔迷离,或扣人心弦出人意料,或巧布疑阵妙趣横生;意境美:或优美,或壮美,或凄美;形象美:或崇高,或卑劣;结构美:或层层铺垫,或一线串珠,或开合回环,或一笔带过,或首尾照应,或一脉贯通等等。
八、感悟作者情感好文章从来都是文情并茂,翻开语文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种种情感随处可见。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情感因素,不仅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没有达到,甚至还不利学生的整体学习,所以有必要在有些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一环节,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例从《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体味到作者爱的真挚爱的深沉;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要感受到作者的壮志豪情和胜利的'喜悦;从《纪念白求恩》我们要领悟到作者的痛惜与敬仰。有情有理,而且通情才能达理,这样理解文章与作者就可以更为便捷。
九、积累经典词句新老教学大纲都不约而同强调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只有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有丰富的产出,所以抓积累是我们始终不渝的重要教学手段。积累的方面可以是多方面的,或知识,或情感,或方法。设计这一环节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背诵式积累:精彩段落、句子、古诗文等都可采用这一方法;运用式积累:对于特别有用的句式、典雅的词汇,让学生或仿写或造句。达到掌握的目的;摘录式积累:让学生对其比较喜欢的文段进行摘录,以备反复阅读。
十、精读重点段落如果老师对一篇文章的讲析从头至尾泛泛而谈,不在重点进行突破,这不仅没有提高学课堂效率,而且还慢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从精读重点段落的角度有取舍地进行阅读训练,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掌握阅读规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一环节,将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落在了实处,把课堂教学变得紧凑而高效,要求就是精读的段落要典型,训练的方式要巧妙,选择的角度要新颖,不然就变成了纯粹的课堂练习了。
十一、揣摩写作方法一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其中对写作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是指导我们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我们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对创作方法有路可循,有法可鉴。且我们用课文篇目作例子,现身说法,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便于他们借鉴和摹仿。例如,我们学习《纪念白求恩》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对比写法和夹叙夹议写法的妙处;学《小橘灯》这一课,学生会熟悉象征写法和以小见大写法等。
十二、迁移写作训练学习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我们在教学时,有意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既巩固学习成果,又拓展思维。所谓迁移,其实就是以已有的教学材料作为支点,让学生走向新知和独立的过程。现有的教学材料其实是一块跳板,一个支点,一根拐杖,让学生进行摹仿,进行创造,从而增长能力。在形式上,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续写,扩写,仿写,进行想象创造。例如,在教郑振铎的《猫》这一课后,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第三只猫,来向主人倾述自己内心的冤屈,表达自己的清白,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情智的目的。(全文共2749字)。
作者:何方军。
地址:湖北省公安县向群中学。
邮编:434318。
作者邮箱:hefj5817770@163.c0m。
《春夏秋冬》让大班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作为教师的你,你的教案设计制定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春夏秋冬》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录像,四季花卉的拼图、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2、花卉图片与幼儿人数相等,自制骰子(上面有春夏秋冬四个字,供游戏时使用。)。
3、幼儿已有认识四季的基础。
1、交流、分享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菊花、桂花、腊梅花。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加深对四季花卉的认识。
3、产生关心、爱护花卉的情感。
一、放录像——校园里的花。
1、教师:“这都是些什么花?它们在哪个季节开放?其他季节有些什么花开放?”
2、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并谈谈喜欢它的原因。
二、操作活动——拼图(认识四季常见的花)。
1、教师:“我把录像里的花拍成了照片,可是被小朋友剪破了,你们能帮我拼好它们吗?”
2、幼儿操作,拼好后并互相讨论自己一组拼的是什么花。
3、每组幼儿交流、分享活动。
(1)教师:“你们拼出来的是什么花?”(将幼儿拼的图片放在黑板上展示)。
(2)要求语言流畅的从花的颜色、花瓣、叶子等方面介绍。(介绍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不认识的花。)。
(3)找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
三、
分类。
1、教师:“想一想,这些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花儿说:‘我们想回家,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送我们回家呢?’”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给花儿分分类,还要说出这么分类的理由。
展示“春夏秋冬”的四个板块(让幼儿一一指出,教师引导幼儿归类)。
3、教师:“你还见过什么花?他们在哪个季节开放?”
教师小结:四季有不同的花,花有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有的有香味,有的没香味。
四、游戏巩固。
1、教师出示骰子:“这个游戏玩过吗?平常怎么玩的?”(请一幼儿示范)。
2、介绍游戏要求:骰子掷到哪一面朝上,掷的小朋友就要根据图片说一句话,如春天就说“暖和的春天到,迎春花迎春花开”夏天就说“炎热的夏天到,荷花荷花开”。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五、活动延伸。
这些花除了可以观赏,还有其他用处吗?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花的知识吗?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呢?(引导孩子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六、活动建议。
环境创设:在班内的自然角或种植园地中,可以常种些会开花结果的植物,让幼儿感受花卉的美丽和收获的喜悦;各季生长的花草树木能使种植园地常年有美丽的风景。
家园共育:教师可将种植活动延伸到幼儿家庭,请家长协助幼儿载一盆花督促幼儿每日记录,然后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流种植经验。
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在语言活动中,幼儿可以欣赏与花卉有关的儿歌、童话;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画自己喜爱的花卉;科学活动中还可收集花卉的“种子”,“解剖”花朵,制作标本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生成活动。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表现出对花卉的热切关注和强烈兴趣,及时、智慧地解答幼儿的各种问题,激发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
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锻炼反应的灵敏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能根据季节特征参与制定游戏规则,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在活动室里划出春、夏、秋、冬的四个区域(用纸板画出带表四季的画)。
一、学儿歌《一年四季我知道》。
2、学念儿歌《一年四季我知道》。
提示:教师说前两句,幼儿说后两句。
二、欣赏歌曲《四季童谣》。
1、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歌曲《四季童谣》。
2、请幼儿结合歌词讲述四个季节的典型特征。
三、游戏一年四季我知道。
1、教师交待初步的游戏规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边沿圈走,边念儿歌《一年四季我知道》念完儿歌,教师出示四季图片,出示哪一个做哪一个季节的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熟悉活动室里的四个区域。
3、教师与幼儿共同商定与每个季节特征对应的动作是什么。商定的动作要符合季节的特征。
4、教师。
总结。
幼儿的讨论结果,把商定好的动作加进游戏规则中。
5、幼儿与教师一起按规则玩游戏提示:游戏进行几次之后,教师可请个别幼儿来指挥游戏,并请幼儿创编四季的动作建立新的游戏规则,然后再继续进行游戏。
1、综合运用搓、压、盘、手捏等多种方法表现海星的形态。
2、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3、能充分想象、尽情创作。
1、幼儿已欣赏过“海星”视频。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音乐《水族馆》。
4、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一起欣赏过奇妙的海星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2、分组讨论:用学过的多种方法塑造奇妙的海星。
(1)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制作的内容及方法。
教师:你想制作些什么?准备怎么做?
(2)幼儿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代表交流作品构思。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运用搓、压、盘、手捏以及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和装饰。
(2)教师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1)鼓励幼儿将本组的作品编成一个故事。
教师:请每组的代表来讲讲你们的海底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吧。
本篇课文是我们语文新教材第三单元第三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演说词。旨在培养学生能进行自主鉴赏,善于思考,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采用指导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进程也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所以在这节课中,我期望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资料和预习质疑,在课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思维,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使他们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期课改告诉我们,我们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自然有它的工具性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文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是必须的,但我认为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领悟点什么,对于他们的学习甚至生活上还有哪些实际的好处,这是我们老师应该要教育与培养的。就这篇文章而言,我觉得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情感体验的绝佳途径,现代的学生,特别是高中的学生,相对封闭的生活学习方式已使他们身心俱疲,本文涌动的激情正是唤起他们蓬勃生机的很好媒介。
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真正的生活、思索则同样可贵。所以在课上我意图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新念,在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得有针对性,有实用性。
1、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形状,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创意绘画。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采用多种作画形式,创作与众不同的画面。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和良好的绘画习惯。
1、课件:利用西餐具小刀、小叉、小勺子添画为爸爸、妈妈和孩子。
2、蜡笔、水彩色、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卡纸、沙纸、碟子、水桶等。
3、供幼儿想象的各种各样的物体若干。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
出示实物西餐具小刀、小叉和小勺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小刀小叉还可以变成另外的东西,你们想看吗?
二、示范创意绘画的方法。
1、出示课件制作,示范创意绘画的过程,让幼儿懂得根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创意绘画,激发幼儿对物体创意绘画的兴趣和愿望。
2、总结创意绘画的方法:根据物体的.形状,发挥想象和创意,确立一个主题,添加适当的内容,创作出一幅图画来。
三、启发幼儿想象、引导构思、创意绘画。
1、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物体的形状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造型、构思,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师:看到这些东西,你们想到了什么?
3、幼儿自由创意绘画。
a、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进行添加,一笔一笔地创意画出丰富的事物和图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造。
b、引导幼儿完整构思画面、丰富画面,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
c、幼儿创造绘画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教师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
四、欣赏评析作品、
1、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介绍自己的作品是根据什么物体进行创意绘画的,并评定幼儿作品的创意指数。
五、活动延伸:
1、评定其他幼儿作品的创意指数。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能正确区分家禽、家畜。
2、了解家禽、家畜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幼儿热爱动物爱护小动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难点:能正确区分家禽、家畜。
活动难点:了解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常见的家禽、家畜图片、两幅图、家禽、家畜图片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参观“动物农场”引起兴趣。
出示农场动物图,引导幼儿说说在动物农场里,看到了那些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
教师提问:
(1)小朋友在图上看见有那些小动物?
(2)为什么这些动物会生活在一起呢?
2、讲述家禽、家畜的演变过程。
教师讲述:以前这些动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里、河边、水里由于这些动物能帮人们做很多事情,人类把它们圈养了起来,所以它们现在都都在一起生活在农场里。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
天黑了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可是它们要按特征一些回笼子里一些去栅栏里分别回家。
幼儿讨论怎么分得出家禽进笼子了,家畜进栅栏里。
(1)引导幼儿对家禽、家畜的认识。
家畜有四条腿,有皮毛,有尾巴,由人工饲养,如:狗、猫、猪、牛、马、羊、驴、兔等;。
家禽有两条腿,有羽毛,有翅膀,由人工饲养,如:鸡、鸭、鹅、鸽子、鹌鹑等。
(2)放幻灯片让幼儿了解家禽家畜与人们的关系。
教师提问:
马能帮人们做什么事情呢?
牛能帮人们做什么事情呢?
狗能帮人们做什么事情呢?
鸡能帮人们做什么事情呢?
2、教师讲述:
家畜:马能帮助人们运东西,牛能帮助人们耕地,狗可以看家,猫可以抓老鼠,猪、羊等可以为人们提供肉食品。
家禽:母鸡、母鸭下的.蛋可以供人们食用,有丰富的营养;鸽子可以为人们送信等。
三、结束部分。
农场里的小动物来我们班做客让我们和它们一块来唱歌跳舞。幼儿戴头饰唱歌表演结束。
活动反思:
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我园《挖掘运用乡土资源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运用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幼儿通过亲身的观察、参与,培养乐探究、勤表达等良好的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体验,表达情感。
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2.熟记有关“观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学重点:
学习歇后语并练习使用。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五个歇后语,让学生知道这种形式叫歇后语。(本题中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的意思,而且往往还有深层次的意义)。
(2)让学生把课前通过查工具书和请教别人学会的歇后语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可以说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注意引导。
(3)引导学生了解歇后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体会出歇后语的特点。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再读五个歇后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
(2)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歇后语。(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3)要求学生读两个填写完整的句子,体会歇后语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学第三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平时在生活和课外学习中还见到过哪些歇后语,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要求学生用知道的歇后语说一句话。教师评议,看句子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读背。
(1)学生看书,自由朗读,要求渎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说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让学生联系具体事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装满昆虫的衣袋》。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雕、塞”等字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四点底、心字底。两个范字是:点、思。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点、思”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蛇与庄稼、猫和苜蓿之间联系。
2、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写了什么内容。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表现出蛇与庄稼之间的关系。
3、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懂得,田鼠与庄稼是直接关系,蛇是通过田鼠与庄稼产生关系的,因而是一种复杂关系。
4、请出几名学生用合适的关联词把蛇与庄稼的关系概括出来。
三、学习第二段。
1、请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段,用简单的方法清晰地表现出猫和苜蓿的关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成果。适时的引导学生明确在这个故事中的直接关系和复杂关系。
3、谈感受。
四、学习第四段。
1、请同学谈谈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大家谈本节课收获。
六、课堂练习。
想一想,议一议自己身边的事物,有没有存在复杂联系的,可用简单的文字将其写出来,也可以用图示法表现出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moban/25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