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从开天辟地、从人类起源神话到射日神话、洪水传说乃至蛇郎故事等,再到中华名人故事,都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深厚历史渊源和众多有名人士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名人事迹5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名人事迹1
她在长达70年的政治生涯中奋进不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在一生的言论和实践中始终把国家与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她捍卫、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她始终高擎孙中山的旗帜,将国内不同阶层及不同意识形态的爱国主义者发展成中国革命大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她组织救国会,支持开展工合运动,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她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斗争,注重培养妇女人才,为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始终关怀着亿万中国儿童,视他们为祖国的未来,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她倡导和兴办了儿童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她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先驱。
宋庆龄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女人,她一生无私无畏、艰苦奋斗、执着追求,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名人事迹2
丁谓相貌不佳,生一双斜眼,张目仰视,好像是个经常饥寒的人,相面的说他是“猴形”。丁谓小时虽然聪明却很顽劣,多亏有位姓郁的老先生对他严加管教,才使他学业有所进步。后来,丁谓去拜访郁先生时说:“自己少时狭劣,多亏先生教诲,痛加夏楚,使某得以成立。”郁先生死后,丁谓还特地派人处理后事,“为棺殓葬,埋之物甚厚”。就是这样一个机敏博学的旷世奇才,为了爬得更高并巩固权位,竟然扭曲自己的灵魂,做事“多希合上旨”,去讨好皇帝,溜须上司,因而被“天下目为_邪”,成为佞臣。因为他与王钦若、林特、陈彭年、刘承珪都以_邪险伪,被天下合称为“五鬼”。
丁谓虽才智过人,然而心术不正,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_邪”。宋真宗赵恒相信迷信,丁谓极力迎合,以神仙之事启迪皇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听信王钦若造作“天书”,准备举行泰山封禅等事。不久,王诈称京师、泰山“天书”下降,为此特改元大中祥符。起初,因朝廷内库经费短缺,封禅之事尚未定。一天,宋真宗问丁谓:“封禅的经费有没有问题?”丁谓回答:“经费足够,大计有余。”宋真宗听了便决定封禅泰山,诏丁谓为计度泰山路粮草使,负责所有经费。他先以三司名义向朝中内库借银十万两,又命各州献钱贡物,于十月以前集中到泰山下。封禅队伍数千人,浩浩荡荡。封禅结束,又到曲阜祭祀孔子。这次封禅活动,耗费钱财八百余万贯。
丁谓自称是神仙丁令威(神话人物)的后裔,在自家的园林里特建有仙游亭、仙游洞,每天“晨占鸣鹊,夜看灯蕊,虽出门归邸,亦必窃听人语,用卜吉兆”。他好言仙鹤,任玉清昭应宫使时,每次醮祭,即奏报有多少多少仙鹤舞于殿庑之间,被人讥为“鹤相”。宋真宗到亳州谒太清宫时,丁谓特献白鹿一头、灵芝九万五千只。宋真宗从泰山封禅回到充州时,丁谓将当地小孩子玩的一只小乌龟,指为瑞物献给皇帝,并载入史册。他操纵女道士刘德妙,拿家里养的一只乌龟说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亲自作赞颂。
宋真宗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左右近臣上疏劝谏。真宗召问丁谓,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宫奉上帝,而且用来祈皇嗣。群臣有沮陛下者,愿以此论之。”从此便无人再敢劝谏。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命丁谓为修玉清昭应宫使,又加天书挟侍使、总领建造会灵观、玉皇像迎奉使、修景灵宫使、天书仪卫副使,还曾奉旨摹写天书刻玉笈。丁谓做这些事可谓是尽心尽力。玉清昭应宫计三千六百余楹,原估计二十五年建成。丁谓征集大批工匠,严令日夜不停,只用了七年时间便建成,深得皇帝赞赏。赐宴赋诗以宠其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举三得”的样板工程,却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丁谓不顾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对,寇准对他谄主媚君尤为痛恶。最丁谓与寇准翻脸的段子,莫过于“溜须”: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三起三落之后的寇准再度出山,取代王钦若成为宰相。也就在与寇准拜相的同一天,丁谓也再次升官进入中书省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一日,中书省召开国务会议,会后,举行工作宴会。宴会间,寇准的胡须上沾有一些饭粒汤水,身旁的丁谓见了,连忙起身上前,替他徐徐拂去胡须上的污物。这一举动引起了寇准的反感,他板起脸,冷笑着说了一句:“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耶?”这就是典故“溜须拍马”中“溜须”的出处。丁谓也因此落得个“拍马溜须”的千古骂名。丁谓恨死了寇准,陷害寇准也从此开始了。
不久,丁谓投靠真宗皇后刘娥(寇准因皇后娘家人犯法问题得罪过刘皇后),并罗织寇准罪名,于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将寇准赶出朝廷,被贬为相州(今河南安阳)知州,后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二月,宋真宗崩,年仅十三岁的宋仁宗即位,奉诏太后听政。丁谓利用职位之便,又勾结宦官雷允恭修改“诏书”,把宋真宗病死归罪于寇准,再将他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最后客死贬所。丁谓趁机将朝中凡是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丁谓勾结宦官雷允恭,规定将重要奏章先送丁谓阅过后再送内廷,以达到把持朝政的目的。雷允恭为修宋真宗皇陵的都监,与判司天监邢中和擅自移改陵_,这本是要杀头的事,“众议日喧”,而丁谓庇护雷允恭,不作处理。但最后终于被人揭发出来,触怒了太后,雷允恭被诛,丁谓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 赂物品,不可胜纪。
丁谓贬官至死共计十五年,其“流落贬窜十五年,须鬓无斑白者,人服其量。”最终他上了《宋史.佞臣传》。
北宋《东轩笔录》记载丁谓:“丁谓有才智,然多希合,天下以为_邪,及稍进用,即启导真宗以神仙之事,又作玉清昭应宫,耗费国帑,不可胜计。谓既为宫使,夏竦以知制诰为判官。一日,宴宫僚於斋厅,有杂手伎俗谓弄碗注者,献艺於庭,丁顾语夏曰:‘古无咏碗注诗,舍人可作一篇。’夏即席赋诗曰:‘舞拂挑珠复吐丸,遮藏巧便百千般。主公端坐无由见,却被傍人冷眼看。’丁览读变色。”
中国名人事迹3
宋朝的宰相王安石是最不修边幅的人。他有时忙着看公文,上朝时来不及吃早点,便拿了面饼坐在上朝的车中去吃,以致弄得满身都是面屑。
王安石也不讲究卫生,他不太喜欢洗脸,也不常换衣服,因此,有时衣服上竟生了虱子。有一次,王安石和另一位大臣禹玉因事一同去见皇帝,不注意衣着的王宰相衣领上有个小虫,可能是个虱子,它从衣领爬上了王安石的胡须。皇帝看了,不觉暗自好笑。禹玉伸手替他捉去,随口说:“这小虫太光荣了,曾在宰相的胡须上闲荡过!”王安石也觉察到了,于是解嘲地说:“它不仅光荣而且幸福,连皇上都亲眼看到了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cailiao/63483.html