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霸王别姬观后感,欢迎查阅!
霸王别姬观后感1
观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后感 作为一部电影他是很冷门的,全天全上海排片九场,当晚我看的场次只有6名观众。甚是凄凉。整部电影约一个半小时,讲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如果作为国产京剧电影的试水,我觉得有几点做得很不错。一是开头有故事简介,能让我这种对历史知识不熟悉的人有个背景了解,不过开头字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还是惊着我了,这么大的排场。二是京剧的特色可谓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从布景到走台,从人物形象到声音唱腔,几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值得称赞。
不过可能碍于京剧本身形式的局限性,整个故事镜头几乎用的都是正对着主人公的构图让人看多了有点别扭,部分戏码的面部大特写也难以与整体镜头切换连通,倒是十面埋伏时候台上约莫十来个人的打戏拍的觉得十分流畅,一气呵成,效果远远好于给脸谱角色的单独特写。加上京剧表演的色彩本来就浓重,红是红白是白,如此饱和度高的色彩在电影荧幕上更是鲜艳。虞姬和霸王的行头不用多说,隔着荧幕都能感受到做工精巧,令我捻捻不忘的是虞姬后半段穿的一件斗篷,外头黄色,里头青绿,外头绣花,里头好像绣的事梅花,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不得不感叹戏曲服饰与如今时装的不同。
就像所有老物件一样,京剧用的是一种缓慢的节奏,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觑,一根杆,就演出一匹马,两面旗,就化成一座山,再那个年代,如此美好的色彩能给人带来多大的想象力,好似儿童用木杆玩起的游戏,玩的人沉浸其中,
国粹有国粹的魅力,我看过无数遍张国荣演的虞姬,我以为因为是他演的虞姬,所以才那么美,今天发现,原来无论哪一出的虞姬,都是美的。
在我心里,虞姬不是因爱而死的,已经感知到前路不详的虞姬,是做好了准备与霸王一起赴死的,可是霸王缺一句奈何兮一句奈何兮,对着眼含泪光的虞姬说,你说我该把你怎么办,难道是为了逃命要丢盔弃甲么,难道是没了虞姬就能突出重围么,难道是嫌她走的慢要抛弃他么。虞姬不是因为爱霸王而死,不是因为恨霸王而死,真正促使虞姬拔出宝剑的,是对眼前这个男人深深的失望。
明明我已经决心刀山火海都跟着你去赴死,你却问我奈何
明明我们都只有死路一条,你却还要我死的离你远一点
明明可以共同投江做一对神仙眷侣,你却愚蠢的以为自己还能逃脱
虞姬不是为爱赴死,她只是我心已死,就是我们常说的哀莫大于心死
拔出剑的那一刻,她应该希望那个征战七十多次战无不胜的霸王能拦住她吧,打下她手中的剑,相拥而泣。只可惜,他没有,正如哥哥拔剑时来不及救他的霸王一样,他们都是对世界失望和绝望的人,但又不甘心的留有一丝希望,于是只身赴险,终于没能回头。
霸王别姬观后感2
“在这个拼爹的年代,还能有幸读到‘虞美人’。我被这惊动玉皇大帝、地狱神仙的故事深深打动,原来这世上,还有如此痴情的女子,大丈夫似的男子。至如今的_年,还能寻求如此的爱情吗?——摘自日记本
记得许久前曾背过一首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当时,只知道这是一个落魄的君王李煜作的一首诗,叫《虞美人》。当时只是傻傻的背诵这首诗,殊不知诗中所蕴含着诗人对亡国的悲凉。这首诗后被传到宋太宗耳里,大怒,将李煜毒死了,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何要将这么一个感性的诗人赐死?书中记载到:“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君恩是瘦腰。”我想,这个“瘦腰”便是虞姬吧。“虞兮虞兮奈如何?”是项羽所作《垓下歌》中的一句,我想:千杯悲歌一曲,恐怕也远不够对虞姬的情意……“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乃虞姬吟曲,我一直这么想:“虞姬定是在自刎后死在项羽怀里的,她一定是幸福的死去的,因为她钟爱追随一生的男人,给了她足以用一生来殉的勇气。是的,虞姬用一生殉了一个男人。西楚霸王-----项羽,那时一定是仰天长吼的悲壮,因为他堂堂楚霸王竟然连自己的爱姬都保护不了。爸爸曾让我看过张爱玲的杂文,里面依稀记得有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
我想:“还好,刘邦比项羽早了一步;还好,项羽兵败了,我才能看到如此绮丽哀转的故事,否则,虞姬只是平淡的成为万千佳丽中的一个,在深宫里渐渐老去,或是像班婕妤一样悲画扇。所以,虞姬是幸运的,她在人生中遇见了楚霸王,或爱,或死。”在这里,写下我对虞姬的感想,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是虞姬,我有勇气吗?”……曾看过的影视剧里,男或女,拿把剑放在脖子上,一闭眼,一转身,一扭头,衣抉飘飘,缓缓倒地。一连串的动作,是极美极美的自杀方法,像一段舞蹈,烟花飘然般。见网上的朋友这样评价剧中像这样的一串动作:
“这样结束自己的人,一定是完美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结合。”虞姬一定不是独活的女子,因为她太爱了,就融入生命了,一方死了,另一方,活不下去。
看《胭脂扣》,袁永定与楚楚在街头走着,袁永定问楚楚:“你会像如花那样为我死吗?”楚楚断定的说:“不会!”接着,她问袁永定:“你会像十二少那样,跟着如花死吗?”“不会!因为她太强烈了,我受不了!”袁永定的回答也很果断。他们听着彼此的回答,都哭了。这个时候才会懂得,如花是怎样的爱;我也会懂得虞姬是怎样的爱……
霸王别姬观后感3
早就想读李碧华,但她的书在大陆很难找,就更想读。 就像程蝶衣想得到师哥段小楼的爱,越得不到,越想要。
真得谢谢新星,出了一套文集。封面艳俗带三分诡气,倒也合李碧华的行文和为人——据说她在香港也深居简出,寻常难得见到,又有一支狐魅的笔。
当然是先读《霸王别姬》,为的是陈凯歌的电影的缘故。
由书改编成电影,所在多有,就像藤绕上了树,两者都分不开了。必然有个问题,书好,还是电影好?
大多数情形是书好。文学更细腻,有余裕,有影像所传达不出的婉曲丰富。也有例外。像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我看来,都是电影改编得比书好。《霸王别姬》也是如此。
陈凯歌的《别姬》真真是为他自己在影史上留名了。新时期以来的电影如果选三部,定有《别姬》;选两部,也该有。只选一部,我也会可惜《别姬》不入选。
这电影是真正的史诗。大气磅膊又细腻哀婉,借一对伶人的生死纠葛展示了从晚清到民国、日据、解放、_各个时期的历史画卷。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小人物的情爱歌哭;既有曲折抓人的剧情,又有对近现代史的洞见,对人性的痛切拷问。
陈凯歌的《别姬》是好一台大戏,李碧华的《别姬》是则是个青衣女子弹着琵琶的小唱。
李碧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竟然没有电影来得饱满。电影中的程蝶衣是个戏疯子,痴情种。“不疯魔不成活!”这句经典台词小说中并没有,看来是编剧的贡献。
小说中的程苍白了许多,平庸了许多,不如在电影中光彩照人。情节上电影结尾_后,段陈二人来到废弃已久的老戏院子重新登台,虞姬拔剑自刎。
这真是最精彩的高潮动作,这一结局,电影的主题得以揭示,程蝶衣的形象最后加上了点睛的一笔。
程蝶衣是什么人?无论对戏,对情,对人,对生活,他都太投入,太认真,太执着。“不疯魔不成活”,这样的人最终是无法苟活在当时的世上的,他彻底绝望了。
李碧华小说的结尾部分反而拖拖拉拉,让程蝶衣活了下来。后来还作为访港京剧团的艺术指导和偷渡到港的段小楼见面。两人一起上饭馆泡澡堂子最后登台绝唱“霸王别姬”。
程蝶衣最后也抹了脖子,但流了几滴血,没死,就回大陆了。程蝶衣在大陆甚至按照组织上的安排娶了老婆,这是煮鹤焚琴大煞风景!
艺术家必须心狠手辣!
霸王别姬观后感4
遥想两千年前,西楚霸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听闻四面楚歌,项王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项王慷慨悲歌,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乘机拔出项王所佩宝剑,自刎于项王前。
多少个轮回后,在同样“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岁月里,一对戏子,一个婊子,三人同在时代的舞台上,用刻骨铭心的真情重新演绎了一出《霸王别姬》。
段小楼与程蝶衣师出同门,经过几番折磨最终成角成名。在十几年朝夕相处中,程蝶衣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师兄段小楼。原以为可以与师兄白头偕老,然而菊仙的出现彻底毁灭了蝶衣的幻梦。在蝶衣顾影自怜同时,时代的巨浪无情地翻滚,一次次将人心狠狠摔打在岸边的礁石上。三个人同时经历着时代的煎熬,也经历着背叛与仇恨。最终,菊仙上吊自杀,小楼与蝶衣各自飘零。十多年后两人重逢,却是物是人非,欲说还休,只剩伤逝凄凉之感。
初读李碧华的《霸王别姬》,我被蝶衣对小楼近似疯魔的爱深深打动。由于偏爱蝶衣,我对菊仙只是嫌弃与不满,并替蝶衣打抱不平,恨菊仙横刀夺爱。后来,我在李碧华的另一部作品《胭脂扣》中读到了同是婊子的如花。如花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让我重新反思自己对菊仙的态度。我发现自己原来的态度有失偏颇,菊仙并不可恨,她在这三人同台的戏中,是另一个虞姬。
菊仙本是花满楼里的妓女,结识小楼后被他的英气打动,便下决心为自己赎身,最终如愿嫁给小楼。嫁给小楼后,她“只洗净铅华,干些良家妇女才干的事儿”。然而看似甜美的夫妻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小楼因不愿为日军唱戏被捉;在一次打斗中菊仙为了保护小楼失去了腹中的孩子;_中原本对爱情充满信心的菊仙自认为遭到小楼的背叛最终上吊自杀……
由古至今,婊子常常被当作“无情无义”、“插足者”的代名词,受人唾弃遭人鄙视。菊仙也不例外。但正如书中所言:“她是姑娘儿,一个婊子,浪荡子在身畔打转,随随便便地感动了,到头来坑害了自己。‘婊子无情’是为了自保。”菊仙虽是婊子,却也渴望过上良家妇女的安宁生活。她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在人世间还能找一个好的归宿——可这看似平凡的要求,于菊仙也是个奢求。何况出入花满楼的多半是些不可依仗、朝三暮四的男人,菊仙只好把这奢求深埋心底,装着无情无义。段小楼的出现给菊仙带来了希望,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菊仙孤注一掷,最终如愿以偿。
菊仙的如愿以偿却毁掉了程蝶衣的美梦。对蝶衣而言,菊仙是个彻底的插足者,他憎恨她,她的背景不清不白,身份地位低贱,却轻而易举地和自己心爱的师兄结为连理。可悲的是蝶衣的憎恨是徒劳的。首先,菊仙出身虽不清白,她和小楼的婚姻却完全是她靠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来的,小楼对她是明媒正娶。其次,蝶衣与小楼虽是十几年朝夕相伴、演了无数场夫妻,小楼却丝毫感受不到师弟的“爱意”,即使感受到了,小楼也只是逃避而不敢面对,但小楼与菊仙却是你情我愿。更重要的是,菊仙是真真正正的“女人”,蝶衣一生只想做“虞姬”,却终究是“男儿郎”,而不是“女娇娥”。在那个年代里,同性恋毕竟不为正统所接纳,菊仙与小楼的结合才更加顺理成章。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理由责怪菊仙。她和蝶衣一样,也是在拼命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她所谓的“插足”,只有在蝶衣那里才能成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guanhougan/6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