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观后感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

广大青年是接力奋斗者,是继往开来的生力军,是复兴伟业的压茬推进者,务要高唱青春奋斗之歌,时刻保持奋斗姿态,绽放出灿烂光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一

五四青年节,一个彰显青春风采最美的日子。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成长、青年工作,多次视察高校,倾听青年心声;执笔回信,寄予青年厚望。广大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肩负时代重任和人民重托,只有高扬奋斗之帆,绽放奉献之花,凝聚实干之力,方能书写最美青春篇章。

高扬奋斗之帆,涉险滩、攀高峰,展现青春“顽强拼搏、攻坚克难”的最美姿态。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此句寄语广大高校毕业生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同时也激励着青年干部持续奋斗、奋勇争先,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在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魄力,主动挑起最重的担子,敢于涉险滩、攀高峰,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始终做到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考验面前受得住。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不懈怠不气馁;在问题面前,敢迎敢上,不逃避不后退;在责任面前,敢作敢为,不卸担子不撂挑子,以敢闯敢试敢拼搏的精神状态去奋斗。

绽放奉献之花,舍小我、求大我,展现青春“忘我付出、任劳任怨”的最美姿态。

奉献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境界。奉献应是不图回报的无私给予,是不计得失的忘我付出,是温暖他人的一盏明灯。广大青年干部要涵养“舍我其谁”的英雄特质,就是要甘于奉献、倾情投入,践行“无我”人生,甘当成功路上的“铺路石”,甘做幕后最美“奉献者”,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多讲一份付出,少求一份回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奉献为民的真谛。新征程上,青年干部要奉献在岗,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履好职、服好务,发扬老黄牛精神,择一事,忠一事,爱一事;奉献在党,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

凝聚实干之力,敢干事、会干事,展现青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最美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真抓实干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能彰显工作能力。青年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拿出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鼓足一抓到底的工作劲头,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做好群众工作、践行初心使命。要有敢抓的勇气、真抓的作风和会抓的本领,要增强“想干事”的内在自觉,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锤炼“能干事”的过硬本领,把“不会干”变为“善于干”;涵养“敢干事”的精神品质,把“躲着干”变为“抢着干”,在干事中见状态、见担当、见成效。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二

回望百年奋斗征程,风起云涌的历史长卷上烙印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英姿与气魄,镌刻着瞩目的辉煌成就;眺望新百年的宏伟征程,风劲潮涌的时代画卷展现在眼前,新的时代课题等着我们去作答。青年干部当以青春“奋斗之姿”书写赶考新答卷,以昂扬奋发的精神开创新气象,凝聚磅礴的青春之力,交出更加优异的时代答卷。

最是斗争显豪情,以“劈波斩浪”之姿立潮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解决实际问题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青年干部不能害怕困难、畏惧矛盾、逃避挑战,而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主动站出来、顶上去,主动化解矛盾、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斗争是解决问题的必备本领,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广大青年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打好风险的防御战、困难的攻坚战、挑战的对垒战,对新生问题不能麻痹懈怠,对复杂问题要摸清看透,以最有力的措施、最坚毅的决心、最高效的行动、最强劲的力量解决问题,激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全力以赴的斗争中赢得主动,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夺得胜利。

最是团结见伟力,以“众志成城”之姿聚力量。“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结能够让单丝成为“韧劲之绳”,让独木成为“繁茂之林”,凝聚起共同应对挑战的磅礴力量。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增添了力量,众志成城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洪灾面前,五湖四海的同胞伸出援手、捐款捐物,为河南加油,每一帧携手相助的画面都散发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温情与暖意。团结可汇流成海,聚沙成塔。在工作实践中,广大青年干部要把思想拧成“一股绳”,把每个人的力量聚合到一起,同扛责任、共践使命,以“并肩行”“齐步走”的姿态竭力奋进,让团结迸发出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力量,以使命担当扛起民族复兴伟业,朝着共同的目标风雨同行、赓续奋进。

最是初心坚如磐,以“奉献为民”之姿担使命。青年干部为民服务,要以身份意识激发责任意识,以干事热情激发奋进力量,以躬身之姿奔赴一线,以倾听之耳听取群众的诉求,以真诚之心回应群众的呼声,以务实之行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民服务要讲求效率,以“第一时间”为要求,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主动发现问题、细致剖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力拔“症灶之根”,对症“开药施方”,把一件件民生实事抓牢在手里,把一项项民生工程不断推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抓在日常、抓于长效、抓出成效。办事要以“做得实”为要求,以“过得硬”为标准,服务成效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具体评价来衡量,让群众念念不忘的愿景成为真真切切的实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从回望到眺望,凝聚的是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激荡的是拼搏进取的奋斗力量。广大青年干部当鉴往知来,找准赶考之路上的精神路标,以青春“奋斗之姿”书写赶考新答卷。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三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青年一代是勇担使命、奋力拼搏的一代,青春之美在奋斗中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习当笃定之,胸襟当宽广之,梦想当奋斗之,以“强国有我”的担当铸青年之姿,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扬帆远航、行稳致远。

学习当笃行之,在学有所长中磨好“金刚钻”。

百事之成,学为基础;事之有为,学当有成。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所面对的形势更为复杂、考验也更为严峻,新的问题考验着青年干部的思考力、实践力和创新力,思而有方、行而有序、干而有力,才能提升干事效率、夯实本领之基,紧跟形势、把准方向。广大青年要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勤而不辍,把学习作为一种任务认真对待,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以贯之,把理论读深读透让思维更有“厚度”,把专业学熟学精让招式更加“精准”,做到“术业有专攻”。青年干部满怀事业热情、手握实用技能,要把学到的知识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坚持以思促学、以学促干、以干助进,将思考、学习和实践三者融合起来,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胸襟当宽广之,在闻过则喜中敞怀“纳百川”。

天宇之浩瀚深邃引人注目、令人神往在于银河璀璨、群星闪耀之美,在于明月当空、云影徘徊之美,在于众鸟高飞、晚霞如烟之美,各种事物、不同姿态的美让天空充满了各种变化与色彩;从春的树枝发芽到夏的繁花盛放,从秋的叶落飘逸到冬的雪花纷飞,四季之美蕴含着“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之美。古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大美,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境界。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在干事创业中需要有这样的胸襟与格局,从别人的批评中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不“遮遮掩掩”、不“讳疾忌医”,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改正,将自身存在的短板补足,真心关怀和帮助同事,努力改正和提升自我,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闻过则喜”。

梦想当奋斗之,在不懈奋斗中扬起“大风帆”。

回望百年征程,不懈奋斗是我们党不断克服困难与险阻、开创伟大事业的“精神密码”,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劈波斩浪的“强国号”巨轮,赓续奋斗、步履不辍的共产党人生动诠释着信仰之坚定、行动之坚决。在干事创业中,梦想就是广大青年干部奋进之路上的“航标”,明晰方向才能走对方向,立场坚定才能毫不动摇,我们党一路走来,取得了数之不尽的成就,靠的就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和决心。广大青年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逐梦的道路上高扬信心、砥砺决心,以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立志燃情,心系国家的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在新的壮阔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四

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大劳动者用双手创造幸福,用汗水浇铸丰碑。“劳动之歌”之所以传唱千年而历久弥新,正因为有一代代青年接续奏响。青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广大青年干部要继承劳动传统、发挥先锋作用、雕琢精湛本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继承劳动传统,发扬劳动精神,锻造劳而无怨的品格。“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劳动课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在劳动课中学会了身体力行,养成了劳动习惯,继承了祖先的劳动传统。劳动有多种形式,“昼出耘田夜绩麻”是劳动,“千淘万漉虽辛苦”是劳动,“敢将十指夸针巧”亦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彰显个人价值。进入新时代,生产资料从农具到机械,从体力到头脑,不变的是劳动者的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作为一名“95后”,我深感我们有幸生逢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更要注意不能让幸福感代替吃苦精神,要主动走出“温室”,投身劳动的“大田”,不怕苦不怕累,先做好合格的“劳动者”,才能做好人民的“勤务员”。

发挥先锋作用,发扬劳模精神,砥砺不懈奋斗的初心。劳动的范畴极其广泛,无论是扎根基层一线,还是埋首办公桌前,只要是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就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所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大批劳动模范,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科研工作中,涌现出黄文秀、孟庆功、巨晓林等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的行业不同、职责有别,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致广大而尽精微”,回首20世纪30、40年代,红色老区生产运动如火如荼,涌现出“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等先进人物;新中国成立后,“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等劳动模范广为传颂。广大青年干部要接过为人民服务大旗,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会劳动”的良好气氛。

雕琢精湛本领,发扬工匠精神,锤炼精益求精的技艺。“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养技能人才,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再到“羲和”探日,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再到“神十三”摘星,这一系列科技成就标志着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质”的飞跃,取得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要抓住拔节孕穗的关键期,不断加强各方面学习,练就解决问题真本领,立志“啃下最硬的骨头”,以“滚石上山”的精神勇担重任、能担重任,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也肩负着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的使命与责任。新时代的青年要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应,放飞青春梦想,共赴青春之约。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梦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青年一代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既关乎通过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厚培血浓于水的爱国情怀,又关系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在祖国大地间壮筋骨、长才干。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就是要真正走出去、沉下来、到一线,带着理论知识寻找实践坐标,带着心中热爱拥抱江河山川,带着心中疑惑寻找问题答案,从祖国大地的美丽风光中不断汲取营养与力量,更好地扎深根、向阳生,茁壮成长。不仅惊叹祖国之美、感受自然力量,更在实践锻炼中练就过硬本领,击水中流、不负时光。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在纷繁复杂中筑牢信仰基石。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百年风雨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留下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中国精神不光存在于书本中、网络上,更体现在我们身边。无论是脱贫攻坚战场上那些难忘的瞬间、感人的时刻,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次次迎难而上、一场场向险而行,都无不处处体现着中国精神、彰显着中国担当。作为当代青年,应善于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多关注周边的事和人,多关心正在发生的大事和参与其中的榜样,进而从中学到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等宝贵的品质。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在扎根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广大青年接好新时代的“接力棒”,更应时刻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把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于心,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植于思想与行动中,多深入基层一线、多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以人民为师、向群众请教,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向群众多学一点、距科学决策近一步、离工作失误远一些。带着真情为群众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暖民心中聚人心、守初心、筑同心。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主动作为中实现人生价值。

识时务者为俊杰。青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更好更快地成长,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用心感应,离不开对时势的用心把握。因此,必须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逢盛世,拥有更充分的发展条件、更多人生出彩机会、更全面的保障支持、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越是这种时候,越应珍惜机会、把握机遇,越应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约束自身,主动融入工作大舞台、社会大课堂、群众大熔炉,在顺应时势、搏击风浪中施展才华,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心向党、心向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定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真正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六

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

——卡尔·马克思

青春代表着希望,而奋斗则是将希望转化为现实的必备武器。从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到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员领袖,无一不强调要用奋斗书写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亦是一部热血青春的奋斗史诗,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吾辈当以史为鉴,从先辈的奋斗史中汲取强大正能量,以奋斗之姿打开青春大门,谱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之歌”!

瞄准理想信念的风向标,为伟大梦想而矢志奋斗。“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一百多年前,一批批有志青年满怀热血豪情为祖国强大而奋斗不止,将青春、血汗和无边大爱刻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一百多年后,又有一批批心系家国人民的“后浪”为抗击疫情冲锋在前,谱写出一支支荡气回肠的“青春之歌”。时代不同,但同样青涩的脸上却都写着“坚毅”二字。因同样心植信仰之根,故我们脸上俱展露坚毅的信仰之光;因同样心怀一个梦想,故我们前行路上守望相助、从不孤单,愈加坚定理想信念。“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因为奋斗书写人生,也创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青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不息的青春照鉴的就是光明璀璨的民族未来。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吾辈当不负春光、不负韶华、不负同胞,始终瞄准理想信念的风向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拿出自我挑战的精气神,为本领提升而艰苦奋斗。“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要实现伟大梦想除了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之外,还需要广大青年练就一身真才实学。而要练就真本事就得经受住大考验,努力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升华本领。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努力下,新中国从弱到强,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是一些没有经受过苦难洗礼的青年却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下,逐渐成为了“低头一族”,沉迷于不良的快餐文化之中,遗失掉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不良现象,值得我们反思。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吾辈当拒做“低头一族”,而是努力成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梦想家和实干家。因为仰望星空,我们才能认识到自身渺小,明白实现理想之路依然道阻且长;而脚踏实地,我们才能通过实践发现自身不足,并通过不断挑战自我弥补不足、提升本领,更好地为民族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绽放无悔奉献的生命力,为家国人民而不懈奋斗。“奉献”二字永远是中国精神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奉献”总在我们面对困难时给予我们攻坚克难的勇气,在我们面临艰难抉择时为我们指明前行方向,也在我们心中种下爱的火苗并赋予这一崇高的精神品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爱是一种对家的深爱、对国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的关爱,因为这种深深的情感,我们便将个人生死得失置于一旁,将吃苦受累也当成喝蜜一般的享受。中国青年一代是在祖国和人民的关爱和呵护之中长大的,我们亲眼目睹了祖国的日渐强盛,也深深明白这里面有一代代前辈的自我奉献,我们曾享受着成果,现在轮到我们来延续他们的事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新生的中国力量,吾辈当扛起先辈的旗帜,去啃最硬的骨头、克最难的关卡,让青春绽放无悔奉献的生命力,为家国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建功新时代,奋斗正当时”。中国青年一代的样子就是新中国明天的样子,吾辈当用好青春这件“武器”,以奋斗之姿打开青春大门,为刻画民族未来的美好蓝图而奋斗不滞、前行不止!

《以青春之姿担国家之使命》专题片观后感七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文中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选调生作为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要对肩上的使命责任有清晰的认识,将个人目标摆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以实干强国之志、青春奋斗之姿,在基层一线经“正火、淬火、退火”三道工序,把自身锻造成“内功深、修养高、本领强”的“真金”。

“正火”塑形,练好内功,坚定理想信念。

一块不规则的铁块,通过不断地煅烧、捶打,才能成功塑形,为人所用。与此类似,选调生也只有经过理想信念煅烧,方能正火塑形,成为让党放心、人民信赖、能堪大用的党员干部。为此,就要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汲取养分,练好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的内功。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项成果,结合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理论思考转化为行为自觉,在理论学习中坚定为民初心、对党忠心、发展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退火”增韧,提升修养,磨砺心性意志。

退火是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随后缓慢冷却并增加韧性的过程。当前,身处“两个大局”的特殊历史背景,国内国外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各类风险挑战也相伴而生。选调生身处矛盾汇聚、困难集中的基层一线,除了坚定理想信念,也需要增强应对困难挑战的韧性,提升自我修养,做到内心坚毅,刚而不折。年轻干部初出茅庐,缺乏“打磨”、未经“退火”,韧性难免不足,遭遇打击就容易灰心丧气。这说到底是风雨见得少,经历还不够。对此,广大选调生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强化敢于攀高峰、涉险滩、破坚冰的勇气,主动多接几个“烫山芋”,多啃几个“硬骨头”,通过不断地攻坚克难和反复摔打,磨砺出严谨细致的作风与处变不惊的定力,真正炼就“风吹雨打都不怕”的“大心脏”,“艰难坎坷都能扛”的“铁肩膀”。

“淬火”成锋,增强本领,练就过硬功夫。

所谓淬火,就是煅烧好的钢铁,经过冷却剂的处理,获得更高硬度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经过淬火的好钢才能制成利刃。这与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将难成大器。”花棚里养不出万年松,马厩里跑不出千里马。选调生增长本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身实践,只有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才能在各种急事、难事、要事、杂事中淬火成锋、历练成长。对此,就要戒掉好高骛远的心态,真正沉下心来,把基层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办好办实,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以实践作为促进书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进一步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有机统一,真正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出干事创业的真才干、硬本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