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文学 > 读后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中总是十分巧妙地运用那些看起来毫无杀伤力的语句来讽刺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1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憧憬好一会儿,时间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却也没有浓浓的笔墨,而是流露着童年的快乐,甚是打动人心。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些景色,不仅让鲁迅回味,更让我心动。我想鲁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甚至有点怀疑鲁迅童心未泯。而当鲁迅上学后,也并非不快乐,而让人觉得是另一种趣味。“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鲁迅的话,让人看了,先是一笑。并不是笑鲁迅的无知,而是对他求知的肯定和赞赏吧,再者是一思,那就是对“怪哉”的思虑了。能让人深入其境地去感受这篇文章,我觉得是的成功。

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年过半百,可其中流露的感情,是那么真挚,仿佛就在眼前,看在眼里,刻在心里。我想,这不只是因为实有其事,更重的是鲁迅对童年的怀恋和憧憬。扑蝴蝶、捉鸣蝉、采荷莲……这是谁没有的童年?课堂开小差、收藏爱书、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又有谁的童年没经历过呢?可是,又有多少童年留在心底?又有多少童年被遗忘?童年,留不住,最后只洒落在记忆的长河上。人生固然是美好的,可怎样去感受,怎么去理解这些美好呢?文章虽然没有提到任何的观念,可是却不禁让人深思,对童年的深思,对人生的深思。

或是记忆,或是怀恋,总是美好的,就算是曾经瑕疵。悠悠童年,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和思念,我们真应当去好好感受。我再次拿起了《朝花夕拾》,读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像是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三味书屋,假期读了这本书让自己学会了很多!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2

读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发现鲁迅先生的童年和美好,都是每个人憧憬的世界,想:“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些都是我们没有的,而这就是鲁迅先生童年时快乐地时光。

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童年。我们的学习条件比鲁迅先生的好多了。每当读到鲁迅先生问老师“怪哉”什么意思的时候,老师的回答是那样的冷漠、脸上甚至还有些怒气。我还是刚不清鲁迅先生的老师为什么会生气呢?

我不能忘了,长妈妈给“我”说过的那个故事:先前有个书生在古庙里用功读书,晚上,在院子里休息时,突然听见有人叫他。他答应了,看见有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便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换人名,若一答应,夜间便来吃这人的肉的。书生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一个声音,一旦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没有什么声音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了,敛在盒子里。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后来鲁迅先生因为听了这个故事,不敢往墙上去看。

鲁迅先生的年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但是鲁迅先生依然以笔作为武器,怀着一颗爱国心去打击黑暗。

让我们鼓励自己,向鲁迅先生学习,才不愧于自己的一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3

鲁迅的着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机,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百草园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老师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内容。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通过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让我感觉到童年是那么美好,令人留恋。

鲁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这束缚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我们现在上的学校,每节课下课都会有时间玩,也还算得上自由。跟三味书屋比起来,我们像在天堂。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觉得,在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玩好。

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了鲁迅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与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亲切地交谈。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名著。

这篇文章最美的句子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多么优美的排比句呀!

我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只见有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向他一笑,隐约走开去了,他自然很高兴。但竟然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妖气,一定是碰见了美女蛇了;这人首蛇身的妖物能唤人姓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人肉的。

鲁迅先生说:这个故事使我觉得做人之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鲁迅先生小时候常在百草园捕鸟、逗蟋蟀、寻蝉、喂蚂蚁——长大了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到书塾里去。”一句话就从百草园转到了三味书屋,我希望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技巧。

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很会做小动作。有一次,先生说:“人都到哪去了!?”大家便一个个走回去,一同走回去也不行的。可见先生是多么的严厉!

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童年的回忆。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5

我正在家专心练字,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两篇读后感没有写,便慌了起来,平静了一会,便开始在那补起读后感。

第一篇文章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我们学过鲁迅先生,所以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整篇文章不喧哗,没有过多的精彩语句,但是却能反映鲁迅先生的快乐时光,令人向往。

文章一开始就进入主题,讲明百草园是先生的乐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杆,高大的皂荚树,自红的桑椹为我们呈现一篇生机勃勃的景象。捉虫子是鲁迅先生十分喜欢的一项游戏。在先生的眼中,百草园就是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鲁迅先生还听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就过得出的结论便是: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每到冬天的时候,拍雪人、捉鸟雀也给先生带来了不少的童年乐趣。

没有过多地修饰,反而很简洁却又表达的很清楚,这篇文章,真的令我受益终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6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出了鲁迅先生对自由与美的大自然的热爱与喜爱,却也看出了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里枯燥死板且又严厉的学习生活十分厌恶。我想,这样封建的教育扼杀了多少儿童天真、善良、活泼的天性啊。

不过,也许只是饱含着对当时封建教育的厌恶吧,我相信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老师寿怀鉴先生还是有着极大的敬慕的吧。他是那样和蔼博学,总会在读书时十分投入,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虽然对学生很严格,却不会严厉地打骂,顶多是瞪几眼,这在当时的社会下,是多么难得啊!12岁到17岁,相当于一个人的中学至高中阶段,鲁迅先生全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着,这也为他后来那些犀利却有内涵的文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想,寿怀鉴老先生也是鲁迅先生一生当中十分重要的几位人物之一吧。

“美女蛇”这一则小故事,应该是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抨击,寄托着他希望光明与善良有朝一日能够战胜黑暗的美好愿望。这则故事与百草园的联系,也让我对百草园里那片长草丛多了一种神秘与不安的感觉。

鲁迅先生的伟大与他所付出的贡献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家喻户晓的,让我们把这份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份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永久的传承下去!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7

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回忆了鲁迅以往的事,其中有一篇令我迟迟不能忘怀。这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家有一个百草园,那里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蝉、黄蜂天子(云雀)、泥墙根……

鲁迅先生在描写百草园的时候,用了很多手法,比如拟人等,但是鲁迅先生用拟人的手法略多一点,比如把蟋蟀在鸣叫写成在弹琴。这样现的更美啦,令我在读的时候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当时蟋蟀在弹琴、油蛉在低唱的美丽情景,让我们有无限的向往。

鲁迅先生在文中写了长妈妈讲的一个故事,文中那个读书人在纳凉的时候被妖蛇所纠缠。后一位和尚救了他,收了妖蛇。在文末鲁迅先生还写了教训——倘有陌生人叫你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应,我绝的,虽说这个故事有点迷信,但是这样子的话,我们也就会乖乖听话了(就类似于以前妈妈总是说不听话的小孩子会被狼吃掉)。

读完全文,我不禁被当时老师觉得学生不应该问课外的问题所感到疑问,课外的疑问也是问,为什么就不能问呢?

在他们读书的时候,虽有不听话的人,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还是蛮好的。

Ade是德语再见的意思,我不禁佩服鲁迅先生的外文水平,我合适不想也想像他那样,德文等语言样样精通呢?

鲁迅先生真不愧是一代伟人文章写的是那么完美啊!充满魅力的百草园!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8

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我的人生道路,它时而宽时而窄,可我们都必须踏上这条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初读时,只是觉得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并没有联想到人生哲理。可再次细细品味时,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想法。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作者小时候在百草园里的欢乐生活,以及之后到三味书屋读书,生活变得如何枯燥无味。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幼年时期的我们是多么无忧无虑,没有拘束,不用想着自我该如何谋生,能够尽情地玩耍,能够不带任何目的地欢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上会背负起长辈或家人的期望,我们必须要学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我们也会慢慢感受到生活给我们的压力。这不就是鲁迅先生所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给人的启示吗?

此刻很多孩子拒绝长大,上了中学还期望一向沉溺在父母的关爱中,期望维持着童年的纯真和任性,愿望和想法固然好,现实却不允许这样。没有人能一向待在“百草园”里,我们总有一天要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虽然“三味书屋”的生活很枯燥,也无趣,但那又是我们人生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在经历了成长历程之后,在你能够独立生活时,回头再看“百草园”,不也是很完美的么?

我们应当从“百草园”中走出来,大跨步地迈向“三味书屋”,经过“三味书屋”的洗礼,让自我成长为有知识、有思想、有职责的人。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9

当我读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心中立刻涌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当我读完“百草园”这一部分后我心中是羡慕的。羡慕鲁迅小时候的自在,可以快乐的融入大自然,不像我现在在家中写着作业。还羡慕鲁迅能有一个这么好的环境,拥有一个这么生机勃勃的大园子,可以在园中观察植物,昆虫。我真的好渴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小花园。

当我读完“三味书屋”这一部分后,我心中是有些震惊的,震惊旧社会老师的严厉,那可比百草园的昆虫要厉害的多。也正是这私塾让鲁迅失去了自由、快乐。我不禁为鲁迅捏了把汗。

读到鲁迅偷偷描画时,我又被儿童的天真给逗乐了,反过来一想,正是这“三味书屋”里先生的严厉,博学、才能教导出这么优秀的鲁迅先生。同时也从鲁迅对先生的描写中,深刻的感觉到他是多么的怀念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啊。

整篇文章读下来,我即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感受到了旧社会先生的严厉。这篇文章还引发了我的联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也是这样的吗?幼儿时可以去公园尽情的玩耍,慢慢长大后,开始学习,10岁时开始正式进入艰难的学习征途,长大后,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恩师。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过去,如果我们不珍惜每一个时光,就会觉得这一生没有意义,但如果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就一定会觉得很快乐,很美好。

整篇文章读下来,感觉很顺畅,细细品味后,却感受到了许多新看法,难道不是这样吗?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学生个人读后感篇10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完美时光。文中充分描述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立刻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并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境。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一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教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仅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境,并且经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